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反思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日期:2022-10-03 00:00:00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1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据说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我的孩子相携走*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现场精彩片断:

  一叹

  师: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生自读古诗,小组讨论,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依据多。)

  生:元二,这个名字很特别。听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生:我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读出了他们是好朋友。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故人就是好朋友,知己的意思。

  生2: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生3: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师:说得真好,你们注意到酒了吗?

  生:这酒一定是美酒。

  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1:离别的酒。

  生2:友谊的酒。

  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诗中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酒是离别的曲。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这是一杯离别的酒──这是一杯友谊的酒──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的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再叹

  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生: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生: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师: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客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三叹

  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生: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库车县。

  师:渭城又在何处?

  生: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师:阳关呢?

  生:汉朝设置的边关名,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师:有多远?

  (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

  生:20xx多公里。

  师:少了!

  生:3000多公里。

  师:是呀,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

  (哇!生不禁惊叹。)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朋友远去不远千里,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

  生:黄沙满天!

  师: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

  生: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

  生: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教者巧妙地在此,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总评

  《渭城曲》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惜别之情,而被后人广为传诵。而根据此诗谱成的古曲《阳关三叠》,更是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在二次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以以讲代读的魅力,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2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据说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我的孩子相携走*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现场精彩片断:

  一叹

  师: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生自读古诗,小组讨论,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依据多。)

  生:元二,这个名字很特别。听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生:我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读出了他们是好朋友。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故人就是好朋友,知己的意思。

  生2: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生3: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师:说得真好,你们注意到酒了吗?

  生:这酒一定是美酒。

  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1:离别的酒。

  生2:友谊的酒。

  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诗中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酒是离别的曲。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这是一杯离别的酒──这是一杯友谊的酒──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的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再叹

  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生: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生: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师: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客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三叹

  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生: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库车县。

  师:渭城又在何处?

  生: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师:阳关呢?

  生:汉朝设置的边关名,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师:有多远?

  (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

  生:20xx多公里。

  师:少了!

  生:3000多公里。

  师:是呀,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

  (哇!生不禁惊叹。)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朋友远去不远千里,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

  生:黄沙满天!

  师: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

  生: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

  生: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教者巧妙地在此,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总评

  《渭城曲》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惜别之情,而被后人广为传诵。而根据此诗谱成的古曲《阳关三叠》,更是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在二次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以以讲代读的魅力,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3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地从指尖溜走,转眼,已经工作一年半了。从新教师见面课,到汇报课,再到如今的转正课,细心回味,自己随着公开课的名称的变化,也正在慢慢地变化。

  本次公开课,我讲的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别诗,要把感情融入诗中,才能使学生在感情渲染的过程中,感受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经过课*时的认真练*、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本次公开课较之前两次有所提高和进步,由此,我得到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公开课就是*时课堂的一种呈现。以前误解公开课要设计得尽量新颖,放音乐,放视频就会是一节成功的课。其实不然,现在意识到公开课不但要注重整体把握课堂设计,还要注意关注细节。而细节则是*时的一种积淀。鲍校长说我这次有进步,语言更加*实亲*学生了,自身内涵得到提高了,课堂设计也更加贴*学生了,很好。我知道这是一种鼓励,其实我做的还不够。但是,反思这一年的教学,经过校长的几次点播,我真的从这些方面注意了,这就是我的收获。

  其次,在教中学并成长,《礼记·学记》中说“教学相长也”,大学时是在背,而现在是在亲身受教。在工作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句话被反复地验证。这次公开课,由于客观原因我没有找人指导,只是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试讲中不断改进,发现不足,以求更好。是孩子们的反应给了我新的思路,更好的讲解方法,使得我前行,进步。

  但是,通过这次转正课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

  首先,在课堂设置方面,没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导致到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好,气氛不活跃。

  其次,问题设置上,有的问题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如在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的时候,本来这首诗很短,应该在学生在充分想象离别场面的过程中,感受诗人与朋友离别的浓厚情感。但是由于课程设置,这节课只是让学生通过《阳关三叠》的音乐,感受离别的悲伤之情了,以后应该注意。

  再次,知识传授有漏点。这首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颂是因为它动人心弦的感人情怀,而这首诗最能传达这种情感的地方在于“吟”“唱”之间,而不是单单的朗读。但是,本节课我在介绍诗歌的过程中没有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导致这个知识点被遗漏。

  在学*中改进,在改进中不断成长,我享受于其中,同时也感动于其中。感谢鲍校长的悉心指导,从新教师见面课到转正课,领导给了我很多直接的指导,使我获益匪浅;感谢我的学生使我在课上能够更加自如,在教中学到新的知识,收获经验。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4

  教材要求的内容不多,我竟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有些老师可能会说,为了《积累、运用》上的一首诗,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同学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只要能够让小朋友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我觉得都值。再说,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了指导同学对诗的巩固、理解、感受,而且拓展了同学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觉得在这方面多花点儿时间值。所以,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5

  俗话说:“不学诗,无以言。”没有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我们这个忽略古文化传播的时代,古诗正随着一些时尚名词的诞生,而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庆幸的是,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更注重了古诗词的教学,可见,读诗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很重要。

  第一次把古诗作为公开课进行教学,是在20xx年。当时有很多老师劝我,说古诗教学的难度很大,教学中的这个“度”很难把握,可我仍向“虎山”行了。20xx年,当我再一次接到古诗赛讲的通知时,很高兴在古诗教学中,自己提前进行了尝试。几番斟酌之后,我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上。

