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

日期:2023-03-10 00:00:0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

  一、复*。

  1、3×2 7×2 13×2

  3×20 7×200 21×4

  学生口算,择题说说口算方法。

  2、0×49×3 3×4×5×6×7×0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得这么快的?指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提问: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4×120=

  2、你能计算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1)先交流口算方法。

  第一种:4×12=48 第二种:4×100=400

  4×120=480 4×20=80

  400+80=480

  (2)再交流笔算方法。

  质疑:为什么4可以对着2写,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你觉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出示:试一试,学生完成在书本上。

  教师在组织交流时,可适时质疑:

  (1)第一题乘数的末尾只有一个0.为什么积得末尾却有两个0?

  (2)第二题的.乘数有什么特点?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

  1、出示,学生做一做再讲一讲。

  2、注意比较乘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两种不同的算法,但依据都是0乘一个数都得0。

  (1)注意比较:什么时候可以用简便算法?什么时候不可以?

  (2)为什么乘数末尾有1个0,得数末尾有可能有2个0?

  (3)板书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出示:

  210×3 120×2 400×9 5×90 5×12 403×2 200×5 112×3 25×4 1300×3

  (1)先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是可以简便算法的,哪些不可以?

  (2)一起口算得数。

  (3)判断:

  A、乘数末尾有1个0,得数末尾也只有1个0?为什么?

  B、乘数末尾有1个0,就在得数末尾添一个0。

  C、乘数末尾没有0,得数末尾就没有0。

  学生判断,再举例说说为什么错,或对。

  4、口算,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说说可以先算前面两位数乘一个数,再在末尾加一个0,这样比较简便。

  5、学生自己做一做,完成后小组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班级里交流发现的结果。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

  1、出示课件:仔细观察这副图,阅读图下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交流算理

  1、探究850×15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提问: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能列式计算吗?

  指名回答,板书:850×15

  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练*本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教师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指定竖式写法不同的两人板演。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哪一种简便?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说。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简便的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自己的想法。

  1、教学“试一试”

  (1)提问:解决“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2)学生尝试做题。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指定用简便算法的学生板演算式,当算到时,提问: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你能说出为什么应该添2个0?

  (5):两个乘数末尾都有哦的乘法,可以先用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2个0,九在得数的'末尾添上2个0。

  2、迁移训练

  课件出示:明月小区共有800*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小组中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汇报交流并。

  一、迁移巩固,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全班共同订正,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能口算出这两组题的得数吗?各自口算给同桌听,每人算一组题。指名说得数,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每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学生独立填表,填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二、课堂作业

  三、

  板书

  设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850×15=12750

  850

  ×15

  425

  85

  1275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数末尾中间有0乘法的探索过程,能进行正确计算。

  2、学生充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和提高乘法计算正确率和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充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进程:

  一、加强口算能力。(小黑板出示)

  完成第6页第7题,独立完成,讲评反馈。

  二、创设情景,提出并解决问题(实物投影仪出示第4题)

  1、引导观察图画,读题审题。

  2、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4、评议。

  三、探索规律。( 实物投影仪出示第5题)

  1、让学生完成计算并填表。

  2、比较探索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3、归纳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就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四、运用规律,提高能力。

  1、在第5 题的'基础上,以一组题为例,帮助学生运用规律计算,再通过计算,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学生完成剩余组题,并通过比较加深规律的理解,注重表述。

  五、综合巩固加深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指名板演。

  2、选取 207×40 270×40 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的。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实物投影仪出示第9题)

  1、读题,看图,弄清题意。

  2、整理数据,列出算式,解决第1个问题。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拓展性练*。

  4、评析。

  七、拓展性练*,加强思维训练。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 )=1600

  ( )×( )=240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4

  教学难点:

  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难点: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法末尾有0的乘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口算。

  0×56 200×7

  2、笔算。(竖式简算)

  360×4 600×3

  归纳:在计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二、展示目标

  上次课我们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如果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乘法)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一)境图,从情境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二)温馨提示:

  1、请列出算式,并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把自己的算法及结果同小组同学交流。

  (三)自主探究。

  (四)小组合作交流。

  四、师生互动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1、把30拆成3和10的乘积。

  ①36×10=360(个)

  ②360×3=1080(个)

  2、3 6 × 3 0

  质疑:以上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五、专项训练

  第二问馨提示:

  1、第2问题目比较第1问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能不能用简便算法?

  六、质疑研讨

  怎样计算乘数有0乘法?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写几个“0”。

  七、综合训练

  练一练1、2、3、4题。

  八、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问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5

  一、回忆乘数末尾有0的口算。

  P2 第5题。回忆昨天讲解的,这些题目的特点是什么?

  乘数末尾有0,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今天,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算式怎么列?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三、尝试练*,解决问题。

  1、850×15=? 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指名学生板演(两种不同写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那么哪一种简便?我们通常都用这种简便方法表示。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小组交流:像这样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怎样写比较简便。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第1题。

  重点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

  2、第3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对比着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交流每组题的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几十几乘几百,几百几十乘几十都可转化成几十几乘几十来计算。

  3、第4题。

  读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你会列式吗?

  学生自己列式。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4题。

  板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850×15=

  两个竖式(略)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6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比较、探索、归纳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准备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些知识,想一想是如何计算的.

  先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用竖式计算.

  其他同学进行口算练*.

  4×50 8×30 12×20 78×10

  2×40 50×7 21×30 400×6

  32×30 600×5 13×40 120×30

  31×20 700×4 11×80 12×50

  请同学说一说12×50,700×4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12×50可以看作12乘以5个十,积是60个十,也就是600)

  (700×4可以看作7个百乘以4,积是28个百,也就是2800)

  下面我们来订正两位同学的计算.

  请板演同学自己讲一讲是怎样做的.

  (一位数乘多位数,如果被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

  (360×4可以看作36个十乘以4,积是144个十,也就是1440.2600×3可以看作26个百乘以3,积是78个百,也就是7800)

  我们同学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那么能不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乘数是两位数的题?

  (二)学*新课

  板书:例5 360×24= 例6 265×30=

  这两道题怎样做?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讨论后,由学生独立写在练*本上,请几个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待订正时使用)同学们做题时,老师巡视,个别指导,把几种不同做法,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例5:

  例6: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先比较例5的三种做法,请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再比较例6的三种做法,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请小组代表归纳发言:

  认为例5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0前面的数,使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使计算简便.360×24可以看成36个十乘以24,积是864个十,也就是8640.

  认为例6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算265×3,得795;在795末尾添一个0,得“265×30”的积,也就是7950.使计算简便.

  (同学们自己获取了知识,兴趣很浓,教师充分肯定,给予鼓励)请同学们按要求继续研究下面的问题.

  (1)例5、例6两题有什么相同点?

  (2)在计算例5、例6用简便方法时有什么相同点?

  通过观察、讨论很容易发现:例5、例6的相同点是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一个0.在计算例5、例6时,都是只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三)巩固反馈

  出示做一做.

  要求在练*本上独立完成,其中几名同学写在投影胶片或玻璃片上,待订正时使用.

  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想一想:为什么前3小题末尾添一个0,而最后小题末尾添两个0?(因为前3小题,被乘数或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一个0;而最后小题,被乘数末尾有两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两个0)

  小结 同学们学*得很好,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如果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都有0,你们知道怎样简算吗?

  出示例7:计算450×20.

  (投影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默读三个问题.思考片刻,在练*本上试做.试做完小组根据三个问题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1)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2)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3)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老师板书.

  教师再强调提问:为什么要添两个0?添一个0表示什么?添两个0表示什么?

  练一练:个别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其他同学写在练*本上.

  订正时,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怎样算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打开书第15页,看一看自己归纳的方法和书上讲的一样吗?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巩固练*:

  1.判断.(下面的计算方法简便吗?怎样计算简便?)

  2.计算.

  3.竖式计算.

  240×22= 280×20=

  190×50= 690×13=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批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有困难的同学随时个别辅导)

  作业:看书第14,15页.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准备的口算和笔算,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讲授新知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同时出示例5、例6两个例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新知,发现不同的做法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比较,根据两个例题的相同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从而使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同时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继续研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又应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出示三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试做.做完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7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围绕电影院的座位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原来每排有36个座位,共有30排,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二是现在每排增加到40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在解决第一个问题中,学会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学*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结合试一试3道题的计算,设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高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的讨论。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德育教学点】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并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由学生喜欢看电影入手,介绍电影院的设置。

  中山路小学要组织一次看电影活动,我们也一起去看看

  (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情景图,读读旁边的问题,了解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请同学们列出算式,自己试着算一算。

  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 (1)3610=360(个)

  3603=1080(个)

  (2)3 6 (3)3 6

  3 0 3 0

  0 0 10 8 0

  10 8

  10 8 0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在讲解时,应重点介绍用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

  引申:现在每排增加到40个座位,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提醒学生,增加到40个和增加40个是不一样的含义。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

  学生可列式,可口算也可竖式计算,注意引导竖式计算方法。

  4 0

  3 0

  12 0 0

  四、实践与应用

  1. 练一练:

  *30 1010 9999

  2.小结:(1)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

  作业:书上43页第2题 1.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

  1920 100 9801

  2.(1)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

  (2)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多是四位数,最少是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数乘和一位数一几百几十、几千几百乘的简便算法,能熟练地用简便算法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得笔算和乘数末尾有0得乘法得简便算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还学会了乘数末尾有0的得乘法简便计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练*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通过练*,要进一步掌握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和笔算,把口算和笔算做得既对又快。

  二、口算练*

  1、说一说下面得题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40×6=

  400×6=

  8×50=

  8×500=

  140×2=

  1400×2=

  3×310=

  3×3100=

  小结:口算一位数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只要先乘0前面一部分,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再乘得得积末尾添上几个0。

  2、口算

  第29页--10题。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口算。适当选择几道题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想?

  三、笔算练*

  1、笔算下列各题。

  402×34×204406×8

  (1)指名3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并重点说一说最后一题计算过程。提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按怎样的'方法算?

  (3)小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从个位乘起,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乘数中间有0,也要一位一位地乘。如果有进位,还要注意加上进位的数。

  2、笔算下列各题。

  480×63×2800

  (1)指名2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2)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口述每道题乘的过程)

  (3)小结: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方法算:列竖式把乘数对齐0前一位上的数,先乘0前面一部分,再在乘得得数后面添0,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第29页--11

  (1)做第11题第一组。

  指名2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检查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得数相同吗?

  (2)第11题第二、三组

  学生分成2组进行,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

  四、应用题练*

  1、第29页第14题。

  (1)让学生看图和已经提出的问题,口答算式并板书。

  (2)从图上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让学生根据所提的问题列式计算。

  2、提问:你能说一说生活里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六第12、13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数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

  1.口算下面各题。

  11×50=50×80=30×40=60×70=

  提问:当乘数末尾有0时,你是怎样口算的?

  2.列竖式计算。

  250×3

  (请两位学生扮演,并让学生做小老师讲解在计算时有没有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地方。)

  提问:为了使计算简便,列竖式时,乘数“3”应该与( )对齐。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情境图。

  读题:足球每个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提问:你会怎样列算式?(指名回答)一齐尝试解决一下。 挑选了几位同学的方法,大家来看看,可不可行?

  (指名三位同学上黑板,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适时板书后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

  请大家来看这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都可以,但是,你觉得哪种更加简便呢?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计算题,那我们就要选择后一种简便的方法。

  2. 再请同学来说一说,如果列竖式计算,你觉得数位应该怎样对齐?

  (指名回答)

  试一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题目:53×40=)你们是怎样对齐的?请同学来说。 最后出示正确的笔算过程。 大家订正自己的答案。

  三、自主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一组题目)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一组题目)

  (1)独立完成。

  (2)想一想在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让学生找出关键词——估计。

  (2)提问:估计一下,需不需要具体计算呢?

