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

日期: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的鉴赏过程当中。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唐宋词的创作中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趣的。但其作者多为男性,他们写的词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这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大家在下面查阅了不少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__,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声声慢》全词鉴赏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__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了解其艺术风格。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2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教学小结与作业。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四册“词别是一家”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婉约派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家国之愁”的区别.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语文必修4说课稿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

  ①〈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③.比较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学法指导:

  意象意境感情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2比较阅读《声声慢》与《一剪梅》

  (1)学生试读这两首词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

  (2)听录音范读或老师范读上阕

  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

  (3)提问学生朗读其中一首

  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

  问题:《声声慢》这首词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愁)那么此词中表现的“愁”与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是否一样呢?((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

  同: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明确: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__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

  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感的句子

  明确: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通过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大事记)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__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李清照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孤独之苦)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那么作者是如何入愁的呢?回到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__前的他太*生活,还有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从这个动作中看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

  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二分析意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词人带着满眼忧愁来看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自读课文,找出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黄花的诗句。“黄花”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p愁丝的象征。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内涵。

  6.总结巩固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孤独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7.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

  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全剧剧情,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

  1、分析剧作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子的曲词为重点,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象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的反封建主题。

  (四)美育渗透点

  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二、学法引导

  1、抓住戏剧冲突,理清情节结构,总体上把握剧本内容。

  2、反复诵读[滚绣球],了解窦娥指斥的对象和她表达的感情,从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的控诉、**,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诵读第二部分中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几曲,了解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善良。诵读第三部分的[耍孩儿]、[二煞]、[一煞],进一步了解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3、诵读典型片断,鉴赏语言特色,如婆媳诀别时的对话,凝练而又不失准确。又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诵读三个场面的主要曲词,比较分析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语言色彩和节奏的不同:第一场,指天斥地,语言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第二场,与婆婆诀别,哀婉凄惨、徐缓低回;第三场,发下三桩誓愿,感情如火、慷慨激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加强课前预*,要求学生了解全剧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阅读读本《元曲和明清传奇》一文的相关部分,了解杂剧的基本常识,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 教学设计示例(一)》。以曲词为主,诵读课文;借助课文题解,了解全剧剧情。有条件的,可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全文及关于关汉卿的戏剧评论。

  2、第一课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以便更好地投入情境,体味作品。而后,要求学生独立分析课文节选部分的基本情节,列出简要提纲。

  3、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反复吟诵关键曲词,体会剧作语言和艺术构思的特色,进而通过课堂讨论,归纳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剧中超现实情节的作用。

  4、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关汉卿》和《窦娥冤》。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时在学生充分预*的基础上,借助分角色朗读的学*,帮助学生掌握节选部分的剧情发展脉络,并初步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基本性格。

  (二)整体感知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语文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窦娥冤》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剧作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元代黑暗现实的触目惊心的图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窦娥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最后又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还为窦娥设计了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使整个作品达到“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关汉卿(约1210—约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元代都城,故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其附*)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经把自己比做“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的疾苦,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经常出入于歌楼、戏场之中,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熟悉人民的语言和民间的艺术形式,音乐和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成了元代最多产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现存的有18部,其中《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蝴蝶梦》《单刀会》等都是十分著名的。

  《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2、指名提问,要求学生简要说明元杂剧的主要体式特点。

  3、指名提问,要求学生复述《窦娥冤》全剧剧情(参看课文题解)。

  4、分配角色,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只读曲词与念白,科介从略)。

  5、问题讨论:

  (1)试分析剧情的发展过程,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

  第一层:开头至[滚绣球]曲末“……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诉说冤屈,指斥天地的不公。

  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至[鲍老儿]曲末“……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请求绕道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被押赴法场而伤心;与婆婆见面后,诉说冤屈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4

  教学目标

  鉴赏词意:从意象入手,把握词作空阔苍凉的意境,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描述词作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梳理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咬文嚼字,想象画面,词眼提挈,知人论世,意象解词,以诗解诗,揣摩典故,朗诵传情等等。

  教学重点

  鉴赏词作“登临意”及其表现方法。

  教学思路

  学生试读和质疑――鉴赏意象――鉴赏典故――归结全词,入情朗诵

  主要教学

  方法诵读和鉴赏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资源教科书,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

  (学*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

  一课时

  一、诵读领起聆听,稍作引导。

  教师“无为”而始,尊重学生宝贵的原初体验,据此调整教学行为。

  【活动一】

  学生诵读,初谈体会,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进入对诗歌主旨的探究。

  二、鉴赏诗歌意象,解读“登临意”。老师根据学生的初步感知,或顺水推舟,或投石激浪。

  (一)细细品味词句(景物烘托登临意,动作暗示登临意)

  点拨要点如下,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取舍。

  1.第一句要点:诗中描绘的景象及其感受

  空阔清远。悲凉感,孤独短暂感。

  2.第二句要点:倒装、移情的写法。或解词,或翻译,或诵读,让学生有所发现。

  解词入手:解释“玉簪螺髻”。

  揣摩倒装的作用:强调愁恨。

  提问引起思考:谁在献愁供恨?愁恨何来?

  3.第三句要点:意象的暗示义,及“游子”身份的内涵

  落日,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孤苦无依感。江南游子含义:北国南来;南来投闲置散,并无归属感。(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4.第四句要点:吴钩和词人动作的意象的内涵

  1)以诗解诗细说吴钩:

  ――理解吴钩意象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2)想象画面: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b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

  雕弓挂壁无用--辛弃疾

  长剑铗,欲生苔--辛弃疾

  3)体味“看了”“拍遍”动作

  “看了”,当看过、看完讲,想象:看了又看。“拍遍”,不仅拍,而且拍遍,到处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小结: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英雄不遇,悲愤激切。

  【活动二】

  学生自主发现,说说妙处,说说疑惑。

  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咬文嚼字、提挈词眼、联想想象、把握意象、知人论世、以诗解诗、诵读传情等诗歌鉴赏方法,解读词意,把握意境,理解主旨。

  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学*的初始体验,在这个基础上提升鉴赏水*。

  循“法”得“意”,理解登临意的同时,懂得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整体想象画面,把握意境。小结上片。

  1.小结上片板书

  板书一:

  片段诵读

  指导和范读:进入情境,化身词人,注意技巧。

  例如: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深沉悲凉,“江南游子”四字可以稍起,和后面处理相应)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悲愤无释处,激切,高亢,昂扬。之后有意停顿)无人会,登临意。(低而沉着,深深吐出,不宜表现得纤弱)

  3.拓展联想

  一腔报国心,“无人会,登临意”,在此,辛弃疾道出了古来有为者的一种伟大深沉的孤独感。

  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展开讨论。回答同学的疑问。补充、延伸、修正同伴的见解。

  【活动三】

  片段赏而读,读而赏。读读想想评评。

  课堂上实现多重有效对话。

  借助诵读帮助鉴赏的深入,通过鉴赏提升诵读的水*。懂得怎样读,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引导把握词眼:“登临意”三字在全词的作用――提挈与转换。

  本环节(环节二)教学目的大约分四个层次:

  (一)训练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二)培养学生整体想象的能力。(三)提高依据词眼、章法把握词意的能力。(四)读、赏互动,同步提高。

  三、品味典故,深入探究、理解词人复杂深沉的“登临意”。

  (一)引导揣摩用典(作者借典故抒发登临意)

  1.点拨要点:张翰许汜皆愿意过一种个人安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不求安适,不为私利,壮心许国,矢志北伐的意愿。

  再借桓温表现流年似水,功业无就的沉痛。

  2.引导关注评说典故的词语,如“休说”“怕应羞见”“可惜”。

  3.引导学生感受“可惜流年”之痛。

  首先,老师评述“流年之痛”,渲染蓄势。然后,提问此词是辛弃疾早年还是晚年作品。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随机生成板书二:

  【活动四】

  典故的一般学*:

  1.根据注释明白典故的原意。

  2.揣摩“评说典故之词语”中蕴涵的情感。

  3.在上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思考用典的意图。

  【活动五】

  “流年之痛”的深入探究:

  1.首先,一般会误答。

  2.然后,结合注解推知词人此时为35岁,正当壮年。

  3.接下来,探究正当壮年的词人有流年之痛的原因:往前看蹉跎12年;往后看,国事不堪,壮志难酬。学生在情感和现实的对比中,深悟虽当盛年,现实残酷,功业无就的沉痛。让学生在失误和疑惑中,兴致盎然地探究学*,综合词句意义、写作背景、词人身世以及注释等信息,获得对“登临意”全面、深刻的理解,领悟典故学*的一般方法。

  在“竟然这样”―“原来如此”的思维流程中获得探究的快乐。

  四、品味结句,理解“英雄泪”是呼应“登临意”。1.点拨要点:

  句子意味,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即慰藉英雄寂寞,呼应“无人会,登临意”。

  2.方法提示:

  从解词入手,在章法上梳理。

  【活动六】

  学生解释品味“倩”“�h”“何人”“红巾翠袖”等词意。

  从章法上,理解句子的收束和呼应作用。从字词入手突破难句,从章法上突破关键句。让学生掌握两种解读句子的办法。

  五、总结“登临意”,总结读词方法。有感情的朗诵全词。

  (一)板书三:

  登临意及其表现:

  (二)板书四: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咬文嚼字

  想象画面

  词眼提挈

  知人论世

  以诗解诗

  意象解词

  揣摩典故

  诵读传情

  (三)范读全词

  细读《水龙吟》,一篇情意,凝结在“登临意”三字上。用景物烘托,用动作表现,用典故暗示,情感豪放深沉。正是“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纵然山河有恨,纵然英雄自许,可是,报国无门,请缨无路,杀敌之吴钩,倚天之长剑,只有楼头自看,挑灯细读。正是风雨满天,流年似水,谁人能惜?斯人孤独!此恨谁知!此恨谁知!

  老师很想朗读《水龙吟》。

  老师范读。【活动七】

  学生小结。

  学生朗诵。总结:梳理过程、方法和结果。

  提升:用朗读去表现理解,用朗读去震撼心灵,实现情智和谐的鉴赏。在前面学*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最__,词人、作品、学生、老师,灵魂相应,生命交融。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以学生为本,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把鉴赏和朗读结合起来,鉴赏帮助朗读,朗读提升鉴赏。

  设计简洁而又细腻。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文学史的高度观照作品做得不够。这是《辛弃疾词两首》中的第一首,将在教学第二首《永遇乐》时突出的解决这个问题。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5

  教学目标:

  ⒈、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⒉、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⒊、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元杂剧简介

  ⒉、关汉卿简介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⒊、《窦娥冤》剧情简介

  三、整体感知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

  ⑴把你认为疑难的问题找出来,讨论交流。

  ⑵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

  四、讨论交流

  ⒈、讨论交流疑难问题

  ⒉、自由发言: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

  示例:

  (一)强烈的反抗精神

  ⑴指天斥地

  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好歹,怕硬欺软,错堪贤愚。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⑵三桩誓愿

  临刑时的三桩誓愿,尤其是第三桩誓愿,窦娥把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这是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恨和坚决抗争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这里,是全剧的高潮,也是窦娥形象塑造的最成功的一笔,主人公的反抗精神由此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样,一个勤劳、正直、善良,但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年轻妇女的形象就丰满、鲜明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二)淳朴善良的性格

  诀别婆婆:走后街→说真相→立遗嘱→劝婆婆

  窦娥这善良、美好的心灵更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也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残酷。

  ⒊、谈谈关汉卿的语言风格

  明确:

  ①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

  ②说白,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

  ③曲白配合相得益彰。

  王国维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元人第一。”

  五、探究阅读

  ⒈、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最后发下三大誓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⒉、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理由如下:

  ①“血溅白练”�D�D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并用“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两个典故说明她死得冤枉、悲凄。

  ②“六月飞雪”�D�D表明她的清白,并用“六月飞霜”这个典故表现她的冤情深重,足以动天。

  ③“亢旱三年”�D�D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而是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东海孝妇”这一典故的运用,更加强化了她的斗争性。

  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

  ⒊、这三桩誓愿有两桩即时应验,还有一桩在第四折中也得到验证。现实中这本来不可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均是无法实现的。而在作者笔下,竟然都得到验证。正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描写,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也正是本剧最成功的一处,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六、主题探讨

  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法制黑暗,官吏昏聩

  七、课文总结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也是一位熟悉民间疾苦的艺术家,他用本色又当行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善良、勤劳而又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时代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并且为世界文学画廊增添了一个永不磨灭的形象,《窦娥冤》的确不愧为元曲之首。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1)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实用五份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 1

  天空很深很远,因为有流动的云和飞翔的鸟;大海的浩瀚,是因为它有拍击的海浪和游动的鱼儿;辽阔的绿色草原是因为它有强壮的草和飞奔的马。我快乐地在天地之间旅行,因为我有一个“阅读”包。

  仰望天空,浩瀚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星和尘埃。它们是宇宙的内涵,是地球的本质,是生命的荣耀。我们每个人都像宇宙,也有内涵,有本质,有光辉。什么是杜悦?其实是轻松愉快的阅读。过去的人总是喜欢细细品味书籍,探索书籍的奥秘;如今,尽管我们不能理解快餐阅读的真正含义,但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获得一些快乐和享受。于是,我开始背“读书”包,体会读书带来的快乐。挑一本唐诗宋词的书,找个安静的地方,轻声读,面带微笑。我体会到了陶渊明“东南唯菊”的闲适;李白“笑而出门,我辈是蒿”的自信和旷达;文天祥的“自古谁生不死,留丹之心作纪念”。我陶醉在有缺陷的阅读中。

  要实现这种快乐,就要选择有内涵的书,细细品味,深入吸收其中的精华。我不仅喜欢它们,还受到了丰富多彩的运动和诗歌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几乎没有时间品尝阅读带来的快乐。浅阅读让我们满意。闲暇时,我们带一本杂志,泡一杯绿茶,简单轻松地读一篇文章,细细品味。记得汪国真在《热爱生命》写道:“我不去想我能不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在乎能不能赢得爱情。既然爱玫瑰,就勇敢的向真实的城市吐露。我不想看身后会不会有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线,我就只能带着背影离开这个世界。我不希望未来*坦泥泞。只要热爱生活,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句话让我明白,我热爱生活,就像香港大学名誉院士袁枚,无锡县乡村教师赵世树,邮递员李顺友,飞行员李剑英一样。因为这些普通人对自己的生活有着真诚的热爱,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灿烂的火花。

  背着“快乐阅读”的书包,在深度阅读和浅层阅读之间穿梭。在深度阅读中,我体会到了古文化的精髓,体会到了诗歌的美,如鱼得水,其乐融融。浅阅读中,我短暂的享受了一下,也尝到了一丝感动和快乐。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 2

  我曾告诉自己,要活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屡阳光之中,点亮生命的那盏灯,让人生更有意义。但是转眼间,时间过得很快,我上了高中,经过了高一的彷徨和高二的呐喊,我却觉得自己的生活沉浸在了庸碌里,就好似夜里流浪的迷途人,那番的无奈。突然,我觉得我的梦想有些可笑,甚至荒唐。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在大大的世界里,有一个小小的我在挣扎,小小的我,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准备起航。

  我是一个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孩子,一直坚信自己能拥有最好的一切。每当我看到律师们侃侃而谈的时候,心里的崇敬油然而生。于是我有了想当律师的念头,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用我的语言来抚*一颗颗脆弱无助的心。这便是我的梦想。

  所以,我曾告诉自己,要活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屡阳光之中,点亮生命的那盏灯,让人生更有意义。但是转眼间,时间过得很快,我上了高中,经过了高一的彷徨和高二的呐喊,我却觉得自己的生活沉浸在了庸碌里,就好似夜里流浪的迷途人,那番的无奈。突然,我觉得我的梦想有些可笑,甚至荒唐。

  可是这首《蜗牛》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只有起点的高低,没有理想的贵贱。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在希望与失望中百转千回,即便生活是如此的让人心灰意冷,好像怎么找也找不到方向,但我们还得这么告诉自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我的未来不是梦,暗夜连接着希望的黎明。就像蜗牛一样,纵然被沉重的躯壳所牵制,也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我们也要顺着自己所能达到的方向,努力攀爬,就算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许多艰难险阻,甚至凄风苦雨,我也要勇敢的抬起头来,确信冉冉升起的曙光。因为确定了目标,我便决定向前面对阻碍着我的风雨,或许我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我会向现在的自己挑战。

  无论你的生命曾多么的光辉,也无论你的过往多么的失败,往事一笑而过,每一个跌倒的地方,都是新的起点。高兴的,笑出来;伤心的,哭出来;有翅膀的,飞起来;没翅膀的,蹦也要蹦起来。放心去飞,勇敢的去追,追一切我们未完成的梦。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 3

  孩提时代的记忆静静地酣睡在那一本本落满灰尘的相册。小心翼翼地翻动每一页,无数张或喜或悲的面孔共同絮语着早已消逝的青涩年华。

  在这照片所组成的万花筒中,我独爱在广场上放风筝的那一张。晴朗的春日,尚未完全脱去冬装的我饶有兴致地准备将亲手制作的风筝送上蓝天。天公作美,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那描绘着我儿时梦想的风筝却渐渐地失摇直上。我不知疲倦地奔跑,牵着我心爱的风筝,跑过濠河边的杨柳,跑过往来的行人,直跑得满面爱红、气喘吁吁。那份充盈着满足的自豪感在汗淌过面颊时显得是那样的澎湃,那种忘乎一切的自由在奔跑的每一个脚步中更是专属孩童的非凡的幸福。

  思绪被猛然拉回现在。常常在镜中端详如今的自己,瘦削的面容棱角分明,身体早已不似当年的那样孱弱,头脑中也不再像过去充满天马行空的幻想。更强健的体魄,更成熟的思想,早已经过时间的打磨,愈发明显。只是现时的我还能牵着风筝无忧无虑的在广场上疯跑吗?还能对着如血残阳编织各种美丽的童话吗?还能躺在柔软的草丛中无所事事地等天黑吗?长大,就这样无情地冲走了浪漫的童年;长大,就这样空留给我一张张模糊的念想。

  在斑谰的童年时光中流边,我似乎忘记了是我自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长大。在诵读贤哲的谆谆教诲时,在遨游数字的神奇王国时,在浇灌笔下的文字之花时,我心中早已许下承诺,立志长大成才。人人都无法抗拒长大,但都有对于长大选择态度的权利。不要因为失去自由而悲哀,因为长大会带来崭新的更广阔的自由;不要因为失去快乐而叹息,因为长大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欣慰,更会让自身体会到尽责之后更饱满的幸福;不要因为失去幻想而苦恼,因为长大后的头脑将产生更完美更充满情趣的奇思妙想。

  我轻轻合上了相册。的确,童年的精彩虽然短暂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长大更需要我们用岁月的馈赠去细细体味。长大,并不意味着失去童年,终有一天,那个放风筝的孩子会迈入青年、中年乃至暮年,但到那时,风筝上所承载的梦想我相信已变成令他骄傲的现实。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 4

  如今的社会,人重视的是能力的培养。所谓能力的培养,就是指要培养我们的独立性。我们不仅要成绩优异,还要学会自立自强,如果说人的一生中,连这一条原则都没有的话,那就等于白活了。就好像说一棵树,如果它都连雨水和阳光都不能自己吸收,还谈得上生根发芽吗?

