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学反思 >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

日期:2022-06-25 12:01:20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1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埃及的金字塔》。课的开始出示埃及金字塔图片及文中第一节中的“角锥形、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让学生用上这些词介绍金字塔。之后,围绕第一课时学生提的四个问题(金字塔有什么用途?金字塔的外形有何独特之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展开教学。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我相机出示了古埃及王朝法老们建造金字塔的资料。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伟、结构的精巧,并学*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在解决金字塔如何建造这个问题时,学生从文中描述了解了古埃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头的方法后,我用图文展示了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体会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聪明。之后,我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方面的资料。可能是上课学生比较拘谨,举手的人很少。

  之后,我多媒体出示了这方面的文字资料。之后,再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到了金字塔的神秘。这时,铃声已响了,最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下午,放心班时,我点评了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之后,我让学生回答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不是非常正式严厉的上课,学生比较放得开,有的说:“金字塔举世闻名是因为它的外形宏伟,结构精巧。”有的说:“因为金字塔历史悠久,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有的说:“因为金字塔建造工程非常浩大,凝聚了许多勤劳聪明的古埃及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有的说:“因为金字塔有许多的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他们能说出个一、二点已经不错了,不想学生说了这么多。看来,课堂上学生虽然举手的人较少,但他们在认真地读,认真地听,认真地思,认真地悟,埃及的金字塔给它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想:如果这最后一个问题能在课堂上解决,那整堂课就比较完整了。但随后一想,又释然了,只要学生能感受到,能理解,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无所谓遗憾了。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2

  我上了《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此课文主要介绍的是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它的建造过程和方法。课前经过对教材深入细致地解读,参考了许多资料,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2个:

  1、着重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并适时地灌输写作方法。

  2、通过具体的字、句体会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经过反复的修改和编排,我最终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5个环节:

  1、导入。通过第一课时的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举世闻名的世界地位,那么本节课的导入,首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从埃及金字塔的举世闻名入手,设置疑问:埃及金字塔为什么会如此闻名于世呢?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一起,去品味、感受这茫茫大漠中的奇迹。如此引起学生浓厚的学*兴趣。

  2、基于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介绍胡夫金字塔外观和构造的第3自然段,那么对于介绍金字塔的作用、结构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告诉我,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设计时我曾想,学生到时候一定会捧着书本一字一句的把他们找到的读出来,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用一句话就概括全了。这让我突然发现,我的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于我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以至于一直不敢放手,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依赖我的*惯。这个结果令我有些惊喜,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并且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3、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并最终转向对写作方法的体会。首先,请学生分别找出能让他们感受到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接着,一起来体会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对于难以想像的数据,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呢?此处体会“作比较”的好处。最后,作者在这么多座金字塔中单选胡夫金字塔来体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这就是应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通过数字体会写作方法,通过数学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语言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用写作教学强化语言教学,并深化情感教学,彼此互为相长,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与接受。另外,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读能熟记,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理解,因此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此处安排读的次数也比较多,讲解前后各齐读一次,中间自由默读一次,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4、“这么宏伟精巧的建筑物,到底它是怎么建起来的?”对于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这一环节,我想,与其我滔滔不绝的讲述,不如让学生自己在书本中找答案更能加深印象。于是,我采取与第2自然段相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上述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寻答案并加以概括,那么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再次体会古埃及人民智慧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发现金字塔的建造至今仍存在许多谜,以此激起他们对人类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这不是重点,因此仅略为带过。

  5、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前,我先给学生做小结,通过小结引导学生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辛,因此金字塔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激起学生对古埃及人民以及金字塔的崇敬之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一段。最后的总结,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类永远都能创造奇迹,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也许就是奇迹的创造者。

  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得较为紧密,一张一弛,节奏紧凑,重点突出,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整节课下来,依然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是一个另我颇为头痛的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要么是过于活跃,一不小心就偏离了教材内容,浮想联翩,要么就像这堂课上,规规矩矩,生怕说错了一个字。经过反复琢磨,我想这是由于我对学生情绪的掌控不到位,有待加强;另外,问题设计得也不够严谨巧妙。这些导致我要么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要么是有了热情却控制不住学生的思绪。在这方面,我得不断的学*、实践、思考才能获得提高。

  2、板书不够及时。及时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地梳理,还能加深印象。但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急于进入下一环节,有时竟忘了板书,而后想起来了才补上去,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3、尽管备课时我已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等因素,但对于金字塔的建造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还是忽略了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这么一放手,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想象能达到什么程度就有待考量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水*,让我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

  关于埃及的金字塔至今仍有许多难解之谜,它一直都牵动着不光考古学家在内的世人的心,对于小孩子来讲,它更显得神秘莫测,但“神秘”不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为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我把对金字塔的更多了**在了学完本课之后,课堂上只抓住了“宏伟”和“精巧”。

  一、从胡夫金字塔上感受宏伟和精巧

  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时还学*了几种说明方法。

  二、从建造金字塔上深化宏伟与精巧

  虽然文中对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从运输和搭建两方面叙述得很清楚,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看明白。1、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当时生产力低下到何种程度。2、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奴隶们的悲惨处境。如果不对这两点作必要的讲解,他们对于“宏伟”和“精巧“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在对以上两点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又让他们分别根据课文的描述用简笔画勾勒出运输和搭建的草图。有几个孩子不只勾出粗线条,而且在一块大石头的前面画了密密麻麻的小人弯着腰拉绳子。由于教室外面的几十米远处就是一座30多层的大楼,有的孩子还把自己的画拿起来比了比。我问他们把这些赤手空拳的密密麻麻的小人放在大楼跟前会想到什么。学生们不仅想到了文中所说的智慧,还想到了流血、想到了面黄肌瘦、想到了死亡等。此时再回过头去读关于胡夫金字塔的那一组组数字,孩子们脸上不光只是兴奋和激动了,字里行间多了对金字塔及埃及人民的敬仰。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1)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1

  我上了《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此课文主要介绍的是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它的建造过程和方法。课前经过对教材深入细致地解读,参考了许多资料,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2个:1、着重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并适时地灌输写作方法。2、通过具体的字、句体会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经过反复的修改和编排,我最终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5个环节:

  1、导入。通过第一课时的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举世闻名的世界地位,那么本节课的导入,首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从埃及金字塔的举世闻名入手,设置疑问:埃及金字塔为什么会如此闻名于世呢?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一起,去品味、感受这茫茫大漠中的奇迹。如此引起学生浓厚的学*兴趣。

  2、基于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介绍胡夫金字塔外观和构造的第3自然段,那么对于介绍金字塔的作用、结构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告诉我,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设计时我曾想,学生到时候一定会捧着书本一字一句的把他们找到的读出来,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用一句话就概括全了。这让我突然发现,我的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于我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以至于一直不敢放手,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依赖我的*惯。这个结果令我有些惊喜,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并且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3、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并最终转向对写作方法的体会。首先,请学生分别找出能让他们感受到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接着,一起来体会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对于难以想像的数据,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呢?此处体会“作比较”的好处。最后,作者在这么多座金字塔中单选胡夫金字塔来体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这就是应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通过数字体会写作方法,通过数学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语言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用写作教学强化语言教学,并深化情感教学,彼此互为相长,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与接受。另外,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读能熟记,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理解,因此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此处安排读的次数也比较多,讲解前后各齐读一次,中间自由默读一次,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4、“这么宏伟精巧的建筑物,到底它是怎么建起来的?”对于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这一环节,我想,与其我滔滔不绝的讲述,不如让学生自己在书本中找答案更能加深印象。于是,我采取与第2自然段相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上述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寻答案并加以概括,那么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再次体会古埃及人民智慧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发现金字塔的建造至今仍存在许多谜,以此激起他们对人类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这不是重点,因此仅略为带过。

  5、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前,我先给学生做小结,通过小结引导学生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辛,因此金字塔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激起学生对古埃及人民以及金字塔的崇敬之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一段。最后的总结,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类永远都能创造奇迹,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也许就是奇迹的创造者。