  5.“想想做做”第5题。

  (1)指名读题,独立思考。

  (2)怎样列式计算。

  6.“想想做做”第6,7题。

  独立完成。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负上的内容,练*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使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重点: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关键:使学生的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24×316×40×56782×0

  200×7400×5101×9300×6

  500×82500×46100×21300×3

  21、笔算。(竖式简算)

  360×42600×3

  归纳:在计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二、新授。

  1、引言。复*题中已会算被乘数有0的乘法,如果乘数末尾有0或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这节课就是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乘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360×24

  (1)用一般方法笔算。

  (2)用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简便算法推理:

  ←-注意:这里不必写“0”

  (3)通过两种竖式算法的对比使学生掌握简便算法。

  3、教学例6。265×30学生默读题目后提问:

  (1)这道题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观察一下乘数有什么特点?(乘数末尾是0)

  (2)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这道题可否用简便方法计算?

  (3)全班学生试算。

  估计有如下4种:

  ①②③④

  (4)分析提问。

  ①以上哪一种方法计算简便?为什么?

  ②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4页例5是怎样计算的,并与一般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哪种算法较简便?还要求学生注意竖式书写格式。

  (5)指名讲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写竖式时就先注意把0前面的数和被乘数的个位数对齐再相乘,乘完以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0。)

  小结:265×30(例6)可以看作是265×3×10,只要在265×3的得数后面添写一个“0”就可以了,所以第④种计算方法是合理的,而且比较简便。

  4、练*:第14页的350×24、73×60、186×50

  重点检查:

  (1)能不能正确书写竖式?

  (2)有否遗漏“0”?

  5、教学例7。计算450×20

  (1)读题,审题。例7与例5、例6比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部有0能不能用简便算法?

  ①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为了使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把被乘数、乘数末尾的0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

  ②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③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小结法则。

  ①在计算乘法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写几个“0”。

  ②计算时不必在“0”前面划虚线。

  指导学生看书例5-例7,并熟读法则。

  2、巩固。完成教科书第15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做练*四的第1-5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

  8×60 14×10 8×90 11×60

  师:“8×60”怎样算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儿童电影院吗?你们知道儿童电影院有多少排座位?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吗?(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师: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电影院看一看。

  (大屏幕显示课本42页例题及情景图)

  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让学生观察例(1)及情景图并让学生回答儿童电影院到底有多少排座位?每排有多少个?

  生:有36排座位,每排30个座位。

  (多找几位成绩稍差学生说一说) 从口算出发,通过知识迁移,很自然引出新课,为学*新课做铺垫。

  情境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

  有的学生根据情景图会说有30多排,虽然,没有说出准确数,老师也要给以肯定。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试着算一算。然后合作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把学生的主要方法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方法一:36×10=360(个)

  360×3=1080(个)

  方法二: 3 6

  × 3 0

  0 0

  1 0 8

  1 0 8 0

  方法三: 3 6

  × 3 0

  1 0 8 0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请大家比较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生:(方法三)

  师:你是怎样想的?(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最后让学生明白:计算这样的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一个0。

  巩固练*:26×40 34×30 28×90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做完集体订正。 学生不会口算怎么办,自然引出用笔算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使学生理解36×30的简便算法就是先算36乘3个十得108个十,即1080。

  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算法的同时,再强调简便算法。(体现解法多样化有必要,解法优化更有必要。)

  结合学生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只要说的合理就给以鼓励。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师:如果每排增加到40人,你还会算吗?

  2、教学例(2)(大屏幕显示)

  让学生自己列式,试着算一算。然后指几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把主要方法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口算:40×30=1

  笔算: 4 0

  × 3 0

  1 2 0 0

  我们刚刚做的两个题都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们觉得怎样计算简便呢?

  多让几位说一说,一定使学生明白: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

  出示口算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0×70 80×90 50×60

  30×50 60×40 90×20

  ×3 500×70 40×300 (拓展练*)

  让学生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体现解法多样化有必要,解法优化更有必要。

  通过这个练*,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有的口算,有的用笔算。

  由于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的算理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可能出现40×30=120。的错误。这时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重点是口算方法。

  个别学生计算时积末尾的0的个数可能不对,老师要及时纠正,一定要学生切记: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2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学会乘数末尾有0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以后,学生还将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教材从计算表演团体操的总人数的需要引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先要求学生分别用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算出结果,再教学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这里安排口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由已经掌握的4×12的口算结果,推想出4×120积只要在4×12的积后面添写一个0,以帮助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 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3. 学*中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好,闭上眼睛3,2,1睁开(喜羊羊)(喜羊羊:“大家好,我是喜羊羊,很高兴能来到你们三年级做客,早就听说你班学生个个都很聪明,数学顶呱呱,所以今天特地前来,想请大家帮我个忙,帮我救出被灰太狼关在山洞里的美羊羊,要想进山洞需要闯关,每一关都需要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要知道,我对付灰太狼还行,可是解答数学问题可不行,能帮我这个忙吗?好那我们出发吧!)

  第一关

  1、口算:

  3×2=7×2=13×2=0×2=3×20=7×200=21×4=95×0=4×300=6×30=0×45=32×3=

  <<<123>>>

  2、运动会上要举行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12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口答。可以怎样列式?(4×12=48) (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进入第二关)

  第二关

  师:灰太狼不服气,决定来点难的刁难你们,他把12改成了120,哼哼,现在你还会算吗?

  【设计说明:通过口算方法的交流、讨论,渗透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 便 算法,为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做好铺垫。同时又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故事创设情境,和喜羊羊一起学*,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第二关内容)要举行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120人。一共有多少人?(课件中120改成不同颜色。)

  (1)学生读题。怎样列式? 板书:4×120或120×4会算结果的?和你的同桌说说。

  (2)指名说计算方法,预设:

  A、用口算:4×12=48 所以4×120=480 追问:你是怎样由4×12=48想到4×120=480 的?

  小结:口算因为12×4=48,而120表示12个十,所以120×4的积就是48个十,也就是480。

  B、用竖式计算: 1 2 0 × 4 4 8 0 小结:积末尾的0是怎样得到的?(三位数的个位和一位数相乘得0)

  C、其实竖式还可以根据口算的方法那样,这样写竖式:

  1 2 0 × 4 4 8 0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从口算过程我们看出算4×120,先算4×12得48,再在48后面添写一个0;从竖式计算也能看出积的个位上是0。所以这样的题目可以用简便的方法列竖式,先写乘数120,再对齐120的十位写乘数4,先算12×4得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2、比较这两种竖式的写法,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得出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简便计算方法。

  预设:如果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三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要在相应乘积的末尾再添上几个0

  3、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计算,指名板演。

  (2)思考:每题是当作哪两个数相乘的?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课件出示)

  4、完成竖式(在书中写) 恭喜你们顺利闯过第二关。进入第三关

  【设计说明:在教学例题4×120时,先让学生口算,再让学生都列式计算,并着意追问积末尾的0是怎样得到的,使学生联系到口算及简便算法的合理性,并明确了简便竖式计算的原由,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新知识,更重要地是让学生体验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思维过程。】

  三、及时巩固,内化新知

  1、看谁看的`又对又快 (想想做做第4题)

  13×3=2×24=32×3=5×11=130×3=2×240=320×3=5×110=

  (别忘了添上末尾的0)

  2、竖式计算,可以用简便的写法(想想做做第3题)

  740×63×270480×5340×4704×63×207408×5304×4

  学生板演,全班齐练,同时要求座位上的学生批改板演同学的计算,最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3、判断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130×3末尾有( )个0 , 350×6末尾有( )个0, 250×4末尾有( )个0。

  (除了乘数末尾的0,有的一位数和0前面的数相乘也会产生0) (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三关进入第四关)

  四、扩展应用,逐步提高

  1、下面各题中,( )的积比较接*1200。

  A. 390 ×4B. 150×6C. 590 ×2

  2、解决问题

  (1)在营救美羊羊的行动中,喜羊羊还请了1个重量级的好朋友,一起看看。(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草原资源丰富,养了5扁蚕,*均每匾能收180个蚕茧。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想想做做第7题) 匾的个数 1 2 3 4 5 蚕茧的个数 180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班级里交流发现的结果。

  3、破译密码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了最后一关,山洞。要想进入山洞救出美羊羊,还得破译密码,密码就藏在这题里。 350×的积得末尾有2个0,里可以填的数( )。

  设计说明:练*中特地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哪些题可以简便算法,哪些不可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简便算法的真谛;

  2、末尾添几个0的问题;

  3、学会应用,有了这样简便计算的基础,学生就可以把复杂的题目进行简单化,甚至可以把今天所学的新知识直接口算化。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喜羊羊:谢谢你们解决了灰太狼的问题,灰太狼彻底失败了,我们终于救出了美羊羊了。

  师:在救喜羊羊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可见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闯关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大家说一说。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接*整百或整十数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2、学生充分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估算的正确率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一幢楼一年的.保洁费用”算式怎么列?

  学生回答,板书:48×112=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48×112大约等于多少呢,你能估算出它的结果吗?

  学生思考后,讲述: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估算的方法和结果跟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这里的估算,可以把接*整十或整百的数分别看作整十数和整百数,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

  提问:估计的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它的结果,看看自己估计的怎样?

  师:估算时,我们一般把接*整十或整百的数分别看作整十和整百数,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

  三、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比较:比比每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

  第3题

  先让学生连线,再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4—6题

  这3题都要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第7题

  先让学生估计哪一个的面积大一些,再通过笔算得出正确的结果。

  四、课堂练*

  第4—7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8×112=5376(元)

  48×100=4800,费用比4800元多一些

  50×110=5500,估计费用在5500元左右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例11和例11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六中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xx×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

  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被乘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11。

  教师出示例题350×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然后让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同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然后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被乘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把被乘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教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集体订正时,先让学生看两个竖式,说明简便算法的竖式写法,并用虚线表示被乘数右面的0最后再落下来。然后提问学生:用一般方法计算和用简便算法,结果一样不一样?(两种算法结果一样。)

  教师接着出示 2500×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同时让一二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然后再让学生看两个例子,引导学生回答: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然后教师着重强调: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乘数要写在被乘数末尾的0 前面一位的下面,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为了表示清楚,可以用竖虚线把被乘数末尾的0分开。

  2.做例11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订正时,可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说明。1500×4,有些学生可能会误认为得600,教师应强调指出:在用简便算法计算的过程中,要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得出结果以后再添0。

  三、课堂练*

  1.做练*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 2分15秒时全做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就是求18的4倍是多少,180的4倍多少,1800的4倍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从18的4倍是72,怎样推出180的4倍是多少,1800的4倍是多少。

  4. 做练*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坚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 做练*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小结(略)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1)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1

  末尾有0的乘法解答起来简单、有趣,根据0的个数的不同而进行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在第3、5题中,学生乐于去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思路也比较活跃、开阔。联想十分到位,迁移能力较好。经过以前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归纳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中有个别同学的总结十分到位。

  乐于学是数学学*中比较难调动起来的,在枯燥的计算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反复的计算中要翻些花样,上出新意,上活,让学生喜欢,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来就课堂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估计应该比上一节课要好,但从作业的反馈上来看,计算的正确率着实令人担忧,数位的对齐,0的个数,个别学生仍比较混淆。

  下午放晚学前,针对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三种情况又进行了示范:

  1、第一个乘数末尾有0,第二个乘数末尾没有0.举例:250×43、400×25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有的学生喜欢把400放在25上面,没有真正搞清楚简便算法。

  2、第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第二个乘数末尾有0.举例:41×200

  3、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举例:900×70、90×170

  通过示范,学生更加清晰了每种竖式的列法。希望家作的正确率能有所提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2

  今天上了一堂小请客《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这是一节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在刚学完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的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因此本节课只要抓住新知与旧知的结合点,抓住几十几个十乘几的积是几百几十后,然后在几百几十的末尾添零这个重点,学生即可较好的掌握。

  我分三个环节实施了我的教学预设,第一个环节复*旧知,引入课题。先2×2和20×2等的题组练*,以及0×5的计算,以唤起学生对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回忆,到达能使旧知迁移到新知。

  第二部分尝试练*,提炼建模。是让学生进行240×2的尝试口算,并说明采取这种口算方法的理由,及本课的一个重点,然后由学生进行尝试笔算。在笔算过程中,学生用的是普通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教师提示如果按照口算24个十乘2的方法进行笔算,那么竖式先算什么?板书格式,用虚线表示你思考的过程,再追问24×2等于48,这个48表示什么,如何在竖式的积中表示。

  在进行试一试的练*,说说集中的0为什么变成2个?