  我们是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的,没有一个人能让我们依靠终身,任何事情都要靠我们自己,我们该学会自立学会自强。

  也许你们都听过这个故事了,但在这里,我不得不再重复一遍。是这样的:有一个懒汉,他懒得都让人难以想象!每天都躺在床上,不去走动,都是让母亲替自己做任何一件事。后来,母亲要外出,但又害怕儿子因为懒惰而饿死。所以,就做了一块大饼挂在儿子脖子上,让儿子在她外出时也可以吃上食物,而不被饿死。母亲离家后的前些天,儿子还会张开嘴来吃上几口大饼,可后来几天,儿子就因为饼的上面被吃完了,而不想抬起头咬一口!直到他饿死为止。这个重复了N遍的故事,难道还不能唤醒我们吗?它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不可以依赖别人的,如果一旦没有了依赖,那后果将会是怎样呢?结果不难想象吧?

  再有,美国的一所小学,学校为了扩大锻炼器材,就让学生去每家每户卖馅饼,然后把他们挣来的钱给学校来买体育器材。其中有一个中国学生,他可从来没有去卖过东西,又是害怕自己说不清,又是害怕客户不配合,再加上父母的劝阻,都说还是让他们来帮助这名中国学生。但后来学生还是下定决心自己去闯一闯。他忧心忡忡的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轻轻敲了敲门。门开了,出现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叔叔,他和蔼可亲的用英文说:“你好啊,请问有什么事吗?需要我帮忙吗?”于是,这名中国学生就像背书一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叔叔居然一下就相信了这个外国孩子的话,答应了这个学生的要求,还先把钱付了。随后,这名学生就有了胆量,又和好几家做了买卖,没想到都成功了。这也是我们自立自强的一个表现。并且,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学生的的确确是缺少自立自强的能力啊!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开始自立自强吗?

  我们就犹如一颗嫩嫩的青草,确实需要一些人的精心呵护,但是,在人们呵护的过程中,也同样要学会独立。否则,哪天没有了人类的呵护,那将怎么办?看着自己在狂风暴雨中自生自灭吗?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 5

  今天早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在商场四楼父母没有看到孩子,一对两三岁的兄妹从楼上直接坠落,当场死亡。

  看到这则消息我内心一阵阵悲伤,两朵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在这里。事情已经发生,只愿天堂里一切安好,没有寒冷,没有危险。

  我望着初升的太阳,为什么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美好,有那么多的美丽,可是,也有很多的忧伤,很多的悲剧。为什么悲剧会一幕幕地上演,谁有改为年少无罪的孩子买单?

  父母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掉落可能是最为悲剧的事情,可能那一刻,感觉天地都塌陷了。但客观地反思一下,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一个人为父母很容易,但是,把一个孩子养大有是多么地困难,既然已经作为父母,就必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地看好,孩子对这个世界是好奇的,什么都想去尝试,对这个世界一点警惕之心都没有,父母怎么能够轻易地撒手呢?但是,这个世界是没有后悔药的,这样的教训是无法弥补的,只愿父母能够走出伤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十分谨慎小心。

  看起来只是一时大意,但是,这是*惯啊。*惯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是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也就是说,在*惯地懒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恐怕多多少少会收到外界的伤害。为人父母不易,希望各位家长好好地看好自己的宝贝,不要让悲剧一幕幕地重演。

  我觉得商场也是有责任的,在高处的楼层当中,应该建设护栏之类的安全措施,以防止这样的安全隐患,商场不仅仅是消费的地方,它还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在商场建设的时候,为什么不提前想到呢?为什么不做好充足的防范措施呢?

  每一条生命都蕴含了父母无限的爱与希望,请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等到保障。世界上最美丽的事情就是看到可爱的孩子在笑,甜美的,纯真的。

  谁为安全买单?恐怕谁都买不起,生命并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凡事必有因果,愿天下人做好善因,居安思危,增强安全意识。让生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生长。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2)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实用五份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赋的特点。学*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三)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难点、重点解析

  (一)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分析:《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玉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一自然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二自然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三自然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情,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四自然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三)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细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旨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第一自然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二自然段叙写宫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第三自然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四自然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

  由此可见,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以敬诫“后人”是全文主旨。联系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所说的“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以看出这“后人”指的应是当时最高统治者。

  (四)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分析: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还只是建筑之外观。接着,作者的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袖”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例“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六)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妆、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2

  一、导入新课

  1、提起战争,同学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想到了痛苦、灾难、血腥……还有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烈火硝烟……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是总苦痛的。

  2、今天,我们学*小说《荷花淀》,(板书荷花淀)也与战争有关。课前同学们预*了课文,那同学们也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读后的感受,好吗?

  你感受到的是清新,有的同学说是恬静,还有的同学说是自然,还有和谐。

  本文与战争有关,但同学们却感受却是美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荷花淀》真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板书美)

  我们在这节课就来重点赏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带给了我们“纯美”的感受。

  3、我们来看一下本文的学*目标,你来给大家读一下吧。

  二、研读文本,品味纯美

  下面同学们在预*的基础上再读文本,把文本中能给你“美”的感受的地方找出来细品。五分钟。

  1、披文入情赏美景

  好,哪一个同学先来说?

  这位同学。

  奥,前三个自然段环境描写感觉特别美,能具体说一下吗?

  你看到了一幅图画,什么画面,月下女人编*图。概括的非常好。

  这位同学,你也想说?

  你感受到了纯美的意境。

  把纯美换一个词?

  清新明丽,一般而言,意境的营造离不开意象,那你能说一下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吗?

  对,有月亮、苇眉子、云彩、薄雾,意象也是那么唯美。

  你喜欢这一部分,那你就给大家读读吧,其他同学可以试着想象画面?

  他读的怎么样?

  节奏感好,声音很美。的确,我也感觉声音与画面很相配。

  同学们,我把第一自然段在形式上做了一个小小改动,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

  有什么不一样?

  感觉像读散文诗。评论家也这样说,因为孙犁小说散文诗般的语言、朦胧诗般的意境,还称孙犁的小说是“诗体小说”。

  2、沿波讨源见真情

  荷花淀不仅景美,人也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水生嫂。

  谁来结合文本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

  好,最后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勤劳美丽,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编*的描写中看到的,

  还有吗?从大门没有关,端饭看出体贴丈夫、温柔多情。用词十分准确。

  谁来补充?

  你从他们坐船找丈夫看到水生嫂惦念丈夫,遇见敌人看出她的勇敢,把船划进荷花淀中去,还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很好,这不仅有水生嫂,还有其他女人,只是他们共同的品质。

  刚才我们抓住动作细节赏析人物形象之美,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有一个突出的手法,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对,就是对话,也就是语言描写。

  我们来看这三句。

  “你总是很积极的。”(投影)

  从这句话,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你读出了嘲讽,嘲讽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吧“就你积极”,再读一遍,换一个词,有点埋怨,对,水生嫂埋怨什么呢?(太危险了,不和家里商量)除掉埋怨,我们还读出了什么,是肯定和夸赞,由此看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

  第二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当时出版时句号被改为逗号,孙犁先生不同意,你们看有什么不同吗?

  对,句号强调的是我不拦你,更能突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如果是逗号的话可能更强调家里的困难了。你对标点理解的都这么深刻,可见很会赏析文章。

  第三句呢,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中国有句老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对,不可跪着生!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本色。

  同学们将分析整合一下,学总括水生嫂形象

  温柔体贴、勤劳淳朴、勇敢坚贞、深明大义、爱家爱国。

  这不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当时千千万万战地农村妇女的品性,他们像荷花淀里的荷花,有着纯真的的性情,闪耀着纯美的人性的光辉。

  3、水到渠成识结构

  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我们来看情节,课前让同学们拟小标题,找一个同学说一下。

  好,中间这位同学,你来说。

  能够抓住主要场景,概括的很好,“送夫抗敌”“探夫遇敌”“助夫杀敌”,情节简单,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曲折离奇,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这也应是本文被称为纯美绝唱的一个方面。

  4、疑义相析探主题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枪战环节,三言两语便被带过,对此提出批判,还有人说,“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人们会这么恬静自得吗?作家这么写是诗化战争,是违反现实的呢?”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小组内讨论一下。

  一组先来说把。

  你们认为我们的祖国本就美好,人民本就纯真,所以与现实相符。是支持孙犁先生这样进行创作的。

  三组来说。

  这样更能激发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江山如此多娇,岂容外敌践踏。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孙犁文集》中有这么一段话,齐读一下,“看到***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荷花淀》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小说的一首纯美绝唱”。

  孙犁的创作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虽然荷花淀带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但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我们生活在和*年代,定当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三、布置作业

  还有一篇小说与《荷花淀》并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双璧,那就是茹志鹃的《百合花》。课后请阅读,并完成思考题。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3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像*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第一题。

  (3)预*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1)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第5段。

  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

  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三。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4

  一、导入

  这个学期我们学xx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无数像“桥边的老人”一样的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经历了战争又有幸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那些在战火中九死一生的战士,在战后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有人关注呢?让我们走*伯尔,走进《在桥边》。

  二、作者简介

  “二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一位与**主义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这段经历为主要题材,着重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一、整体感知

  1、根据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战争之后(二战之后)

  2、“我”是谁?“我”为什么坐在桥边?

  明确:猜测——“我”是负伤的战士或百姓。

  他们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二、重点研读[ks5u]

  1、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我”满意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明确:不满意。

  这份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为了生存,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数错,“乱数”,使得数字不准确。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我就用五位数来表示我的慷慨。”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2、除了因为工作单调、枯燥、乏味,还有其他原因使得作者对这份工作、对自己的生存现状感到不满的吗?

  明确:对“他们”的不满。

  3、“他们”是谁?“我”为什么对他们感到不满?

  明确:这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第一段“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即便这些是虚假的数字,他们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图作出些“政绩”,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存状况。

  4、“我”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那么,“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找出相关语段。

  明确:想要爱情。(心爱的姑娘)

  5、当心爱的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课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6、师: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齐读,感受 " 我 " 的欢乐。

  7、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三、齐读课文,感受情节的“摇摆”。

  1、在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后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

  2、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发生、发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

  3、 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 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

  5、 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6、小结: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四、主题探究

  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小结1: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或小结2: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 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 “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d) 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 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黄鹂”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生通过对诗人其他诗作的比较阅读,了解徐志摩诗的特点。

  【教学设想】

  徐志摩这个名字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可以通过留预*作业--“走*志摩”,让学生走*诗人,搜集徐志摩的资料,了解他的主要经历。(上网、到图书馆查阅)从《黄鹂》入手,拓展阅读,比较《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三首诗在意象、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黄鹂》。

  (一)简述诗歌内容

  诗歌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梢,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一个怎样的群体,可以想象),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二)分析意象

  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不十分清楚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在诗中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

  引导题:

  1被起坑泻翁氐悖

  (1)“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中,“掠”“颜色”表现了黄鹂的什么特点?

  (2)“不作声”能看出黄鹂什么特点?

  (3)如何看待诗人“艳异”的感受?

  (4)两次出现“春光”“火焰”“热情”含义有何不同?本体、喻体有何不同?

  2蹦憔醯谩盎起俊毕笳魇裁矗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

  引导题:

  (1)“我们”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在期待什么?

  (2)“怕惊了它”表现“我们”怎样的心理?

  (3)结尾中“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诗人感受如何?

  (4)这首诗言终意犹未尽,试谈谈诗人还有哪些未尽之意。

  (四)讨论

  师生以上述问题为引导,主要理解下面三个问题。

  1被起坑泻翁氐悖

  抓住“掠”“颜色”“艳异”等词语可以看出,黄鹂迅捷、惹眼,这是黄鹂在一瞬间给人的视觉感受,充满灵性、给人带来意外惊喜;“不作声”又多了几分神秘,引人向往;前一个“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比喻黄鹂,使人感受到它充满生机、活力,热烈、冲动、张扬,引人向往。

  2蹦憔醯没起肯笳魇裁矗

  《黄鹂》是一首象征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诗中两次出现的“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这是一种理想的破灭,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等等。

  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

  学生展示预*作业“走*志摩”的材料。

  举例: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因遇雾在济南附*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练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

  诗人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

  由是观,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

  3北硐至耸人什么样的情感?

  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

  二、印发材料,比较徐志摩诗作三首《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为要寻一个明星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像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

  缝,一点

  光,一分

  钟。

  (一)思考

  1北冉先首诗意象的特点。

  2碧柑刚馊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二)讨论

  1北冉先首诗意象的特点。

  (1)《雪花的快乐》

  “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欢快、无拘无束、轻松自由)

  “认清我的方向”(目标明确)

  “飞扬,飞扬,飞扬”(坚定执著、矢志不渝)

  “她”--“有朱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理想的象征)

  (2)《为要寻一个明星》

  “明星”--理想、美、信仰或者爱情

  “瞎马”--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凭借物

  “荒野”“昏夜”--黑暗的环境

  骑手--诗人自比

  (3)《阔的海》

  “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表现出诗人追求光明的可怜、卑微和顽强执著。

  2碧柑刚馊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1)《雪花的快乐》

  这首诗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雪花的旋转、飞翔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阅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关注到,这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现实中他的灵魂也许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2)《为要寻一个明星》

  “为了寻一个明星”,这“明星”是什么?意象的隐喻是不确定的。但你可以感受到它与寻求者之间的严峻关系,黑绵绵的昏夜是对明星的一种严丝密缝的遮蔽,而执著的骑手却寻求它的敞亮,这中间隔着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骑手的胯下却是匹拐腿的瞎马。想往和可能之间的紧张关系就这样构成了。至于这种意象,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填充”好了:理想、美、信仰或者爱情。“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理想和希望有一点影子时,主人公已没有机会看到。从中我们体会到诗人追求理想过程中美丽的挣扎。

  (3)《阔的海》

  徐志摩在他为数并不算很多的诗文中多次描写过“飞翔”,“飞翔、飞翔、飞翔”,然而,此刻,作者竟宣称放弃所有这些壮观和逍遥,宣称无疑象征自由的“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而只是奢望“一分钟”的时间,“一点光”的明亮和“一线天”似“一条缝”的希望。一个“小孩”,当然是纯真、新鲜的,生命刚开始,希望刚萌生,绝对应该拥有更多的光明,更美好的希望、更开阔的自由与更长远的生命。而却“在一间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这里面,满溢着诗人理想幻灭的几许沉重和悲凉。诗中,一个天真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希望显得如此的卑微、渺小而可怜。

  从这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三首诗都是以浪漫主义的抒情笔调抒写自我的“灵性”,都是在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透示出了对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恼。

  三、本课小结。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3)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五)份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高贵的个人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含有丰富感情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在***看来,古代帝王缺少“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也有必要补充一些“风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关于作者及《离骚》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请学生找出以下语言知识点,教师疏通重要词语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圆凿。

  忳郁邑余侘傺兮通“郁悒”,忧愁苦闷。

  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2)同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用法,使……步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形——动,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形——动,加长。

  固前圣之所厚形——动,推重。

  哀民生之多艰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

  鸷鸟之不群兮名——动,合群。

  谣诼谓余以善淫动——名,纵欲之事。

  屈心而抑志兮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3)特殊句式

  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无标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谣诼谓余以善淫状语后置。介词“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状语后置。介词“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一词多义

  虽: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

  修:余独好修以为常美

  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改

  (5)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出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3.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诗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外在形象?