  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得较为紧密,一张一弛,节奏紧凑,重点突出,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整节课下来,依然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是一个另我颇为头痛的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要么是过于活跃,一不小心就偏离了教材内容,浮想联翩,要么就像这堂课上,规规矩矩,生怕说错了一个字。经过反复琢磨,我想这是由于我对学生情绪的掌控不到位,有待加强;另外,问题设计得也不够严谨巧妙。这些导致我要么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要么是有了热情却控制不住学生的思绪。在这方面,我得不断的学*、实践、思考才能获得提高。2、板书不够及时。及时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地梳理,还能加深印象。但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急于进入下一环节,有时竟忘了板书,而后想起来了才补上去,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3、尽管备课时我已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等因素,但对于金字塔的建造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还是忽略了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这么一放手,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想象能达到什么程度就有待考量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水*,让我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2

  埃及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第一段(1):交代埃及金字塔的概貌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第二段(2-3):写了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第三段(4-5):这样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式如何建造起来的。第四段(6):金字塔式埃及象征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首先利用网络条件,让学生观看人类发现金字塔的`过程,并利用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埃及、开罗、尼罗河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对金字塔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又重点放在了学*作者的写作方法上,当学到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利用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如,前文提到“一座座”,这里具体地写“70多座”;前文提到“角锥形”,这里的解释是“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前面写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里具体写了“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另外,上一段所说的“举世闻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是它的工程浩大,二是它的结构精巧。对此,课文不仅列举了较为精确的数字,还把这些数字与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建造金字塔的确是一项浩大工程。凭借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如概括事物特征,可运用举例、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3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文章四、五小节用较多的笔墨描述了古埃及人民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搬运石头,垒石块。然而,金字塔又是古埃及人民的一部血泪史,然而,第三小节仅仅用“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多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三十年时间。”为了让学生对这段辛酸史有更深刻地认识,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奴隶们含辛茹苦的干活场景,通过再现情景,让学生感受在法老的残酷统治下,在烈日炎炎的炙烤下,在食不果腹、饥不择食、衣不遮体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在与亲人生死相依的境况下,在生产工具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奴隶们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激发学生对具有无穷智慧的古埃及人民崇敬的同时,生发对古埃及人民悲惨境遇的深深同情之情,以及对奴隶主(法老)草菅人命的仇恨与愤怒之情。

  在学*第3自然段中“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一句时,我让学生和学校前面一幢教学楼的高度比较,让他们仰视大概有多少高度。随后,由学生来读,我分别用*视、稍仰等角度评价,学生从老师诙谐的评价中明白了读这句的语调应该激昂有力。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2)

——《埃及金字塔》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2、学*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导游阿里,今天我们要跟随他去游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已经初步领略了这神秘的金字塔,那今天就让我们和阿里一起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探索一下金字塔的奥秘吧!(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通过刚才我们读课文,已经对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挑一点给老师们介绍一下吗?

  生: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所以称它为金字塔。从这儿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名字的来源,还跟我们的汉字有关呢!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师:你读得可真仔细,观察相当敏锐!

  生:你们知道吗?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就是法老死后的坟墓。

  ……

  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相信你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过渡:同学们,我们对于金字塔都有太多的问题,太多的疑惑,在如此庞大的工程面前,我们只有感觉自己的渺小。要是让你来到埃及金字塔前面,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三、精读指导

  (一)地理位置及概貌

  看来,——同学是一名地理爱好者,金字塔到底是在哪里呢?他的概貌又是怎么样呢!让我们和阿里一起去看看吧!

  1、指名读(要求:其它的同学考虑它的地理位置和概貌,并用——划下关键词)

  2、指名回答

  3、课件出示 概貌:金黄色 巨大 角锥形建筑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高耸入云)

  地理位置:埃及 沙漠中

  4、体会遣词造句准确,简练

  5、观看课件,朗读本段

  (二)历史形成过程

  金字塔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阿?老师也很奇怪?同学们有没有知道的呢?谁能从科文中找到答案?

  1、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历史形成过程

  2、指名回答

  (三)外观和结构特征

  金字塔一直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有什么样的魅力令人们如此着迷?他的结构和外观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用笔划出表示奇特征的句子

  2、指名说

  3、用简练的的语言概括出金字塔的特点(气势宏伟 结构精巧)

  4、再读读本段,小组交流从本段中你学到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练*:如: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相当于

  (四)建造过程

  如此巨大的工程到底是怎样建设成的呢?我请同学们仔细读书,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整个建造的过程。

  1、自读课文,准备复述

  2、根据课件,展示建塔过程

  四、提高升华,揭示主题

  同学们,浩瀚的沙漠中,寸草不生,人连生存都不容易。但是在埃及却树立起了这一座座气势宏伟,结构精巧的金字塔。站在这巧夺天工的金字塔面前,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感想!那么就请你表达出来吧!

  1、指名说

  2、齐读自然段六

  同学们,阿里导游下一次想来*玩,*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向他介绍什么地方呢?

  1、指名说(2—3个)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由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血汗筑建起来的,他是这样宏伟壮观,他是这样巧妙精细,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埃及人民的敬佩之情重新品味这象征着埃及的金字塔吧!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人类历,曾有世界七大奇观之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让大家不断揣度的不解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字塔,一睹它的风采。

  2、板书课题:埃及金字塔。

  3、齐读课题。

  二、媒体导入,学*第一小节

  1、课件感知:

  (1)瞧,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出示埃及金字塔背景图配埃及的古典音乐。

  (2)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初步感知金字塔的宏伟)

  2、出示第一小节: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小节,走进文字我们会有更多的了解。

  3、指名读文,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随机学*词语:矗立,巍然屹立,举世闻名,傲对碧空。重点理解“举”的意思,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

  4、齐读第一小节。

  5、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金字塔干什么的?角锥形是怎样的形状?为什么说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为什么金字塔举世闻名?)

  三、存疑读文,初步了解金字塔

  1、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课文,看看你们的问题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边读边想,边想边划。

  2、交流。(利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理解“角锥形”的结构,知道金字塔的作用、形态、规模、建造等)

  四、细读课文,体会金字塔的宏伟而精巧

  1、看来,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宏伟气势和建造工艺的精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作者再一次走*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请同学们细细阅读课文的第三小节,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2、生自由读书,写写划划。

  3、交流:

  (1)媒体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

  A、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

  B、金字塔实在是太高了,需仰视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那么你该怎样读出这种感受呢?

  C、请你再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呢?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2)媒体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师生合作朗读)

  4、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又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关于这方面的传说有很多,据说它是这么建造的:

  (1)媒体演示古埃及人民垒石头的情景。

  (2)读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3)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五、回顾课文,质疑交流

  1、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耗费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创造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让我们再读第一节。

  2、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金字塔能举世闻名了吗?

  3、对谜一样的金字塔,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大胆讲出来,邀请同学们和你一起去探秘。

  作业布置:

  1、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B、这些石块磨得很*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读课文片段填空:

  片段再现: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尖,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一试身手:这段话先写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片段再现: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一试身手:这句话采用了______和______两种说明的方法,这种说明的方法使得我们读了以后,能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笔:

  我们学校约有1000人。你想想看10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10万,估计一下30年要多少人?他们每天在烈日曝晒下、在奴隶主的皮鞭之下,度日如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

  基于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介绍胡夫金字塔外观和构造的第3自然段,对于介绍金字塔的作用、结构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交流,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设计时我曾想,学生到时候一定会捧着书本一字一句的把他们找到的读出来,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用一句话就概括全了。这让我突然发现,我的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于我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以至于一直不敢放手,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依赖我的*惯。这个结果令我有些惊喜,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并且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并最终转向对写作方法的体会。首先,请学生分别找出能让他们感受到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接着,一起来体会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对于难以想像的数据,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呢?此处体会“作比较”的好处。

  最后,作者在这么多座金字塔中单选胡夫金字塔来体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这就是应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通过数字体会写作方法,通过数学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语言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用写作教学强化语言教学,并深化情感教学,彼此互为相长,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与接受。另外,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读能熟记,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理解,因此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此处安排读的次数也比较多,讲解前后各齐读一次,中间自由默读一次,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得较为紧密,一张一弛,节奏紧凑,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整节课下来,依然存在着需改进的问题:如:板书不够及时。及时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地梳理,还能加深印象。但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急于进入下一环节,有时竟忘了板书,而后想起来了才补上去,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预*提示: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3)

——《金字塔》教学设计6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和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懂得要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学*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七大奇迹吗?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出示幻灯片:*—万里长城美国—大峡谷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埃及—金字塔高棉—吴哥窟印度—泰姬马哈陵意大利—比萨塔

  2、观看20xx年9月《机器人17日探访金字塔》的实况录像。(画外音: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世界七大奇观之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长久以来,金字塔的建设者一直是一个让大家不断揣度的不解之谜。有人说是外星人,有人说是上一个工业文明的主宰者。引起了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兴趣与研究。)

  3、为什么叫金字塔?金字塔是什么样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金字塔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充满神秘与向往,今天我们也自由组成几个探险队,对埃及金字塔进行一番研究,怎样?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埃及金字塔,领略其雄伟、神秘的独特风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圈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大胆质疑。

  1、(出示金字塔图片)让我们再来看看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建造起来的令人倍感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2、学生大胆质疑。 3、师生一起整理质疑问题。五、作业1、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导入。

  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幻灯片出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1)“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能了解到什么呢?

