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反思 >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日期:2022-11-11 00:00:00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1

  藏书票是一种既有实用性又可供欣赏的袖珍艺术品,是为藏书而设计,供藏书者使用的一种微型版画作品。本课是在前一课《纸版画》的基础上进行的。藏书票是版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版画的特性和制作方法。我们的学生已经有综合版画制作的基础,其制作简便,材料易得,并融绘画、手工、印刷一体。在用纸制版画制作藏书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得到创作的愉悦、制作的趣味、审美的启迪。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的坚韧、做事的认真等多方面的良好*惯。学生在欣赏、讨论与制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养学生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爱读书和爱护书籍的好*惯。

  藏书票有独特的形式美感,他表明了作者的身份与珍爱之情。内容上突出表达藏书者的思想、感情、修养和兴趣。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藏书票,对藏书票制作的基本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以合适的方法制作出简洁、有情趣的藏书票,去标识自己的爱书。我对这节课的设计表现为:借助版画藏书票的表现形式,提升学生对藏书票文化的知识,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会读书的意义,激发读书的兴趣。

  学生对藏书票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没有系统、完整地赏析过其艺术特征,对其特点和来历比较陌生。此外,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纸版画的制作,但用此工艺来制作藏书票还是第一次,特别是要制作出画面简洁、有情趣的藏书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让学生掌握技巧,感悟方法,提升其造型与设计能力,引发学生对藏书票文化的思考。

  教学中提供了不少的藏书票作品供学生欣赏,展现了藏书票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体现了美术存在与我们生活之中的社会价值。教学中通过探索与实践,欣赏、想象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了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了藏书票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2

  本课是运用纸板漏印的技法,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表达自己对书籍的热爱之情。对于藏书票的概念,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所以在导入环节时,选择了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了藏书票的含义——“自有文字以来,著书立说就成为文人的一大快事,读书、藏书自然也就成了一等雅事。为自己的藏书制作一张画片,写上名字,表明收藏,以示拥有,也表达爱书之意,这样就有了藏书票。藏书票被称为‘微型版画’,在藏书票上通常印有国际通用藏书票标记或者‘某某爱书’等字样。”

  在了解了藏书票的作用之后,同学们相互介绍了一下自己喜爱的书籍,请学生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图案概括自己喜欢的书籍的主题呢?然后欣赏课本中的范例,了解每幅画的主题内容,总结出藏书票的题材常以人物、动物、植物、文学故事、日常用具、玩具等等,都可以是藏书票的题材。在了解了是什么?做什么?下面我们去探索怎么做?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自主学*的能力了,但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容易出错的环节,在设计画稿时,应注意把图案分成部分,这样刻的时候就不会是一片空。另外设计画稿时,不宜画的太复杂,可以联系剪纸刻上的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简洁大方的造型更容易把握。

  从学生的作品中看得出,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藏书票的制作,个别学生还存在不明就里的状况,模板全部破坏了,所以作品也不够完整。对于学*吃力的学生应该多用实例让他们了解每一步的方法。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3

  经过教学实践,我把藏书票的设计与制作作为一个切入点,将其引入到了小学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育、美学及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

  在课堂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作、表现自我的空间。不能总是让学生围着教师转,而是应让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导、指导、辅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尽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师也应因人而教、因思而导,分别根据不的同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辅导学生,去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在指导他们如何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辅导他们完成构图,颜色搭配等,最后完成一件能充分表现学生自我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又要对学生服好务,这是一种传统观念的转变,是本人对教学活动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3篇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1

  《藏书票》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认识藏书票,同时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并学*用绘画、纸版拓印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很多有关藏书票的知识,通过大量的查阅让我对藏书票有了很多了解,这为我设计这节课做了一些铺垫,同时我在网上看了许多同行们的教学案例,从众多的案例中我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制作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我几次请教同组的邹荣老师,请她对我的课件及教学设计提出建议,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我设计的藏书票一课终于完成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用一张学区图书漂流的照片导入本课,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爱书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美好情感。接着让学生欣赏我自己制作的一张藏书票,进而引入藏书票的相关知识,通过欣赏世界的、*的第一枚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独有的形式美感及装饰的效果。接着欣赏大量的藏书票作品,使学生从中发现藏书票所具备的共性以及不同的制作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环节设计:欣赏感受——交流探讨——尝试设计——互评反馈。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互评反馈”这一环节,在*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不会欣赏同伴作品的精彩之处,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这节课的评价环节设计了“夸夸伙伴”,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从中找出精彩之处,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学会创造美,还要学会去发现美,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力。进而将我们美术学科的*惯培养落实到位。