  明确:(略)

  5.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

  四、理解文章

  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明确: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明确:用“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能力提升

  把自己想象成屈原,再读课文。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②比喻手法的运用。如:蕙纕、兰茝、峨眉—高尚德行,灵修—怀王,众女—小人,绳墨—准则,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时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探究

  你赞成屈原投江自杀这一举动吗?(在班内辩论,言之成理即可。)

  七、小结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疾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震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八、作业

  课下熟读《离骚》全文以及译文,背诵诗中的名句。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2

  1、了解屈原的生*,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 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胗(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善良而又*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

  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纫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汩:水急流通状,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二课时

  一、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

  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

  7、赞颂三后之纯粹。

  诗人赞颂先古三王的美好品行,重用各种贤才,希望楚王能向古圣先王学*。

  8、尧舜和桀纣的对比。

  耿介,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帝王不同的政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学*,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9、党人和自己的对比。

  党人只图享乐,结果祸国殃民,既表示对党人的痛恨又替君王国家担忧,告诉楚往要远小人,任用真正的贤才,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亡国的覆辙。

  10、自己忠而被谤的遭遇。

  踵:脚后跟,武:足迹,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x乱。(评析)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却受到众女的嫉妒谗毁,终于被抛弃。

  11、患而不舍为灵修。

  謇謇:忠贞的样子,正:证,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明知尽忠的为患,但不忍舍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翻译)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12、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总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嫉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动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三课时

  一、艺术欣赏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语法总结

  1、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 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 *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 关于军事的

  3、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4、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3

  [教学目标]

  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

  3、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2、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教具]

  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词导入。

  二、屈原及相关简介

  结合注释了解屈原,由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屈原作品

  2、关于楚辞

  三、结合背景知识释题

  “离骚”二字,古来数种解释:

  1、司马迁: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班固亦同)

  2、王逸:离别的忧愁。“离,别也。骚,愁也。”

  ——因司马迁距屈原年代未久,故司马迁的说法最可信。

  另外还有认为“离骚”二字当释为“牢骚”的。

  又有认为《离骚》和《劳商》“同实而异名”,是楚地歌曲名称。(游国恩)。

  还有以离骚为“排解忧愁”之意。(钱钟书)

  四、诵读

  1、播放录音范读,正音;

  2、学生朗读,要求:

  把握诗的节奏:《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直至口熟。

  体味诗的情感:朗读时还要把握每一节的主旨,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离骚》知识点梳理:(多媒体展示,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疏通句子)

  1、重点词语

  2、通假字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古今异义的词

  6、句式

  7、难句翻译

  六、阅读理解

  1、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2、了解“香草美人”的象征方法

  香草、美人是《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美人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美人香草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

  七、总结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以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楚辞影响深远,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诗经》和《楚辞》所开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二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离骚》“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对《离骚》予以高度评价:“惊采绝艳,难于并能。”

  八、布置作业

  1、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2、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3、《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4

  【教学要点】

  1、掌握作家作品以及文学体裁常识。

  2、理解运用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

  3、翻译并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难文浅教,重在落实,先译后析,趣味背诵。

  【教学流程】

  一、出示对联和诗歌,初步感知,导入课文

  1、对联和诗歌: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2、阐释对联诗歌内容:

  屈原一生忠君爱国,但不被理解,反被排斥、流放,最后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招魂》《九歌》是他的作品。屈原在诗歌中,往往用香草比喻自己,表现自己的高尚品德。

  二、掌握文学常识,落实基础知识。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堂上师生交流,进一步明确知识点

  1、屈原:名*,字原,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由集体创作转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有作品25篇,《九歌》11篇,《九章》9篇,另有《离骚》《天问》《远游》《卜居》《渔父》等作品,保存在西**刘向辑录的《楚辞》中。其中,《九歌》是祭神的乐曲,充满生活气息;《天问》表现屈原的学术造诣和历史观、自然观;其余以《离骚》为代表,表达内心的情愫。《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也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新诗体。源于楚地歌谣,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每句以四六字为主,多用“兮”字,辞藻华丽。楚辞的概念最早见于《史记》。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模拟这种题材所写的作品汇辑成书,定名《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了诗歌总集的名称。因为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后人以“骚”来称楚辞。而《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国风”,后人以“风骚”称《诗经》和《离骚》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三、翻译全文,落实字词句等知识点

  1、通假字:

  错──措,措施。

  郁邑──郁悒,忧愁苦闷。

  反──返,返回。

  离──罹,遭受。

  章──彰,明显。

  圜──圆。

  2、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矣,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3、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使动用法。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高,形容词用作动词。

  四、把握内容,讨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思路:前七节抒怀,揭示被排斥原因,表达坚定意志;后六节反省,检查自己行为,追求高尚品德。诗人为民**,遭奸臣诬陷、**罢斥,他坚守信念,誓死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他追求政治理想遭挫折,决心追求理想人格,虽死不悔。

  2、讨论诗人的形象:

  诗人的处世原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诗人的人生信条──“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

  诗人的爱国观念──君国相融,君是国的化身,富国强民的希望寄托于国君一人,即“忠君爱国”。

  幻灯展示后人的感慨:

  生不能力争而强谏,死犹能冀其感发而改行!(苏 轼《屈原庙赋》)

  屈*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 白)

  3、教师激情演讲:他是一个不吾知的富于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有理想有骨气又有使命感的失意政治家的形象。屈原虽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依然是伟大的诗人!

  五、掌握艺术特色。探讨比兴手法

  1、生活喻:

  “偭规矩”“背绳墨”比喻时俗背弃法度;“鸷鸟不群”“方圆不周”比喻决不同流合污;“芳泽杂糅”“昭质未亏”比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相道”“行迷”“复路”比喻政治上的进退出处,相当于现在的“仕途”“出路”。形象生动,诗意盎然。

  2、两性喻: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諑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諑谓余以善淫”。对国王以夫君相称,称朝中奸佞小人为挑拨离间君臣关系的众女,把君臣关系说成夫妻关系,男女关系。两性喻把斗争生活化,用男女间的感情纠葛和夫妻间的离合悲欢写君臣、臣臣间的明争暗斗和权势起伏,化抽象为具体,*添了几分人情味。语意双关,化俗为雅。

  3、芳草喻:

  用蕙、茝、芰荷、芙蓉为衣料饰物,象征对美好人格的追求;用芳(发香的花草)比喻自己的高尚品德;用兰、椒等美好的花木烘托诗人开朗美好的形象。芳草喻在视觉上斑斓绚丽,嗅觉上馥郁芬芳,华美繁富。诗人用芳草香花比喻自己的美德,有委婉含蓄的艺术效果。

  六、在扑克游戏中趣味记忆,背诵文章

  前后位的四个学生组成小组,让他们分工合作,把《离骚》的13段文字分别制作成13张扑克牌,每张牌上写出全段内容或开头的几个字。各组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在打牌中背诵全文。实践表明,学生的游戏办法可谓五花八门,妙趣横生。

  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离骚教案。

  2、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4)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3篇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喉咙(hóulóng)战栗(lì)清澈(chè)憎恨(zēng)

  翡翠(fěicuì)栖息(qī)蔚蓝(wèi)崛起(jué)

  2.识别字形

  3.分辨词义

  闪烁·闪耀

  闪烁:着重指光亮忽明忽暗,明暗不定。可以说“闪烁不定”。闪耀:着重指光彩耀眼。可以用于忽明忽暗地四射,或非忽明忽暗地四射。

  优美·幽美

  都有美的意思。“优美”是好而美,可以指环境,也可以指动作。如“这个跳水运动员的动作很优美”。“幽美”主要指环境幽静而美好,如“这里环境幽美”。

  二、文学常识

  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1971年高中毕业。任北京胶刃厂工人。职业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作家协会。

  三、经典句段

  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这支歌/海水和冰块猛烈相撞,船冲向浪头/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点拨:这些诗句有力地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执著追求。

  问题导引

  1.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

  提示:诗中的“你”和“我们”都是青春的象征,指年轻有为、有着激情和斗志的青年一代。

  如诗中所说的“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想象的云朵在疾风中飘扬/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走向辽远的地方,放出喉咙里的力量”等都是青春的标志,是青年人的特点。

  2.为什么“我们”要“一起奔腾”?请列举诗句举例回答。

  提示:诗人在第4节诗中用了一系列的问句,如“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等充分表现了青年一代——在拥有“青葱的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的重要性.

  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才疏学浅,还不爱学*,每次孙权劝他学*,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他是如何劝吕蒙学*的。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品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多媒体显示如下: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现山西夏县)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

  4、展示标有正确读音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字音。

  5、展示标有正确读音和句读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句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疏通文意,

  2、全班以分五大组的形式每组探讨两句话的翻译,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合作共同完成课文的翻译工作。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大屏幕展示重点字词的翻译。

  (五)、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师:文章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感兴趣的人物的语言自由练读。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奇、赞叹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通过指读、齐读、对比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体会人物的语言,从而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让学生脱本进行人物对话,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孙权:*易*人、关心下属、王者权威、重才、善劝

  吕蒙:虚心听劝、胸怀坦荡、幽默

  鲁肃:真诚、敬才、爱才、讲礼节

  归纳成语: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六)、拓展迁移,比较阅读

  我们学过《伤仲永》,你认为方仲永与吕蒙有何不同?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你觉得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吟诵课文、结束本课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 ,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接* 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5)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苏轼的生*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学*辛弃疾精选典故使语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运用技巧;品析语言,把握《声声慢》的意象及愁情;感受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风。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理清词的脉胳结构,揣摩辛弃疾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会想象和联想。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提升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苏轼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领悟辛弃疾的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的忧愤;在学*优秀诗词中体悟、浸染,提升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理解词作的内容,体会苏轼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品味词中典故,通过典故的赏析深入了解辛弃疾的内心所思;把握意象,体会李清照的愁情。

  教学难点掌握借古咏怀诗、借古讽今诗的鉴赏方法;领悟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的忧愤;深入探析李清照表现“愁”的艺术手法,并能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宋词鉴赏概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二、开展研*

  学*活动一:了解宋词及流派

  活动引领: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请大家说说这两个派别的区别。

  题材的广阔和狭窄是豪放派与婉约派最显著的区别。纵观婉约派“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而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

  在词的形式上,婉约派与豪放派也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子。婉约派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视音律上的规则为法度,视语言上的清规戒律为法宝。他们的作品醉心于谐音合律,刻意于雕章凿句,而豪放派则不为形式所羁,而是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

  在词的题材、内容的广阔上豪放派超出了婉约派,在艺术上两派各有长短。婉约派在形象的描绘刻画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能够达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在丰富词的艺术表现方法上是一大贡献,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上有成功之处,能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显得典雅工丽,然失之缠绵悱恻,无昂扬之气。而豪放派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结构上跳跃动荡,纵横潇洒,造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显得清超豪迈,为婉约派所不及,但在具体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稍逊于婉约派。俞文豹《吹剑录》有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话是对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学*活动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活动引领:师生共同搜集、整理诗歌作者和创作背景知识,展示如下:

  1、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数次起落。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寄于词中,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婉;其词题材广阔,善于化用典故,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多有谴责。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3、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4、《赤壁怀古》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至他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背景:本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当时辛弃疾六十六岁。韩侂胄当宰相,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后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他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做法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就会重蹈覆辙。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6、《声声慢》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学*活动三:诵读诗歌

  活动引领:四读诗歌,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明情感。

  一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字词正音:

  故垒(lěi)纶巾(guān)樯橹(qiánglǔ)早生华发(fà)

  初嫁了(liǎo)还酹(huánlèi)佛(bì)狸祠下舞榭(xiè)

  巷陌(xiàngmò)金戈(gē)元嘉(jiā)戚戚(qī)

  二读,同桌互读,读出语气

  三读,教师范读,把握情感

  四读,师生共读,初步感知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视频。

  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就像这滚滚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他们隐藏在文学作品中,幻化成历史的回声,在我们的耳边回荡。今天我们要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和一段历史有关。

  (二)解题释意

  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

  明确:《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限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韵律(*仄、用韵、韵脚)。“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它是一首词主要内容的集中反映。

  (三)明确怀古诗鉴赏方法

  1.从题目中可知这首词属于什么词?

  明确:怀古词。

  2.怀古诗概述。

  (1)定义:诗人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吟咏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2)赏析方法:了解史实——明确意图——体悟情感——掌握技巧。

  (3)写作思路:眼前景(事)→昔日事(景)→心中情(抒怀∕讽今)。

  (4)关键: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当苏轼登上赤壁矶,面对滚滚而逝的长江水,他想到了哪些古人?由这些古人引发了什么身世之感?

  二、文本研*

  学*活动一:整体把握

  活动引领:自由朗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2.提问: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写游赤壁所见之景,下片缅怀古人,抒发人生感慨。

  学*活动二:赏古迹美景

  活动引领:师生共同赏析诗歌上阙景物。

  1、男生齐读上阕。

  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抽学生作答:

  (1)在词的上片,作者看到了哪些景?

  明确: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作者为什么描绘这些景象?

  明确:“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突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从姿态、气势、色彩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了下片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意气,渲染了气氛。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片,引起下阕。

  3、小结上阕: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写了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的英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集体朗读并试背上阕。

  学*活动三:解胸中块垒

  活动引领:解读诗歌下阕,理解诗人寄寓。

  1、女生齐读下阕。

  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后学生作答:

  (1)下阕扣题写“怀古”,咏怀的对象是谁?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咏怀对象”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一形象的?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咏怀的对象是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周瑜幸福美满的婚姻;“羽扇纶巾”写周瑜的打扮,表现了周瑜的儒雅风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的功业,表现了周瑜的英姿勃发。总之,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位英姿勃发、儒雅风流、功成名就、生活美满的大英雄。

  (2)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苏轼的生*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分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1036—1101),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他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苏轼被召还为翰林学士;**再度秉政后,他又被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苏轼曾总结自己一生:“问汝*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周瑜PK苏轼

  人物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婚姻幸福美满三十丧妻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遭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明确:通过描写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进行赞美,也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写周瑜“雄姿英发”,而自己“早生华发”,怀古思今,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

  3、总结下阕内容。

  第一层描写周瑜的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学*活动四:悟诗人情怀

  活动引领: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你认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但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在怀古中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饮酒赏月中实现了对人生挫折的超脱,用达观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三、总结提升

  1、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为例,总结怀古诗词的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首都是怀古之作,都是借景抒发自身的感情,但从人文精神、人生体验上着眼,二人有没有差别?

  明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是悲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

  这是对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关照,是道家个体精神的集中体现;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主要是对于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是对社会的关照,这是儒家“居高位则忧其民,退居江湖则忧其君”的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

  附: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辛弃疾,我想用一个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他:行走的荷尔蒙。此言不虚,有诗文为证:

  “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辛弃疾《念奴娇》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幸勿杀我。”——义端和尚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时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友人陈亮

  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代英雄,今天让我们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了解这位英雄的真性情。

  二、文本研*

  学*活动一:诵读诗歌

  活动引领:反复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情感基调。

  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学生学读。

  4、教师提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悲凉、悲壮、悲愤,可见辛弃疾是一个悲情英雄。

  学*活动二:理解词意

  活动引领:结合注释,疏通生词,读懂大意。

  1、解释词语

  风流总被英雄的业绩

  金戈铁马兵强马壮

  元嘉草草草率、仓促行事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可堪回首不堪,哪堪

  寻常巷陌普通

  烽火扬州路宋时行政区域名称

  2、疏通词意。

  学*活动三:探讨用典

  活动引领: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极具代表性。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章的用典,并指出这些典故的来源及其作用。

  (一)初识典故

  小组合作探究: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及其用典意图。

  老师总结:本词**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古人古事意图

  孙权建都京口,雄踞一方叹英雄后继无人

  刘裕起兵北伐,骑士如虎表建功立业雄心

  刘义隆草率出师,仓皇而逃劝为政者勿草率

  拓跋焘率兵追击,建立行宫谏为政者勿忘本

  廉颇年纪虽老,尚且能战望为政者用人才

  备注1:孙权其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在此引用孙权之典,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对南宋**苟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极大不满,是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烈谴责。

  备注2:刘裕其人

  刘裕曾在京口住过,两次从京口起兵,生擒了燕王和秦王,成就了北伐的大业。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备注3:刘义隆其人

  刘义隆是刘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北魏军一直追到长江边,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赢得”二字沉痛万分,悲愤之至。这三句暗指南宋*事,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用张浚北伐,在符离集遭到大败。作者希望当局接受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引用这一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辛弃疾在北伐中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及讲求实际,他力主用兵又决不苟同韩侂胄之冒进。

  备注4:拓跋焘其人

  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曾追击王玄谟的军队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在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后成佛狸祠,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作者写此情景在于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同时也是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复失地。

  备注5:廉颇其人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起用廉颇,于是派使者去察看,廉颇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显示自己尚能为国效力。报者却云:“一饭三遗矢。”终未被用。辛弃疾虽身居抗战前线却并未受到重用,政敌在时刻窥探着任何可利用的机会迫害他,所以他不禁想起了廉颇。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事虽高,尚有余勇,为国效力。

  (二)深研典故

  此词用典繁富,虽偶有人评曰:“微觉用事多耳”,但明代杨慎在《词品》:“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更多的人盛赞辛词用典贴切,请同学们认真研读本词,找到典故之间的联系。

  第一组:孙权和刘裕两典切题中之“京口”

  孙权建都京口,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

  刘裕出生在京口,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贵族英雄,一个是草根英雄,两个例子类举,并不显得重复。

  第二组:刘义隆和拓跋焘切国家时势两个典故之间是因果关系

  刘义隆的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被拓跋焘追至江苏**县的瓜步山上。

  同时刘义隆的北伐失败又和其父亲刘裕的胜利北伐形成了对比。

  第三组:廉颇的典故

  作者虽然年纪老大,可仍然有一颗力图收复中原的进取之心,但是一个“凭”字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伤,作者自比廉颇但又不如廉颇,廉颇尚且有人去问一问,而自己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用典可谓环环相扣,使整首词呈现出含蓄沉潜的艺术魅力。

  三、总结拓展

  1.归纳主旨

  作者通过追忆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朝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下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2.描摹英雄

  北固亭上的辛弃疾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幅图片,一个剪影,他已然化为了一个符号,孤独的悲情英雄的符号,下面同学以《北固亭上的辛弃疾》为题写一段话,来描摹英雄形象。

  示范展读:

  北固亭上的辛弃疾

  登亭远眺,残阳如血,晚风吹来,吹动了你的衣衫,却吹不散你心头的忧伤——英雄难觅,故土难收,知音难遇,让拥有一腔热血、一身武功,满腹韬略的你黯然神伤,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又有谁来替你拭去。

  光阴似箭,流年如水,四十三年了,你一直做着自己的英雄梦,梦回吹角连营,梦里金戈铁马。那义薄云天说的是你吗,那热血难凉说的又是你吗?是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说的正是铮铮铁骨的你,只可惜你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

  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痛苦,“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你期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是,一个错误的时代只能成全一个伟大的词人,却不能成全一个伟大的英雄。

  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我依稀看到了你横溢的才华化为缕缕墨迹,在纸上虎啸生风、横刀立马,我依稀听到了你豪放的歌声,在格律中,化为剑啸,至今铿锵!