  教材安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为一课,所以备课时,无形中,便将两首古诗进行了对比:其作者都是唐代的;都属于送别诗;前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扬州,以目相送;后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安西,以酒相送。鉴于此,我把《送元二使安西》的基调定在悲凉上,课件中也制作了大量安西荒芜的图片。第一次试讲后,教研室的冯老师和郭老师,就这个问题,提出异议。我又陷入了苦思中。查阅大量资料后,我了解到当时唐朝非常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被派去出使的人,都以此为荣。这样,有了对文本外的解读后,就把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定为既兴奋又伤感,兴奋的是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伤感的是要面临与家人、朋友的离别。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课堂结尾在高老师的帮助下也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她建议我在结尾处,把那种离别的感情延续下来,进行升华。记得在介休,正准备结束这堂课时,一个女孩对我说:“老师,现在我都想哭了。”是啊,那种不舍,那种依依惜别之情,不仅是在王维和元二,也在我和孩子们之间蔓延。事实证明,这种思路处理结尾真是妙笔生花。

  回顾次这备课的过程,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不但给本校的四年级学生都讲了,在高老师的陪同下,还去了外校借学生讲课,前前后后一共备了六次课,用了5个班的学生,其间,得到了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高老师,今天想到一个好的导入方式,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明天想到一个过渡语,会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课稿。人们都说讲公开课,是一见非常劳心的事,确实如此,可在这备课的过程当中,我也成长了不少。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公开课是我成长最好的熔炉,上公开课相当于公共演出,准备演出的过程,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很好的锤炼。”每一次公开课后,都会有新的收获,而把这些收获和经验积累起来,那会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我很喜欢的于永正老师说,一个老师如果每学期都能上一节公开课,那带给他的收获是无穷的。当然,这其中的艰辛也时常让人胆怯。我想,这就是痛并快乐着吧!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1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据说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我的孩子相携走*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现场精彩片断:

  一叹

  师: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生自读古诗,小组讨论,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依据多。)

  生:元二,这个名字很特别。听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生:我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读出了他们是好朋友。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故人就是好朋友,知己的意思。

  生2: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生3: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师:说得真好,你们注意到酒了吗?

  生:这酒一定是美酒。

  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1:离别的酒。

  生2:友谊的酒。

  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诗中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酒是离别的曲。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这是一杯离别的酒──这是一杯友谊的酒──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的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再叹

  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生: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生: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师: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客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三叹

  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生: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库车县。

  师:渭城又在何处?

  生: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师:阳关呢?

  生:汉朝设置的边关名,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师:有多远?

  (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

  生:20xx多公里。

  师:少了!

  生:3000多公里。

  师:是呀,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

  (哇!生不禁惊叹。)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朋友远去不远千里,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

  生:黄沙满天!

  师: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

  生: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

  生: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教者巧妙地在此,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总评

  《渭城曲》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惜别之情,而被后人广为传诵。而根据此诗谱成的古曲《阳关三叠》,更是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在二次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以以讲代读的魅力,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2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据说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我的孩子相携走*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现场精彩片断:

  一叹

  师: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生自读古诗,小组讨论,比比哪个小组找到的依据多。)

  生:元二,这个名字很特别。听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生:我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读出了他们是好朋友。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故人就是好朋友,知己的意思。

  生2: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生3: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师:说得真好,你们注意到酒了吗?

  生:这酒一定是美酒。

  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1:离别的酒。

  生2:友谊的酒。

  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诗中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酒是离别的曲。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这是一杯离别的酒──这是一杯友谊的酒──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的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再叹

  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生: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生: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师: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客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三叹

  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生: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库车县。

  师:渭城又在何处?

  生: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师:阳关呢?

  生:汉朝设置的边关名,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师:有多远?

  (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

  生:20xx多公里。

  师:少了!

  生:3000多公里。

  师:是呀,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

  (哇!生不禁惊叹。)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朋友远去不远千里,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

  生:黄沙满天!

  师: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

  生: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

  生: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教者巧妙地在此,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总评

  《渭城曲》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惜别之情,而被后人广为传诵。而根据此诗谱成的古曲《阳关三叠》,更是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在二次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以以讲代读的魅力,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3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地从指尖溜走,转眼,已经工作一年半了。从新教师见面课,到汇报课,再到如今的转正课,细心回味,自己随着公开课的名称的变化,也正在慢慢地变化。

  本次公开课,我讲的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别诗,要把感情融入诗中,才能使学生在感情渲染的过程中,感受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经过课*时的认真练*、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本次公开课较之前两次有所提高和进步,由此,我得到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公开课就是*时课堂的一种呈现。以前误解公开课要设计得尽量新颖,放音乐,放视频就会是一节成功的课。其实不然,现在意识到公开课不但要注重整体把握课堂设计,还要注意关注细节。而细节则是*时的一种积淀。鲍校长说我这次有进步,语言更加*实亲*学生了,自身内涵得到提高了,课堂设计也更加贴*学生了,很好。我知道这是一种鼓励,其实我做的还不够。但是,反思这一年的教学,经过校长的几次点播,我真的从这些方面注意了,这就是我的收获。

  其次,在教中学并成长,《礼记·学记》中说“教学相长也”,大学时是在背,而现在是在亲身受教。在工作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句话被反复地验证。这次公开课,由于客观原因我没有找人指导,只是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试讲中不断改进,发现不足,以求更好。是孩子们的反应给了我新的思路,更好的讲解方法,使得我前行,进步。

  但是,通过这次转正课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

  首先,在课堂设置方面,没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导致到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好,气氛不活跃。

  其次,问题设置上,有的问题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如在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的时候,本来这首诗很短,应该在学生在充分想象离别场面的过程中,感受诗人与朋友离别的浓厚情感。但是由于课程设置,这节课只是让学生通过《阳关三叠》的音乐,感受离别的悲伤之情了,以后应该注意。