  课后反思自己的课堂,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课堂教学时语速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吃透本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课堂语言不够严谨。教学环节之间衔接的语言不够自然。

  通过这节研究课的磨练,我从中受益很多,这来自于同事们诚恳的帮助,也源自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那份专研。所以我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做到精练、严谨。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因人而教、因思而导,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辅导学生,帮助他们拓宽想象空间。在指导他们如何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辅导他们完成构图,颜色搭配等,进而完成一件能充分表现学生自我的作品。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的欢乐,作为老师的我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一堂课,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2

  经过教学实践,我把藏书票的设计与制作作为一个切入点,将其引入到了小学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育、美学及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

  在课堂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作、表现自我的空间。不能总是让学生围着教师转,而是应让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导、指导、辅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尽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师也应因人而教、因思而导,分别根据不的同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辅导学生,去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在指导他们如何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辅导他们完成构图,颜色搭配等,最后完成一件能充分表现学生自我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又要对学生服好务,这是一种传统观念的转变,是本人对教学活动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3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领域和造型、表现学*领域。新课程在设计、应用学*领域中提出: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在设计这节课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激励的方式导入课题,结合谜语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调动学*积极性。继而,通过欣赏单幅、双幅及新*邮票全集片段,层层递进,使学生沉浸在邮票的艺术海洋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充分用课件及多媒体,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邮票的基本要素及邮票中丰富多彩的主题。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讨论、探索、总结、想象、创作、交往、互动、评价的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邮票的精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创作、认真评价,令人高兴。但有个别学生的图案设计过大,面值、发行时间等要素留的空间不足,影响了构图的美,还有待于引导。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精选5篇)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 1

  本课是运用纸板漏印的技法,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表达自己对书籍的热爱之情。对于藏书票的概念,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所以在导入环节时,选择了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了藏书票的含义——“自有文字以来,著书立说就成为文人的一大快事,读书、藏书自然也就成了一等雅事。为自己的藏书制作一张画片,写上名字,表明收藏,以示拥有,也表达爱书之意,这样就有了藏书票。藏书票被称为‘微型版画’,在藏书票上通常印有国际通用藏书票标记或者‘某某爱书’等字样。”

  在了解了藏书票的作用之后,同学们相互介绍了一下自己喜爱的书籍,请学生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图案概括自己喜欢的书籍的主题呢?然后欣赏课本中的范例,了解每幅画的主题内容,总结出藏书票的题材常以人物、动物、植物、文学故事、日常用具、玩具等等,都可以是藏书票的题材。在了解了是什么?做什么?下面我们去探索怎么做?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自主学*的能力了,但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容易出错的环节,在设计画稿时,应注意把图案分成部分,这样刻的时候就不会是一片空。另外设计画稿时,不宜画的太复杂,可以联系剪纸刻上的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简洁大方的造型更容易把握。

  从学生的作品中看得出,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藏书票的制作,个别学生还存在不明就里的状况,模板全部破坏了,所以作品也不够完整。对于学*吃力的学生应该多用实例让他们了解每一步的方法。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 2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把教学方法和德育渗透自然巧妙地穿插在整个课堂上。孩子们能从各个教学环节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在本节课中我能从学生的生活兴趣入手,通过探索与实践,欣赏、想象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了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了藏书票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在本节课的教学的拓展部分鼓励学生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学生的自主创作空间还是有点小,毕竟是高年级的学生,在本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应进一步体现!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 3

  《藏书票》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认识藏书票,同时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并学*用绘画、纸版拓印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很多有关藏书票的知识,通过大量的查阅让我对藏书票有了很多了解,这为我设计这节课做了一些铺垫,同时我在网上看了许多同行们的教学案例,从众多的案例中我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制作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我几次请教同组的邹荣老师,请她对我的课件及教学设计提出建议,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我设计的藏书票一课终于完成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用一张学区图书漂流的照片导入本课,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爱书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美好情感。接着让学生欣赏我自己制作的一张藏书票,进而引入藏书票的相关知识,通过欣赏世界的、中国的第一枚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独有的形式美感及装饰的效果。接着欣赏大量的藏书票作品,使学生从中发现藏书票所具备的共性以及不同的`制作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环节设计:欣赏感受——交流探讨——尝试设计——互评反馈。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互评反馈”这一环节,在*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不会欣赏同伴作品的精彩之处,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这节课的评价环节设计了“夸夸伙伴”,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从中找出精彩之处,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学会创造美,还要学会去发现美,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力。进而将我们美术学科的*惯培养落实到位。