  最后提炼出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是分层练*,加以巩固。练*中增加了乘数中间有零和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比较。

  我设计预案时遵循这样的两个原则:让学生通过我的引导和追问进行自主的探索,让学生在离真知不远的地方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拨开云雾,获得清晰的思路。鼓励口算方法的提炼就是为学*简便的笔算方法而设计的,笔算的简便方法也是通过学生的尝试获得的。在练*中,我让学生上黑板完成后,有学生进行批改,对于批改的是否正确再有学生指出,把判断正误、发现错误及如何修改全权交给了学生。

  第二个原则,就是体现在完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突破难点。本课的难点就是如何不让学生忘记积的末尾添零。整堂课中我没有再三强调在积的末尾添零,而是根据每题前半部分算到的积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表示来突破这个难点的。在学生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始终牢记这一点,积末尾的0就不容易忘了。在课堂的随堂练*中,只有一个学生忘了积的末尾添零。

  在教学预案实施下来,学生掌握的情况令人满意,整体的效果比较好。但是作业的时间还不够;在新授部分,还不够完全放开,在口算和笔算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在尝试练*中,不要提醒学生250和900分别表示几十个十和几个百,让学生直接尝试,我这样教学减低思维难度。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3

  本节练*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技能,同时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本节课,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在计算中感知乘数变化引起的积的变化的规律。

  一节课下来,发现了许多问题:由于之前我就渗透积的变化规律,部分学生已能背出,但是当碰到“想想做做”第5题时,学生就不愿意去认真观察,而直接说出规律,浮于表面的学*现象比较严重。第9题应用题的题意许多同学无法理解,因此就让他们反复读,就根据问题找出有用的条件,渗透分析法这种解题方法。对与第10道开放题,大家都只能想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情况,但是对于乘数末尾没有0,但是相乘后积会出现0的情况忽略了。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题能力需要我在*时的教学中不断注意培养,才能得到提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导入新课时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条件提出乘法问题,并请全班同学帮助列式解答: 25×30,板书两种计算过程,让学生自己比较哪种简便,使学生产生最简便计算的意识。再提出一个乘法问题,要求用简便的计算方法计算,正好对应了书中的试一试,这样设计既灵活地运用了教材提供的情境,又尊重了学生提出的不同的问题,还运用了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教学“想想做做”时,第1题计算之后,着重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添上的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巩固简便笔算方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5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的能力;

  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

  3、自主探索:具体计算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让学生搞清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4、巩固练*设计的最优化: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的优化。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还有在学*新知的时候,没有进一步让学生归纳总结。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2)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负上的内容,练*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使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重点:学会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关键:使学生的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24×316×40×56782×0

  200×7400×5101×9300×6

  500×82500×46100×21300×3

  21、笔算。(竖式简算)

  360×42600×3

  归纳:在计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二、新授。

  1、引言。复*题中已会算被乘数有0的乘法,如果乘数末尾有0或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这节课就是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乘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360×24

  (1)用一般方法笔算。

  (2)用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简便算法推理:

  ←-注意:这里不必写“0”

  (3)通过两种竖式算法的对比使学生掌握简便算法。

  3、教学例6。265×30学生默读题目后提问:

  (1)这道题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观察一下乘数有什么特点?(乘数末尾是0)

  (2)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这道题可否用简便方法计算?

  (3)全班学生试算。

  估计有如下4种:

  ①②③④

  (4)分析提问。

  ①以上哪一种方法计算简便?为什么?

  ②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4页例5是怎样计算的,并与一般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哪种算法较简便?还要求学生注意竖式书写格式。

  (5)指名讲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写竖式时就先注意把0前面的数和被乘数的个位数对齐再相乘,乘完以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0。)

  小结:265×30(例6)可以看作是265×3×10,只要在265×3的得数后面添写一个“0”就可以了,所以第④种计算方法是合理的,而且比较简便。

  4、练*:第14页的350×24、73×60、186×50

  重点检查:

  (1)能不能正确书写竖式?

  (2)有否遗漏“0”?

  5、教学例7。计算450×20

  (1)读题,审题。例7与例5、例6比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部有0能不能用简便算法?

  ①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为了使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把被乘数、乘数末尾的'0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

  ②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③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小结法则。

  ①在计算乘法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写几个“0”。

  ②计算时不必在“0”前面划虚线。

  指导学生看书例5-例7,并熟读法则。

  2、巩固。完成教科书第15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做练*四的第1-5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数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

  1.口算下面各题。

  11×50=50×80=30×40=60×70=

  提问:当乘数末尾有0时,你是怎样口算的?

  2.列竖式计算。

  250×3

  (请两位学生扮演,并让学生做小老师讲解在计算时有没有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地方。)

  提问:为了使计算简便,列竖式时,乘数“3”应该与( )对齐。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情境图。

  读题:足球每个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提问:你会怎样列算式?(指名回答)一齐尝试解决一下。 挑选了几位同学的方法,大家来看看,可不可行?

  (指名三位同学上黑板,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适时板书后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

  请大家来看这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都可以,但是,你觉得哪种更加简便呢?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计算题,那我们就要选择后一种简便的方法。

  2. 再请同学来说一说,如果列竖式计算,你觉得数位应该怎样对齐?

  (指名回答)

  试一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题目:53×40=)你们是怎样对齐的?请同学来说。 最后出示正确的笔算过程。 大家订正自己的答案。

  三、自主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一组题目)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一组题目)

  (1)独立完成。

  (2)想一想在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让学生找出关键词——估计。

  (2)提问:估计一下,需不需要具体计算呢?

  5.“想想做做”第5题。

  (1)指名读题,独立思考。

  (2)怎样列式计算。

  6.“想想做做”第6,7题。

  独立完成。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3

  教学难点:

  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难点: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法末尾有0的乘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口算。

  0×56 200×7

  2、笔算。(竖式简算)

  360×4 600×3

  归纳:在计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二、展示目标

  上次课我们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如果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乘法)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一)境图,从情境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二)温馨提示:

  1、请列出算式,并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把自己的算法及结果同小组同学交流。

  (三)自主探究。

  (四)小组合作交流。

  四、师生互动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1、把30拆成3和10的乘积。

  ①36×10=360(个)

  ②360×3=1080(个)

  2、3 6 × 3 0

  质疑:以上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五、专项训练

  第二问馨提示:

  1、第2问题目比较第1问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能不能用简便算法?

  六、质疑研讨

  怎样计算乘数有0乘法?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写几个“0”。

  七、综合训练

  练一练1、2、3、4题。

  八、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问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接*整百或整十数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2、学生充分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估算的正确率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一幢楼一年的保洁费用”算式怎么列?

  学生回答,板书:48×112=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48×112大约等于多少呢,你能估算出它的结果吗?

  学生思考后,讲述: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估算的方法和结果跟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这里的估算,可以把接*整十或整百的数分别看作整十数和整百数,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

  提问:估计的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它的结果,看看自己估计的怎样?

  师:估算时,我们一般把接*整十或整百的数分别看作整十和整百数,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

  三、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比较:比比每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

  第3题

  先让学生连线,再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4—6题

  这3题都要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第7题

  先让学生估计哪一个的面积大一些,再通过笔算得出正确的结果。

  四、课堂练*

  第4—7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8×112=5376(元)

  48×100=4800,费用比4800元多一些

  50×110=5500,估计费用在5500元左右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

  1、出示课件:仔细观察这副图,阅读图下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交流算理

  1、探究850×15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提问: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能列式计算吗?

  指名回答,板书:850×15

  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练*本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教师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指定竖式写法不同的两人板演。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哪一种简便?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说。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简便的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自己的想法。

  1、教学“试一试”

  (1)提问:解决“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2)学生尝试做题。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指定用简便算法的学生板演算式,当算到时,提问: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你能说出为什么应该添2个0?

  (5):两个乘数末尾都有哦的乘法,可以先用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2个0,九在得数的末尾添上2个0。

  2、迁移训练

  课件出示:明月小区共有800*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小组中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汇报交流并。

  一、迁移巩固,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全班共同订正,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能口算出这两组题的得数吗?各自口算给同桌听,每人算一组题。指名说得数,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每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学生独立填表,填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二、课堂作业

  三、

  板书

  设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850×15=12750

  850

  ×15

  425

  85

  1275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数末尾中间有0乘法的探索过程,能进行正确计算。

  2、学生充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和提高乘法计算正确率和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充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进程:

  一、加强口算能力。(小黑板出示)

  完成第6页第7题,独立完成,讲评反馈。

  二、创设情景,提出并解决问题(实物投影仪出示第4题)

  1、引导观察图画,读题审题。

  2、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4、评议。

  三、探索规律。( 实物投影仪出示第5题)

  1、让学生完成计算并填表。

  2、比较探索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3、归纳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就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四、运用规律,提高能力。

  1、在第5 题的基础上,以一组题为例,帮助学生运用规律计算,再通过计算,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学生完成剩余组题,并通过比较加深规律的'理解,注重表述。

  五、综合巩固加深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指名板演。

  2、选取 207×40 270×40 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的。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实物投影仪出示第9题)

  1、读题,看图,弄清题意。

  2、整理数据,列出算式,解决第1个问题。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拓展性练*。

  4、评析。

  七、拓展性练*,加强思维训练。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 )=1600

  ( )×( )=240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

  8×60 14×10 8×90 11×60

  师:“8×60”怎样算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儿童电影院吗?你们知道儿童电影院有多少排座位?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吗?(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师: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电影院看一看。

  (大屏幕显示课本42页例题及情景图)

  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让学生观察例(1)及情景图并让学生回答儿童电影院到底有多少排座位?每排有多少个?

  生:有36排座位,每排30个座位。

  (多找几位成绩稍差学生说一说) 从口算出发,通过知识迁移,很自然引出新课,为学*新课做铺垫。

  情境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

  有的学生根据情景图会说有30多排,虽然,没有说出准确数,老师也要给以肯定。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试着算一算。然后合作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把学生的主要方法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方法一:36×10=360(个)

  360×3=1080(个)

  方法二: 3 6

  × 3 0

  0 0

  1 0 8

  1 0 8 0

  方法三: 3 6

  × 3 0

  1 0 8 0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请大家比较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生:(方法三)

  师:你是怎样想的?(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最后让学生明白:计算这样的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一个0。

  巩固练*:26×40 34×30 28×90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做完集体订正。 学生不会口算怎么办,自然引出用笔算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使学生理解36×30的简便算法就是先算36乘3个十得108个十,即1080。

  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算法的同时,再强调简便算法。(体现解法多样化有必要,解法优化更有必要。)

  结合学生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只要说的合理就给以鼓励。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师:如果每排增加到40人,你还会算吗?

