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3篇

日期:2022-03-03 04:02:57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1

  教材简介:

  人教版第四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了红日照射下的香炉峰紫烟缭绕,衬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后两行诗既写出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一个“飞”字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直下”既写出山的高峻陡附附险,又突出了瀑布飞奔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一个 “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贴切自然,令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教学一课时。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生字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氛围,激发学生学*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诵读学过的李白的诗。

  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如《静夜思》《赠汪伦》)除了学过的,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背一背。(如《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师: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乡,写下了《静夜思》,送朋友时依依不舍写下了《赠汪伦》,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想想他又为什么写在这首诗呢。

  (板书:望庐山瀑布)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新诗,事半功倍。)

  2.读题

  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瀑布)

  师: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各种瀑布图片)

  描述: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庐山的瀑布别样的美姿。再读课题。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烟”,积累识字方法,会写“炉、烟”;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

  3.通过画面理解诗句,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4.学*做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晓诗人。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哪些诗人?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他是唐代大诗人,有 “诗仙”之称;他五岁时就开始读书*字,读了很多书,曾留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他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在那个牛马舟车的时代,他的自己遍布大半个*,他曾到过18个地区,206个州县,80多座大山,60多条江河,20多个湖泊;他写过很多诗,其中最著名的有《静夜思》《古朗月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叫《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观看黄岩瀑布时写下的一首名诗。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看过瀑布吗?就让我们跟着李白一起走进庐山,走*瀑布吧。

  (二)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指导读诗,读出韵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出示生字新词:庐山、香炉、紫烟、瀑布、飞流、银河。

  指名小老师带读,学生跟读;

  巩固旧的识字方法;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学*新的识字方法:归类和比较

  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出示三幅图片,你能根据图片找出对应的诗句吗?

  根据图片说说前三句诗的意思:“日照香炉生紫烟”中描写了哪些景色?“生”的含义是什么?从“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你能看出瀑布像什么吗?“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飞流直下”和“三千尺”分别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第四句诗不能用图片来概括?“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是把瀑布想象成了什么?

  李白是一个很会观察和思考的人,我们再来看看他写的前两首诗《静夜思》和《古朗月行》,这里面同样有个“疑”字,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又有怎么样的想象吗?情感价值观渗透:我们应该努力向李白学*,做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三)观察汉字,指导书写:

  1.出示汉字“炉”和“烟”,让学生观察汉字;

  2.当小老师指导同学书写;

  3.师生评点;

  (四)化诗为文,情感迁移:

  (五)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

  1.同学们真棒,老师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交流学*收获,结束教学;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选自人教版二下的第五组第十七课。这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去感受乐趣,发现大自然的神秘。

  二、教学理念

  从题目入手,就让学生进入学*古诗的情境,与此同时,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整个过程中,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讲解,大体理解即可,并创设多种读的情境,如:自读,读正确;互读,读流利,赛读,读出感情,评读,读出韵味,熟读,达成背诵。读的充分了,读的入情入境了,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就出来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4个生字。会写“炉、烟、流、银”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背诵古诗。

  四、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诗,体会诗中情境,感受自然之美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有无数的名山大川,你们去过的有哪些?(生说)

  2、是啊,这些名山有的秀丽,有的'雄奇壮观,可谓各有特色。今天林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位于江西的庐山(板书:庐山出示庐山云海、香炉峰等的图片)这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就是——庐(lú)山。

  3、庐山不仅有奇山,还有秀水。这如梦似幻的云雾就是水蒸气上升形成的。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先去看看庐山的水(板书:瀑(pù)布)

  4、以前见过瀑布吗?跟小河里的水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就去看看大诗仙李白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吧!(板书全课题、诗人,读题)

  [这单元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瑰丽,所以我把庐山瀑布放到美丽的庐山之中,在云雾缭绕中引出庐山瀑布,也对第一句古诗的理解作了铺垫,让他们感受到云烟缭绕的梦幻美]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先去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多读几次,整首诗读到你认为已经字正强圆了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反馈读,指名2——3个学生比赛读,有问题的正音,教师看情况范读,再齐读)

  2、现在自己再读读这首诗肯定会比刚才更好了!还可以边读边参照这幅画,说说李白都看到了什么呢!能说的可以先说给同桌听听。

  3、交流李白看到了什么?看谁把李白看到的景象描绘得最生动!

  (说大概意思: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从山峰上直泻下来,足有三千尺高,李白还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掉落了呢! 教师适当点拨,不要求有一致答案,也不要求解释意思一样地解释出来)

  [进入文本,我要求学生待读正确读流利后,默读课文,学*借助古诗中的注释,插图,自己理解诗意,给足学*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

  (三)、研读入境

  1、哦,李白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特别的景象!你喜欢什么景象就多读几次,还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感受

  2、交流喜欢的景象

  a、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照耀下,紫色的烟雾飘飘扬扬,很轻很美,轻轻美美地读

  b、遥看瀑布挂前川

  a、你站在哪里看瀑布呢?(所以题目也叫望庐山瀑布)

  b、你望见的瀑布像什么?(白布……)

  小结:这么长这么重的布一下子挂下来,该多美啊!来,读好它!(读好“挂”)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你看到的瀑布什么样的?

  b、读出宽面广(银河)、水势强(飞流直下)、落差大(三千尺,九天)。

  c、指名读,学生互评;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3、(配上瀑布的巨大水流声音,越来越*)还没看到瀑布,我们就听到瀑布发出的巨大声音,离瀑布越来越*了,声音越来越响,一转弯,我们见到了瀑布!一起来《望庐山瀑布》吧!(全班齐读)

  [这里的教学主要看学生的感悟,不要特意拔高。重点是后面两句,学生自己的感受也会很丰富,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读得充分了,读得入情入境了,瀑布的雄壮美自然就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了]

  (四)、指导书写

  听着你们的读,老师感受到庐山瀑布的气势如洪了!用这种气势肯定也能把这课的生字写好了!(出示“炉、烟、流、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让学生仔细观察范字,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书写生字,展示评价。

  [写字环节紧跟情感朗读之后,但不是草草收尾,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3篇(扩展1)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9篇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及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段生动地勾画出香炉峰瀑布在阳光照耀下飞奔直下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深切热爱。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景。在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云烟。接着笔锋一转进入主题,“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作者远望瀑布的情景:白色的瀑布从峰顶上的紫烟中喷涌而出,直挂在苍翠的香炉峰前面,在阳光、紫烟、绿茵的掩映下,瀑布既显得雪白如练,又是银光闪烁。整个景色非常丰富多彩,清丽奇巧。紧接着诗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极写了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的流势之速、声响之洪、气势之磅礴、色泽之鲜明完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雄伟壮阔,构思奇特,可谓古今之绝唱。

  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大自然之奇美,是围绕单元主题所选的精心之作。

  学情简析:

  随着“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系列活动的开展,二年级小学生均可以背诵二十首左右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对于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或停留在表面。学生很少接触过瀑布面对与瀑布的壮美不容易体会。

  设计理念

  *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贯穿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课标准》对1—2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有一条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这一目标,我们体会到在低年级古诗的教学要尽量避免逐字逐句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开展想象,理解诗意,领悟内蕴。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诗体图画,声效启迪,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美的情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领悟古诗中所蕴涵的.意味。通过教师一次次的引导及指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走进“诗”意,使他们达到身临其境的妙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等三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预*,查找李白资料,积累李杜诗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一、积累读,导入揭示诗题。

  1、课前活动:我会背古诗。(学生展示会背的古诗。)

  2、了解诗人,解题读题。(相机认识生字“庐”“瀑”)

  3、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媒体使用:播放庐山风景画卷,师配乐解说: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长江,山青水秀,景色泛胜。这儿的山,这儿的雾,这儿的飞流瀑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人苏轼漫游庐山时曾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问:你能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庐山?

  过渡:庐山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画卷,是大自然造物的杰作,今天,我们就来学*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展示背诵,开始新课。给学生充分的成就感。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开启诗题,在媒体的音画效果中,走进庐山身临其境,情景交融为本诗学*做好准备。)

  二、初试读,识字读通诗句。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2、学*生字,交流方法成果。指导写字“炉”字。

  3、展示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4、范读引领:让我们来仔细听听播音员的朗读吧。

  【媒体使用:出示本课的生字,形式多样,直观丰富地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生读顺全诗之后,播放范读音频,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提供示范引领。】

  (设计意图:第一次初读过程中,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这一环节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完成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一。在此基础上,学生达到正确、通顺地朗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三、细研读,入境理解诗意。

  1、自学解诗:合作交流,相互讨论,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3、画中悟诗情。

  (在情境理解中,教师简笔成画。难点教学预设如下:)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香炉:这里香炉指的是庐山上的香炉峰。形状上尖下圆,经常有云雾笼罩,就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所以人们为它取名香炉峰。

  相机理解“生紫烟”、“遥看”、“挂前川”这些词。

  小结:这短短的七个字就为我们勾画出一幅人间仙境般的美景。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故意将瀑布画成弯的。问:老师吧瀑布画得漂亮吗?