  课后反思自己的课堂,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课堂教学时语速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吃透本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课堂语言不够严谨。教学环节之间衔接的语言不够自然。

  通过这节研究课的磨练,我从中受益很多,这来自于同事们诚恳的帮助,也源自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那份专研。所以我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做到精练、严谨。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因人而教、因思而导,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辅导学生,帮助他们拓宽想象空间。在指导他们如何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辅导他们完成构图,颜色搭配等,进而完成一件能充分表现学生自我的作品。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的欢乐,作为老师的我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一堂课,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 4

  《藏书票》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认识藏书票,同时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并学*用绘画、纸版拓印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很多有关藏书票的知识,通过大量的查阅让我对藏书票有了很多了解,这为我设计这节课做了一些铺垫,同时我在网上看了许多同行们的教学案例,从众多的案例中我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制作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我几次请教同组的邹荣老师,请她对我的课件及教学设计提出建议,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我设计的藏书票一课终于完成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用一张学区图书漂流的照片导入本课,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爱书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美好情感。接着让学生欣赏我自己制作的一张藏书票,进而引入藏书票的相关知识,通过欣赏世界的、中国的第一枚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独有的形式美感及装饰的效果。接着欣赏大量的藏书票作品,使学生从中发现藏书票所具备的共性以及不同的制作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环节设计:欣赏感受――交流探讨――尝试设计――互评反馈。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互评反馈”这一环节,在*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不会欣赏同伴作品的精彩之处,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这节课的评价环节设计了“夸夸伙伴”,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从中找出精彩之处,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学会创造美,还要学会去发现美,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力。进而将我们美术学科的*惯培养落实到位。

  课后反思自己的课堂,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课堂教学时语速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吃透本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课堂语言不够严谨。教学环节之间衔接的语言不够自然。

  通过这节研究课的磨练,我从中受益很多,这来自于同事们诚恳的帮助,也源自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那份专研。所以我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做到精练、严谨。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因人而教、因思而导,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辅导学生,帮助他们拓宽想象空间。在指导他们如何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辅导他们完成构图,颜色搭配等,进而完成一件能充分表现学生自我的作品。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的欢乐,作为老师的我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一堂课,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藏书票》美术教学反思 5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领域和造型、表现学*领域。新课程在设计、应用学*领域中提出: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在设计这节课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激励的`方式导入课题,结合谜语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调动学*积极性。继而,通过欣赏单幅、双幅及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层层递进,使学生沉浸在邮票的艺术海洋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充分用课件及多媒体,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邮票的基本要素及邮票中丰富多彩的主题。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讨论、探索、总结、想象、创作、交往、互动、评价的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邮票的精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创作、认真评价,令人高兴。但有个别学生的图案设计过大,面值、发行时间等要素留的空间不足,影响了构图的美,还有待于引导。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龙美术教学反思3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教育中,主要起着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同时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的作用,让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以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力,并由此提高他们自由表现、表达的技巧和能力。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以幼儿为领导者,幼儿自由欣赏在先,教师引导在后、运用多种感官、巧妙清晰的提问方式,是增强幼儿趣味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引导策略。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中班美术活动《*龙》。龙是*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象,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关龙的文化、知识有很多,我选择了用彩纸重叠剪圆,装饰制作龙这个活动形式,以点带面,体会中华人民的创造智慧与表达的美好愿望,走进*的龙文化,感悟*龙的昂扬精神,并以最后参与创造表现中加深体会并增强学生美术学*的兴趣。

  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根据制作的需要去主动的观察龙的特征,对用彩纸剪圆装饰的龙的形象充满了好奇。在简单有效做法的引导、鼓励下,孩子们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通过与孩子们解决这些问题,教学的重难点得以更好的突破。同时,在活动前,我为幼儿准备好了龙头、龙身、龙尾、龙脚。让幼儿在鲜艳的色彩中,激发对制作的积极性。

