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

日期:2023-03-07 00:00:00

时分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时分的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时分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认识时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准确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能说出经过时间。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面的结构,亲自动手拨钟面的时针、分针,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和1时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从而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理解时与分的进率。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钟表。

  2.学具准备: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1、谈话导入:老师这里有一道谜语想请小朋友猜猜看?(学生自由回答、讨论)

  2、(认一认)小朋友都知道是钟表,那你们会认吗?老师想考考你们?PPT 3、出示PPT:图中的小女孩是怎么知道该上学的`呢?(引导学生说出钟表)

  3、揭示课题:要想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今天呢我们就通过看钟表来认识时分(板书课题:认识时、分)

  二、合作探究、交流反馈

  1、认识钟面

  (1)小朋友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认钟表,请看大屏幕上有一个钟面,你认为还缺少些什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作业纸试着画一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画,师巡视。)指名1-2人展示

  学生说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还有1~12这12个数字。

  (2)还有没有小朋友画得更详细些的,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时,展示课件)长线和短线(一些小黑点)。

  (3)小朋友们真棒!这样一个完整的钟面就出现了,大家看。(学生看时,展示课件)。

  2、认识大格和小格

  (1)认大格

  介绍:像每两根长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大格。(展示课件)从12到1就是一个大格。

  还有哪里是一个大格?数数钟面一共有几个大格?

  学生观察学具钟面,指名回答。师小结板书: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小格

  介绍:大格里有两根短的线,它们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小格。(展示课件)

  每个大格里都几个小格呢?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让学生观察学具,得出结论。学生数法不一。

  (3)你们真棒!我们可以怎么数呢?我们可以5个5个的数,这样正好是5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数.还可以怎么数?(10个10个数…一起数)

  (展示课件,和学生一起数)师小结板书:钟面上有60个小格

  3、认识时

  (1)介绍:我们刚才通过研究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和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那你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吗?(拨钟演示)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2)它们是怎么计时的呢,我们一起看课件,你能说出这是几时吗?你发现了这

  两个钟面有什么不同吗?

  指名学生回答几时。

  引导学生说出时针从12开始走过的大格数不等,5时比4时多走了一大格。

  (3)回答的很好,也就是说走一时用了一大格。所以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展示课件)

  提问:那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走到8呢?

  让学生拨一拨回答。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

  4、认识分

  (1)我们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而且时针走的时候时,分针也走着,那么分针怎么走呢?大家看好了(展示课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提问: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8小格呢?30小格呢?

  (2)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那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分呢?从12走到4 呢?

  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先回答并说明理由)

  (3)介绍方法,大家一起读一读。师小结板书: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5、时与分的进率

  (1)刚才通过学*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时与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拿起你们手中的钟表拨一拨观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拨钟面,自由发言。(可能发现时针和分针同时动同时停,分针比时针走得快等)

  (2)小朋友们很厉害哦,发现了这么多呢。下面看分两组分别观察时针和分针大家开始看(展示flash动画)。第一组发现什么?第二组呢?因为时针和分针同时动同时停,也就是走过的时间一样,合起来能得到什么呢?

  (学生仔细观察。其中一组观察时针的变化,另外一组观察分针的变化。学生

  可能的答案:经过了1时。经过了60分。1时=60分)

  三、拓展延伸

  1、感受1分钟。

  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展示课件)

  1分钟大约脉搏跳

  1分钟大约跳绳多少下?

  1分钟可以做多少次?多少条口算题?(老师计时,让学生操作并汇报)

  总结:哇!原来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啊,所以我们*时要珍惜每一分钟,抓紧时间学*。

  2、感受一小时。

  1小时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一做

  一节课()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展示课件,公布答案。

  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1小时可以做什么?

  3、拓展延伸

  四、课堂总结

  提问: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学*,做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时间就像小马车》结束吧!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钟面上有60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1时=60分

时分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和阅读课本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听录音。

  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学*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

  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学*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教师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

  师: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学*,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惯,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学*新课

  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

  2、观察时钟。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个时钟(或演示动画"认识钟面"),用投影仪出示放大了的钟面投影图,要求学生结合自制的钟面模型,观察、了解钟面上各个部分及其名称。

  请学生自由发言,要求知道:钟面上有1~12共十二个数,以及它们各自的位置。每个数之间有5格,一共有60格。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3、观察、思考和讨论。

  (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

  教师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末段。理解“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格是一分钟”的结论。

  (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

时分的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

  《课标》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本课利用学生已认识了整钟点,生活中对时、分的无意识感知,让学生在非整时的认识产生疑问:“要怎么样认读呢?”在教学时、分的关系时产生了“为什么1时=60分呢?”使学生产生内需,萌发探索的动机,从而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

  2、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时、分的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叵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特地安排了“闯关夺宝”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学*数学的快乐。

  3、增添童话色彩。

  低个级学生都是比较活泼、可爱型的,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闯关夺宝”、“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氛围中快乐成长。

  时、分的认识

  创设情境:

  小白兔和妈妈一起逛钟店……

  (出示钟店画面)

  活动一:时钟的作用

  1、师:时钟有什么作用,你想把它带回家呀!

  2、小结:

  要表示时间,就要用到时间单位“时、分”。

  (板书:时、分)

  活动二:认识钟面

  1、师:看来时钟的作用可真大,老鼠先生这里有一个钟,请大家找找看,从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有两根针;

  b、有12个数字;

  c、有大格,有小格。

  3、学生自己小结。

  活动三:时间的读写

  1、师:看来钟面上的知识还真不少,那把闹钟带回家,不会看也没用啊!

  2、让同学说说*时在生活中是如何看钟的。

  3、点出时间的两种写法。

  4、引出时间的两种写法。

  5、感知1分钟。

  活动四:闯关夺宝

  师:既然大家都会看时间,那闯关肯定是没问题,有没有信心呢?

  第一关:帮时钟爷爷念念数

  1、出示钟面模型。

  2、要求先读一读,再把它们写下来。

  3、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闯关。

  第二关:给可爱的小闹钟找伙伴

  1、出示图片。

  2、小组讨论后反馈。

  第三关:山羊伯伯的一天

  1、刚才我们经历了一分钟,那山羊伯伯的一天里有好几个一分钟,它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山羊伯伯的一天。

  3、全班齐读每一个时刻,小组讨论后完成表格的时间填写。

  4、小组反馈。

  师宣布闯关成功,并出示奖品。

  活动五:愉快的星期天

  山羊伯伯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同学们你也能像山羊伯伯一样给自己安排一个愉快的星期天吗?

  概括总结:

  由学生自主完成,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时分的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面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时原理,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生活*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认识整时和时间进率,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

  教学难点:

  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准备:

  时钟、PPT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在故事中学*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小猪一起去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出示并板书课题)

  (1)初步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认识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初步认识7时,让学生介绍7时钟面上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几?知道7时的写法。

  (3)巩固训练。

  认识8时、1时、5时,通过比较3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再次巩固认识整时。

  “想想做做”第1题,说出几时,小朋友们*时在做什么呢?

  (5)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12时。指名学生上前拨出整时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6)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吗?”

  同桌交流补画时的注意点,自己尝试补画,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认识时、分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让学生动手数一数,认识大格、小格。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数一数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是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

  2、认识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

  初步建立时针走1个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3、实物拨钟,引导观察,感知1时=60分。

  引:刚才通过观看动画演示我们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那如果分针走一圈,你知道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吗?

  让学生分男生、女生分别观察分针、时针走之前、走之后的变化。交流反馈得出结论:(板书:1时=60分)

  4、感受1分的长短。

  1分钟倒计时,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1组写字训练、1分钟跳绳、1分钟拍球。

  四、巩固练*

  完成“想想做做”

  6、7两题。巩固1时=60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读题,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反馈。指名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五、自我总结,深化认识

  1、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谁能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2、播放视频《你知道吗》,简单了解时钟由古到今的的变化。

  总结:

  通过认识钟面,希望我们小朋友们更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好时间的小主人。

时分的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的时刻(用5分5分数的方法),学生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惯,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并注意0占位的问题。

  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 练*纸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师:上个学期,我们认识了整时和半时,老师要来考一考大家,会不会看时间?

  1、(出示课件:起床7时)

  师:这是小明的一天。小明什么时候起床?你怎么看的?

  (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就是7时)

  师:你说的真清楚、准确。

  2、(课件显示:晚上睡觉8时半)

  师:小明什么时候起床?你怎么看的?

  (时针走过了8,分针指向6,就是8时半。)

  师:同学们,真厉害!已经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

  3、(课件显示:读书8时15分)

  师:小明在干什么?你知道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看的?

  (时针在8和9的中间,分针指向3,就是8时15分)

  为什么指向3就是15分呢?

  (分针走了15小格)你们说得到底对不对,还需要验证。

  4、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时、分的认识,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

  二、教学时间单位

  1、认识钟面

  师:仔细观察钟面,同桌合作数一数

  1、钟面上有几大格?

  2、每大格有几小格?

  3、一共有几小格?

  生汇报: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师:说的对吗?一起来验证。课件演示:12大格,一起伸出手指数一数。

  师:每大格有5小格,伸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数一数。一共有几小格?请你5个5个地个把这个电脑老师数一数。

  小结:通过发现和验证,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2、认识分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 (课件演示)

  师: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钟?为什么?

  师:每大格有5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5小格就是5分钟。板书: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验证从1走到2。12到4,分针走了几分钟?还有其他看法吗?从12到9呢,12到11,从12到12呢。走一圈是60分钟。(多种方法数:5分5分地数,利用特殊位置,乘法口诀。重点讲)

  小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钟,我们可以用5分5分的方法数,走一圈是60分钟。

  3、认识时

  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多长时间?(课件演示) 板书: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再来验证从1走到2 也是1小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你还能举例子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是1小时?

  师:从12走到6、12呢?(走了6、12小时),时针走半圈是6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走过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4、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师:再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走动起来的,你发现什么大秘密?

  (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再来验证一下(重看课件)也就是说1时=60分(齐读) 板书:1时=60分

  师:1小时有多长呢,我们一节课是35分钟,加上一个大课间课的时间20分钟,再加做眼

  保健操的时间5分钟就是1小时。

  三、教学时刻的.认识

  1、认时间

  师:大家想知道建设小学的上课作息时间吗?

  师:上课以开始我们遇到的问题,这个时间就是学生们早读开始的时间(黑板贴示:8时15分),你现在能肯定地告诉大家是什么时间吗?你是怎么看的?(重点讲解)

  个别说(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8,就是8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3,是15分,所以就是8时15分。)

  同桌说(请你轻轻地说给同桌听,你是怎么看的?)

  一起说(现在会说了吗?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师:(黑板贴示:10时30分和12时5分),它们是什么时间?你怎么看的?

  生汇报:(10时半或10时30分)

  师:用今天学的几时几分怎么说?为什么几时半,分要用30分来表示?

  (一圈是60分,半圈就是30分)

  师:还有其他看法吗?

  (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指向6,就表示30分)

  师:这个时间你是怎么看的?谁还会说?

  (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12,就是12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1,是5分,所以就是12时5分。)

  小结: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怎么看几时几分?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你可以举个例子来说。(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几,是几分,所以就是几时几分)

  2、写时间

  师:我们会读时间了,你会表示时间吗? 拿出练*纸试一试,把三个时间用以前学的两种方法表示出来。老师请写得快,书写又端正的同学到黑板上来写。生板演

  师:放下笔,眼睛看黑板,一起看一看她们写的对不对。8时15分中文表示法,是几时几分,就写成几时几分;电子表表示法,当中写个冒号,冒号左边表示几时,是几时就写几,冒号右边表示几分,用两个数字表示,是几分就写几。

  师:谁来当小老师说一说这个写的对不对?(10时30分,电子表表示法就是冒号前面写10,后面写30)

  师:这个中文表示就是12时5分,有不同意见吗?电子表表示法都赞成吗?比较一下前面两个电子表示法,它们冒号后面都有两个数字,这里只有一个,符合前面的规律吗?那该怎么办呢?对!当分不满10,前面用0占位。写作12:05,读作12时5分(强调)把丢掉的0找回来,补上去。

  3、巩固练*

  师:下面要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会看时间了钟表王国的嘟嘟要当导游带大家去数学游乐园玩一玩。赶快出发吧!(课件显示)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听从导游的时间安排不然次序会很混乱,人也容易走丢了。

  第一站:儿童乐园,到底是什么时候去呢?你怎么看的?

  9时5分电子表表示法9: 5对吗?分不满10,5前面先写0占位。

  第二站:百鸟园,什么时候去百鸟园呢?你怎么看?

  第三站:猴山,什么时候去猴山呢?时针走过了12了吗?在11和12之间,走过了11,就是11时多。再看分针,指向11,走了55小格,你怎么看出走了55小格?所以就是11时55分。再过5分钟,集合离开游乐园,是什么时间?为什么?

  4、拨时间

  师:刚才认识了那么多时间,下面我们动手拨一拨时间?老师报时间,学生上来拨:5时20分,学生说一说拨的对不对?(先拨时针,拨到5和6之间靠*4,再拨分针,拨到4)

  师:同桌合作拨一拨

  课件显示(6时45分10时5分)以及同桌合作拨一拨的要求

  1、先拨时针,再拨分针。

  2、一人拨,另一人说怎么拨。

  3、拨完一起检查。

  4、轮流拨时间。

  同桌合作展示怎么拨的?(一人拨一人说)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看时间几时几分。看时间,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几,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师:快下课了,你能估计一下我们下课的大约时间吗?你是怎么看的?

  师:下课!

时分的认识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七册第78页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面时间,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学会记时间的两种计量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认识和进率。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

  教具准备

  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迷语。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迷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和休息,真是我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钟”

  师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钟,这些钟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他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分别出示四副图,让学生试读。

  师小明他很会利用时间学*生活,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做一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出示文字“珍惜时间”)

  师我们要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惯,就要学会看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位新朋友。时、分、秒。(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同座位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三根针、数字、有好多小格子

  通过提问、引导得出12大格、60小格、三根针一根时针、一根分针、一根秒针。

  板书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

  师看到这些,你们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怎样看时间时针、分针怎么走分针走一圈是几时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真不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认识一下时、分、秒。

  2、认识秒。

  师秒针走一格就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几秒

  (板书走一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一秒时间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朵边听听,你听到了什么

  师这嘀嗒一声就是一秒。它是在叫我们快点快点,现在请小朋友们把钟放在耳朵边,跟着它一起念快点快点。

  3、认识分。

  师下面再请小朋友认真观察,看看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

  师对,分针走了1格,也就是走了1分,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刚好走1分,那么你认为60秒和1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对60秒1分,也可以说1分60秒。

  (板书1分=60秒)

  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呢分针从数12走到数1是几分分针从数12走到数3是几分呢分针从数12走到数6是几分从数12走到数9是几分

  师如果分针从数12走回到数12,也就是走了一圈,是几分呢

  (板书走一圈是60分)

  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下面请小朋友们来欣赏一段音乐。

  师1分钟有的同学可以做20道口算题,有的同学1分钟可跳绳一百多下,电脑1分钟可以计算几百万次,1分钟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因此我们从小要珍惜每一分钟,从现在开始做起。

  (出现请珍惜每一分钟、从现在开始做起。)

  4、认识时。

  师下面再请小朋友认真观察,看看分针走一圈后,时针有什么变化

  师对,时针走了1个数字,也就是走了1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刚好走1小时,那么你认为60分和1时之间有什么关系

  对60分1时,也可以说1时60分。

  (板书1时=60分)

  师那么时针从数几走到数几也是一小时呢

  师在实际中时针和分针总是同时转动的。

  演示两针同指12,从12到1,让他们同时转动,同时停止。

  师他们谁转的快,谁转的慢

  练*

  幻灯出示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5、看钟表。

  师下面我们来学*一下怎样看钟表。

  学看整时刻。

  出示钟面

  师现在是几时(出示7时、8时、5时)

  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7时。可以写成7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隔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这刚好是7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其他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

  师这三面钟有什么共同点分针都指向12

  小结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

  学生操作拔出3时、6时、10时

  学看几时几分。

  师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如果不是整时应怎样看呢

  出示例2

  10时5分

  师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

  师时针刚走过10,就是10时多,多多少要看分针从12开始走了多少分,走了5分,就是10时5分。

  出示7时30分。

  师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7,分针指向6,就是7时30分

  出示12时45分、1时50分(填在书本上)

  师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师不是整时钟时,要先看什么先看时针走过几。再看什么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分

  学生操作605、935、1155

  三、游戏。

  找朋友

  五、总结

  师我们今天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师你们学会认识钟表,就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小主人。

  课件出示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

时分的认识教案7

  教学内容:时、分的认识,97页

  教学重点:钟面的认识,并认识钟面上的时刻,熟记1时=60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读写

  教 具:实物钟、游戏卡片、多媒体课件、纸条、纸钟、口算纸

  学 具: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师: 小朋友们,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如果我们珍惜它,好好地利用它,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珍惜它,让它从身边悄悄地溜走,那么,什么事都干不成,请猜一猜,这是什么?(生:是“时间”)

  师:很好,答案就是“时间”,他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但是,要掌握好时间,和时间交朋友,首先要认识它的单位,你们知道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吗?