  生:提出质疑,引出“飞流直下”出瀑布水流速度很急、很快。

  师继续作画,抓“直”,我该画多长呢?(三千尺)

  师:瀑布真的是从三千尺的地方落下来吗?我们这一层楼房大约有十尺,这样计算,三千尺也该有三百多层吧,这世界第一高楼也没这么高呢?那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引导理解:“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也是李白诗歌的风格。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如“挑花潭水深千尺”等加以理解。

  小结:这就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阿!他的笔下才会出现这么奇丽的夸张啊!让我们齐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体会瀑布之壮美。

  4、诵读小结。

  (设计意图: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通过诗画结合,入情入境,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自悟,自得,使这一层次的研读能达到感情表现的要求和提升。)

  四、品味读,想象领悟诗韵。

  1、配乐诵读,创境想象。

  2、观看瀑布,激发联想:此刻你就站在这样的瀑布前,陶醉在这样壮美的大自然中:

  你好像看到了—— 你似乎听到了——

  你仿佛感觉到—— 你在内心赞叹到——

  3、熟读成诵,积累名句。

  【媒体使用:优美的古筝音乐,使学生的吟诵更富韵味。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然后播放瀑布图片。让学生的想象转化为现实,避免以课件画面先入为主而失却文本体验的遗憾,这样,更好的使多媒体和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既体会到诗词之风韵,又领略自然之壮美。】

  (设计意图:欣赏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配乐朗读,感受景美诗美情美,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突破难点,巧妙结旨,用心诵读,熟读成诵。)

  五、拓展读,升华激发诗情。

  1、教师小结全诗。

  在精练的28个字当中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红日、青峰、紫烟和白瀑,色泽鲜明,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2、拓展阅读李白名句,进一步了解这位浪漫主义大诗人。

  3、拓展实践。

  ①、自学预*:总结古诗学法,引导学生用本课积累的“读-说-画-背”的方法学*另一首古诗《绝句》。

  ②、推荐阅读:登录洋县教育资源网,阅读其余文人墨客描写庐山的诗作。

  【媒体使用:出示李白的诗句进行拓展阅读,感受杜甫诗中的李白,再次感知李白夸张豪放的诗歌风格,激发学生热爱经典诵读经典的热情。】

  (设计意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惯,激发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走出课堂,却走进诗的宝库,走进大自然的广阔中。)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读—说—画—背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朗读、背诵、默写诗歌。

  4、激发学生搜集、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文字产生联想,想象香炉峰紫烟缭绕的奇妙景象和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教具准备:有关瀑布的录相 标有节奏和重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在诗歌的创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李白是当时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请孩子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他的哪些诗篇?

  2、指名背诵。

  3、我们班的孩子真是聪明能干啊!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他的另一首写景抒怀的名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注意生字“庐”和“瀑”的读音及字形。

  4、课题中的“望”是什么意思?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是站在远处观赏庐山瀑布的。)那么,瀑布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去欣赏那飞花碎玉,气势磅礴的美景吧!(播放录相)

  5、看了刚才的录相,你最想说一句怎样的话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诗仙李白观赏了庐山瀑布后也是心潮澎湃,挥毫写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质疑释疑。

  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朗读,相机纠正读音,点拨字形。

  3、请放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同桌相互讨论。

  4、集体交流疑难之处,讨论释疑。

  5、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学懂了哪句诗,来汇报一下。(相机指导学生板画)

  6、感受三千尺的高:一米﹦3尺,3000尺﹦1000米

  假若一层楼高4米,那么三千尺相当于多少层楼房的高度?

  7、小组学*,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的语言来说一说。

  8、吟诵着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品味吟诵,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全诗,试着划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强调:你是怎样理解的就怎样标。

  2、屏幕显示标有节奏及重音的诗句,试着轻声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真正做到“读出声、读形、读出情、读出神。”)

  3、教师范读。

  4、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5、小声背诵。

  6、男女生比赛背诵。

  四、拓宽思维,积累运用。

  1、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动着诗人,诗人以他神奇的诗句感动着我们。此时此刻,你们还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

  五、课外延伸,积累古诗。

  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是个古诗爱好者吗?你想成为一个“腹有诗书自华”的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你赶快行动起来,去搜集李白的诗篇,让自己在下周的“李白诗歌大荟萃”主题队会中,大显身手吧!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七课《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二、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三、学情简析:

  随着班级“诵读经典”系列活动的开展,班级学生均可以背诵50首左右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是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学生更是知之甚少。

  四、设计思路: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背诵古诗,拓展新诗,增加学生的积累。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3、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4、极力营造古诗学*氛围,激发学生学*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六、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七、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说说在哪见过,瀑布什么样?

  2、看图片。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漂亮的瀑布图片,都是我国著名的瀑布景观,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幻灯片)

  3、引出新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大诗人李白去观赏一下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4、读课题、解课题。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了解“望”的意思。

  二、简介作者

  师:对于作者李白,我们并不陌生,谁来说说,你了解李白的什么情况?

  生简单介绍、背李白的诗作。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文读流利。

  3、检查读诗情况,。(1)指名读,正音。

  (2)投影出示诗文,认学生字,让学生说出怎样记住生字并组词。

  (3)再读诗文。同桌互相检查读诗。

  四、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1、借助老师给出的注释,小组合作读诗,理解大概意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2、投影出示说话训练的句式,指名读诗句,说出自己的想象。

  (在学生汇报中,适时出示图片、瀑布流淌的视频。)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诗句

  4、适时拓展其他古诗中的诗句,帮助理解作者夸张的写法、丰富的想象力。

  5、带感情读全诗。指名读、齐读。

  五背诵诗文,情感升华

  1、总结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给你什么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师板书。

  2、学生练*背诵古诗

  3、检查背诵,指名背诵,全班背诵。

  六、拓展延伸

  出示叶圣陶新诗《瀑布》,教师朗读,鼓励学生积累。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4

  教材简析: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及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段生动地勾画出香炉峰瀑布在阳光照耀下飞奔直下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深切热爱。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景。在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云烟。接着笔锋一转进入主题,“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作者远望瀑布的情景:白色的瀑布从峰顶上的紫烟中喷涌而出,直挂在苍翠的香炉峰前面,在阳光、紫烟、绿茵的掩映下,瀑布既显得雪白如练,又是银光闪烁。整个景色非常丰富多彩,清丽奇巧。紧接着诗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极写了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的流势之速、声响之洪、气势之磅礴、色泽之鲜明完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雄伟壮阔,构思奇特,可谓古今之绝唱。

  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大自然之奇美,是围绕单元主题所选的精心之作。

  学情简析:

  随着“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系列活动的开展,二年级小学生均可以背诵二十首左右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对于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或停留在表面。学生很少接触过瀑布面对与瀑布的壮美不容易体会。

  设计理念

  *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贯穿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课标准》对1—2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有一条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这一目标,我们体会到在低年级古诗的教学要尽量避免逐字逐句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开展想象,理解诗意,领悟内蕴。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诗体图画,声效启迪,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美的情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语感,领悟古诗中所蕴涵的意味。通过教师一次次的引导及指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走进“诗”意,使他们达到身临其境的妙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等三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预*,查找李白资料,积累李杜诗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一、积累读,导入揭示诗题。

  1、课前活动:我会背古诗。(学生展示会背的古诗。)

  2、了解诗人,解题读题。(相机认识生字“庐”“瀑”)

  3、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媒体使用:播放庐山风景画卷,师配乐解说: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长江,山青水秀,景色泛胜。这儿的山,这儿的雾,这儿的飞流瀑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人苏轼漫游庐山时曾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问:你能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庐山?

  过渡:庐山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画卷,是大自然造物的杰作,今天,我们就来学*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展示背诵,开始新课。给学生充分的成就感。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开启诗题,在媒体的音画效果中,走进庐山身临其境,情景交融为本诗学*做好准备。)

  二、初试读,识字读通诗句。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2、学*生字,交流方法成果。指导写字“炉”字。

  3、展示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4、范读引领:让我们来仔细听听播音员的朗读吧。

  【媒体使用:出示本课的生字,形式多样,直观丰富地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生读顺全诗之后,播放范读音频,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提供示范引领。】

  (设计意图:第一次初读过程中,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这一环节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完成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一。在此基础上,学生达到正确、通顺地朗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三、细研读,入境理解诗意。

  1、自学解诗:合作交流,相互讨论,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3、画中悟诗情。

  (在情境理解中,教师简笔成画。难点教学预设如下:)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香炉:这里香炉指的是庐山上的香炉峰。形状上尖下圆,经常有云雾笼罩,就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所以人们为它取名香炉峰。

  相机理解“生紫烟”、“遥看”、“挂前川”这些词。

  小结:这短短的七个字就为我们勾画出一幅人间仙境般的美景。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故意将瀑布画成弯的。问:老师吧瀑布画得漂亮吗?

  生:提出质疑,引出“飞流直下”出瀑布水流速度很急、很快。

  师继续作画,抓“直”,我该画多长呢?(三千尺)

  师:瀑布真的是从三千尺的地方落下来吗?我们这一层楼房大约有十尺,这样计算,三千尺也该有三百多层吧,这世界第一高楼也没这么高呢?那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引导理解:“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也是李白诗歌的风格。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如“挑花潭水深千尺”等加以理解。

  小结:这就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阿!他的笔下才会出现这么奇丽的夸张啊!让我们齐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体会瀑布之壮美。

  4、诵读小结。

  (设计意图: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通过诗画结合,入情入境,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自悟,自得,使这一层次的研读能达到感情表现的要求和提升。)

  四、品味读,想象领悟诗韵。

  1、配乐诵读,创境想象。

  2、观看瀑布,激发联想:此刻你就站在这样的瀑布前,陶醉在这样壮美的大自然中:

  你好像看到了—— 你似乎听到了——

  你仿佛感觉到—— 你在内心赞叹到——

  3、熟读成诵,积累名句。

  【媒体使用:优美的古筝音乐,使学生的吟诵更富韵味。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然后播放瀑布图片。让学生的想象转化为现实,避免以课件画面先入为主而失却文本体验的遗憾,这样,更好的使多媒体和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既体会到诗词之风韵,又领略自然之壮美。】

  (设计意图:欣赏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配乐朗读,感受景美诗美情美,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突破难点,巧妙结旨,用心诵读,熟读成诵。)

  五、拓展读,升华激发诗情。

  1、教师小结全诗。

  在精练的28个字当中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红日、青峰、紫烟和白瀑,色泽鲜明,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2、拓展阅读李白名句,进一步了解这位浪漫主义大诗人。

