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设计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

日期:2022-08-26 23:38:2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1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天下。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封疆之界(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环:名词作状语围

  (5)古今异义

  亲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关系的

  去:(古)离开;(今)到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6)补充重点实词

  道: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内城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2、具体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施行;道,仁政;寡,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的天气;地利,地理形势有利;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讨论:本段(第二段)摆出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论证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天时不如地利”,强调了“地利”重要性。

  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

  运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和”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学*第四部分,讨论:

  1、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

  2、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下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5、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理清结构:本文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

  3.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向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

  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 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烈、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敌人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对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句子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抓住具体文句去分析与体会,理清字词含义,以学生活动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尝试着依照板书背诵课文

  六、问题探究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一、复*检查

  翻译下列各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二、继续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这场战争结果怎样?原因何在?

  明确: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

  明确: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回答下列问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4.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意思: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运用了排比修辞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辩的论辩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三、教师启发

  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明确: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阅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对照注解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证简练严谨

  语言气势磅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着丰富的内容,不只是词义、句义的理解,不只是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和课文内容的把握,更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感受。

  一、感悟伟人

  为了让学生感受孟子的伟大人格,增强民族自豪感,这节课导入部分我特意从孟子的《离娄》、《梁惠王》中选取了相关语句,用意有三方面:一是想引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二是想让学生了解孟子思想的根源,三是让学生感受孟子心系天下的情怀,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介绍孟子时,因为布置了预*,学生可以自己查到,所以简单带过,同时联系学生实际,指出学生身边存在的不良现象,引导学生学*孟子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及时的渗透思想教育。

  课堂最后我还特意设计了两个“感谢”,感谢孟子的经历,感谢孟子的思想,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让我们走向和谐。

  二、展示朗读

  朗读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吸引学生的兴趣。因而课堂上没有忽略朗读的地位,学生自读,个人朗读,小组朗读一一呈现,同时强调了团队密切合作的重要性。但考虑到课堂内容的完整性,没有充分的让学生走入朗读,朗读不到位。

  三、突破重难点

  一篇文章只要思路清新了,文章也就清楚了一大半,还有助于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就是理清文章思路,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设置了环环相扣的问题加以引导,运用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列提纲的形式呈现思路,把握主旨。这一环节学生表现不错,因担心课堂节奏,临时取消了小组内部合作列提纲的环节,课后检测有个别学生存在思路不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参与不够。

  四、探讨“人和”

  一节没有德育教育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本文中“人和”的思想,是孟子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因而我预留十几分钟的时间探讨“人和”的意义,就学生日常实际生活引入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你认为自己所在的小组是一个团结协作、和谐的团队吗?

  2、初三的你与父母关系融洽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我剖析创设氛围,生生对话,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正确的学*生活。学生对话和分析感人,获得其他人不约而同的掌声。

  一节课我想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有所取舍,短短四十五分钟想要的太多,往往顾此失彼,打乱课堂的节奏,如何有效取舍,如何突破重难点,还是一个需努力探索的过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顺畅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 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 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坏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 利,坚固锋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粮食。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以,凭,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巩固国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6.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 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7.提问:“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8.提问: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提问: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10.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11.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四、小结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

  3.虚词。

  之

  代词他亲戚畔之。

  助词的`三里之城。

  动词到寡助之至

  而

  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

  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

  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l.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

  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疆域固定震慑B.区域固守威吓

  C.限制巩固震慑D.限制巩固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

  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第二课时

  一、预*

  1.朗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量熟读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要注意正音,要读得顺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

  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u)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土:士,狱官。举于上,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之间。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也,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人恒过:恒,常。过,犯错误,犯过失。

  然后能改: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而后,这样以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而死于安乐也: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请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7.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简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8.提问: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总结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

  要译成“使……”

  2一词多义:

  用

  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国恒亡。

  拂

  不顺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入则无法家拂士

  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入则无法家佛士

  4.虚词。

  于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而死于安乐也

  以

  凭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文言文中有一些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让,把)”+宾语+动词(形容词)请照下面例子翻译下列加点的词。

  例:必先苦其心志。

  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

  译:

  2.饿其体肤。

  译:_

  3.空乏其身。

  译:_

  4.行拂乱其所为。

  译:_

  5.所以动心忍性。

  译:_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附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

  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

  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

  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地。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俄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学*古人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

  (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认读)

  一、 情景导入

  *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 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 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播放本课泛读带。多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

  郭(guō) 粟(sù) 亲戚(qīng qi)

  2、复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3、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1、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

  2、学生听讲,思考,究竟是什么方法?