  (生:时、分、秒)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兄弟,哥哥叫时,弟弟叫分(板:时分的认识,齐读)

  二、 新授

  A、认识钟面

  1、 师:在生活中有一位好朋友,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时间,猜一猜,它是谁?(钟表)

  (出示纸钟)

  师:你能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吗?(12个大格,小格,时针、分针、12个数字)

  2、 数大格和小格

  师:这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几个大格?(12个)

  请跟着老师一起数,数的时候从12开始,1、2…。。12

  师:每个大格里面都有几个小格?(5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60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5个、10个、……。60个。

  3、 认识时针与分针

  B 认识1分、1时

  1、认识1分

  师:这又细又长的分针是怎样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想一想,分针走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长?

  (多媒体演示分针走动的动画)

  师:能做出手势表示分针走的方向吗?

  (让学生做出手势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符号 )

  这样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齐读。

  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长?(1分,贴出“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现在老师让大家听1分钟优美的音乐,感受1分钟到底有多长,请闭上眼睛。

  (放音乐)

  师:刚才,我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了1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动动脑筋,在日常生活中,1分钟的时间除了可以听一段音乐,还可以干些什么事情呢?

  (生举例:看一段文字、画画、写字…………)

  师:大家的发言都非常精彩,原来在短短的1分钟里面,我们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每1分钟的时间,从现在做起。

  2、认识1时

  师:分针是这样走的,时针又是怎样走的呢?请看

  (多媒体演示)

  师:时针走的方向和分针一样吗?(一样,也是顺时针方向)

  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多长?(1时,板,读)

  C、时分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分和1时,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请猜一猜,在钟面上,时针走的时候,分针会不会跟着走?(会)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多远?请你猜,请你……。(2-3个)

  师:要想知道正确的答案,请看:(教师出示实物钟)

  现在时针和分针都从12出发,请仔细观察,时针从12走到1,分针走了多远?(教师演示)

  师:现在时针和分针同时停止了,请告诉老师,刚才时针从12到1走了1大格,分针走了多远?(1圈,也就是60小格。)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小闹钟,先把时针和分针都拨到12,然后再拨动时针,观察时针走1大格,分针跟着走多远。)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时针走1大格,分针跟着走60小格,想一想,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几时?(1时)分针走60小格的时间是几分?(60分)

  刚才,时针和分针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虽然他们走的路程不同,但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1时和60分的.关系怎么样?(相同)

  (板:1时=60分)齐读后阅书。

  师:小朋友们通过仔细看,想和猜,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认识了时间单位“时”与“分”,还知道了时与分之间的关系,下面我带大家来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D、认识时刻

  1、认识整时

  (师拨动时针和分针,让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

  师: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

  我们说这时的时刻是1时。(齐读:1时)

  (师拨动时针和分针,让时针指着2,分针指着12)

  你知道这时的时刻是几时吗?(2时)

  (1)请你们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师拨出4时、8时……。)

  (2)请你拨出钟面上的整时。7时、5时……

  (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拨出,其余同学拿出小闹钟试拨)

  (3)教学整时的写法:1:00、 2:00……

  学生练写。

  2、认识几时几分

  (师拨动时针和分针,让时针指着2,分针指着6)

  师:现在时针指着几?(2)是几时?(2时)分针从12开始,走过了几小格?(30小格),是多少分?(30分)所以这时的时刻是多少?(2时30分,齐读 )

  (师拨出4时40分,让学生说出。,再拨出几个时刻,让学生抢答)

  (1)请学生用自己的小闹钟拨出几个时刻让同桌说出;然后老师在电脑出示几个钟面,让学生说出时刻;质疑;

  (2)请学生拨出同桌所说的时刻;然后老师说出几个时刻让学生拨出;质疑;

  (3)教学几时几分的写法,强调左边表示时,右边表示分,不够10分用0补写,让学生写出几个时刻;质疑。

  三、 练*

  1、提高性练*

  (1)什么时候,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重合在一起?(让学生先试拨,再回答)

  (2)什么时候,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成一直线?(让学生试拨,四人小组讨论再回答。)

  2、游戏:找朋友

  规则:5个学生手拿纸钟站讲台,轮流说:“我的朋友在哪里?”

  其余学生如果手上的卡片时间和他相同的,便站起来说:“在这里,( )时( )分”

  四:总结

  师:今天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学*新知识,你能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让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希望学*了这课以后,我们都能遵守时间,掌握好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板书设计:

  读法 记法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整时: 1时 1:00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 2时 2:00

  1时=60分 4时 4:00

  时 8:00

  几时几分: 2时30分 2:30

  4时40分 4:40

时分的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3页的例1、例2及第64页“做一做”的*题,练*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理解1时=60分。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教具准备:

  课件一套,学生每人准备1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大风车》节目画面。

  师: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你们最喜欢看的什么节目来了?有谁知道这节目是在下午什么时候播放?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现时刻下午6:10,晚上7:00中央电视台播放什么节目?有谁愿告诉老师你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电脑分别显示时刻)看来,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学*关系十分密切。而钟表可以告诉人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时间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脑出示一个钟面)

  (1)学生看书自学,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自主探索、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课件演示并填空。

  ①钟面上有x针、x针、x针。

  ②钟面上有x个数字,按从1—12顺时针方向排列(点击顺时针方向)。有x个大格、x个小格,并演示时针分针的走动方向。

  ③分针走1小格是x分,走1大格是x分,走1圈是x分。

  ④时针走1大格是x分,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x圈。

  2、认识时、分

  (1)认识“分”

  ①观察分针

  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②体会1分有多长。学生分别做口算题、写生字、拍皮球、踢毽子、跳绳。老师计时。

  师:你用1分钟做些什么?让孩子们说出自己1分钟做的事。其实1分钟能干很多事情,老师让你们搜集资料的,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学生充分发言后,然后老师将自己搜集到的知识出示在屏幕上:银行点钞机每分钟点1500张人民币,汽车厂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每分钟播180个字。

  师:1分钟很短,充分用好它却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2)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师:时针是用来表示“时”的,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

  ①分针走1圈是60分,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

  师: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1时,板书1时。

  ② 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板书1时=60分。

  ③ 1时有多长

  一节课x分,课间休息x分,再加x分就是1小时。

  (3)完成练*十九第3题,比较各种动物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设计成动画形式,在屏幕上完成)

  3、时刻的读写

  (1)读写整时的

  ①让学生尝试说出下列钟面的时刻。(电脑出示)

  ②随着学生的回答,用读法、写法将时刻点击出来。

  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整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练*:学生在钟面上拨出7时、9时、12时、6时。

  (2)读写几时几分的(课件演示)

  ①从1:00—1:15,现在是1时还是1时多,为什么?(因为分针不在12上,)时针有什么变化?(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

  ②到底多多少分呢?(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格,算出多少分)

  ③老师拨出9时多,小组讨论:拨的是不是9时多?多多少?该怎么看?全班交流。

  ④说出下列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屏幕显示)主要练*几点差几分的和几点多几分的。

  ⑤师生共同归纳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⑥操作:老师报时,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有意练*几点多几分和几点差几分的

  三、巩固练*

  1、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带孩子们出去旅游,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显示在课件的钟面上,请小朋友们分别读写出来。

  2、游戏:小小邮递员

  动物王国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可它们的时间安排各有千秋,下面请小朋友们拿着手上的“时间的写法”卡片,投递到相应的小动物的“时间的读法”卡片的信箱里里。小朋友们,谁最最棒,出发吧。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小朋友们,回家用一张硬纸壳、水彩笔、两小张条形纸(时针、分针)、一个按扣作一个钟面模型。

  要求:钟面美观、数字清晰,时针、分针可以活动,形状、颜色、自己设计。

时分的认识教案9

  教学内容: 认识时、分 书本第76~7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知道一时=60分,数学教案- 认识时、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看钟表准确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教具: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结合上课时间,复*整时。

  谈话: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过钟表,(出示实物钟)而且认识了整时,小朋友看现在是几时?(上午9时)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2、结合实际生活,引出分,介绍时与分的关系。

  讲述:要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小时多少分,就要看钟表。钟表时计时的工具,全世界的钟表跑得一样快,学会了看钟表,你就知道时间了。

  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钟表,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学*新知

  1、认识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

  谈话:时针和分针时怎样走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你的小钟表上拨一拨,你就能发现了。拨拨钟表,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学生边拨钟表边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评价)

  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了分针走的快,时针走得慢;我发现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他们走得时间是一样的;我发现当分针转一圈时针从12走到1等。

  总结:小朋友刚才拨钟表,发现了分针走得快,指针走得慢,当分针转一圈时针从12走到1,因为时针分针同时走同时停,所经过的时间是相同的,你们真聪明

  2、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

  谈话:12到1这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学生数出有12个大格)

  钟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相邻的两个点之间是一个小格,数一数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学生数出有5个小格)

  12 个大格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在你的钟面上数一数或算一算,数完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谁数的.方法又清楚又快!

  总结: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钟面上一共又60个小格。我们还知道钟面上又12个大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计时的。

  3、认识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

  讲述: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时针从12走到1是1时,从1走到2也是1时,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都是______?(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

  口头练*: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2 走到4,走了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认识时、分》。(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口头练*: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3小格呢?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练*:

  (1) 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2) 分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分?

  (3) 分针从12走到8,走了多少分?

  4、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感知1时=60分。

  谈话:刚才我们学*了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计时的,想不想在你的钟表上拨一拨,看分针走了多少小格,时针正好走一大格?

  谈话:刚才大家看到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是多少时间?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1时=60分)

  5、感受一分钟又多长,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

  谈话:一分钟到底又多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一分钟脉搏大约跳( )次。

  (2)一分钟大约做( )节眼保健操。

  (3)一分钟大约跳( )下绳。

  提问:刚刚我们一分钟都做了些什么?

  谈话:一分钟还可以干别的事,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让爸爸、妈妈

  帮你看着时间做做看。一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它却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工人叔叔一分钟印刷1000多份报纸,播音员一分钟能播180多个字……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抓紧时间学*。

  那么一小时里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在一小时里都能干什么?

  三、巩固练*,实际应用

  1、师生互动拨钟表。

  教师让学生拨出5分钟、10分钟、25分钟、3小时、6小时等经过时间。

  学生提要求教师拨钟表。

  2、实际应用。

  讲述:一节课是(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一小时。

  四、自我总结,深化认识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时分的认识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1时=60分

  2、结合熟悉的事情,经历看图说话,观察钟面,拨动表针等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3、结合具体事例,体验1分有多长,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

  理解时与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新课开始,我为学生出示了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响,催人早早起。谜底(闹钟)你们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学?中午几点吃饭?晚上几点睡觉?我们的小伙伴亮亮一天中做的六件事情按时间的顺序排上序号,然后讲给学生听。老师我来说:亮亮早上六点半起床,吃完饭去上学。八点钟时正在上课,中午12时刚过的时候吃午饭。下午快5点的时候在操场打羽毛球,回家后六时刚过开始看电视,九时刚过上床睡觉。同学们说的真好,像六时刚过这样的时间,到底六时过了多长时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方面的知识。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时分

  (二)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钟面。首先请同学们观察钟表、在小组内一起说一说。

  1、数一数:钟面上有()个大格

  2、每个大格里面有()个小格。

  3.钟面上共有()个小格。

  2、拨针抢答。首先我会展示课件4时整,让学生说一说4时整,时针走了几个大格?4大格就是4时,从而得出走1大格就是1时;接着我出示4时5分,得出5分,就是分针走了5个小格得到的,从而得出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3、深入理解。同学们看课件拨动钟表的时针从12时走到1时,你能发现什么?老师我发现了: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也就是走了60个小格。接着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可以从3时拨到4时,你能发现什么?老师我发现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1时=60分。

  板书:1时=60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惯把1时叫做1小时,你知道1小时有多长吗?老师我知道:一节课加一个大课间是1小时,夏天中午大概要睡1小时。

  三、尝试应用,体验1分钟。

  我们知道了1小时有多长,那1分钟又有多长呢?1分钟你又能做哪些事情呢?首先我让学生静静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在让学生体验1分钟你能做几道口算题;又能从1数到多少……同学们1分钟虽然很短,却能做很多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四、分层练*,拓展提高。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1时=()分。

  五.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与父母合作,父母记时一分钟,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看看一分钟内你能做哪些事情。二年级《认识时分》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并会看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几时了。所以,我用看图说话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师生谈话中引入新知再次让学生观察钟面,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二、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感悟

  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认识时分的关系”。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在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同桌合作“一人拨钟,同桌互说。这些有趣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的机会,此时,教师关注的是孩子的差异,师帮生、生帮生,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学*了知识就要学会运用。毕竟,课堂只有短短的35分钟,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生活作业,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回到家里以后拿出自己家里的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学生对钟面有更为深刻地认识。我还让学生和父母合作,父母记时一分钟,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看看一分钟内你能做哪些事情。相信,这样的生活作业,不仅学生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时分的认识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声音,创设情境

  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表的声音。

  小结:我们的生活学*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时、分、秒

  二、展开新授:

  (一)认识钟面

  1、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仔细观察钟面,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上面分成12大格,还有1-12这些数,和你们家的钟面一样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仔细,一大格之间有什么变化?

  (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

  那么两大格呢?三大格呢?……到12大格就有60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

  3、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秘密?(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结论:1时=60分

  那么2小时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几小时?

  4、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再过多少分就是1时?你知道1小时里能做些什么呢?

  5、1分钟和1小时比要短得多,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在我们的生活、学*中有没有用1分钟做的事呢?

  (集体做1分钟口算,让学生感知1分钟有多长)

  6、我们了解了时、分,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还有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吗?

  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揭示1分=60秒

  1秒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个游戏:5秒内拍手,算出大约每秒拍几下手。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秒来计算?

  (二)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时零5分,说说你是怎样看的?8时05分还可以表示成8:05。

  6时20分,你又是怎么看的?还可以怎样表示?

  9时55分。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分别说出自己是怎样看的。

  现在有两种答案,究竟谁对谁错,请你找出对方错在哪里,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学生讨论、交流)

  选择不同答案的小朋友有反驳的意见吗?

  2、遇到类似的情况确实很容易犯错,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要看清楚时针,时针没有过8,说明是7时多。

  老师这儿有一个钟面,它只有时针,你能只看时针,说出它是几时多吗?