  3.布置作业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咏史怀古词,请进行比较阅读,然后思考两篇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有何异同。

  附: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声声慢》。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新课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词坛奇女,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

  2.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且通晓金石鉴赏。

  (1)少女不知愁滋味

  李清照生于北宋,父亲李格非兼通文史,母亲王氏也能文,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她自幼便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她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做学生。他们志趣相投,生活幸福美满。

  (2)中年识尽愁滋味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帝被掳,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不久,李清照一生的收藏几乎全部被焚毁。两年后赵明诚不幸病死,这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旅程。她的作品也失去了年轻时清新可人、浅斟低唱的风格,转为沉郁凄婉。《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二、文本研*

  学*活动一:初读感知“愁”情

  活动引领:学生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

  一读:用低沉舒缓的语调和语气吟读。

  提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几句,要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感情:低沉舒缓,在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二读:突出词句中的重音。

  提示: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的“冷冷”“惨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最难”、“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正”“却是”“旧时”、“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独自”“怎生”等,要重读。

  三读:读出惨淡的意境、凄清的氛围。

  提示:字字含情意,寂寞的处境、悲惨的心境、凄清的环境等,要渗透在沉郁、舒缓、抑扬有致的语气语调中,通过对重音、语气、语调的把握和对意境的感受,以声传情,表情达意。

  学*活动二:解读通晓“愁”意

  活动引领: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解读诗意。一人朗读诗歌,一人解释重点字词,一人疏通词意,一人改词成文。

  1、了解字词:这首词用口语写作,好懂好读。

  2、词义检测。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将息:养息,休息。

  黄花:菊花。

  敌:对付、抵挡。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损,在词中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

  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堪:可以,能够。

  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怎样挨到天亮。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3、理解词意

  教师点拨:从语言层面疏通词作大意,是把握诗歌内涵的基础。那么,怎样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呢?常用的方法是“四字综合法”,即:调——调整语序;补——补充空白;删——删减反复和表意不实的词;意——妙解修辞。比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应调整为“正伤心,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应调整为“黄花憔悴损,堆积满地,如今有谁堪摘”。

  4、改词成文

  请同学们在自主理解的基础上,把全词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抒情散文。要求:忠实原作,语言优美。

  学*活动三:研读品味“愁”心

  活动引领:“愁”,是《声声慢》的主旋律,这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无可奈何的忧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词人是怎样写愁心、愁绪、愁情的?

  提示:可以从字、词、句入手,可以从意象、意境入手,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可以从结构入手。请选好一个点进行赏析,然后互相交流。

  学生交流的内容预设:

  1、妙用叠词抒发悲情。

  (1)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2)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

  (3)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哀伤。七组叠词的运用,很独特,这是高妙的笔法。

  2、在完整的叙事中抒发哀情。

  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了“赋”的手法,赋,就是铺叙,就是描述,通过细腻地描写一个故事来抒发感情。这个故事是她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喝酒,一个人遐想,一个人看着长天大雁飞过,一个人看满地黄花零落;一个人独守窗前,追思过往,听雨打梧桐,彻夜难眠。这就是她的故事,在完整的叙事中抒发了哀情。

  3、巧用意象,托物寄意。

  全词通过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情。

  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晚风渲染愁情。

  孤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黄花:比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雨滴梧桐,敲碎人心,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4、运用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追忆深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是想象和联想,是虚写,有雁飞过,作者心生感慨,就联想到,这可能是曾经为我们传书的那只鸿雁啊!它曾经见证过我们的美好生活和爱情,而现在看到我这样孤单悲愁憔悴的样子,它会不会也感慨万千呢?

  这几句的意境因想象使词作的境界陡然升华。更显得开阔,更显得浪漫。

  5、直抒胸臆,极言愁情。

  “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吐露无限愁情。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用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就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084年:李清照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两人情投意合,共赏文物。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此时李清照46岁。

  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孤苦飘零。

  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了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夫,孤苦飘零,晚景凄凉,没有子嗣,孤独离世。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苦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

  这首词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渲染悲愁,运用多种手法来写孤独、哀伤、悲情,写得情文并茂。

  学*活动四:扩读拓展“愁”情

  活动引领:我们再来看几首李清照国亡南渡、夫死孀居阶段的词,就会发现,那简直就是一个愁的天地,一个愁的牢笼,可谓是愁肠百结。

  “愁”情对对碰(老师读题目,同学们读词句)

  悼亡凄惨的《临江仙》: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

  感时伤身的《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思乡借醉的《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愁苦无眠的《添字丑奴儿》: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愁,不仅重得载不动,浓得化不开,广得没有边。可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实在是词人无比悲愁的人生最痛苦的哀叹。

  最后,化用她的同乡,同样是南渡词人辛弃疾的词句,对风华绝代却命运凄惨的李清照,掬一把心酸的、敬仰的泪水——“更能消、几番风雨”?!

  李清照,你无限的悲愁,要经历几番风雨才能消解?

  李清照,你绝代的才情,又岂是几番风雨所能消磨!

  三、比较赏析

  本课三首词刚好代表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的风格,请阅读后分析,三首词的豪放或婉约的风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学生讨论发言后明确:

  ①从题材上看,苏词描写的是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字里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感;辛词由京口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李词则以眼前庭院内秋景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悲苦愁绝。

  ②从主题上看,苏词反映了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尽管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辛词表达了雄心犹在但不受朝廷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李词则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

  ③从表现手法上看,苏词和辛词都是借古抒怀,托古喻今;李词则用细腻的白描、委婉抒情。

  ④从语言上来看,苏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李词读来感伤婉转,是一种怨苦凄悲之感。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

  1、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2、体味诗中的情感美。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1、先粗读一遍,“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即可

  2、细读全文,直到文章的哪些地方应当特别注意,应该深入揣摩。

  3、再品读一遍,咀嚼、消化。要深入体会含蓄蕴藉的意思,要透彻理解精微细致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培养健康而成熟心灵的激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意象的把握。

  2、诗情的领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再别康桥

  自古江南多才俊,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性情温厚才气横溢的现代诗人——徐志摩。先请大家谈谈你所了解的徐志摩。

  活动2【讲授】再别康桥

  二、背景

  1、关于志摩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我所知道的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2年归国后,徐志摩在现实的中国为了生活苦苦挣扎。1928年当他第三次欧游,第二次游历英国剑桥时,站在曾经梦想飞翔的康桥上,眼前不禁想起了早已不在的自由欢乐。作者感慨万千,后来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这首感怀的离别诗篇 。

  3、作者其他名诗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转瞬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三、品读

  情境营造:《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欣赏配乐朗读,营造氛围。

  老师范读,深入情境。

  学生齐读,体会感情。

  四、细读

  1、通过刚才的诵读,大家感受到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怎样体现的?

  (1)依依惜别,恋恋不舍,难舍难分等。

  (2)“作别”表明是离别时分。

  诗歌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 轻轻的走”“ 轻轻的来”“ 轻轻的招手”。写出了此地此景让人不忍离去更不忍打扰这份宁静安详,心中充满了无限依恋,可又不得不离去的无奈、感伤。

  2、诗人在离别之时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岸边金柳。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中,“柳”与“留”谐音,传递出作者留恋不舍的情怀。夕阳西下,落日余辉斜照在树干树梢上呈现金色,同时金色比黄色更显高贵、灿烂、夺目,写尽了杨柳的富丽妩媚。作者用柳树来喻新娘,年轻貌美的女子,柔滑的肌肤,婀娜的体态,一如随风摆动风情万种的枝枝柳条,美丽万分,姿态绝佳。谁能抛开自己貌美的新婚妻子?谁能忍心别离自己挚爱的山水花草?然而离别终究还是*在眼前,那就再驻足停留,多看几眼,让它的美永驻我心。

  (2)水底青荇。河水清澈见底,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轻柔的水草好像洞察了我的心思,在水中召唤着我,而我此刻也希望自己能化身为水草,永远沉浸于康河,依偎着康河,长久地生于斯长于斯。

  (3)榆阴潭水。在在康桥求学期间作者常常在康河上白天撑篙,夜里荡舟。

  拜伦潭倒映着天上的虹,天上的虹是静的,水中的虹是动的,给天上虹赋予了动态的美。那清泉已然不只是潭水,而是沉淀着彩虹般五彩斑斓的梦境,揉碎了在水波荡漾间遍布潭中。美好的梦啊,那是作者曾经对学业的进取,对爱情的追求。

  3、离别在即作者做了什么事?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寻梦。

  再回母校,曾有的对事业,对人生,对爱情的诸多美梦,如这一船的星辉一样繁多、璀璨。撑篙再去寻觅,水波星光交相辉映,流连其中的诗人似乎又回到过去,忘记了要离开的事实。

  放歌。

  诗人快乐的心情达到极致,似乎只有高歌才能把这种难以言表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沉默。

  可是诗人最终也没能唱出心底的喜悦,要离别的事实印在心中,拂散不去。美好的过往已是历史,诗人无法轻松,幻想去寻梦不得已又回到现实,情绪也因此而低落。离别时的沉默是人世间最深的感情,悄悄吹起离别的笙箫,空气中布满惆怅,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我此刻的离别之情,在本该喧闹的时节保持了沉默。今晚的康桥寂然无声,无声中又蕴涵了很多无法言表的离情别绪,将作者怅惘的心情推到极致。

  诗人热爱康桥,依恋康桥,可以同她分享快乐,却不愿、不忍让自己最心爱的康桥与自己一起共同体验痛苦、体味伤悲,所以满怀惜别之情带着理想幻灭后的感伤选择悄悄离开,连一片云彩 都不带走。我对你千般柔情、万种情思,你的一点一滴在我心中都是如此神圣美好,因此,我把所有的美都留给你,让你继续在美中鲜活地存在,而我打点伤悲独自离去,这就是我对你的爱。爱不是占有,是成全。

  五、课堂小结。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体悟,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2.通过诵读,把握意象,体会本诗的情感。

  3.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渝的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丰富含蓄的意象。

  2.难点:体会诗歌深沉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赏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首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这首诗就是《相信未来》,作者是食指,原名郭路生。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作者,同时交代清楚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齐声诵读诗歌,给诗歌断句,标出重读字词,并且明确诗歌总体结构。诗人从我怎样相信未来到为什么相信未来,最后呼吁人们相信未来。这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通过自己的诵读体验。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文件,注意朗读者节奏、语气、语调的变化,从而体会诗人当时的特殊情感。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在整体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我将从诗歌的具体意象入手,让学生讨论意象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创设一个融洽的课堂学*氛围。

  具体来说就是明确:

  第1节中的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美丽的雪花这项意象代表的含义,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荒芜、穷困和艰难,诗人从艰难生活中升起了相信未来的信念。

  在第2节中学生要把握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凝露的枯藤这些意象,从生命由新鲜至黯淡、从热情到失意、从饱满到枯竭的过程,了解诗人从人生的苦难升起了相信未来的信念。

  2.接着请学生仔细朗读第3节,此时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合理断句。因为不同的读法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特别注意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教师针对排浪,大海、曙光具体分析它们与手指、手掌、曙光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具体研*能了解这是诗人由真实内心升起的相信未来的信念。

  3.在接下来的4-6节朗读中,教师同样要求学生从意象的把握上来理解为什么要“相信未来”,从腐烂的皮肉、脊骨这些意象来看清人们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第4节视角“我”到“她”,她是未来,从未来的角度看,现在就成为了历史,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公正的评价,正因为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焦急地等待着评定。

  4.再次朗读,加深体验。在具体的意象分析后,学生已经对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把握,所以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即这首诗歌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歌,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真切感受诗人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朗读之后,学生应该很明显就能发现诗歌运用了反复手法。

  (四)延伸作业

  比较阅读食指的另外一首诗《热爱生命》,希望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诗人无论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未来。

  五、板书设计

  相信未来

  食指

  描绘现实,表明信念

  直抒胸臆

  发出召唤,相信未来

  教学目标:

  1、了解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及折射出的社会背景。

  2、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典型环境和主要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

  以点拨为主,引导学生逐步领会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从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出一部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充分表现封建社会历史、能被誉为“金字塔”式的作品,你会首选什么?(生各抒己见,师引领学生说出《红楼梦》)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你看过《红楼梦》吗?你了解曹雪芹吗?(生各抒己见,师补充。)

  2、《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的节选部分,林黛玉是谁?她与贾府里的主要人物有怎样的关系?(生可能知道一些,师补充带领学生了解贾府人物关系)

  3、林黛玉为何进贾府?: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投奔外祖母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母姐妹”。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线索――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

  2、林黛玉进贾府主要看到了贾府的哪两个方面?

  环境、人物

  四、文本研*

  贾府环境描写:

  课文交代,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就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文章主要表现在哪里?体现贾府环境怎样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外观宏伟。

  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2、布局讲究。

  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3、陈设华贵。

  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4、礼节繁琐,等级森严。

  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

  小结: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不是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吗?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围绕中心,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在迎客声中让众多人物登场亮相,人物描写详略得当,虚实结合,请找出文中详细描写的人物。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现人物的手法。

  (一)林黛玉

  1、外貌特征

  ⑴跳读课文,找出有关黛玉外貌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

  明确:

  众人眼里的黛玉:

  →众人关心黛玉的身体,注意到她身体孤弱、多病;

  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凤姐见多识广,观察到她容貌标致,气派不凡;

  宝玉眼里的黛玉:

  →宝玉对她的观察更为独到,在他眼里,她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

  小结

  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的展现黛玉的相貌、神态、风度。

  2、性格特征

  ⑴黛玉年小多病,上无母亲教育,下无兄弟姐妹扶持,父亲林如海又不肯续室,她只好依傍外祖母。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是什么?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表现了她的小心谨慎、寄人篱下的特点。

  ⑵找出有关黛玉言行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是怎样表现其小心谨慎特点的?

  明确:

  ①拜见众人时。“忙起身…”

  ②在刑夫人处。婉谢留饭,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处处留心。

  ③在王夫人房中。她不接受王夫人让她东坐,因料定那是贾政之位,是绝不应坐的,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这看来事小,但她绝不轻易从事。

  ④在贾母房中吃饭时。为座位事黛玉更是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做了解释,她才肯入座。

  ⑤回答读书时。答贾母(四书)与答宝玉(几个字)不同。

  3、小结

  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她是曹公毕生心血凝铸而成的主角,是集中国三千年文化于一身的理想化身。

  (二)王熙凤

  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王熙凤的?展示了王熙凤的怎样的性格特征

  (1)出场描写

  “未写其人,先闻其声”。她一出场,立即引起黛玉的特殊感觉,再用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反衬,张张狂狂的形象显得格外鲜明突出,也显出在老祖宗面前的特殊地位。

  (2)肖像描写

  写出了一个贵族少妇的形象。写服饰,先概括通体的形象,再作铺张的描写,从头饰、裙饰和服装三方面,极力铺陈集珠宝于一身的妆扮,显示她的华贵、得势,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写容貌,细致入微,出神入化。三角眼,吊梢眉,美丽的容貌隐藏着刁钻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觉察到她虽春风满面,讨人喜欢,可隐含着可怕的威势,极有心机,极善做作。

  (3)在贾母面前夸黛玉

  她对黛玉说的话:表面上是说给黛玉的,实际上几乎照顾了在场所有的人,既夸赞了黛玉,也讨好了老祖宗,还安慰了迎春等众姐妹。特别是让贾母听来,句句都说到她的心坎上了。因为她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那赞美黛玉的话语,句句为贾母而发;抽帕拭泪,转悲为喜,处处为贾母而做。从她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八面玲珑善于讨人欢心的女人。

  再看她的动作: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用帕拭泪,一会儿转悲为喜,几乎瞬间万变。但仔细揣摩,无不透示着虚情假意。

  (4)回王夫人的话,

  可看出她的精明能干。显示出她在府上的权势。

  小结:凤姐一出场,满屋子全是她一个人在说话,别人都成了陪衬。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

  (三)贾宝玉

  1、找出文中描写贾宝玉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1)王夫人口中的贾宝玉:

  王夫人因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2)黛玉母亲口中的贾宝玉: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

  (3)出场前黛玉心中的宝玉: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手法:侧面勾勒,特点:孽根祸胎抵触封建。

  (4)出场后黛玉眼中的宝玉

  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手法:肖像描写。特点: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2、《西江月》是如何评价宝玉的?