  再次,知识传授有漏点。这首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颂是因为它动人心弦的感人情怀,而这首诗最能传达这种情感的地方在于“吟”“唱”之间,而不是单单的朗读。但是,本节课我在介绍诗歌的过程中没有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导致这个知识点被遗漏。

  在学*中改进,在改进中不断成长,我享受于其中,同时也感动于其中。感谢鲍校长的悉心指导,从新教师见面课到转正课,领导给了我很多直接的指导,使我获益匪浅;感谢我的学生使我在课上能够更加自如,在教中学到新的知识,收获经验。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4

  教材要求的内容不多,我竟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有些老师可能会说,为了《积累、运用》上的一首诗,何必浪费那么多时间?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同学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只要能够让小朋友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我觉得都值。再说,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了指导同学对诗的巩固、理解、感受,而且拓展了同学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觉得在这方面多花点儿时间值。所以,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5

  俗话说:“不学诗,无以言。”没有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我们这个忽略古文化传播的时代,古诗正随着一些时尚名词的诞生,而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庆幸的是,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更注重了古诗词的教学,可见,读诗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很重要。

  第一次把古诗作为公开课进行教学,是在20xx年。当时有很多老师劝我,说古诗教学的难度很大,教学中的这个“度”很难把握,可我仍向“虎山”行了。20xx年,当我再一次接到古诗赛讲的通知时,很高兴在古诗教学中,自己提前进行了尝试。几番斟酌之后,我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上。

  教材安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为一课,所以备课时,无形中,便将两首古诗进行了对比:其作者都是唐代的;都属于送别诗;前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扬州,以目相送;后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安西,以酒相送。鉴于此,我把《送元二使安西》的基调定在悲凉上,课件中也制作了大量安西荒芜的图片。第一次试讲后,教研室的冯老师和郭老师,就这个问题,提出异议。我又陷入了苦思中。查阅大量资料后,我了解到当时唐朝非常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被派去出使的人,都以此为荣。这样,有了对文本外的解读后,就把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定为既兴奋又伤感,兴奋的是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伤感的是要面临与家人、朋友的离别。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课堂结尾在高老师的帮助下也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她建议我在结尾处,把那种离别的感情延续下来,进行升华。记得在介休,正准备结束这堂课时,一个女孩对我说:“老师,现在我都想哭了。”是啊,那种不舍,那种依依惜别之情,不仅是在王维和元二,也在我和孩子们之间蔓延。事实证明,这种思路处理结尾真是妙笔生花。

  回顾次这备课的过程,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不但给本校的四年级学生都讲了,在高老师的陪同下,还去了外校借学生讲课,前前后后一共备了六次课,用了5个班的学生,其间,得到了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高老师,今天想到一个好的导入方式,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明天想到一个过渡语,会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课稿。人们都说讲公开课,是一见非常劳心的事,确实如此,可在这备课的过程当中,我也成长了不少。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公开课是我成长最好的熔炉,上公开课相当于公共演出,准备演出的过程,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很好的锤炼。”每一次公开课后,都会有新的收获,而把这些收获和经验积累起来,那会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我很喜欢的于永正老师说,一个老师如果每学期都能上一节公开课,那带给他的收获是无穷的。当然,这其中的艰辛也时常让人胆怯。我想,这就是痛并快乐着吧!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的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舍、君”2个生字;读准古诗中的“朝、舍、更”3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结合下文注释,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老师歌唱《送别歌》。

  导入语: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现在朋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会唱歌,而古人在分别的时候会折柳相送,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来学*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知诗人,解诗题

  1、请学生齐读课题两遍,(预设一部分学生节奏出现问题,老师顺势纠错并引导学生解释课题)。

  2、指名学生当小老师介绍作者王维并给予评价。

  3、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中,查阅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及时检查,强调多音字“朝雨、客舍、更进”在古诗中的正确读音。

  4、老师范读古诗,请同学们划分正确的停顿和节奏,并按照正确的节奏齐声朗读一遍。

  5、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读的情感更到位。

  (三)读诗句,晓诗意

  1、大屏幕上呈现古诗前两句,请同学找出其中的景物,老师播放名家泛读,请同学们闭目想象这两句的画面,并请学生描绘画面。

  2、讲解古人折柳送别的原因。

  3、屏幕出示古诗后两句,展示元二出行的地图和路途周边的环境,请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上台画出路程图:

  元二出使距离有多远?

  路途都有什么?

  这体现了什么?

  从距离遥远和路途环境恶劣突破了作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情感这个难点。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告知学生送别之后王维去世的事,使学生对诗歌情感进一步升华,并怀着这种情感配乐让学生深情地背诵古诗。

  (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后所学*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创设元二知道王维不幸去世的情境,让学生以元二的口吻给王维写一段心里话,让学生情感升华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含*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诵古诗,初读解题

  1、和着《阳关三叠》,大屏幕出示诗文。读题导入:

  运用组词,归类法教学使。

  2、元二谁?他与王维的关系?教学故人。

  3、元二出使至哪儿?(安西)解读安西。生找资料明确地点。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找地名,明了诗意

  1、找出诗中其他表示地名的词。

  (渭城、阳关。)

  2、探究以上两地点具**置:

  生找资料──师补充──课件地图明确地点。

  3、课件同时出示标有三地名的地图:

  用上三个地名,再说说题意。

  (渭城──阳关──安西。)

  4、路程,体会离情:

  看地图,算算元二出使安西的大致路程。

  三、诗配画,领会诗旨

  过渡:王维不仅是伟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家。如果你就是王维,你若给自己的这首诗,配上一幅画,该画上些什么?需要强调些什么,并说说根据。

  (小组讨论──交流──点拨。)

  1、雨:

  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朝、浥)

  2、客舍:

  客中送客。

  (王维是山西人,在陕西送别,倍感神伤。)

  3、柳:

  留。古人折柳赠别。

  4、酒:

  美酒?千杯万盏?借酒饯行。

  四、明古风,体味别意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吟诵。

  五、悉评价,赏读古诗

  1、前人对此古诗的评价。后之咏别者,众有千言万语,贻不出其意之外。

  2、此诗的别名:《渭城曲》、《阳关三叠》。

  3、欣赏并咏唱跟据此诗创作的古曲《阳关三叠》。

  六、写回信,拓展延伸

  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

  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

  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以质疑、释疑为学*故事的主要方法,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借助注释学*古诗的能力。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教学流程:

  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那些问题?