  3、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了解记忆对孟子的简单介绍。

  4、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

  5、学生按要求齐读课文。

  6、学生赛读。读得好的,加以鼓励。

  第二板块(译读)

  四、整体把握文意,译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对抗赛。

  规则: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两人(同桌)为一组,低分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直到扣完为止。

  (1)第一轮:翻译全文(看谁又对又快)

  两人分别翻译课文,相互质疑、解疑、扣分。

  (2)第二轮:文言知识大比拼。(多媒体展示)

  ①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③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天下之所顺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兵革非不坚利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 然而不胜者

  ④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⑤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

  第一轮略

  第二轮:

  ①畔:畔通“叛”,背叛

  ②城:内城;郭:外城

  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护城河。今指水塘。

  ③凭;用。 的;代词;到。 精良;有利

  顺接连词可不译;转折连词,译为却。

  ④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众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帮助的人就不多。

  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有得到天气时令的原因,可是这样却不能够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呀!

  凭着天下归顺这一点,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7、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8、学生留心听规则。

  9、学生参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再加上*时知识的积累,翻译全文。

  10、两人独自完成文言知识练*。并相互对照看,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错误之处,评分。

  11、学生根据教师所点拨的内容,作出最后的判定,得出分数,并把错误的地方订正。

  第三板块(思读)

  四、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多媒体展示相关题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3)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

  教师最后明确:

  (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4)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2、学生边读边思考,共同合作讨论、交流。并作出发言。

  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四板块(悟读)

  五、自主评价,扩展思维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本文属论说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说明“人和”在战争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作结:同学们,你们能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且又贴*生活,切合实际,拓展自己的思维,使情感受到熏陶,享受审美情趣。希望继续发扬。

  四人一组,学生实行分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在班上发表各组意见。

  第五板块(作业)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下节课进行)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精选5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1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天下。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封疆之界(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环:名词作状语围

  (5)古今异义

  亲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关系的

  去:(古)离开;(今)到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6)补充重点实词

  道: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内城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2、具体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施行;道,仁政;寡,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的天气;地利,地理形势有利;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讨论:本段(第二段)摆出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论证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天时不如地利”,强调了“地利”重要性。

  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

  运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和”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学*第四部分,讨论:

  1、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

  2、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下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5、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理清结构:本文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

  3.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向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2

  【预*提示】

  1、自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

  “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了解孟子的生*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⑵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2、能力目标:

  ⑴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⑵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预*检测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三、研读课文品味赏析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3、小组讨论,质疑解惑: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

  ⑴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⑵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⑶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

  以天下之所顺(用)环而攻之(代词)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⑷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保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4、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课外延伸,拓展练*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方法总结,畅谈收获

  1、合作学*有利于同学们的团结,这也是“和”

  2、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背诵中理解、感悟课文更透彻。

  3、“和”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团结,共渡难关,是齐家强国得根本。

  当堂反馈

  1、本文的主旨句()

  2、表明战争三要素的句子()

  3、解释黑体字及句子:

  亲戚畔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池非不深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失道寡助──畔之

  【练*题】

  一、解词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2、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

  多助之至()

  3、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二、填空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练*题答案〗

  一、解词

  1、凭,用。

  2、的,代词,到。

  3、有利,锐利。

  二、填空

  1、儒,仁政,亚圣。

  2、记录孟子政治思想。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

  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 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烈、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敌人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对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句子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抓住具体文句去分析与体会,理清字词含义,以学生活动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尝试着依照板书背诵课文

  六、问题探究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一、复*检查

  翻译下列各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二、继续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这场战争结果怎样?原因何在?

  明确: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

  明确: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回答下列问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4.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意思: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运用了排比修辞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辩的论辩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三、教师启发

  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明确: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阅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对照注解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证简练严谨

  语言气势磅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5

  一、直接导入

  二、确立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简介作者、作品

  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停顿

  重音节奏

  2、随师齐读课文——巩固、体会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议论的中心

  五、翻译理解文意

  1、出示重点字词、句——交流

  2、请学生质疑、补充

  3、重点检测

  六、朗读巩固——男女生分读

  七、深入研析

  质疑:

  1、文章怎样论述文章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行文条理)

  3、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最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4、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5、提纲试背

  6、举完两个例子后得出什么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道”与“人和”有何关系?

  8、战争与治国,哪个是作者最想表现的?为什么从战争入手?