  3、通过刚才大家讨论、交流,现在看钟面上的时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

  1、看钟面说出所表示的时刻:8:30

  10:05通常不满10分钟,我们用零几分来表示。

  9:55

  2、我们不仅要会看,还要会正确书写,行吗?(两种表示方法都可以)

  6:205:4010:10

  3、1时=()分1分=()秒

  3时=()分4分=()秒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时单位: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惯。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1)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

  1.准确把握教材要求,对教学素材进行了改编。原来教材创设的情境是“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素材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引不起学生多大的兴趣。于是我们创设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胜利发射的情境,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的动力。

  2.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时、分的实际长短,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中探究新知。本节课,我设计开展大量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中主动探究新知。

  4.适时进行科普教育,渗透德育思想。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胜利发射及成功返回,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于是我收集了一些小资料,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适时向学生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珍惜时间的教育。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2

  今天我讲了《时分的认识》一课。上完了这节课,我感慨颇多,我也及时进行了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素材和多种形式的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伊始,我由***广场的升旗时间引入,然后为学生呈现一幅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亮亮的作息时间”,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继而让学生对每幅图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时刻等等”。

  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总结出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初步建立了1时1分的观念。同时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一小时有多长?在生活中寻找做哪些事情需要一小时。“1分钟有多长呢?”我引导学生来听1分钟的音乐,学生陶醉在音乐世界里,静静感受1分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在一分钟内朗读,数数、画画,口算、竖式计算、写字、折纸等,让孩子们深切地感悟到1分钟的长短。从“听一分钟的音乐到1分钟能做什么的亲身体会,然后抛开老师的限制,随音乐自己跳一分钟的舞蹈”等教学环节,丰富了学生对1时、1分的感性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也保证了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个个成为学*主体,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整节课的设计,我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学*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数学。

  当然,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学重点、难点处(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动手通过学具自己来探究,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直接总结出来的,感觉有些草率,没有让学生经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知探索的过程。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无论是从自身教学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总结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3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选择最贴*学生的生活时间,学生在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请同学们说说是几时几分?再请学生拨一拨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我注意选取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和动手拨一拨学具钟面,在观察、思考、讨论、实践中逐步掌握知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分之间的关系1时=60分等等”。

  这节课有着丰富的德育渗透素材,在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让他们来体会“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等等。学生都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

  不足之处: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间不够,缺乏教育教学机智,不能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4

  钟表和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历,这节课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一个提炼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与伙伴分享的过程。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二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学*兴趣,学*也就成了负担。

  所以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闹钟带到课堂上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看到自己手里漂亮的小闹钟,想到这节课要学的知识与漂亮的小闹钟有关系,学生立刻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有了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上,我从一开始就让让学生动手拨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不给他们走神儿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很感兴趣,枯燥的讲解不受到他们的欢迎,所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知识,学生十分兴奋,积极与老师配合,课堂气氛很活跃,听讲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观察钟面上的刻度,找到大格小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对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数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后,再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通过反复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导出1时=60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件演示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这一点是我课前想到了的。

  如何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在备课是费了我不少的'心思,1分钟的概念很抽象,不是举出几组数据学生就能理解的,所以在感受一分钟的环节,我安排了几项时间活动,让学生听1分钟音乐,写1分钟生字,帮助学生建立起1分钟的概念,每个学生都起身参与了,有了很直观的感受,比老师讲上十分钟甚至半节课,效果要好多了。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提问不到位,总是不能一遍就把意思表达清楚,总是说了一遍再修改或补充,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打乱了学生的思路。老师说的要精炼,多给时间让学生思考,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

  再有就是听完学生的发言以后对学生的鼓励不够,总是简单的给出评价,学生说的不正确时就不做评价,其实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我的不一致也应该适当的鼓励,这样才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只要积极举手了,就说明他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动脑筋,这时不能吝惜自己的言语,我在这点做得还不够。

  在课上,由于太紧张的关系,我还范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拨教具钟表的表针时,没有注意到应该按顺时针的方向拨,而是想朝哪个方向就朝哪个方向,误导了学生,这是不应该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遗憾再所难免,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是遗憾降到最少。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5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我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一是观察钟面,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学*整时以及读写。二是在时、分的认识基础上探索时、分的关系。三是在归纳总结后,设计了师生互动拨钟表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分针、时针是怎样走的。四是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感受一分钟能做些什么?深刻体会虽然一分钟时间不长,可我们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许多事的`。

  在这四个活动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快乐的学*数学。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同时结合传统教学。

  在教学《认识时分》时,我利用了实物钟,让学生体会1时=60分时,我拨动实物钟的分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变化。教学效果比较好,课后还有许多孩子拿着实物钟在做试验。

  四、练*形式多样化、层次化、趣味化。

  练*是数学学*的重要环节,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让学生长时间保持着兴趣,练*效果比较好。

  五、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离不开思想品德教育,本节课中,我进行了两次惜时的教育:一是在感受一分钟后,让学生初步体会时间的宝贵;二是在整堂课结束时,让学生再次体会时间的宝贵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6

  理念。新课标准中还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做到了以下几点:

  1、本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半时、大约是几时、快几时等知识之后,进一步来认识钟表知识不是很难,所以在课上我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让他们说出“关于钟表你都知道哪些知识?”从而来引出本课的新知识—时分的认识。同时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空间,一开始看***广场的升旗仪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还有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这些都不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来获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交流的能力。

  2、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初步的1时、1分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的建立,不能像背口诀公式那样简单,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来感受1时和1分,通过静静地感受,体育活动,自主选择学*活动几个层次,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来感受,效果不错。

  3、在本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方式,设计教学思路时,对于学生单独完成有困难的部分,放到小组合作中来解决,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孩子们合作的意识与他人愉快交流的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小组合作而合作,那样就变成了一种形式而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前下足功夫,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亮亮生活中的六幅图,说一说亮亮什么时间在干什么,有一部分学生表述的不够完整和准确,时间用的比较长,说明学生对认识时间感觉还是有一些困难,但是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学生,因为一年级学*的认识时间只是大概的一个表述,几时刚过、快几时了等等,像这样的表述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并不多。我想在本册学*准确的认识时刻之后,学生经过生活中应用,肯定会逐渐的准确读出时刻。还有对于1分、1时究竟有多长的感受,在本节课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学生对1分钟的时间感受应该比较清楚了,但是对于1小时的时间我觉得感受的不够,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想只有靠课下的进一步实践,让学生形成较准确的时间概念。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7

  前些天我观摩了市观摩研讨优质课评比,对于一天的学*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峄城区阴*镇白山前小学的杨盼老师讲的《认识时分》。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分秒的认识也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时分重要的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杨老师很年轻整节课的气氛也很轻松。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

  本节课以上课的时间入手,教师展式时钟,时钟上恰好是上课时间,教师提问“现在大约是什么时间?你能具体说出是几时几分吗”。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大部分时间能准确读出时间。情境贴*学生生活,且简洁明了开门见山。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节约了不必要的时间,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体会认识时间的意义。

  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这节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课件制作的特别出色。

  (一)认识钟面,由小组交流在钟面上都发现了什么,在“钟面上共有多少大格和小格”的`问题上,结合课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格子。给学生加深了印象同时也渗透了

  对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思想。

  (二)认识1时=60分。大部分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课件展示钟表,让学生在课件演示过程中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时针从12走到1,从12走到2,从12走到3,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接下来分针走1小格的教学同时针,分针从12走到4、9、10、11分别是几分钟,最后分针从12转一周到12是多长时间。学生得出不同答案即1时和60分。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分针时针同时走1小时,“你发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1时=60分”。

  (三)练*读时间和写时间,注意让学生多做练*,及时巩固。

  本段教学,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设备给学生直观形象,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把课堂交给学生,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

  学生对于1时=60分理解起来比较难,时间单位相比起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比较复杂。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本人觉得本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如果在加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拨一拨钟表的话会更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促进对“1时=60分”的理解,同时也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脑,在操作中比较中使学生学会方法,学懂知识。

  三、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本节课最后一环节设计为“感受一分钟”,教师播了一段1分钟的音乐而不是用秒表计时很妙,在学生精神比较涣散不易集中的时候播一段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做口算题或写字感受一分钟,音乐停即一分钟的时间到。给课堂增添了乐趣。让学生不仅感受到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解一分钟的珍贵,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并适时的提出,珍惜每一分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这节课的授课教师很年轻,形象气质佳,语言很有亲和力,课堂上常会出现“比一比谁的坐姿最好看”“感谢这位小老师”,使学生积极性很高,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好听讲。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不是直接点评或是找其他学生回答,而是“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让学生自己意识并找到正确答案。美中也有不足,课堂一些环节的设计不是特别到位,虽然有小组合作但对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方面还有欠缺。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8

  《时分的认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是“时分的认识”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新课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氛围,让学生从猜谜游戏开始,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本节课的知识。先激发学生学*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的学*。再通过听音乐、写字、口算、写数、涂色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时间,使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学*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在教学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时,教师先演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数,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这一特点。又如,钟面上有多少小格时,放手让学生数,在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感受在数的过程中方法的优化。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发展。

  4、注重了知识的铺垫与渗透。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的。有的是一节课知识的联系,有的是学段之间的联系。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了这一方面。例如在数从12到几有几大格或几小格,引导学生数的方法,为后面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

  1、在教学分针从12走到9时,学生都是从12开始,5个5个的数一直数到9是45个格,所以是45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只注意到了学生会不会出现正确的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渗透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会更简单的方法。还有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语言还需多样化,这样才能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热情。

  2、由于本节课时间是35分钟,总是过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数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如果在巩固阶段出现“你拨我说”或“我说你拨”的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9

  《认识时分》这节课,需要学生在清楚的认识钟面的基础上,再来认识时分以及时和分的进率。之前,学生已经建立了整时、半时的概念。我的预设是尽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探索解决问题,分情境创设(小红上学的确切时间为切入口)、探究新知(进一步认识钟面,几时和几分的认读和巩固练*组成,在教学中我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考虑到我班学生年龄小、好玩、爱动、注意力易分散,而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物体表现出来。

  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较复杂,因此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怎样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乐趣。还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小活动,努力创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使得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有些混乱,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比如,在讲解钟面知识的时候,在这个板块是需要花一点力气,认识钟面是个重要的基础,是为认识时分以及今后学*判断钟面上的时刻作铺垫,但是我还没让学生完全吃透就急着赶下一个进度了。

  其次,不信任我的学生,教学方法单一。在心理上始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所以课堂上我还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我的灌输,而不是课堂的主体。比如在认识1小时=60分的问题上,其实应该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进行消化吸收。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还是比较欠缺。最后,课堂机智不够。我还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下走。

  经过这堂课,我的收获颇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争取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0

  我认为,“探究式学*”是一种重要的学*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开展了多种数学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灵活选择。

  在认识钟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汇报出在钟面上发现了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指导探究。观察钟面时,通过认一认、指一指、数一数、拨一拨等操作活动,总结归纳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在探究时分之间的进率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抽象概括出时分之间的关系,较好的揭开了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长短。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1

  1、关于教材:

  时分的认识是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年级认识的只是整时和半时,在本期认识的是几时几分,特别是“几时几十分”这个知识点是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乘法口诀,所以对于5的倍数没有办法很好的掌握,特别是指到7、10等数字时,学生难度较大。

  2、关于学生:

  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整时和半时,学生学得比较好,在教学时,我教给他们先看时针过几不过几,再判断是几时多,对于学生来说,学得比较好。对于5的倍数的分针我先教给学生认识,然后,要求学生背出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于这个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出现的`错误有分不清时针

  和分针,造成混淆较多;还有就是分钟计算错误,几十分钟算不清楚;再者就是时针和分针的方向弄反,造成时刻认错。

  3、关于教学:

  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入手,先教学几时几十分,让学生背熟记牢5的倍数之后,再教学几时几分,告诉学生在几时几十分的基础上数出几小格,就是几时几十几分,这样逐步教学,降低难度,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效果很好。在练*这一部分,我采取老师拨钟学生说时刻,学生拨钟老师说时刻,看钟面连线,听老师报时刻学生写时刻的方法等教学手段,学生的学*效果比较好,学*兴趣也很浓。但是个别学生的几十分还有点算不清楚,有待改进。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2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时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我利用课前询问:

  关于钟面,你都了解些什么?教师简洁的问语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比如时针、分针、几时的认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两三分钟的询问中,教师把握了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完成了对教学预案的调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并充分利用学具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和准确读写时间这两个难点时,有的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有的已经会用两种方式写时间,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时间,再请有不同写法的孩子板演,并说明写法。

  二、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感悟

  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认识时分的关系及准确读写时间的难点。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在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同桌合作一人拨钟,一人读写时间,同桌互说。这些有趣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的机会,此时,教师关注的是孩子的差异,师帮生、生帮生,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利用感知1分钟的长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3

  讲授过《时分的认识》一课后,我对自己这节课的授课情况作了一番反思。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合理。始终能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主旨,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教学方法: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的学*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钟的础上进行学*的,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时间单位不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认识钟面”这一环节,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比较熟悉的起床、上学、睡觉等作息时间入手,自然入题,把学生已有的旧知开掘出来,为学*新知服务。又例如:让学生知道1时=60分这个时间进率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表,然后上前演示给其他人看,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从而得出时与分的进率。

  2、教学手段

  本节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具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兴趣和探究热情,同时钟面、图片等常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实施练*与新授紧密结合,且有层次,有趣味,形式多样,比如体验1分这一环节,开展口算、写字、读绕口令等切实可行的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

  3、缺点不足

  但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让孩子体验的还不够。应该再添加一些更生动的环节,比如在体验一分钟的时候,可以采用拍球比赛或者跳绳比赛这样的形式,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身边的事物中更真切地感受一分钟,体验一分钟,这种多样的形式在低年级课堂是比较实用的,在这方面,作为教师应该放手大胆让孩子去尝试,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够更真切地理解和体会。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在课堂活动这方面加以改善,扬长避短,争取让孩子们更享受数学课,爱上数学课。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4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同时也强调: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感。课伊始课件出示小芳早上起床的情境图及时间,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的欲望。同时,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并充分利用课件演示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这个难点时,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最后,在课的结束中,我又借助于课件播放音乐,运用歌词“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使课在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不仅使学生回味无穷,也让听课者余音缭绕,美的震撼。

  二、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课标中指出: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我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做好学生的引导者。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提出质疑:“数字是不是挤成一堆?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钟面上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数的?等等,让学生自主认识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和数格的好方法。同时在观察与回答问题中自主感悟新知,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三、注重联系实际感悟时间

  课标中指出: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在对时间建立了初步的模型之后,让学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亲自跳绳,写字,做算术题等,现场体验一分钟有多长,不仅感受到时间的`快慢,更感受到时间的珍贵。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体现。

  四、做好课的首尾呼应

  在课的开始,我埋下一个伏笔:7时半和7时30分谁说得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学完新知后,我对问题进行了回笼:你能解决刚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了吗?做到了首尾呼应,承前启后,让学生学以致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做到: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带着收获走出课堂。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使得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有些混乱,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其次,不信任我的学生,教学方法单一。在心理上始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所以课堂上我还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我的灌输,而不是课堂的主体。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最后,课堂机智不够。我还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下走。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争取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5

  北师大教材对于数学内容的设计非常贴*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从而产生浓厚兴趣。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也是基于这种理念,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觉得有三个方面:

  一、正确的解读和把握了教材。

  北师大教材的编排设计在本节课上,没有归纳出时分的认识方法和书写方法,而是直接呈现出作业的形式,对于学生的认知没有能很好的理清楚,所以我在设计上修改成这样的环节:情景引入,激发兴趣;自主学*,认识钟面;合作探究,归纳认读方法,书写方法;综合练*,巩固方法。认识和书写时刻,是重点和难点,花时间重点突破。

  二、合作学*,人人参与。

  在本节课中,我将认识钟面及了解时分的.关系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的主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从中体会到探索的价值。

  三、活动课的预设和学具操作的前瞻性。

  活动课一直是教师不好控制和组织的,究其原因是学生容易散,兴奋点偏离。他们对于学具的好奇超过了学*的兴趣,探究学具的兴趣超越了教师的预期,教师本想利用学具促进学*,但是有时会适得其反。课前我设想了几种学具:实物钟,学具钟面。实物钟面千奇百怪,容易让学生偏离对钟面的认识,所以放弃了;而学具钟面之前没有看过,所以让学生地充分玩了学具,看够了,在复*拨整时、半时、快几时了,几时过了。在正式学*时分时,学生的情绪就很好控制了,注意力就很容易回来,课堂氛围就一直是积极的,乐学的。

  当然本节课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尤其是和听课老师交流后,发现了自己的思想的局限性。

  一、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不够,看到钟面时,引入教学时,没有有意识的提出让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学生肯定会有问题,只是教师没有这种设想,学生自然不会提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提问,教会他们提问,然后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再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二、认读时刻、书写时刻的过程还可以在细点、在慢点,更多的照顾学*吃力的学生。