  3、拓展实践。

  ①、自学预*:总结古诗学法,引导学生用本课积累的“读-说-画-背”的方法学*另一首古诗《绝句》。

  ②、推荐阅读:登录洋县教育资源网,阅读其余文人墨客描写庐山的诗作。

  【媒体使用:出示李白的诗句进行拓展阅读,感受杜甫诗中的李白,再次感知李白夸张豪放的诗歌风格,激发学生热爱经典诵读经典的热情。】

  (设计意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惯,激发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走出课堂,却走进诗的宝库,走进大自然的广阔中。)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读—说—画—背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了解、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生字词。

  2.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加强朗读指导,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知课文。

  4.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按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重点

  难点重点: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所运用的拟人写作手法。

  难点: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

  选择朗读指导法、讨论法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搜集并阅读有关描写瀑布的诗文是否采用多媒体是

  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学*目标

  1.以旧引新,激发兴趣。同学们谁来给大家读读或背背你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有没有李白写的,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2.揭示学*目标。

  二、指导学生先学

  出示古诗的一般学*步骤:

  ①理解课题,认识作者;②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③联系实际,发挥想象;④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学*《望庐山瀑布》完成下列任务:

  1.知作者:看课下注释及练*册走*作者,了解作者。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1)师范读全诗。学生画出节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全班自由读、齐读这首诗。

  讨论;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

  指名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

  结合练*册学法导航及诗歌五步教学法指导学生学*《望庐山瀑布水》。

  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及练*册走*作者,按名、时、地、著、称的要求了解作者。播放课件进行对照。

  范读诗歌,并将请朗读要领

  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或点拨。

  指导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其余学生倾听。

  默读练*册学法导航,明确学法要领。

  倾听,并标注字音,画出朗读节奏。自由读。

  朗读后,邻桌之间展开讨论。聆听,领回学法要领。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你看到了什么?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3.释诗意: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②和③。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

  4.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5.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悟诗情、小组讨论。

  1.诗中哪几句是作者望到的景色?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

  日照香炉生紫烟,—动遥看瀑布挂前川。—静

  飞流直下三千尺,—动

  2.哪些是作者想象到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疑是银河落九天。—雄奇壮丽)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激感情: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

  (生、挂、飞、落……)

  1.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2.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

  4.背诵、注意重音及诗歌节奏,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5.总结学法:学*诗歌的一般方法:(1)知作者。(2)读诗句。(3)释诗意。(4)激感情。(5)背诵默写。

  六、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紫烟()前川()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⑴遥看瀑布挂前川川:⑵疑是银河落九天九天:

  3.文学常识填空。

  《望庐山瀑布》题目又作《_________》一文的作者是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___朝伟大诗人。

  4.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巡回指导,着重关注后进生的学*情况。

  巡视并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引导学生找,说。、轻声低吟。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理解本文拟人首发的运用。

  引导学生从描写对象,修辞手法,诗歌意境,情感表达等方面考虑

  和学生共同回顾学*本诗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学*方法。

  课件出示上述练*题,重点检查学困生的学*情况。互相说,力求抓住重点,做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找,做标记,想,说。

  找,说,背诗,闭上眼睛想,听,说。

  想,默练,叫道名的学生说。反复朗读成诵

  回顾总结并记好笔记。

  读,找,勾画,圈点表明特征性的词。组员之间相互说。

  按照老师的指点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看大屏幕,思考,叫道名的学生回答问题,其余纠正补充。

  作业设置

  1.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2.完成练*册1---4。

  3.搜集有关瀑布的古诗文。

  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6

  一、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结合教材的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解释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是:认识9个生字,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说教法: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新诗。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而且就瀑布正字正音;最后明确庐山的地理特点。这样解题,由字及词及地,序次井然;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瀑布引出垂挂倾泻,与高山挂起钩来,不仅使学生觉得具体可感,还为下面讲析诗歌作了铺垫。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作了描述性的解释,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进而让学生讲解全诗,还就川和三千尺作了辨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了。这样教学体现扶放结合的原则。

  三、说学法:

  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学*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当中去,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并把自己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在小组合作学*中,学生主动质疑,积极释疑,品尝到自主学*的乐趣。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思维的空间,自主感悟、体验。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有:做游戏读词、同桌评价、朗读、小组讨论、想象等。

  四、教学过程:

  (见教案)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挂图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选自人教版二下的第五组第十七课。这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去感受乐趣,发现大自然的神秘。

  二、教学理念

  从题目入手,就让学生进入学*古诗的情境,与此同时,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整个过程中,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讲解,大体理解即可,并创设多种读的情境,如:自读,读正确;互读,读流利,赛读,读出感情,评读,读出韵味,熟读,达成背诵。读的充分了,读的入情入境了,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就出来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4个生字。会写“炉、烟、流、银”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背诵古诗。

  四、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诗,体会诗中情境,感受自然之美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有无数的名山大川,你们去过的有哪些?(生说)

  2、是啊,这些名山有的秀丽,有的雄奇壮观,可谓各有特色。今天林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位于江西的庐山(板书:庐山出示庐山云海、香炉峰等的图片)这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就是——庐(lú)山。

  3、庐山不仅有奇山,还有秀水。这如梦似幻的云雾就是水蒸气上升形成的。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先去看看庐山的水(板书:瀑(pù)布)

  4、以前见过瀑布吗?跟小河里的水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就去看看大诗仙李白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吧!(板书全课题、诗人,读题)

  [这单元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瑰丽,所以我把庐山瀑布放到美丽的庐山之中,在云雾缭绕中引出庐山瀑布,也对第一句古诗的理解作了铺垫,让他们感受到云烟缭绕的梦幻美]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先去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多读几次,整首诗读到你认为已经字正强圆了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反馈读,指名2——3个学生比赛读,有问题的正音,教师看情况范读,再齐读)

  2、现在自己再读读这首诗肯定会比刚才更好了!还可以边读边参照这幅画,说说李白都看到了什么呢!能说的可以先说给同桌听听。

  3、交流李白看到了什么?看谁把李白看到的景象描绘得最生动!

  (说大概意思: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从山峰上直泻下来,足有三千尺高,李白还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掉落了呢! 教师适当点拨,不要求有一致答案,也不要求解释意思一样地解释出来)

  [进入文本,我要求学生待读正确读流利后,默读课文,学*借助古诗中的注释,插图,自己理解诗意,给足学*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

  (三)、研读入境

  1、哦,李白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特别的景象!你喜欢什么景象就多读几次,还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感受

  2、交流喜欢的景象

  a、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照耀下,紫色的烟雾飘飘扬扬,很轻很美,轻轻美美地读

  b、遥看瀑布挂前川

  a、你站在哪里看瀑布呢?(所以题目也叫望庐山瀑布)

  b、你望见的瀑布像什么?(白布……)

  小结:这么长这么重的布一下子挂下来,该多美啊!来,读好它!(读好“挂”)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你看到的瀑布什么样的?

  b、读出宽面广(银河)、水势强(飞流直下)、落差大(三千尺,九天)。

  c、指名读,学生互评;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3、(配上瀑布的巨大水流声音,越来越*)还没看到瀑布,我们就听到瀑布发出的巨大声音,离瀑布越来越*了,声音越来越响,一转弯,我们见到了瀑布!一起来《望庐山瀑布》吧!(全班齐读)

  [这里的教学主要看学生的感悟,不要特意拔高。重点是后面两句,学生自己的感受也会很丰富,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读得充分了,读得入情入境了,瀑布的雄壮美自然就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了]

  (四)、指导书写

  听着你们的读,老师感受到庐山瀑布的气势如洪了!用这种气势肯定也能把这课的生字写好了!(出示“炉、烟、流、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让学生仔细观察范字,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书写生字,展示评价。

  [写字环节紧跟情感朗读之后,但不是草草收尾,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8

  【指导思想】

  通过《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学*的自*,使学生主动学*,善于学*,会学*,培养自主创新性学*的能力,为其终身学*打下基础。

  【教学思路】

  首先,根据大纲要求,给学生整体感知,让学生对整首诗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安排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全程参与。其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以读为本,把读与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领悟到祖国文字的凝练。最后,加强课内外结合,打破了课内外的界线,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了知识的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今天,我们要学*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学*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观看后指名回答)

  师:对,夸得真好!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注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

  3、再读诗,体会感情

  4、背诵默写

  五、布置作业 。

  板书设计 :

  21、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9

  设计理念: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导下,教学中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自主性,改变过去逐字逐句理解的串讲模式,充分调动手、口、脑、眼多种感官,以“想说读悟画”为主线,借助图片、影片的直观功能,领悟诗意。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激**感,指导朗读。反复朗读,以读代讲,整体感知诗作,尽量不破坏不歪曲诗人原创的本意,留下更为完整的印象,留下更多可以想象、品味和拓展的空间。

  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瀑,庐,炉,疑”,会写4个新字“炉,银,烟,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古诗,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图文对照,体会诗意,入情入境,感悟诗人赞美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和诵读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CAI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借图说话,解释课题

  欣赏庐山瀑布的风景图片,你有什么想说有什么想问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问:你知道这是哪里的风景吗?(庐山)

  师问:展现在面前的是什么?(瀑布)

  风光秀丽的庐山、雄奇壮观的瀑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作家,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览江西省庐山时题写的著名诗作《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释题: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望——远远地望去。图上画的就是诗人李白在远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欣赏庐山瀑布的图片,创设情境,解释题目意思,带领学生走进诗篇,建立第一印象。】

  二、认读字词、读通诗句

  1、回忆古诗:这首诗有谁曾经背过,现在有谁能回忆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领读。

  2、相机认读字词:香炉 紫烟 遥 挂 疑 银河

  3、指名个别读,分男女朗读古诗。(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让曾经背过此诗的同学,展示背诵,教读古诗,既创设了展示的舞台,培养了自信心,又节省了教读的时间。相机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记忆字形,提高识字的效率。配上音乐,朗读古诗,一下子就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更好地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读画,悟画

  古诗好读易背,朗朗上口,诗仙李白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把瀑布描写得何其壮美,可见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却隐藏着深刻的含义。

  1、读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自由汇报。

  日照——阳光的照射。 香炉——庐山上其中的一座山峰。

  字形对比“庐——炉”。 “ 生——升”可以调换吗?(“生”就是先产生再慢慢地升起来,把烟雾描写得更生动形象了。)

  展示图片,多美的景象啊!这时的香炉峰好像披上一层淡紫色的轻纱,山上的景物朦朦胧胧的,就像仙境一般。你想说:“ ”。(引读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2、李白远远地望着瀑布,觉得这庐山瀑布就像什么?(自由说)

  川——大河。李白觉得瀑布像一条大河一样挂在山的前面。他说: 。(引读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3、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站在山脚下,举头仰望,瀑布从那高高的山峰上飞快地直冲下来,这时你想说:“ ”。(引读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里哪一个字把庐山瀑布写活了(飞),它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千尺——形容山峰很高很高,这样说却实有点夸张。

  你能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山的高、水的长吗?