  八、一分钟试背、涵咏

  九、结合现实、历史,请学生再举一两个例子证明人和的重要性。

  十、小结

  十一、诵读中结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其多列》教学设计3篇

  课题

  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唱歌《其多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

  2、能力目标:体会《其多列》这首歌曲的情绪。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背唱歌曲,把握歌曲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

  师: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开满祖国的大地。大家来说一说,你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背景音乐《爱我中华》

  师:你们听,哈尼族小朋友正邀请我们大家去做客呢。

  1、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录音。(歌曲好听吗?大家想唱吗?那今天咱们来学*歌曲《其多列》板书课题。)

  2、师弹琴,生踏着音乐节拍,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腿,熟悉旋律。

  3、复听歌曲《其多列》flash

  (1)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有几段?分别唱了什么呢?老师这儿有三张图片,请同学们听完歌曲后把图片进行排序。

  (2)师:这首歌曲中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不认识的词语吗?生:老师,“其多列”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师:“其多列”是哈尼语,它的意思是“快来”,是哈尼族的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请你们来唱一唱这一句,招呼你的小伙伴

  4、课件展示歌片

  请同学们看着歌片,再听一遍,可以轻声跟着一起唱。

  课件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录音。学生跟录音小声哼唱。

  5、师弹奏后面的乐句。生:练*演唱。(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过渡:请大家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师弹奏音乐与学生共同演唱。

  生跟伴奏音乐练*。

  指名唱、比赛唱。

  7、过渡:有了学*第一、二段的基础,老师相信大家可以自己学会第三段,请你们自己练*练*。

  生:以小组的形式练*演唱第三段。

  师:到其中的几个组去活动,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

  8、过渡: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第三段。

  师;弹奏音乐并与学生一起演唱。生:演唱第三段。

  9、过渡;同学们唱得不错,歌曲第三段的节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大家要注意“花纹”的“花”字,它是一个字两个音,请大家单独练*这一句。师:弹奏第二个乐句的伴奏音乐。生:练*演唱“衣服上的花纹”这一句。

  10、过渡: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师:弹奏伴奏音乐。生:完整演唱。

  播放《其多列》的flash,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师:从歌声中你能感受到歌曲中小朋友的心情吗?生:欢快,活泼

  11、分三小组每组唱一段比赛。

  (三)为歌曲统配节奏并伴奏。

  1、师:为了让这首歌曲的情绪更欢快,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手串铃:××××××

  双响筒:××××

  三角铁:×-×-

  2、课件播放范唱录音。生:跟录音边唱边按伴奏谱练*伴奏。

  3、过渡:下面我们完整地把这首歌表演一遍,请伴奏的同学准备好!课件播放伴奏音乐,教师指挥。生:有表情地背唱歌曲《其多列》,一部分同学为歌曲伴奏。

  (四)、总结我们学*了哈尼族民歌《其多列》,又在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花园中采集了一朵美丽的花,希望大家课下收集一下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儿童音乐作品唱一唱,感受少数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

  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

  2、能力目标:体会《其多列》这首歌曲的情绪。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学*背唱歌曲,把握歌曲节奏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5 3 3|5 3 3|6 6 1 3|2 1 2|

  小朋友你们好见到你们真快乐

  3 5 3 2|2 6 2|1 6 6|1 6 6||

  唱起歌儿啦啦啦跳起舞哒哒哒

  (二)、学唱歌曲:

  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开满祖国的大地。大家来说一说,你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背景音乐《爱我中华》

  师:你们听,哈尼族小朋友正邀请我们大家去做客呢。

  1、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录音。(歌曲好听吗?大家想唱吗?那今天咱们来学*歌曲《其多列》板书课题。)

  2、师弹琴,生踏着音乐节拍,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腿,熟悉旋律。

  3、复听歌曲《其多列》flash

  (1)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有几段?分别唱了什么呢?老师这儿有三张图片,请同学们听完歌曲后把图片进行排序。

  (2)师:这首歌曲中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不认识的词语吗?

  生:老师,“其多列”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师:“其多列”是哈尼语,它的意思是“快来”,是哈尼族的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请你们来唱一唱这一句,招呼你的小伙伴

  4、课件展示歌片

  ①、请同学们看着歌片,再听一遍,可以轻声跟着一起唱。

  ② 、课件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录音。学生跟录音小声哼唱。

  5、师弹奏后面的乐句。生:练*演唱。(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过渡:请大家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①师弹奏音乐与学生共同演唱。

  ②生跟伴奏音乐练*。

  ③指名唱、比赛唱。

  7、过渡:有了学*第一、二段的基础,老师相信大家可以自己学会第三段,请你们自己练*练*。

  生:以小组的形式练*演唱第三段。

  师:到其中的'几个组去活动,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

  8、过渡: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第三段。

  师;弹奏音乐并与学生一起演唱。

  生:演唱第三段。

  9、过渡;同学们唱得不错,歌曲第三段的节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大家要注意“花纹”的“花”字,它是一个字两个音,请大家单独练*这一句。师:弹奏第二个乐句的伴奏音乐。生:练*演唱“衣服上的花纹”这一句。

  10、过渡: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师:弹奏伴奏音乐。

  生:完整演唱。

  播放《其多列》的flash,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师:从歌声中你能感受到歌曲中小朋友的心情吗?