  2、教学例(2)(大屏幕显示)

  让学生自己列式,试着算一算。然后指几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把主要方法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口算:40×30=1

  笔算: 4 0

  × 3 0

  1 2 0 0

  我们刚刚做的两个题都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们觉得怎样计算简便呢?

  多让几位说一说,一定使学生明白: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

  出示口算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0×70 80×90 50×60

  30×50 60×40 90×20

  ×3 500×70 40×300 (拓展练*)

  让学生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体现解法多样化有必要,解法优化更有必要。

  通过这个练*,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有的口算,有的用笔算。

  由于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的算理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可能出现40×30=120。的错误。这时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重点是口算方法。

  个别学生计算时积末尾的0的个数可能不对,老师要及时纠正,一定要学生切记: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8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围绕电影院的座位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原来每排有36个座位,共有30排,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二是现在每排增加到40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在解决第一个问题中,学会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学*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结合试一试3道题的计算,设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高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的讨论。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德育教学点】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并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由学生喜欢看电影入手,介绍电影院的设置。

  中山路小学要组织一次看电影活动,我们也一起去看看

  (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情景图,读读旁边的问题,了解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请同学们列出算式,自己试着算一算。

  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 (1)3610=360(个)

  3603=1080(个)

  (2)3 6 (3)3 6

  3 0 3 0

  0 0 10 8 0

  10 8

  10 8 0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在讲解时,应重点介绍用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

  引申:现在每排增加到40个座位,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提醒学生,增加到40个和增加40个是不一样的含义。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

  学生可列式,可口算也可竖式计算,注意引导竖式计算方法。

  4 0

  3 0

  12 0 0

  四、实践与应用

  1. 练一练:

  *30 1010 9999

  2.小结:(1)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

  作业:书上43页第2题 1.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

  1920 100 9801

  2.(1)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

  (2)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多是四位数,最少是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例11和例11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六中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xx×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

  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被乘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11。

  教师出示例题350×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然后让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同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然后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被乘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把被乘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教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集体订正时,先让学生看两个竖式,说明简便算法的竖式写法,并用虚线表示被乘数右面的0最后再落下来。然后提问学生:用一般方法计算和用简便算法,结果一样不一样?(两种算法结果一样。)

  教师接着出示 2500×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同时让一二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然后再让学生看两个例子,引导学生回答: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然后教师着重强调: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乘数要写在被乘数末尾的0 前面一位的下面,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为了表示清楚,可以用竖虚线把被乘数末尾的0分开。

  2.做例11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订正时,可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说明。1500×4,有些学生可能会误认为得600,教师应强调指出:在用简便算法计算的过程中,要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得出结果以后再添0。

  三、课堂练*

  1.做练*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 2分15秒时全做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就是求18的4倍是多少,180的4倍多少,1800的4倍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从18的4倍是72,怎样推出180的4倍是多少,1800的4倍是多少。

  4. 做练*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坚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 做练*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小结(略)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0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学会乘数末尾有0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以后,学生还将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教材从计算表演团体操的总人数的需要引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先要求学生分别用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算出结果,再教学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这里安排口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由已经掌握的4×12的口算结果,推想出4×120积只要在4×12的积后面添写一个0,以帮助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 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3. 学*中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好,闭上眼睛3,2,1睁开(喜羊羊)(喜羊羊:“大家好,我是喜羊羊,很高兴能来到你们三年级做客,早就听说你班学生个个都很聪明,数学顶呱呱,所以今天特地前来,想请大家帮我个忙,帮我救出被灰太狼关在山洞里的美羊羊,要想进山洞需要闯关,每一关都需要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要知道,我对付灰太狼还行,可是解答数学问题可不行,能帮我这个忙吗?好那我们出发吧!)

  第一关

  1、口算:

  3×2=7×2=13×2=0×2=3×20=7×200=21×4=95×0=4×300=6×30=0×45=32×3=

  <<<123>>>

  2、运动会上要举行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12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口答。可以怎样列式?(4×12=48) (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进入第二关)

  第二关

  师:灰太狼不服气,决定来点难的刁难你们,他把12改成了120,哼哼,现在你还会算吗?

  【设计说明:通过口算方法的交流、讨论,渗透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 便 算法,为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做好铺垫。同时又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故事创设情境,和喜羊羊一起学*,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第二关内容)要举行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120人。一共有多少人?(课件中120改成不同颜色。)

  (1)学生读题。怎样列式? 板书:4×120或120×4会算结果的?和你的同桌说说。

  (2)指名说计算方法,预设:

  A、用口算:4×12=48 所以4×120=480 追问:你是怎样由4×12=48想到4×120=480 的?

  小结:口算因为12×4=48,而120表示12个十,所以120×4的积就是48个十,也就是480。

  B、用竖式计算: 1 2 0 × 4 4 8 0 小结:积末尾的0是怎样得到的?(三位数的个位和一位数相乘得0)

  C、其实竖式还可以根据口算的方法那样,这样写竖式:

  1 2 0 × 4 4 8 0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从口算过程我们看出算4×120,先算4×12得48,再在48后面添写一个0;从竖式计算也能看出积的个位上是0。所以这样的题目可以用简便的方法列竖式,先写乘数120,再对齐120的十位写乘数4,先算12×4得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2、比较这两种竖式的写法,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得出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简便计算方法。

  预设:如果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三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要在相应乘积的末尾再添上几个0

  3、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计算,指名板演。

  (2)思考:每题是当作哪两个数相乘的?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课件出示)

  4、完成竖式(在书中写) 恭喜你们顺利闯过第二关。进入第三关

  【设计说明:在教学例题4×120时,先让学生口算,再让学生都列式计算,并着意追问积末尾的0是怎样得到的,使学生联系到口算及简便算法的合理性,并明确了简便竖式计算的原由,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新知识,更重要地是让学生体验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思维过程。】

  三、及时巩固,内化新知

  1、看谁看的又对又快 (想想做做第4题)

  13×3=2×24=32×3=5×11=130×3=2×240=320×3=5×110=

  (别忘了添上末尾的0)

  2、竖式计算,可以用简便的写法(想想做做第3题)

  740×63×270480×5340×4704×63×207408×5304×4

  学生板演,全班齐练,同时要求座位上的学生批改板演同学的计算,最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3、判断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130×3末尾有( )个0 , 350×6末尾有( )个0, 250×4末尾有( )个0。

  (除了乘数末尾的0,有的一位数和0前面的数相乘也会产生0) (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三关进入第四关)

  四、扩展应用,逐步提高

  1、下面各题中,( )的积比较接*1200。

  A. 390 ×4B. 150×6C. 590 ×2

  2、解决问题

  (1)在营救美羊羊的行动中,喜羊羊还请了1个重量级的好朋友,一起看看。(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草原资源丰富,养了5扁蚕,*均每匾能收180个蚕茧。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想想做做第7题) 匾的个数 1 2 3 4 5 蚕茧的个数 180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班级里交流发现的结果。

  3、破译密码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了最后一关,山洞。要想进入山洞救出美羊羊,还得破译密码,密码就藏在这题里。 350×的积得末尾有2个0,里可以填的数( )。

  设计说明:练*中特地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哪些题可以简便算法,哪些不可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简便算法的真谛;

  2、末尾添几个0的问题;

  3、学会应用,有了这样简便计算的基础,学生就可以把复杂的题目进行简单化,甚至可以把今天所学的新知识直接口算化。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喜羊羊:谢谢你们解决了灰太狼的问题,灰太狼彻底失败了,我们终于救出了美羊羊了。

  师:在救喜羊羊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可见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闯关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大家说一说。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数乘和一位数一几百几十、几千几百乘的简便算法,能熟练地用简便算法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得笔算和乘数末尾有0得乘法得简便算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还学会了乘数末尾有0的得乘法简便计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练*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通过练*,要进一步掌握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和笔算,把口算和笔算做得既对又快。

  二、口算练*

  1、说一说下面得题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40×6=

  400×6=

  8×50=

  8×500=

  140×2=

  1400×2=

  3×310=

  3×3100=

  小结:口算一位数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只要先乘0前面一部分,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再乘得得积末尾添上几个0。

  2、口算

  第29页--10题。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口算。适当选择几道题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想?

  三、笔算练*

  1、笔算下列各题。

  402×34×204406×8

  (1)指名3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并重点说一说最后一题计算过程。提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按怎样的方法算?

  (3)小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从个位乘起,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乘数中间有0,也要一位一位地乘。如果有进位,还要注意加上进位的数。

  2、笔算下列各题。

  480×63×2800

  (1)指名2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2)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口述每道题乘的过程)

  (3)小结: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方法算:列竖式把乘数对齐0前一位上的数,先乘0前面一部分,再在乘得得数后面添0,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第29页--11

  (1)做第11题第一组。

  指名2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检查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得数相同吗?

  (2)第11题第二、三组

  学生分成2组进行,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

  四、应用题练*

  1、第29页第14题。

  (1)让学生看图和已经提出的问题,口答算式并板书。

  (2)从图上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让学生根据所提的问题列式计算。

  2、提问:你能说一说生活里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六第12、13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2

  一、复*。

  1、3×2 7×2 13×2

  3×20 7×200 21×4

  学生口算,择题说说口算方法。

  2、0×49×3 3×4×5×6×7×0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得这么快的?指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提问: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4×120=

  2、你能计算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1)先交流口算方法。

  第一种:4×12=48 第二种:4×100=400

  4×120=480 4×20=80

  400+80=480

  (2)再交流笔算方法。

  质疑:为什么4可以对着2写,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你觉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出示:试一试,学生完成在书本上。

  教师在组织交流时,可适时质疑:

  (1)第一题乘数的末尾只有一个0.为什么积得末尾却有两个0?

  (2)第二题的乘数有什么特点?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

  1、出示,学生做一做再讲一讲。

  2、注意比较乘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两种不同的算法,但依据都是0乘一个数都得0。

  (1)注意比较:什么时候可以用简便算法?什么时候不可以?

  (2)为什么乘数末尾有1个0,得数末尾有可能有2个0?

  (3)板书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出示:

  210×3 120×2 400×9 5×90 5×12 403×2 200×5 112×3 25×4 1300×3

  (1)先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是可以简便算法的,哪些不可以?

  (2)一起口算得数。

  (3)判断:

  A、乘数末尾有1个0,得数末尾也只有1个0?为什么?

  B、乘数末尾有1个0,就在得数末尾添一个0。

  C、乘数末尾没有0,得数末尾就没有0。

  学生判断,再举例说说为什么错,或对。

  4、口算,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说说可以先算前面两位数乘一个数,再在末尾加一个0,这样比较简便。

  5、学生自己做一做,完成后小组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班级里交流发现的'结果。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比较、探索、归纳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准备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些知识,想一想是如何计算的.

  先请两名同学在小黑板上,用竖式计算.

  其他同学进行口算练*.

  4×50 8×30 12×20 78×10

  2×40 50×7 21×30 400×6

  32×30 600×5 13×40 120×30

  31×20 700×4 11×80 12×50

  请同学说一说12×50,700×4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12×50可以看作12乘以5个十,积是60个十,也就是600)

  (700×4可以看作7个百乘以4,积是28个百,也就是2800)

  下面我们来订正两位同学的计算.

  请板演同学自己讲一讲是怎样做的.

  (一位数乘多位数,如果被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

  (360×4可以看作36个十乘以4,积是144个十,也就是1440.2600×3可以看作26个百乘以3,积是78个百,也就是7800)

  我们同学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那么能不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乘数是两位数的题?

  (二)学*新课

  板书:例5 360×24= 例6 265×30=

  这两道题怎样做?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讨论后,由学生独立写在练*本上,请几个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待订正时使用)同学们做题时,老师巡视,个别指导,把几种不同做法,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例5:

  例6: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先比较例5的三种做法,请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再比较例6的三种做法,选择最佳解法,并说明理由.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请小组代表归纳发言:

  认为例5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0前面的数,使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使计算简便.360×24可以看成36个十乘以24,积是864个十,也就是8640.