  (2)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世界古代建筑中占有的地位呢?把它画出来。(第2自然段第1句话。)

  二、探究汇报,深刻感悟。

  1、刚才,我们每个研究员,走入沙漠,分几个探究小队进行探索研究金字塔,一定发现了金字塔的许多奥秘。现在我们就举行一个“探究汇报会”,好吗?(多媒体课件显示“探究汇报会”海报,背景就是神秘莫测的埃及金字塔)

  2、探究交流,自由发挥。预设1:

  (1)我们研究的是“胡夫金字塔”(出示图片)

  (2)齐读: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饶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这些石块磨得很*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3)个人汇报。

  生1:我汇报,我从这段话中“高”、“巨石”“重”、“*整”、“紧密”等词体会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通过“经常、10万人、整整30年”体会出工程的浩繁,金字塔是奴隶们血汗的结晶。

  生2:我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到:金字塔是建造得简直是天衣无缝,无与伦比。我还有关于这方面的课外资料……)

  生3:我还知道了作者怎样写出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他运用了列举数字、比较、形象描述等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预设2:

  (1)我们一组探究的是金字塔的“建造方法”。(2)学生汇报:

  生1: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看他们……(介绍书上的方法,边读边用画图来表示;)

  生2: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机器……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

  生3:请看,这是我画的建造金字塔的场面。大家别见笑,都是想象出来的,但我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出示图画)

  生4:我补充介绍,我还知道其他方法?(引进网上资料)预设3:

  (1)我们一组介绍的是金字塔的“历史情况”。(2)、学生汇报:

  生1:“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明白了它历史悠久,体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生2:这又与课文的开头呼应,理解了它所以“傲对碧空”!生3:我想对埃及人民说:你们是伟大的,令人崇敬的!……生4:我想向大家推荐课外资料。(《金字塔之谜》、《胡夫金字塔》等)

  (教学中,对金字塔探究的课题不是专业人员的专门研究,而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学*形式,所以,对金字塔的探究中始终注意与文本的结合,突出说读训练,尤其是对文中词语句子的品味析解等,方法多样且生动。如朗读、画图、课件展示等。同时还注意了课内外的结合,不断引进源头活水,这也让学生开阔眼界,让课堂增色不少。)

  三、回顾课文,总结全文。

  默读全文,画出描写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的句子。四、作业。

  1、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2、制作一张手抄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了解了兵马俑的宏伟壮观,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无不被其折服,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十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 ,去探索未解之谜,你们有没有信心?

  2、学生介绍: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3、师:(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4、读好这些词。解释: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过渡:埃及金字塔凭什么能“傲对碧空”呢?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 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介绍的?(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

  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

  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

  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学生交流。

  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

  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6、拓展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建筑物可以形容为“傲对碧空”的? 课件图片 (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犹如一条长龙,备受世界人民的瞩目。 还有我国的故宫,它气势磅礴,精妙绝伦,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呢。 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 , 悉尼歌剧院构思奇妙,造型独特,气势非凡,傲对碧空。)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度: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清朗读第四节

  1、明确学*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是怎样介绍金字塔的建造的?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练笔 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此刻面对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5、小结

  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五、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过度:金字塔的确是这样建造的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据说”→不解之谜: 金字塔的建造是一系列复杂而繁重的工程,根据估计,胡夫金字塔用了260万块石块。假设*万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将十块重达十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须费时*700年,但事实上,一座金字塔约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到底在没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工人如何快速地将石块搬运、砌迭。金字塔的外壁石块都精确地紧贴着,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样,甚至连一张名片也插不进去;即使以现代最先进的土木技术也很难以完成。建造金字塔的石块,是以木制的滚轴运送,可是尼罗河流域生长最多的只是棕榈树,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热沙漠中惟一的遮阳材料;古埃及人决不可能大片砍伐,而且棕榈树的材质比较柔软难以充当滚木。如果滚轴的确是木制!那么,埃及人很可能利用舰队由外输入木材,然而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运输木材的船只遗骸。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块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并挖掘雕刻它呢?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260万块每块重约10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历经至少4500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一把锐利的刀也难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隶之手,的确令人难以相信。同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金字塔作为法老(Pharaoh)的陵墓自然实在难以置信,暂且不说这260万块巨石如何采掘,要完成此建筑所需时间长达*700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们又为何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打开金字塔不解之谜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主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能力目标: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命运的同情.

  情感目标: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2.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的同情。

  教学准备: 埃及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自读体会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说到*,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2.入题,读题。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图象,激趣:“要是你来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好奇与向往,开始今天的探险之旅,揭开金字塔神秘的面纱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重难点词语,认一认,记一记。

  2.同桌分读课文,互查字音。

  3.提出重难点字词,认读。

  4.轻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你从中了解到关于埃及金字塔的什么知识?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由交流。[=小 学 教 学 设 计 网=]

  三、研读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出研读专题:为什么说“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是埃及的象征”呢?以金字塔的“外观结构”和“建筑方法”为主题,分小组选题后合作研读,再在班上汇报交流。

  2.小组分工合作学*。

  3.汇报交流。

  (1)金字塔的外观结构有什么特点?它的宏伟和精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找出作者的观察点,理解重点句子,指导领会句子的说明方法。

  指导朗读。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齐读第四自然段的设问句,交流有关建造方法的几种说法。

  4.拓展提升。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数的。齐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谈谈你的感受。

  假如你是当初建造金字塔的一个体力劳动者,你会有什么想法?

  假如你是当初金字塔的设计者,你会怎么想?

  (2)小辩论:为了给一个帝王建造陵寝,有多少人陪葬在沙漠中啊!你认为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你想对埃及法老们说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结合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所了解的埃及。

  2.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及*长城等古代建筑的课外书。

  板书设计:

  所见 巨大矗立

  埃及金字塔见闻: 所闻 劳动者用血汗、身躯垒成 劳动人民

  勤劳智慧

  不朽 劳动者所创造

  能说会写:

  教材简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实,描写细致。但对我们这儿的小学生来说,缺乏学*的兴趣,缺乏知识的链接,缺乏与文本的共鸣。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我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得到了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训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当你面对着外国游客时,我们这些小导游会向他们介绍哪些地方呢?

  自由说,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出示图片(万里长城、秦秦兵马俑、北京故宫)。

  如果此时,我们来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会向我们介绍什么?你想不想了解?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题: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金字塔图片,看到了吗?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巨大的角锥形建筑)

  2、此时,站在金字塔脚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怎样建成的?————————)

  3、带着你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待会儿和大家交流。

  4、看到你们自信满满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收获一定不小,谁来说一说?

  预设:(1)金字塔的位置(2)金字塔的作用(3)金字塔名字的由来(4)金字塔的数量(5)金字塔的特点(6)金字塔的方法————————相机板书:宏伟、精巧。

  三、再读课文,领悟方法。

  1、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老师太为你们高兴了!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除了这些知识之外,你有没有学到什么方法?

  预设:2、生:说明方法,师:在哪个段落中?再读课文第3段,看看你从哪些语句中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预设:2、生:沉默 师:再读课文,看看你能从哪个段落中学到一些方法?生:第3段中,说明方法。再读第3段,看看从哪些句子中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交流

  预设:1)古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郊的胡夫金字塔。(举例子、列数字 )

  a、是啊,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作者能不能一个一个介绍给我们呢?作者就想了个办法,以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为例来给我们介绍金字塔。

  b、出示图片,欣赏胡夫金字塔

  2)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等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列数字、作比较)

  a、课件出示这句话,自由朗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高)

  b、作者给了一个具体的数字,(146米多),究竟有多高呢?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手势:一层、两层——————二十层、三十层、四十层,仿佛与天相接,太高了!)

  c、如果去掉后部分,你认为如何?

