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反思 >

《隆中对》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隆中对》教学反思1

  教学依据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最早记载诸葛亮的篇章,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新课标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

  这篇文章对刘、诸葛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反映得清晰明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方式

  推动合作学*

  文言文的学*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

  组织阅读比较

  通过史传文学《隆中对》和小说《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照中辨别和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了解它对小说等其他语言艺术方式的影响。

  启发思考感悟

  学*者的学*,不应该是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实现学*目标的关键,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过程中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教学构思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通过吟诗,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上。

  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

  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辨析词语古今的变化,为深入阅读课**进一步的铺垫。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引导学生理清刘备、诸葛亮二人对话的含义,重点品读诸葛亮话语的深刻含义和政治价值,体会其超群的政治智慧。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

  缭绕清流牵一脉——读物为活水,推舟

  交流自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印象和感受,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诸葛亮的故事的课外作业 。

  课堂实录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师:“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份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轻松短小四句诗,却颂赞了《隆中对》里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啊。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

  师:你从这诗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卧龙”谁不知道啊,诸葛亮呗。

  师: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事情和收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啊。这首诗可不只是写到“茅庐三顾心相知”的佳话,写的还有“先生分鼎画图中”啊!

  生:这几句诗是在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师:不错,正是写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事一事。《隆中对》也就是在写这次诸葛亮如何“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随着陈寿的《三国志》去回访那一次令后人赞叹不已的会面吧!

  文从旬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儿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

  师:本文长句不多,朗读起来比较顺畅。那我们就重点来扫除一下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理解大致的含义,概括一下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如果不太理解的词句,就标记下来,我们共同讨论。(师范读)

  生: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这个诸葛亮的`基本情况,第2段是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事,第3、4段写三顾茅庐见面后的一番对话,第5、6段写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师:这位同学已经把文章的大意逐层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你不太理解,请提出来向大家请教。(学生就“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语句的理解提出质疑在同学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师:扫除了阅读的障碍,让我们回到阅读的主阵地上来,欣赏这为后人景仰的会面。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师: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这番对话是否确实让刘备有如获至宝之感呢?如果让你通过阅读来判断这一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生1:我会分析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2:我会分析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刘备在隆中会面前后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变化。

  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阅读任务和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小组,认真阅读课文,共同发现,一会儿,结合原文或者你了解的资料把你们的收获谈出来让大家鉴别和分享。(生分组,自由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重点参与从“诸葛亮的筹划是否有道理”的角度来思考的同学的讨论)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角度来阅读的。我们共同阅读了第4段,感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

  师:为什么说是“面对现实”的呢?

  生:诸葛亮分析了刘备面临的现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州和益州。因为,背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有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的。而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适合刘备去发展。

  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分析是“讲求实际”的呢?

  生1:诸葛亮指给刘备的出路是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地方。益州拥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荆州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所在地可谓攻守兼备。

  生2:我们是从“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的。刘备在寻找诸葛亮时已经是一败再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有一块稳定之所,而自己又无计可施,就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的出路。

  生3:我们感到刘备在与诸葛亮会面前后的态度变化明显。先前,刘备对诸葛亮还有轻视之心,在别人推荐时,根本就没有打算去请,只是说了句:“君与俱来”;在徐庶的劝告下才发生了变化。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情感“犹鱼之有水”,显得十分欣喜和满足。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明诸葛亮隆中一*话确实有充分的价值。除了像刚才同学们谈到的那样解决了刘备安身之所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呢?我们再听听这段谋略,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和课文,辨别出这番话中还有哪一条治国良策?(师朗读)

  生:诸葛亮还向刘备提出了“与孙权联合”的思路一“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师:这条谋略有什么价值呢?结合课文的分析谈一谈。

  生: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

  师:“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师:刚才我们阅读了晋代史籍《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此作为影子,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文字,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下发小说片段,学生阅读,讨论)

  生: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而且从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文学加工,而史籍很少注意事件发展中的细节,但是对人物的语言表述得十分详细。

  师:把事件的经过简略带过,但把人物的语言记载得十分详尽,这是我国史*实的一种方式,成为“记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史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

  生:清楚地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

  师:那,小说有更多的细节描绘和加工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起来有吸引力。

  师:大家一定更喜欢读这段摘出来的小说喽。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在史籍纪录的事实基础上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生1:小说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生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衬托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

  师:课文里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衬托手法呢?

  生l:有。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孑L明,犹鱼之有水“。这个细节有力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生2: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生3:诸葛亮推辞刘备,并不是真的推辞不受,而是试探刘备邀请自己的诚意罢了。

  师: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感受呢?

  生:“玄德日:‘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日:‘愿闻将军之志。”’当刘备一再恳求的时候,诸葛亮就改变了态度。

  师:课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呢?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生1:课文中的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他为刘备确定政治路线时的一番话分析非常深刻。此外,诸葛亮给人的印象还有孤傲的特点,这可以从课文两处地方看出来:一是第l段中写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只有少数几个朋友了解。常人不了解他的才干,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当然就难以被大家所熟悉了。

  生2:诸葛亮的孤傲还有一处体现,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他不像有的人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师:想不到,通过小说的启发,我们还得到了对史籍中的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缭绕清流牵一脉——课外为活水。推舟

  生1: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生2:诸葛亮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悲剧,他为刘氏王朝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他不仅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宏图伟业,而且连自己的德性都不能约束好,最终成为别人的阶下囚,让诸葛亮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历史好像给超凡脱俗的诸葛亮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生3:他有空城计退敌的镇定,有草船借箭的神机,有七星坛借风的诡异,有挥泪斩马谡的柔情,有火烧赤壁的刚毅,有三气周瑜的尖锐,……他,诸葛亮,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师:我发现大家对诸葛亮的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历史中那个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不过,不要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让我们多多搜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成为最精彩的一个吧。

  教学反思

  本文文字较为*易,学生的合作学*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对比阅读对彰显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 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水*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学反思2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猜谜语”,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交。在“抓亮点”的环节中,学生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对话,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 “总结刻画人物方法”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隆中对》教学反思3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老师在讲台上一字一句一段的讲解分析,学生在下面拼命的记、课后使劲的背,似乎做到了文言文教学中常说的“字字理解、句句过关”,其实不然,学生最多是死记了老师讲解的字词的意思,真正课文的内涵与精髓一点都没尝到。原因是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的状态,不但让学生学不懂文言文,更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于是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通过问题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人物的心灵。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在导入中先给大家讲了几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再用多媒体展出“三国地图”,这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看到大家的兴奋点与课文接轨了,就适时地抛出几个问题,要大家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讨论,把握好故事情节尤其是人物形象,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等会全班一起解决。气氛就更活跃了,除了解决了我预先设置的问题,学生还生成了好多新问题。