  三、学具钟面最大的缺陷是时针和分针不会同时走,这个不能是孤立的。学生在拨接*几时整的时间时,容易出错。(把时针和分钟相分离了,各拨各的。)弥补的办法是第二节课开始带实物钟,再认识。

  教学是一门缺陷的艺术,始终是在教中学,教中反思。只有认真的反思,细心地揣摩得失,才能悟到教学的真谛。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2)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集锦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参与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也就是会自主学*。因此,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二者就缺一不可。“时分的认识”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有效尝试。

  (一)、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的前提。

  从情感上愿意学*就是积极学*,积极学*的情绪状态下学*效果最佳。因此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的前提。本节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

  1、情绪饱满,积极学*。本节课自始自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开头的故事引入到观察钟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发现;再到后面的练*,体会1小时、1分钟的长短、到1分钟你能做什么、自由拨钟等,学生就更热闹了,学生每人都想自己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兴趣与高昂的学*热情。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教者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在本节课中,多次采用合作学*,学生都是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口又动手。这些生生之间的交往,既为学生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

  (二)、有效参与是自主学*的保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学*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去学,也就是会自主学*才能适应终身教育,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的保证。在本节课中有效参与表现为:

  1、思维活跃。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学生拨钟说出时刻及在这个时刻做什么?拨钟理解1小时=60分的道理,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关系,学生都要经过思考。一句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2、独立学*时间多。独立学*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3、表现机会充分。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在本节课的课堂上,对为什么1小时=60分,通过学生观察时针分针及拨钟发现,我处处放手,真正做到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综观整堂课,我力求: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让他们感受“分”有多长。一、二小组的同学写数,看看在指定的1分钟内能从1写到几?同时让三、四组的同学测脉搏,数一数在1分钟里,你的脉搏能跳动几次……由于联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不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本节课将结束时,我播放课件出示了一位时光老人,生动的画面,配上时光老人可亲的话语,使学生摆脱了以往单调、枯燥的全课总结,而是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理清了全课的学*内容,把整节课再次推向高潮。

  怎样看“几时几分”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了解钟面上的知识后,再通过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几个特殊时刻:如“联欢会开始了”这一主题情境图中的钟面时针走到数字8,就是8时,而分针走到了数字6和7的之间过一小格。我让学生认真数一下分针是走几小格,学生一下子数出了分针走了31小格。我问:“那就是几分?”生答:“是31分钟。”我说:“所以这时已经不是整小时了,而是几时几分呢?”学生脱口而出:“8时31分。”接着,我拨钟(时针拨过数字9,分针对准数字8),我问:“这时时针走到哪里?”生答:“走到数字9和10的中间。”我问:“时针刚走过数字9,还不到10,所以还是9时,只是这时已过9时多了,那多多少呢?”我再引导学生看分针:“分针走到数字8,就是走了几个小格?”生答:“走了40个小格。”“那分针走了几分钟了?”“分针走了40分。”我说:“现在是几时几分呢?”学生异口同声说:“9时40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原有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由“几时多”到“几时几分”,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在练*认识几时几分时刻时,通过师说作息时间生拨钟,师拨钟让学生说作息时间;同桌合作:一个说几时几分,一个拨钟等形式的练*,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惯。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3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同时也强调: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感。课伊始课件出示小芳早上起床的情境图及时间,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的欲望。同时,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并充分利用课件演示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这个难点时,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最后,在课的结束中,我又借助于课件播放音乐,运用歌词“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使课在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不仅使学生回味无穷,也让听课者余音缭绕,美的震撼。

  二、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课标中指出: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我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做好学生的引导者。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提出质疑:“数字是不是挤成一堆?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钟面上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数的?等等,让学生自主认识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和数格的好方法。同时在观察与回答问题中自主感悟新知,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三、注重联系实际感悟时间

  课标中指出: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在对时间建立了初步的模型之后,让学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亲自跳绳,写字,做算术题等,现场体验一分钟有多长,不仅感受到时间的快慢,更感受到时间的珍贵。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体现。

  四、做好课的首尾呼应

  在课的.开始,我埋下一个伏笔:7时半和7时30分谁说得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学完新知后,我对问题进行了回笼:你能解决刚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了吗?做到了首尾呼应,承前启后,让学生学以致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做到: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带着收获走出课堂。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使得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有些混乱,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其次,不信任我的学生,教学方法单一。在心理上始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所以课堂上我还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我的灌输,而不是课堂的主体。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最后,课堂机智不够。我还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下走。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争取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4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我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一是观察钟面,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学*整时以及读写。二是在时、分的认识基础上探索时、分的'关系。三是在归纳总结后,设计了师生互动拨钟表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分针、时针是怎样走的。四是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感受一分钟能做些什么?深刻体会虽然一分钟时间不长,可我们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许多事的。

  在这四个活动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快乐的学*数学。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同时结合传统教学。

  在教学《认识时分》时,我利用了实物钟,让学生体会1时=60分时,我拨动实物钟的分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变化。教学效果比较好,课后还有许多孩子拿着实物钟在做试验。

  四、练*形式多样化、层次化、趣味化。

  练*是数学学*的重要环节,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让学生长时间保持着兴趣,练*效果比较好。

  五、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离不开思想品德教育,本节课中,我进行了两次惜时的教育:一是在感受一分钟后,让学生初步体会时间的宝贵;二是在整堂课结束时,让学生再次体会时间的宝贵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5

  《认识时分》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会看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很好地利用了课件,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一、利用课件激发兴趣,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课一开始就出示课件观察钟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兴趣。让学生认识钟面,特别是认识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间又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还通过课件一一让学生去数一数。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操作,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全面地认识了钟面,并且也为这节课的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后再引导学生认识时分,使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随后通过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得出结论:1时=60分。在这个环节中,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去观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同时在最后的练*中设计的“拼图游戏”,也激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道题不但进行了认识时分的练*,也起到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作用。

  二、在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思想

  这节课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我向学生发出邀请,让他们来体会 “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事情”,然后教师又展示收集到的`资料“一分钟的价值”等等,这些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

  存在问题

  1.引入时分时不够巧妙,如果能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让学生认识到精确到时分的重要性就更好了。

  2.整堂课中,老师讲得太多,没有让教具、学具、媒体结合起来,应该让学生动手拨一拨钟,亲身体验一下时间的变化。

  3.课堂中让学生体验一分钟,举例一分钟可以干什么,老师出示搜集的一分钟的价值,还有时间名言,情感目标太多,这样显得主次不分了。

  4.教师语言缺乏激情,评价性的语言也不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6

  北师大教材对于数学内容的设计非常贴*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从而产生浓厚兴趣。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也是基于这种理念,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觉得有三个方面:

  一、正确的解读和把握了教材。

  北师大教材的编排设计在本节课上,没有归纳出时分的认识方法和书写方法,而是直接呈现出作业的形式,对于学生的认知没有能很好的理清楚,所以我在设计上修改成这样的环节:情景引入,激发兴趣;自主学*,认识钟面;合作探究,归纳认读方法,书写方法;综合练*,巩固方法。认识和书写时刻,是重点和难点,花时间重点突破。

  二、合作学*,人人参与。

  在本节课中,我将认识钟面及了解时分的关系等环节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的主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从中体会到探索的价值。

  三、活动课的预设和学具操作的前瞻性。

  活动课一直是教师不好控制和组织的,究其原因是学生容易散,兴奋点偏离。他们对于学具的好奇超过了学*的兴趣,探究学具的兴趣超越了教师的预期,教师本想利用学具促进学*,但是有时会适得其反。课前我设想了几种学具:实物钟,学具钟面。实物钟面千奇百怪,容易让学生偏离对钟面的认识,所以放弃了;而学具钟面之前没有看过,所以让学生地充分玩了学具,看够了,在复*拨整时、半时、快几时了,几时过了。在正式学*时分时,学生的`情绪就很好控制了,注意力就很容易回来,课堂氛围就一直是积极的,乐学的。

  当然本节课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尤其是和听课老师交流后,发现了自己的思想的局限性。

  一、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不够,看到钟面时,引入教学时,没有有意识的提出让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学生肯定会有问题,只是教师没有这种设想,学生自然不会提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提问,教会他们提问,然后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再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二、认读时刻、书写时刻的过程还可以在细点、在慢点,更多的照顾学*吃力的学生。

  三、学具钟面最大的缺陷是时针和分针不会同时走,这个不能是孤立的。学生在拨接*几时整的时间时,容易出错。(把时针和分钟相分离了,各拨各的。)弥补的办法是第二节课开始带实物钟,再认识。

  教学是一门缺陷的艺术,始终是在教中学,教中反思。只有认真的反思,细心地揣摩得失,才能悟到教学的真谛。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7

  1、时间观念的建立,还需想办法真正内化。尽管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了1秒、1分。但要真正理解、内化这些单位时间,从而建立时间观念,如14秒、90分、45分的理解、迁移。我想在感受1秒、1分时,还应让学生当场迁移、扩展,并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才能真正最终建立时间观念,并会迁移、应用。

  2、认读时刻这一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还显得较薄弱,需加强。尽管学生有生活经验,但在认识好钟面,认识单位时间1秒、1分、1小时后,能否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并转化为能力,还需细细考虑。如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几大格是几小时,如果及时让学生发现时针走几大格多是几小时多,这样便能自然想到多多少,再看分针;几大格缺一点点,几时还不到,应是前一格的小时再多几分。这样会更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3、对于钟面的认识不够形象、深入。本课中,时针、分钟、秒针的认识是通过一部分学生的回忆介绍展开的,不够形象直观,使另一部分学生印象不深刻,以至产生了不少的错误。课堂上如能让学生再找找各自的特征,如时针短而粗,分针比较长,秒针最长、最细,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在认识时刻时会更直观,减少一些不必要错误,当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4、在操作动手的时候,引导学生的`思维同步发展、提高。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在动手、操作,但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收获。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动手操作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明确任务,带着问题去动手、去操作、去发现,本课中,多次安排了学生操作动手,但真正能得到收获,获得成功体验的人不是很多,如果活动前的问题或要求更明确点,目的性更强些,效率肯定也会提高。当然,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本节课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需更认真深入地反思与完善。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8

  本节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学*例题,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什么时间从家出发去上学,接着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一般是什么时间从家出发来上学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需要知道时间,理解认识钟表的重要的.重要性。在教学认识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手中的钟表,讨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学生经过观察,发现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我演示教具钟,让学生理解时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接着让学生用教具钟拨一拨。在探索时与分的进率时,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发现分针走60小格,也就是走一圈,时钟正好走了一大格,从而推出1时=60分。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感受1分钟的持续的时间,先让学生估计,再邀请学生到前面进行实践活动,从而体验1分钟的持续的时间,再讨论1分钟还能做其他哪些事情。在整节课中学生始终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9

  今天我讲了《时分的认识》一课。上完了这节课,我感慨颇多,我也及时进行了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素材和多种形式的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伊始,我由***广场的升旗时间引入,然后为学生呈现一幅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亮亮的作息时间”,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继而让学生对每幅图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时刻等等”。

  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总结出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初步建立了1时1分的观念。同时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一小时有多长?在生活中寻找做哪些事情需要一小时。“1分钟有多长呢?”我引导学生来听1分钟的音乐,学生陶醉在音乐世界里,静静感受1分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在一分钟内朗读,数数、画画,口算、竖式计算、写字、折纸等,让孩子们深切地感悟到1分钟的长短。从“听一分钟的音乐到1分钟能做什么的亲身体会,然后抛开老师的限制,随音乐自己跳一分钟的舞蹈”等教学环节,丰富了学生对1时、1分的感性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也保证了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个个成为学*主体,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整节课的设计,我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学*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数学。

  当然,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学重点、难点处(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动手通过学具自己来探究,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直接总结出来的,感觉有些草率,没有让学生经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知探索的过程。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无论是从自身教学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总结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0

  我认为,“探究式学*”是一种重要的学*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开展了多种数学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灵活选择。

  在认识钟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汇报出在钟面上发现了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指导探究。观察钟面时,通过认一认、指一指、数一数、拨一拨等操作活动,总结归纳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在探究时分之间的进率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抽象概括出时分之间的关系,较好的揭开了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长短。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1

  《时分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信息窗,本节课在经历了集体备课、试课、修改、名师引领评课、重建后,主要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整体认知、框架意识

  数学教学注重整体的内在逻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将整节课的框架建构起来。《时分的认识》一课知识比较多、比较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而不是将知识点切成一段一段。

  在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进一步认识钟面时,应该让学生充分观察钟面,从整体把握钟面上各个部分,包括时针、分针、数字、大格、小格,帮助学生排除秒针等干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方向。

  二、备好学生、抓住已有知识经验

  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钟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用到的工具,不少学生对钟表应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认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本节课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容量太大,课堂时间总是不够用,经过名师引领评课之后才恍然大悟。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教师却低估了学生的水*,从零起点教起,怕有学生不会,手把手的一点一点的教,每一个细节都要抓到,导致既忽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能够把握住学生的重难点又浪费了时间。

  在认识钟面环节中,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看一看、拨一拨、数一数,小组内交流发现,让学生教学生,在全班汇报时教师给予一定的总结提升,这样首先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是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惑,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重锤砸下,重点击破。

  三、课堂生成、随机应变

  在《时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课堂是有生命的,每个学生都是灵动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严格按照教学设计进行,对于学生超出预设的生成,教师要能够及时评价,对于有价值的生成,教师要牢牢抓住。课堂的应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在日常教学积累经验、及时反思、不断提高。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不仅仅存在这一节课,针对本节课的反思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必定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2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选择最贴*学生的生活时间,学生在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请同学们说说是几时几分?再请学生拨一拨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我注意选取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和动手拨一拨学具钟面,在观察、思考、讨论、实践中逐步掌握知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分之间的关系1时=60分等等”。

  这节课有着丰富的德育渗透素材,在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让他们来体会“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等等。学生都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

  不足之处: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间不够,缺乏教育教学机智,不能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小时、分的时间概念。

  2.认识钟表,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并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3.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4.使学生懂得时间与人们的关系准确掌握时间的重要性科学的使用和安排时间,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钟表上所表示的接*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学生自带钟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你们都带来了什么呀?那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钟面上的有关知识:时、分二、教授新课。

  (一)认识钟面。

  1.让学生自主探索去认识钟面。

  (1)看到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今天我们主要认识的是时针和分针,那你是怎样区别时针和分针的?

  (2)看到有12个数,它们是?

  说明:(3)每个大格又有小格,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1之间有几个大格?现在你们也到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还有几和几之间有5小格呢?用一句话怎么说?

  现在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想的?

  2.总结:刚才我们一起玩了小闹钟,知道了这短的针是时针,长的针是分针,

  (二)认识时、分。

  1.认识时。

  先让我们仔细观察时针怎样走的?时针是向什么方向转动的?指出:时针走的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时针从几走到了几?

  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时针从1走到2的时间是几小时?为什么?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2.认识分。

  现在我们来观察分针。走了多少?

  指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接着再走1小格,问:现在是几分?

  提问:分针从12到1是几分?为什么?

  12到6是几分?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你还想告诉大家分针从几到几

  是几分?

  3.时与分的关系。

  现在我们一起来拨一拨钟,发现时针在走,分针也在?时针停了,分针也?现在我们让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先让分针走一圈,同时看看时针走了多少?时针和分针谁跑的路多?谁跑的路少?

  问:分针走了多少?就是几分?时针走了多少?就是几时?

  那你们有没有发现1时和60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内讨论一下。

  4.感知时间。

  (1)感知1时。

  时和分是我们一直用的时间单位,在生活中我们是离不开它们的。那么1小时到底有多长呢?

  (2)感知1分。

  我们已经知道1小时就是一节课加两个课间的时间,那1分有多长呢?就让我

  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我们先听1分钟的音乐,看你们能在这1分钟内能做些什么?