  本次活动,我通过观看舞龙表演引入活动,让孩子在舞龙的特定意境中,感受舞龙的热闹氛围,为制作龙产生欲望。美术教学活动是在教师设计的特定情景和一定的生活空间里发生的。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情境,让教学活动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幼儿的投入感和参与感引发学生对鲜明形象的感知和探求本知的激情,对整个学*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制作龙鳞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先观察彩纸,让他们发现纸上的圆。接着,我抛出“怎样才能剪得又快又多”这样一个球,让他们自主探索。有一个小女孩就提出用对折的方式剪圆。然后,我们就集体验证了这样的剪圆方式并在活动中得以运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会看到:教师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策略来进行教学,一种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当知识权威的角色,围绕主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另一种是:让幼儿为领导者,引起兴趣,让幼儿自由大胆地展开想象探索,大胆的讲述自己想法、感受,教师则适当的的给予引导。在前者的引导方式下,幼儿很明显受到了教师的影响,与教师所讲述的基本差不多,没有超出教师分析的范围。而后者,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由于幼儿有自由欣赏和体验,无论是从表达方式还是表达的内容上,相比前者都有很大的突破。

  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美术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将会自觉自愿地去钻研学*,并能激发出惊人的毅力和勤奋。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寻找到教学的兴趣点,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提高幼儿从事美术活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从而陶冶幼儿初步的感受美的情趣,发展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美术表现是本课的主要任务。龙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来的独特艺术形象。它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材中收取部分龙的图案,通过学生认龙、画龙、做龙、玩龙,让学生去了解龙的造型和特点,体会龙的精神和文化。

  龙是我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形象,但它复杂的外形特征让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用绘画形式表现有一定难度的。本课应定位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认识和感知龙的形象,了解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从关于龙的起源故事,到有与龙相关的一些表现方式,逐步提高孩子们对龙的感性认识。并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增强一定的理性认识,感知龙的一些形态,尽量保持孩子们的兴奋点,维持他们的学*兴趣。最后动手表现出自己对龙的综合感知。使学生逐步感受到龙的文化和龙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并使孩子们的对祖国更加的热爱。

  龙是*民俗传统的吉祥动物,赋予神气的力量,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在教学中,利用龙的特别形象教会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龙的形象,如:“头大、爪大、尾大、鳞片”花纹众多等。在制作中,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和彩纸,采取剪、贴等方式做一只有趣的小纸龙。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拓展了空间。

  《*龙》是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是以“欣赏与评述”为主,融“设计与应用”、“造型与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本课是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二课时(即为本堂研讨课)观察、比较龙与蛇的差异,进一步明确*龙的外形特点和认识龙的“升龙、降龙、行龙、盘龙”等几种经典造型,并能够抓住龙头、身、尾三部分的特点,并以合作的形式改造出一条龙。此次同伴合作课我上课的内容是本课的第二课时。

  三年级学生相对来说活泼好动,但动手能力则比较弱,课前我将他们之前美术课上制作的纸工蛇分给他们,并布置他们思考讨论把它变成龙的做法,既节省课堂操作的时间,同时也让他们提前进入本课时的学*内容,提高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自己课前的范作进行展示及现场演示,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将复杂的任务进行拆解,把蛇化龙的制作要点简化为“加”、“减”、“换”三字诀,减少学生对操作任务的畏惧感。但由于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强,在给定的15分钟时间里完成的内容相对较少,导致展示评价时底气不足,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手工制作方面还需要有意识地增加锻炼的机会。

  通过本次研讨课,我感受颇深。例如,课前的预想还应更宽泛些,给学生的范例参考应更多样性些,应更不吝于对学生的语言鼓励,板书的设计应更用心些,与教学要点紧扣。一次研讨收益良多!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反思。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合作互动学*,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1、教学思想的创新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情景设置法、小组合作法、讨论试验法等等),展现了小学美术设计、运用的创新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实验活动和创设情景,找寻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想象力。这一案例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学*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重视;探究能力与想象能力经常被忽视。而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幻想的特点,其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极其丰富的,本案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形式:情景导入→实验创作→自我找寻方法→进入具体创作;营造一个宽松,探究的课堂学*氛围,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在一定意义上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是十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应和相互统一的。