  明确:这两首《西江月》模拟封建正统派的口吻,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格。他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之中,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下,使他有找不到出路的无限愁恨,他的言论和行动被人看作疯傻。他“不通世故”“怕读文章”不愿与当时上层社会的庸俗官吏结交应酬,不愿遵守封建礼规,不愿读八股文章,不愿走科举做官的道路。封建国家、封建家庭,都无法对他寄任何希望。这些,揭示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词中的“无能”“不肖”都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说的。这两首词,看起来像在讽刺宝玉,实际上是赞颂宝玉的叛逆性格。

  3、宝玉的叛逆性格还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明确:宝玉“送字”给黛玉和“摔玉”情节

  “送字”说明宝玉具有男女*等思想。

  “摔玉”是宝玉性格鲜明的突出表现。摔玉的缘由是因黛玉的“与众各别”的美所引起,在宝玉看来,神仙似的黛玉应该有“通灵宝玉”,竟然没有!于是宝玉顿时痴病发作,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宝玉”狠命摔去。摔玉写出黛玉的美,写出宝玉的“痴”。这第一次的摔玉又引出了后文多少次的因玉而起的种种波澜。“玉”是天命的象征,宝玉的摔玉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还有什么比这一行动更能说明宝玉之叛逆性格呢?

  三、课文总结

  《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红楼梦》的第一次总亮相,不仅重要人物纷纷亮相,贾府也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环境描写、人物肖像描写,以及匠心独运的人物出场来展现这一切。旨在揭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繁荣鼎盛,即它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黛玉的一双眼睛把贾府由幕后推到了台前,而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是封建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曹公让我们窥视了封建社会的最终命运。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感知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体会志摩的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后改字志摩,浙江海宁人,

  徐志摩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真”、“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18年赴美国学*银行学,1921年入英国留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上海飞往北*的途中,因飞机在济南开山一带失事,年仅35岁罹难。

  在英国剑桥大学 学*的那段日子,深深地影响了徐志摩 的一生,他称剑桥(也即“康桥”)。1921年前后开始写诗,被誉为新月诗派的台柱。1918—1922年先后曾留学于美国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徐志摩是发起人之一。1926年他与闻一多等主持《晨报》的《诗镌》。在《诗镌》上,徐志摩与他的新月派诗人一起,做着他们的新诗实验。1927年春与胡适、梁实秋、闻一多等创办《新月》月刊,并主持编务工作。《新月》的创刊,把新月诗派的创作推向高峰。为自己的“精神故乡 ”。剑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令徐志摩陶醉,逐渐形成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康桥理想”。

  1922年徐志摩回国。军阀统治下中国现实的黑暗,令他心中的理想渐渐破灭。1928年秋天,他再度游历英国,《再别康桥》写于从英国回来的1928年11月6日的轮船上。

  教学目标: 体验美好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在当代诗人人,有一个我们颇为陌生的名字,叫海子。20xx年,“人民文学诗歌奖”在窑了两年之后,授予给了他和另一位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读诗

  ①放录音谈这首诗的体验,感受。

  ②指导学生朗读。透过字句,请你想像推测一下,诗人是个怎样的人?(心灵孤独封闭)

  三、自读点拨 :

  1.?这首诗共三章。第一章虚构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2.这幅生活图景里有一些清晰的意象,通过意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海子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通过意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海子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意象1:喂马,劈柴,闲适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意象2:周游世界,这种生活无疑是自由的。

  ?意象3:蔬菜和粮食,*凡普通自食其力。

  ?意象4:房子,诗人的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

  ?意象5:大海,广阔的胸怀,包容一切,烦恼和痛苦。

  ?意象6: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背离尘世,远离世俗。无法实现的幸福

  通过意象分析我们可以总结海子理想幸福生活是:自由闲适,*淡普通,却又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文中却说:从明天起...................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即刻起呢?明天是未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遥远的,而海子却把这样的幸福限制在了明天,这听起来不免让人伤感。而仔细分析海子的这中生活在现实中会实现吗,他们太理想了完全远离尘世。

  3、传递幸福 --博大的爱

  作者把自己未来的幸福迫不及待的传递给亲人和朋友,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诗人渴望别人分享他的幸福,而且也真诚的把祝愿送给亲人朋友,但作者为什么又说是“幸福的闪电”?

  闪电的特点是一瞬即逝,这说明诗人的幸福的是短暂的是不长久的,虽然如此,诗人还是希望诗人能幸福,人把自己真诚而美好的祝愿送给整个世界“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原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里诗人不仅祝福,关爱自己的朋友亲人,甚至关爱陌生人,乃至整个自然生命,表现了诗人博爱的情怀 。

  4、我们感谢诗人对我们芸芸众生的关爱于祝福,我们也同样的祝愿诗人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最后诗人得到幸福没有?诗歌最后说“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把最世俗而又是最美好的嘱咐给了世人而以一个“只愿”最终把自己隔绝到了尘世之外,面朝大海,背离尘世,于幸福远离了。

  5、讨论:这首诗两次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而情味有所不同。第一次说出,是第一章情调的顺向发展,即“喂马,劈柴”等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情调上是一致的;第二次说出,是第二、三章情调的逆向发展,即本来顺着“愿你”“愿你”的祝祷,最后应是更昂奋的博爱情怀的展露,可是经由“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出人意料的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大陆,背对众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这就是这首诗的情感发展的线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

  师:下面的朗读训练我们分三个环节:首先读出诗歌的“音韵美”,其次读出“自我体验”,最后读出“字面后的灵魂”,请同学们先齐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速度稍快了,像在匆匆赶路,朗读诗歌要像一路欣赏风景,要驻足、要流连,也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请大家边自由朗读边在诗里标出哪里该停顿、重音和延长?

  (生自由朗读、标注)

  生: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停顿;字下“·”表重音;“~”表声音延长)

  师:你刚才的标注大部分很好,朗读中的停顿原则上是以词组为单位,“每”“温暖”的重音把握很准确,重音表示情感或者意思需着重表达,还有“大海~”,声音延长往往是为抒**感的需要。同学们对于朗读注意点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我觉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中“陌生人”“也”要读重音,因为这是特定的人群,重读能吸引注意。

  师:说得很有道理,而且“也”后面稍加停顿会更有音韵美。同学们,有没有把朗读要点标注好?我们再读,看看和上次朗读效果同不同?

  (生根据修正后的齐声朗读)

  师:嗯,果然注意了停顿、重音、延长,诗歌真的就像歌一样好听起来了!这里还要注意除了重音以外,“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要读得轻快跳跃,“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要轻读,表示和亲人的亲*柔情,同学们一边体验一边再读一读。

  (生再齐声朗读)

  师:好,比上次更好听了!我们又发现了诗歌朗读还要根据它的情意分“轻重缓急”朗读。那么下面我们就要读出该诗的“自我体验”了,同学们边读边标注自己最有体会的词句。

  (生自由朗读标注)

  生1:有“喂马”“劈柴”“粮食”“蔬菜”我体会到一种“朴实”;“面朝的大海,春暖花开”“周游世界”我觉得很“明朗烂漫”,对陌生人的祝福我想有“博爱”的情感在里面。

  生2:写亲人的句子,我感受到“分享”的欢乐,还有“温暖的名字”我感觉真的“温暖”。

  生3:还有“闪电”,我觉得是那么“明亮又短暂”。

  师:同学们体验很深刻,我们逐渐走进了海子的情感世界,逐渐听懂了他的歌谣,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的体验朗读。

  (学生深情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基本读出了体验,但“诗味”还不够,因为仅仅停留在“读”,眼前还没有出现情境,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出眼前之景,比如“喂马、劈柴”就想到乡村牧野,“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你们眼前就出现自己最爱的亲人,“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就想到春山春水,读的时候注意由句生境,由境生生情,再由情入境。

  (生再次深情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真的读出了诗歌的美,词句美、音韵美、意境美,但是洗净铅华,又有多少寂寞在后面啊。我们下面将要读出字后的灵魂,同学们“知人论诗”,找出诗中反复出现三处的词语,看看能读出作者的灵魂吗?

  生1:“从明天起”有三处,说明他只是从明天起,昨天没有找到,未来还没有来。

  生2:“愿你”也是三处,和“我只愿”是海子内心矛盾的体现,所以“愿你”要读出明朗,“我只愿”要读得低沉一些。

  师:分析得很好,所以值得注意的还有,一样的句子不同的朗读,比如前面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读得昂扬而最后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深沉。

  生:“幸福”在文中也出现了三次,但是······(学生有点哽咽)幸福远离了海子,他只把幸福留在了世间。我读出了幸福后面的矛盾和凄美。

  师:朗读经典就要思考它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因为里面有红尘的朴素情感,有对挚亲的倾诉,甚至有对陌生人的祝福,这些冲击了每个人内心的最柔软。特别是海子入世与出世间的矛盾和无奈,温暖背后的悲怆凝重,祝福背后的遗世独立,可谓一唱三叹,让人难以释怀!请同学们再次吟咏,读出诗歌的美丽和它背后灵魂的叹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参考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

  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

  2.内容大意

  这首诗海子写于死前的两个月。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诗人勾勒出了想象的尘世生活,喂马、劈柴、有一所房子等,都是拟想的。第二、三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爱心。和每个亲友通信,从“河”“山”一直到“陌生人”“取名字”等,极富诗意和人情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人一种非常清新、温暖的感觉。

  海子在诗中真诚地祈愿,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是诗人真诚良知的展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2、背景介绍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诗歌内容赏析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2、读并分析第2句:这种比照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读并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五、布置作业

  课下练*三,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黄鹂”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生通过对诗人其他诗作的比较阅读,了解徐志摩诗的特点。

  【教学设想】

  徐志摩这个名字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可以通过留预*作业--“走*志摩”,让学生走*诗人,搜集徐志摩的资料,了解他的主要经历。(上网、到图书馆查阅)从《黄鹂》入手,拓展阅读,比较《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三首诗在意象、思想情感上的相同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黄鹂》。

  (一)简述诗歌内容

  诗歌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梢,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一个怎样的群体,可以想象),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二)分析意象

  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不十分清楚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在诗中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

  引导题:

  1被起坑泻翁氐悖

  (1)“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中,“掠”“颜色”表现了黄鹂的什么特点?

  (2)“不作声”能看出黄鹂什么特点?

  (3)如何看待诗人“艳异”的感受?

  (4)两次出现“春光”“火焰”“热情”含义有何不同?本体、喻体有何不同?

  2蹦憔醯谩盎起俊毕笳魇裁矗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

  引导题:

  (1)“我们”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在期待什么?

  (2)“怕惊了它”表现“我们”怎样的心理?

  (3)结尾中“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诗人感受如何?

  (4)这首诗言终意犹未尽,试谈谈诗人还有哪些未尽之意。

  (四)讨论

  师生以上述问题为引导,主要理解下面三个问题。

  1被起坑泻翁氐悖

  抓住“掠”“颜色”“艳异”等词语可以看出,黄鹂迅捷、惹眼,这是黄鹂在一瞬间给人的视觉感受,充满灵性、给人带来意外惊喜;“不作声”又多了几分神秘,引人向往;前一个“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比喻黄鹂,使人感受到它充满生机、活力,热烈、冲动、张扬,引人向往。

  2蹦憔醯没起肯笳魇裁矗

  《黄鹂》是一首象征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诗中两次出现的“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这是一种理想的破灭,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等等。

  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

  学生展示预*作业“走*志摩”的材料。

  举例: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因遇雾在济南附*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练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

  诗人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

  由是观,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

  3北硐至耸人什么样的情感?

  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

  二、印发材料,比较徐志摩诗作三首《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阔的海》。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为要寻一个明星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像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

  缝,一点

  光,一分

  钟。

  (一)思考

  1北冉先首诗意象的特点。

  2碧柑刚馊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二)讨论

  1北冉先首诗意象的特点。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6)

——高一语文教案汇总二十篇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了解时代背景及、赋

  1、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全部工程秦灭亡时犹未完成。阿房者,一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四阿旁广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先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2、赋

  何为赋?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

  中间是赋的本身;

  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三、学*重点

  1、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建宫背后的巨大背景耗资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布局。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荒淫、奢靡。宫中生活

  三层(余下各句)从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珠宝陈设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槽,的罪行。

  横征暴敛,挥霍无度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以致众叛亲离。

  纵欲纷奢

  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秦皇无道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勿蹈覆辙

  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

  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

  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

  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

  写建筑

  全貌

  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

  细绘极尽铺陈夸张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写建筑、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

  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

  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铺陈阿房官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

  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

  总写部分,

  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

  “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

  “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细写部分,

  外观

  先写重搂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精巧工致)

  映衬宫宇之宏伟、搂阁之(高大,精巧。繁多)

  内部歌舞盛况

  歌台舞殿是互文的写法,台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则承“暖响”“冷灿”两句,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这几句,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

  4、问题,此处说暧后来又为何说冷?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①由“暖响”引起“春光融融”的感觉,由“冷袖”引起“风雨凄凄”的感觉,这是一种“通感”的现象,这样来理解是大家同意的。

  ②有人回答第一个问题,说用“冷袖”,是因为古人常用“舞袖”来咏“雪”,或用“雪”来“舞袖”,如:“舞袖回雪,歌声遏云”(舒元舆诗句);“据似飞燕,袖如回雪”(张衡诗句)。

  ③我的看法是,前一句的“歌台”、“舞殿”和“暖”、“响”,实际上均为互文见义,写“歌”时同时包括“舞”,写“舞”同时兼指“歌”。后一句的“气候”,不是现代汉语的“气候”,在古代常用来指“节令”,或用来指环境气氛(均见《辞海》)。这两句合起来,意谓:在一个宫中,正在演奏欢快的歌舞,在另一宫内,则正在演奏凄冷的歌舞,这就给人一种“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节令不同或环境气氛有异的感觉。

  ④还是以歌舞盛况写宫殿宏伟

  读并体会其中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四、词语、句法,等基础知识探讨

  1.指导自读课文1、2两段。

  要求反复研读三遍。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仔细自读,着重点是理解字句,疏通文意。自读完后,教师对一些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进行点拨;

  第二遍,借助教师提供的内容提纲仔细自读,着重点是弄清两段各自的内容层次,读完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第一题;

  第三遍,借助教师提供的韵脚轻声朗读,着重点是通过朗读体味文辞的优美和骄散兼行的和谐韵律,读完后,指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第三题。

  关于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的点拨。

  重点词语:

  “廊腰缦回”——“缦”的本义是没有文来的帛,又通“慢”,“慢”有“宽缓”、“迟缓”等义;这句的“缦”,注释为“索绕”,是由“宽缓”义引申而来,下文“缦立远视”的“缦”,注释为“久”,是“迟缓”义的引申。“回”,注释为曲折。按“回”,《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它的本义是“转”、“掉转”(“回车叱牛牵向北”),引申义有“旋转、回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曲折、迂迎”“回转、返回”(“碧水东流至此回”)、“取回、拿回”(“添酒回灯重开宴”),等等,要仔细分辨。

  ①两段分别从哪一方面描写阿房宫?

  ②两方面又各从哪些方面铺陈夸饰?目的是什么?

  ③从思路看,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两段分别写

  宫殿建筑、

  所铺陈夸饰的一些方面,是要极力写出亡秦统治者所追求的,是规模的宏大壮伟,楼阁廊檐的精妙密集,长桥复道的美丽冥迷,歌台舞榭的繁多美盛,而这一切,是不惜倾“六王”的财富,“四海”的人力、物力来兴建的,可见他们“纷奢”到了什么程度。

  宫内生活,

  主要写宫人,其次写珍宝。写宫人,所铺陈夸饰的,是要突出她们来源之众广,生活之空虚,命运之悲惨,来反映秦皇荒淫的罪恶到了什么程度;写珍宝,所铺陈夸饰的,是要突出秦皇奢糜的罪恶到了什么程度。这两段属于“体物”部分,是后面议论部分的基础,它的作用,是为秦皇荒淫奢靡自取灭亡这一中心思想的揭示预作铺垫,给读者以充分、具体、形象的感受。

  关于这两段的押韵情况。

  先提示两点:

  ①基本上按上面两段内的层次(即提纲所列要求要点)押韵,其所以不完全按层次用韵,是因为还须兼顾骈散结合相比喻、排比的运用等具体情况;

  ②所用韵脚依据的是中古音韵,不是明、清以来的音韵,和现代语音更有区别;押韵的方法也和律、绝句诗不同,不是一韵到底,而是中途转韵。

  具体用韵情况如下:

  第1段:“毕、一、兀、出、日”押韵;“阳、墙”押韵;“阁、啄、角、落”押韵;“龙、虹、东、融”押韵;“凄、齐”押韵。

  第2段:“孙、秦、人”押韵;“妍、蔫、年”押韵;“营、英”押韵;“年、山、间”押韵;“石、砾、惜”押韵。中间“明星荧荧”至“查不知其所之也”六个分句是一组排比句,迭用“也”字代韵,增强了排比一气呵成的气势。

  ④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分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灿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

  2.指导自读课文3、4两段。

  这两段难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读。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读完后教师提出若干词语、文句来考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略作点拨;

  第二遍,默读、轻声朗读、断续朗读均可,边读边体味结构思路和表现手法,读前教师提示用韵情况,读后教师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解答,并略作点拨。

  关于词语、文句的考查和点拨:

  “锱铢”、“庾”、“九土”、“独夫”、“举”、“族”——这些词语,文言中常用,课本中均有注释,要牢牢记住。其中“锱铢”、“庾”要注意写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国,源出《尚书》中大禹治水后巡行天下,分天下为九州的记载。“独夫”,语出《孟子》,特指众叛亲离的残暴君主;“族”,作“灭族”解,是封建时代的一种严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尝不这样。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多;“纷奢”合用,指豪华、奢侈。“念”,顾念。按“念”,《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思念”,引申为“念头、想法”、“惦念顾念”等,这两句是紧承上句具体说明。