  看来,作比较的用处还真大,能让我们更真切、更形象、生动地感受到金字塔的高。

  3)、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多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均每块重2。5吨。(列数字)

  a、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石头:大、多、重)

  4)通过这些说明方法,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了金字塔的气势宏伟。 这就是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

  5、学到怎么多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考考你会不会学以致用?

  出示幻灯片 交流

  四、细读课文,挖掘情感。

  孩子们,你的收获大吗?了解了知识,学到了方法,收获还不够大,我们还要走进这些语言文字的背后,去感受它所蕴藏的情感。

  1、赶快细读课文,可以合作学*,你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交流:

  预设:a、这些石块磨得很*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出示课件(资料、图片)

  b、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

  体会到建造金字塔的艰辛,花费的心血与汗水。

  c、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是啊!孩子们,在那遥远的古代,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任何先进的设备,有的只是埃及人民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他们硬是靠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这一座座人间奇迹。四五前年过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

  (出示图片)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着这一块块巨石,想到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 板:勤劳、智慧。

  2、说的真好,***人有一句话,时间能改变一切,就是改变不了金字塔。(出示图片)金字塔不仅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像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多,课前我们所谈到的(——————)

  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它们,让它们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永恒。

  板书设计: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勤劳

  精巧 智慧

  教学目标

  1.会认“澄、译”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4)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材简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实,描写细致。但对我们这儿的小学生来说,缺乏学*的兴趣,缺乏知识的链接,缺乏与文本的共鸣。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我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得到了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训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当你面对着外国游客时,我们这些小导游会向他们介绍哪些地方呢?

  自由说,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出示图片(万里长城、秦秦兵马俑、北京故宫)。

  如果此时,我们来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会向我们介绍什么?你想不想了解?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题: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金字塔图片,看到了吗?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巨大的角锥形建筑)

  2、此时,站在金字塔脚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怎样建成的?————————)

  3、带着你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待会儿和大家交流。

  4、看到你们自信满满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收获一定不小,谁来说一说?

  预设:(1)金字塔的位置(2)金字塔的作用(3)金字塔名字的由来(4)金字塔的数量(5)金字塔的特点(6)金字塔的方法————————相机板书:宏伟、精巧。

  三、再读课文,领悟方法。

  1、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老师太为你们高兴了!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除了这些知识之外,你有没有学到什么方法?

  预设:2、生:说明方法,师:在哪个段落中?再读课文第3段,看看你从哪些语句中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预设:2、生:沉默 师:再读课文,看看你能从哪个段落中学到一些方法?生:第3段中,说明方法。再读第3段,看看从哪些句子中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交流

  预设:1)古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郊的胡夫金字塔。(举例子、列数字 )

  a、是啊,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作者能不能一个一个介绍给我们呢?作者就想了个办法,以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为例来给我们介绍金字塔。

  b、出示图片,欣赏胡夫金字塔

  2)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等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列数字、作比较)

  a、课件出示这句话,自由朗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高)

  b、作者给了一个具体的数字,(146米多),究竟有多高呢?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手势:一层、两层——————二十层、三十层、四十层,仿佛与天相接,太高了!)

  c、如果去掉后部分,你认为如何?

  看来,作比较的用处还真大,能让我们更真切、更形象、生动地感受到金字塔的高。

  3)、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多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均每块重2。5吨。(列数字)

  a、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石头:大、多、重)

  4)通过这些说明方法,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了金字塔的气势宏伟。 这就是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

  5、学到怎么多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考考你会不会学以致用?

  出示幻灯片 交流

  四、细读课文,挖掘情感。

  孩子们,你的收获大吗?了解了知识,学到了方法,收获还不够大,我们还要走进这些语言文字的背后,去感受它所蕴藏的情感。

  1、赶快细读课文,可以合作学*,你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交流:

  预设:a、这些石块磨得很*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出示课件(资料、图片)

  b、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

  体会到建造金字塔的艰辛,花费的心血与汗水。

  c、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是啊!孩子们,在那遥远的古代,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任何先进的设备,有的只是埃及人民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他们硬是靠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这一座座人间奇迹。四五前年过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

  (出示图片)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着这一块块巨石,想到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 板:勤劳、智慧。

  2、说的真好,*人有一句话,时间能改变一切,就是改变不了金字塔。(出示图片)金字塔不仅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像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多,课前我们所谈到的(——————)

  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它们,让它们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永恒。

  板书设计: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勤劳

  精巧 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自主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命运的同情.

  情感目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2.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的同情。

  教学准备:

  埃及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体会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说到*,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2.入题,读题。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图象,激趣:“要是你来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好奇与向往,开始今天的探险之旅,揭开金字塔神秘的面纱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重难点词语,认一认,记一记。

  2.同桌分读课文,互查字音。

  3.提出重难点字词,认读。

  4.轻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你从中了解到关于埃及金字塔的什么知识?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由交流。[=小 学 教 学 设 计 网=]

  三、研读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出研读专题:为什么说“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是埃及的象征”呢?以金字塔的“外观结构”和“建筑方法”为主题,分小组选题后合作研读,再在班上汇报交流。

  2.小组分工合作学*。

  3.汇报交流。

  (1)金字塔的外观结构有什么特点?它的宏伟和精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找出作者的观察点,理解重点句子,指导领会句子的说明方法。

  指导朗读。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齐读第四自然段的设问句,交流有关建造方法的几种说法。

  4.拓展提升。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数的。齐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谈谈你的感受。

  假如你是当初建造金字塔的一个体力劳动者,你会有什么想法?

  假如你是当初金字塔的设计者,你会怎么想?

  (2)小辩论:为了给一个帝王建造陵寝,有多少人陪葬在沙漠中啊!你认为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你想对埃及法老们说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结合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所了解的埃及。

  2.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及*长城等古代建筑的课外书。

  板书设计:

  所见 巨大矗立

  埃及金字塔见闻: 所闻 劳动者用血汗、身躯垒成 劳动人民

  勤劳智慧

  不朽 劳动者所创造

  能说会写:

  教学目标:

  1、学*、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趣

  1、出示烈士陵园塔和海会寺双塔等各种各样的塔,过渡到“金”字,再过渡到金字塔。

  2、板书并交流课题

  说一说从题目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问题)

  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

  1、自主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还不少,请带着自己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2、学生交流,自主释疑。

  说一说通过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第一段交流。(播放课件)让学生用第一段中的词语来描绘你所看到的金字塔。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宏伟、精巧和科学建造

  3、找出过渡句,体会其作用。(承上启下)

  4、学*“宏伟和精巧”部分。

  (1)课文哪部分是写金字塔“宏伟而精巧的”?(第3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宏伟,哪些句子写精巧?

  (3)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a、高146米多,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指导朗读:我们的教学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

  b、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

  c、230万块,*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d、砌合得很紧密,很*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将石块打磨得十分*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牢固吗?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e、经常10万人,30年:我们驾岭乡约有3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5、学*“建造过程”,感受埃及人民的智慧。

  过渡:如此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5自然段。

  (1)学生交流汇报:

  运石料——修土坡——移土坡

  感情朗读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画一画。

  读完这一段,你想说什么,想对古代埃及人民说什么?

  三、学*首尾,体会情感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评价金字塔的?请读最后一段。

  1、感受词语(矗立、起伏的黄沙、四、五千年,)解决“傲对碧空”的问题。

  2、思考: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学生讨论)

  3、再读最后一句,体会埃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四、课堂拓展延伸。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这也是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它建造过程的艰难与埃及人民的聪明、智慧,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课后探究:(课件)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古代印度为什么被称为文明古国?

  (2)查找“世界八大奇迹” 的相关资料。

  (3)小秘密:金字塔里存放着法老的尸体——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吗?

  五、总结升华。

  我们今天不仅了解了金字塔的外形和结构特点,而且更感受了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明和智慧,相信你们通过努力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来可以在月球或者太空中建造比金字塔更宏伟更精巧的建筑。

  附:板书设计

  宏伟而精巧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感受金字塔的特点及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掌握有关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热爱及对古埃及人民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惯。

  教学重点:

  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埃及的金字塔。通过上节课对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学*,老师相信大家对金字塔一定有所了解,现在老师可要考考大家:

  1、为什么把这些建筑物称为金字塔?