  接下来就要看看学生对人物的把握了,我设置了“角色演读”的教学环节,

  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

  看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也灵机一动,临时添加一个环节——“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问题——活动”学*法,降低了文言文学*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的乐趣,让学生感觉到学文言文不但不难,还很有趣。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由于是初次用这种方法,课堂比较开放,学生也有兴趣,但毕竟是初次,学生的表达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也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丰富知识面,还要在以后的学*中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隆中对》教学反思4

  [ 教学目标 ]

  1 、了解 “ 隆中对策 ” 的核心,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并学*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

  2 、学*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的写法,领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

  [ 教学设想 ]

  1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 教学准备 ]

  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在正式授课前一星期,可布置学生课余阅读《三国演义》中一些描写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利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其较好的文言语感,并借助课下注释或一些古译今之类的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昏下的古城背景前,大江滚滚东去,一渔夫撑一扁舟划过。同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的烘托下,《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缓缓出现)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师:一位退隐江湖的高人,或闲情垂钓,惯看秋月春风;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开怀畅饮,笑谈古今往事。许多的人事已随滚滚江水飘然而逝,而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明星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隆中对》中的诸葛亮。今天,我们也来笑谈一把《隆中对》。(点击画面,出现课题。)

  (画面切换到刘关张 “ 三顾茅庐 ” 的图片,图片的前景制作成雪花漫天飞舞的动画效果)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师:《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 “ 三顾茅庐 ” 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看过,谁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由于刘备的诚心拜访, “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 的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点,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天才的预见,这就是有名的 “ 隆中对策 ” ,后人也称它为 “ 隆中对 ” 。(点击画面,出现相关文字简介。)

  (再次点击鼠标,出现三国时期的战略形势示意图 , 展示出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的势力范围。)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

  (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师:(指着地图上的 “ 夏口 ” )汉朝末年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叫 “ 夏口 ” ,属于荆州管辖,刘表

  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生:噢,原来《隆中对》里讲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这啊!( “ 找位置 ” 的环节一下子从时间和空间上拉*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生啧啧连声,气氛渐渐活跃。)

  二、进入角色,积极探究

  (先布置学生齐读文章核心部分 ----“ 隆中对策 ” ,即文章第 4 自然段,教师纠正字音错误、停顿不当的毛病)

  师:读完了课文,接着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扮演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曹操、孙权、刘表、刘璋,我们来进行一个表演,谁来试试?

  (几个大胆的学生跃跃欲试,高高地举起了手。指定了四位同学后,再开始布置任务。)

  师:假设你们就是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请你们分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说出来,记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最好能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和神态来表现。大家先快速看课文,旁边的同学可以为这四位同学出谋划策。作战最有利的条件是 “ 人和 ” ,这四位同学可要好好利用啊!

  (学生开始通读课文,接着就开始小声交谈,渐渐声音大起来,甚至有人在指手画脚。几分钟后,大家示意已经准备好了。)

  师:好!下面我们先请 “ 曹操 ” 来表演!(底下有学生笑)

  生:我曹操拥兵百万,皇帝小儿还在我手里,我利用皇帝可以号令各诸侯,没多久,我就要一统天下!

  师:注意神态!再来一遍!好不好?

  ( “ 曹操 ” 想了想,然后故作昂首挺胸状,拍拍胸脯,又表演了一番。)

  师: “ 曹操 ” 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把曹操的不可一世、骄横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师:很好!下面请 “ 孙权 ” 来表演!

  生:(语速较缓慢)我孙权在势力上虽然比不过曹操,但我们据有长江天险,从我父兄到我已经历三朝,而且我们地势险要,百姓归顺。敌人要想攻打我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师: “ 刘表 ” 呢?

  生:唉,想我刘表身为荆州牧,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惭愧呀惭愧!

  (另外一男生举手,老师示意他起来发言。)

  生:老师,我想把 “ 刘表 ” 的表演发挥一下!

  师:请!

  生:(装出一副黯然伤神的模样,捶胸摇头道)想我刘表不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菜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吗?唉! “ 谁知盘中餐,便宜刘备家 ” !(师生鼓掌,笑声四起)

  师: “ 刘璋 ” 来表演一下!

  生:我刘璋真是一个*呀!我不仅生性懦弱,而且不知体恤百姓,我手下的人才都去投奔明主了!看来我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摇头叹息)

  (对于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从大家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几位同学的表演都很到位。可以看出,曹操、孙权势力强大,诸葛亮认为不可争,不可图,而二刘昏庸懦弱,所以占领荆州、益州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刘表、刘璋就没有优势吗?

  (短暂的阅读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

  生:刘表的优势是身据交通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书上说 “ 荆州北据汉、沔 …… 此用武之国 ” ;而刘璋的地盘是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

  师:不错!荆州身据要塞,兵家必争;益州物产丰饶,地势险固。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拿下荆州、益州呢?

  生:这样地势险要的交通要塞,物产富饶的宝地,谁不想占有呢?

  师:对,这样的要塞、宝地就有占领的必要。我们再次明确一下曹、孙、二刘的势力情况。(分别点击地图上 “ 曹操 ” 、 “ 孙权 ” 、 “ 荆州 ” 、 “ 益州 ” 等字样,依次出现对四人势力的概括。)

  师:对于这四个竞争对手,诸葛亮替刘备制定了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生:要刘备不与曹操、孙权争锋,并且与孙权结为友好,先拿下荆州、益州。

  师:这是最终目标吗?

  生:最终要打败曹操、孙权。

  师:然后呢?书上有没有说?

  生:(学生看书,有人说)成就霸业,兴复汉室。

  师:不错,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最终目标。对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又该怎么办呢?

  生: “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 。

  师:谁能完整地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斗争策略?

  生:(讨论后明确) “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 “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点击画面,出现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方针。再次点击画面,出现两个红色箭头,从荆、益两州向许昌运动,接着,红星闪动,出现 “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 的字样。)(形象直观的运动线路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作战策略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师: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除了表现在他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上,还体现在他深知治国不光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要体恤百姓、任用贤能。大家能不能在书中找到这样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帮助,在书中找找有关的句子。

  (大家齐心协力找到了答案: “ 贤能为之用 ” 、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

  师: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如果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说,应该是哪句?