  (帮助学生理清送的是谁,谁在送,“使”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使”的意思。)

  3、解释诗题:王维送自己的好友元二出使安西。

  4、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

  出示课件: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主要作品是山水诗,人们称赞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感知,朗诵诗歌。

  1、出示古诗: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正音,同时理解难字字义:

  朝:早晨。

  舍:客舍:客店;另外一个音shě,舍得。

  更尽:再饮完。

  浥:湿润。

  3、齐读古诗。

  4、配乐范读。(古琴:阳关三叠)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师生读,齐读(配乐)。

  5、试背。

  三、感悟古诗,了解环境: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诵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送别图”,请读前两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先想一想,同桌说,指名说。

  2)什么样的一幅画面?什么样的“柳色”是“新”的?(穿插指导朗读)

  3)客舍旁边还有别的事物,为什么单单只写柳树呢?

  2、相关古诗链接,引出相关的送别诗,来体会其中的送别之意。

  1)出示古诗: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解析“柳”与“留”谐音,感受其中隐含的挽留之意。(指导朗读:把对友人的挽留之情融入其中。)

  四、感受情感,体会意境:

  1、过渡:作者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读后两句)

  2、引读:

  作者做了什么事?(劝酒)劝了一杯吗?(很多杯)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更)

  3、点拨:

  “君”字的理解: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用在这里表现对友人的尊敬。

  王维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酒呢?(其一,从“酒”和“久”的谐音入手,体会作者的挽留之意,希望相处的再长久一些;其二从“故人”入手,来理解怎样的朋友,体会知心、挚友、情深意重。)

  4、补充:其实,作者如此为朋友劝酒,还在于他去的地方,(出示课件),了解“安西”,体会路途的艰辛。

  5、补白:面对此情此景,王维再也忍不住了,他说“元二兄,”进行补充说话练*。

  6、品味:“不舍”

  多少离别,多少牵挂,都化作了一句话,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们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依依不舍)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指导朗读:元二就要启程了,让我们和王维一起,再送他一程吧。

  2、简介过渡:或许此次一别,还有可能相会;或许此次一别,将成永别,让我们一起来铭记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齐读)

  3、引入《阳关三叠》,欣赏,再读,背诵。

  4、课外拓展:读其他离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是北师大版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它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诗歌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的地点、时间。环境虽美,但送别友人,心情却十分沉重。后两句写别前劝酒,实际是借酒消愁。敬酒赠言,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关怀及深厚的友情。这两句通过特定动作与语言的描绘,回环映衬,在殷勤劝酒中包含着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教学理念】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所以学*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民族这独特的文化;学生才懂得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学生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的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本课诗的写作方法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但对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诗的韵味没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老师及时的点拨。

  【设计思路】

  1、理解诗词句,边悟情。

  2、“以读为本”,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

  3、在教学中设计“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环节,让学生不仅读懂一组送别体诗歌,而且让他们初步领会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这样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会写要求的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

  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惯。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作者简介、关于柳树的典故、有关送别诗的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激趣感染

  1、导语: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吗!那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看谁猜得准,背得快。(课件出示:有关〈小池〉、〈绝句〉的图景.接着出示〈赠汪伦〉的图景并配上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

  2、过渡:是呀,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写出了古人那种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

  二、读懂诗题,了解作者

  1、让学生齐读课题。

  2、从题目中,你们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王维 送 元二)

  3、如何理解“使”?(生:出使)出使到哪?(生:安西)

  4、谁能读好这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在“二”字后面停顿)

  5、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对于作者王维你们了解多少?(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自己对王维的了解)

  [设计意图:诗缘情而发。所以学*古诗,首先让学生明白诗题的意思,了解诗人,这样可以为后面学*古诗奠定基础,也是学*古诗的重要方法。]

  三、理解诗意,入境悟情。

  (一)粗读正字音。

  1、过渡:同学们对王维的了解可真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读)

  2、相机点拨“渭”和“浥”的读音。

  3、谁愿意把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班读)

  (二)细读解词句,品诗情

  理解第一、二句诗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很多诗人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以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而根据此诗谱成的古曲《阳关三叠》,更是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明代李东阳评论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孩子们相携走*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我在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走*作者,理解诗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如,对王维了解了哪些?“元二”:姓元,在家里排行老二,朋友睨称他元二。

  2、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深情的诵读声和《阳关三叠》的旋律中想象诗中的那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

  3、合理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当时阳关以西、安西的状况。处于河西走廊尽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从而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让学生披文入境,再现故事情景,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与诗人达到情感共鸣。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最后,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由于前面的铺垫,感情朗读自然会很到位。学生读出诗人王维与朋友话别时的伤感和心境。

  此外,我认为在教学中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

  1、评价语过于单一。若能及时、多样、合理的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则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作为教者,应该时时处处关注孩子的动作、语言甚至每一个眼神,及时调控课堂。

  俗话说:“不学诗,无以言。”没有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我们这个忽略古文化传播的时代,古诗正随着一些时尚名词的诞生,而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庆幸的是,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更注重了古诗词的教学,可见,读诗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很重要。