  生:欢快,活泼

  11、分三小组每组唱一段比赛。

  (三)为歌曲统配节奏并伴奏。

  1、师:为了让这首歌曲的情绪更欢快,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手串铃:×××∣×××∣

  双响筒:××∣××∣

  三角铁:×-∣×-∣

  2、课件播放范唱录音。

  生:跟录音边唱边按伴奏谱练*伴奏。

  3、过渡:下面我们完整地把这首歌表演一遍,请伴奏的同学准备好!课件播放伴奏音乐,教师指挥。

  生:有表情地背唱歌曲《其多列》,一部分同学为歌曲伴奏。

  四、创编活动

  哈尼族的小朋友爱劳动、爱生活我们也要和他们比一比,我们*时都爱做什么?

  学生:洗衣服、扫地、擦桌子、

  教师:好,让我们一起把自己创作的歌词唱出来。

  五、游戏活动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花瓶代表“抒情”,一个花瓶代表“欢快” 。这四朵“花”应该插到哪个花瓶里?请你唱一唱,体会一下再做决定。

  2、师课件播放这首歌曲第一段伴奏音乐。

  生:小声哼唱、评论。

  生回答:《其多列》和《苗家儿童*收》应插到“欢快”的瓶子里。 《云》和《柳树姑娘》应插到“抒情”的瓶子里。

  六、总结

  我们学*了哈尼族民歌《其多列》,又在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花园中采集了一朵美丽的花,希望大家课下收集一下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儿童音乐作品唱一唱,感受少数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

  2、能力目标:体会《其多列》这首歌曲的情绪。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学*背唱歌曲,把握歌曲节奏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5 3 3|5 3 3|6 6 1 3|2 1 2|

  小朋友你们好见到你们真快乐

  3 5 3 2|2 6 2|1 6 6|1 6 6||

  唱起歌儿啦啦啦跳起舞哒哒哒

  (二)、学唱歌曲:

  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开满祖国的大地。大家来说一说,你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背景音乐《爱我中华》

  师:你们听,哈尼族小朋友正邀请我们大家去做客呢。

  1、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录音。(歌曲好听吗?大家想唱吗?那今天咱们来学*歌曲《其多列》板书课题。)

  2、师弹琴,生踏着音乐节拍,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腿,熟悉旋律。

  3、复听歌曲《其多列》flash

  (1)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有几段?分别唱了什么呢?老师这儿有三张图片,请同学们听完歌曲后把图片进行排序。

  (2)师:这首歌曲中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不认识的词语吗?

  生:老师,“其多列”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师:“其多列”是哈尼语,它的意思是“快来”,是哈尼族的小朋友在招呼自己的小伙伴。请你们来唱一唱这一句,招呼你的小伙伴

  4、课件展示歌片

  ①、请同学们看着歌片,再听一遍,可以轻声跟着一起唱。

  ② 、课件播放歌曲《其多列》的范唱录音。学生跟录音小声哼唱。

  5、师弹奏后面的乐句。生:练*演唱。(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过渡:请大家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①师弹奏音乐与学生共同演唱。

  ②生跟伴奏音乐练*。

  ③指名唱、比赛唱。

  7、过渡:有了学*第一、二段的基础,老师相信大家可以自己学会第三段,请你们自己练*练*。

  生:以小组的形式练*演唱第三段。

  师:到其中的几个组去活动,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

  8、过渡: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第三段。

  师;弹奏音乐并与学生一起演唱。

  生:演唱第三段。

  9、过渡;同学们唱得不错,歌曲第三段的节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大家要注意“花纹”的“花”字,它是一个字两个音,请大家单独练*这一句。师:弹奏第二个乐句的伴奏音乐。生:练*演唱“衣服上的花纹”这一句。

  10、过渡: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师:弹奏伴奏音乐。

  生:完整演唱。

  播放《其多列》的flash,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师:从歌声中你能感受到歌曲中小朋友的心情吗?

  生:欢快,活泼

  11、分三小组每组唱一段比赛。

  (三)为歌曲统配节奏并伴奏。

  1、师:为了让这首歌曲的情绪更欢快,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手串铃:×××∣×××∣

  双响筒:××∣××∣

  三角铁:×-∣×-∣

  2、课件播放范唱录音。

  生:跟录音边唱边按伴奏谱练*伴奏。

  3、过渡:下面我们完整地把这首歌表演一遍,请伴奏的同学准备好!课件播放伴奏音乐,教师指挥。

  生:有表情地背唱歌曲《其多列》,一部分同学为歌曲伴奏。

  四、创编活动

  哈尼族的小朋友爱劳动、爱生活我们也要和他们比一比,我们*时都爱做什么?