  生: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师:对,就是孟子强调的“人和”。刚才四位同学表演成功、同桌之间能很快找到答案,都是大家注重了 “ 人和 ” 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三、龙争凤斗,互动生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领略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并学*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从上节课的讨论来看,诸葛亮是不是有惧强凌弱之嫌?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师:没错!那么,作者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进入 “ 谈古论英雄 ” 的环节。(点击鼠标,出现 “ 谈古论英雄 ” 的画面。明确要求:将男女生命名为 “ 龙队 ” 、 “ 凤队 ” ,每队每次可起来一名同学谈一条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分析,答得有道理者,可分别点击 “ 龙队 ” 、 “ 凤队 ” 字样,电脑将分别在两队下方出现红旗,比比哪队红旗多,也就意味哪队对诸葛亮的分析更准确、更透彻。)

  ( 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对曹操、孙权和二刘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避实击虚,先拿下二刘,使自己的势力逐渐强大后,再考虑对付曹、孙二人。

  生: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一个惧强凌弱的人,如果他是个 “ 惧强 ” 之人,他怎么会有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计划?他这是有头脑的表现。文章里不是说 “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吗?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攻打曹操的。

  师:除了 “ 隆中对策 ” 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

  (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分析的是第一自然段。首先,我认为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非常自信,试想一下,若没有真本事,他敢这么比吗?其次,博陵崔州*、颖川徐庶元直都认为是这样,可见不是瞎吹。

  生:我有点不明白, “ 时人莫之许也 ” ,就是说当时世人都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也看过《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天才,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 “ 时人莫之许也 ” ?这不和崔州*、徐庶二人的说法自相矛盾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诸葛亮是不是有些自命清高,有些狂妄呢?大家同意哪种看法?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生:时人,我想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发现高人的真正面目,我想诸葛亮是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不夸夸其谈,四处张扬,一般人自然不知。

  生:对!这说明他是一个沉稳的人、谦虚的人,要不徐庶怎么说诸葛亮是一条 “ 卧龙 ” 呢?

  生:老师,我认为诸葛亮还是个美男子。(众人笑) “ 身长八尺 ” 说明诸葛亮一定是个高大魁梧的人。

  生:文章结尾处刘备说 “ 孤之得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这也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有几个问题我要问问大家:文章为什么要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诸葛亮为什么要隐居田野?为什么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

  生:诸葛亮隐居田野,我想可能是由于他的性格决定的,前面大家不是讨论了吗?诸葛亮是一个不张扬的人,他深藏不露,我想他的官瘾也不大。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我认为是在考验刘备是否诚心诚意。至于他为什么好为《梁父吟》,我没想出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出来的?(学生摇头)

  师:既然这样,我来补充一下。《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争、乱的歌曲,诸葛亮借古抒怀,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生:这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不错。他厌恶军阀混战,所以隐居田野,所以甘做一 “ 卧龙 ” 。后来,他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才决定出山辅佐刘皇叔。

  生:这让我想到,许多人绞尽脑汁想升官发财,而诸葛亮却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身上有一种 “ 傲气 ” 、有一种 “ 傲骨 ” 。

  师:你的思维极具发散性。没错,正如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所说: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他不想升官发财。诸葛亮对名利、对地位的淡泊,从 “ 白帝城托孤 ” 一节也能有所了解。当时,刘备临终将刘禅托付与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并且说,若刘禅扶不起,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可诸葛亮一直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绝无贰心。可见诸葛亮对名利的淡泊程度。

  师:现在,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作者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方法?(点击鼠标,出现描写方法的提示: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人物时,可对其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一学生代表起来发言。)

  生: “ 隆中对策 ” 部分应该是对诸葛亮进行正面描写,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开头和结尾处应该是侧面描写,以崔州*、徐庶的评价、推荐,和刘备对诸葛亮的认可,来从侧面烘托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显示竞赛结果, “ 龙队 ” 获胜。大家鼓掌祝贺。)

  四、古今对话,拓展思维

  (点击鼠标,出现下面文字: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师:假设我就是诸葛亮,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生:我会说,诸葛亮先生,你真了不起,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拥有像您一样的天才头脑?

  生:那还用说,好好学*呗!(众人笑)

  生:诸葛先生,我认为您看错了人。您的英明远见曾使得刘备能和曹操、孙权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没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刘禅昏庸无能,使您统一天下的计划落空。要是您去辅佐孙权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

  师:你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古人注重忠孝,一臣不侍二主;更何况刘皇叔对我有知遇之恩呢?

  生:孔明先生,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您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给后人,历史也许会因您而改变。

  师:多谢你的关心!可是,为报先帝知遇之恩,我愿肝脑涂地。当然,若我能再活一次,我一定会注意养生之道。也希望你们能珍爱生命!

  (教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授课任务)

  [ 教学反思 ]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 渔樵 ” 、 “ 扁舟 ” 、 “ 雪花 ” 、 “ 三国地图 ” 、 “ 古筝曲 ” 、 “ 找位置 ” 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 天下三分 ” 的策略。在 “ 进入角色 ” 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 “ 团队精神 ” 的重要,这和诸葛亮 “ 隆中对策 ” 中所提倡的 “ 用贤 ” 有很多相似之处。 “ 龙争凤斗夺红旗 ” 的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对话 ” 的环节,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隆中对》教学反思5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降低了文言文学*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的乐趣。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隆中对》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隆中对》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隆中对》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隆中对》教学反思1

  教学依据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最早记载诸葛亮的篇章,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新课标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

  这篇文章对刘、诸葛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反映得清晰明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方式

  推动合作学*

  文言文的学*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

  组织阅读比较

  通过史传文学《隆中对》和小说《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照中辨别和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了解它对小说等其他语言艺术方式的影响。

  启发思考感悟

  学*者的学*,不应该是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实现学*目标的关键,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过程中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教学构思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通过吟诗,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上。

  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

  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辨析词语古今的变化,为深入阅读课**进一步的铺垫。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引导学生理清刘备、诸葛亮二人对话的含义,重点品读诸葛亮话语的深刻含义和政治价值,体会其超群的政治智慧。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

  缭绕清流牵一脉——读物为活水,推舟

  交流自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印象和感受,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诸葛亮的故事的课外作业 。

  课堂实录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师:“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份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轻松短小四句诗,却颂赞了《隆中对》里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啊。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

  师:你从这诗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卧龙”谁不知道啊,诸葛亮呗。

  师: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事情和收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啊。这首诗可不只是写到“茅庐三顾心相知”的佳话,写的还有“先生分鼎画图中”啊!

  生:这几句诗是在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师:不错,正是写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事一事。《隆中对》也就是在写这次诸葛亮如何“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随着陈寿的《三国志》去回访那一次令后人赞叹不已的会面吧!

  文从旬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儿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

  师:本文长句不多,朗读起来比较顺畅。那我们就重点来扫除一下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理解大致的含义,概括一下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如果不太理解的词句,就标记下来,我们共同讨论。(师范读)

  生: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这个诸葛亮的`基本情况,第2段是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事,第3、4段写三顾茅庐见面后的一番对话,第5、6段写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师:这位同学已经把文章的大意逐层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你不太理解,请提出来向大家请教。(学生就“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语句的理解提出质疑在同学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师:扫除了阅读的障碍,让我们回到阅读的主阵地上来,欣赏这为后人景仰的会面。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师: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这番对话是否确实让刘备有如获至宝之感呢?如果让你通过阅读来判断这一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生1:我会分析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2:我会分析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刘备在隆中会面前后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变化。

  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阅读任务和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小组,认真阅读课文,共同发现,一会儿,结合原文或者你了解的资料把你们的收获谈出来让大家鉴别和分享。(生分组,自由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重点参与从“诸葛亮的筹划是否有道理”的角度来思考的同学的讨论)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角度来阅读的。我们共同阅读了第4段,感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

  师:为什么说是“面对现实”的呢?