  4、是呀,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像飞流一样地直泻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此情此景,难怪李白会以为是天上的银河掉下来了。于是他也发出了这样的惊叹:“疑 ”。(引读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以为。 九天——传说中天分为九层,就是天的最高处。

  5、体会诗中名句

  全诗只有四句,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瀑布的雄奇壮观呢?(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的,这是李白留给我们后人的千古绝唱啊!现在让我们一起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体会诗意,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画面,利用引读技巧,展现诗句,诵读诗句,达到入情入境、以声传情的朗读效果。】

  四、借情入境,体验感受

  同学们,诗中有意,以诗传情,李白通过这首诗赞美了大自然的风景,他喜欢游山玩水,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你想跟着我到山脚下,欣赏庐山的美景,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吗?(观看庐山瀑布的影片)

  谈感受,你又想说什么呢?

  真的闻名不如见面,让我们再一次赞美它吧!(播放影片,吟诵全诗,吟诵诗中名句。)

  【设计意图:播放影片,再次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雄姿,体会诗句中寄寓的情感,体会李白当时的豪迈之情。此时再读古诗,就更能表现出其中的韵味,释放心中的情怀了。】

  五、寄画抒情

  你能通过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庐山瀑布吗?还可以在旁边题诗一首,或题诗一句,亦可题上一个词,一个字。

  展示作品,欣赏评议。

  【设计意图:有了猜画、读画、悟画、入画的环节作铺垫,再让学生描绘瀑布,题词作诗,产生的感受就更丰富了,思维的火花就更强烈了。】

  六、指导写字

  庐山瀑布固然壮美,同学们的朗读很优美,描绘的图画也各有风格,接下来你们能把诗中出现的生字写美吗?

  让学生观察“炉、烟、银、流”这四个字,并交流应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动笔写一写字,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交流后再书写,可以提高学生对字形的记忆能力和审美水*,又体现了学生的学*自主性。】

  七、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作业:

  1、读一读,背一背李白的诗。

  2、搜集描写美景的诗歌、短文,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要体现实效性和民主性,让学生根椐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作业,有利于培养学*语文的兴趣;设计搜集性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拓宽语文的阅读面。】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3篇(扩展2)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实用5篇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 1

  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由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

  2、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已的话说说自已看到的图,看谁说得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识生字“庐、瀑”,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2)用自己*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3)再把生字放入诗中识字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将开课时看到图时的感情投入诗中,读诗。自由读、单个读、评读。

  4、说说自已通过读诗在脑子中看到了什么?

  5.个人情感体验巩固识字。

  让学生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大家学了什么呢?对,那么和诗仙李白一同生活在一个时期的还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大诗人,人们把他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杜甫的诗《绝句》

  二、朗读感悟并识字。

  程序基本同上节课。(略为改动:先让学生感悟读,不要看图,通过读诗想象图画,然后再看课本上的图进行品评。)

  三、指导书写。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 2

  教材简介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设计理念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3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

  2、故事导入:出示挂图

  一天,李白来到庐山游览,当他看到太阳照在郁郁葱葱的香炉峰上,峰顶升腾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好像大河般高高地垂挂在山前,长长的流水像飞一样奔泻而下,真让人以为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白的这首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师: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师:写 读)

  师:望,庐山什么意思?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板书:李白

  2、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那些了解?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李白这位大诗人的事情。那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把生字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抽学生读生字。大屏出示。

  3、学生多次试读。

  4、教师示范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在古诗里,每一个字都用的非常巧妙,往往一个字就包含着许多具体、深刻的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首古诗。

  1、大屏出示自学自学小建议:

  2、汇报交流。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大屏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2、体会诗人情感。

  师:诗人李白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六、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师:如果此时此刻,你也站在雄伟壮观的瀑布前,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就像诗人李白一样,把这首诗读出来,好吗?

  七、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师:诗人李白写出了他们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象一幅优美的图画,让我们现象着这美景,再有感情地把它背下来。

  八、课外拓展

  师: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笔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现代作家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大屏出示。

  九、欣赏瀑布图片

  总结

  十、选择性作业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 3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作。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见过瀑布?(生:……)

  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一首赞美瀑布的诗。

  板书课题:12 瀑布

  2、听课文录音,看录像(1)(2)(3)

  3、师: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壮观、美丽)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分节学*,来感受瀑布的美

  (二)学*第一节 感受瀑布的声音美

  1、齐读第一节

  2、师:这一节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美?(生:声音美)

  板书:声音

  3、这种声音美我们是怎样感受到的?(生:听到的)

  板书:听见

  4、师:瀑布的声音像什么?(生:好像……又像……)

  板书:好像……又像……

  出示小黑板-望庐山瀑布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瀑布的声音好像 ,

  又像 。

  5、师:叠叠的浪是怎样的浪?(边说边点叠叠)(生:一排排)

  6、看录像(4):涌

  7、风怎么样?(边说边点阵阵)

  8、师:这两个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声音的什么特点?

  (生:声势浩大)

  9、指名读

  10、看录像(5) 好像……又像……

  11、齐读这一句

  12、师:瀑布的声势浩大,以至于我们才走在山路上就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板书:山路上

  13、齐读第一节

  (三)学*第二节,感受瀑布的色美

  1、指名读第二节 师边画简笔画

  2、师:作者在哪儿看见瀑布?

  生:正面

  板书:正面

  3、师:看见了什么?(生: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板书:望见 全身

  4、师:诗人用了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生:又惊又喜)

  5、指名读、齐读

  6、师:为什么又惊又喜?(生:意外,美)

  7、师:美到什么程度?(生:比喻)

  8、师:诗人又是怎样比喻的呢?(生:白银)

  板书:一道白银

  9、出示小黑板: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10、师:为什么这样比?写出瀑布的.什么美?(生:白色、光泽;色) 板书:色

  11、千丈青山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生:高、青)

  12、看录像(6),体会千丈青山衬着瀑布的景象

  13、指名读

  14、齐读第二节

  (四)学*第三节,感受瀑布的形美

  1、师:作者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 边说边移动人

  板书:脚下 仰望

  2、师:为什么要仰望呢?(生:山很高,要抬头)

  3、师:这时诗人又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齐读第三节

  4、师:现在诗人看到的瀑布像什么?(生:珍珠的屏)

  板书:珍珠的屏

  5、看录像(7):屏

  师:“屏”指什么?为什么将瀑布比作“珍珠的屏”?

  6、用赞叹的语气读这一句

  7、师:当阵风吹来,瀑布又有了什么变化?(生: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

  8、师:把瀑布比作珍珠的屏写出了瀑布相对的静态美,这里写出了瀑布的动态美

  9、看录像(8):时时

  10、师:多美妙呀,如烟——飘飘悠悠,如雾——朦朦胧胧

  如尘——四处飞散 谁来读这句,把我们带入这种仙境似的美。

  11、小结: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多么壮观;而这随风飘洒的情景又显得迷迷蒙蒙,轻轻细细,又是一种轻柔的美

  板书:形

  12、齐读第三节

  (2)总结

  小黑板:

  1、这首诗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美?

  2、诗人观察和写作的顺序是怎样的?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师:让我们怀着同诗人同样的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一起来读这一首诗

  放录象(9):全诗朗诵

  (七)师:真美啊!今天我还要向大家介绍我国的两大瀑布

  看录像(10)

  (八)齐声背诵

  板书:

  12 瀑布

  山路上 听见 声音(声) 好像

  远 又像

  正 面 望见 全身(色) 一道白银 热爱大自然

  * 热爱祖国河山

  脚 下 仰望 (形) 珍珠的屏

  如烟、如雾、如尘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写“炉、流、银”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悟结合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今天我们学*17课——《古诗两首》。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古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再学*一首李白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要求读正确。

  三、再度古诗。

  要求读流利。

  四、识记生字。

  1、默读古诗,边圈生字,边识记生字。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庐山 瀑布 香炉 疑问 紫烟 流水 银河 抽烟

  面对权威,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

  吸烟对人体有害。

  庐山瀑布好壮观!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做指导)。

  4、文中识字(学生再读古诗)。

  五、感悟古诗。

  1、读一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适时做指导——学生练读,小组合作读——教师范读——学生再练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配乐入情入境读古诗。

  2、看一看:边读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与同桌交流古诗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全班交流。

  4、问一问: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六、指导写字

  学生仔细观察“炉、流、银”三个生字,说书写要点,学生对照前面的范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对照——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适时示范讲解——学生再次与范字对照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尽量写到范字那样美观。选“流”字对学生进行字理教育(因为学生容易把这个字写错)。

  七、积累运用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香炉 生 紫烟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下 千尺

  银河 落 九天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 5

  教材简介:

  人教版第四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了红日照射下的香炉峰紫烟缭绕,衬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后两行诗既写出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一个“飞”字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直下”既写出山的高峻陡附附险,又突出了瀑布飞奔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一个 “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贴切自然,令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教学一课时。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生字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氛围,激发学生学*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诵读学过的李白的诗。

  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如《静夜思》《赠汪伦》)除了学过的,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背一背。(如《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师: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乡,写下了《静夜思》,送朋友时依依不舍写下了《赠汪伦》,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想想他又为什么写在这首诗呢。

  (板书:望庐山瀑布)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新诗,事半功倍。)

  2.读题

  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瀑布)

  师: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各种瀑布图片)

  描述: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庐山的瀑布别样的美姿。再读课题。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3篇(扩展3)

——《望庐山瀑布》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3个生字,理解诗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背诵默写古诗。

  能力——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画画或书写用的纸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古筝乐响起)古人喜欢和着悠扬的乐曲吟诵诗歌,今天老师也想学一学,欢迎吗?