  第一次把古诗作为公开课进行教学,是在2006年。当时有很多老师劝我,说古诗教学的难度很大,教学中的这个“度”很难把握,可我仍向“虎山”行了。2007年,当我再一次接到古诗赛讲的通知时,很高兴在古诗教学中,自己提前进行了尝试。几番斟酌之后,我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上。

  教材安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为一课,所以备课时,无形中,便将两首古诗进行了对比:其作者都是唐代的;都属于送别诗;前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扬州,以目相送;后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安西,以酒相送。鉴于此,我把《送元二使安西》的基调定在悲凉上,课件中也制作了大量安西荒芜的图片。第一次试讲后,教研室的冯老师和郭老师,就这个问题,提出异议。我又陷入了苦思中。查阅大量资料后,我了解到当时唐朝非常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被派去出使的人,都以此为荣。这样,有了对文本外的解读后,就把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定为既兴奋又伤感,兴奋的是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伤感的是要面临与家人、朋友的离别。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课堂结尾在高老师的帮助下也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她建议我在结尾处,把那种离别的感情延续下来,进行升华。记得在介休,正准备结束这堂课时,一个女孩对我说:“老师,现在我都想哭了。”是啊,那种不舍,那种依依惜别之情,不仅是在王维和元二,也在我和孩子们之间蔓延。事实证明,这种思路处理结尾真是妙笔生花。

  回顾次这备课的过程,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不但给本校的四年级学生都讲了,在高老师的陪同下,还去了外校借学生讲课,前前后后一共备了六次课,用了5个班的学生,其间,得到了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高老师,今天想到一个好的导入方式,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明天想到一个过渡语,会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课稿。人们都说讲公开课,是一见非常劳心的事,确实如此,可在这备课的过程当中,我也成长了不少。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公开课是我成长最好的熔炉,上公开课相当于公共演出,准备演出的过程,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很好的锤炼。”每一次公开课后,都会有新的收获,而把这些收获和经验积累起来,那会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我很喜欢的于永正老师说,一个老师如果每学期都能上一节公开课,那带给他的收获是无穷的。当然,这其中的艰辛也时常让人胆怯。我想,这就是痛并快乐着吧!

  小学语文在古诗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原因,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及感悟诗人的情感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教学起来就显得很吃力,学生感觉很枯燥,例如以前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20课《古诗两首》中的《送元二使安西》时,由于这首诗所描述的生活背景是遥远的古代,元二被贬到安西去当官,那时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从渭城到安西距离遥远,骑马都得走上半年,也不能通过打电话以解相思之苦。所以分别时诗人对元二依依不舍,喝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可是孩子们生活在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的年代,根本无法理解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情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被动,课堂效果很差。于是,我在上学期教学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情,课前我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了以下预*作业:

  1.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王维。

  2.学生反复读诗,并让他们找出诗中难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3.让学生查阅关于渭城、安西、阳关之间的距离以及各地的条件。

  通过这样的预*,学生在课堂上很快进入了学*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借助课前预*的知识品味到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例如我在引导学生们感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元二依依惜别之情。”我接着追问:“你从哪里感悟到的?”在汇报中学生借助预*中搜集到的关于渭城、安西、阳关之间的距离及条件。学生A说道“诗人与元二分别后距离遥远,交通又不便利,以后很难见面,所以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学生B说道“关外条件艰苦,元二在那儿又没有朋友,今后的生活肯定很艰苦,作者对元二关外生活十分担忧,所以很舍不得。”学生c说道“老师,通过课前预*我知道了王维当时身体不好,他害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元二了,所以他和元二喝了一杯又一杯。”我说:“孩子你们说得太好了,可见你们的预*做得很好。是的,王维在元二离开的两年后去世了.可见他们的分别竟是永别呀!让我们带着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再次朗读这首诗。”学生们读得入情入境,孩子将诗人对朋友那种离别与牵挂感悟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觉得预学对学生学*古诗词的积极性及感悟诗情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古诗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在授课前,一定要布置好学生的预*作业,使其能在课堂上成为学*的主人。

  俗话说:“不学诗,无以言。”没有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我们这个忽略古文化传播的时代,古诗正随着一些时尚名词的诞生,而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庆幸的是,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更注重了古诗词的教学,可见,读诗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很重要。

  第一次把古诗作为公开课进行教学,是在2006年。当时有很多老师劝我,说古诗教学的难度很大,教学中的这个“度”很难把握,可我仍向“虎山”行了。2007年,当我再一次接到古诗赛讲的通知时,很高兴在古诗教学中,自己提前进行了尝试。几番斟酌之后,我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上。

  教材安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为一课,所以备课时,无形中,便将两首古诗进行了对比:其作者都是唐代的;都属于送别诗;前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扬州,以目相送;后者诗人送友人去的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安西,以酒相送。鉴于此,我把《送元二使安西》的基调定在悲凉上,课件中也制作了大量安西荒芜的`图片。第一次试讲后,教研室的冯老师和郭老师,就这个问题,提出异议。我又陷入了苦思中。查阅大量资料后,我了解到当时唐朝非常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被派去出使的人,都以此为荣。这样,有了对文本外的解读后,就把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定为既兴奋又伤感,兴奋的是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伤感的是要面临与家人、朋友的离别。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课堂结尾在高老师的帮助下也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她建议我在结尾处,把那种离别的感情延续下来,进行升华。记得在介休,正准备结束这堂课时,一个女孩对我说:“老师,现在我都想哭了。”是啊,那种不舍,那种依依惜别之情,不仅是在王维和元二,也在我和孩子们之间蔓延。事实证明,这种思路处理结尾真是妙笔生花。

  回顾次这备课的过程,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不但给本校的四年级学生都讲了,在高老师的陪同下,还去了外校借学生讲课,前前后后一共备了六次课,用了5个班的学生,其间,得到了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高老师,今天想到一个好的导入方式,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明天想到一个过渡语,会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课稿。人们都说讲公开课,是一见非常劳心的事,确实如此,可在这备课的过程当中,我也成长了不少。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公开课是我成长最好的熔炉,上公开课相当于公共演出,准备演出的过程,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很好的锤炼。”每一次公开课后,都会有新的收获,而把这些收获和经验积累起来,那会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我很喜欢的于永正老师说,一个老师如果每学期都能上一节公开课,那带给他的收获是无穷的。当然,这其中的艰辛也时常让人胆怯。我想,这就是痛并快乐着吧!