  学生:洗衣服、扫地、擦桌子、

  教师:好,让我们一起把自己创作的歌词唱出来。

  五、游戏活动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花瓶代表“抒情”,一个花瓶代表“欢快” 。这四朵“花”应该插到哪个花瓶里?请你唱一唱,体会一下再做决定。

  2、师课件播放这首歌曲第一段伴奏音乐。

  生:小声哼唱、评论。

  生回答:《其多列》和《苗家儿童*收》应插到“欢快”的瓶子里。 《云》和《柳树姑娘》应插到“抒情”的瓶子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太空生活趣事多》优秀教学设计3篇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第六单元的第四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用轻松活泼、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太空生活的新奇有趣。

  全文一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以问句开头,引出话题,直接点明太空生活“挺有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课文第2至5自然段一段一事,分别介绍了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睡觉、喝水、走路、洗澡的情形。作者巧妙地将造成这些有趣现象的原因放在了第3自然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第6自然段以反问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显示在茫茫的太空里,无数的星星闪动着耀眼的光芒,一艘宇宙飞船正遨游其中,营造出太空生活的情境。

  学情分析:

  太空是神秘的,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也不是完全陌生的,通过课外书、网络、电影、电视等媒介他们对太空有那么一知半解的了解,此时他们更向往了解更多的太空知识;而航天员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充满着崇拜,也希望能更多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学*生字,品读课文,带领他们一起去探索神秘的太空,体会航天员的有趣生活,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学会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航、宇”等15个生字,会写“宇、宙”等9个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积累“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识字、写字。

  2.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视频,激趣导入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大家想认识一下她吗?(课件播放航天员王亚*在空中授课——小球的运动那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老师是谁吗?她在哪里上课呢?

  小结:她是我国航天员王亚*,在天宫一号上给我们讲课。在太空一个小球的运动都与地球上不一样,变得神奇有趣,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又会有哪些趣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8课《太空生活趣事多》。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一)按照自读提示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线格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趣味识字

  1.偏旁归类识记

  将生字按照偏旁分成四组,课件依次出示四组生字,指名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第一组:宇 宙 室 密

  第二组:杯 板

  第三组:稳 稍

  第四组:航 舱

  2.借助图片,联系生活识字

  生字 “航、宇、宙、舱”,组成词语“航天员”“宇宙飞船”“舱体”,利用图片来识记。

  3.生字扩词,联系生活识字

  课件出示课后*题中的字词,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宇 宇宙 宇宙飞船

  航 航空 航空公司

  员 队员 少先队员

  三、再读课文,找趣事

  (一)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吗?说起来还挺有趣呢!

  1.你能读好这两个句子吗?

  2.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相机指导:第一句抓住“怎样”“吗”读出悬念。第二句抓住“挺”字,先用换词的方式理解“挺”的意思,再指导把“挺”字读得稍重一点,可以强调特别有趣。)

  3.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二)默读课文,提取关键词,找出趣事

  1. 航天员在太空到底有哪些事情特别有趣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方框在文中将所写的趣事圈出来。

  2.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太空生活中的哪些趣事?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睡觉 喝水 走路 洗澡)

  3.教师结合板书小结:我们看着这些关键词就知道课文写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这四件事。

  四、学*第2自然段,品趣味(睡觉)

  (一)今天,我们先来了解航天员在太空睡觉怎样有趣。听老师读课文第2自然段。

  (二)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航天员睡觉很有趣呢?说一说吧!

  1.有趣之一——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站着 躺着一样舒服)

  (1)谁来说说“舒服”是什么意思?

  (2)你*时怎样睡觉会觉得很舒服?

  (3)如果晚上不让你躺在床上睡觉,而是让你站着睡觉,你觉得舒服吗?

  (4)但是,在宇宙飞船上,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给人的感觉是一样舒服,多有趣呀。来,读读这一句。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第一句:“舒服”的“服”读轻声,“一样”要跟“舒服”连在一起读。)

  2.有趣之二——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必须绑在睡袋里)

  (1)“安稳觉”是什么意思呢?(睡得很舒服,很踏实。)

  (2)“必须”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必须”强调一定要这样去做,在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3)航天员睡觉时为什么必须要把自己绑在睡袋里呢?

  (“不然,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去。”指导朗读:“不然”表示不这样不行,要读出强调的语气。)

  (三)小结: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站着睡觉,如果不把自己绑起来说不定就飘走了,太空生活真有趣呀!

  (四)同学们,如果你正在宇宙飞船里参观,看到宇航员们有的站着睡觉,有的躺着睡觉,还要把自己绑起来,这是多么有意思呀!来,我们一边想象着这些画面,一边读读课文,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五)航天员在太空睡觉真是太有趣了。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感受太空生活的有趣!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9个字,学生一起读一读

  (二)引导学生按照字的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宇 宙 容 易 室

  左右结构:杯 板 浴

  独体字:失

  (三)学*写带宝盖的4个字

  1.在田字格中呈现“宇、宙、室、容”这4个字。比一比,说一说,写好这几个字,我们要注意什么?