  放音乐,电脑记时,学生分组活动:口算、数脉搏次数、写数字、跳绳、拍皮

  球、读课文。然后分组汇报。

  (4)小结:时间一直在走,所以1分钟是很短暂的,转眼就过去了,如果你能把握好它的话,就能做好多事情。

  (三)时刻的读写。

  1.教学例1。

  (1)天刚刚蒙蒙亮,城市的美容师就已经在打扫卫生了,这是几时?那你知道5时在电子钟上是怎样表示的吗?说明:这也读作5时。

  (2)看,小朋友们都去上学了,这是什么时候?

  (3)现在小朋友都在上课呢,这是几时?

  (4)问:刚才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小结。

  2.教学例2。

  (1)现在是不是8时?要比8时?现在请你们互相说一说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

  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这是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求解生活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数学的目的性,加强学*数学的趣味性。

  一、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

  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教学伊始,我善于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故意抛出“诱饵”:钟上的时间你们

  认识吗?学生齐刷刷的说“会”。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简单的一问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高度热情,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心理铺垫,这时提出探究内容和要求可谓是水到渠成。这堂课的导入,从富于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出课题,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产生学*兴趣,也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巧妙的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的朴素思想。

  二、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新知。

  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

  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在学*新知时,让学生对钟面的已有知识的交流,并通过观察、验证、总结认识时分,会读时、记时、拨起床、出生时刻,初步建立一时一分的观念等。同时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丰富对1分、1时的感性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也保证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个个成为学*主体,创设了良好的课堂环境。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而在儿童的世界里,更想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当学生视自己为学*的主人,有了探索和创新的热情,定会在学*中体验到探索的价值,从而确立学*的动机,增强学*的自信心。在本节课中,我将认识钟面及了解时分的关系等环节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是学*的主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且争先抢后地上台展现自己,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有培养了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从中体会到探索的价值。这样不仅摆正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作为组织者与主体者的关系,同时又实现了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

  三、在生活实践中巩固新知。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

  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本节课在让学生体会1小时、1分钟的长短时进行了分组活动。第一组学生抄语文生字,第二组学生做口算题,第三组学生测脉搏,第四组学生做眼保健操。从而加深了对1分钟的理解。最后布置了一个活动作业“做一做,1小时可以做哪些事情”,加深对1小时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不止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的集结,我们在数学教学时,不应只是刻板地对知识的传授,而应遵循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4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时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我利用课前询问:

  关于钟面,你都了解些什么?教师简洁的问语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比如时针、分针、几时的认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两三分钟的询问中,教师把握了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完成了对教学预案的调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并充分利用学具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和准确读写时间这两个难点时,有的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有的已经会用两种方式写时间,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时间,再请有不同写法的孩子板演,并说明写法。

  二、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感悟

  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认识时分的关系及准确读写时间的.难点。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在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同桌合作一人拨钟,一人读写时间,同桌互说。这些有趣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的机会,此时,教师关注的是孩子的差异,师帮生、生帮生,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利用感知1分钟的长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5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时、分的认识,能看着钟面说出几时几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1分=60秒,充分感知和体验1秒。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这节课了,我以新年跨年晚会倒计时作为本节课的导入情境。这个生活化的情境是比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大部分家庭在过年过节的生活都会看央视的跨年晚会,通过“倒计时”这个生活化的情境,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使我们的情境促进我们的教学。

  其次是自主探索认识“秒”。“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学生在一、二年级学*时间单位时已经接触过了秒,在课前的探底中,我也感受到学生对秒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能说出1小格表示1秒。因此,认识几秒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自己说说秒针从几走到几表示几秒,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在教学1分=60秒时,这一知识比较抽象,虽然学生有1小时=60分的学*经历,但是要真正让学生理解1分钟为什么等于60秒,学生还是不知所措。因此,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出秒针走一圈(60秒)刚好分针走一格(1分),从而验证了1分=60秒。再次是加强体验,让学生感知秒和分。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1秒”,形成对短时间的观察能力。为了让学生建立“秒”的时间概念,我采取了多种体验方式,让学生听钟表的“嘀嗒”声、拍手练*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我能写多少个字”的游戏,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度。通过这些游戏,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印象也将更加深刻。

  最后,我还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外拓展这一部分,我把飞机每秒钟的.速度、光每秒钟的速度、声音每秒钟的速度等与孩子们熟悉的长度联系起来,不仅帮孩子们建立起长度观念,还让学生感受到一秒的价值之大。 总结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新课开始时,学生对“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秒?”这一问题回答得很不好,只有个别学生说钟面上有秒针,跑步时老师用到秒等,经过启发才说出有限的几个,可见,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关注不够。

  2、没有让学生准备一个闹钟或者钟面作为学具。

  3、我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引申,学生说“小朋友每天睡9分钟”可见,他对知识还没完全掌握,我却因为怕影响进度,只让个别学生说说他错在哪,忽视了这个本该是闪光的地方。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3)

——《认识时分》说课稿菁选

《认识时分》说课稿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时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时分》说课稿1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8页的内容时分秒。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在学生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先认识时、分,再学会看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最后认识秒。本课教学内容是认识时、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上学前看钟的画面,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看钟表,又唤起学生对钟表的已有认识。继而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是认识时、分两个时间单位,通过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到认识“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观念。然后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在“想想做做”环节,通过学生活动后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1分钟和1小时持续的时间,进一步建立1分钟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丰富对时、分的感性认识。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学具操作,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互动。

  3.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难点是:看钟表准确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新课程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钟面的感受和认知,练*,创设情境采用:

  直观演示法

  设疑诱导法

  操作发现法

  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新知。

  说学法:

  有效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时和分。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要是学*了看钟表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掌握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学*时间单位时、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模型。

  (2)引导观察钟面。

  小组边观察,边议论,你发现了什么?

  大格、小格、长针(分针)、短针(时针)

  (3)观察填空。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3.感受1分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1)全班看动画片,分小组活动,感受1分钟的长短

  1分钟脉搏跳 次左右;1分钟大约跳绳 下;小朋友1分钟大约写 个字,1分钟可以背诵 古诗。

  (2)谈话:刚才的一分钟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找回来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呀!提问:你想说些什么?

  那么1小时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看好时间,体会1小时都能干些什么?

  [意图:通过学生的谈论与活动,让学生感到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钟。]

  三、巩固练*,实际应用

  1、学生互动拨钟表

  学生出题,学生拨小钟表

  可以引导这些题目:5分钟怎么拨?10分钟,23分钟,3小时,6小时等时间。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思考,演示,填空。

  一节课是(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意图:通过练*,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时间观念,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下节课学*认识几时几分作铺垫。]

  四、小结评价,深化认识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满意吗?填写自我评价表。

  [意图: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可以加深他们对时、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对自己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促进学生及时改进。]

  板书设计力求知识性和间接性。

《认识时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我所说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88——89的内容。认识时分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2、知道1小时=60分。

  3、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惯。

  4、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明白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记时的。从而理解1时=60分。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相机引导为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课件的教学功能,以活动为主线,注重体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小朋友们的思维。通过观察。思索、动手触摸、发现及表达的机会,抓住了学生学*活动的兴奋点,使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的开拓区域。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品德教育。让小朋友们从小热爱数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

  1、谈话:你知道少儿频道的动漫剧场是什么时候播放的?怎么才能准时收看呢?对看钟表来告诉我们时间。

  2、复*旧知

  媒体出示7时钟面,

  问: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是7时的?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

  3、揭题: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时间。板书:认识时分

  【用生活中的情景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复*了一年级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的积极性】

  二、认识分

  1、1分

  媒体出示7时零1分

  问:还是7时吗?那是多少呢?是多1分吗?怎么知道是多1分的?

  指钟面说:把这两个小点连起来就是1小格。

  指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板书: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学生齐读。

  2、几分

  媒体出示7时多3分

  问:现在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几分呢?

  3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是3分吗?和学生一起在媒体上数一数。

  得:分针走3小格就是3分。

  口答:分针走8小格是几分?

  小结: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3、媒体示7时15分

  问: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几分?

  切换:分针走了15分,也就是分针走了15个小格。这15个小格,还要一小格一小格数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

  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

  问:想口诀三五十五,有没有道理呢?

  三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上来指一指吗?得: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是一大格。再配媒体演示三大格。

  五表示什么意思呢?(同时配媒体演示一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让生数一数;)再任选一个大格数一数有几个小格,得:每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

  优化方法:分针从12走到3,走了3大格,每大格有5个小格,是5分,3大格就有3个5分,就是15分。

  带领学生一起说一说。

  4、补例:7时40分

  出钟面和文字:分针从12走到(),走了()大格,是()个5分,就是()分。

  导语:看来,要看几分,只要看分针。下面我们就让分针独立进行工作。

  媒体示3 5分、45分、50分、60分,四钟同走。

  组内先说说是几分,再交流。

  重点交流50分你是怎么知道的?60分是怎么知道的?

  媒体示20分、25分、55分、60分,四钟逐个呈现,学生抢答。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后在进行时分的计时教学。而把认识几分和小格结合起来教学,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己总结出计算分的方法,并优化了分的计时方法。而不是由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按部就班,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知识。在教学又用文字辅助学生完整地表述出计分的方法,使本课的重点扎实地让学生掌握】

  三、认识时

  1、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师:刚才我们仔细研究了分针,下面我们研究时针是怎样计时的?

  媒体示8时到9时。

  师问:时针走了多少?是多长时间?

  再次感受:媒体示9时到10时

  师问:时针又走了多少?

  得: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生齐读。

  2、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

  口答:时针走8大格,是几小时?

  小结: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练*:出4个钟面,让学生按以下句式说说:时针从12走到(),走了()大格,是()小时。

  四、体验时间

  1、1分

  看1分钟动画片,问:1分钟长吗?

  1分钟口算,汇报1分钟完成几道口算。

  小结:1分钟真的很短,但充分利用好1分钟我们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介绍:播音员1分钟播180个字;印刷厂1分钟印刷1000多份报纸,并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2、5分

  问:5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3、10分

  问:10分是多长的一段时间?

  4、40分。

  问:40分是多长的一段时间?1小时呢?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教学时让学生先体验1分钟有多长,能做些什么,再到5分,10分,40分,有多长能干些什么,让学生一步一步累加,体会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更好地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并渗透了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就知道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认识时分关系

  1小时长吗?1小时等于多少分呢?学生先猜一猜。

  让时针和分针来告诉我们吧!

  媒体示8时到9时

  问:现在是几时?继续走,走到了几时?

  (媒体逐一出示答案)

  师:从8时走到9时,经过了几小时?在这1小时中分针正好走了一圈,分针走了几分?

  媒体示9时到10时,

  问:现在是几时?继续走,走到了几时?

  (媒体逐一出示答案)

  师:从9时走到10时,经过了几小时?在这1小时中分针走了多少分?

  串讲:刚才我们看到从8时走到9时,经过了1小时,分针同时走了60分;从9时走到10时,也经过了1小时,分针还是走了60分,这说明什么?

  得:1小时=60分

  生齐读。

  体验1小时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是()分钟,再加()分钟是1小时。

  说说1小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认识时分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呈现教学内容上形象直观的优势,利用Flash课件演示1时=60分,时针与分针的走动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六、练*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时”或“分”

  小朋友每天在学校6()

  小朋友朗读一篇课文用3()

  穿一件衣服用2()

  七、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时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认识时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与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发现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具体感受1分、1时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时间单位不易被具体物体表现,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二年级的学生对时分的概念比较模糊也不易理解,因此很难量化这一概念。生活中的时间大多以电子显示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学*理解运用的难度。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进而理解时分的进率,同样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合理引导为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课件的教学功能,以活动为主线,注重体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品德教育,让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围绕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交流学生自己的上学时间自然过渡到本课主题图中女孩的上学时间,让学生意识到了解时间的途径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使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第二环节:主动探索,掌握新知

  为了促进学生认识理解时分这一概念,我将“抽象模糊”变“直观形象”,特别是学生对时和分进率这一重难点的理解。我将采用电教形式演示分针和时针同时转动的情景,要求学生观察发现两根针各自的转动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先让学生猜想分针走一圈所用的时间,然后课件演示这一过程,在学生有了正确认识后再次观看演示,观察时针的'变化。在时针和分针的跑步比赛中,所用时间相同,故1小时=60分钟。鼓励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时分的进率关系:1时=60分,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建立了表象,也从中获得了感性认识。

  第三环节:加强体验,实践应用

  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将形式单一、枯燥的练*设计多样化,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体验学*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感受1分和1时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教学时,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数脉搏、跳绳和做口算题,让学生知道一分钟内我们能做好多事,让他们懂得一分钟虽然短,但是积少成多就同样宝贵,从而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在此环节中有首次知识点的运用,即联系实际一节课的时间和课间休息的时间填空,并思考再加几分钟是1小时。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时针从12走到几是几小时,也可拓展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几小时(一圈以内)。这一环节的操作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经历体验,老师要关注学生动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四环节:总结全课,提炼升华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内容,特别是时与分的进率关系,并且布置课后作业。对于学生作出的回答,只要是正确的,老师要积极鼓励,并且和学生一起耐心纠正学生说错的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所经历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一次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为继续学*和合理运用做好准备。

《认识时分》说课稿4

  一、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构主义理论,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出发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二、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认识时、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64页教学内容。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半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学*之后,将为学*“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猜一猜、画一画、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秒。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3)、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学*的快乐,激发学*兴趣和热情。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难点: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4、说教学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需要作以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大钟表一块。

  学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块钟表。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讲解法、练*法、小组合作法,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

  2、在学法指导上,通过迁移、指导、渗透、点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以“猜”为设计的切入点,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于老师几时起床的?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通过情境创设这一学生熟悉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了解要知道时间必须要学会看钟表,产生对学*新知的渴望,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来源于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被要求做的事情是什么,能促进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有利于他们自主的解决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数学真管用,从而帮助他们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发他们对于学*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说一说

  让学生凭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说一说: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

  数字,1—12

  指针,有时针,分针,秒针。

  第二部分我抓住低年级儿童乐于助人这一特点,让学生数一数格子,帮我画钟面。

  这两部分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画出、写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钟面知识的再认识。

  第三部分:拨一拨

  这一部分主要探究时与分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我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这通过动手拨一拨,看一看,解决了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疑点的目的。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第一个练*:我拨你说。教师演示,同桌两人再合作,通过这个练*在读的同时还可以把它记下来,既练*读也练*写。

  2、独立完成65页读一读作为巩固、强化。

  3、认、读、写于老师起床的时间。

  学以致用,教师既要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进去学*数学,又要帮助学生从情景中走出来解决问题。

  (四)、梳理经验、总结强化

  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

  2、怎样读钟面上的时间?

  3、还有什么问题?

  4、布置课后活动内容

  游戏:小组同学轮流拔一拔,考一考。

  这一环节强化了数学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促进课后体验性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主要根据学生的探究为主线,通过教师的板书设计逐步的把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设计能充分的体现知识点的生成过程,便于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讨论、概括,充分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板书力求用简洁的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

  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把数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数学学*的乐趣。

《认识时分》说课稿5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一节:时分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整钟点。地此基础上,教给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特点,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的是: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会正确的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在教学中,尽量去创设现实具体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交流、实践,在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建立时间观念、认识时和分两个时间单位,知道1时=60分。会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这里用了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通过再一次得龟兔赛跑让学生观察兔子和乌龟各跑了多少,从而让学生观察到乌龟跑了一格,兔子跑了一圈,再让学生观察兔子跑了几个乌龟这样的格子最后问学生龟兔赛跑的画面像什么,也就很容易向学生渗透钟面上么有12个大格,时针(也就是乌龟)跑一格,兔子(也就是分针)就跑一圈。通过情境创设这一学生熟悉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了解要知道时间必须要学会看钟表,产生对学*新知的渴望,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提出问题,集体探究

  第一个环节:认识钟面。我这里请学生先回忆关于钟面你知道什么,然后再请同桌之间合作观察交流这些学生说的对不对,让学生先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验证,然后再请学生将同桌之间交流的结果向大家汇报。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我这里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写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钟面知识的认识。

  通过我们刚才探究的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引出问题,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利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时针走一大格和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再通过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5大格是5分,走5小格也就是走1大格,引出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

  在教授1时=60分这里,我让男女生分开观察时针和分针各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大格也就是1时,分针走一圈也就是60分,再问学生时针和分针是否同时开始同时停止,引出1时的时间和60分的时间是相等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安排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准确的理解1时=60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个环节:认识时间,表示时间。首先我先出示了9:00和9:30请学生回忆这两个时间你是如何认的,再引出9:08和9:45分,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然后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认钟方法怎样把时间认的又快又好,最后结合刚才认识的4个时间对认识时间的方法进行小结。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解决了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疑点的目的。

  (三)游戏练*。

  第一个环节,我设计了,我拨你来认的活动,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请学生试着在黑板上写一写时间,强调书写电子表时间要注意的地方。第二个环节,我通过学生*时的作息时间,让学生自己拨一拨时间,并让学生说一说拨时间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我设计的课堂练*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目的性、针对性强 知识,达到了培养技能、发展思维的目的。

  (四)全课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实践作业

  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将课堂上学*过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时分》说课稿6

  一、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一节:时分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和重量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整钟点。地此基础上,教给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双语教学的特点,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的是: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能正确用英语和汉语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学会英语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___。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惯,激励学生学好英语。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时间观念、认识时和分两个时间单位,知道1时=60分。难点:准确用双语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时刻。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以及双语教学的特点,这节课,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小组合作法、讲解示范法、动手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

  中国的猴王孙悟空Monky king,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他听说飞机比他飞得还快,他有些不服气。这不,他被邀请到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去玩,因为他不认识时间,只知道飞机是9时多起飞。可当他来到机场机场时,飞机已经起飞了。Monky king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认识时间。同学们,你们愿意和孙悟空一起来认识时间吗?