  2、这些金字塔又有什么作用呢?

  3、你能用这两段中学过的词语来形容金字塔吗?

  二、读中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出示金字塔)师:古埃及各个王朝共修建了70多个金字塔,最大的就是胡夫金字塔!课文第几自然段为我们详细介绍胡夫金字塔?

  师: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胡夫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宏伟、精巧。)请学生默读这个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宏伟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精巧的句子。

  1、感受胡夫金字塔的“宏伟”。(板书:高、大、多)

  2、体会金字塔的“精巧”。(板书:*、紧)

  小结:同学们,在整个自然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三种说明方法准确、形象、生动的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让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次去感受一下这种宏伟和精巧。

  三、金字塔的建造。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又是怎样建成的呢?

  1、学生猜想

  过渡:同学们都很聪明,设想了很多方法。古埃及人民是不是也像我们那么聪明呢?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找了一些资料,请看视频:

  2、播放视频。

  a:师:看来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几千年前埃及人民想到的方法,你们小小年纪也想到了。那么课文是怎样为我们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b:师生交流(板书:运、垒)

  c:此时此刻你想对埃及人民说句什么话?

  四、教师小结

  师:正因为埃及人民的智慧才有了今天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让我们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五、拓展:

  (1)关于金字塔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试试?

  (2)出示课后练*,查一查:

  1、这么重这么大的石块是怎么磨*的?

  2、法老们的棺墓又是怎样搬到金字塔里的呢?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5)

——《埃及的金字塔》说课稿 (菁华5篇)

  《埃》是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朴实、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其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本文条理清楚,语言*实,描写细致,第二~三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金字塔的特点和古埃及劳动人民的不朽智慧。这两段文字语言精确,说明方法多样,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怎样写的,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反复朗读品味。

  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我认为,埃及金字塔的修建历史和原因,学生了解不多,对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形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时,要注意适度地引导学生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工作的艰辛。

  鉴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4个(重点指导“廓”的音和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中,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目标4是教学重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分两教时组织教学。

  第一课时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练*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导朗读的同时结合生字词语理解的检查和指点,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叙述条理和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采用抓住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悟”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进行“读悟品”,理解金字塔的宏伟、精巧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恰当的方法说明这些特点的,进而感悟这样宏伟而精巧的工程,集中体现了古埃及劳动人民不朽的智慧。

  一、复*导入。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工程宏伟、结构精巧

  二、精读感悟。

  1、首先让学生总览全文,寻找概括金字塔特点,涵盖全文内容的一句话(第四自然段起句),然后从这里切入金字塔的特点。

  2、体会金字塔的特点。

  (1)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146米”、“40层”、“1千米”、“230万块”、“2.5吨”等数字,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刀片都插不进去”等词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结合对上述文字的说明方法的体会,感悟古埃及劳动人民建造金字塔的付出的血汗和其不朽的智慧。

  (3)抓住对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方法的理解,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聪明,进一步感受金字塔和古埃及人民智慧的不朽光辉。

  3、以读带讲,感悟末节。

  最后一段,设计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其回应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三、课堂练笔。

  结合对第三自然段说明方法的体会和小结,引导学生迁移写法,学*描述生活中的一处景物(并组织交流)。

  四、拓展延伸。

  布置学生课后搜集一些关于埃及金字塔和其它一些被成为世界奇迹的古代文明,感受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朽智慧。

  板书设计:

  14埃及的金字塔宏伟精巧

  埃及的劳动人民勤劳聪明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省合肥市和*小学的巩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14课——《埃及的金字塔》。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的程序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着重描写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晰,语言*实,描写细致。

  学情分析:

  对处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但由于孩子们没有去过埃及,所以对金字塔缺乏了解和具体形象的感知,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描写很难在脑海中形象化,课堂容易显得沉闷、枯燥。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文本的优化整合,从而拉*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的特点,悟后朗读。

  教学难点:

  以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为突破,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根据以上的教学分析,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悟后朗读。

  过程方法目标:

  1、利用信息技术与文本的整合,感受金字塔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为了有效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

  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兴趣

  为了不让课堂显得沉闷,我在一上课就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仿佛是去埃及观光,从而引发他们的学*兴趣。

  2、化抽象为直观,体悟之后朗读

  (1)数字具体化,体会特点

  感受金字塔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课文在介绍时出现的只是一系列的数字。(出示原文数字点红)这些是抽象的,无画面的,孩子们只能浅层次的、机械的告诉我们金字塔高、大,但如何高、如何大、如何宏伟,还体会的不够深刻、具体。于是我抓住了几组数字,让它们和周围的事物作对比,将它们具体化。

  (出示楼房对比图)“146米、40层”的高度,和我们普通的住宅楼作对比,相当于几个叠加的高度呢?学生很快得出“6个还多,需要费力的.仰头才能看到顶。”有了这样真实的感受,自然体会到金字塔的高。

  (出示巨石文字)文中“*均每块重2.5吨,共有230万块”。这2.5吨有多重,230万块代表着什么,孩子们无法有具体真实的体会,(出示和大象的对比)通过巨石和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作比较,知道*均2块巨石就相当于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这230万块相当于115万头成年大象的重量之和,这样一来,这一块块巨石就像加在孩子们的心中,情感自然流露:金字塔真宏伟啊!

  将数字还原成直接的生活体验,学生们仿佛站在金字塔脚下抬头仰望,仿佛亲自去抱抱巨大的石块,抽象的数字在脑海中形成了具体的画面,引领他们深入体味语言文字,课堂上学生们悟得好,读得好。(出示学生朗读片段)

  (2)动画再现,了解建造过程

  如此伟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出示课文文字)文中介绍的是概括、抽象的,学生仅仅通过这段文字的描写是无法清楚了解建造的过程,于是我播放了一段动画(出示建造动画)。动画的演示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直观了解了书本上的文字,也形象的理解了建造的过程,此时,我让学生们画出文中与动画演示相对应的文字,再读一读。读过之后,再将动画与文字相结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将直观与抽象融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了解了建造的过程和不容易就自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学生发言的片断)本课的难点也就轻松突破了。

  3、利用网络信息,创新作业设计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表现在直观演示上,还应运用在网络学*资源与文本材料的结合上。我将事先在网上查找到的有关埃及文明的专题网站展示给学生看,(出示网站和博客专版)由于埃及文明的神秘和课文篇幅的有限,学生们对埃及很感兴趣,但不能深入,看到了这些网站,他们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回家查找资料,丰富课外知识,将自己的所得、所感发到我博客中的一个专版中,将文本知识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中,还改革了传统的作业设计。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

  1、信息技术运用,成为了学生有效学*的好帮手。

  通过欣赏直观、形象的录像视频、动画演示,实现了从纸面阅读到屏幕阅读,从纯文字阅读到全面立体式阅读的转变,拉*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对抽象文字的形象内化,再将这种内化转化成个性理解后的朗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意识,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和内化。

  3、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可以获取大量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对《埃及的金字塔》一课的说课内容,还望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所谓的“器”可以理解为:一是良好的学*环境,二是恰当的学*方法。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正是利其“器”所在。它为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开创了语文课堂新局面。今天,我要说的《埃及的金字塔》就是一堂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性学*的课例。

  一、 说教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从教学内容看,本文有三大特点:

  1、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写作上很富有特色

  3、网络挖掘素材较多

  基于课文以上的特点,我把教学重点、难点设为:运用网络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

  而教学目标则是:

  (1)、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埃及金字塔的概况、建筑历程等知识,感受它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以及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以及学生自主学*、合作学*的能力。

  二、 说教法

  在本堂课中,我主要采用“讨论法、发现法、问题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三、 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本课的学法主要采用“找找、读读、想想、问问、议议”的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确定研究目标

  一上课,教师就用激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对于人类来说,它充满了神秘,裹着厚厚的面纱。今天,让我们来当一次小小研究员,走*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去揭开它厚厚的面纱,好吗?这样一来,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当起了小小研究员,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积极性,使一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继而又说:要想当好小小研究员,首先要会发现问题,现在想一想,根据课文或初步浏览网页,说说你最想了解有关金字塔的什么。学生立刻各抒己见,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畅谈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提炼出自己的研究主题。