  (相同点:宝盖要写得宽一点、扁一点,宝盖的第一笔要写在竖中线上。“宇”的第六笔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宙”字的第七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室”字的第八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不同点:“宇”和“宙”上宽下窄,宝盖覆盖下面部件。“室”的宝盖和下部分等宽。“容”的宝盖要比下部分窄。)

  2.重点指导“容”字书写。(师生合作发现“容”字的重点笔画第六笔和第七笔要写得舒展,收笔的位置之间的宽度比宝盖要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6篇

  【教材理解

  太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宇航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课文题目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地交待了造成“奇特”的原因。全文共分六个自然节,从“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四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太空趣事,条理清楚。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情简介

  我们班有46人,他们活泼好动,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但他们集中精力听课时间较短,爱玩爱动,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识字,喜欢读课文。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知道的不是很多,为了满足学生的'学*需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扩展延伸到课本外的一些太空的知识,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培养了解天文知识的意识,同时又培养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教学方法

  1、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充分创造机会,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

  3、重视词语的积累。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课堂。

  1、引入课堂,同学们请看,这是哪?(出示美丽的太空景色图)

  对,这就是美丽的太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有着“上天”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上天”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20xx年10月,*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叔叔在这美丽的太空中活了二十多个小时(板书:太空生活),现在,老师就要邀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了解了解咱们*的航天史。

  2、媒体播放,师讲述:

  3、创设质疑情景

  (1)今天,杨叔叔将来到我们的课堂,高兴吗?(出示照片)见了杨叔叔,你们都想问他些什么问题呀?

  (2)点击播放:杨利伟鼓励学生的话。

  4、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孩子们可要仔细观察了,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5、学生谈感受,师板书:趣事多。(齐读课题)

  过渡:太空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有趣的事呢?课文中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想读读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要求:孩子们,你们读书时想给自己提点什么样的要求?

  1、看来你们都养成读书的好*惯了,那赶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好每句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昨天学*生字情况。

  (1)正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舒服、挺好、必须、绑住、普通、塑料杯、咳嗽

  (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舒、必须、绑、通、塑、钩、件、设、杯、喷、嗽

  (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用“必、通、钩、喷”等字扩词。

  (5)用“要想……必须……、要想……得……、为了……都……”各说一句话。

  4、读文。指名6个孩子接力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太空生活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三、学*课文

  1、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件趣事的段落呢?

  (1)学生再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3)齐读。(喜欢哪个段落就站起来读哪个段落)

  2、能用“在太空中,宇航员做什么事必须怎么样,不然会发生什么情况”的句子来说说你喜欢的趣事吗?

  (1)课件出示:在太空中,宇航员-----必须-----,不然-----。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组内说说——全班交流。

  3、的确,在太空生活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那么,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有趣的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1)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相应句子: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板书:失重)师介绍: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飘浮起来。

  4、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吗?我准备聘请几个太空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可以介绍书中的趣事,也可以介绍你搜集的趣事,先自己练*练*。

  (1)出示练*:(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互助完成。)

  A、运用书上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B、用了解到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C、联系生活,大胆想象,把话说完整。

  大家好!我是太空小导游---,欢迎大家来太空旅游。由于

  (姓名)

  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游客们------必须----,不然-----。祝大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家在太空度过美好的一天!

  (2)自由练*说一说。

  (3)全班交流。

  5、要成为一名宇航员,可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宇航员为了能适应太空生活,在地球上得刻苦训练,我们来听听杨利伟叔叔是怎么说的?

  (1)点击播放:杨利伟叔叔说的话。

  (2)你们听清楚杨叔叔给我们提的要求吗?孩子们,从现在开始,为你们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努力吧!

  【教学反思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这些趣事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加之文章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有趣,很符合小孩子口味,因而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紧紧围绕着“趣”字铺开,层层渗透、步步渲染,力求达到以趣激趣的效果。

  教学中,以各种各样读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如在汇报读时,每谈到一件趣事,会组织班上同学以喜欢的同学起立读、集体读、男女生合作赛读、挑战读等不同方式来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同形式的表演读、赛读能满足低年级学生的成就感,孩子们跃跃欲试,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太空生活的趣。