  认为例6的第三种做法最佳,方法是:先算265×3,得795;在795末尾添一个0,得“265×30”的积,也就是7950.使计算简便.

  (同学们自己获取了知识,兴趣很浓,教师充分肯定,给予鼓励)请同学们按要求继续研究下面的问题.

  (1)例5、例6两题有什么相同点?

  (2)在计算例5、例6用简便方法时有什么相同点?

  通过观察、讨论很容易发现:例5、例6的相同点是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一个0.在计算例5、例6时,都是只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三)巩固反馈

  出示做一做.

  要求在练*本上独立完成,其中几名同学写在投影胶片或玻璃片上,待订正时使用.

  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想一想:为什么前3小题末尾添一个0,而最后小题末尾添两个0?(因为前3小题,被乘数或乘数的末尾有一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一个0;而最后小题,被乘数末尾有两个0,所以积的末尾添写两个0)

  小结 同学们学*得很好,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如果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都有0,你们知道怎样简算吗?

  出示例7:计算450×20.

  (投影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默读三个问题.思考片刻,在练*本上试做.试做完小组根据三个问题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1)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2)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3)乘完以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老师板书.

  教师再强调提问:为什么要添两个0?添一个0表示什么?添两个0表示什么?

  练一练:个别同学写在投影胶片上,其他同学写在练*本上.

  订正时,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怎样算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打开书第15页,看一看自己归纳的方法和书上讲的一样吗?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巩固练*:

  1.判断.(下面的计算方法简便吗?怎样计算简便?)

  2.计算.

  3.竖式计算.

  240×22= 280×20=

  190×50= 690×13=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批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有困难的同学随时个别辅导)

  作业:看书第14,15页.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被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准备的口算和笔算,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讲授新知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同时出示例5、例6两个例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新知,发现不同的做法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比较,根据两个例题的相同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从而使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同时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继续研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又应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出示三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试做.做完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4

  一、回忆乘数末尾有0的口算。

  P2 第5题。回忆昨天讲解的,这些题目的特点是什么?

  乘数末尾有0,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今天,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算式怎么列?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三、尝试练*,解决问题。

  1、850×15=? 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指名学生板演(两种不同写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那么哪一种简便?我们通常都用这种简便方法表示。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小组交流:像这样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怎样写比较简便。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第1题。

  重点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

  2、第3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对比着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交流每组题的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几十几乘几百,几百几十乘几十都可转化成几十几乘几十来计算。

  3、第4题。

  读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你会列式吗?

  学生自己列式。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4题。

  板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850×15=

  两个竖式(略)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3)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优选【五】份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1

  教学难点:

  计算方法更加简便合理。

  教学难点: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法末尾有0的乘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口算。

  0×56 200×7

  2、笔算。(竖式简算)

  360×4 600×3

  归纳:在计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二、展示目标

  上次课我们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如果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乘法)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一)境图,从情境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二)温馨提示:

  1、请列出算式,并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把自己的算法及结果同小组同学交流。

  (三)自主探究。

  (四)小组合作交流。

  四、师生互动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1、把30拆成3和10的乘积。

  ①36×10=360(个)

  ②360×3=1080(个)

  2、3 6 × 3 0

  质疑:以上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五、专项训练

  第二问馨提示:

  1、第2问题目比较第1问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能不能用简便算法?

  六、质疑研讨

  怎样计算乘数有0乘法?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写几个“0”。

  七、综合训练

  练一练1、2、3、4题。

  八、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问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2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数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

  1.口算下面各题。

  11×50=50×80=30×40=60×70=

  提问:当乘数末尾有0时,你是怎样口算的?

  2.列竖式计算。

  250×3

  (请两位学生扮演,并让学生做小老师讲解在计算时有没有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地方。)

  提问:为了使计算简便,列竖式时,乘数“3”应该与( )对齐。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情境图。

  读题:足球每个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提问:你会怎样列算式?(指名回答)一齐尝试解决一下。 挑选了几位同学的方法,大家来看看,可不可行?

  (指名三位同学上黑板,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适时板书后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

  请大家来看这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都可以,但是,你觉得哪种更加简便呢?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计算题,那我们就要选择后一种简便的方法。

  2. 再请同学来说一说,如果列竖式计算,你觉得数位应该怎样对齐?

  (指名回答)

  试一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题目:53×40=)你们是怎样对齐的?请同学来说。 最后出示正确的笔算过程。 大家订正自己的答案。

  三、自主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一组题目)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一组题目)

  (1)独立完成。

  (2)想一想在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让学生找出关键词——估计。

  (2)提问:估计一下,需不需要具体计算呢?

  5.“想想做做”第5题。

  (1)指名读题,独立思考。

  (2)怎样列式计算。

  6.“想想做做”第6,7题。

  独立完成。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3

  一、复*。

  1、3×2 7×2 13×2

  3×20 7×200 21×4

  学生口算,择题说说口算方法。

  2、0×49×3 3×4×5×6×7×0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得这么快的?指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提问: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4×120=

  2、你能计算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1)先交流口算方法。

  第一种:4×12=48 第二种:4×100=400

  4×120=480 4×20=80

  400+80=480

  (2)再交流笔算方法。

  质疑:为什么4可以对着2写,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你觉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出示:试一试,学生完成在书本上。

  教师在组织交流时,可适时质疑:

  (1)第一题乘数的末尾只有一个0.为什么积得末尾却有两个0?

  (2)第二题的乘数有什么特点?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

  1、出示,学生做一做再讲一讲。

  2、注意比较乘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两种不同的`算法,但依据都是0乘一个数都得0。

  (1)注意比较:什么时候可以用简便算法?什么时候不可以?

  (2)为什么乘数末尾有1个0,得数末尾有可能有2个0?

  (3)板书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出示:

  210×3 120×2 400×9 5×90 5×12 403×2 200×5 112×3 25×4 1300×3

  (1)先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是可以简便算法的,哪些不可以?

  (2)一起口算得数。

  (3)判断:

  A、乘数末尾有1个0,得数末尾也只有1个0?为什么?

  B、乘数末尾有1个0,就在得数末尾添一个0。

  C、乘数末尾没有0,得数末尾就没有0。

  学生判断,再举例说说为什么错,或对。

  4、口算,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说说可以先算前面两位数乘一个数,再在末尾加一个0,这样比较简便。

  5、学生自己做一做,完成后小组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班级里交流发现的结果。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4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

  8×60 14×10 8×90 11×60

  师:“8×60”怎样算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儿童电影院吗?你们知道儿童电影院有多少排座位?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吗?(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师: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电影院看一看。

  (大屏幕显示课本42页例题及情景图)

  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让学生观察例(1)及情景图并让学生回答儿童电影院到底有多少排座位?每排有多少个?

  生:有36排座位,每排30个座位。

  (多找几位成绩稍差学生说一说) 从口算出发,通过知识迁移,很自然引出新课,为学*新课做铺垫。

  情境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

  有的学生根据情景图会说有30多排,虽然,没有说出准确数,老师也要给以肯定。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试着算一算。然后合作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把学生的主要方法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方法一:36×10=360(个)

  360×3=1080(个)

  方法二: 3 6

  × 3 0

  0 0

  1 0 8

  1 0 8 0

  方法三: 3 6

  × 3 0

  1 0 8 0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请大家比较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生:(方法三)

  师:你是怎样想的?(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最后让学生明白:计算这样的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一个0。

  巩固练*:26×40 34×30 28×90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做完集体订正。 学生不会口算怎么办,自然引出用笔算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使学生理解36×30的简便算法就是先算36乘3个十得108个十,即1080。

  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算法的同时,再强调简便算法。(体现解法多样化有必要,解法优化更有必要。)

  结合学生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只要说的合理就给以鼓励。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师:如果每排增加到40人,你还会算吗?

  2、教学例(2)(大屏幕显示)

  让学生自己列式,试着算一算。然后指几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把主要方法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口算:40×30=1

  笔算: 4 0

  × 3 0

  1 2 0 0

  我们刚刚做的'两个题都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们觉得怎样计算简便呢?

  多让几位说一说,一定使学生明白: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

  出示口算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0×70 80×90 50×60

  30×50 60×40 90×20

  ×3 500×70 40×300 (拓展练*)

  让学生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体现解法多样化有必要,解法优化更有必要。

  通过这个练*,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有的口算,有的用笔算。

  由于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的算理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可能出现40×30=120。的错误。这时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重点是口算方法。

  个别学生计算时积末尾的0的个数可能不对,老师要及时纠正,一定要学生切记: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5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接*整百或整十数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2、学生充分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估算的正确率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练*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一幢楼一年的保洁费用”算式怎么列?

  学生回答,板书:48×112=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48×112大约等于多少呢,你能估算出它的结果吗?

  学生思考后,讲述: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估算的方法和结果跟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这里的估算,可以把接*整十或整百的数分别看作整十数和整百数,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

  提问:估计的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它的结果,看看自己估计的怎样?

  师:估算时,我们一般把接*整十或整百的数分别看作整十和整百数,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

  三、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比较:比比每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第2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

  第3题

  先让学生连线,再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4—6题

  这3题都要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第7题

  先让学生估计哪一个的面积大一些,再通过笔算得出正确的结果。

  四、课堂练*

  第4—7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8×112=5376(元)

  48×100=4800,费用比4800元多一些

  50×110=5500,估计费用在5500元左右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4)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案 (菁华5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学生独立练*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1.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四、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两种情况:一种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商是0;另一种是不够商1时要商0、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其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发现和认识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认真的学*态度和主动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在除的过程中要商0的两种情况:一种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另一种是不够商1时要商0、学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其计算得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除法计算过程中需要商0的算理、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正确地掌握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激趣

  1、口算:

  68 35 49

  486 153 369

  07 80 09 50

  问:说一说第三排题怎样口算?

  2. 笔算:

  4844 4986 8043 4082

  以上两题题目由教师单个出示,以比赛形式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二、设疑激趣,自主探索

  1、出示例9:4082

  (1)学生独立试做,汇报完成情况、

  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做法,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找出问题的关键在于: 02商几这个问题、

  2、学*例8: 02=

  师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你是怎样想的?谁能举例说明?

  学生汇报:(想: 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即02=0所以02=0、或举例:有0个苹果,*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0个苹果、)

  此时学生可能得出结论:0除以几都得0、

  质疑讨论:00=?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

  明确: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问:看谁最快说出03 05 09得多少?

  (4)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5)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升华: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是0、同时明确不为零的含义、

  3、回顾与反思

  (1)让学生整理例9的计算、

  (2)教师巡回指导未能掌握的学生、

  (3)提问:商中间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小组讨论)

  (4)练*深化:

  4、出示例10:3243=

  (1)学生独立试做、

  提问:在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前面无余数,这一位上的数不是0又不够商1,怎么写商?

  (2)组织学生分组研讨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一般有:不写商、商0占位等、

  (3)质疑,确定商0占位的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动笔验算3243=108与错例3243=18,从而发现不够商1就商0占位这个规律、同时确定竖式的简便写法、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练*与反思、

  ①

  ② 想一想,下面各题的百位、十位应该商几?

  5、对比与思考、

  对比例9、10,总结这节课学*的除法的特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三、练*与应用

  方框内可以填几?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完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的小歌诀:

  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1,0占位;

  除数当姐,余当妹、

  五、布置作业 (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惯。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韦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课

  1、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609÷3

  汇报、交流

  3、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试一试

  750÷5980÷7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5、你会选哪一家?