  (二)、多种形式,深入进行研究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教师建议学生根据研究内容的多少来采用不同的研究形式:个人独立研究或小组合作研究。研究主题范围小的可采用个人独立研究,反之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时,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对于研究目的性还比较模糊,也不知从何入手。因而,我设计了教学导航这一栏。内容如下:个人独立研究建议:(1)、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上网查找相关资料。(2)、仔细阅读资料,归纳研究成果。小组合作研究建议:(1)、根据研究主题寻找合作伙伴。(2)、小组成员确定个人所承担的研究任务。(3)、查寻相关资料。(4)、汇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通过以上提示,可以让学生为研究作好充分的准备,提高研究效果。

  2、研究的实施阶段

  学生在一切准备好后上网进行研究。通过欣赏精美的图片,阅读文字,观看动画等方式了解与自己所研究相关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相关链接去其它网站查找资料。在这时,教师扮演的只是支持者,解疑者,参与者的角色,如指点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怎样收集资料、怎样整理资料等,但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为资料的汇报做好准备。

  五、汇报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通过上网收集了许多资料,了解了许多有关研究课题的知识。在汇报时,可采用个人汇报法,也可以用小组汇报法。汇报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有图解式,如:看图说说金字塔的建筑历程;阅读式,如:介绍金字塔的形状;留言式,如:写写你对某个信息的看法;故事式,如:讲讲有关金字塔的传说等,培养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和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争辩、讨论的乐趣。

  在学生汇报同时,要注意发挥评价的作用,既要有教师的评价,更多的要注意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让每个合作小组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教师引导,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也让学生在评价中掌握良好的学*方法。

  (三)、学法总结,迁移练*

  在刚才的课堂研究中,学生一定有许多新生成的问题,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去研究,因此,这时教师要注意“课外的延伸”,真正让学生从小养成“物物研究、事事研究“的*惯,成为小小研究员。

  一、说教材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其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实,描写细致。

  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学*、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1、质疑激趣法:浓厚的兴趣是阅读教学最有效的催化剂。本节课开始,我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课文题目最想了解什么”这一话题,这样让学生自主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愿望。

  在教学科学建造部分时,又以“这样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巧妙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急于探究。

  2、直观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有效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再现了金字塔建造的过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烦琐地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金字塔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力求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

  2、合作探究法。卓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理解科学建造部分时,我让学生组内合作探究搬石砌塔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阅读理解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在学生理解与感受金字塔的科学建造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将阅读理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更容易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本着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为主线的设计思路,依托文本,延伸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究。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从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塔过渡到金字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金字塔和普通的塔是不一样的,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课文题目后最想了解什么?学生势必回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一开始便将学生的兴趣给激发出来了,为学生享受学*的快乐奠定了基础。

  (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

  学生在提出了问题之后,我让学生带者自己提出来的问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在朗读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这样亲切的话语又一次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向了高潮。试想: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去读课文,阅读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学生朗读课文结束后,我让学生汇报通过朗读,你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将重点板书在黑板上。

  (三)指导朗读,感受宏伟和精巧。

  在感受金字塔的宏伟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并读一读,然后抓住具体的语句进行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作假设。在整个感受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进行讲解,而是不断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大大提高了。

  在感受金字塔的结构精巧特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巧,教师还进行了补充说明:整座金字塔,没有用一根铁钉和一根木料。

  (四)感悟科学建造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读书实践活动。在学*四、五段感悟科学建造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这两段,并找出具体的句子读一读,然后以“老师还是感受不到金字塔到底是怎样建造的”巧妙过渡,让学生分组动手画一画,这样不仅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更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五)学*首尾,体验情感。

  学生感受了金字塔科学建造后,我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者说想对埃及人民说什么,并过渡到首尾段落的学*,此时,我又让学生结合金字塔的特点,再读一读首尾部分,学生感受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便很容易了。

  (六)课堂拓展延伸

  为了激发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金字塔,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这也是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它建造过程的艰难与埃及人民的聪明、智慧,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在出示了一段话后,我还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探究练*: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古代印度为什么被称为文明古国?

  (2)查找“世界八大奇迹”的相关资料。

  (3)小秘密:金字塔里存放着法老的尸体——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吗?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带着小问号走进课堂,带着大问号走出课堂”,把课内学*延伸到了课外,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6)

——埃及金字塔作文 (菁华5篇)

  埃及是时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有许多惊人的发明和创造,金字塔就是最著名创造之一。

  现在保留下来的进金字塔大大小小有七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法老胡夫的陵墓,人们把它称为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约140米,光用掉的巨石就200块。每块石头1米多厚,2米多宽,两吨半重。要知道,这座金字塔是在4800年前建造的,当时根本没有机械设备,能完成全靠人力,在这个建造期间,困难的程度那真是可想而知。

  金字塔其实是法老王的目墓地,当时的埃及人认为人死后一段时间会复活,所以人死后要包裹成木乃伊。

  作为一国之王的法老,今生享尽了荣华富贵,来世还要做统治别人认的人。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筑自己的金字塔了。

  埃及金字塔,不仅是八大奇迹之一,还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最*,我读了一篇文章《千古之谜金字塔》。经过文章,我理解到: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位于开罗郊区吉萨的胡夫金字塔。许多巨石重达2.5吨。那么宏大的石块,只用人力,是不能建造完成的。迷信家们做出了很多猜想。明天,我就为大家说两种。

  猜想一,用风筝建筑金字塔。能够你不太置信。但一位飞行学教授以为:这能够是真的。由于,他不久前做了一个微风筝,上面挂着巨石。后果让他呆若木鸡,风筝轻松地将石头提了起来。

  猜想二,有人觉得是人工造的大石块。这个观念是美国迷信家提出的。由于,他曾在一块石头里发现了头发。

  我想,古埃及人真是太聪明了。不论是用什么办法建造的金字塔,都是很了不起的。不过,我置信:总有一天,一个个关于金字塔的谜会随着研讨的深化大白于天下。

  提起古代文明,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许多地方就是连现代文明也不能对它作出完满的解释。现在仍有许多人在研究它探索它。它是古代文明的一块丰碑,高高地耸立于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中。

  这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古埃及流传着一种宗教迷信的说法:“人死后,只要保存好尸体,他的灵魂进入阴界就会复活。”过惯了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生活的帝王们妄想死后也能永享富贵,便下令死后尸体作防腐处理,填入香料,长久保存,称为“木乃伊”。金字塔就是存放木乃伊的陵墓。金字塔是一种方锥形的建筑物,因为它的外形很像汉语的“金”字,*古人就把它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大大小小共70余座,都位于开罗南10~20公里的一片沙漠之中。至今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巨人般地矗立着三座金字塔,它们分别为第四王朝的胡夫王、卡夫拉王和孟考拉王祖孙三代所建,其中胡夫王的规模最大,称大金字塔,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是金字塔的登峰造极之作。

  据说胡夫是第四王朝(公元前2680――前2560)的奠基人、国王斯涅弗罗之子。他在位时。为了到另一世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征召30万人,每批10万人,三个月为一期,花了整整30年,终于建成了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大金字塔陵墓。

  这座金字塔体积约250立方米。底部是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高146.5米(因几千年的风化剥蚀,现高138米),占地面积52900*方米,用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一般重25吨,最大的重达30吨。有人估算,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一尺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

  更为奇妙的是,全部石块没有使用任何灰浆粘连,完全靠石块本身自重堆砌在一起。而且,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西南北四方,倾斜角度都是51度52分。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仅1.27厘米,可见构筑的精密。

  在金字塔的北极,离地17米处有一个人口,经过三条通道可到金字塔的内部。最上面的是法老的墓地,其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2.28米,墓室长10.43米,高5.82米。这么大的空间仅在其中摆放着一口红色花岗岩石棺。中间一个是皇后的墓地,和法老的大致相同。最下面一个叫次要墓室。据说它是法老和皇后的灵魂休息室。法老墓中有好几个孔直达金字塔表面。除作通气用外,还兼作法老和皇后“灵魂”外出“自由活动”的出人口。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

  说到“金字塔”这三个字,大家都只知道它高得直入云天。那你们知道金字塔的来源和它的'秘密吗?不知道吧。由此可见,我们大家对金字塔了解甚少。那不妨听听我对埃及金字塔的介绍吧!