  在读的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相机抛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议论,帮助学生体悟课文是怎样讲叙太空生活有趣的,为突破教学难点打下基础。如:读到在太空中睡觉这段时,我就设问:“既然说‘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那宇航员能不能就这么站着睡?课文为什么又说‘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呢?”学生马上说:“如果宇航员不睡在睡袋里,就这么站着睡,他会在飞船里飘来飘去。”“宇航员飘啊飘,脑袋会撞在飞船上,砸个大包。”……在读读、议议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这一太空生活知识要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的认识工具,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首先,多媒体计算机能创设一种最佳的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教学中,宇航员在太空中吃饭这段影像使学生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有的看得瞪大了眼,有的看得哈哈大笑,为奇特的太空生活而惊叹。

  其次,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大大丰富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学*潜力的开发。有关太空生活的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题材,而课文仅讲了四件趣事,是很有限的,基于此,我我还布置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还有自主学*、自主实践的天地,他们能不兴趣盎然吗?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说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太空生活,还有真人录像辅助,他们一定会很乐意。遗憾的是因时间问题在课堂中这一环节没有得以实施。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联系字音,熟读课文。

  2、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教学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扩展6)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探究其内涵。

  课前准备

  阅读课文,预*生字、生词。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邓稼先》这篇文章,我们无不为我国优秀知识分子为祖国默默奉献的感人品质所感染。甘愿为国为民而献身,是我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今天我们在来学*一篇写我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我们在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检查生字、生词预*效果。

  二.整体感悟

  1.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学生思考如何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

  2.合作学*小组讨论一分钟,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本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他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三.品味探究

  1.闻一多一心救国救民的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a.全班讨论交流。估计不止提到老师预期的两件事。

  b.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一阶段中最突出的表现:苦读写作《唐诗杂论》,在李公朴被害后大无畏地参加群众大会。

  2.探究品味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部分:

  a.齐读三、四小节。

  b.这部分文章叙述闻一多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研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c.四人合作小组讨论,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随时评议归纳学生的讨论意见: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a.齐读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b.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抓住关键语句,说一说他们表达中心内容的作用。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由老师回答。课后练*二提出的问题,如果课堂讨论未涉及,学生又未质疑,可提问学生,予以解决。

  五.巩固拓展

  请你列举一首闻一多的诗,说明他作为诗人也是忧国忧民的*。

  六.评议总结

  1.回顾学*内容,自结学*收获;自评参与学*的主动程度。

  2.以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结束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的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叙述中的描写的运用及作用。关键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预*课文,解决生字词,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们常用说:说者容易做者难。在生活中,说活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多,能潜心贯注,持之以恒做事者少。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位*、现代史上杰出的人物--闻一多先生。感受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他的敢说敢为,言行一致。(板书课题作者)

  二、资料交流,资源共享:

  1.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3.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曾代表学校出*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的腐败,于是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三、检查预*情况。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衰微(shuāi)赫然(hè)锲而不舍(qiè)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óng)慷慨淋漓(kǎi)

  2、学生提出不能理解的生词。着重检查黑体词语。

  (1)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3)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4)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5)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6)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7)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8)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9)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10)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差得远。

  (11)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12)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13)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4、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小黑板出示)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学生听读后,默读思考后发言。

  教师引导明确板书: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3)“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研讨课文: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5、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

  (1)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2)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精神和态度?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1)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2)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语句(略)

  (3)“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4)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

  6、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

  (1)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2)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明确:(略)

  7、探究学*:

  (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读课文,同桌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略)

  (2)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教师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齐读全文。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一些双音节词语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5、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探讨研究法。2、朗读法。3、语感品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反思

  一、导入

  提问:闻一多是谁?

  可以做适当补充。(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闻一多画像。

  二、初读感知

  播放示范录音。

  三、检查预*

  多媒体课件出示: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掌握情况。

  四、研读探究

  1、问:那么,你们认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时板书)

  2、课件出示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适时板书)

  3、问:那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教师做适当补充,并做小结。

  (部分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

  5、闻一多先生后期作为民主战士,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讲:注意这里有过渡,找出来。(课件出示)(训练学生对过渡段的作用的理解)(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

  6、教师做适当补充,并做小结。结合闻一多先生的演讲,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和大无畏精神。

  (解决课文的教学难点)

  五、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以由老师代答。课后练*二的问题如果课堂讨论没有涉及到,或者学生未能质疑,可以提问学生,予以解决。

  六、评议总结

  本课文字不多,却浓缩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他的言行一致体现在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上。而当今,言行一致、爱国守法正是我们中学生明理诚信的基本要求所在。希望闻先生的高尚品格能够指引我们今后做人的方向。

  七、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闻一多先生的作品。、,可以举办“闻一多先生作品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大班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在情景中欣赏故事内容,感受大兔子对小兔子的爱。

  2、乐意用比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活动准备:

  1、故事PPT《猜猜我有多爱你》;抒情音乐。

  2、图片若干张(如:房子、海、围巾、柳树、星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和老师听听故事,说说心里的话。

  PPT(猜猜我有多爱你)

  1、带来一本书,叫什么名字?