  “南亩”——即“田亩”。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注家谓古时农田多在南面向阳之处,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亩”代指“田亩”。

  “架梁之椽(chun)”——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注意“椽”的读音和写法。

  “管弦呕哑”——“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呕哑”,形容乐声嘈杂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暇”的本义是“闲空”,文言中常用“不暇”来表示“来不及”。“哀”,哀叹、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注意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悲哀、悲伤”,引申为“怜悯、同情”(“君将哀而生之乎”)、“哀叹、悲悼”。4个“后人”均指秦亡以后的入,但第三个“后人”是指另三个“后人”更后的人。后一个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为鉴戒,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的自取灭亡。

  关于这两段的押韵情况:

  第3段:“奢、家、沙”押韵;“女、缕、语”押韵、“怒、固”押韵;“举、炬、土”押韵。

  第4段:“人、秦(拒秦)、人、君”押韵。典型地反映初期“文赋”特色的一段文字。从内容上看,作者从“宫人”、“珍宝”两方面对秦皇荒淫奢靡进行了充分的铺陈夸张的描绘。这种铺陈夸张的手法,表现在句法上,是基本上采用了骈文的四言句式(骈文主要是交替使用四言、六言两种句式),但又不像骈文那样讲究严格的对仗,句与句间只有跳跃性,而是具有散文的意脉,一气贯通,文意鲜明,有时又参用纯散文句法,如虚词“也”、“焉”的运用和用少量长句来收束铺陈,加上灵活的用韵、换韵,这就使语句既具骈文的铿锵音调,又使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具有散文灵动多变的特点。表现在修辞上,不但用语凝练,而且灵活,综合地运用了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特别是用“明星”来比喻妆镜的繁、多,用“绿云”来比喻头发的美感,用“烟横雾斜”来喻指香烟的浓郁,不但奇特新颖,而且能给人以充分的美感。由于具有上述句法、修辞、押辞、押韵等方面灵活运用的特色,全段文字虽极力铺陈,却不显得枯燥;虽极力夸饰,却不显得浮靡,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反复诵读,就会体会到作者运笔行文的美妙。

  2.指导自读课文3、4两段。

  这两段难度不大,要求用略快的速度研读。具体进程是:

  第一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读完后教师提出若干词语、文句来考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略作点拨;

  第二遍,默读、轻声朗读、断续朗读均可,边读边体味结构思路和表现手法,读前教师提示用韵情况,读后教师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解答,并略作点拨。

  关于词语、文句的考查和点拨:

  “锱铢”、“庾”、“九土”、“独夫”、“举”、“族”——这些词语,文言中常用,课本中均有注释,要牢牢记住。其中“锱铢”、“庾”要注意写法;“九土”,即“九州”。用“九州”代指中国,源出《尚书》中大禹治水后巡行天下,分天下为九州的记载。“独夫”,语出《孟子》,特指众叛亲离的残暴君主;“族”,作“灭族”解,是封建时代的一种严刑。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意,言生活得好的心理,自己如此,全天下的人又何尝不这样。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多;“纷奢”合用,指豪华、奢侈。“念”,顾念。按“念”,《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重点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思念”,引申为“念头、想法”、“惦念顾念”等,这两句是紧承上句具体说明。

  “南亩”——即“田亩”。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注家谓古时农田多在南面向阳之处,以后文言中就常用“南亩”代指“田亩”。

  “架梁之椽(chuán)”——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注意“椽”的读音和写法。

  “管弦呕哑”——“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呕哑”,形容乐声嘈杂聒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暇”的本义是“闲空”,文言中常用“不暇”来表示“来不及”。“哀”,哀叹、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注意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悲哀、悲伤”,引申为“怜悯、同情”(“君将哀而生之乎”)、“哀叹、悲悼”。4个“后人”均指秦亡以后的入,但第三个“后人”是指另三个“后人”更后的人。后一个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为鉴戒,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的自取灭亡。

  明确:第3段侧重于揭示秦皇的荒淫、奢靡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

  第4段侧重揭示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教训,讽劝“后人”要引为鉴戒。后一段是对前一段的拓展、推论。

  (2)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写法不同?

  明确:第3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

  第4段则纯为演绎、推断。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写就成赘疣,话说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叹。

  (3)第2段是怎样紧承上两段的?句法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明确: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叙,转入对秦亡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这一段,同前两段一样,也运用了骈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铺陈、夸张,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笔法更多,散文的气脉更足,“文赋”的特点更为鲜明。

  (4)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壬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3.指导通读全文,归纳、拓展。

  关于思想内容。

  提问: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与《六国论》比较,有何共同特点,各篇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点拨: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二篇的

  共同点,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朝要引为鉴戒。

  不同点:

  ②苏洵《六国论》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作者没有像旧时代许多作家那样,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而是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③《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但议论的成分就占了一半,可以说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独创性;其次,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色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认识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变”“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顺畅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学*本文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讨论法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行字﹑词﹑句解释大比赛;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体味山市之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海市蜃楼图片,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图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间出现一座城市吗?让我们走进<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

1、学生介绍作者及《聊斋志异》,课件出示资料助读。

2、师生竞读

①抽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字音﹑停顿﹑断句)

②教师配乐朗诵,学生体会停顿﹑语调﹑情感。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准确断句﹑读出情味。

③选派学生代表与老师比赛,学生评论并说明理由。

④集体有感情朗读。

3、译读(字﹑词﹑句解释比赛)

注:在比赛中,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

(一切乌有数年恒不一见居然城郭尘气莽莽然

危楼一座往来屑屑或凭或立高插青冥历历在目

碧瓦飞甍高垣睥睨风定,天清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屏或立,不一状。)

3、品读

(1)体会山市之“变”。

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时间很短暂,看来山市瞬息万“变”。

②随着时间推移,山市呈现怎样的景象?(学生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用自己的话描述)

③山市变化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请简练概括。

(2)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组讨论所看到的山市奇观。同学们都是山市的目击者,派小记者下组采访。

参照采访提纲:你看到怎样的景色?

它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呢?

你觉得这些美吗?美在哪里?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与小记者交谈,总结小记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品味山市之“美”。

①集体朗读一段课文,有感情的描绘这部分景色,共同品位山市奇观。(多媒体出示图片欣赏)

②师生评说山市景色之美,探究由哪些词语﹑句子体现出来。

(高插青冥、碧瓦飞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汉、暗然缥缈)

三、讨论研究

为什么那时的人把山市称作鬼市?山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思考、议论、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引导明确:古代的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才归结为鬼在作怪。实际上我们现代科学已经完全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了。自由组成研讨小组。搜集相应资料或故事,讨论、探究其中科学道理。

四、课堂练笔

学生欣赏烟花绽放情景的图片,然后用笔有顺序、抓特征、运用美的语言去描绘。

五、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述美丽神奇的山市。

2、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形成的原因。

  高一语文教案 3

  学*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二:预*检测。

  1.①学生注意正音。

  天姥( )瀛( )洲剡( )溪渌( )水屐( )

  殷( )岩泉栗( )深林水澹( )澹扉(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

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

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咏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王纵横*赵燕。

男儿有志纾国难,太子无奈求圣贤。

家国重任擎一身,樊首舆图封两函。

始皇幸存统四海,荆轲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复*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勇于斗争的行为。这部**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②划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1、 听录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视

图穷匕(bì) 见(__iàn) 八创(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学生自读课文。

二、找学生读,讨论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难词句。

三、翻译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将奈何,为之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一、 找学生读,纠正读音。

二、 讨论“行刺准备”剩余部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课时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易水诀别”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易水诀别”部分。

二、 找学生读“秦廷行刺”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秦廷行刺”部分。

  高一语文教案 5

教材分析】

一、《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要脱离_、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以看成是陶潜的思想总纲。领悟了本文,有助于正确理解陶潜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积淀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归去来兮辞》是魏晋文学的重要篇章,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归隐田园的思想引起许多文人学士的共鸣,具有超时代意义。其为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今仍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学生分析】

一、学生在初中时曾经学过陶潜的《桃花源记》,对其人其事及其思想情感有一定的学*基础,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二、学生已初步具备思辩的能力,都有主动探究的天性,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马斯洛),可以据此作为解读本文的钥匙。

三、学生对古代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也有与他人*等交流的渴望,本教材的内容安排能在教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辞的体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并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的语感能力。

2.在诵读中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3.学*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五读法:在五读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每一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2.对话法:创设问题情境和良好氛围,进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等交流。

3.探究法:对照序言、文本和注释资料,对本文的写作时间进行浅层次的探究式学*。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以一种“同情的理解”态度对待陶潜在本文中的情感取向。

2.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本文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感受陶潜的人文精神,进而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的底子。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的要领、方法引导及其能力培养。

2.解读陶潜这一隐逸诗人的形象及其意义探讨。

【教学难点】

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2.关于本文是否写实的浅层研究性探讨。

【设计思想】

1.新课标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用“五读法”带动整个教学过程。

2.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第三条中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据此为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特采用对话法和探究法以完成教学任务。

3.辅助手段:幻灯片投影仪投影胶片

4.课时安排:2课时

【预*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收集背景材料(含作者生*),以课下题注为准,有条件的也可网上查阅,制作“作者挡案”若干,课堂上交流。

3、收集陶潜的相关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走进陶渊明

一、导入课文

我们在初中时曾背过陶潜的《桃花源记》,不知同学们是否还有印象?(师生一同背诵“土地*旷……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来学*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来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去解读他的归隐情结。(板书课题、作者)

现在先让我们看一看同学们制作的“作者挡案”卡片,比一比谁与陶潜走得最*?(师生交流,选择的投放)

(解说:解读文学作品,离不开知人论世,用师生同背和制作卡片的形式既可以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可以督促学生关注文本尤其是注释,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谓一举三得。)

二、走进陶渊明

(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文意

过程: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

①一字一词读,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上面提到的字词,理会文义。

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教师循环指导。

③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

2.交流体会,思路提示(幻灯片1)

①第一段:归--悲――追――非。

②第二段:衣--微/奔――门――存――樽/颜――安――关――观――还――桓。

③第三段:游――求――忧/畴――舟/丘――流――休。

④第四段:之――期――耔――诗――疑。

3.学生根据思路韵脚提示,朗诵诗歌,初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二)读:教师范读课文,理清层次脉络

过程:

1.朗读指导,利用诗体“辞”的特点,帮助诵读,注意

①诗与文不一样,诗中每停顿一处即为一句,不管是逗号还是句号。本诗除去开头一句“归去来兮”独立处理外,共有60句。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据此理清全篇层次脉络)

②六字句是全篇的主要形式,按三拍读,比如:舟/飘飘/而吹衣。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2.教师范读,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

3.交流体会,理清全篇的脉络线索。(幻灯片2)

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情感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解说:整理“情感线索”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学生预*充分或理解程度较好,可顺势引导;若预*不够充分或对作者情感一时不能把握,则可将这一环节放到“悟读课文”后顺势引出。)

4.学生根据诗体“辞”的特点及脉络线索尝试背诵,进一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三)读:学生悟读课文,领悟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⑴、指名朗读第一段《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一,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陶潜此时却不愿为官,那么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文本作答。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教师追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自责、自悔→“田园将芜”“心为形役”,自恕、_→“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教师追问,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你能找出他的相关诗句证明吗?(幻灯片3)

4.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结?

5.小结:鄙弃_,向往田园的归隐情结之一。(板书)

(解说:学生在回答时,不求答案,意思对即可,下同)

⑵、涵咏(缓慢的吟诵)第二段

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二,对一个厌倦_束缚和世俗条框的人而言,如今终于可以摆脱了,如果你处在这种情景,你有何感受?

2、涵咏本段,要求通过涵咏(缓慢的吟诵)展开想象和联想陶潜这一隐逸诗人的形象,最后达到当堂成诵。

(解说:这一环节要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作如下指导。先一边缓缓地吟诵、细细地品味,一边展开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浮现出灵动的画面——诗人的外貌、神态、言行、心理等,边读边想,便能逐渐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乐同叹,同悲同喜。对语言涵咏品味得渐熟后,便脱离书本,试着背诵,直至能当堂成诵。)

3、师生对话,学生畅谈感受。

(解说:对话时要求学生依据文本作答,不能大而无边,可隐含如下思路展开:归途中的归心似箭——抵家时的欣喜若狂——室内中的舒适安逸——园中时的流连往返)

4.教师追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归隐情结?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幻灯片4)

5、小结: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归隐情结之二。(板书)

⑶、角色朗读第三段

过程:1.男生朗读此段,女同学注意听,男同学的朗读感情处理恰不恰当?

2.男同学朗读,女同学评价。评价要点,若好,好在哪里,若不好,纠正,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处理。

3.创设问题情境三,细读该段,你读出了什么?请用“从……中我读出了……”句式回答。

4.师生对话。

5.小结,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琴书诗酒的归隐情结之三。(板书)

⑷、默读第四段

过程:1.默读本段。创设问题情境四,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学生讨论交流,允许互相质疑。

(解说:此题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答案不求,能自圆其说即可肯定,但要注意依据文本作答,若学生能够联系陶潜的其他作品,则更应肯定。因有一定的难度,故而采用默读的方式,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3.小结: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是他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_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陶潜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是他痛苦诀择后为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所获得的人生真悟,此乃其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的归隐情结之四。(板书)

(四)读:学生分组竞赛朗读,体会感悟诗人的形象。

过程:1.学生分组竞赛按序朗读一段,比一比哪一小组读的。评比标准

①读准字音句读,读出一定的语气、语调和语顿,不能读破句。

②声音要整齐清脆响亮,读出抑扬、轻重、缓急。

③情绪饱满,读出一定的情感、气势。

2.顺势引导,梳理诗人形象的结构层次:呼唤归去——闲适生活——隐逸情怀——抒怀言志(板书)

(五)读:学生齐读全篇,要求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三、课堂小结

陶潜,入仕为官、大济苍生是他的初衷,鄙弃_、归隐田园是他的觉醒,淡泊明志、闲适自在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的努力实践,诗酒琴书是他的生活情趣,乐天知命、追求自由是他的人生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归隐情结,了解中国文人精神文化的一个窗口。

四、布置探究性作业:提供两个探究性题目,以供参考

1.参照序言(以讲义形式印发)和文本,比较本文注释①和2000年版注释①,推敲本文的写作时间,并思考编者如此改动,是否合理?

2.重读本文,你又读出了什么,请以“我眼中的陶潜们”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或提纲式的发言稿。

第二课时走出陶渊明

一、导入过渡:上一节我们以“五读”的形式走进陶渊明的心灵,今天再让我们以“探究”的形式走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去了解更多的陶潜们。现在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研究成果。

二、探究性学*交流(一):参照序言和文本,比较本文注释①和00年版注释①,推敲本文的写作时间,并思考编者如此改动,是否合理?

1.学生研究成果分类、展示。

(解说:这一过程“分类”是关键,教师可在课前先调查了解,以掌握课堂的研究走向并消除对话中的无序状态。)

2.师生∕生生对话。

(解说:为使此题的探究能更深入,教师要收集尽量多的资料,以备对话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王若虚曾指摘本文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直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

②周振甫先生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景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筹’、‘或植杖而耘籽’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喻矣。”

③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认为本文自“舟遥遥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其谋篇机杼与《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家中情状相类。)

3.小结:陶潜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如果都作为追叙和实录来看,反而失去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而且如周振甫先生所说,也不符合写作时间的实际。须知陶渊明是一位很富于创造性想象的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就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幽美逼真的世外桃源,而成为‘乌托邦’的始祖。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因此,本文注释①的改动体现了编者精益求精、科学理性的精神,就这点而言不也正是我们探究此题的又一收获吗?

(解说:若学生有不同见解,能自圆其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三、探究性学*交流(二):重读本文,你又读出了什么,请以“我眼中的陶潜们”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或发言稿。

1.激情引读: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篇美文吧,初读的时候,也许我们读到的只是陶潜,我们再来读,展开来读,细细读,用心读,还可以读到什么?