  埃及的金字塔建于500年前,是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物。埃及金字塔传说是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它是用十分巨大的石块而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埃及金字塔的外形像一个“金”字,它是一个最具有美感的四角锥体结构。金字塔,名字中的这个“金”字就是从它的形状而起的。从很远很远的地方看金字塔,它就犹如一个黄色冰激凌呢!

  最大的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人们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据科学家们考证,以前的人们为建成这雄伟壮观的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的时间。要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番景象是古代埃及人们用我少心思和汗水建成的。

  第二大金字塔是第四位古埃及国王海夫拉的陵墓,因而又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紧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据说人面是海夫拉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这座金字塔非常潮湿,通风也很差,所以内部的墙壁已经开始裂缝了。人们还是没忘记保护金字塔,经过了两年多的维修,在2001年7月,海夫拉金字塔又以崭新的面貌供人们欣赏了。

  据说,有一位探索家在门卡乌拉金字塔内还发现一具木乃伊尸体,可惜他在坐船渡大西洋时,木乃伊不慎掉入海底。真是感到非常遗憾啊!

  就连金字塔里的水都有很大的用途。有一位妇女,她用了塔里的水洗完脸后,大家都觉得她看上去年轻许多了;有几位科学家喝了塔内的水后,都觉得有精神了许多,仿佛返老还童一般;有人用金字塔内的水给小树苗浇了后,几个月就变成了茂盛的大树,好像吃了生长素一样。

  金字塔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等到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我们一起努力吧!

  大家都知道金字塔吧,那是埃及法老的坟墓,可我爸爸做的这个金字塔却与众不同,因为它是沙雕金字塔。

  吃过早饭后,我们一家一起去江滨花园散步,一路上,许多的老爷爷老奶奶在练太极剑和太极拳。

  我们来到了健身器材室旁边的一个沙堆,我说:“咱们来建沙雕金字塔城怎么样!”“好呀!”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搬的搬,堆沙子的堆沙子,刮沙堆的刮沙堆,终于做好了一个半像不像的“金字塔”来,这“金字塔”来,这“金字塔”凹凸不*,与其说它金字塔,还不如说它像破茅屋比较好!

  “我来吧!”只听爸爸说。爸爸用木板这刮刮,那抹抹,我们的“破茅屋”顿时变成了立体三角形,“哇!多么像一个金字塔!”我们一起说。“你们也来造吧!”爸爸对我们说。

  弟弟学样放屁,他在沙堆上胡乱的刮了一通,把沙堆刮成了*地。接下来是我大显身手了,我找来一块*木板,堆起了一座“沙泥山”,然后我又把它弄成了立体三角形,这样,又建好了一座。弟弟和表妹也来帮忙建。

  终于,在半个小时之内,我们在沙堆里建好了一座“金字塔”城!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7)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以清晰的条理,*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结合学校的市级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研究》,我以“对话”为基点,设计出了《埃及的金字塔》一课的教学。

  一、构建对话的*台

  我借助了一段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再配以展现埃及民族风情的图片作为新课的导入环节,一下子就为学生创设出了学*的情境,将学生领入了埃及那金黄色的沙漠中,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接下来为学生构建好对话的*台,让学生畅所欲言,介绍埃及的金字塔,可用上课文中的句子,也可用上自己的语言,还可用上收集的图片,在对话中展开教学。

  二、激发对话的兴趣

  激发对话的兴趣对于许多一线老师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何维持对话的兴趣或许就不那么易如反掌了。为了激发并维持学生对话的兴趣,我们在备课时做了大胆的设想,打乱了文本原有的结构脉络,以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但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看来教学真非一日之功。

  三、提高对话的质量

  课题研究的范畴是对话策略,但其根本是为提高对话质量服务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我们在给学生构建对话*台、提供对话机会的同时,更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通过精心的设计使整个课堂显现出层次性、针对性,对话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展开。

  四、丰富对话的形式

  以往,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形式,多数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显得凤毛麟角。在这节观摩课上,我在传统的对话形式上进行了尝试性的突破,丰富了对话的形式。四人小组式的生生对话早已司空见惯,而学生以“专家”的身份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具体描述胡夫金字塔外观之宏伟,学生以“专家”的身份运用生活中的玩具情景再现金字塔建造工程之浩大,这样的环节令人眼前一亮。

  当然,这堂观摩课虽然较好体现出了对话教学的特色,但课堂中还有些许的遗憾,期待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环境,让学生在十分轻松的氛围中学*课本知识,学生既可以上网查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研究书本上没有的但自己很感兴趣的问题。这样不仅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制作的网站既内容丰富但又恰到好处,能很好地协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学*中,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学*,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交流讨论,完成了学*任务,并且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对有帮助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能力,部分学生还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想法,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在延伸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自由轻松的交流环境,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之后,从疑问开始,从实际学*中解答,继而又产生出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有目的指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延伸学*的内涵。

  上完《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感觉心里空空的,到底上的怎样?我不知道,但总觉得和自己想要得效果差得挺远。后来,师傅说了一句话:“你的课少了点火候!”

  少了点火候?哦!少了点火候——————是的,少了点火候。

  我设计的教学理念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品读文本,体会重点。在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超越。

  但是,我处理的并不理想。现针对本堂课的教学作以下反思:

  一、本人对文本的钻研程度不够,还浮于表面,“缺少对关键词句的把握”。(教研员陈道佩老师第二次跟我说了,但一直苦于没有深刻领悟。)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心里明明知道哪里是关键,哪里要重点说,但苦于不知道如何实现。《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我知道重点应放在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上,但听课的老师认为,没有讲透彻。

  二、关注学生的发言,顺势推舟,做好追问。一节好的课不光是教师课前充分备课就可以的,还要做到,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是一些我们教案中涉及到的,要及时追问,引导学生再思考。

  三、知识性错误不可原谅。板书时,写到:(金字塔)重230万块2。5吨,这是欠妥的。第一,只能说埃及金字塔的石块重,而不能说金字塔重;另外,2.5吨不是总重,而是每块的重量,所以,可以纠正为:230万块×2。5吨;还有,我在拓展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果时光倒流,你可以回到古埃及时代,面对金字塔的建造者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其实,把听话的对象集中在“您”上,是不对的,因为,前面已经说到是“他们”在,这里又要用“您”,不对啊!

  四、无关紧要的话摈弃。如,本课关于数字的确指和不确定指根本没有必要说。(这里我多花了时间,导致结束有点仓促。)

  五、先备好课再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有时候,面对一摊材料,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看来,还得多下点工夫了。

  本节课或许在你看来是失败的,但是,我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不足,还是很高兴的,继续努力,做好自己。

  仔细品读此则教学设计,教着做到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拉*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真实的课堂。这课的数字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更别说是十来岁的小学生。因此,怎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是教学难点。针对此难点,教着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为凭借,让学生以学校教学楼为基点,去想象胡夫金字塔相当于十座教学楼的高度,绕行金字塔一周相当于绕行校园七周,金字塔的高与占地面积在学生面前便可知可感了。

  2、巧用资料,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的是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联系本课内容特点,它还负载着体现古埃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任务。教着巧妙地将资源进行整合,把一串数字与“温馨提示”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整合信息、处理信息,思维发生冲突,从而感悟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3、句子对比,既凸显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方法十分明显。教学时,教者并没有以“谈谈说明方法的效果”的形式让学生来体会,而是巧妙地把说明方法好处的体悟融入了句子对比之中。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更为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科整合,不仅调节了课堂氛围,更为突破难点奠定了基础。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虽然课文采用了列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但面对这天文数字,学生头脑中仍会感到茫然。教者采用了“算一算”的办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算一算。当学生手捧自己算来的数字时,那种读自己算出的数字的感受与读书中的数字的感受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心中自然会升腾起对古埃及人民的崇敬与赞叹。这样做,不仅调节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突破了难点。

  文章的第三小节,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向我们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时还学*了几种说明方法。

  1、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2、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一处景物。有的同学写我们的学校,如:我们的学校座落在乐余镇镇北路,走进校园,你首先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楼,这幢楼高20米,长60米,每层楼有六个教室和两个办公室。虽然写得不是很好,但对于这些说明方法应该说已经基本掌握了。