  昨天在学校上了一节录像课《送元二使安西》,自我感觉糟糕透了,现将失误与不足反思如下:

  一、这是一首王维的典型的送别诗,我在教学中希图通过本诗的学*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送别诗的特点,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作品特点有初步的感受。于是我设计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法进行感悟体会。可课堂中却没有讲学生带入离别情境中,更未能让学生体会到王维与元二之间的离愁别绪,因此朗读很不到位,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的生活与唐代的生活距离远,现在离别了,过几天还会再见面,或者可以写信,或者可以打电话,甚至可以上网视频聊天,离别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值得伤感的事情,因此对于两位好朋友那种依依惜别之情是难以理解的,但我课前没有预设到这一点,致使学生出现用歌声”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的让我始料未及的表达,也有“一路顺风,半路失踪”的戏言出现。“遇事不得,反求诸己”,与其说是学生的不够严肃,不如说是自己的备课出现疏漏。如果我能通过地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渭城到安西之间的距离,通过语言、图片让他们感受到阳关以西满目荒凉的景象,知道古代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他们一别就会是三年五载,一别就可能是十年八年,一别就可能是永远……也许学生就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了。没能将学生带入诗歌情境算是此课最大的不足。

  二、课件出现问题也是我自己的原因,“电脑操作不熟真可怕”,这是我最真切的体会,尽管我在课前做了调整,但不同的办公软件,不同的版本仍让我措手不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学好电脑,用好电脑,让它成为我的工作、学*好帮手。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20《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读诗、唱诗,让学生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从中感受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诗人,解题,了解时代背景

  1、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2、知诗人。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多少呢?交流。

  3、解题。请同学读读诗题,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解“使”?

  4、简介时代背景。

  知道元二为什么要去安西吗?王维知道老朋友要去那,特地从大老远长安赶来送他。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诗题。

  那么王维又是怎么送别朋友的呢?

  二、初读,读准音,读出节奏

  1、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们读正确。

  2、指名读,读准生字、多音字。

  3、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指名读,再指名读。

  4、全班读一读。听配乐朗读。

  5、那我们学着他的样子,再读读。

  6、小结。

  三、想象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

  过渡: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请大家再默读这首诗,并读读课后注释,边读边思考。

  (一)学*前两句,领会诗意

  1、交流。读懂诗意,体会美景。

  在哪儿送呢?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什么时候送呢?

  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指名读、再指名读。

  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

  (2)客舍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朗读

  这样的渭城美吗?你喜欢吗?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名读。男女赛读。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送元二使安西》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1、体会路途的艰辛

  读了这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想想在酒*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嘛?那么王维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干嘛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以后还有机会一起喝酒吗?

  那么安西又在哪呢?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

  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想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

  (1)指导读(引读)指名读、再指名读

  (2)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

  (3)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总结升华

  (1)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西出阳关无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师引读齐读后两句

  (3)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师引读齐读后两句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板书:情)你们感受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之情?(板书: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会读,有感情

  1、读全诗

  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出示课文插图)

  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还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再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齐读全诗)

  2、唱诗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第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感受。第二遍,如果你能行,你可以轻轻地跟唱。如果还暂时不行,就边听边学,千万别着急。第三遍,会的,你可以大声跟唱。

  五、课外拓展

  《送元二使安西》课后反思

  南靖山城中心小学肖少君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记录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因此,诗歌中常留下空白之处,给人想象的时空。

  想象并非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把诗中语言想象成一幅幅现实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种味。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做到品读诗句过程中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想象的内容有:

  1、景物的想象

  在学*《送元二使安西》一、两句时,我边朗读边让学生想象,在你的面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初读古诗后,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树、旅馆……想象渭城的景色,与后面安西的满目凄凉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猜想学生在理解安西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就补充安西的图片:漫天黄沙、一望无际的沙漠、荒芜人烟。

  2、情感的想象

  读《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想象诗人与元二是怎样进行分别的。

  在一次次渲染离别时的愁绪,学生的情感渐渐地达到了高潮,有几个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到到那份浓浓的离别之情了。

  想象诗中之画,感悟酒中之情。设计总是比实践更趋于完美。课上下来,感受的是真真切切的遗憾。如何把诗的写景部分与后面写情的部分更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合理地处理朗读的时机与次数,使朗读与感悟融合得浑然一体?……太多的遗憾和困惑将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鞭策我收拾行囊,继续上路……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收集描写友情方面的名诗名句。2.了解安西、渭城、阳关分别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3.王维和元二在分别的时候可能说些什么?(师提示:A、元二要去安西了,他心里最牵挂的是谁?B、王维来送元二,朋友要去安西建功立业,他最想对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准备:课件、酒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1.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说说你和知心朋友是什么感觉?(指名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生:很快乐)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生:依依不舍,不愿意离开)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

  3.师:我们一起来学*第二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了解诗人

  1、谁能向我们简单介绍诗人王维?(课件出示2)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绘画大师。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廷任职。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独到的造诣。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二:姓元,诗人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故称“元二”)

  王维和元二是好友,诗中还有一个词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人。

  知道使是什么意思?(使:出使)谁奉了谁的命令出使?(元二奉皇帝之命出使)