  3、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往往只看学生作品的优劣,而对于学生的作业过程并不很关心。学生学*的评价也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的肯定与否来进行的。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学*创造空间和情感的发展,在作业展评中让学生互评的形式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交流展示,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环境,拉*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学*精神,体现出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教学反思:

  新的教材改编之后,《画家笔下的童话》由五年级变成了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显然一年级的教学不能跟五年级的一样,首先是目标定位就应该有所区别。这本是一堂欣赏?评述课,但对一年级只是说,感觉对于学生的考虑欠缺,所以还是安排了一个动手环节,主要是欣赏,通过动动手深入感知,升华欣赏所获。其实这也是不低的目标了。

  看了书和教学参考之后,感觉教材的设置是有欠妥之处的。低年级,尤其是起始年级,安排纯粹的欣赏?评述课,是否妥当?欣赏评述的度把握到怎样的程度?色彩的明暗、对比变化,造型上的大小和组合变化,整个画面的节奏和韵律感觉,以及画面的快乐和孤独是由色彩冷暖带来的,这都给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小朋友讲,我感觉怎么着也是要求过高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色彩丰富变化是有感知的,但是是比较笼统的,能用到五颜六色,从中获知画面色彩富有变化是美的一种,这已经可以了。对比和冷暖色这是在小学中高年级要去分析和初步掌握的内容,这样的下移我否定。造型上的大小变化这个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很多学生是根据生活经验中的自然大小来分析的,而绘画中的夸张因为与众不同,学生也能领会。而节奏和韵律更是有些过于专攻,一年级的孩子大可不必要这样去领会的。

  教材是“死的”,教学应该是“活的”。在这里要活用教材,才不至于上死课堂。如何活用教材?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定要把握好目标定位。同样的教材其实可以在各个年级不同学生中进行施教,以生为本,教材为辅,正确定位目标即可。画由故事而来,这样的感知我认为对于一年级学生已经足够。所以第一个目标我的定位是:了解插画艺术是根据故事内容表现的绘画。第二个目标我取了最能认知到的并能加以运用的美的法则,色彩变化和造型大小变化去分析画面:会用浅显的美的法则对插画进行简单鉴赏。第三个是动手去进一步感受故事插画,这主要考虑是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插画表现,培养对插画的兴趣。

  除了目标把握,还有就是课本图片的运用。一定要取舍,不能统统取之,这样只会让学生眼花缭乱。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一册第三课中的教学内容,由于新授课群体是刚刚才踏进学校大门的一年级新生,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课堂常规,因此会给课中的组织教学带来一些难以预想的困难,不过我始终坚信,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有效、合理且实用,学生没有不配合你的理由,于是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这一切入点上,而且必须把对教学内容地学*贯穿落实在培养学生的学*常规当中,因此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十分注重怎样把学生灵活机动地掌控在有效学*且节奏紧凑的时间空间内。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集中较短,且天真浪漫,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的设计,在这节课中我注意体现了此设计要素,每一个环节的完成均短小精干,学练结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最高效的学*。

  美术的学*不仅要抓牢“审美”的主线,更不能丢弃对“术”科的学*,本课教学内容就是“美”和“术”需要高度和谐统一却又最难适时把握的典型课之一。

  “点”和“线”的概念既简单又抽象,而一年级儿童却又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如何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具体抽象到绘画中的“符号表现”从而又不失其学*的乐趣是最为困扰我的一大难题,于是我采用了以点线为符号代表,融入故事情节的表现方法来把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同时也不失儿童趣味,让孩子们凭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链接,然后再通过欣赏名家克利的作品提升美感情愫,让学生对知识的学*再有一个美升华的过程,从而实现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和表现。

  上完《提线纸偶》快一周了,怀着忐忑的心情,问了每位老师对这节课的意见,让我收获很大。刚当上老师时,有人给我说,要想进步快,就该多上课,多让人听课,提意见。终于知道这个话的意思,每次上公开课都会让我成长,学到不同的东西。原来看似简单的课堂,要把它上活真的不易,需要*时的积累,个人专业素质的沉淀。