  除了让学生学*到了写作方法外,还让学生从字句中体会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艰辛和伟大,体会埃及人民的智慧。“这些石块磨得很*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严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体会埃及人民的智慧。“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体会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艰辛。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3篇(扩展8)

——金字塔教学反思实用五份

  《金字塔前的遐想》在导入环节,一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就有学生喊出来是金字塔。于是我顺着这几个学生问金字塔是哪个国家的,继而引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上来。当问到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时,部分同学直接说是印度、埃及、巴比伦和中国,有的同学说是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在确定答案之后,问为什么必须加上古代两个字。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但是有些回答的还在点上。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加以总结,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开始看书,以及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找出为什么这几个国家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文明古国。塔门的地理位置,古文明的发源地,环境以及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有哪些。画了张表格,让学生对比填表。

  关于这三大文明古国,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备了两个课时,在讲课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讲述,而是出示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等,让学生们在大量的资料中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并且打破了课与课之间的界限,三个国家对比着来讲。三个国家所在的位置,分别所处的地理环境,发源地的相同之处。都是河流。古代中国:长江黄河。古代埃及:尼罗河,古代印度:印度河。古代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问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是在大河附*呢?学生交流讨论,老师总结:生存必不可少,河流冲击的泥沙土地肥沃,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和养殖动物,食物充足等等。古代文明古国的辉煌成就:分别从建筑,、农业、文化等方面来比较。

  通过对比,学生能够对四大文明古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在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讲解总结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比以前老师讲学生听,效果要好的多。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

  基于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介绍胡夫金字塔外观和构造的第3自然段,对于介绍金字塔的作用、结构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交流,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设计时我曾想,学生到时候一定会捧着书本一字一句的把他们找到的读出来,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用一句话就概括全了。这让我突然发现,我的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于我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以至于一直不敢放手,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依赖我的*惯。这个结果令我有些惊喜,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并且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并最终转向对写作方法的体会。首先,请学生分别找出能让他们感受到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接着,一起来体会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对于难以想像的数据,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呢?此处体会“作比较”的好处。最后,作者在这么多座金字塔中单选胡夫金字塔来体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这就是应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通过数字体会写作方法,通过数学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语言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用写作教学强化语言教学,并深化情感教学,彼此互为相长,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与接受。

  另外,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读能熟记,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理解,因此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此处安排读的次数也比较多,讲解前后各齐读一次,中间自由默读一次,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我上了《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此课文主要介绍的是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它的建造过程和方法。课前经过对教材深入细致地解读,参考了许多资料,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2个:1、着重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并适时地灌输写作方法。2、通过具体的字、句体会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经过反复的修改和编排,我最终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5个环节:

  1、导入。通过第一课时的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举世闻名的世界地位,那么本节课的导入,首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从埃及金字塔的举世闻名入手,设置疑问:埃及金字塔为什么会如此闻名于世呢?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一起,去品味、感受这茫茫大漠中的奇迹。如此引起学生浓厚的学*兴趣。

  2、基于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介绍胡夫金字塔外观和构造的第3自然段,那么对于介绍金字塔的作用、结构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告诉我,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设计时我曾想,学生到时候一定会捧着书本一字一句的把他们找到的读出来,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用一句话就概括全了。这让我突然发现,我的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于我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以至于一直不敢放手,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依赖我的*惯。这个结果令我有些惊喜,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并且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3、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并最终转向对写作方法的体会。首先,请学生分别找出能让他们感受到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接着,一起来体会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对于难以想像的数据,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呢?此处体会“作比较”的好处。最后,作者在这么多座金字塔中单选胡夫金字塔来体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这就是应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通过数字体会写作方法,通过数学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语言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用写作教学强化语言教学,并深化情感教学,彼此互为相长,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与接受。另外,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读能熟记,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理解,因此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此处安排读的次数也比较多,讲解前后各齐读一次,中间自由默读一次,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4、 “这么宏伟精巧的建筑物,到底它是怎么建起来的?”对于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这一环节,我想,与其我滔滔不绝的讲述,不如让学生自己在书本中找答案更能加深印象。于是,我采取与第2自然段相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上述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寻答案并加以概括,那么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再次体会古埃及人民智慧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发现金字塔的建造至今仍存在许多谜,以此激起他们对人类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这不是重点,因此仅略为带过。

  5、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前,我先给学生做小结,通过小结引导学生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辛,因此金字塔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激起学生对古埃及人民以及金字塔的崇敬之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一段。最后的总结,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类永远都能创造奇迹,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也许就是奇迹的创造者。

  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得较为紧密,一张一弛,节奏紧凑,重点突出,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整节课下来,依然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是一个另我颇为头痛的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要么是过于活跃,一不小心就偏离了教材内容,浮想联翩,要么就像这堂课上,规规矩矩,生怕说错了一个字。经过反复琢磨,我想这是由于我对学生情绪的掌控不到位,有待加强;另外,问题设计得也不够严谨巧妙。这些导致我要么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要么是有了热情却控制不住学生的'思绪。在这方面,我得不断的学*、实践、思考才能获得提高。2、板书不够及时。及时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地梳理,还能加深印象。但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急于进入下一环节,有时竟忘了板书,而后想起来了才补上去,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3、尽管备课时我已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等因素,但对于金字塔的建造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还是忽略了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这么一放手,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想象能达到什么程度就有待考量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水*,让我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文章四、五小节用较多的笔墨描述了古埃及人民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搬运石头,垒石块。然而,金字塔又是古埃及人民的一部血泪史,然而,第三小节仅仅用“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多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三十年时间。”为了让学生对这段辛酸史有更深刻地认识,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奴隶们含辛茹苦的干活场景,通过再现情景,让学生感受在法老的残酷统治下,在烈日炎炎的炙烤下,在食不果腹、饥不择食、衣不遮体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在与亲人生死相依的境况下,在生产工具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奴隶们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激发学生对具有无穷智慧的古埃及人民崇敬的同时,生发对古埃及人民悲惨境遇的深深同情之情,以及对奴隶主(法老)草菅人命的仇恨与愤怒之情。

  在学*第3自然段中“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一句时,我让学生和学校前面一幢教学楼的高度比较,让他们仰视大概有多少高度。随后,由学生来读,我分别用*视、稍仰等角度评价,学生从老师诙谐的评价中明白了读这句的语调应该激昂有力。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外形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聪明和超人的才干。

  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实,描写细致。但是埃及金字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对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一定的障碍,缺乏学*的兴趣,缺乏知识的链接,缺乏与文本的共鸣,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的情绪。

  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时的初步了解,到课堂上进一步感知中获得切身体验,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坚固、奇特,感受古埃及人民勤劳智慧,同时激起继续探究金字塔的愿望。

  我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回忆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配以声像资料,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金字塔。扣住课题,既解题又审题,激发内在的学*诱因,调动学生自读自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开始我就播放了一段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走*埃及,然后播放一段视频,并配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作为导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中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伏笔。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需要学生学*用联系上下文、抓句中关键词语等方法理解有关句子。在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时,我抓住数据和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数据的运用最能体现出金字塔的宏伟,我学用书上打比方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数据,让这些数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在教学“最大的一块重160吨”时,学生对吨几乎没有概念,我把学生*时经常能看到的卡车进行打比方,由于是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就能体会出金字塔的宏伟。在体会金字塔的精巧时,抓住关键词句“很*整、很紧密、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方便学生去理解。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三分文章七分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而朗读与感悟紧密结合,读是为了感悟,感悟是为了更好地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多次与文本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会金字塔的宏伟、精巧。理解了宏伟、精巧,再融入感情去读,使学生真正懂得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而对埃及人民产生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对埃及金字塔的兴趣。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伟、结构的精巧,并学*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在解决金字塔如何建造这个问题时,学生从文中描述了解了古埃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头的方法后,有效运用了学生的课前预*与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在直觉感受中,轻松地了解了金字塔的建造过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体会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聪明。

  在教学中,老师经常担任拓展的重责,而今天我让学生担任这一角色,带着他的伙伴去了解金字塔。在课前,我先让学生查找关于金字塔的资料,收上来后挑选不同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将他们的资料整理到媒体当中。在课堂上,让他们自主拓展,自主交流,为激发他们课后探索埃及金字塔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