  生:诸葛亮分析了刘备面临的现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州和益州。因为,背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有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的。而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适合刘备去发展。

  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分析是“讲求实际”的呢?

  生1:诸葛亮指给刘备的出路是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地方。益州拥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荆州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所在地可谓攻守兼备。

  生2:我们是从“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的。刘备在寻找诸葛亮时已经是一败再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有一块稳定之所,而自己又无计可施,就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的出路。

  生3:我们感到刘备在与诸葛亮会面前后的态度变化明显。先前,刘备对诸葛亮还有轻视之心,在别人推荐时,根本就没有打算去请,只是说了句:“君与俱来”;在徐庶的劝告下才发生了变化。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情感“犹鱼之有水”,显得十分欣喜和满足。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明诸葛亮隆中一*话确实有充分的价值。除了像刚才同学们谈到的那样解决了刘备安身之所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呢?我们再听听这段谋略,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和课文,辨别出这番话中还有哪一条治国良策?(师朗读)

  生:诸葛亮还向刘备提出了“与孙权联合”的思路一“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师:这条谋略有什么价值呢?结合课文的分析谈一谈。

  生: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

  师:“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师:刚才我们阅读了晋代史籍《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此作为影子,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文字,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下发小说片段,学生阅读,讨论)

  生: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而且从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文学加工,而史籍很少注意事件发展中的细节,但是对人物的语言表述得十分详细。

  师:把事件的经过简略带过,但把人物的语言记载得十分详尽,这是我国史*实的一种方式,成为“记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史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

  生:清楚地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

  师:那,小说有更多的细节描绘和加工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起来有吸引力。

  师:大家一定更喜欢读这段摘出来的小说喽。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在史籍纪录的事实基础上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生1:小说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生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衬托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

  师:课文里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衬托手法呢?

  生l:有。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孑L明,犹鱼之有水“。这个细节有力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生2: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生3:诸葛亮推辞刘备,并不是真的推辞不受,而是试探刘备邀请自己的诚意罢了。

  师: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感受呢?

  生:“玄德日:‘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日:‘愿闻将军之志。”’当刘备一再恳求的时候,诸葛亮就改变了态度。

  师:课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呢?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生1:课文中的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他为刘备确定政治路线时的一番话分析非常深刻。此外,诸葛亮给人的印象还有孤傲的特点,这可以从课文两处地方看出来:一是第l段中写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只有少数几个朋友了解。常人不了解他的才干,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当然就难以被大家所熟悉了。

  生2:诸葛亮的孤傲还有一处体现,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他不像有的人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师:想不到,通过小说的启发,我们还得到了对史籍中的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缭绕清流牵一脉——课外为活水。推舟

  生1: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生2:诸葛亮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悲剧,他为刘氏王朝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他不仅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宏图伟业,而且连自己的德性都不能约束好,最终成为别人的阶下囚,让诸葛亮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历史好像给超凡脱俗的诸葛亮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生3:他有空城计退敌的镇定,有草船借箭的神机,有七星坛借风的诡异,有挥泪斩马谡的柔情,有火烧赤壁的刚毅,有三气周瑜的尖锐,……他,诸葛亮,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师:我发现大家对诸葛亮的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历史中那个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不过,不要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让我们多多搜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成为最精彩的一个吧。

  教学反思

  本文文字较为*易,学生的合作学*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对比阅读对彰显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 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水*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学反思2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猜谜语”,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交。在“抓亮点”的环节中,学生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对话,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 “总结刻画人物方法”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隆中对》教学反思3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老师在讲台上一字一句一段的讲解分析,学生在下面拼命的记、课后使劲的背,似乎做到了文言文教学中常说的“字字理解、句句过关”,其实不然,学生最多是死记了老师讲解的字词的意思,真正课文的内涵与精髓一点都没尝到。原因是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的状态,不但让学生学不懂文言文,更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于是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一直在考虑怎么避免这个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通过问题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人物的心灵。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在导入中先给大家讲了几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再用多媒体展出“三国地图”,这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看到大家的兴奋点与课文接轨了,就适时地抛出几个问题,要大家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讨论,把握好故事情节尤其是人物形象,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等会全班一起解决。气氛就更活跃了,除了解决了我预先设置的问题,学生还生成了好多新问题。

  接下来就要看看学生对人物的把握了,我设置了“角色演读”的教学环节,

  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

  看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也灵机一动,临时添加一个环节——“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问题——活动”学*法,降低了文言文学*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的乐趣,让学生感觉到学文言文不但不难,还很有趣。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由于是初次用这种方法,课堂比较开放,学生也有兴趣,但毕竟是初次,学生的表达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也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丰富知识面,还要在以后的学*中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隆中对》教学反思4

  [ 教学目标 ]

  1 、了解 “ 隆中对策 ” 的核心,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并学*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

  2 、学*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的写法,领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

  [ 教学设想 ]

  1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 教学准备 ]

  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在正式授课前一星期,可布置学生课余阅读《三国演义》中一些描写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利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其较好的文言语感,并借助课下注释或一些古译今之类的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昏下的古城背景前,大江滚滚东去,一渔夫撑一扁舟划过。同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的烘托下,《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缓缓出现)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师:一位退隐江湖的高人,或闲情垂钓,惯看秋月春风;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开怀畅饮,笑谈古今往事。许多的人事已随滚滚江水飘然而逝,而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明星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隆中对》中的诸葛亮。今天,我们也来笑谈一把《隆中对》。(点击画面,出现课题。)

  (画面切换到刘关张 “ 三顾茅庐 ” 的图片,图片的前景制作成雪花漫天飞舞的动画效果)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师:《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 “ 三顾茅庐 ” 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看过,谁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由于刘备的诚心拜访, “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 的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点,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天才的预见,这就是有名的 “ 隆中对策 ” ,后人也称它为 “ 隆中对 ” 。(点击画面,出现相关文字简介。)

  (再次点击鼠标,出现三国时期的战略形势示意图 , 展示出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的势力范围。)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

  (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师:(指着地图上的 “ 夏口 ” )汉朝末年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叫 “ 夏口 ” ,属于荆州管辖,刘表

  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生:噢,原来《隆中对》里讲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这啊!( “ 找位置 ” 的环节一下子从时间和空间上拉*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生啧啧连声,气氛渐渐活跃。)

  二、进入角色,积极探究

  (先布置学生齐读文章核心部分 ----“ 隆中对策 ” ,即文章第 4 自然段,教师纠正字音错误、停顿不当的毛病)

  师:读完了课文,接着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扮演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曹操、孙权、刘表、刘璋,我们来进行一个表演,谁来试试?