  王维也曾一度奉着皇帝的命令出塞,所以王维最能体谅元二此刻的心情。

  2、师:谁能给我们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送元二出使安西)还有谁补充一下,说得更具体:(王维送好友元二出使到安西。)

  3、谁知道安西?(安西在今新疆库车附*。新疆是中国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咱们一起看看安西。(欣赏课件3、4:安西图片)

  用你学过的词语概括安西给你的印象?(荒芜人烟、寸草不生……)

  3.师:打开书,结合课后注释和插图,反复的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二、情读古诗,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一)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1、师:读完了吗?我们来看这三个字“朝”、“舍”“更”(板书)它们在诗中怎么念?(课件出示5、)指名认读。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三个字的发音,并提醒学生注意它们是多音字。(课件出示5)

  2、师:好,把这三个字放回诗中多读几遍。指名朗读古诗。(课件出示6)

  王维和他的好朋友元二都在长安居住,有一天,元二接受皇帝的使命去安西,唐人相送啊,送到渭城就不能再往西送了,因为渭城以西的路太难走了。于是,这两个朋友他们在附*的小旅馆住下。过了一夜,小声朗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景色?(课件出示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指名回答。估计:小雨,柳树,客舍,酒宴。(板书:朝雨、客舍、柳色)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理解:浥:湿润(2)客舍: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4.师: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描绘的晨景。(课件出示8、9)这样的渭城美吗?

  师:这里的柳色——很新

  师:渭城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师:渭城这里的旅舍——很干净,很舒适,还很清静。

  师:渭城这里的朋友——是知音,是故人

  你喜欢吗?把你的喜爱带进去读读这两句。(学生读诗)

  结合课后注释和美丽的画面,你能把前两句的意思讲讲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从诗句中我们也知道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课件出示10:标划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二)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师过渡: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渭城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苍翠欲滴。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1、从课题和前两句古诗中,我们知道元二从渭城出发要去安西。结合文字,我们来看地图,(课件出示11)(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县附*,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渭城:秦朝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2、介绍阳关:(出示课件12:阳关图片)这首诗中因为出现了“阳关”这个地名,这个地方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外来民族侵略我们汉族的必经之地。所以到了汉朝,汉朝的皇帝就在这建起了一道城关,叫阳关。

  3、(课件出示13:)这是从渭城到安西。它的实际距离大概有3000多里。有位诗人曾经这样描述这条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岑参)

  4、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只有靠骑马走到安西,也要半年多,3000多里,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生自由想象说)

  5、师:元二身负朝廷的使命即将出发,遥望安西、渭城两地,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课件图片欣赏14)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安西那儿呢?(课件图片欣赏15)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

  (课件出示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

  5、学生自读古诗的最后两句,再指名读。

  (三)师生互动谈话,进行多元感悟

  1.师:元二即将远行,诗人举杯敬酒,此时此刻,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生:元二,路上要小心,注意好安全。师:好朋友,多么关心啊!

  生:元二,多带些水去,不要渴着了。路上要小心一点。师:想得多么细呀!

  生:元二,祝你一路*安!这一去就是一年,我会想着你的。

  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诗人和元二之间的临别话语。(播放课件16音乐:阳关三叠)

  同桌先说,再师生互说。

  2.师: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

  师:一杯够吗?不够,再敬一杯

  生: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

  师:一杯能表达伤感之情吗?不够,再来一杯。

  生: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

  师:真无奈,再敬一杯。

  生: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安,在安西生活如意。

  那就让我们:“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读)

  师:诗人劝了一杯又一杯,“更”是什么意思?(再)从“更”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情厚谊,依依惜别、舍不得…….)

  4、指导朗读:

  A: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点点友人的泪啊!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俗,看到柳树就想到分别。此时,他们还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吗?让我们带着这份难过,这份不舍,这份依恋,这份痛心,一起读这两句。(生齐读)

  5.一个“劝”字,一个“更”字,一个“尽”字生动地描绘出朋友之间那种难舍难分的友情。(板书:劝、更、尽)

  6、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

  三、音乐渲染,品味诗境,情读古诗。

  1、师: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让我们边听边感受,在音乐声中把友人送别的情景读出来。(自读古诗)(课件出示17)

  2、学生展示读古诗。

  四、课外拓展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收集的离别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课件出示18、播放音乐“送别”)

  附送别古诗: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板书设计:20、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景:朝雨客舍柳色

  酒诉真情送故人

  情:劝更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悟诗情诗意,学写作方法,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

  3、读王维其他作品,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学*《送元二使安西》。

  1、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1)今天我们要学**维所作的一首古诗,来,齐读诗题。诗题是古诗的眼睛。谁来说说,透过诗题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再看诗题,你觉得这首诗里会写什么内容?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过渡】这是同学们的猜想,古诗的内容真的如你们所想吗?快拿起课文纸来读读这首诗,先看看能不能把它读正确。

  指名读,相机理解:“浥”。

  (1)这里面有一个字,“浥”,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首诗里有一些多音字,也要读准确。当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时,可以通过字义来判断。

  (3)古诗只读正确流利是不够的,谁来试试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

  3、解决问题,体会送别之情。

  过渡:读了这么几遍,大家觉得诗里描写的跟你先前想的一致吗?有没有王维送别元二的环境描写?哪两句诗呢?有没有写他们送别时的情景?(生答)

  接下来看你们能不能结合注释,把对诗句的理解变成一幅画面。

  (出示学*提示,指名读)大家自由地读读古诗,先读古诗和注释,边读边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跟同桌交流一下。(三分钟)

  (1)刚才看同学们学得很投入,一定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真好!先来看看他们送别时的环境,谁把自己读出的画面讲给大家听?