  我用同学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孙悟空陪同学们一起学*,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认识钟面、会拨指定的时刻,并会用英语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我们的生活、学*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面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出示三幅图画,请同学们说出图上这个同学的作息时间。学生对自己的.起床、上学、睡觉时间比较熟悉,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但有的同学不一定会看钟表,说出几时几分。因此,教学时,我从认识钟面开始,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一个大格里有多少小格。(出示大屏幕) 钟上有____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____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____个小格。

  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模型钟表看一看,数一数,合作完成这个题目。通过动手操作得出1小时=60分。

  孙悟空耽误了飞机,我们来看一看飞机是几点起飞的?出示9时5分,用英语怎么说?It’s nine 0 five、我再随意拨几个时刻,问同学们:What time is it?让同学们练*说一说,使学生不仅能用汉语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而且还能用英语准确表达。

  第三个环节:建立1小时和1分钟的时间观念。

  为了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我通过学生所熟悉的一节课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再加上多少分就是1小时的计算,使1小时的持续时间与学生日常活动的时间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数自己的脉搏的次数感受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这样,把数学学*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书本知识和学生0距离,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接着教学例1和例2,学*时间的两种写法。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学*1时的写法,在:前写1表示“时”,在:后写00表示“分”。其它几个时刻都由同学们独立完成,互相之间检查订正,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对于发言好的同学,课上给与恰当的鼓励和表扬,very good , you really great, you are really intelligent。让学生在学*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做一做”的学*任务。

  第四个环节:扩展练*。

  1、Monky king终于坐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我们看看飞机是什么时候起飞的?出示钟面,请同学们读出这个时刻。当monky king来到美国,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了,他想问别人时间,可不会说英语,同学们,谁能教他用英语问时间?请出几名同学说:what time is it?应该怎样回答呢?出示钟面。It’s six、这样设计。既练*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又巩固了英语句型。

  2、肢体游戏。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利用游戏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既生动又有趣。我请同学扮演钟表,两只胳膊分别代表时针和分针,老师说一个时刻,同学们应用手臂表示出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面是拨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同,说出这个时刻你正在干什么。这个练*的设计,既使学生锻炼拨钟的方法,准确认识时间,又把生活实际和学*联系起来,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4、出示一个难忘的时刻,请同学们读出这个钟面上的时刻。说明这个时刻是20xx年7月13日的10时08分,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这个时刻用英语怎么说?what time is it?it’s ten eight、我安排这样一个练*,把思想教育巧妙地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爱祖国的教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五个环节:总结全课。

  我向同学们提出: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通过回顾,总结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这种提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善于总结自己的收获。通过本节课,同学们和monky king一起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间,会读会认钟上的时刻,不仅能用汉语说出,还能用英语表达。教育学生不仅要遵守时间爱惜时间,还要学好英语。

《认识时分》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但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对教材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让即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显得有生气?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讨论,利用多数学生的经验,互教互学,并在教学中,设计了体验活动,想来,这样的课必定不会以冷场收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2)学会看钟面,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两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2)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

  2,教学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这节课先不学知识,咱们先来看动画片好吗?学生肯定会说:好。此时我播放课件《龟兔赛跑新传》让孩子们体会到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样就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学*新知识充满了期待可谓是一石三鸟。

  第二环节:学生研究体验与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1、我说:请小朋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在钟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讨论一下)当学生汇报时此时我结合课件进行演示。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数字,那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有三根针,这时我明确告诉孩子:最短的这根针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长的这根针叫秒针,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发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那咱们一起来数一数,还有的会说:我发现大格里面还有小格,我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个大格间有几个小格呢,我们的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在学生汇报时我适时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钟面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个知识点:

  2、认识分

  (1)我对学生刚才的发现给予高度评价后,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看看分针有什么变化?然后用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我说:对呀。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钟,接着提问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用课件演示从12走到2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通过这样的训练为下一步认读时刻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那么1分钟到底有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请你用心的体会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3)我们刚才体会到了一分钟有多长,现在我们来看一看,1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情呢?我用电脑记时,学生分组活动,有的小组做口算题,有的小组写生字,有的小组拍皮球,有的小组踢毽子,等等,时间到让各组的同学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做了20到口算题,有的拍了45下球等等,总之各组的收获都不小,这时教师满副感慨的说,同学们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做了这么多事情,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个知识点

  (4)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5)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分针走一圈后时针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肯定能说出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我顺势引导。对呀。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不难得出?

  1时=60分

  (6)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小时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课件出示)

  第四个知识点

  3、看钟表

  (1)先学看整时课,

  我说:同学们,你们会看钟表吗,请你认一认现在钟面上是几时。此时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认读时刻,我则完全成为学生合作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对学*困难的学生或合作不畅的小组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后,我请各组组长说一说本组研究的成果,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汇报时我进行板书,并且强调指出:

  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1时,可以写成1: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搁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这刚好是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其他的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学生填完之后。我说: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基本上能总结出:

  分针指到12,时针指导几,就是几时。

  (2)认识几时几分

  我说: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刻的,如果不是整时刻应该怎样看呢?

  出示例10时15分(小组讨论)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因为有了认读整十刻做基础,所以这一部分难度有所降低。当学生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学生再汇报6时5分时,我重点强调一下6:05的数字写法。,因为5不满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课件)判断几时几分,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第三个环节:

  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站性的,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我把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理解和运用巧妙的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下面把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展示给大家

  1、操作题:“我读你拨”和“我拨你读”的活动先找一名同学和老师示范练*,例如:老师说请你拨到10:15分,学生操作然后小组合作练*

  2、实践题: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幼儿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请你帮他们读出现在的时刻(课件出示)

  3,开放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合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4、欣赏钟表: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更加珍惜时间,体验到时间的宝贵。我和孩子们欣赏世界各地的钟表

  5、研究体验性作业:带着对钟表的认识和对钟表的喜爱之情,结合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钟。这个家庭作业的设计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个环节:

  师生反思,总结延伸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和学生对一节课的学*进行反思与小结,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最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正象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不但认识了时分,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认读了钟表,而且我们在真切感受时间的对我们的重要性,你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你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增强,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能够争分夺秒。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举话,请同学们齐读:(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认识时分》说课稿8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8页的内容时分秒。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在学生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先认识时、分,再学会看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最后认识秒。本课教学内容是认识时、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上学前看钟的画面,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看钟表,又唤起学生对钟表的已有认识。继而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是认识时、分两个时间单位,通过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到认识“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观念。然后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在“想想做做”环节,通过学生活动后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1分钟和1小时持续的时间,进一步建立1分钟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丰富对时、分的感性认识。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学具操作,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互动。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5、难点是:看钟表准确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新课程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钟面的感受和认知,练*,创设情境采用:

  1、直观演示法。

  2、设疑诱导法。

  3、操作发现法。

  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新知。

  说学法:

  有效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时和分。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要是学*了看钟表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掌握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学*时间单位时、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模型。

  (2)引导观察钟面。

  小组边观察,边议论,你发现了什么?

  大格、小格、长针(分针)、短针(时针)。

  (3)观察填空。

  钟面上一共有xx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xx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xx个小格。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课件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3、感受1分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1)全班看动画片,分小组活动,感受1分钟的长短。

  1分钟脉搏跳xx次左右;1分钟大约跳绳xx下;小朋友1分钟大约写xx个字,1分钟可以背诵xx古诗。

  (2)谈话:刚才的一分钟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找回来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呀!提问:你想说些什么?

  那么1小时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看好时间,体会1小时都能干些什么?

  意图:通过学生的谈论与活动,让学生感到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钟。

  三、巩固练*,实际应用

  1、学生互动拨钟表

  学生出题,学生拨小钟表。

  可以引导这些题目:5分钟怎么拨?10分钟,23分钟,3小时,6小时等时间。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思考,课件演示,填空。

  一节课是xx分钟,课间休息xx分钟,再加上xx分钟是1小时。

  [意图:通过练*,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时间观念,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下节课学*认识几时几分作铺垫。]

  四、小结评价,深化认识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满意吗?填写自我评价表。

  [意图: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可以加深他们对时、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对自己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促进学生及时改进。]

  板书设计力求知识性和间接性。

《认识时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五册第99-101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和生活性。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认识非整时时间,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3、教学重难点:

  知道1时=60分。

  认识非整时时间,能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三年级聋生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局部的,主要是通过对实物和具体的数学对象的观察、操作、模拟等活动,获得具体的结论。为此,本节课我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领悟知识――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同时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巩固知识,通过想、看、数、说、比、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成此次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1环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聋校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为此,我由生活经验同学们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导入课题。

  第2环节: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一环节就是满足学生这种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步走:

  第一步:观察发现、认识钟面

  由于一年级已经学过认识钟面,所以我出示钟面让学生回忆时针、分针、秒针,数字112。在此基础上再请同学仔细观察钟面,发现钟面上有一些点和线,通过课件闪动认识大格和小格,并回答问题: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为()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重点理解钟面上有60个小格是怎么得出来的。首先数出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再观察思考:两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四个大格呢?一共呢?相机引导学生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小格数。

  这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使学生加深了对钟面的认识。说一说数小格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记得快,为下一步理解1时=60分,认识几时几分打基础。

  第二步:操作交流、感悟时分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聋校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必须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数学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为此,我们先交流:分针转动1个小格是几分钟?转动一大格是几分钟?转动一圈呢?接着边操作边观察:分针转动一圈,时针会有什么变化。再思考:分针转动一圈是几分?时针转动一个大格是几时?由此理解1时=60分。

  这是本课的第一个重难点,我通过拨一拨,看一看,想一想,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操作、思考的时间,科学引导,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接下来是感受1分钟和一小时。先通过一分钟摸脉搏感受1分钟很短,再通过播放资料一分钟点钞机能点出1500张人民币等,了解1分钟能做很多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最后通过一节课几分钟,课间休息是几分钟,再加几分钟就是1小时,实际感受1小时。

  这一步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体验与间接感受,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让学生既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第三步:探索规律、读写时分

  例1:认识整时以及读写

  《聋校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利用小明的一天(都是整时的时间),回忆整时的认识。接着学*表示时间的两种方法,着重学*中间有:的电子表示法,教师范写第一例1:00,启发学生搜索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积累知识,剩下的三例由学生书写。

  例2:认识非整时以及读写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聋校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特别要倡导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学*方式。为此,我是这样设计突破的:

  首先出示钟面10时15分,让学生试读,说说是怎么读出来的,教师相机总结看非整时的方法: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分(此时要回忆刚才数小格的方法,走到几就是几个5分)。

  再出示钟面4时45分,指名认读。提示: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接着出示6时零5分和8时55分的钟面,指名读出时间,重点强调时针一定要过数字几,8:55不是9:55。

  以上时间我都相机用时分表示板书出来,最后教学另一种表示方法。因为有整时的写法做基础,我让学生自己上台写出电子时间,再讲评,提醒学生注意6:05的写法,两点后不够两位就补零。

  这样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己探索总结,发现规律,成为数学学*的主人。

  第3环节:总结练*,拓展应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学*方式。

  为此,我设计了游戏:我拨你说;我说你拨。先由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再让学生同桌互说互拨学具钟。

  之后完成书上110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最后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看看《作息时间表》,了解学校一天的作息安排,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制定一份假期作息时间表。

  这样,通过谈收获,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1时=60分

  1时6时零5分

  1:006:05

  因为有课件的辅助,所以我的板书非常简洁明了,它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线,充分体现知识点的生成过程,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4)

——《认识时分》说课稿6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五册第99-101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和生活性。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认识非整时时间,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3、教学重难点:

  知道1时=60分。

  认识非整时时间,能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二、说教法、学法

  三年级聋生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局部的,主要是通过对实物和具体的数学对象的观察、操作、模拟等活动,获得具体的结论。为此,本节课我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领悟知识――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同时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巩固知识,通过想、看、数、说、比、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成此次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1环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聋校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为此,我由生活经验同学们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导入课题。

  第2环节: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一环节就是满足学生这种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步走:

  第一步:观察发现、认识钟面

  由于一年级已经学过认识钟面,所以我出示钟面让学生回忆时针、分针、秒针,数字112。在此基础上再请同学仔细观察钟面,发现钟面上有一些点和线,通过课件闪动认识大格和小格,并回答问题: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为()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重点理解钟面上有60个小格是怎么得出来的。首先数出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再观察思考:两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四个大格呢?一共呢?相机引导学生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小格数。

  这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使学生加深了对钟面的认识。说一说数小格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记得快,为下一步理解1时=60分,认识几时几分打基础。

  第二步:操作交流、感悟时分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时分秒的认识》说课稿《聋校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必须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数学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为此,我们先交流:分针转动1个小格是几分钟?转动一大格是几分钟?转动一圈呢?接着边操作边观察:分针转动一圈,时针会有什么变化。再思考:分针转动一圈是几分?时针转动一个大格是几时?由此理解1时=60分。

  这是本课的第一个重难点,我通过拨一拨,看一看,想一想,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操作、思考的时间,科学引导,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接下来是感受1分钟和一小时。先通过一分钟摸脉搏感受1分钟很短,再通过播放资料一分钟点钞机能点出1500张人民币等,了解1分钟能做很多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最后通过一节课几分钟,课间休息是几分钟,再加几分钟就是1小时,实际感受1小时。

  这一步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体验与间接感受,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让学生既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第三步:探索规律、读写时分

  例1:认识整时以及读写

  《聋校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利用小明的一天(都是整时的时间),回忆整时的认识。接着学*表示时间的两种方法,着重学*中间有:的电子表示法,教师范写第一例1:00,启发学生搜索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积累知识,剩下的三例由学生书写。

  例2:认识非整时以及读写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聋校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特别要倡导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学*方式。为此,我是这样设计突破的:

  首先出示钟面10时15分,让学生试读,说说是怎么读出来的,教师相机总结看非整时的方法: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分(此时要回忆刚才数小格的'方法,走到几就是几个5分)。

  再出示钟面4时45分,指名认读。提示: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接着出示6时零5分和8时55分的钟面,指名读出时间,重点强调时针一定要过数字几,8:55不是9:55。

  以上时间我都相机用时分表示板书出来,最后教学另一种表示方法。因为有整时的写法做基础,我让学生自己上台写出电子时间,再讲评,提醒学生注意6:05的写法,两点后不够两位就补零。

  这样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己探索总结,发现规律,成为数学学*的主人。

  第3环节:总结练*,拓展应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学*方式。

  为此,我设计了游戏:我拨你说;我说你拨。先由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再让学生同桌互说互拨学具钟。