  (几个大胆的学生跃跃欲试,高高地举起了手。指定了四位同学后,再开始布置任务。)

  师:假设你们就是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请你们分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刘备的四位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说出来,记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最好能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和神态来表现。大家先快速看课文,旁边的同学可以为这四位同学出谋划策。作战最有利的条件是 “ 人和 ” ,这四位同学可要好好利用啊!

  (学生开始通读课文,接着就开始小声交谈,渐渐声音大起来,甚至有人在指手画脚。几分钟后,大家示意已经准备好了。)

  师:好!下面我们先请 “ 曹操 ” 来表演!(底下有学生笑)

  生:我曹操拥兵百万,皇帝小儿还在我手里,我利用皇帝可以号令各诸侯,没多久,我就要一统天下!

  师:注意神态!再来一遍!好不好?

  ( “ 曹操 ” 想了想,然后故作昂首挺胸状,拍拍胸脯,又表演了一番。)

  师: “ 曹操 ” 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把曹操的不可一世、骄横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师:很好!下面请 “ 孙权 ” 来表演!

  生:(语速较缓慢)我孙权在势力上虽然比不过曹操,但我们据有长江天险,从我父兄到我已经历三朝,而且我们地势险要,百姓归顺。敌人要想攻打我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师: “ 刘表 ” 呢?

  生:唉,想我刘表身为荆州牧,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地盘!惭愧呀惭愧!

  (另外一男生举手,老师示意他起来发言。)

  生:老师,我想把 “ 刘表 ” 的表演发挥一下!

  师:请!

  生:(装出一副黯然伤神的模样,捶胸摇头道)想我刘表不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菜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吗?唉! “ 谁知盘中餐,便宜刘备家 ” !(师生鼓掌,笑声四起)

  师: “ 刘璋 ” 来表演一下!

  生:我刘璋真是一个*呀!我不仅生性懦弱,而且不知体恤百姓,我手下的人才都去投奔明主了!看来我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摇头叹息)

  (对于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从大家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几位同学的表演都很到位。可以看出,曹操、孙权势力强大,诸葛亮认为不可争,不可图,而二刘昏庸懦弱,所以占领荆州、益州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刘表、刘璋就没有优势吗?

  (短暂的阅读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

  生:刘表的优势是身据交通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书上说 “ 荆州北据汉、沔 …… 此用武之国 ” ;而刘璋的地盘是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

  师:不错!荆州身据要塞,兵家必争;益州物产丰饶,地势险固。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拿下荆州、益州呢?

  生:这样地势险要的交通要塞,物产富饶的宝地,谁不想占有呢?

  师:对,这样的要塞、宝地就有占领的必要。我们再次明确一下曹、孙、二刘的势力情况。(分别点击地图上 “ 曹操 ” 、 “ 孙权 ” 、 “ 荆州 ” 、 “ 益州 ” 等字样,依次出现对四人势力的概括。)

  师:对于这四个竞争对手,诸葛亮替刘备制定了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生:要刘备不与曹操、孙权争锋,并且与孙权结为友好,先拿下荆州、益州。

  师:这是最终目标吗?

  生:最终要打败曹操、孙权。

  师:然后呢?书上有没有说?

  生:(学生看书,有人说)成就霸业,兴复汉室。

  师:不错,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最终目标。对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又该怎么办呢?

  生: “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 。

  师:谁能完整地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斗争策略?

  生:(讨论后明确) “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 “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点击画面,出现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方针。再次点击画面,出现两个红色箭头,从荆、益两州向许昌运动,接着,红星闪动,出现 “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 的字样。)(形象直观的运动线路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作战策略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师: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除了表现在他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案上,还体现在他深知治国不光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要体恤百姓、任用贤能。大家能不能在书中找到这样的内容?同桌之间互相帮助,在书中找找有关的句子。

  (大家齐心协力找到了答案: “ 贤能为之用 ” 、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

  师:诸葛亮的这一思想如果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说,应该是哪句?

  生: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师:对,就是孟子强调的“人和”。刚才四位同学表演成功、同桌之间能很快找到答案,都是大家注重了 “ 人和 ” 作用的结果。

  第三课时

  三、龙争凤斗,互动生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领略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并学*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从上节课的讨论来看,诸葛亮是不是有惧强凌弱之嫌?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师:没错!那么,作者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进入 “ 谈古论英雄 ” 的环节。(点击鼠标,出现 “ 谈古论英雄 ” 的画面。明确要求:将男女生命名为 “ 龙队 ” 、 “ 凤队 ” ,每队每次可起来一名同学谈一条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分析,答得有道理者,可分别点击 “ 龙队 ” 、 “ 凤队 ” 字样,电脑将分别在两队下方出现红旗,比比哪队红旗多,也就意味哪队对诸葛亮的分析更准确、更透彻。)

  ( 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对曹操、孙权和二刘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避实击虚,先拿下二刘,使自己的势力逐渐强大后,再考虑对付曹、孙二人。

  生: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一个惧强凌弱的人,如果他是个 “ 惧强 ” 之人,他怎么会有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计划?他这是有头脑的表现。文章里不是说 “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吗?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攻打曹操的。

  师:除了 “ 隆中对策 ” 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

  (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分析的是第一自然段。首先,我认为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非常自信,试想一下,若没有真本事,他敢这么比吗?其次,博陵崔州*、颖川徐庶元直都认为是这样,可见不是瞎吹。

  生:我有点不明白, “ 时人莫之许也 ” ,就是说当时世人都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也看过《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天才,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 “ 时人莫之许也 ” ?这不和崔州*、徐庶二人的说法自相矛盾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诸葛亮是不是有些自命清高,有些狂妄呢?大家同意哪种看法?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生:时人,我想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发现高人的真正面目,我想诸葛亮是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不夸夸其谈,四处张扬,一般人自然不知。

  生:对!这说明他是一个沉稳的人、谦虚的人,要不徐庶怎么说诸葛亮是一条 “ 卧龙 ” 呢?