  【客舍】【朝雨】客舍洁净,杨柳鲜亮,驿道清尘不扬……这美丽的景色都融入了作者的诗句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还有谁愿意分享你读出的画面?

  【柳色新】说到柳,老师想到了古代折柳送行的*俗。【生读: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因为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情。请看:【课件】

  这柳,在张籍的诗里出现过:【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这柳,在白居易的诗里出现过:【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这柳,出现在李白的诗句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柳,自然也出现在王维的诗句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几千年来,这柳不知见证了多少次离别,可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巧借杨柳诉心声”啊!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在古诗中很常见,叫做寓情于景。

  (2)我们接着交流,从后两句诗里,你读出了怎样的送别画面呢?

  【相机理解“更尽”】在同学们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两位朋友频频举杯共饮,不忍分离的画面。多少留恋与不舍,都化作这醉人的美酒之中!同学们请看,当时阳关以西【出示课件】渺无人烟,满目的凄凉。岑参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的: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在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后两句引读)

  渭城这里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是——风沙漫天;

  渭城这里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是——满目荒凉;

  渭城这里有饮不尽的故乡水,听不完的家乡话,到了安西却是——举目无亲,难觅乡音。

  (3)从繁华的渭城到荒凉的安西,要走3000多公里,200多个日日夜夜,这一路的辛苦劳顿、孤独落寞,王维是深有体会的,因为他也曾经出使过安西。这是一段资料,请你来读。

  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了土蕃,唐玄宗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王维去过安西,他深知安西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与邻国间战争的残酷,所以在送别元二时,他的内心应该是揉合了多种情感的。假如你是王维,在朋友元二临行前,你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呢?

  (4)千言万语说不完,一切尽在美酒中。

  ①带着王维的留恋,女生一起读。【女生读】

  ②带着王维的祝福,男生一起读。【男生读】

  ③好一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啊!来,我们一起吟诵全诗,为元二送上一程!【齐读】

  (5)【读得字字含情,真令人感动!】就在与元二分别六年后,王维去世了,渭城一别锤炼出了千古名句,竟也成了两人的永别。消息传到安西,当元二再次读起王维当年为他所作的这首诗,心中一定有别样的情感。让我们试着背诵这首诗,来纪念两人那深厚的友情吧!

  这首诗里,王维借杯中的美酒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这就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二、拓展读诗,感受诗人情怀。

  1、读《相思》,感受诗人的柔情。

  (1)同样是“借物抒情”,我们再来轻声读读王维的这首《相思》,结合注释,看看作者借助什么事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借助红豆表相思之情。

  (2)【课件出示红豆图片】这就是红豆。(生读:红豆产于南方,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提起“相思”,很多人立刻想到了男女之间的情爱,而这首诗,又叫——《江上赠李龟年》,是王维赠与朋友李龟年的,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相思之情。

  (3)来,请男生读前两句,女生读后两句,一起感受王维对朋友的想念。

  (4)“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读了王维的两首送别诗,在你的心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重情重义、珍惜友谊……

  看,大家品着诗句,慢慢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2、读《送刘司直赴安西》,感受诗人的豪情。

  王维不但善于借物抒情,也善于直抒胸臆,这在他的边塞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来看他其中的一首边塞诗。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1)大家先看看能不能借助注释把诗读通,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学交流。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2)老师也来读一读,请同学们仔细听,看哪一句诗人表达的情感最强烈?

  (3)唐代吐蕃强盛,每争安西,中国常与之和亲,以公主嫁吐蕃,大损国威。最后一联王维希望刘司直出塞建功立业,弘扬国威。同学们,这哪里是在送别呀,分明是在抒发自己保家卫国的豪情呀!(板书:直抒胸臆)

  3、读《鸟鸣涧》,感受诗人的闲静。

  同学们,王维不仅善于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杨柳、美酒、红豆等事物,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他也会慷慨激昂地抒发强烈的报国之念。不过,世人对他最高的评价则是公认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我们来看他写的这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默读这首诗,想想从古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环境清幽,作者的心也无比地宁静,轻轻地再读这首诗,看你能从哪个字里读出诗人内心的*静?

  (3)老师很奇怪,“花落月出鸟鸣”这些不都是动态的景物描写吗?怎么大家感受到的却是安静、*静呢?谁来解释一下?(是的,这种写法叫做“以动衬静”)

  (4)仅仅20个字,诗人抓住了桂花,明月,山鸟,流水等事物,为我们展现出一一幅“鸟鸣山更幽”的画面。

  ①你看,【轻音乐起】【课件出示】桂花飘落,明月(怎么样?)升起,山鸟啼鸣,流水歌唱。空山的夜晚是那样的安静。

  ②千年以前,王维就在这春山里,看桂花柔柔地飘落,看明月——(怎么样地升起?)慢慢地升起;听山鸟低低地啼鸣,听流水缓缓地歌唱。诗人的内心是那样的宁静。

  ③今天,我们读着这首《鸟鸣涧》,眼前仿佛看到了桂花从枝叶间柔柔地飘落,看到了明月从夜空中慢慢地升起,耳边好像听到了山鸟在树林中低低地啼鸣,听到了流水在山谷里缓缓地歌唱。我们的心中如此的沉静。

  ④【引导学生说完之后,师生对读】在沉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

  【小结】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我们不仅读懂了这首诗,还读出了一幅清丽安谧的画面。难怪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总结升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学们,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学*了(课件出示)王维的送别诗、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感受了诗人别样的情怀。王维的诗作存世400余首,【课件出示】我们今天所学的四首诗在他的创作生命中,只是沧海一粟,如果同学们想更深入地了解王维,那就在课下继续走进他所描绘的诗歌世界,走进他的诗意人生。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