  让我印象最深的事,一下课,田老师开心的给我说,小文,我看到了你的成长。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我雀跃。当然这节课也要不如意的地方。首先,这是个手工课,讲课需要20分钟左右,完成制作也只有20分钟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短暂的,时间很紧促。所以,光顾着完成“任务”,让这节课上的**的,没有出彩的地方。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对学生来说这个提线纸偶应该是有趣的好玩的内容,整个课堂应该是像一大群朋友做心爱玩具一样的快乐心情。我想如果我能分成两节课,第一节课做纸偶,第二节课一半的时间加上线连接,让纸偶动起来。另一半时间来个成果展示,编排纸偶话剧是不是更有意思呢?接着就是我上课的表现,就像袁老师说的一样,还可以更放开一点,俏皮,活泼一点,就如一句话所说“老师要像一把火,要把学生热情燃烧起来”这方面我还要继续学*,多看看其他老师的课,用我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遗憾还是有很多的,我会把这些遗憾化为上更好课的动力,奋斗目标就是想让我的美术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呵呵!

  谢谢咱们学校的老师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非常谢谢你们哦,努力努力努力!


小学美术《藏书票》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小蝌蚪》这一课选自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绘画表现能力的课目。教材以清晨小蝌蚪们排队出发开始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来展开故事,引导学生在这以特定的情景中去思考、想象、创造性地参与绘画和学*。

  《小蝌蚪》这一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能认识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美感的画面。能根据特定的情境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惯。并通过本课的学*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中,采用展现图片的方式呈现故事,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让学生想、说、将学生带入小蝌蚪的生活之中,为学生提供思维线索,拓展学生自由想象和绘画的空间。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用语言描绘自己特别的想法,然后鼓励个别学生在全班大胆阐述,教师适时出示范画,引导学生思考:画中有许多小蝌蚪,一群小蝌蚪在做什么,另一群小蝌蚪在做什么,还有几只在做什么。通过“群”和“只”的概念向学生渗透相似形的排列和组合。

  在《小蝌蚪》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的“面”与“度”,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动嘴,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展示评价延伸:学生之间先互相交流欣赏,给同桌讲讲画中的故事,然后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语言描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予以引导,并对展示的作品从故事情节、绘画表现等方面进行肯定和适当的小结。最后对全班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认识小蝌蚪最后变成青*,鼓励学生做ai护环境、保护益虫的好孩子。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脑。采用通过故事情景进行创作表现。学生通过看看、画画、想想等方法,进行造型表现,并从创作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积极性很高,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在短暂的时间里大部分学生的画面都很理想。在本课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看、画、讲故事相结合,以教师为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幻灯片和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玩、看、练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的个性都得到发挥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就会充满情趣。

  六年级美术课上《添画人像》一课。画人像对于小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山峰;当看到书本中在素描头像的另一半添画色彩的头像作品时,当看到老师画好的头像时,大部分学生抱着羡慕的表情欣赏后就打起了退堂鼓。一个是因为画人像本身难度很大,一个是怕自己的另一半画不好破坏了画面的完美。我索性来个“趣味添画”首先,我把添画的范围扩大:可以添画动物、卡通等形象的另一半,而且原来的一半可以直接用现成的图片。学生眼前一亮,四处寻找图片资料,或者画自己拿手的卡通形象。其次,我将自己画的小女孩的头像从中间一撕为二,取一半进行添画,并且添画时将原画的表情进行了改变,破坏了原来完美的形象。学生哗然后,露出“我也可以”的表情就这样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信和兴趣,同时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添画作品。

  小学的美术教学并不是要培养出高水*美术专业人才,而是要让学生体验美术学*的兴趣,发掘他们的美术天赋。培养兴趣很重要,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过程中;只要参与了,各方面的美术能力和素质才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不受时空约束的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假如我是巨人》这节课教学一开始,我便播放了学生们都很喜欢的《格列佛游记》的故事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激发学生想变成“巨人”的强烈愿望。

  在动画短片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巨人与小矮人”有趣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从能力品格上了解巨人的无比威力和巨人宽厚、乐于助人、爱和*的优良品质。从形象上使学生看到巨人与小矮人大小比例的差异。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了德育渗透,又让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解决本课重难点——画面布局与形象对比这点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这个问题。通过对优秀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了解构图的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合理构、突出画面主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我讲得太多有些啰嗦没有把握好时间,使得最后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多。今后我会注意课堂语言的精炼,从而节省时间,使课堂效果更好。第二,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模仿力比较强,在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时候我没有强调让学生自由创作,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巨人,因此最后很多学生画的和范画上的内容很相像。总的来说是我在这堂课上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在一些问题上讲得还不是很透彻,没有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累经验,继续改进不足,组织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