  生:老师,我认为诸葛亮还是个美男子。(众人笑) “ 身长八尺 ” 说明诸葛亮一定是个高大魁梧的人。

  生:文章结尾处刘备说 “ 孤之得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这也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有几个问题我要问问大家:文章为什么要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诸葛亮为什么要隐居田野?为什么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

  生:诸葛亮隐居田野,我想可能是由于他的性格决定的,前面大家不是讨论了吗?诸葛亮是一个不张扬的人,他深藏不露,我想他的官瘾也不大。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才出山,我认为是在考验刘备是否诚心诚意。至于他为什么好为《梁父吟》,我没想出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出来的?(学生摇头)

  师:既然这样,我来补充一下。《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争、乱的歌曲,诸葛亮借古抒怀,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生:这么说,诸葛亮可以说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不错。他厌恶军阀混战,所以隐居田野,所以甘做一 “ 卧龙 ” 。后来,他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才决定出山辅佐刘皇叔。

  生:这让我想到,许多人绞尽脑汁想升官发财,而诸葛亮却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身上有一种 “ 傲气 ” 、有一种 “ 傲骨 ” 。

  师:你的思维极具发散性。没错,正如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所说: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他不想升官发财。诸葛亮对名利、对地位的淡泊,从 “ 白帝城托孤 ” 一节也能有所了解。当时,刘备临终将刘禅托付与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并且说,若刘禅扶不起,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可诸葛亮一直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绝无贰心。可见诸葛亮对名利的淡泊程度。

  师:现在,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作者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方法?(点击鼠标,出现描写方法的提示: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人物时,可对其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一学生代表起来发言。)

  生: “ 隆中对策 ” 部分应该是对诸葛亮进行正面描写,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开头和结尾处应该是侧面描写,以崔州*、徐庶的评价、推荐,和刘备对诸葛亮的认可,来从侧面烘托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显示竞赛结果, “ 龙队 ” 获胜。大家鼓掌祝贺。)

  四、古今对话,拓展思维

  (点击鼠标,出现下面文字: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师:假设我就是诸葛亮,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

  生:我会说,诸葛亮先生,你真了不起,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拥有像您一样的天才头脑?

  生:那还用说,好好学*呗!(众人笑)

  生:诸葛先生,我认为您看错了人。您的英明远见曾使得刘备能和曹操、孙权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没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刘禅昏庸无能,使您统一天下的计划落空。要是您去辅佐孙权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

  师:你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古人注重忠孝,一臣不侍二主;更何况刘皇叔对我有知遇之恩呢?

  生:孔明先生,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您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给后人,历史也许会因您而改变。

  师:多谢你的关心!可是,为报先帝知遇之恩,我愿肝脑涂地。当然,若我能再活一次,我一定会注意养生之道。也希望你们能珍爱生命!

  (教师小结,结束本节课的授课任务)

  [ 教学反思 ]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

  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 渔樵 ” 、 “ 扁舟 ” 、 “ 雪花 ” 、 “ 三国地图 ” 、 “ 古筝曲 ” 、 “ 找位置 ” 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 天下三分 ” 的策略。在 “ 进入角色 ” 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 “ 团队精神 ” 的重要,这和诸葛亮 “ 隆中对策 ” 中所提倡的 “ 用贤 ” 有很多相似之处。 “ 龙争凤斗夺红旗 ” 的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最后 “ 古今对话 ” 的环节,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课堂要精彩,工夫在课外。这是我这堂课最深的体会。

《隆中对》教学反思5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陈寿的《隆中对》时,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就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降低了文言文学*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的乐趣。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隆中对》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隆中对教案 (菁华6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朗读

  2、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程序

  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朗读,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新课(1分钟)

  由诸葛亮足智多谋导入

  二、有关内容介绍(4分钟)

  1、隆中,山名,在今湖北,刘备当年三次到此请诸葛亮出山。

  对,回答,应对。

  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2、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陈寿,史学家《三国志》

  4、明确学*任务

  三、正音与朗读(30分钟)

  1、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注释,默读课文。

  陇亩lǒngmǔ父fǔ颍yǐng庶shù

  屯tún卧wò枉wǎng

  窃qiè度duó信shēn

  胜shēng抑yì挟xié塞sài沃wò殷yīn戎róng将jiǎng荆jīng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重点字词(10分钟)

  1、见课文注解,补充于下:

  将军岂愿见之乎岂,可。

  然操遂能克绍遂,竟然。

  2、特殊句式

  时人莫之许也宾语前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

  君与俱来省略句

  3、练*二

  度,估计。遂,于是、就。

  挟,挟持、控制。诚,的确。

  就,接*。枉,委屈。顾,看望。

  箪,用竹筐装着。壶,用水壶盛着水酒。(名词作动词)

  五、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任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检查朗读

  二、理清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抱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君谓计将安出?

  答曰:天下形势:豪杰并起。

  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刘表)

  益(刘璋),可夺之。

  将军,跨有西和南抚外结内修

  4、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讨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运用

  明确: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

  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练*一

  1、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内政与外交: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

  夺取荆益、联吴灭曹、统一全国(必要性→可行性)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隆中对

  (一)简述诸葛亮的抱负。①

  (二)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②

  (三)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③④⑤

  (四)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⑥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教学过程】

  《隆中对》第一课时

  一、预*导学

  1、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

  主遂诣亮()倾颓()陇亩()不可胜数()

  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

  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着作郎,*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着《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2、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⑼信:通"伸",伸张。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⒁挟:xié,挟持,控制。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2、学生熟读并翻译课文。

  四、达标提升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患有所不辟也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

  B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

  C惟博陵崔川*、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

  4、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5、(1)《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朝史学家。所着《》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2)曹操比于袁绍,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教学过程】

  《隆中对》第一课时

  一、预*导学

  1、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

  主遂诣亮()倾颓()陇亩()不可胜数()

  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

  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着作郎,*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着《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2、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⑼信:通"伸",伸张。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⒁挟:xié,挟持,控制。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2、学生熟读并翻译课文。

  四、达标提升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患有所不辟也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

  B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

  C惟博陵崔川*、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

  4、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对韵歌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对韵歌》取材于少儿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形式对称,读上去朗朗上口,十分适合在一年级新入学不久进行教学。《对韵歌》选择的内容大多是孩子们熟悉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所以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让孩子们学*对韵歌的声韵格律,培养语感,为孩子今后的语文学*打好基础。我对《对韵歌》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巩固象形字,生字巧记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应以识字写字为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图文、联系生活识字,更要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识字。经过上节课识字4《日月水火》的学*,学生对象形字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由上节课的`师讲为主转变为本节课的的生交流为主。首先,我先让小朋友们圈画出不认识的字,每个人圈画出的不太一样,有的学生多有的学生少。对于学生们不认识的字我采用交流的方式,请认识的小朋友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孩子的想象力丰富,思维方式相*,有时大人们的想法不一定就符合孩子的认知。在本节课中,我觉得有些孩子的方法是及其好的。

  比如说到“雨”字,翁雨萱小朋友就高举小手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她说“雨”字下面像两扇窗户,四点就像是小雨点。经过翁雨萱小朋友的生动解释,一副“赏雨图”已出现在我眼前,我想孩子们一定是,这个字小朋友们一定会牢牢记在记住的。让学生自主识字,不仅能避免枯燥,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举多得。