  美羊羊一家要去旅游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5)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4篇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4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商0,这就要涉及到被除数是0的除法;二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用0来占位。

  本节课我采用一个学生喜欢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来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时,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认识规律,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组织学生充分感知“不够商1如何商”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时极易出错,而且在一次次不断地纠正后他们还会出错。如:808除以4,当被除数百位上的8除以4,商2,十位上的0除以4,学生就忘了商0,个位上的8除以4,商2,于是商就变成了两位数。722除以4,当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学生也会忘写。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商出现了漏写0的情况常常是浑然不知。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⒈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在用竖式笔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错误率,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在学*了432÷4=108后,比较432÷4404÷4这两道题的写法有何不同?我是这样提问学生的:“432÷4和404÷4这两道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4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4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学生通过观察并讨论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4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落下来和个位的4相加还是等于4,落下来没有意义,所以不用落下来;4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3,落下来除以4不够商一个十,和个位的4合起来就是32个一,除以4商8个一,所以要落下来。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学生要真正掌握,还必须采取“多多练*”的方法,多让学生做针对性的*题。在练*中及时纠正错误,并通过看、说、估、做、改正等多种途径,使同样的知识点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认知。

  今天执教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反思以下两点:

  一、通过例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

  例题教学时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估算,确定商是三位数,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商中间的0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如果漏了商中间的0,那么商就不是三位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学会竖式的一般写法,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列竖式计算很简便,产生要学好这种方法的需要。学生在写竖式时,好多采用原有写法,但也有用简便写法。要鼓励学生用简便写法,并逐步掌握这种写法。

  二、通过“做一做”中的四道题,探索不够商1,0占位的道理。

  先引导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然后将从前面“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学到的知识迁移到“不够商1,0占位”来解决商中间带0的另一种情况。解答后组织学生课堂交流。在列竖式时,一部分学生还是用原有写法,但大部分从上面的例题中得到启发,用简便写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简便写法,让学生对两种写法进行比较,体会出简便写法的有点,从而掌握了这种方法,搞清了商0的算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提高了。

  反思今天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里教师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除法口算方法和一般的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法则,学会了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也学会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懂得了在求商过程中,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要用0占位的处理方法和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又是学*两位数除多位数、三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基础。

  教材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有层次地呈现“商末尾有0的除法”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学*新知作了精心的设计。首先安排三道口算除法,引导学生复*商末尾有0的除法,然后安排两个例题:例11教学没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例12教学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练一练除了安排单一的练*外,还特别注意安排商中间有0、末尾有0、中间末尾都有0等不同情况的综合练*。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养成认真验算的*惯;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商末尾是0的处理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探底铺垫——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探底铺垫这一环节通过准备题让学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过程,观察几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课。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点与生长点,便于学生知识迁移。此处我在学生回答完了结果后,没有及时让学生找出商的共同点:商末尾都有0,这里应该就复*旧知点明新课课题。

  二、自主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内容,只是末尾0的处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例1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得到正确商后,针对难点展开讨论:(1)哪一步可以省略?(2)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添0起到补位的作用。试一试让学生试算后讨论“除到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后面0怎么办”引导学生将例11与试一试比较讨论概括得出:一个数除多位数,当被除数前面的数除尽,末尾有0时,有几个0商末尾就补上几个0。此处在具体实施时,我没有问学生商末尾的0可以不写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比验证得出商的末尾写0起到占位的作用。

  例2的教学仍按上述三个层次进行学*探究,在关键处设问:除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不是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就是余数,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道例题说说商末尾有0的几种情况,在第二组试一试中边计算、边议论、边小结、边巩固,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我在前面没有让深入让学生说商末尾有0的情况,所以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说不到点子上。

  三、巩固内化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三个层次的练*:

  1、基本练*,巩固商末尾有0的练*,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综合练*主要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思维,练*3是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且有余数的对比练*,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发展学生思维的机智性与灵活性;

  3、提高练*让学生试编式题,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样安排练*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由于时间关系,提高练*没来得及处理,显得课堂结构不够完整。

  四、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一直有着一个困惑:我们的教材把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分割得那么细小,分开教学每个部分时,效果似乎不错,而综合后取得的整体效果却不理想,有时反而会互相干扰,如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值大小的变化”,先学小数点向右移,学生学得很好,再学向左移,也学得不错;但是在综合练*中学生往往辨不清小数点往右(或左)数值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我们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原因何在呢?读了《从还原论到系统论》一文,从中得出的结论指出:“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结构功能,只要结构功能大于零,则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叠加之和”。现在我正尝试着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来改革教学。现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商中间、末尾有零除法”为例,简述如下:

  这段教材,照原来的教法是:先教学商中间有零的,再教学商末尾有零的,然后教学商中间、末尾都有零的。表面看来这样安排有一定的层次性,但教学时间要花6课,单项练*时正确率虽然还可以,而学到后来,不少学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现在,我改用“整体原理”指导教学设计:从除法试商的整体出发,它的基本原理是“反馈调节”,就是:初商太大就把商调小一点,反之,初商太小就调大一点。就这段教材来说,如果商1还太大(不够商1),那就要把商调小一点,比1小的商是0,也可以说“用0占位”。这样,知识点统一,过渡自然,2个课时就够了。教学效果高于以前的教法。

  我的具体做法,简要地说就是:

  一、复*

  (1)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的运算法则

  (2)判断下列各题商是几位数。

  二、新课

  1、尝试练*

  学生独立试算,然后验算,反馈并讨论,得出:

  (1)根据试商的方法:商太大了就改小一点,如商1还太大,就改商比1小的0(学生语),即“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课本中语,教师语)。

  (2)“2100÷3”的演算过程:

  2、自学课本上的例题下的做一做,在小组内集体订正。

  三、练*

  计算“做一做”的4道题。(下略)

  通过教学实践,再回过头看,结论是:正确认识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并用以指导教学设计,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具有显著效果。

  评析: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从“教书匠”到“教师”!

  本节课是《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第二课时,但知识点与前面一节课的直接联系不大,反而是与前面所学的“首位不够除”相关、相通的较多。可节课虽然归在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中,但我认为从知识层面来讲更属于“不够除商0”。

  教学例10时,可以先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在探索432÷4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可能估计商的位数,也可能通过四百多除以4估得商商是一百多。不管是哪种方式的估算结果,都能为后面探索笔算方法探索提供支持。第二个层次,探索用竖式计算432÷4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设疑:十位上3够除以4吗?怎么办?”有学生想到商0,这时,我就提醒他们现在像首位不够除那样处理。

  这节课较难的是361÷3这种末尾有0,又有余数的题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再追问“1÷3不够怎么办”进而明确哪一位上“够商1,就商0”。随后的“试一试”要让学生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进行计算。组织交流时,要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着重体会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不够商1,要商0.同时还应该提醒学生规范简写竖式。

  最后我认为还需要讲本节课和上节课商0的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商0。

  (一)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水*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二)教材分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认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为什么要写0”这一点学生根本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分东西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现实情境,重视有意义的计算

  [片断1]

  师:我们学校快开运动会了,为了选拔出参加跳绳比赛的人员,我昨天测试了几个学生跳绳的情况(出示:两个学生跳绳的情境):蔡芳3分钟跳绳309下,屈代乔4分钟跳了520下。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选参加跳绳的人员,你会选谁?为什么?

  思考片刻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有的说选蔡芳,有的说选屈代乔,并且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我装做一种很无助的样子说:“到底选谁比较合适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1:我可以根据他们跳绳的总个数来看。

  生2:不行,因为他们用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可以算出屈代乔3分钟跳了多少,然后再比较。

  生3:你的方法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算出谁1分钟跳的多,我们就可以选谁,这样比较公*。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计算。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6)

——分数乘法教案菁选

分数乘法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1.由于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要比整数乘法的极端过程复杂,因此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有很大的吃力感,所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这方面知识的保证。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小学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还是以整数乘法为主,他们*惯于学*整数乘法方面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与思路。因此学*本节课内容主要从整数入手,逐渐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认识。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刚开始学分数乘法时可能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后计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4.1分数乘整数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旧知,引出课题。

  1.复*题。

  (1)列式计算。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提问:你还记得整数乘法的含义吗?

  (2)计算:

  提问: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如何计算?

  2.引出课题。

  第二道题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分数乘法。

  活动2【活动】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自由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分析演示: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可以画图表示吗?怎样表示?

  3个人呢?

  求3人一共吃了多少个,

  就是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用加法计算:+ + = = (个)

  求3个的和是多少,还可以怎样列式?

  用乘法计算:×3

  这个乘法算式与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都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区别在于,在整数乘法中,相同加数是整数,在分数乘整数中,是分数。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2.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第一次遇到,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式子来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 + 。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

  补充两个例子:若每人吃个,×3=

  若每人吃个,×3=

  今后每次都要转化成分数加法来计算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中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概括总结计算方法。(同桌互说)

  请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4)介绍约分及注意事项。

  根据的计算过程,指出: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然后再乘,结果相同。教师示范,注意约分书写格式: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追问:你知道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结果不会变吗?(还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请你比一比,想一想,计算结果约分和在过程中约分,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3.反馈练*:练*一第1题、做一做。

  活动3【活动】全课小结

  今天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于分数乘整数有哪些收获?

  活动4【练*】课堂作业

  A部分:练*一第2、3题。

  B部分:青岛地铁2号线将于20xx年底实现东段通车,全线共设车站22个,*均每两个站之间距离是五分之六千米。青岛地铁2号线全程长是多少千米?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24名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的兴趣不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先约分后相乘)。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或分数乘整数先约分再相乘的书写格式。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复*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1/6+2/6 +3/6 = 3/10+3/10 +3/10 =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分数乘法。

  二、新授

  1、 利用3/10 +3/10 +3/10 教学分数乘法。

  (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10 3)

  (3)3/10 +3/10 +3/10 =9/10,那么 3/10+ 3/10+3/10 =3/10 3,所以 3/103=9/10

  2、 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 是多少?(列式: 3 = )

  3、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 练*:练*完成做一做第2题。

  5、 教学例2

  (1)出示 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练*

  1、 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惯)

  2、 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四、作业

  练*二第1、2、4题。

  (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 的 ,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

  (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2、相关练*:练*二第5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5、巩固练*: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三、练*

  1、练*三第6题

  (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 是多少?算式: 2

  (2)求 枝或 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 的 是多少,或的是多少。

  2、练*三第9题。(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

  四、作业

  练*二第3、7、8、10题。

  (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7)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菁选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2~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学生学会看图,弄懂题意。

  2.能力目标:能够找到有关的条件进行列式计算,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看图,弄懂题意,找到有关的条件。能够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4×83×85×44×95×59×53×92×9

  (一)算式说说各算是表示什么?

  (二)直接说结果。

  (三)用了哪句口诀。

  二、训练

  (一)看图,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二)学校按下表发给各班体育用品

  跳绳 球拍 毽子 沙包

  3根 2副 5个 4个

  1.6个班需要多少副球拍?

  2.4个班需要几根跳绳? 说题意,知道是求几个几。

  3.学校有48个毽子,发给9个班够不够?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三)口算卡

  1.直接说。

  4×75×63×98×42×53×36×45×79×43×14×56×3

  对口诀,师生对,生生对

  2.完成口算卡。

  (四)出示学生课外活动图:(说说你通过看图都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三、作业

  完成帮数上相应的练*。

  课后反思:

  对于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有的学生不会看图,不懂题意,找有关的条件进行列式计算有困难,个别学生单位名称找不准。

  一、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用7、 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然后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教材先呈现“56÷8”的计算思路,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在主题图 “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乘法口决求商的计算技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CAI课件,口算卡片

  五、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引导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法

  六、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打气球:小朋友们,奥运福娃给我们送来了很多气球,你们看,五颜六色的气球多漂亮!不过,这些彩色气球背着卡片太重了,你们帮帮它们,让这些气球高飞吗?