  2.老师配乐朗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3.谈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白的诗主要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李白的这种风格。

  4.学生齐读题目——《望庐山瀑布》

  二.整体感知,理解诗句

  1.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首诗呢?

  2.小组学*:先读准字音,理解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汇报:①能读好生字吗?你们怎么记住生字?

  ②齐读全诗。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3.小组内探讨:怎样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想象画图,融情于景

  1.启发谈话:李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如果能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那该多好呀!你们能行吗?

  2.小组合作画画,画出李白看到的景色。

  3.教师相机板书:

  看到:太阳、香炉峰、紫烟、瀑布

  想到:银河落九天

  4.谈话:诗中用词用句非常巧妙,你觉得第几句哪个诗用得好?

  (注意理解:“生、挂、遥、飞、疑”的意思)

  5.作者抒发怎样的感情呢?

  相机板书:热爱祖国山河

  四、反复诵读,感悟意境

  1.谈话:我们也能读出“热爱祖国山河”这种感情吗?

  2.(出示诗句)想像: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这景色美吗?

  谁能把这一句读得很美?

  3.(出示诗句二)远远望去,瀑布像什么?

  多令人惊奇呀!谁能坊好这一句?

  4、(出示诗句三)瀑布的水流怎么样?

  谁来读这句诗,把瀑布的气势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更有气势。

  5.瀑布从这么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李白又想到些什么?

  (出示诗句四)

  想像多么丰富呀!大家读的时候也要轻一点慢一些,留给人们想像的余地。(齐读)

  6.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7.分组背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总结课堂

  1.同学们、你们想看看瀑布吗?(课件出示其他瀑布图片)

  2.你见过什么瀑布?

  3.你们想听听瀑布的声音吗?(课件播放瀑布视频)

  4.读一读描写瀑布声音的一节现代课——《瀑布》。

  5.看见了瀑布,听听瀑布的声音,谁来赞一赞瀑布?

  6.过渡:李白一生浏览过许多名山大川,庐山瀑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书法家喜欢书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们也能写吗?

  附: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看到:太阳、香炉峰、紫烟、瀑布

  想到:银河落九天

  (热爱祖国山河)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七课《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二、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三、学情简析:

  随着市小语会诵读经典系列活动的开展,株洲市的二年级小学生均可以背诵二十首左右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是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学生更是知之甚少。

  四、设计思路、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在本课设计时,吟读古诗是贯穿全课的主线。首先引导学生多次试读古诗,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达到初步感知诗意的目的;接着让学生根据诗句想画面,因势利导学生逐句品读古诗,准确把握诗意;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再次深情吟诵。当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较深刻的感悟,再引导学生向传统的吟诵形式挑战创编其他新颖的古诗朗读形式,既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又在潜移默化一种背诵古诗的方法,同时学生再次愉快地与古诗握手,又一次细细地品味诗中的古韵。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了风景优美的瀑布所在地庐山。生动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讲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的兴趣。紧接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浮想联翩,心驰神往。他们对于古诗中的画面都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说出一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想画面边理解诗意,过渡无痕,如行云流水,学生对诗意的探究却是水到渠成。当孩子们对瀑布充满期待时,再展示声色并举的瀑布图片,学生的情感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此时学生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站在瀑布前的吟诵如痴如醉。全课老师恰当的语速,优美的态势,动人的音乐也让课堂古味盎然。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完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学生已经喜欢上大自然这道壮丽的风景了。教师趁热打铁推荐并绘声绘色地范读现代作家叶圣陶写的《瀑布》,激发学生搜集、背诵其他关于描写瀑布的诗文兴趣。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积累语文素材。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3、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4、极力营造古诗学*氛围,激发学生学*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六、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七、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

  八、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李白的资料,积累李白的诗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个。《瀑布》资料每生一份。

  九、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

  1、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3篇(扩展4)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优选【十】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和小组学*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注意里边不是卢)。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1.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2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3.瀑:瀑布、飞瀑。炉:火炉、锅炉、炉子。遥:遥远、摇不可及、遥控。疑:怀疑、疑问、质问。银:银河、银色、白银、银子、银两。

  三、小组合作,根据预*资料和书中主力理解诗意。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聚伞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四、配乐朗读本诗。

  五、尝试背诵古诗

  六、古诗大擂台,背一背,看谁会背的李白的诗多。

  七、补充《早发白帝城》。

  诗意:黎明,为我送行;彩云,笼罩着白帝城。一叶轻快的小舟,会把我带到千里外的江陵,**的猿猴,不停啼叫。小舟载着我的欢乐,穿过了,重重高山,重重险峻。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帝山上。东汉末公孙述据此,据称殿前井内首有白龙跃出,囚自称白帝,称山为白帝山。城为白帝城。

  八、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写生字。

  学*目标

  1.了解、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生字词。

  2.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加强朗读指导,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知课文。

  4.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按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重点

  难点重点: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所运用的拟人写作手法。

  难点: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

  选择朗读指导法、讨论法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搜集并阅读有关描写瀑布的诗文是否采用多媒体是

  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学*目标

  1.以旧引新,激发兴趣。同学们谁来给大家读读或背背你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有没有李白写的,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2.揭示学*目标。

  二、指导学生先学

  出示古诗的一般学*步骤:

  ①理解课题,认识作者;②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③联系实际,发挥想象;④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学*《望庐山瀑布》完成下列任务:

  1.知作者:看课下注释及练*册走*作者,了解作者。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1)师范读全诗。学生画出节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全班自由读、齐读这首诗。

  讨论;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

  指名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

  结合练*册学法导航及诗歌五步教学法指导学生学*《望庐山瀑布水》。

  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及练*册走*作者,按名、时、地、著、称的要求了解作者。播放课件进行对照。

  范读诗歌,并将请朗读要领

  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或点拨。

  指导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其余学生倾听。

  默读练*册学法导航,明确学法要领。

  倾听,并标注字音,画出朗读节奏。自由读。

  朗读后,邻桌之间展开讨论。聆听,领回学法要领。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你看到了什么?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3.释诗意: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②和③。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

  4.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5.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悟诗情、小组讨论。

  1.诗中哪几句是作者望到的景色?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

  日照香炉生紫烟,—动遥看瀑布挂前川。—静

  飞流直下三千尺,—动

  2.哪些是作者想象到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疑是银河落九天。—雄奇壮丽)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激感情: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

  (生、挂、飞、落……)

  1.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2.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

  4.背诵、注意重音及诗歌节奏,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5.总结学法:学*诗歌的一般方法:(1)知作者。(2)读诗句。(3)释诗意。(4)激感情。(5)背诵默写。

  六、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紫烟()前川()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⑴遥看瀑布挂前川川:⑵疑是银河落九天九天:

  3.文学常识填空。

  《望庐山瀑布》题目又作《_________》一文的作者是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___朝伟大诗人。

  4.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巡回指导,着重关注后进生的学*情况。

  巡视并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引导学生找,说。、轻声低吟。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理解本文拟人首发的运用。

  引导学生从描写对象,修辞手法,诗歌意境,情感表达等方面考虑

  和学生共同回顾学*本诗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学*方法。

  课件出示上述练*题,重点检查学困生的学*情况。互相说,力求抓住重点,做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找,做标记,想,说。

  找,说,背诗,闭上眼睛想,听,说。

  想,默练,叫道名的学生说。反复朗读成诵

  回顾总结并记好笔记。

  读,找,勾画,圈点表明特征性的词。组员之间相互说。

  按照老师的指点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看大屏幕,思考,叫道名的学生回答问题,其余纠正补充。

  作业设置

  1.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2.完成练*册1---4。

  3.搜集有关瀑布的古诗文。

  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朗读、背诵、默写诗歌。

  4、激发学生搜集、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文字产生联想,想象香炉峰紫烟缭绕的奇妙景象和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教具准备:有关瀑布的录相 标有节奏和重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在诗歌的创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李白是当时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请孩子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他的哪些诗篇?

  2、指名背诵。

  3、我们班的孩子真是聪明能干啊!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他的另一首写景抒怀的名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注意生字“庐”和“瀑”的读音及字形。

  4、课题中的“望”是什么意思?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是站在远处观赏庐山瀑布的。)那么,瀑布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去欣赏那飞花碎玉,气势磅礴的美景吧!(播放录相)

  5、看了刚才的录相,你最想说一句怎样的话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诗仙李白观赏了庐山瀑布后也是心潮澎湃,挥毫写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质疑释疑。

  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朗读,相机纠正读音,点拨字形。

  3、请放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同桌相互讨论。

  4、集体交流疑难之处,讨论释疑。

  5、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学懂了哪句诗,来汇报一下。(相机指导学生板画)

  6、感受三千尺的高:一米﹦3尺,3000尺﹦1000米

  假若一层楼高4米,那么三千尺相当于多少层楼房的高度?