  二、诵读多形式,熟练巧背诵

  因为《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我就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拍手读等等方式,这种扎实有效的朗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既学*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语文能力。最后在学生们熟读的基础上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背诵:齐背——指名背——同桌互背——男女生赛背——拍手背等等形式,提高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这样多种多样的读和背,能使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趣味性,游戏巧安排

  一节课交流热烈、形式多样,学生个个学得开开心心,效果究竟如何,要待检验方知。首先,我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师说“云对——”,生接“雨”接着大家一起说“云对雨”。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对儿歌的背诵,然且也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观念很好的落实到游戏中。此外“摘南瓜”也是孩子爱玩的游戏,只有将南瓜上的字读准确才能将南瓜摘下,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很高,跃跃欲试,学生既巩固了生字,又调整了学*状态。在巩固检验环节,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已达到极限,通过这样有趣的师生互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韵文背诵,而且也有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四、不足之处

  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我仍有一点遗憾。在识字教学环节我用了十分钟左右,但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在跟孩子们讲虫字的结构的时候让孩子们说写这个字的时候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孩子们说完以后我没有再次强调,导致书写的时候有些同学记住这一点忘了另外一点。二是我找了两个同学的字在展台上展示过以后,只让孩子们评价了一下,并没有让他们再次修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让孩子们再次地修改,所以虫字的写法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

  教学过程中的学*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时常的反思也能带来进步。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己练*朗读,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

  我在这节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首先是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采用了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如,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兴趣。

  因为《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我就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朗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等方式,这种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既学*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语文能力。

  最后并在学生们熟读的基础上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背诵:齐背——指名背——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赛背——-拍手背等等形式,提高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这样多种多样的读和背,能使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学*,让学生乐而不惫地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有目的的让学生积累词语,我对《对韵歌》中个别的字,如: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

  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趣味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处理课文时,我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正音。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创设朗读的氛围,播放录音,然后学生跟着读,再模仿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通过学生合作对读,认读生字。7个生字都出现在前两句的单字对中,特别是6个生字是两两相对的事物名称。我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示范边对对子边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同桌对对子。通过师生、生生找生字对对子,既认读生字,又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首先图文对照,理解字义。“鸟”字可回顾前一课的连线练*感受象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呈现象形字“云、雨、风、虫”的图片及古今汉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到对应的图片和字。再引导学生结合字形,理解字义。其次抓特点,形象化识记。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来识记。如,“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促进字形识记,字义理解。最后,通过组词拓展。通过小老师领读,生生接力等方式拓展。

  写字方面,结合“虫、云、山”的书写,认识提、撇折、竖折3个新笔画。我在示范时,边示范书写,边说新笔画名称,让学生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但在书写巡视中发现,孩子们对这几个字的占格不是特别熟练,间架结构掌握不好,需要重点指导。

  《对韵歌》取材于少儿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形式对称,读上去朗朗上口,十分适合在一年级新入学不久进行教学。《对韵歌》选择的内容大多是孩子们熟悉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所以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让孩子们学*对韵歌的声韵格律,培养语感,为孩子今后的语文学*打好基础。我对《对韵歌》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巩固象形字,生字巧记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应以识字写字为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图文、联系生活识字,更要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识字。经过上节课识字4《日月水火》的学*,学生对象形字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由上节课的师讲为主转变为本节课的的生交流为主。首先,我先让小朋友们圈画出不认识的字,每个人圈画出的不太一样,有的学生多有的学生少。对于学生们不认识的字我采用交流的方式,请认识的小朋友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孩子的想象力丰富,思维方式相*,有时大人们的想法不一定就符合孩子的认知。在本节课中,我觉得有些孩子的方法是及其好的。

  比如说到“雨”字,翁雨萱小朋友就高举小手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她说“雨”字下面像两扇窗户,四点就像是小雨点。经过翁雨萱小朋友的生动解释,一副“赏雨图”已出现在我眼前,我想孩子们一定是,这个字小朋友们一定会牢牢记在记住的。让学生自主识字,不仅能避免枯燥,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举多得。

  二、诵读多形式,熟练巧背诵

  因为《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我就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拍手读等等方式,这种扎实有效的朗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既学*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语文能力。最后在学生们熟读的基础上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背诵:齐背——指名背——同桌互背——男女生赛背——拍手背等等形式,提高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这样多种多样的读和背,能使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趣味性,游戏巧安排

  一节课交流热烈、形式多样,学生个个学得开开心心,效果究竟如何,要待检验方知。首先,我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师说“云对——”,生接“雨”接着大家一起说“云对雨”。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对儿歌的背诵,然且也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观念很好的落实到游戏中。此外“摘南瓜”也是孩子爱玩的游戏,只有将南瓜上的字读准确才能将南瓜摘下,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很高,跃跃欲试,学生既巩固了生字,又调整了学*状态。在巩固检验环节,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已达到极限,通过这样有趣的师生互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韵文背诵,而且也有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四、不足之处

  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我仍有一点遗憾。在识字教学环节我用了十分钟左右,但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在跟孩子们讲虫字的结构的时候让孩子们说写这个字的时候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孩子们说完以后我没有再次强调,导致书写的时候有些同学记住这一点忘了另外一点。二是我找了两个同学的字在展台上展示过以后,只让孩子们评价了一下,并没有让他们再次修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让孩子们再次地修改,所以虫字的写法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

  教学过程中的学*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时常的反思也能带来进步。

  本周,我们螺岗小学继续展开“推门听课”的活动,我作为本周第一位被听课的一名新晋教师,非常荣幸能够得到学校高层领导以及语文教研组骨干教师们的指点与教导,针对我的课堂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教学反思与心得。

  一、课堂常规。本节课,我的`课堂常规管理可以说处理得非常失败,我只关注于授课内容而忽视孩子们课堂上的纪律问题,从而导致事倍功半——老师教得累,学生吸收少。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班级纪律有助于学生整体学*效率的提高。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自我约束,加强课堂常规管理,促进学生更好地、有效地消化、吸收知识。

  二、教学三维目标和重难点。我在备课时忽略了这两点,一味地以流水线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课文的解读。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后面的授课过程中我一定会好好备课,仔细揣摩重点难点。

  三、导入环节。可能因为紧张的原因,我的导入环节呈现的故事不够完整,我认为最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在备课环节中做的不够充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法才能够上好一堂课!