  30÷6 18÷3 15÷3 25÷5 24÷6

  36÷6 12÷3 20÷5 18÷3 9÷3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十八 ( )七二十八

  设计意图:复*旧知,为新知识做准备,让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复*为新知识提供一个学*的模板,为学*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情境激趣:

  1、奥运福娃想知道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是啊,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CAI课件出示教材48页主题图

  2、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你可以了解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3、小组相互说说,再指名汇报。

  ①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56面旗,要挂成8行。

  ②第二小组的同学做了49颗星,要分成7个小组。

  ③第三小组的同学带来27个彩球,每9个要摆成一行。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①*均每行挂几面?

  ②*均每组分几颗?

  ③可以摆几行?

  5、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六一节环境布置,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三)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例1画面。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均每行挂几面?可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运用除法列出算式:56÷8=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计算56÷8呢?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教师指名说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均每行挂7面。

  (教师板书:56÷8=7 七八五十六 )

  (2)变换上题中的条件:要是挂成7行呢?

  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56÷7=8 )

  (3)课件出示第48页的主题图

  怎样解决*均分几颗和可以摆几行的问题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同讨论完成。

  ①先独立思考,分别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②再在小组中交流解答的过程,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③分小组在全班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分别板书:

  49÷7 = 7 27÷9 = 3

  (4)归纳小结

  除数是7、8、9的除法怎样计算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生共同回顾7、8、9的乘法口诀。

  可以是师生同背,也可以开展口诀接龙的游戏。

  (5)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时空交还给学生。)

  (四)巩固练*

  (1)动力火车(比赛,看哪组火车开得快?)

  奥运福娃带我们去做动力火车啦,他们邀请我们去美丽的森林了,看哪列火车开得最快?

  (2)小鸟找家

  火车带我们来到了环境优美的大森林,奥运娃娃说“你们看,鸟儿们在等着我们给他们安排新家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助这些小鸟吗?”

  先学生独立计算,再连线,然后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机和激情的学*氛围,满足孩子们喜欢成功的心理需求,维持学*新知的兴趣。

  (3)乘除法的联系(例1后的“做一做”)

  组织学生在小组**同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4)猴子摘桃(练*十一第1题)。

  奥运娃娃说,又大又美的仙桃长得多好啊,我们来意个摘桃比赛吧!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开展比赛,一大组完成左边9题,另一大组完成右边9题,比一比哪一大组完成得又对又快。

  教师指两名学生说一说某道算式的计算方法,然后两大组交还左右两边的算式,再比一次。

  (5)小兔过河(练*十一第2题)。奥运娃娃请我们玩“小兔过河”的游戏。

  3只小兔子想过河采蘑菇,可是河上面没有桥,只有一张张的荷叶,荷叶上有很多除法算式,每只小兔只有自己身上的号码与河中每张荷叶上算式的商、河对岸蘑菇的号码一致时,小兔才能过河采蘑菇。你们能帮助小兔过河采到蘑菇吗?

  每小组中3人来帮小兔子过河采蘑菇,1人当评判员,进行游戏活动,看谁先采到河对岸的蘑菇。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游戏的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完成得小组可交换角色重新游戏。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避免机械的练*,采取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中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

  (6)拓展题:动动你的小脑筋

  奥运娃娃遇到难题了,你能帮助他吗?

  4×□=36 6×□=42 63÷□=7 32÷□=8 48÷□=6 9×□=54

  设计意图: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五)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学*中我们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熟练了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你在哪些方面做得好?

  你在哪些方面还觉得有困难?

  在这堂课上你还可以向谁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协助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疏理讲课内容,突出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道德品质,并通过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学会反思,改进学*策略,明确下阶段学*方向。)

  七、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均每行挂几面? 56÷8 = 7 56÷7 = 8

  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七(八)五十六

  *均每组分几颗?49÷7 = 7 口诀:(七)七四十九

  可以摆几行? 27÷9 = 3 口诀:(三)就二十七

  第八课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课本P27、28页,练*五。

  教学目标

  1、复*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2、通过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

  1、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

  3、汇报。

  【设计意图】:明确学*目标。

  二、展开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8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

  (2)、怎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7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同桌合作学*,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

  3、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4、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11题。

  (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

  (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提高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10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重点:

  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谁背一下7的乘法口诀?师评价后出示口诀卡片,生说得数并说出2个乘法算式。师总结7的乘法口诀掌握情况,并指出这节课利用7 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1、师:谁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指名简要介绍)

  2、师:白雪公主要举行一次宴会,招待7个小矮人,现在我们就去宴会现场看看,帮助白雪公主解决一些问题。

  3、学生观察8页情景图:他们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信息和问题(引导学生把小矮人的问题和所用的数学信息组合成数学问题:每人3个果子,7个人一共多少个果子?)

  5、学生自己解决小矮人的`问题后小组交流,小黑板板演。

  6、全班交流:小组讲解员讲解(重点讲解一下怎样列式和怎样计算,注意学生的个性化解答方法。)

  7、专项训练:自提问题自己解答后小组交流,板演。

  8、 教师组织小组讲解员讲解。(重点讲解一下根据什么提的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的及怎样计算的,注意学生的个性化解答方法。)

  三、课堂小结

  学生说一下收获,提出其它问题。完成后,师小结:大家解决了那么多问题!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我们学的知识解决。请大家看课本第8页的第1题,蓝灵鼠要我们帮它解决什么问题呢?

  四、综合训练

  1、练一练1题,学生汇报解决的问题后,学生自己独立解答,小组可以派人板演,讲解。

  2、练一练2、3题。学生独立把答案填在书上,教师组织核对。

  3、练一练3题。学生自己把顺序写在书上后小组核对。

  4、问题讨论: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和蓝灵鼠的问题,然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试着解决,接着小组交流研讨,最后全班交流研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 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 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 366= 7 3= 5 7=

  7 4= 244= 183= 7 7=

  3 3= 6 7= 306= 122=

  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 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过程。

  小结: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3. 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花朵图:一共有几朵花?扎了几个花环呢?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

  (3)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7= 284=

  (4)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讨论。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14=7的过程。

  (因为4和7相乘等于28,

  所以287=4、217=4。)

  教师板书:287=4 想: (四)七二十八

  284=7 想: 四(七)二十八

  (5)总结出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师:比一比287、284与205、366,

  思考: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三、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你有什么要总结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8)

——乘法口诀表教案菁选

乘法口诀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法口诀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2、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类推的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

  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准确的记忆口诀、应用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指名2个组的学生顺次口算。)

  (1) 5×4 2×3 6×6 6×5

  2×5 5×6 5×5 6×2

  6×4 3×6 4×3 4×4

  (2)出示卡片“三六十八”提问:用这句口诀可以列出哪两个乘法算式?

  2、让学生独立完成P64页、准备题.(全体在书上填写)

  3、提问:1个7是多少? 2个7相加是多少? 3个7连加是多少? 4个7、5个7、6个7、7个7连加是多少?28里有几个 7? 35、42呢?

  二、新授

  1、揭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2、讲解例1。

  (1)讲解7×1=7

  问:这是什么图形?

  问:这条鱼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问:7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小鱼,也就是1个7.求1个7是多少该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7×1=7)

  师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分别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7、1、7各表示什么?

  根据这个算式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师:(板书:一七得七).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一七得七的意思?

  (2)讲解7×2=14.

  让学生们看着屏幕上的2条小鱼,启发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条小鱼?是几个几?

  怎样列乘法算式?

  口诀怎样编?

  口诀的意思与乘法算式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出:7×2=14 二七十四,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7的乘法口诀(ZHUAN)》。

  (3)学*7×3至7×7的算式、口诀。

  引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教师提示:

  在思考时,可以联系前边的准备题,也可以看小鱼的实物图,也可以自己推算。

  ①学生自学后订正提问:

  ②指名说填写结果。

  ③4个7是多少? 7、4、28分别表示什么?

  ④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中的六、七、四十二分别表示什么?

  ⑤7×5=35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在算式7×7=49中,两个因数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4)掌握算式和口诀。

  ①自己记一遍算式和口诀。

  ②找一找,这7句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怎样可以准确迅速的记住口诀?

  ③说一说哪几句口诀难记?(学生说的同时,教师用色笔在口诀旁边画上“*”)

  ④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考一考对方7的乘法口诀。

  ⑤完成P65页上面的做一做、2

  3、学*例 2. 7×4=28,4×7=□

  提问:算式的意思是什么?用哪句口诀想出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师小结: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

  1、口答.(投影出示P651题)

  2、对口令。一人出题(口诀的前面一半),一人回答(口诀的积)。(师生互对、生生互对)

  3、完成P65页下面的做一做1、2

  4、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等)

  四、质疑问难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堂师生的共同学*,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全部乘法口诀。

  2、通过课堂学*,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惯,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理乘法口诀表,培养学生归纳探究的能力。

  难点:掌握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已经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是怎样知道的?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

  1+2+3+4+5+6+7+8+9=45

  (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师: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小组讨论。

  (4)各小组汇报分类方法。

  二、探索规律

  师: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1、小组合作观察整理好的乘法口诀表,找规律。

  2、小组汇报。

  ①横着看;

  ②竖着看。

  3、找一找,哪些口诀得数相同?

  学生分小组共同找,然后汇报寻找情况。

  预测:共9组18句。(4、6、8、9、12、16、18、24、36)

  4、看一看,哪几组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位置互换了?

  也请学生汇报分组寻找情况。

  5、谁能帮大家总结一下两个乘数相同的乘法口诀有哪些?

  同桌讨论,举手发言。

  6、介绍课本86页“你知道吗?”

  三、记口诀

  1、同桌互相对口令练*。

  师:哪几句乘法口诀难记?哪几句乘法容易出错?怎样记这几句乘法口诀?

  2、师生互相对口令。

  3、教师写出一些数字,学生抢答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4、小组围成圈拍手背乘法口诀。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教学目标

  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和学具

  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

  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

  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

  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

  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

  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

  把乘法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

  二、找规律

  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

  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

  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7×3=21 6×8=48 7×8=56

  3×7=21 8×6=48 8×7=56

  21÷3=7 48÷6=8 56÷8=7

  21÷7=3 48÷8=6 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

  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

  3.找一找,哪几组口诀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调.

  :三四十二 :三七二十一

  :三六十八 :九九八十一

  :三八二十四 :六七四十二

  :三九二十七 :八九七十二

  :四九三十六 :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利用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下面81道乘法,同学们试一试,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在这些乘法中,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有关7的乘法比较难算,下面重点练*有关7的乘法.现在把乘法算式按照积的个位数1~9的顺序排列,请你把乘法算式填完全.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四、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例如,( )×4<29.

  这道题的意思是几和4相乘,它的积比29小,答案就很多,1×4=4,比29小,2×4=8,比29小;3×4=12,比29小;4×4=16,比29小;5×4=20,比29小;6×4=24,比29小,7×4=28,比29小;8×4=32,比29大了.题目中要求( )里最大填几,只能填(7).

  练*: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8<55 ( )×6<38 7×( )<30

  ( )×9<32 34>5×( ) 60>( )×9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了“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知识与能力;

  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学*好的,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用6 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差的积。

  突破方法:

  通过指导、合作探讨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1、写有题的苹果卡片。

  2、教案中的.表格,学生每人一份。

  3、多媒体课件。

  4、小棒40根。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

  1大家齐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写出乘法算式。

  5个3 是多少?4乘5是多少?

  二、教学互动

  1.呈现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要到儿童乐园里去玩一玩。(课件呈现儿童乐园的场景并定格在木马转盘上)

  2.提出问题。

  (1)木马转盘一次可以坐几个人?