  7、小组学*,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的语言来说一说。

  8、吟诵着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品味吟诵,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全诗,试着划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强调:你是怎样理解的就怎样标。

  2、屏幕显示标有节奏及重音的诗句,试着轻声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真正做到“读出声、读形、读出情、读出神。”)

  3、教师范读。

  4、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5、小声背诵。

  6、男女生比赛背诵。

  四、拓宽思维,积累运用。

  1、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动着诗人,诗人以他神奇的诗句感动着我们。此时此刻,你们还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

  五、课外延伸,积累古诗。

  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是个古诗爱好者吗?你想成为一个“腹有诗书自华”的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你赶快行动起来,去搜集李白的诗篇,让自己在下周的“李白诗歌大荟萃”主题队会中,大显身手吧!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赞誉。庐山的飞泉源布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开先瀑、玉帘泉、黄龙潭、鸟龙潭等,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庐山的飞泉瀑布,请欣赏)

  2、唐朝大诗仙李白50岁左右隐居在这儿,曾用诗篇赞美瀑布。(大屏幕出示整首诗)

  二、熟读古诗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请一名学生读一读题目,然后齐读。

  再说说从课题中你能知道什么?

  庐瀑

  生字区别

  卢爆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三、赏析古诗

  1、谷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想信同学们一定能借助字典,结合书中的注释,插图,展开想象,读懂这首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点拔,评议

  (1)你读懂了什么?

  (2)“学贵有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默读这首诗,同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4、自由读整首诗,你认这哪些字或词用得好?为什么?

  重点品味“生”“挂”“飞”“三千尺”

  相机出示李白的另一首诗。

  秋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体会夸张的写法)

  5、指名上台朗读这首诗,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6、总结,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语言生动,形象,描绘了瀑布尽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四、拓展延伸

  1、学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老师也不由自主想起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

  2、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3、《望庐山瀑布》和《瀑布》比较,你最喜欢哪一首?说说原因。

  五、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唐诗佳作,其语言美,诗中绘的景物更美。在教学中,应通过启发想象、美读品味、绘画面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庐山香炉峰的优美和庐山瀑布的壮美,感受语言文学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诗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课文,并启发想象、美读品味、描绘画面。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一、联系旧知,复*导入。

  1、教师启发:唐代大诗人李白被世人尊称为“诗仙”,他写的诗想象丰富,气魄雄伟。意境瑰丽神奇!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李白的诗。现在有哪位同学能背一两首给同学们听呢?

  2、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3、很好!刚才同学们所背诵的诗,有的是我们曾一起学过的,有的是同学们自己从课外书上学来的。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李白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他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4、板书:《望庐山瀑布》

  [“语文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教师从学生的课内学*及课外阅读的收获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了解李白的作诗风格,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并通过背诵李白的诗篇,感受李白诗文的优美。从而为理解庐山香炉峰神奇美丽和瀑布的壮美作好铺垫。]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想想以前我们学*古诗的方法,谁来说一说,今天这首诗我们准备怎么学*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学生发言(读、思、背)

  4、初读古诗,提出要求;

  (1)、把诗文读流利正确。

  (2)、对照注释,和字典、词典。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3)、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当今的社会是个学*性型的社会,一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的理念和愿望。教育和培养学生,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学*。只有不断地学*,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竞争和需要。而学会学*,最主要的是学会学*方法。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反思和总结学*的方法和经验,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能力,为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自主学*铺开道路。]

  三、小组合作学*:

  1、互读古诗,相互评议(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什么建议)。

  2、相互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讨论比较,谁说的更好,更切合诗意。

  4、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合作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与人交往的能力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说”是学*的主线,是让学生通过说来表达自己通过自主学生对待这首诗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绘庐山的美丽。同学之间相互评议也是说,是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主观见解和不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便于学生掌握与人相处和交流意见的经验,懂得必要的礼节,体会“集思广益”的内涵,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交流汇报,学*诗文。

  1、赛读古诗,读出节奏感、重音和停顿。

  (1)指名读全诗。

  (2)同学评议。

  (3)你们觉得该怎样来读这首诗。

  (4)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5)赛读全诗。

  2、全班齐读古诗。

  3、理解诗文意思。

  (1)各组汇报对每一句诗文的理解。

  (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这种理解的。

  (3)全班交流评议。

  (4)并指导理解“三千尺”中的“三”和“落九天”中的“九”不是实指。而是夸张,形容瀑布因为高而显得壮观。

  (5)试着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指名说,再评议,只至完善。

  4、提出仍然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

  [交流是对学生学*成果的展示和肯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对学生的学*情绪起到积极地鼓励和鞭策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相互之间获得启发,实现资源共享。]

  五、感情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庐山之美。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像诗中的绘的画面。

  2、指名说一说自己所想到的画面。要突出瀑布的高与香炉峰的美!

  3、把想像中的画面画下来,并涂上色彩。

  4、展示学生的画,评议画得好的作品。

  [注重听、说、读、写以及思与画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是综合性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六、背诵古诗,总结全文

  1、庐山的美丽让我们心旷神怡,庐山的壮观使我们无限向往,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背一背这首古诗,再一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吧!

  2、全班齐背全诗。

  3、今天我们学*了《望庐山瀑布》这一课,通过学*,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呢,谁愿意告诉大家?

  4、指名发言。

  5、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己来决定,下面就请你们为自己设计一份家庭作业吧!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一种*等的角色让学生谈谈学*的收获。在布置作业方面,放弃了教师钦定作业的成规,而是以民主的态度,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一份作业,让学生对待学*更有了一种自主的感觉和空间。有的学生想到了要继续给课文配上精美的图画,有的学生有用自己的话把诗文的意思写出来,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回家后要继续搜集和自学李白的诗篇……]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通过营造民主、*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去感悟,方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地生成和完善,同是培养起探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本课的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教材简介:

  人教版第四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了红日照射下的香炉峰紫烟缭绕,衬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后两行诗既写出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一个“飞”字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直下”既写出山的高峻陡附附险,又突出了瀑布飞奔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一个 “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贴切自然,令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教学一课时。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生字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氛围,激发学生学*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诵读学过的李白的诗。

  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如《静夜思》《赠汪伦》)除了学过的,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背一背。(如《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师: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乡,写下了《静夜思》,送朋友时依依不舍写下了《赠汪伦》,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想想他又为什么写在这首诗呢。

  (板书:望庐山瀑布)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新诗,事半功倍。)

  2、读题

  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瀑布)

  师: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各种瀑布图片)

  描述: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庐山的瀑布别样的美姿。再读课题。

  (板书课题后,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就"瀑"正字正音;明确庐山的地理位置及迷人风光,认读“庐”字。由字及词及地,有序进行,为学*诗歌做好铺垫,激发兴趣。)

  二、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诗中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

  3、学*生字“炉”“疑”,读准字音,四个生字同时出现,识记字形,“炉”和“庐”比较,出示香炉图片,对比庐山的香炉峰,组词。

  4、指导写生字“炉”“银”“烟”“流”

  5、把这些生字放到诗句中还能读吗?指名读,提醒学生其他生字的读音,如“川”字读翘舌音。齐读

  6、节奏读。

  师:诗歌诗歌,一首诗就是一首歌,歌有节奏,诗也有节奏,听听老师有节奏地读一读,你们小声地跟读(出示课件)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读(师帮其打拍子),男女生打拍子读。

  (认字写字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这里花大量时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节奏朗读既可以检查字音,又能体会诗的韵味。)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诗中有画”,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请小朋友们再听听这首诗,边听边想象,你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课件播放范读,生想象画面

  师:(出示课文插图)李白站在香炉峰前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说到什么就读哪句?(如看到了烟雾,读“日照香炉生紫烟”:看到瀑布,读“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李白看到烟云缭绕的香炉峰,又看到了香炉峰前的瀑布,不由得写下了这样两行诗?出示一二行,学生齐读

  师:体会“挂”的妙用,学生读,师做挂的动作,把*放的东西垂直放,“川”就是河流,河流是怎么流的呢?师简笔画出,现在把河流垂直挂起来。

  师:是谁把河流挂起来的呢?

  生:(大自然)

  师:大自然是多么伟大、神奇啊!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师:你就是李白,看到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你这样读到――

  多名学生高兴地读前两行

  师:想读的小李白一起读吧!

  师: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读三四句

  学生读三四句

  师:三千尺在这里指的是瀑布很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吧!(播放视频)

  引读:瀑布水花四溅,奔涌而下,壮观无比,难怪诗人写到――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这样的瀑布真是气势磅礴――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看到这样高、这样美的瀑布,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师:九天在这里指的也是高,见过天上的银河吗?一起看看吧!出示银河图片,比较飞流而下的瀑布。

  师: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足有三千尺那么高,让人忍不住浮想翩翩――读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呢?

  指多名学生读,齐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

  配乐齐读全诗。

  师: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请听(课件唱读)

  学生站起来,边唱边拍手加动作跟着课件唱读

  师:多美的瀑布啊,谁能闭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美感?

  指名背,齐背

  (低段古诗教学重在品读中知义,读重于解。因此在这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品味诗句,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诗的意境了。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读水*。)

  四、巩固拓展,引导积累

  师: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诗,他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多么奇丽!让我们也一起来写写吧!