  四、指导书写环节缺失。此次我执教的课题是《对韵歌》,第一句中已经产生了本节课的第一个生字“云”,而我没有及时指导书写。只是单调地、反复地读,缺乏课堂内容呈现的多样性。除了读,写生字也是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注意。

  五、语言语调问题。一年级的学生更应该注重语言的活泼性、节奏感、抑扬顿挫。我在授课中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与学生互动,但是没有注入很强的感情色彩,这导致语言显得不够生动,缺乏了一点生气。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我会在课堂上更多练*更多尝试增添感情色彩,以及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氛围中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中的一些图画虽然是临时起意,但是不应该呈现得凌乱,随意。运用和设计好板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它应是简洁明了、易懂。以后教学我会在板书设计上下功夫。

  以上几点就是我的此次教学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希望我能够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隆中对》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对历史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内容提要:

  自赴江苏省梅村中学学*考察归来已经时隔两年多了,在这忙忙碌碌从教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梅中优良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是什么赋予了梅中教师顽强拼搏和探索求真的伟大精神?于是,我翻开了这本珍藏心中已久的宝贵“日记”。

  关键词:

  师魂新课标模式梅中

  两年多前,我受学校委派,前往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以下称梅中)进行为期三周的学*考察活动。

  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听课活动,亲身参与到梅中的现行教学生活当中,全面了解梅中的常规教学情况。同时,通过考察交流活动,学*他们在新课标理念和素质教育论指导下的日常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先进的课改经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研和管理等方面成功所在。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90年办学悠久历史的名校,属江苏省重点中学之一,国家示范高中。她创建于1913年,坐落于吴文化的发祥地,江南第一古镇梅村镇(旧称梅里)。同驰名海内外的泰伯庙毗邻。在校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各有14个教学班,每班有50名左右的学生。

  经过考察学*,我觉得梅村中学给我留下的最深体会就是学校拥有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教师队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师德高尚。梅中历史悠久,坐落于吴文化的发祥地——江南第一古镇梅村镇。同驰名中外的泰伯庙比邻。据史记载,20xx多年前,泰伯来自于陕西,定居此地,后来建立了吴国。因为流传有他曾三次礼让国君职位,被誉为美谈。孔子称之为“至德”的楷模。钱伟长同志在梅中九十年华诞献词中说“古吴之地的悠久历史,泰伯庙的深厚底蕴,伯读巷的千年灵秀,铸就了梅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据载,梅中校训“至贤”便由此而来。每当您与梅中的师生交谈时,从他们的言谈之中,您无时无刻不感觉到他们甚是以此传统为荣。正是这种蕴涵深厚的历史传统,才赋予了他们厚重的历史责任感,锐意求新的开拓精神。他们注重从传统之中获得人文的教育力量,这是一种促人奋进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教师们知识渊博,锐意进取,学历层次高。梅中现有各任课教师199名,高级教师53名,一级教师53名。全国模范、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名,市首批名师2人,市劳模2人,学科带头人21名,教学能手41名,省市优秀班主任11名。国家级田径裁判1名。全国省、市等专业学会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46名。

  第三,领导和教师待人热情大方,态度和蔼,是重感情的代表。在梅中,只要你说自己是延安来学*的老师,他们马上会停止手头繁忙的工作,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你热情地交谈(江苏方言我们听不懂),有问必答,善始善终。校办公室方惠珍主任对我们格外热情,嘘寒问暖,关心倍至;教科室孟庆洁主任在我们刚到的第三天便热情邀请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梅中的校史室,教师资料室,图书室,电教室和学生阅览室,临别时还赠送我们每人几本书以作纪念。学*结束后,学校还特意安排摄影师为我们拍照留念。在课堂上,几乎所有的英语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你都会发现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祥和温欣的笑容,目光之中始终透露出对学生热切期盼的目光。正如英语教研组长王菊娣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学生,我心目中的太阳!”读罢此文,甚是令人感动不已。

  第四,梅中的老师在课堂上格外注重实际,突出基础,重视学法引导,互动教学,全面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通过观察,通过大量听课活动,通过与老师和学生们热情交谈,我感到梅中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主要听的是英语课)。即课前拓展,课堂集中,课后延伸的任务型规模式教学结构。依我看来,教师对高考大纲,教学大纲,新课标理念及现行教材把握的十分娴熟和准确。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大纲、课标和教材但不拘泥于大纲和教材。如课前,老师们都要精选*题或阅读题,先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上,先检查课前精选*题或阅读题,指导其中的考点、重点和难点,而后再导入新课教学。课后,让学生归纳汇总错题,分析原因。可见,课堂上注重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教学理念;注重基础知识的点拨,考点的归纳与总结概括以及对教材的灵活运用。使得整节课教师引导节奏快,知识点练得多,课堂容量很大。多信息,高起点,高要求,知识点拨全面系统,特别强调日常课堂上必须务实,求真,求准,求会,是其特色之一。而且,英语课上教师以英语课堂用语为主,普通话与本土方言偶尔交互使用,讲解、训练、活动节奏快而有趣。所以在那里,你会感觉听课简直是一种享受。当我问及王菊娣老师有关他们这种课堂模式是如何形成时,她十分坦率地讲“高考的改革是根指挥棒,教学改革要体现高考考纲、体现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我心中计算着一个结果。从阅读理解来看,每节课要处理五篇阅读理解,那样,每单元就可以处理30篇。仅从课堂阅读量上看,你不难想象三年中学生们究竟独立完成了多少阅读量。另外,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手头拥有的个人参考书是很多的。据初步了解,每个学生*均有五六种课外学*资料,每班50人左右的话,那就是250—300种。再加上学校九万余册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十分巨大的。那么英语新课标的阅读要求怎么能达不到呢!

  第五,善于学*和吸收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教研和教改的活动。追求领先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探索双语教学新思路。在梅中,有一次,无锡市优质观摩课来梅中展示,全体英语老师都参加了。观后我们彼此进行了认真交谈,认为施教者拥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能娴熟地运用自由启发和点拨的先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话,组织活动,加之多媒体的有效使用,课堂的精心设计等方面,大家都觉得这节课收益非浅。学校每周分年级都有教研活动,还有外教讲一些写作、授课等方面的知识。而且,经常有老师在多种报刊上不断地发表教育论文。据介绍,理化生青年教师每周还要定期到外教那里参加英语培训,探索双语教学的新思路。

  第六,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实施全员、全面和全程管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许多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

  每当教学中遇到了困难,每当教研中有了困惑,每当自己懈怠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在梅中学*生活的那段美好的日子,情不自禁地想起梅中那如画般的校园,情不自禁地想起那股历史铸就,充满了开拓进取和探索求真精神的教育力量——伟大的师魂!

  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积极学*的主人。“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课堂也会因为有了多维的对话体系而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对八股取士观点不一,让学生进行辩论,体会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更深层的了解它。以学生的思维互动为核心,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创新,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经历、探索与体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学生不是一个知识贮存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花,当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后,历史学*并没有随课堂教学结束而戛然而止,相反他们提出的探究问题越来越多。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学*当中体会快乐,陶冶情操,受到教育。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