  (2)哪6位同学愿意在一起骑木马?让学生自由结合,组建6人小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几个6人,共是多少人?

  让2个小组的学生走到教室前面来,再让6人到前面来。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几个6,是多少人?

  3.交流探讨。

  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班内汇报:各组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结合学生的汇报,组织探讨:

  (1)表格中填出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板书:1个6相加、2个6相加……6个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让每个学生都写出6个乘法算式,写好后相互检查。

  4.编口诀。

  (1)你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

  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

  (2)整理口诀。

  这些口诀,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写出来吗?写好后小组内相互检查。

  (3)记口诀。

  把口诀读一读。说说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难记?相互介绍自己记口诀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记口诀。

  师生对口令记口诀。

  5. 用口诀。

  口算:6×2 6×5 6×3 6×1。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体验。注重提供充分探索的时空,让学生亲身经历口诀的编制与应用的全过程,安排了形式活泼的活动,帮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纵观整个课堂:环节安排紧凑,课堂容量适度,学生学*状态良好,但仍然有两点遗憾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水*上的不足和差距。一是小组合作探究编制乘法口诀这部分走了过场,没有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二是教学评价单一,整节课只有教师评价,由于受到了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及教师教育机智水*的限制,教师的评价不到位,丧失了鼓励启发学生的机会。另外,生生评价,师生互评这些比较好的评价方式,本节课都没有有效地利用起来,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和亟待提高的。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并制作成乘法口诀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能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对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

  (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请你心里默背乘法口诀,填写乘法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们在填写的时候想的是哪些口诀,能够写下来吗?

  探究二

  师:空格里还缺哪些口诀,请你把他补完整。

  生: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八二十四

  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样补出来的?

  生回答:根据上下左右推算出来的。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

  生回答

  口诀排列的有规律。

  很多口诀都重复了。

  小结:红色标出的正好分割出了上下重复的`两组乘法口诀。

  探究三

  师:很多口诀都是重复出现的,那我们能不能整理一下,使口诀表变得简单些呢?

  生:表格从斜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师:在这张表中藏着很多小秘密,你们能不能把小秘密都找到呢?

  小组讨论。

  生回答。

  小结:九九乘法口诀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三、练*与巩固

  练*一

  师:请你说说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练*二

  师:请你把口诀补完整。

  生:三七二十一

  师:请你说说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生:3×7=21 7×3=21

  生:五九四十五

  5×9=45 9×5=45

  生:六八四十八

  6×8=48 8×6=48

  练*三

  师:请你说说你的思路。

  生回答。

  师:当遇到除法算式,要怎样思考呢?

  生回答。

  小结:做除法算式填空时,要用乘法口诀来思考。

  练*四

  师:根据老师说出的口诀的前半句,把口诀说完整

  生抢答。

  师:请你和同桌玩一玩。

  生交流。

  练*五

  师:哪一组来开小火车?

  生回答。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通过找规律,我们能更容易地记住乘法口诀表。

  课后*题

  五、课后作业

  熟记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教师呈现如下题目,让学生完成,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5×( )=10 2×( )=8 ( )×4=12

  12÷3= 6÷2= 3×( )=9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新授知识

  1.教学例2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有关除法的知识。你们看,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

  预测学生可能回答:

  生:每屉蒸笼装有4个包子,有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师:你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要怎么列式吗?为什么?

  生:用乘法列式计算。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则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6=24(引导学生自己说出)

  师:计算这道算式时想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教师:谁还能发现和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求每屉可装多少个包子?列式:24÷6=4(个)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用的又是哪句口诀?

  生: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均分成了6份,求每份多少个?用除法列式为24÷6=4(个),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教师:如何列式?用哪句口诀?

  生: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体会乘法、除法之间的联系

  师:观察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发言)

  生:都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2: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生3: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最后确定用那句口诀求商。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真的掌握这些知识了吗?

  三、练*巩固

  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第1、2题。(说一说题意,你是怎样求商的,用哪句口诀?指名回答)

  2、 课本第21页第5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哪些知识呢?(鼓励学生发言,老师最后总结)

  五、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4×6=24

  24÷4=6 24÷6=4

  口诀:四六二十四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再确定用哪句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 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3、 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能力。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随堂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乘法口诀表,练*二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懂得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9)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

  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商末尾是0的处理方法。

  一开始通过准备题让学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过程,观察几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课。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点与生长点,便于学生知识迁移。此处我在学生回答完了结果后,没有及时让学生找出商的共同点:商末尾都有0,这里应该就复*旧知点明新课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内容,只是末尾0的处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得到正确商后,针对难点展开讨论:

  (1)哪一步可以省略?

  (2)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

  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添0起到补位的作用。试一试让学生试算后讨论“除到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后面0怎么办”此处在具体实施时,我没有问学生商末尾的0可以不写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比验证得出商的末尾写0起到补位的作用。例2的教学仍按上述三个层次进行学*探究,在关键处设问:除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不是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在第二组试一试中边计算、边议论、边小结、边巩固,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我在前面没有让深入让学生说商末尾有0的情况,所以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说不到点子上。

  学完了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基本运算,我就开始领着学生们学*这部分的应用题了。起初研究教材,觉得并不困难,在这道知道总数,知道一包两个。一盒四包求共装几盒的例题中,曾简单的认为只要引导他们去发现能装多少包,或者一盒有几个这两个转换思想就可以了,我也是这样上课的,但经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理解的'并不透彻,甚至有些学生迷糊了。

  我才发现,学生们还没有建立这种转换的思维,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题方法,他们以前做过的都是直来直去的题目。认识了这些,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交流提问,并用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练*,现在,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样解,但是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答。

  学生的思维和老师是不同的,特别是小学生,所以讲解题目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要参考他们的已有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我认为所有知识都应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在这里我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内容来自生活。

  学*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可使学生更有效。因为,学*内容贴*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课开始时,我创设生活情境,这样可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需求来自学生。

  在教学时,我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证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着力的地方花时间、下功夫。一是能改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将例题中的两题同时出现,便于学生比较;二是将探究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放到例题中进行,此时我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3、学*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过程中的体验。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学生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一直有着一个困惑:我们的教材把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分割得那么细小,分开教学每个部分时,效果似乎不错,而综合后取得的整体效果却不理想,有时反而会互相干扰,如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值大小的变化”,先学小数点向右移,学生学得很好,再学向左移,也学得不错;但是在综合练*中学生往往辨不清小数点往右(或左)数值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我们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原因何在呢?读了《从还原论到系统论》一文,从中得出的结论指出:“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结构功能,只要结构功能大于零,则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叠加之和”。现在我正尝试着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来改革教学。现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商中间、末尾有零除法”为例,简述如下:

  这段教材,照原来的教法是:先教学商中间有零的,再教学商末尾有零的,然后教学商中间、末尾都有零的。表面看来这样安排有一定的层次性,但教学时间要花6课,单项练*时正确率虽然还可以,而学到后来,不少学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现在,我改用“整体原理”指导教学设计:从除法试商的整体出发,它的基本原理是“反馈调节”,就是:初商太大就把商调小一点,反之,初商太小就调大一点。就这段教材来说,如果商1还太大(不够商1),那就要把商调小一点,比1小的商是0,也可以说“用0占位”。这样,知识点统一,过渡自然,2个课时就够了。教学效果高于以前的`教法。

  我的具体做法,简要地说就是:

  一、复*

  (1)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的运算法则

  (2)判断下列各题商是几位数。

  二、新课

  1、尝试练*

  学生独立试算,然后验算,反馈并讨论,得出:

  (1)根据试商的方法:商太大了就改小一点,如商1还太大,就改商比1小的0(学生语),即“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课本中语,教师语)。

  (2)“2100÷3”的演算过程:

  2、自学课本上的例题下的做一做,在小组内集体订正。

  三、练*

  计算“做一做”的4道题。(下略)

  通过教学实践,再回过头看,结论是:正确认识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并用以指导教学设计,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具有显著效果。

  评析: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从“教书匠”到“教师”!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3= 0÷3=

  6÷3得几? 0÷3呢?你是怎么想的?(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均每只猴采桃的个数是0,所以0÷3=0)

  3、计算 0÷2 0÷4 0÷7 0÷5 0÷34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通过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0做除数是没有意义的。

  二、教学例2 (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例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 210÷7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30的。谁会列?

  3 0

  7 2 1 0

  2 1

  ――――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强调末尾的0只要对齐数位直接写上去,这样简便。

  三、商中间有0的除法

  1、书 “试一试”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306÷3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 312÷3 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

  1、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在书上。

  2、想想做做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菁选(扩展10)

——《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教学反思优选【5】篇

  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通过这节课学生要理解连续进位的笔算算理,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

  新课前,我先进行一组例如”4x6 8=”类型的口算训练,一方面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后面的连续进位做好铺垫。接着学生练*了一道上节课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乘法笔算,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记忆,并引导学生说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在次基础上,引入新课的教学。

  例题的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试做,教师在此基础上精讲点拨,最后总结方法,再配以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本课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计算的过程是对以往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学*积累,但连续进位过程中需要对进上来的数进行相加,这是课上出现问题的地方,所以在教学时我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多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多让学生说说笔算过程,形式有:指名说、同桌说、集体说等。并通过练*中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连续进位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在这个难点的突破上,感谢如今便捷的网络,通过查找、借鉴。我把它变成了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儿歌:乘法坚式请注意,相同数位对整齐,个位乘完乘十位,一位一位乘下去,满了几十前进几,进几切记要想加,这个口诀请牢记!

  当然本节课也有诸多不足。首先,教学节奏掌握的不够好,三年级的孩子刚刚从二年级升上来,计算、书写速度都较慢,练*中的拓展因时间因素没及时完成;其次,对于估算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渗透不够,没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估算意识,并把它与笔算结合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深入钻研教材、教参,多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把握课堂,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上都有所发展。

  两周的时间我们学*的都是乘法的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先预*,预*要求是这样提的:

  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

  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

  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怎样计算?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

  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对学生讲解出现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及时点明,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

  首先从生活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而教材提供的情景图很好,因此我充分的利用教材,在课堂开始就从书店销售情况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主动探索。

  接着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感知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去练*巩固。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再由此引出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相同与不同点,从而概括总结出计算法则。

  另外,我还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对比发现三位数乘一位数,所得的积是几位数,并要求学生在不计算的情况下能判断出积的大致范围,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

  本单元以富饶的大海为主要情境,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学*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操作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本节课我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入计算。重点研究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我组织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口算的道理,并找到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应该说这节课的内容是很容易的,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发展,使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的成功乐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的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课堂上我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惯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问题解决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在课堂气氛方面,我感觉我们现在很多数学课,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不可谓不丰富,气氛不可谓不活跃,媒体不可谓不多样,应该说该用的都用上了,该做得都做了,唯独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眼中没有学生,思路以教案为中心,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核心,方法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不论什么学生,他都从一个自认为的知识起点来展开教学。所上的这节课没有给学生带更多的惊喜与关注,学生的学*情绪往往是外热而内冷。我想今后的教学要注意课堂教学应根植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

  我在课堂开始就从校运会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然后再让学生收集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每箱24瓶,9箱一共多少瓶。引出了“24×9”的式子。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所以当学生列出表示9箱矿泉水的瓶数24×9后,我不急着让学生马上算出准确值来,而是先让学生估一估9箱矿泉水大约有多少瓶,学生通过估算,知道9箱矿泉水的准确值应该是在180瓶至240瓶之间,得到一个大概范围。

  在学生估算后,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有了口算的基础,笔算一次进位的基础,很快地就能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出了连续进位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的成果,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不足之处: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当问题一抛出我总希望马上有学生能回答,生怕冷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没有时间思考,学*的步伐是被拖着的。

  启示:课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包括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学*的基础上参与合作探究。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