  出示填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学生上台填空,点评,齐读

  师:像李白这样喜欢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即将学到的杜甫的《绝句》也是一首赞美大自然美景的诗篇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

  师:李白的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开一次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诵读竞赛会,以此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读写结合,充分读后进行默写,强化对诗句的认识;同时将学*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达到课内悟情趣,课外显活力的境界。)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香炉 生紫烟

  望瀑布 挂前川壮美的画

  飞流 三千尺

  教材简介:

  人教版第四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了红日照射下的香炉峰紫烟缭绕,衬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后两行诗既写出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一个“飞”字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直下”既写出山的高峻陡附附险,又突出了瀑布飞奔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一个 “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贴切自然,令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教学一课时。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生字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氛围,激发学生学*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诵读学过的李白的诗。

  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如《静夜思》《赠汪伦》)除了学过的,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背一背。(如《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师: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乡,写下了《静夜思》,送朋友时依依不舍写下了《赠汪伦》,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想想他又为什么写在这首诗呢。

  (板书:望庐山瀑布)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新诗,事半功倍。)

  2、读题

  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瀑布)

  师: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各种瀑布图片)

  描述: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庐山的瀑布别样的美姿。再读课题。

  (板书课题后,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就"瀑"正字正音;明确庐山的地理位置及迷人风光,认读“庐”字。由字及词及地,有序进行,为学*诗歌做好铺垫,激发兴趣。)

  二、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诗中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

  3、学*生字“炉”“疑”,读准字音,四个生字同时出现,识记字形,“炉”和“庐”比较,出示香炉图片,对比庐山的香炉峰,组词。

  4、指导写生字“炉”“银”“烟”“流”

  5、把这些生字放到诗句中还能读吗?指名读,提醒学生其他生字的读音,如“川”字读翘舌音。齐读

  6、节奏读。

  师:诗歌诗歌,一首诗就是一首歌,歌有节奏,诗也有节奏,听听老师有节奏地读一读,你们小声地跟读(出示课件)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读(师帮其打拍子),男女生打拍子读。

  (认字写字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这里花大量时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节奏朗读既可以检查字音,又能体会诗的韵味。)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诗中有画”,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请小朋友们再听听这首诗,边听边想象,你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课件播放范读,生想象画面

  师:(出示课文插图)李白站在香炉峰前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说到什么就读哪句?(如看到了烟雾,读“日照香炉生紫烟”:看到瀑布,读“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李白看到烟云缭绕的香炉峰,又看到了香炉峰前的瀑布,不由得写下了这样两行诗?出示一二行,学生齐读

  师:体会“挂”的妙用,学生读,师做挂的动作,把*放的东西垂直放,“川”就是河流,河流是怎么流的呢?师简笔画出,现在把河流垂直挂起来。

  师:是谁把河流挂起来的呢?

  生:(大自然)

  师:大自然是多么伟大、神奇啊!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师:你就是李白,看到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你这样读到——

  多名学生高兴地读前两行

  师:想读的小李白一起读吧!

  师: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读三四句

  学生读三四句

  师:三千尺在这里指的是瀑布很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吧!(播放视频)

  引读:瀑布水花四溅,奔涌而下,壮观无比,难怪诗人写到——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这样的瀑布真是气势磅礴——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看到这样高、这样美的瀑布,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师:九天在这里指的也是高,见过天上的银河吗?一起看看吧!出示银河图片,比较飞流而下的瀑布。

  师: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足有三千尺那么高,让人忍不住浮想翩翩——读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呢?

  指多名学生读,齐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

  配乐齐读全诗。

  师: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请听(课件唱读)

  学生站起来,边唱边拍手加动作跟着课件唱读

  师:多美的瀑布啊,谁能闭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美感?

  指名背,齐背

  (低段古诗教学重在品读中知义,读重于解。因此在这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品味诗句,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诗的意境了。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读水*。)

  四、巩固拓展,引导积累

  师: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诗,他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多么奇丽!让我们也一起来写写吧!

  出示填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学生上台填空,点评,齐读

  师:像李白这样喜欢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即将学到的杜甫的《绝句》也是一首赞美大自然美景的诗篇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

  师:李白的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开一次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诵读竞赛会,以此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读写结合,充分读后进行默写,强化对诗句的认识;同时将学*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达到课内悟情趣,课外显活力的境界。)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香炉 生紫烟

  望瀑布 挂前川壮美的画

  飞流 三千尺

  一、谈课题

  1、师:庐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本学期我们学了一篇和庐山有关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令人流连忘返,有谁知道庐山还有哪些景物也吸引着四方的游客。

  2、师述:是啊,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庐山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并指导生字)

  3、谁来读课题。

  4、师:“望庐山瀑布”中的“望”为什么要读重音?

  5、一起读。

  二、知诗人

  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哪些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人,号清莲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的诗篇喜爱至极,所以给他这样的称号。

  生:这首诗是李白二十六岁时在庐山的黄岩瀑布写的。(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艳万丈长。”世人又称为“诗仙”。)

  三、读

  1、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

  2、请一组中的四个同学开火车一人读一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再读。

  3、我们读的时候究竟应该怎样停顿呢?再读(自己练一练)

  4、咱们全班一起读。

  四、解

  1、别看这首诗只有二十八个字,它可为我们描绘了不少的景物,请大家用笔在书上圈一圈。

  2、短短的一首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难怪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中展示的一幅幅壮美的画面,让张老师也忍不住要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哪些画面?

  (1)、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从哪儿知道的?

  你们读了这一句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谁能联系这句诗,说说你所看到的?

  说得真精彩,能通过朗读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吗?(男生齐读)

  (2)、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

  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说的太好了,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吗?还有谁想读。

  喜欢这句话吗?女生齐读。

  3、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真是雄伟壮丽,让我们一起去感受。

  五、品

  读着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美景,也体会到李白用词的巧妙,你最欣赏哪个词?

  生:老师,我们发现李白写了一个错别字,他把“升起”的“升”写成了“学生”的“生”。

  师:同学们快看看,李白是写错别字了吗?

  生:没有,这里的“生”是“产生”的意思,李白是说香炉峰产生了紫色的烟雾,而不是升起了烟雾。

  师:(转向质疑的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你再来重新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

  (学生解释诗句)

  师:这位同学善于发现问题,说明他用心读书了,大家要向他学*!谁愿意来有感情的这两句?

  生:老师,银河是不是神话中说的,把牛郎、织女分开的那条河?

  生:我奶奶告诉我,银河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师:银河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在民间传说中它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生:“九天”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九天”是指很高的天空。

  师:古时传说地狱十八层,天有九层,“九天”就是天的第九层,是最高处。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都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多很高。文中有个词也是这样的用法。我们以前有没有学过这样的词句?那你还知道那些诗句使用了夸张的写法吗?

  生:“危楼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大家知道这么多的诗句,真不错!刚才那位同学说好像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这个“好像”解释了“疑”字。“疑”还有不同的解释吗?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好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疑”字呢?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

  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师:这离奇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语言,正是李白诗词的特有风格,难怪他被世人称为“诗仙”。

  4、师:现在,咱们也来做一回小诗人,吟诵一下这首诗。

  六、想

  1、师:大家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美妙的景象?(放瀑布的录像)

  2、此刻你就是诗仙李白,站在了这美景面前,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他只是在赞颂庐山瀑布的美景吗?他还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板书:热爱祖国河山)

  4、让我们也带着这种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来读一读。一组读一行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齐读

  带上感情起立读(配乐)

  七、延伸

  1、庐山瀑布的确令人神往,许多诗人都对它钟爱有佳,你们*时积累了哪些描写瀑布的诗句呢?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的《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师:(由衷地赞美)瀑布不但看起来美,吟诵起来也美,我想唱起来就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八、深化拓展,选择作业。

  用你手中的画笔把庐山瀑布的美景画下来,然后再为你的画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朗读、背诵、默写诗歌。

  4、激发学生搜集、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借助文字产生联想,想象香炉峰紫烟缭绕的奇妙景象和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教具准备:

  有关瀑布的录相 标有节奏和重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在诗歌的创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李白是当时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请孩子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他的哪些诗篇?

  2、指名背诵。

  3、我们班的孩子真是聪明能干啊!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他的另一首写景抒怀的名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注意生字“庐”和“瀑”的读音及字形。

  4、课题中的“望”是什么意思?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是站在远处观赏庐山瀑布的。)那么,瀑布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去欣赏那飞花碎玉,气势磅礴的美景吧!(播放录相)

  5、看了刚才的录相,你最想说一句怎样的话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诗仙李白观赏了庐山瀑布后也是心潮澎湃,挥毫写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质疑释疑。

  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朗读,相机纠正读音,点拨字形。

  3、请放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同桌相互讨论。

  4、集体交流疑难之处,讨论释疑。

  5、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学懂了哪句诗,来汇报一下。(相机指导学生板画)

  6、感受三千尺的高:一米�3尺,3000尺�1000米

  假若一层楼高4米,那么三千尺相当于多少层楼房的高度?

  7、小组学*,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的.语言来说一说。

  8、吟诵着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望庐山瀑布》获奖教学设计3篇(扩展5)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范文五份

  设计理念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3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

  2、故事导入:出示挂图

  一天,李白来到庐山游览,当他看到太阳照在郁郁葱葱的香炉峰上,峰顶升腾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好像大河般高高地垂挂在山前,长长的流水像飞一样奔泻而下,真让人以为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白的这首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师: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师:写 读)

  师:望,庐山什么意思?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板书:李白

  2、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那些了解?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李白这位大诗人的事情。那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把生字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抽学生读生字。大屏出示。

  3、学生多次试读。

  4、教师示范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在古诗里,每一个字都用的非常巧妙,往往一个字就包含着许多具体、深刻的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首古诗。

  1、大屏出示自学自学小建议:

  2、汇报交流。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大屏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2、体会诗人情感。

  师:诗人李白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六、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师:如果此时此刻,你也站在雄伟壮观的瀑布前,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就像诗人李白一样,把这首诗读出来,好吗?