  之后完成书上110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最后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看看《作息时间表》,了解学校一天的作息安排,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制定一份假期作息时间表。

  这样,通过谈收获,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1时=60分

  1时6时零5分

  1:006:05

  因为有课件的辅助,所以我的板书非常简洁明了,它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线,充分体现知识点的生成过程,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我所说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88——89的内容。认识时分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2、知道1小时=60分。

  3、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惯。

  4、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明白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记时的。从而理解1时=60分。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相机引导为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课件的教学功能,以活动为主线,注重体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小朋友们的思维。通过观察。思索、动手触摸、发现及表达的机会,抓住了学生学*活动的兴奋点,使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的开拓区域。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品德教育。让小朋友们从小热爱数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5)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同时也强调: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感。课伊始课件出示小芳早上起床的情境图及时间,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的欲望。同时,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并充分利用课件演示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这个难点时,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最后,在课的结束中,我又借助于课件播放音乐,运用歌词“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使课在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不仅使学生回味无穷,也让听课者余音缭绕,美的震撼。

  二、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课标中指出: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我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做好学生的引导者。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提出质疑:“数字是不是挤成一堆?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钟面上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数的?等等,让学生自主认识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和数格的好方法。同时在观察与回答问题中自主感悟新知,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三、注重联系实际感悟时间

  课标中指出: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在对时间建立了初步的模型之后,让学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亲自跳绳,写字,做算术题等,现场体验一分钟有多长,不仅感受到时间的快慢,更感受到时间的珍贵。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体现。

  四、做好课的首尾呼应

  在课的开始,我埋下一个伏笔:7时半和7时30分谁说得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学完新知后,我对问题进行了回笼:你能解决刚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了吗?做到了首尾呼应,承前启后,让学生学以致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做到: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带着收获走出课堂。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使得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有些混乱,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其次,不信任我的学生,教学方法单一。在心理上始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所以课堂上我还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我的灌输,而不是课堂的主体。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最后,课堂机智不够。我还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下走。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争取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

  我认为,“探究式学*”是一种重要的学*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开展了多种数学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灵活选择。

  在认识钟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汇报出在钟面上发现了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指导探究。观察钟面时,通过认一认、指一指、数一数、拨一拨等操作活动,总结归纳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在探究时分之间的进率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抽象概括出时分之间的关系,较好的揭开了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长短。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今天我讲了《时分的认识》一课。上完了这节课,我感慨颇多,我也及时进行了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素材和多种形式的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伊始,我由*广场的升旗时间引入,然后为学生呈现一幅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亮亮的作息时间”,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继而让学生对每幅图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时刻等等”。

  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总结出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初步建立了1时1分的观念。同时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一小时有多长?在生活中寻找做哪些事情需要一小时。“1分钟有多长呢?”我引导学生来听1分钟的音乐,学生陶醉在音乐世界里,静静感受1分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在一分钟内朗读,数数、画画,口算、竖式计算、写字、折纸等,让孩子们深切地感悟到1分钟的长短。从“听一分钟的音乐到1分钟能做什么的亲身体会,然后抛开老师的限制,随音乐自己跳一分钟的舞蹈”等教学环节,丰富了学生对1时、1分的感性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也保证了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个个成为学*主体,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整节课的设计,我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学*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数学。

  当然,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学重点、难点处(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动手通过学具自己来探究,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直接总结出来的,感觉有些草率,没有让学生经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知探索的过程。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无论是从自身教学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总结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时、分的认识,能看着钟面说出几时几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1分=60秒,充分感知和体验1秒。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这节课了,我以新年跨年晚会倒计时作为本节课的导入情境。这个生活化的情境是比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大部分家庭在过年过节的生活都会看央视的跨年晚会,通过“倒计时”这个生活化的情境,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使我们的情境促进我们的教学。

  其次是自主探索认识“秒”。“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学生在一、二年级学*时间单位时已经接触过了秒,在课前的探底中,我也感受到学生对秒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能说出1小格表示1秒。因此,认识几秒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自己说说秒针从几走到几表示几秒,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在教学1分=60秒时,这一知识比较抽象,虽然学生有1小时=60分的学*经历,但是要真正让学生理解1分钟为什么等于60秒,学生还是不知所措。因此,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出秒针走一圈(60秒)刚好分针走一格(1分),从而验证了1分=60秒。再次是加强体验,让学生感知秒和分。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1秒”,形成对短时间的观察能力。为了让学生建立“秒”的时间概念,我采取了多种体验方式,让学生听钟表的“嘀嗒”声、拍手练*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我能写多少个字”的游戏,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度。通过这些游戏,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印象也将更加深刻。

  最后,我还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外拓展这一部分,我把飞机每秒钟的速度、光每秒钟的速度、声音每秒钟的速度等与孩子们熟悉的长度联系起来,不仅帮孩子们建立起长度观念,还让学生感受到一秒的价值之大。 总结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新课开始时,学生对“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秒?”这一问题回答得很不好,只有个别学生说钟面上有秒针,跑步时老师用到秒等,经过启发才说出有限的几个,可见,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关注不够。

  2、没有让学生准备一个闹钟或者钟面作为学具。

  3、我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引申,学生说“小朋友每天睡9分钟”可见,他对知识还没完全掌握,我却因为怕影响进度,只让个别学生说说他错在哪,忽视了这个本该是闪光的地方。

  理念。新课标准中还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做到了以下几点:

  1、本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半时、大约是几时、快几时等知识之后,进一步来认识钟表知识不是很难,所以在课上我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让他们说出“关于钟表你都知道哪些知识?”从而来引出本课的新知识—时分的认识。同时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空间,一开始看*广场的升旗仪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还有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这些都不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来获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交流的能力。

  2、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初步的1时、1分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的建立,不能像背口诀公式那样简单,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来感受1时和1分,通过静静地感受,体育活动,自主选择学*活动几个层次,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来感受,效果不错。

  3、在本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方式,设计教学思路时,对于学生单独完成有困难的部分,放到小组合作中来解决,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孩子们合作的意识与他人愉快交流的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小组合作而合作,那样就变成了一种形式而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前下足功夫,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亮亮生活中的六幅图,说一说亮亮什么时间在干什么,有一部分学生表述的不够完整和准确,时间用的比较长,说明学生对认识时间感觉还是有一些困难,但是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学生,因为一年级学*的认识时间只是大概的一个表述,几时刚过、快几时了等等,像这样的表述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并不多。我想在本册学*准确的认识时刻之后,学生经过生活中应用,肯定会逐渐的准确读出时刻。还有对于1分、1时究竟有多长的感受,在本节课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学生对1分钟的时间感受应该比较清楚了,但是对于1小时的时间我觉得感受的不够,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想只有靠课下的进一步实践,让学生形成较准确的时间概念。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6)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同时也强调: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感。课伊始课件出示小芳早上起床的情境图及时间,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的欲望。同时,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并充分利用课件演示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这个难点时,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最后,在课的结束中,我又借助于课件播放音乐,运用歌词“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使课在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不仅使学生回味无穷,也让听课者余音缭绕,美的震撼。

  二、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课标中指出: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我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做好学生的引导者。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提出质疑:“数字是不是挤成一堆?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钟面上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数的?等等,让学生自主认识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和数格的好方法。同时在观察与回答问题中自主感悟新知,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三、注重联系实际感悟时间

  课标中指出: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在对时间建立了初步的模型之后,让学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亲自跳绳,写字,做算术题等,现场体验一分钟有多长,不仅感受到时间的快慢,更感受到时间的珍贵。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体现。

  四、做好课的首尾呼应

  在课的开始,我埋下一个伏笔:7时半和7时30分谁说得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学完新知后,我对问题进行了回笼:你能解决刚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了吗?做到了首尾呼应,承前启后,让学生学以致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做到: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带着收获走出课堂。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使得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有些混乱,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其次,不信任我的学生,教学方法单一。在心理上始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所以课堂上我还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我的灌输,而不是课堂的主体。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最后,课堂机智不够。我还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下走。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争取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

  我认为,“探究式学*”是一种重要的学*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开展了多种数学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灵活选择。

  在认识钟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汇报出在钟面上发现了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指导探究。观察钟面时,通过认一认、指一指、数一数、拨一拨等操作活动,总结归纳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在探究时分之间的进率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抽象概括出时分之间的关系,较好的揭开了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长短。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今天我讲了《时分的认识》一课。上完了这节课,我感慨颇多,我也及时进行了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素材和多种形式的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伊始,我由*广场的升旗时间引入,然后为学生呈现一幅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亮亮的作息时间”,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继而让学生对每幅图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时刻等等”。

  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总结出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初步建立了1时1分的观念。同时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一小时有多长?在生活中寻找做哪些事情需要一小时。“1分钟有多长呢?”我引导学生来听1分钟的音乐,学生陶醉在音乐世界里,静静感受1分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在一分钟内朗读,数数、画画,口算、竖式计算、写字、折纸等,让孩子们深切地感悟到1分钟的长短。从“听一分钟的音乐到1分钟能做什么的亲身体会,然后抛开老师的限制,随音乐自己跳一分钟的舞蹈”等教学环节,丰富了学生对1时、1分的感性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也保证了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个个成为学*主体,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整节课的设计,我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学*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数学。

  当然,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学重点、难点处(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动手通过学具自己来探究,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直接总结出来的,感觉有些草率,没有让学生经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知探索的过程。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无论是从自身教学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总结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时、分的认识,能看着钟面说出几时几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1分=60秒,充分感知和体验1秒。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这节课了,我以新年跨年晚会倒计时作为本节课的导入情境。这个生活化的情境是比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大部分家庭在过年过节的生活都会看央视的跨年晚会,通过“倒计时”这个生活化的情境,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使我们的情境促进我们的教学。

  其次是自主探索认识“秒”。“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学生在一、二年级学*时间单位时已经接触过了秒,在课前的探底中,我也感受到学生对秒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能说出1小格表示1秒。因此,认识几秒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自己说说秒针从几走到几表示几秒,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在教学1分=60秒时,这一知识比较抽象,虽然学生有1小时=60分的学*经历,但是要真正让学生理解1分钟为什么等于60秒,学生还是不知所措。因此,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出秒针走一圈(60秒)刚好分针走一格(1分),从而验证了1分=60秒。再次是加强体验,让学生感知秒和分。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1秒”,形成对短时间的观察能力。为了让学生建立“秒”的时间概念,我采取了多种体验方式,让学生听钟表的“嘀嗒”声、拍手练*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我能写多少个字”的游戏,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度。通过这些游戏,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印象也将更加深刻。

  最后,我还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外拓展这一部分,我把飞机每秒钟的速度、光每秒钟的速度、声音每秒钟的速度等与孩子们熟悉的长度联系起来,不仅帮孩子们建立起长度观念,还让学生感受到一秒的价值之大。 总结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新课开始时,学生对“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秒?”这一问题回答得很不好,只有个别学生说钟面上有秒针,跑步时老师用到秒等,经过启发才说出有限的几个,可见,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关注不够。

  2、没有让学生准备一个闹钟或者钟面作为学具。

  3、我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引申,学生说“小朋友每天睡9分钟”可见,他对知识还没完全掌握,我却因为怕影响进度,只让个别学生说说他错在哪,忽视了这个本该是闪光的地方。

  理念。新课标准中还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做到了以下几点:

  1、本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半时、大约是几时、快几时等知识之后,进一步来认识钟表知识不是很难,所以在课上我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让他们说出“关于钟表你都知道哪些知识?”从而来引出本课的新知识—时分的认识。同时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空间,一开始看*广场的升旗仪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还有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这些都不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来获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交流的能力。

  2、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初步的1时、1分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的建立,不能像背口诀公式那样简单,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来感受1时和1分,通过静静地感受,体育活动,自主选择学*活动几个层次,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来感受,效果不错。

  3、在本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方式,设计教学思路时,对于学生单独完成有困难的部分,放到小组合作中来解决,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孩子们合作的意识与他人愉快交流的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小组合作而合作,那样就变成了一种形式而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前下足功夫,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亮亮生活中的六幅图,说一说亮亮什么时间在干什么,有一部分学生表述的不够完整和准确,时间用的比较长,说明学生对认识时间感觉还是有一些困难,但是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学生,因为一年级学*的认识时间只是大概的一个表述,几时刚过、快几时了等等,像这样的表述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并不多。我想在本册学*准确的认识时刻之后,学生经过生活中应用,肯定会逐渐的准确读出时刻。还有对于1分、1时究竟有多长的感受,在本节课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学生对1分钟的时间感受应该比较清楚了,但是对于1小时的时间我觉得感受的不够,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想只有靠课下的进一步实践,让学生形成较准确的时间概念。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7)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汇编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同时也强调: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感。课伊始课件出示小芳早上起床的情境图及时间,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的欲望。同时,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并充分利用课件演示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这个难点时,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最后,在课的结束中,我又借助于课件播放音乐,运用歌词“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使课在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不仅使学生回味无穷,也让听课者余音缭绕,美的震撼。

  二、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课标中指出: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在探究新知的整个过程中,我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做好学生的引导者。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提出质疑:“数字是不是挤成一堆?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钟面上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数的?等等,让学生自主认识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和数格的好方法。同时在观察与回答问题中自主感悟新知,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三、注重联系实际感悟时间

  课标中指出: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在对时间建立了初步的模型之后,让学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亲自跳绳,写字,做算术题等,现场体验一分钟有多长,不仅感受到时间的快慢,更感受到时间的珍贵。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体现。

  四、做好课的首尾呼应

  在课的开始,我埋下一个伏笔:7时半和7时30分谁说得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学完新知后,我对问题进行了回笼:你能解决刚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了吗?做到了首尾呼应,承前启后,让学生学以致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做到: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带着收获走出课堂。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使得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有些混乱,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其次,不信任我的学生,教学方法单一。在心理上始终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所以课堂上我还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高高在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我的灌输,而不是课堂的主体。比如:( 根据课堂生成来说)最后,课堂机智不够。我还不能很好的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下走。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争取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

  本节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学*例题,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什么时间从家出发去上学,接着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一般是什么时间从家出发来上学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需要知道时间,理解认识钟表的重要的重要性。在教学认识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手中的钟表,讨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学生经过观察,发现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我演示教具钟,让学生理解时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接着让学生用教具钟拨一拨。在探索时与分的进率时,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发现分针走60小格,也就是走一圈,时钟正好走了一大格,从而推出1时=60分。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感受1分钟的持续的时间,先让学生估计,再邀请学生到前面进行实践活动,从而体验1分钟的持续的时间,再讨论1分钟还能做其他哪些事情。在整节课中学生始终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1、关于教材:

  时分的认识是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年级认识的只是整时和半时,在本期认识的是几时几分,特别是“几时几十分”这个知识点是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乘法口诀,所以对于5的倍数没有办法很好的'掌握,特别是指到7、10等数字时,学生难度较大。

  2、关于学生:

  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整时和半时,学生学得比较好,在教学时,我教给他们先看时针过几不过几,再判断是几时多,对于学生来说,学得比较好。对于5的倍数的分针我先教给学生认识,然后,要求学生背出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于这个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出现的错误有分不清时针

  和分针,造成混淆较多;还有就是分钟计算错误,几十分钟算不清楚;再者就是时针和分针的方向弄反,造成时刻认错。

  3、关于教学:

  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入手,先教学几时几十分,让学生背熟记牢5的倍数之后,再教学几时几分,告诉学生在几时几十分的基础上数出几小格,就是几时几十几分,这样逐步教学,降低难度,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效果很好。在练*这一部分,我采取老师拨钟学生说时刻,学生拨钟老师说时刻,看钟面连线,听老师报时刻学生写时刻的方法等教学手段,学生的学*效果比较好,学*兴趣也很浓。但是个别学生的几十分还有点算不清楚,有待改进。

  钟表和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历,这节课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一个提炼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与伙伴分享的过程。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二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学*兴趣,学*也就成了负担。

  所以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闹钟带到课堂上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看到自己手里漂亮的小闹钟,想到这节课要学的知识与漂亮的.小闹钟有关系,学生立刻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有了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上,我从一开始就让让学生动手拨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不给他们走神儿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很感兴趣,枯燥的讲解不受到他们的欢迎,所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知识,学生十分兴奋,积极与老师配合,课堂气氛很活跃,听讲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观察钟面上的刻度,找到大格小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对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数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后,再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通过反复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导出1时=60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件演示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这一点是我课前想到了的。

  如何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在备课是费了我不少的心思,1分钟的概念很抽象,不是举出几组数据学生就能理解的,所以在感受一分钟的环节,我安排了几项时间活动,让学生听1分钟音乐,写1分钟生字,帮助学生建立起1分钟的概念,每个学生都起身参与了,有了很直观的感受,比老师讲上十分钟甚至半节课,效果要好多了。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提问不到位,总是不能一遍就把意思表达清楚,总是说了一遍再修改或补充,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打乱了学生的思路。老师说的要精炼,多给时间让学生思考,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

  再有就是听完学生的发言以后对学生的鼓励不够,总是简单的给出评价,学生说的不正确时就不做评价,其实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我的不一致也应该适当的鼓励,这样才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只要积极举手了,就说明他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动脑筋,这时不能吝惜自己的言语,我在这点做得还不够。

  在课上,由于太紧张的关系,我还范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拨教具钟表的表针时,没有注意到应该按顺时针的方向拨,而是想朝哪个方向就朝哪个方向,误导了学生,这是不应该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遗憾再所难免,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是遗憾降到最少。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小时、分的时间概念。

  2.认识钟表,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并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3.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4.使学生懂得时间与人们的关系准确掌握时间的重要性科学的使用和安排时间,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钟表上所表示的接*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学生自带钟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你们都带来了什么呀?那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钟面上的有关知识:时、分二、教授新课。

  (一)认识钟面。

  1.让学生自主探索去认识钟面。

  (1)看到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今天我们主要认识的是时针和分针,那你是怎样区别时针和分针的?