2.师生∕生生对话。

(解说:学生可能会找屈原、李白、苏轼等文人学士素材;也可能从李乐薇、霍金等现、当代知名人士甚至学生自身入手。教师也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尤其是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更要深入。)

3.重温经典,温故知新:表情朗读全篇,让审美愉悦在读声中升华。

四、课堂小结

对本文,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能唤起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烈共鸣。他的洒脱恬淡、质朴真率、超世拔俗,他崇尚自然的天性和努力实践,他对超然物外的自由生活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向往,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人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陶渊明是超越时代的,他永远是人们守卫心灵净土的一盏明灯。

五、布置情感性作业

1.一诗一文一世界,就让这些优美的文字永远留在我们心底吧,做到没有错字、别字、漏字、多字。

2.在这堂课中,是否有什么触动了你的心弦?那么赶紧记下来吧,把它整理到你的“素材库”中去。

  高一语文教案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象特征

高一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鉴赏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对文言文的学*,显得兴趣不浓或学*效果不佳。

教学重难点

1、学*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知识。

2、把握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思考: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现情感变化的相关词语。)

板书: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2.理清思路,请同学试概括本文行文内容。(投影)

1段:写赤壁夜游之乐。

2段:写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二、指导诵读:

1、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对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7)

——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作文(精选10篇)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喜欢独自坐在草地上,睁大眼睛,看着天空。青春,是什么味道的呢?从很久很久以前,我便开始思考了,是不是像一块糖果,甜甜的,或是像一颗巧克力,苦涩之后,只留下满口的醇香。

  在这两者之间,我喜欢巧克力的味道,喜欢感觉它在嘴中慢慢融化,一丝丝苦涩在嘴中蔓延,然后就只剩下满口的醇香,有种细长,悠远的感觉,就像是短暂的初中生活,短短的三年,虽然苦涩,但却醇香。

  盛夏的早晨,我奔走在学校与家之间,肩膀上厚重的书包,变成了我唯一的乐趣,如同其他在叛逆期的孩子,我也曾经气的父母面红耳赤,气得老师对我无可奈何,在同学眼里,我曾在每一节课上呼呼入睡,到了考试也安然自若,即使考得惨不忍睹,也像*常一样,嘻嘻哈哈的,在那个时候,只有姐姐陪我坐在河边,看水的颜色,听风的声音。

  “终于安静了呢,是累了吧?”姐姐摸了摸我的脑袋,叹了口气。

  我仰起脑袋,望着天空,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或许吧,姐姐,我真的比别人笨吗?”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终是没有机会落下。

  “怎么会,你行的……”姐姐的话却突然在我静如止水的心中,掀起一片片涟漪,像被石子划破的湖面,久久不能*静。

  “嗯!”我重重的点了下头,努力的扯出一抹微笑,终于,在那时的我的世界,天空瞬间变的晴朗。

  回到学校,我开始疯了似的学*,同桌又开始在课堂上听到我的长篇大论,此时的我,已不再是那个任性的女孩,我逐渐开始在老师心底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变得乖巧,懂事。

  同桌欣慰的敲敲我的脑袋,说:“终于开窍了呢,那么,就加油吧!”

  我只是扯了扯嘴角,最终却只从喉中挤出一个生硬的’嗯‘之后,又低下头,看着文章,吃着巧克力。

  我的学*开始突飞猛进,直到期中考试,我以均分在80以上的成绩,成功挤进了年级前五十,书本大小的试卷上,鲜红的对勾在我眼中特别鲜艳,若不是这段时间的努力,谁会相信,这张成绩单的主人,曾是那么的任性,那么的叛逆。

  看着成绩单,我的嘴角扬起一个优美的弧度,嘴中的巧克力,慢慢地融化了,只留下淡淡的香味。

  青春是在你身上,你有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德莱塞

  枯黄的树叶悄然落下,轻柔的风扫过这一个美丽的季节。如同青春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季节也在柔风的清扫中结束。但是,只要回忆起那光辉的季节,就忍不住赞叹它的美丽,再想起那繁华的青春,就难免心情澎湃……

  当太阳洒下点点的光芒,我看见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眼前的小孩在林荫下开心的奔跑,窗边的小鸟在树梢上欢快的歌唱。虽然,我不在是这幅画面的主角,却也想要为它的美丽而发出赞美的笑语。时间的齿轮从来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停下它无情的转动,不过,那镶嵌在我心房上的细小的齿轮,却会选择停留。还记得曾经那木质的简陋课桌,还记得以前那永远用不完的橡皮,还记得当年绝不会忘记的友谊,还记得……

  还记得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诱人。如同那夜幕之际,布满了繁星的天空,让人向往。别林斯基说过:“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更强盛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只可惜,能够做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时间会使人慢慢的老去,磨*人心上的棱角。有多少人能够在时间的面前,保持自己的青春呢?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当我们拥有着青春的时候,我们挥霍它,还美其名曰:“尽享青春!”却在老去之时,为了自己的青春而叹息。如同培根的话语中一样:“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去享受青春,去珍惜青春。青春仿佛初生的嫩叶一样,散发着沁人的香甜,十分的柔弱,需要用心的去呵护她。

  如今,我一个人漫步在阳光下,看着正享受的青春的人们,嘴角不由得向上弯起。仿佛,我正要再一次融入到这美丽的画卷之中一样。看着眼前的嫩叶,我一步又一步的向着前方走去……当我的双手又一次捧住那枯黄又娇嫩的树叶的时候,又一次触摸到了那多年前的美丽。原来就是这样,再见青春……

  你有人生最美好的一切……

  雨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手机里的音乐循环播放着,偌大的屋子里,就只有一个小小的人儿。

  双手在手机键盘上来回敲打着,发出“滴滴”的声音,不停地查阅着手机里的消息,时不时露出傻傻的微笑。那时的我还是很天真,跟着网上的朋友们聊的不亦乐乎,事实上,的确是那样。他们能让我感觉到来自朋友的关心和喜欢。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圈子里异常的幸福。圈子里的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就像家人一样,不放弃,不抛弃,和和睦睦。那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对圈子里的人也渐渐有了感情。

  可好景总是不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圈子里的人都渐渐冷漠了。不知是因为感情淡了还是因为外在物质的限制,总之,我在心里明白,回不去了。心里好疼,大大那天开了直播,她说了好多好多事,一边说一边哭着,在手机的另一方,我们都默默地留下眼泪。电话里,就只有小声地哭泣声。大大说,她要解散圈子了,因为很多事的缘故,她没有详细讲事情,可能不想让我们知道吧。我们哭着让大大不要难过,可越说心越疼。一年了,时间长了,再怎样还是会有感情的。那天,大大最后笑着说,她会回来的,让我们等着她。不知她现在怎样了。那天晚上后,圈子已经不存在了,心里难受了好久。

  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可终究还是想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人世间总有那么多让人伤感的事,它包含的情感好复杂,情绪被它牵动着。现在呢,想起那件事还是觉得很遗憾,可已却是历史,终究还是过去了。每天我都会告诫自己要活在现在,为了自己,不为别的。你不能改变历史,只能靠自己创造未来。现在的我没有以前明朗了,不如以往,脸上的笑容也在渐渐减少,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也许我不想让自己快乐是为了不让自己在伤心时跌的更疼,我就不用想以往的美好,亦或是我变得越来越冷漠,那种没有人理解的心情也都压在心里吧。

  过往终究活在流逝的岁月里,现在不努力的自己都在嘲笑自己,嘲笑自己可怜的让人痛恨。不努力,哪来的收获?或许,我真的该好好想想了。岁月如梭,过得好快。

  窗外的雨还是没停,心随着雨一点一点的跳动。或许现在不完美的自己,会让以后的自己变得很完美。

  青春,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幽情。青春里拥有难以忘怀的篇目,也有不堪回首的章节。对拥有青春的你,我将送你一句话:青春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要珍惜自己的青春,不要轻言放弃,让你的青春绽放出一样的光彩。

  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相信在你的青春中也有那么一段令你值得回忆的`。但是,你是否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没有辜负青春!我想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今,我们的青春就在眼前。那么,处在这黄金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还是争分夺秒,开拓奋进?只要稍有头脑的人,谁都会选择后者。诚然,生能有几回搏?也许有人会这样想: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生难得有这个好机会,何不无牵无挂地快乐一阵子,来个“今朝有酒今朝醉”呢。然而,你可想过: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中有这么一段话:“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的青春。”每个人都要珍惜青春,因为,青春逝去就不再回来了,等到你后悔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

  人人都知道:迷人的彩虹出自大雨的洗礼,丰硕的果实来自辛勤的耕耘。朋友,今天我们正处在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时代,前有师长掌舵,后有父母加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必须像海绵吸水一样,在学*上永不知足。面对挑战,我们怎能被一些挫折和失败所吓倒呢?让我们好好地把握住青春,学那穿云破雾的海燕去搏击八方的风雨;学那高大挺拔的青松去经霜傲雪。只有如此,才能在你的青春史上谱下无怨无悔的一页。不要怕输,青春是永远不服输的,只要你肯努力,梦想终会实现。

  我们既被称为朝阳,就理应拥有光彩照人的青春。青春,短暂而珍贵。请爱惜青春吧,别让青春过早流逝;为青春自豪吧,切不要虚度光阴,青春毕竟是我们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同学们,我们风华正茂,我们英姿勃发,让我们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生命点燃未来,就此努力吧,以无悔的青春去谱写中国的历史新篇章!

  让我们放飞我们的梦想,飞扬我们的青春吧。

  青春是一道美丽的彩虹,那绚丽的色彩,那妩媚的身姿。

  青春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那空灵得似水,纯洁的如云。

  青春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时久回荡在心中。

  青春是一段五彩缤纷的生活,迈向美丽的世界,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青春是梦,美妙的梦。在这梦中梦到过太多的事情,忧伤与欢乐、微笑与哭泣,成熟与单纯,我们都梦到过,然而面对青春,不该是惧怕,不该是逃避。要用自信把一切压倒,迎接你的必定是美好的天空。我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花儿都是芳香馥郁的。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没考好,老师把我找到办公室谈心。我一进门老师就严厉地批评我,他失望地对我说:“你这次没考好,是不是基础太差?”我点了点头。老师又对我说:“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要好好复*,下次可要注意了!”“我知道了。”走出办公室,我的心变的无比的沉重,但我并没有感到自卑,只是从容看待这件事。从此,我更加奋发了,每天我总是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为了提高学*成绩,我不再贪玩了。我总是对自己说:咬咬牙,狠狠心,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我曾失败过,我也伤心过,但我不自卑。因为我坚信,失败是常有的事,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在失败面前我总是从容,在自信面前我从不低头。我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经过了无数次地努力,我得成绩总会进步。果然,没过多久,我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不少,老师也对我刮目相看了,我的数学名次一下子提前了十几名,我为我得成绩而感到自豪,但我并不骄傲。

  是自信为我搭起了一个人生*台,使我从此主动积极的去对应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能够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我坚信,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如果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自信就是成功之基。天并不都是蓝的,云并不都是白的,但自信的风采却是一束永恒的灿烂的恒久的光辉,这一束光辉将永远照着你的目标前进,不再迷茫。

  青春需要自信,有自信的青春将会更美丽。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喜欢独自坐在草地上,睁大眼睛,看着天空。青春,是什么味道的呢?从很久很久以前,我便开始思考了,是不是像一块糖果,甜甜的,或是像一颗巧克力,苦涩之后,只留下满口的醇香。

  在这两者之间,我喜欢巧克力的味道,喜欢感觉它在嘴中慢慢融化,一丝丝苦涩在嘴中蔓延,然后就只剩下满口的醇香,有种细长,悠远的感觉,就像是短暂的初中生活,短短的三年,虽然苦涩,但却醇香。

  盛夏的早晨,我奔走在学校与家之间,肩膀上厚重的书包,变成了我唯一的乐趣,如同其他在叛逆期的孩子,我也曾经气的父母面红耳赤,气得老师对我无可奈何,在同学眼里,我曾在每一节课上呼呼入睡,到了考试也安然自若,即使考得惨不忍睹,也像*常一样,嘻嘻哈哈的,在那个时候,只有姐姐陪我坐在河边,看水的颜色,听风的声音。

  “终于安静了呢,是累了吧?”姐姐摸了摸我的脑袋,叹了口气。

  我仰起脑袋,望着天空,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或许吧,姐姐,我真的比别人笨吗?”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终是没有机会落下。

  “怎么会,你行的……”姐姐的话却突然在我静如止水的心中,掀起一片片涟漪,像被石子划破的湖面,久久不能*静。

  “嗯!”我重重的点了下头,努力的扯出一抹微笑,终于,在那时的我的世界,天空瞬间变的晴朗。

  回到学校,我开始疯了似的学*,同桌又开始在课堂上听到我的长篇大论,此时的我,已不再是那个任性的女孩,我逐渐开始在老师心底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变得乖巧,懂事。

  同桌欣慰的敲敲我的脑袋,说:“终于开窍了呢,那么,就加油吧!”

  我只是扯了扯嘴角,最终却只从喉中挤出一个生硬的’嗯‘之后,又低下头,看着文章,吃着巧克力。

  我的学*开始突飞猛进,直到期中考试,我以均分在80以上的成绩,成功挤进了年级前五十,书本大小的试卷上,鲜红的对勾在我眼中异常鲜艳,若不是这段时间的努力,谁会相信,这张成绩单的主人,曾是那么的任性,那么的叛逆。

  看着成绩单,我的嘴角扬起一个优美的弧度,嘴中的巧克力,慢慢地融化了,只留下淡淡的香味。

  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题记

  我站在镜子跟前,看着自己老去的脸,默默叹息着,拿起拐杖,向熟悉的地方走去。不知不觉走到了我的校园,站在门口默默的望着。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我向那个地方奔去,即使隔了一条马路。*了*了,我离他越来越*了,嗯,我笑着。秋天的风有一丝丝凉意,我躺在马路上,不顾自己慢慢留下的血液和聚拢过来的人群,我笑着,闭上了眼。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8)

——高一语文的教学计划范本10份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

  二、教材分析:

  新编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使用教材时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交替教学。

  三、教学目标: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加强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夯实基础,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四、方法和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意识和*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的整体水*探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9、安排二三次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究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设想与教材处理:

  新编语文教材与传统语文教材有所不同,它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着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对必修一与必修二的教材处理是:

  (1)“阅读鉴赏”单元与“表达交流”单元教学、及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阅读鉴赏”的每一个单元大约为两周完成,每教授完一个单元以后,按教材编排顺序讲解“表达交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教学主要依据“表达交流”知识点地排序来进行。本期大作文要求写六篇,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一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

  同时每两周依据“阅读交流”每个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自然。同时,要继续组织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并在本期举行背书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加强学生演讲与朗读的能力,让学生听说读写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阅读鉴赏”单元教学与“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单元教学交叉进行。

  为了避免教学的单一性,也为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在每上完一个阅读单元后就进行“梳理探究”或“名著导读”单元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教材而不断地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

  (3)“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

  “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部分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辐射开来,扩充教学内容及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梳理探究”部分,就会依据教材,教师与学生一起搜集编写知识资料,依据教材进行整体上的分析和探究,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文字材料,统一印刷,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与背诵。

  如名著导读中的《论语》《巴黎圣母院》这些文学名著,主要利用晚自*的时间统一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并写出影评,基本上不占用课堂时间。

  (4)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5)以单元小测验形式检验学生知识水*与能力。

  新课改并不是就不考学生了,依然要用检测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解,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水*与能力的高低。所以,一个单元结束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测验,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6)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高老头》《威尼期商人》《水浒传》《谈美》等中外名著及美学论著。

  六、教学进度安排:

  1—2周:必修一一单元写人事汉字简介。

  3—4周:必修一二单元写景《论语》导读。

  5—6周:必修一三单元写人对联简介。

  7—8周:必修一四单元写事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简介。

  9周:朗读比赛《大卫科波菲尔导读。》

  10周:期中复*知识梳理期中考试。

  11—12周:必修二一单元描写成语简介。

  13—14周:必修二二单元抒情修辞简介。

  15—16周:必修二三单元选取记叙角度《家》导读。

  17—18周:必修二四单元虚构姓氏简介。

  19周:演讲《巴黎圣母院》导读。

  20周:期末复*考试总结。

  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三、四。

  基本情况:

  所教两个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底子较差,知识面窄,缺乏良好的学**惯和正确的解题方法,阅读、理解的能力较差。但大部分学生的学*态度不错。

  教材分析:

  必修三以小说、唐诗、文言文、议论文为主;必修四以戏剧、宋词、文言传记为主;写作教学重点为写议论文。

  教学目标:

  力求合格率达百分之八十,优秀率达百分之二十,提高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努力拓宽语文知识面,扎实深化语基底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较好的钢笔字;写好议论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措施与方法:

  1、狠抓背诵默写和基础训练,注重课内外结合,立足训练提高,面向高考,以练为主,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中的主体作用。

  2、认真抓好课前五分钟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3、狠抓背诵默写,实行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过关的方法,务求背诵默写无缺漏。

  4、狠抓课堂纪律,提高上课质量。

  5、努力钻研教材和专业知识,认真备课,讲求上课质量,务求不虚掷课内时光。

  6、注重语基的训练与指导,重视语法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的语文层次。

  7、注重课外知识的讲座,合理运用“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兴趣,鼓励学生把触角伸向课外。

  8、注重对学生学**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

  9、抓好书写训练和写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10、努力开展语文活动,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教学进度安排:

  1—2周:必修三唐诗单元朗诵《理想》。

  3—4周:必修三小说单元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学*名著《红楼梦》《高老头》。

  5—6周:必修三说明文单元“讨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语文学*的自我评价。

  7—8周:必修三文言文单元,选讲“语文基础训练”。

  9—10周:学*立论,写好议论文,学*使用论据,写好议论文。期中考试,总结分析上半期语文学*。

  11—12周:必修四宋词单元,《谈美》,影视文化。

  13—14周:必修四戏剧单元,莎士比亚戏剧,学*横向纵向议论。

  15—16周:必修四议论文单元,学*辩证分析,逻辑和语文学*。

  17—18周:必修四文言文单元,中华文化精神。学*反驳。

  19—20周:选讲“语文基础训练”,复*迎考,期末考试、总结。

  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惯。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仍带高一3、4两个班。大部分学生学*目的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都能按要求学*,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任务,作业也较认真。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仍有少部分同学学*缺少主动性。当然,这与班主任的指导思想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的语文学*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期末考试,两班与级均分差两分多,高分学生略显不足,主要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力求合格率达、优秀率、提高率都有明显提高。努力拓宽语文知识面,扎实深化语基底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较好的钢笔字;写好议论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材分析

  必修3

  1、阅读与鉴赏: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感受与共鸣,质疑解难,启迪与想象。

  2、表达与交流

  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安排的专题分别是:学*选取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学*论证,学*议论中的记叙。

  3、口语交际:讨论

  4、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解读,语文学*的自我评价。

  5、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

  必修4

  1、阅读与鉴赏: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

  2、表达与交流: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安排的专题分别是: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学*辩证分析。