  七、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师:诗人李白写出了他们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象一幅优美的图画,让我们现象着这美景,再有感情地把它背下来。

  八、课外拓展

  师: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笔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现代作家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大屏出示。

  九、欣赏瀑布图片

  总结

  一、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选自人教版二下的第五组第十七课。这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去感受乐趣,发现大自然的神秘。

  二、教学理念

  从题目入手,就让学生进入学*古诗的情境,与此同时,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整个过程中,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讲解,大体理解即可,并创设多种读的情境,如:自读,读正确;互读,读流利,赛读,读出感情,评读,读出韵味,熟读,达成背诵。读的充分了,读的入情入境了,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就出来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4个生字。会写“炉、烟、流、银”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背诵古诗。

  四、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诗,体会诗中情境,感受自然之美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中国有无数的名山大川,你们去过的有哪些?(生说)

  2、是啊,这些名山有的秀丽,有的雄奇壮观,可谓各有特色。今天林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位于江西的庐山(板书:庐山出示庐山云海、香炉峰等的图片)这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就是——庐(lú)山。

  3、庐山不仅有奇山,还有秀水。这如梦似幻的云雾就是水蒸气上升形成的。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先去看看庐山的水(板书:瀑(pù)布)

  4、以前见过瀑布吗?跟小河里的水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就去看看大诗仙李白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吧!(板书全课题、诗人,读题)

  [这单元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瑰丽,所以我把庐山瀑布放到美丽的庐山之中,在云雾缭绕中引出庐山瀑布,也对第一句古诗的理解作了铺垫,让他们感受到云烟缭绕的梦幻美]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先去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多读几次,整首诗读到你认为已经字正强圆了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反馈读,指名2——3个学生比赛读,有问题的正音,教师看情况范读,再齐读)

  2、现在自己再读读这首诗肯定会比刚才更好了!还可以边读边参照这幅画,说说李白都看到了什么呢!能说的可以先说给同桌听听。

  3、交流李白看到了什么?看谁把李白看到的景象描绘得最生动!

  (说大概意思: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从山峰上直泻下来,足有三千尺高,李白还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掉落了呢! 教师适当点拨,不要求有一致答案,也不要求解释意思一样地解释出来)

  [进入文本,我要求学生待读正确读流利后,默读课文,学*借助古诗中的注释,插图,自己理解诗意,给足学*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

  (三)、研读入境

  1、哦,李白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特别的景象!你喜欢什么景象就多读几次,还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感受

  2、交流喜欢的景象

  a、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照耀下,紫色的烟雾飘飘扬扬,很轻很美,轻轻美美地读

  b、遥看瀑布挂前川

  a、你站在哪里看瀑布呢?(所以题目也叫望庐山瀑布)

  b、你望见的瀑布像什么?(白布……)

  小结:这么长这么重的布一下子挂下来,该多美啊!来,读好它!(读好“挂”)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你看到的瀑布什么样的?

  b、读出宽面广(银河)、水势强(飞流直下)、落差大(三千尺,九天)。

  c、指名读,学生互评;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3、(配上瀑布的巨大水流声音,越来越*)还没看到瀑布,我们就听到瀑布发出的巨大声音,离瀑布越来越*了,声音越来越响,一转弯,我们见到了瀑布!一起来《望庐山瀑布》吧!(全班齐读)

  [这里的教学主要看学生的感悟,不要特意拔高。重点是后面两句,学生自己的感受也会很丰富,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读得充分了,读得入情入境了,瀑布的雄壮美自然就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了]

  (四)、指导书写

  听着你们的读,老师感受到庐山瀑布的气势如洪了!用这种气势肯定也能把这课的生字写好了!(出示“炉、烟、流、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让学生仔细观察范字,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书写生字,展示评价。

  [写字环节紧跟情感朗读之后,但不是草草收尾,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赞誉。庐山的飞泉源布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开先瀑、玉帘泉、黄龙潭、鸟龙潭等,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庐山的飞泉瀑布,请欣赏)

  2、唐朝大诗仙李白50岁左右隐居在这儿,曾用诗篇赞美瀑布。(大屏幕出示整首诗)

  二、熟读古诗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请一名学生读一读题目,然后齐读。

  再说说从课题中你能知道什么?

  庐              瀑

  相机区别

  卢              爆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   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三、赏析古诗

  1、谷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想信同学们一定能借助字典,结合书中的注释,插图,展开想象,读懂这首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点拔,评议

  (1)你读懂了什么?

  (2)“学贵有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默读这首诗,同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4、自由读整首诗,你认这哪些字或词用得好?为什么?

  重点品味“生”“挂”“飞”“三千尺”

  相机出示李白的另一首诗。

  秋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体会  夸张的写法)

  5、指名上台朗读这首诗,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6、总结,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语言生动,形象,描绘了瀑布尽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四、拓展延伸

  1、学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老师也不由自主想起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

  2、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3、《望庐山瀑布》和《瀑布》比较,你最喜欢哪一首?说说原因。

  五、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唐诗佳作,其语言美,诗中绘的景物更美。在教学中,应通过启发想象、美读品味、绘画面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庐山香炉峰的优美和庐山瀑布的壮美,感受语言文学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诗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课文,并启发想象、美读品味、描绘画面。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一、联系旧知,复*导入。

  1、教师启发:唐代大诗人李白被世人尊称为“诗仙”,他写的诗想象丰富,气魄雄伟。意境瑰丽神奇!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李白的诗。现在有哪位同学能背一两首给同学们听呢?

  2、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3、很好!刚才同学们所背诵的诗,有的是我们曾一起学过的,有的是同学们自己从课外书上学来的。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李白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他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4、板书:《望庐山瀑布》

  [“语文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教师从学生的课内学*及课外阅读的收获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了解李白的作诗风格,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并通过背诵李白的诗篇,感受李白诗文的优美。从而为理解庐山香炉峰神奇美丽和瀑布的壮美作好铺垫。]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想想以前我们学*古诗的方法,谁来说一说,今天这首诗我们准备怎么学*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学生发言(读、思、背)

  4、初读古诗,提出要求;

  (1)、把诗文读流利正确。

  (2)、对照注释,和字典、词典。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3)、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当今的社会是个学*性型的社会,一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的理念和愿望。教育和培养学生,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学*。只有不断地学*,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竞争和需要。而学会学*,最主要的是学会学*方法。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反思和总结学*的方法和经验,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能力,为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自主学*铺开道路。]

  三、小组合作学*:

  1、互读古诗,相互评议(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什么建议)。

  2、相互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讨论比较,谁说的更好,更切合诗意。

  4、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合作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与人交往的能力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说”是学*的主线,是让学生通过说来表达自己通过自主学生对待这首诗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绘庐山的美丽。同学之间相互评议也是说,是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主观见解和不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便于学生掌握与人相处和交流意见的经验,懂得必要的礼节,体会“集思广益”的内涵,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交流汇报,学*诗文。

  1、赛读古诗,读出节奏感、重音和停顿。

  (1)指名读全诗。

  (2)同学评议。

  (3)你们觉得该怎样来读这首诗。

  (4)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5)赛读全诗。

  2、全班齐读古诗。

  3、理解诗文意思。

  (1)各组汇报对每一句诗文的理解。

  (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这种理解的。

  (3)全班交流评议。

  (4)并指导理解“三千尺”中的“三”和“落九天”中的“九”不是实指。而是夸张,形容瀑布因为高而显得壮观。

  (5)试着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指名说,再评议,只至完善。

  4、提出仍然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

  [交流是对学生学*成果的展示和肯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对学生的学*情绪起到积极地鼓励和鞭策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相互之间获得启发,实现资源共享。]

  五、感情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庐山之美。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像诗中的绘的画面。

  2、指名说一说自己所想到的画面。要突出瀑布的高与香炉峰的美!

  3、把想像中的画面画下来,并涂上色彩。

  4、展示学生的画,评议画得好的作品。

  [注重听、说、读、写以及思与画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是综合性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六、背诵古诗,总结全文

  1、庐山的美丽让我们心旷神怡,庐山的壮观使我们无限向往,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背一背这首古诗,再一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吧!

  2、全班齐背全诗。

  3、今天我们学*了《望庐山瀑布》这一课,通过学*,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呢,谁愿意告诉大家?

  4、指名发言。

  5、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己来决定,下面就请你们为自己设计一份家庭作业吧!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一种*等的角色让学生谈谈学*的收获。在布置作业方面,放弃了教师钦定作业的成规,而是以民主的态度,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一份作业,让学生对待学*更有了一种自主的感觉和空间。有的学生想到了要继续给课文配上精美的图画,有的学生有用自己的话把诗文的意思写出来,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回家后要继续搜集和自学李白的诗篇……]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通过营造民主、*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去感悟,方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地生成和完善,同是培养起探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本课的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烟”,积累识字方法,会写“炉、烟”;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

  3.通过画面理解诗句,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4.学*做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晓诗人。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哪些诗人?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他是唐代大诗人,有 “诗仙”之称;他五岁时就开始读书*字,读了很多书,曾留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他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在那个牛马舟车的时代,他的自己遍布大半个中国,他曾到过18个地区,206个州县,80多座大山,60多条江河,20多个湖泊;他写过很多诗,其中最著名的有《静夜思》《古朗月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叫《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观看黄岩瀑布时写下的一首名诗。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看过瀑布吗?就让我们跟着李白一起走进庐山,走*瀑布吧。

  (二)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指导读诗,读出韵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出示生字新词:庐山、香炉、紫烟、瀑布、飞流、银河。

  指名小老师带读,学生跟读;

  巩固旧的识字方法;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学*新的识字方法:归类和比较

  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出示三幅图片,你能根据图片找出对应的诗句吗?

  根据图片说说前三句诗的意思:“日照香炉生紫烟”中描写了哪些景色?“生”的含义是什么?从“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你能看出瀑布像什么吗?“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飞流直下”和“三千尺”分别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第四句诗不能用图片来概括?“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是把瀑布想象成了什么?

  李白是一个很会观察和思考的人,我们再来看看他写的前两首诗《静夜思》和《古朗月行》,这里面同样有个“疑”字,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又有怎么样的想象吗?情感价值观渗透:我们应该努力向李白学*,做一个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三)观察汉字,指导书写:

  1.出示汉字“炉”和“烟”,让学生观察汉字;

  2.当小老师指导同学书写;

  3.师生评点;

  (四)化诗为文,情感迁移:

  (五)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

  1.同学们真棒,老师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