  2、故事里讲什么故事?哪里看出来?

  3、到底说了大兔子和小兔子什么故事呢?

  4、这些字里有一个字必须认识“爱”。

  二、故事引导

  片段一:用张开手表示爱

  1、小兔子和兔妈妈用一个什么动作表示自己的爱?(做做看)

  2、妈妈的爱多还是小兔子的爱?谁来和我比比谁的爱多?

  3、为什么要把手张到无法再张开?

  片段二:用举手、跳跃表示爱

  1、再看看用了什么动作表示爱。(片段)

  2、又用了哪两个动作来表示爱的?

  (1)举手:动作不够,还要说出来——心里有爱要说出来。

  (2)谁来和应老师比比谁的爱多,心里有爱就敢比。

  3、还用了一个什么动作?(跳跃)

  (1)集体动作示范。

  (2)和老师比比谁的爱多。

  片段三:小兔子和兔妈妈眼前的景色

  1、小兔子的眼前有什么?

  2、猜猜,小兔子用眼前看到的东西怎样表示心中的爱的?

  (1)教师用竹子示范: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2)还有什么表示?说出来。

  三、拓展经验

  1、师: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表示我有多爱你。(出示图片:房子、海、围巾、柳树、星空)

  2、幼儿看图表达,教师随机引导。

  (1)有比围巾更长的吗?

  (2)比星星亮的是什么?

  3、生活中有好呢多东西可以让你来表示对周围人的爱,有什么呢?

  4、讲完故事结尾。

  四、情感升华

  师:这个故事爱多吗?*时在家里你最爱谁呢?在幼儿园的伙伴当中,你最喜欢谁?除了伙伴,你还爱上其他老师吗?

  师:中午睡觉前对你的朋友说:猜猜我有多爱你;晚上睡觉前跟你爱的家人说:猜猜我有多爱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所传递的浓浓爱意。

  2、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大胆用完整的语言、具体的动作表达爱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PPT。

  师: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兔为什么要拉大兔子的耳朵?

  2、师:老师这有一个故事的题目就叫《猜猜我有多爱你》,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看图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诵。

  三、逐页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浓浓的爱。

  1、看图感受故事中小兔子是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他的爱,而大兔子又是怎么做的。

  2、学一学这些动作,感受一下两只兔子间的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阅读书中关于比爱的句子。

  4、理解兔子之间的爱,感受从小小的爱到越来越大的爱。

  四、发散思维,一起来比爱。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展开想象模仿故事中从短距离的爱到远距离的爱。

  五、再次欣赏故事。

  教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并引导幼儿一起朗诵。

  活动目标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大兔子与小兔子间浓浓的情意。

  2.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尝试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引导幼儿感悟真挚深切的“爱”的情感,并能勇敢地表达出来。能感受父母长辈的爱,懂得感恩。

  活动准备

  《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课件、小兔图片、小兔子的各种动作图。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第一遍阅读。

  三、第二遍阅读:趣听故事。

  师:今天上课老师希望小朋友可要认真听,仔细看,还要积极开动脑筋啊,能做到吗?(课件出示:小栗色兔)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只小栗色兔子,大家和它打打招呼吧!

  师:下面就让我们竖起耳朵瞪大眼睛跟着小栗色兔跳进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就是《猜猜我有多爱你》

  (课件翻书页)师读故事:小兔子要上床睡觉了,它紧紧抓着大兔子的长耳朵,它想干嘛呢?

  要大兔子好好地听它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说。

  师:那小兔子是怎么做的?(课件翻,师读故事:“我爱你这么多。”小兔子把手臂张开,张的不能再张。(边读师边做动作)

  师:他拼命撑开,不能再开了

  师:那大兔子呢?(翻书读:大兔子有对更长的手臂,它张开来一比,说:“可是我爱你这么多。”)

  师:这可真多啊,大兔子个儿大,小兔子又会想出什么办法,向妈妈表达爱呢?

  (师翻书,读故事):“我爱你,像我举得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小兔子说,双臂用力往上举。

  师:小朋友们做做这个动作。(做动作)

  师:小兔子想:要是有那么长的手臂就好了,(师翻书,读:“小兔子又有一个好主意,它把头顶在树干上倒立了起来,它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指头这么多。”)小兔子又有好办法了,这回想到什么办法?

  师:(看图片)手撑地,脚在树干上,是够高的

  师:(翻)大兔子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兔子一把抓起小兔子的手,将它抛起来,飞的比它的头还要高,说:“我爱你到你的脚指头这么多。”

  师:小兔子又有好办法了,“小兔子笑了起来,说:“我爱你像我跳的这么高,高的不能再高。”它跳过来又跳过去。”

  师:谁愿做小兔子来读读 (指名上台跳并读读)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