  3、口语交际:辩论

  4、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走*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5、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朱光潜的谈美。

  五、具体实施

  1、狠抓背诵默写和基础训练,注重课内外结合,立足训练提高,面向高考,以练为主,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中的主体作用。

  2、认真抓好课前三分钟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3、狠抓背诵默写,实行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过关的方法,务求背诵默写无缺漏。

  4、狠抓课堂纪律,提高上课质量。

  5、努力钻研教材和专业知识,认真备课,讲求上课质量,务求不虚掷课内时光。

  6、注重语基的训练与指导,重视语法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的语文层次。

  7、注重课外知识的讲座,合理运用“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兴趣,鼓励学生把触角伸向课外。

  8、注重对学生学**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

  9、抓好书写训练和写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10、努力开展语文活动,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

  教材分析:

  新编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使用教材时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交替教学。

  教学目标: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加强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夯实基础,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方法和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意识和*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的整体水*探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9、安排二三次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究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教学工作计划补充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审美情趣。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的学*,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人文化、个性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二、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3、必修4,同前两册教材相比,本两册教科书继续贯彻“守正出新”的编写原则,构建立体化的语文学*系统,设立“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学*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实行了文理分科,20xx级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80余人,18个教学班级,文理科各2个重点班,1个艺术班,1个体育班,3个美术班,9个基础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之间差距较大。去年的统考全级668名学生,14人缺考,参加考试人数654名。最高分105。5分,最低分15分。特优120以上无,100分以上6人,占0.8%,90分以上37人,占5.5%,60分以下62人,占9.2%,*均分74.8分。整体来讲学生语文成绩偏低,低分层比较多,故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因此,本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成绩,就成为高一下学期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四、工作思路

  1、上期期末统考反思

  期末统考全区19所学校参加考试,区*均分为86.6分,我校*均分为74.8分,排在最末一名,与全区*均分有*12分的差距,与倒数第二名里水高中有

  *5分的差距,整体成绩比较差。寒假备课组布置了一道作业:怎样赶超他校?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科组会上,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总结出来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时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脱节。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也很认真听了,但做起题来效果不佳。痛定思痛,本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及方法上实行改革。

  2、新学期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埋头奋进,赶超他校

  工作方针:大胆实行教学改革,精讲精练,统一规范,狠抓落实。工作思想:不自欺欺人,不敷衍了事。

  教学工作流程:讲——练评——考——辅(四轮滚动式教学)具体做法:精讲精练:

  精讲:每单元重点讲一篇课文(文言文单元多几篇),突出重难点。精练:以练*册为载体,练——评——考——辅

  单元流程:新课——练*(先练后讲)——单测——作文(讲—练—改)统一规范:

  教师:教学进度统一,各项工作统一;备课(教案)规范,评改规范学生:作业统一完成,统一收齐;笔记规范狠抓落实:

  教师:分配的工作落实,科组商讨后的决议落实;学生:作业的质量,答题方法掌握落实。

  五、工作目标

  整体目标:埋头奋进,赶超他校具体目标:

  1、全面提升组内老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努力打造一支高水*的语文教师队伍。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增强语文学*兴趣,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方法,提高语文学*成绩。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惯,提高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4、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成绩,通过一学期努力,使学生的学科成绩迈上一个新台阶。及格率上升5个百分点,低分率降低5个百分点,*均分提高5分,争取突破80分,期末统考超越一所以上的学校。

  5、认真完成学校各项工作,比如开放周等,争取搞出特色来。搞好校本课程的.开放实施工作。

  6、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活动,争取获奖。

  六、具体措施

  1、实行教学改革,根据新学期工作思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修正、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改进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学*教育理论,探索新教法;坚持听评课常态化,发掘教学过程中闪光点,相互交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

  3、集体备课:每周二上午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全备课组成员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再由主备人组织编写备课框架和课件。

  4、优化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式。设计新的教案编写模板,教案里面增加学生活动内容、设计目标等。

  5、抓好常规管理,严抓早读和晚修。早读课明确学*任务,加强背诵和朗读的训练与过关,对未达标的有明确的惩处措施;晚修狠抓课堂纪律,督助学生认真完成当天的消息任务。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介绍课外阅读篇目,指导学生写作读书心得,合理安排时间(周一第八九节),规定阅读内容与阅读量,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

  7、积极准备开放周活动,每个老师精心准备一个星期的好课,推荐2节特色课。教师活动预计搞个“百家讲坛”,学生活动准备舞台剧,如演《雷雨》等。

  8、主动取得与南海区教研员的联系,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活动。

  9、搞好校本课程的开放实施工作。本期计划研究康有为的思想,制定方案,充分发动学生参与,扩大影响力(详细内容另有方案)。

  10、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本期拟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周一次小作文。

  11、做好作业布置、批改、讲评、单元测验、考试、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尤其搞好单元过关测试,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反馈成绩。

  12、加强个别辅导,培优辅差,开展师生交流工作。与学生多个别交流,多些学*、思想和情感上的关心,大大提高学*效果,提升学生成绩。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教学工作计划补充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审美情趣。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的学*,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人文化、个性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二、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3、必修4,同前两册教材相比,本两册教科书继续贯彻“守正出新”的编写原则,构建立体化的语文学*系统,设立“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学*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实行了文理分科,20xx级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80余人,18个教学班级,文理科各2个重点班,1个艺术班,1个体育班,3个美术班,9个基础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之间差距较大。去年的统考全级668名学生,14人缺考,参加考试人数654名。最高分105。5分,最低分15分。特优120以上无,100分以上6人,占0.8%,90分以上37人,占5.5%,60分以下62人,占9.2%,*均分74.8分。整体来讲学生语文成绩偏低,低分层比较多,故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因此,本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成绩,就成为高一下学期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四、工作思路

  1、上期期末统考反思

  期末统考全区19所学校参加考试,区*均分为86.6分,我校*均分为74.8分,排在最末一名,与全区*均分有*12分的差距,与倒数第二名里水高中有

  *5分的差距,整体成绩比较差。寒假备课组布置了一道作业:怎样赶超他校?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科组会上,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总结出来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时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脱节。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也很认真听了,但做起题来效果不佳。痛定思痛,本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及方法上实行改革。

  2、新学期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埋头奋进,赶超他校

  工作方针:大胆实行教学改革,精讲精练,统一规范,狠抓落实。工作思想:不自欺欺人,不敷衍了事。

  教学工作流程:讲——练评——考——辅(四轮滚动式教学)具体做法:精讲精练:

  精讲:每单元重点讲一篇课文(文言文单元多几篇),突出重难点。精练:以练*册为载体,练——评——考——辅

  单元流程:新课——练*(先练后讲)——单测——作文(讲—练—改)统一规范:

  教师:教学进度统一,各项工作统一;备课(教案)规范,评改规范学生:作业统一完成,统一收齐;笔记规范狠抓落实:

  教师:分配的工作落实,科组商讨后的决议落实;学生:作业的质量,答题方法掌握落实。

  五、工作目标

  整体目标:埋头奋进,赶超他校具体目标:

  1、全面提升组内老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努力打造一支高水*的语文教师队伍。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惯,增强语文学*兴趣,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方法,提高语文学*成绩。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惯,提高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4、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成绩,通过一学期努力,使学生的学科成绩迈上一个新台阶。及格率上升5个百分点,低分率降低5个百分点,*均分提高5分,争取突破80分,期末统考超越一所以上的学校。

  5、认真完成学校各项工作,比如开放周等,争取搞出特色来。搞好校本课程的开放实施工作。

  6、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活动,争取获奖。

  六、具体措施

  1、实行教学改革,根据新学期工作思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修正、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改进教学方法。

  2、组织教师学*教育理论,探索新教法;坚持听评课常态化,发掘教学过程中闪光点,相互交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

  3、集体备课:每周二上午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全备课组成员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再由主备人组织编写备课框架和课件。

  4、优化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方式。设计新的教案编写模板,教案里面增加学生活动内容、设计目标等。

  5、抓好常规管理,严抓早读和晚修。早读课明确学*任务,加强背诵和朗读的训练与过关,对未达标的有明确的惩处措施;晚修狠抓课堂纪律,督助学生认真完成当天的消息任务。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介绍课外阅读篇目,指导学生写作读书心得,合理安排时间(周一第八九节),规定阅读内容与阅读量,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

  7、积极准备开放周活动,每个老师精心准备一个星期的好课,推荐2节特色课。教师活动预计搞个“百家讲坛”,学生活动准备舞台剧,如演《雷雨》等。

  8、主动取得与南海区教研员的联系,积极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活动。

  9、搞好校本课程的开放实施工作。本期计划研究康有为的思想,制定方案,充分发动学生参与,扩大影响力(详细内容另有方案)。

  10、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本期拟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周一次小作文。

  11、做好作业布置、批改、讲评、单元测验、考试、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尤其搞好单元过关测试,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反馈成绩。

  12、加强个别辅导,培优辅差,开展师生交流工作。与学生多个别交流,多些学*、思想和情感上的关心,大大提高学*效果,提升学生成绩。

  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

  教材分析:

  新编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使用教材时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交替教学。

  教学目标: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加强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夯实基础,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方法和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意识和*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的整体水*探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9、安排二三次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究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方式。了解学*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拓展语文学*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从*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的质量。

  组织学*小组,开展合作性学*。

  落实课前预*疑难问题收集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

  课时组合:3节阅读教学+1节电子阅读(图书阅读)+2节课堂读写连堂课。

  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的*惯

  如何处理练*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练*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实际选择练*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的主人!

  五、改变写作的方式,自编个人作品集。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作文教学,其操作程序为:

  1、编个人作品集。要求每个学生,从高一入学时开始,就为编个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①为自己的作品集起一个动听的名字;

  ②每周完成1500字的练笔,练笔的时间、内容自定;

  ③给自己的每周练笔做些美工,如插图、文字配色、贴相片、配底纹等;

  ④为自己的作品集写一篇序言;

  ⑤每十周就编一个小集子。一个学期编一个大集子。

  高中三年就有个人作品集6本。高三下学期期中,选编一个《个人作品集精选》。这样,到高中毕业时,每个学生手头上就有自己的作品集七本。

  2、选编班级作品集。以班为单位,选编《XXX班学生优秀作品集》(或者取个更动听的名称)。每学期期中出版,在家长会时赠送给到会家长。

  3、选编年级作品集。以年级为单位,选编《XXX年级学生优秀作品集》,每学期出版一次。作品入选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4、选编征文作品集。在每年教师节、国庆节、元旦、五。一节、暑假等节日或长假时间,举办征文活动,然后选编《XXX征文获奖作品集》。作品获奖者可获得一本留念。每班发一本传阅。

  5、举办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周。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以年级为单位,举办“XXX年级学生个人作品集展览”。时间为一周,地点在图书馆阅览室。参加展出的作品是该年级全体学生的个人作品集。无论美丑,无论优劣,要求全体学生的作品都必须参加展览。按一、二、三、四、五等评定学生个人作品集的等级,奖励获得前三个等级的作者。组织各班学生轮流参观、浏览,每班参观时间为1节课。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一教学教育质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XX年高考考试手册对高一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注意新课讲授与阅读理解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意识,优化语文学**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学*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第二学期要抓紧时间,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使用好教材,精心备课,加强课堂有效教学:在课文设问上,读与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3,作文教学加强课前指导,精心选题,课后精心批改与讲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作文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5-11周:期中复*练*;期中复*迎考.

  ④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16-18周:期末复*练*;期末复*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本学期作文训练主要目的是在记叙文写作提高,议论文写作基本结构的训练.

  一、指导思想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9)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实用五份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 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

  《故都的秋》赏析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作者善于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啼秋”,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写“闲人秋叹”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突出沉重凄凉;写“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而且“壮”,*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别偏爱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柳阴下的丝丝日光,这些单的、纯的、淡的、暗的色彩,都与作者寂寞的感受有关。

  作者注意调动不同的感觉写秋,如视觉,天是“碧绿的”,“秋草”是“尖细且长”的,如视觉作者特别选用一些很轻很细的音响,如“西山的虫唱”、悠远的钟声、“驯鸽的飞声”、寒蝉的嘶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微叹。这些细微响动,普通人很容易忽视,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却留下很深的痕迹。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范本五份(扩展10)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优选【5】份

  一、导入新课

  1、提起战争,同学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想到了痛苦、灾难、血腥……还有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烈火硝烟……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是总苦痛的。

  2、今天,我们学*小说《荷花淀》,(板书荷花淀)也与战争有关。课前同学们预*了课文,那同学们也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读后的感受,好吗?

  你感受到的是清新,有的同学说是恬静,还有的同学说是自然,还有和谐。

  本文与战争有关,但同学们却感受却是美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荷花淀》真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板书美)

  我们在这节课就来重点赏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带给了我们“纯美”的感受。

  3、我们来看一下本文的学*目标,你来给大家读一下吧。

  二、研读文本,品味纯美

  下面同学们在预*的基础上再读文本,把文本中能给你“美”的感受的地方找出来细品。五分钟。

  1、披文入情赏美景

  好,哪一个同学先来说?

  这位同学。

  奥,前三个自然段环境描写感觉特别美,能具体说一下吗?

  你看到了一幅图画,什么画面,月下女人编*图。概括的非常好。

  这位同学,你也想说?

  你感受到了纯美的意境。

  把纯美换一个词?

  清新明丽,一般而言,意境的营造离不开意象,那你能说一下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吗?

  对,有月亮、苇眉子、云彩、薄雾,意象也是那么唯美。

  你喜欢这一部分,那你就给大家读读吧,其他同学可以试着想象画面?

  他读的怎么样?

  节奏感好,声音很美。的确,我也感觉声音与画面很相配。

  同学们,我把第一自然段在形式上做了一个小小改动,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

  有什么不一样?

  感觉像读散文诗。评论家也这样说,因为孙犁小说散文诗般的语言、朦胧诗般的意境,还称孙犁的小说是“诗体小说”。

  2、沿波讨源见真情

  荷花淀不仅景美,人也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水生嫂。

  谁来结合文本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

  好,最后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勤劳美丽,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编*的描写中看到的,

  还有吗?从大门没有关,端饭看出体贴丈夫、温柔多情。用词十分准确。

  谁来补充?

  你从他们坐船找丈夫看到水生嫂惦念丈夫,遇见敌人看出她的勇敢,把船划进荷花淀中去,还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很好,这不仅有水生嫂,还有其他女人,只是他们共同的品质。

  刚才我们抓住动作细节赏析人物形象之美,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有一个突出的手法,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对,就是对话,也就是语言描写。

  我们来看这三句。

  “你总是很积极的。”(投影)

  从这句话,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你读出了嘲讽,嘲讽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吧“就你积极”,再读一遍,换一个词,有点埋怨,对,水生嫂埋怨什么呢?(太危险了,不和家里商量)除掉埋怨,我们还读出了什么,是肯定和夸赞,由此看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

  第二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当时出版时句号被改为逗号,孙犁先生不同意,你们看有什么不同吗?

  对,句号强调的是我不拦你,更能突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如果是逗号的话可能更强调家里的困难了。你对标点理解的都这么深刻,可见很会赏析文章。

  第三句呢,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中国有句老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对,不可跪着生!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本色。

  同学们将分析整合一下,学总括水生嫂形象

  温柔体贴、勤劳淳朴、勇敢坚贞、深明大义、爱家爱国。

  这不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当时千千万万战地农村妇女的品性,他们像荷花淀里的荷花,有着纯真的的性情,闪耀着纯美的人性的光辉。

  3、水到渠成识结构

  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我们来看情节,课前让同学们拟小标题,找一个同学说一下。

  好,中间这位同学,你来说。

  能够抓住主要场景,概括的很好,“送夫抗敌”“探夫遇敌”“助夫杀敌”,情节简单,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曲折离奇,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这也应是本文被称为纯美绝唱的一个方面。

  4、疑义相析探主题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枪战环节,三言两语便被带过,对此提出批判,还有人说,“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人们会这么恬静自得吗?作家这么写是诗化战争,是违反现实的呢?”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小组内讨论一下。

  一组先来说把。

  你们认为我们的祖国本就美好,人民本就纯真,所以与现实相符。是支持孙犁先生这样进行创作的。

  三组来说。

  这样更能激发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江山如此多娇,岂容外敌践踏。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孙犁文集》中有这么一段话,齐读一下,“看到***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荷花淀》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小说的一首纯美绝唱”。

  孙犁的创作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虽然荷花淀带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但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我们生活在和*年代,定当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三、布置作业

  还有一篇小说与《荷花淀》并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双璧,那就是茹志鹃的《百合花》。课后请阅读,并完成思考题。

  教学目的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安排

  本课拟用三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

  教学设想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__设计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一、__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构思精巧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四、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写作手法的选用,如夸张、渲染、衬托、对照等手法的巧妙运用,骈、散句的运用,结构安排方面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结合课后练*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

  附:板书设计

  一、教学设想

  1、立足教材,以"本"为本。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们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2、努力创设语文学*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

  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利用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选例文,认真研读揣摩,利用文中材料进行仿写,然后对照原文,比较优劣,找出差距。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

  3、多样化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要摆脱以前枯燥的教学模式,放弃满堂灌,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主动学*,让学生能在语文课上快乐学*,所以我在分层教学的同时,引入了启发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轻松、自由你、*等的课堂氛围、试图让学生在竞争与快乐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但有时我却高估了我的学生,启发式教学并没有实现她的太多价值。

  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1、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把握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材中的重难点、易混易错点、可考点与必考点;广泛涉猎有关的教学辅导资料,以期扩充内容、丰富知识、旁征博引、博观约取;在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教情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和学案。

  2、上课。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