  (2)看到有12个数,它们是?

  说明:(3)每个大格又有小格,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1之间有几个大格?现在你们也到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还有几和几之间有5小格呢?用一句话怎么说?

  现在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想的?

  2.总结:刚才我们一起玩了小闹钟,知道了这短的针是时针,长的针是分针,

  (二)认识时、分。

  1.认识时。

  先让我们仔细观察时针怎样走的?时针是向什么方向转动的?指出:时针走的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时针从几走到了几?

  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时针从1走到2的时间是几小时?为什么?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2.认识分。

  现在我们来观察分针。走了多少?

  指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接着再走1小格,问:现在是几分?

  提问:分针从12到1是几分?为什么?

  12到6是几分?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你还想告诉大家分针从几到几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8)

——倍的认识教案 菁选

倍的认识教案 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倍的认识教案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 ),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4个2、5个3、3个5。

  3.思考:

  (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

  (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

  (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

  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倍”的认识是后面继续学*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好。本节复*课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教材112页9题时,通过分析题意、独立解决、集体反馈几个步骤,让学生经历知识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倍”的认识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乘法认知结构的优化。

  2.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解决有关倍的问题时,经常会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相混淆,主要是因为对题意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在本节复*课中,选取了贴*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理解,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从而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课件出示教材110页1题(5):飞机从北京飞往西安大约需要2小时,飞往乌鲁木齐的时间是飞往西安的2倍。北京飞往乌鲁木齐大约需要几小时?

  (1)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倍的知识。

  ①“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意义:一个数中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复*有关倍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对倍的知识的回顾和问题解决,使学生对“倍”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及解题方法,为后面的练*作铺垫。

  2.结合教材*题,复*倍的认识的解题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1)课件出示教材112页9题。

  4元16元 ()元 ()元

  ①笔袋的价钱是三角尺的几倍?

  ②一盒彩笔的价钱是三角尺的9倍。一盒彩笔多少钱?

  ③笔袋的价钱是钢笔的2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2)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分析三个问题各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答?

  (第一个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三个问题是已知一个数和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第一个问题:16÷4=4;第二个问题:4×9=36(元);第三个问题:16÷2=8(元)]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的问题:①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问题不用写单位名称;②两个数相比较时,把标准数看作1份,另一个数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另一个数就是它的几倍)

  (5)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解答。

  (6)引导学生讨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什么不同?

  (①意义不同;②计算方法不同;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单位名称,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没有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和二者的区别,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基础。

  ⊙拓展练*

  课件出示教材114页17题:兴华村前年只有16户使用天然气,去年使用天然气的户数是前年的4倍,今年使用天然气的又比去年增加了20户。今年使用天然气的一共有多少户?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寻找解题方法。

  (3)列式解答。

  16×4=64(户) 64+20=84(户)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复*了“倍的认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14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区别:

  (1)意义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单位名称,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没有单位名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6~10。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

  1.口算。

  用卡片出示已学过的一些乘法算式,指名口算。

  2.完成“想想做做”6。

  先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集体校对。

  二、应用题练*。

  1.看图口头列式解答:

  (1)小鸡:

  小鸭:

  是小鸡的3倍

  (2)分析:小鸡有几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几倍,也就是几个几只?求小鸭有多少只,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

  (4)老师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因此用乘法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提问:一只小船坐多少人?一只大船坐的人数是小船的几倍?求什么?

  指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分析:一只大船坐的'人数是小船的4倍,也就是大船可以坐几个几人?求大船坐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题,指名说说图意,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题中已知小松鼠采了5个松果,大松鼠采的个数是小松鼠的3倍。求大松鼠采了多少个松果?)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完成“想想做做”9。

  出示第9题,说说这题有几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各是怎样列式的?并指导工作名学生用两句话口答题中所问的两个问题。

  三、想一想。

  完成“想想做做”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出示第一组数3,6,9,12,(),()。观察:这一组中后面的数和前面的数比,怎样?(多3)

  想一想后面的两格该怎样填?为什么?

  2、独立完成第2小题,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四、作业布置:

  1、列式计算。

  (1)4个5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4和5的和是多少? (4)3的2倍是多少?

  2、应用题:

  (1)小红用5天的时间读完一本书,每天读4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2)小红读一本书每天读4页,小明读的页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每天读多少页?

  小红读一本书第一天读4页,第二天读5页,两天一共读多少页?

  3、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1,4,7,10,(),()。

  (2)1,2,4,7,(),()。

  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个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含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因为在各种练*、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有关“倍”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但对于“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学生们都不明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

  看图说一说有几个几,12里面有几个3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切入,然后再进一步关注两数之间的'新型关系即倍数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倍”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认识“倍”。

  1、首次感知“倍”的含义

  课件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并把它圈一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老师揭示:把2朵蓝花看成1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就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再次感知“倍”的含义

  减少2朵黄花,问学生,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再减少2朵呢?

  3、老师再添上一朵蓝花,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通过这三个步骤,让学生明白,要回答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首先要先看蓝花有几朵为一份,再看黄花这样的几份,那么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4、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5、按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小棒。

  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让学生在前面学*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说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2、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想: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它其实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计算。再扩展开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练*。

  课本第73-7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森林运动会”。

  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和对数学的学*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竞赛、直观、游戏相结合式的综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形,圆形印尼(或圆片、三角形),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挂图出示: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来了许多蝴蝶。

  教师:图中有几只白蝴蝶?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几只?

  学生:2只白蝴蝶,6 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4只,白蝴蝶比花蝴蝶少4只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花蝴蝶是白蝴蝶的3倍,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揭示今天的学*内容,板书:倍)

  二、谈话讨论共建倍的概念:

  教师:我把两只白蝴蝶看成一份。(课件展示1个圈,把两只白蝴蝶圈上)

  花蝴蝶有几个两只呢?(课件展示3 个圈,每两只花蝴蝶圈一个圈)

  花蝴蝶与白蝴蝶比:板书白蝴蝶有两只;花蝴蝶有3个两只

  当花蝴蝶的只数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时,我们就说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板书: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分组讨论:

  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学生:因为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个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教师:肯定结论的正确性,对说出问题结论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同时用贴图飞来2只花蝴蝶并且提出问题,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学生:4倍,有4个2只

  教师:又飞来1只花蝴蝶和1只白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共同小结: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就要看白蝴蝶有几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数有几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数,就是白蝴蝶的几倍。

  三、集体练*:

  1、图片展示:

  教师: 的个数是 的几倍?为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摆

  教师: 的个数是 的2倍,谁会摆?同学们拿出学具自己摆或用印尼在练*本上印。

  ( 请一个同学上台摆,教师来回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 )

  2、拍手游戏:

  教师:第一次拍几下?(3下)第二次拍几个3下?(2个3下)

  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

  师生对拍:

  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自己的4倍

  教师:拍1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自己的5倍

  同桌对拍练*:

  3、组织分小组找倍数关系比赛:

  教师:用课件展示动物园图,要求学生看一看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数一数每一种动物各有几只?

  分小组说一说:

  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把谁看成一份,谁是谁的几倍。(对一题加10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鸟的只数是熊猫的5倍。 (5 个2只,2只)

  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 (2个3只,3只)

  兔子的只数是大象的4倍。 (4个1只,1只)……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将板书完整:倍的认识)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小鸟的只数是熊猫的5倍。

  (5 个2只,2只)

  (1份) 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

  (2个3只,3只)

  兔子的只数是大象的4倍。

  (4个1只,1只)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和对数学的学*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们一起学*数学知识,同学们原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同学上来。

  师叫3名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教学例2)

  菲菲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情况,用了多少根小棒。(课件演示例2中第一个小朋友,摆了一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摆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

  生:一个4根。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他们摆图形的时候用了几个几根。

  出示例2中另外两个小朋友摆的两个和三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2个4根,3个4根

  (板书:2个4根,3个4根)

  揭示倍的含义,指出第三个学生摆的小棒说:第三个同学摆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让学生反复说几遍。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生解答时,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3)教学例3。 ①出示例3,问: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②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图片,应怎样列式?为什么?

  ③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拍手游戏。

  师拍表示一倍的次数,生按要求有节奏地拍表示几倍的次数。

  2、76页“做一做”。

  3、78页第1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说明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1.充分利用动手操作活动加深理解。

  本节课通过组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感知倍、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用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理解倍的意义”整个过程,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本质。

  2.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充分理解“求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看红萝卜里包含几份胡萝卜,包含3份,就是胡萝卜的3倍。”通过这样结合除法比较关系的角度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倍的概念的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仔细看图,收集信息。

  (1)课件出示教材50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后汇报:有2根,有6根,有10根……)

  (2)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红萝卜比胡萝卜多多少根?胡萝卜比白萝卜少多少根?三种萝卜一共多少根……)

  2.设疑引入。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都是用加法或者减法来解决的,其实,根据图中的信息还可以提出其他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拉*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学*新知。

  ⊙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圈一圈,初步认识“倍”。

  (1)引导学生动手圈一圈。

  (2)引导学生观察红萝卜的根数里有几个胡萝卜的根数。

  (3)揭示课题:红萝卜有6根,胡萝卜有2根,通过看图我们发现6里面有3个2,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3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2.说一说,建立“倍”的概念。

  (1)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代替萝卜,摆一摆,圈一圈。

  (2)组内讨论,然后说一说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比关系。

  (的根数是1个2,的根数是5个2,我们就说的根数是的5倍)

  3.摆一摆,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课件出示题目:

  第一行:○○○

  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2)学生在课桌上摆,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智慧来源于活动,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本环节在充分感知“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倍”的概念,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得到了升华,便于形成对“倍”的概念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 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经过自己探索,找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倍"的初步认识。

  2、 在认识“倍”的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星星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在美丽的夜空中,有什么?数数金星有几颗?(2颗)蓝星有几个2颗?(2个2颗)2个2是多少?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4)再数数红星有几个2颗?(3个2颗)3个2颗是多少?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2=6)

  2、小结:求几个几相加得多少,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3、谈话:这些星星这么美,想摘吗?只要你肯动脑筋,你就能摘下它。

  二、 学*新课

   1、 教学“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

  (1)(出示图片)谈话:春天来了,公园里真美呀!看,花坛里开出了什么花?(板书:蓝花有2朵)黄花和蓝花一样2朵2朵地开出来了,开了几个2朵?(3个2朵)为了能清楚地看出黄花和蓝花的关系,我们来摆一摆,好吗?

  (2)小朋友用蓝、黄花片进行操作,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初步认识》。

  (3)指名到黑板上摆。数一数,黄花摆了几个2朵?

  (4)讲解: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这时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出示这句话,并让学生读。

  (5)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 巩固对“倍”的认识。

  (1)谈话:小明有3本书,小红有2个3本,(出示图)这时我们可以说小红的书是小明的几倍?(学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2)谈话:妈妈买了4个苹果,草莓有4个4,(出示图)这时谁又能用“倍”来说一句话。(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3、 教学计算黄花的朵数。

  提问:要求黄花有几朵?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的?

  4、 教学计算红花的朵数。

  (1)谈话:红花也和蓝花一样,2朵2朵地开出来了,开了几个2朵?(4个2朵)现在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2)学生操作学具,同桌合作讨论,讨论好的打开书列算式。

  (3)反馈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摆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 组织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朋友这么了不起,把米老鼠也吸引过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请把书翻到第82页,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学生填写在书上后提问:为什么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4倍?如果红带子再添上2段,现在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如果红带子仍然是4段,绿带子添上1段。那么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看,又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小熊贝贝,它想出一道题目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考验吗?把书翻到第83页,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检查。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摆道具,填括号,写算式。做完后,一人报结果,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4、拍手游戏。

  请一位学生拍2下,教师拍6下,让该学生说说老师拍的是自己的几倍。然后采用教师说要求、学生拍手,学生说要求、教师拍手,同桌互拍等多种形式进行练*。

  5、 数星星。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上的表现都很棒,看看哪些小朋友摘到了星星。上来排排队。

  (1) 数一数金星、红星、蓝星各有几颗。

  (2) 你会用今天学的“倍”说一句话吗?

  三、课堂总结

  数学教案-"倍"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利用“倍”的概念,能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问题,感受“倍”在生活中的存在、含义与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惯和对数学的学*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建立求倍数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叶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展示多媒体图片:学校里两个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男生队有3名队员,女生队有6名队员,请孩子们猜一猜是哪个队将取得胜利,并说出理由。

  引导孩子说出:女生会赢,因为6个女生比3个男生多3个人,或者是男生比女生少3个人,或者男、女生的人数不一样,这场比赛不公*等说法。

  教师:要想知道结果,咱们先把他们的人数用小棒摆一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

  教师示范摆,先摆第一行的3根,再摆第二行,摆第二行时要3根3根地摆,一共摆6根小棒,学生再摆。

  同桌检查,你是老师这样摆的吗?

  教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我们把第一排的3根小棒看成一份,那么第二排的小棒里有几个这样的3根呢?把你们的小棒移动一下让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出第二排里有2个3根吗?请一个孩子上讲台移一移。

  教师:把每3根小棒放在一起,我们这样摆就能很清楚的看出第二排的小棒有2个3根。那么第一排有3根小棒,第二排有6根小棒。6里面有几个3呢?6里面有2个3。(板书)。

  6里面有2个3,我们也可以说6是3的2倍(板书)。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学生边说老师边指黑板)。再请两个同学起来说一说。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

  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3)教师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问:第二行里有几个3根?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呢?

  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再添上3根呢?

  (4)摆一摆,说一说。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

  (5)拍手游戏

  教师:孩子们学得真好,我们还继续学*,你们有信心吗?让我们用掌声来激励自己。

  先由老师拍,第一次拍两下,第二次拍4下,问孩子:第二次拍了几个两下,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

  再由师生对拍,老师拍1下,要求孩子们拍的是老师的4倍,老师拍2下,要求孩子拍的是老师的5倍。

  2、教学例3。

  (1)教师摆。

  第一行摆:2片枫叶

  第二行摆:6片黄叶 问:黄叶的片数是枫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孩子挪动第二排的树叶,2片为一份,可以看出两排树叶之间的关系。

  摆一摆。有什么发现?(把6片叶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三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黄叶的片数是枫叶的3倍。

  6÷2=3

  (2)教师摆第三排叶子。

  问:绿叶的片数是黄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的?挪动第三排的树叶,6片为1份,摆一摆。有什么发现?(把12片叶子每6片分一份,可以分两份)用除法怎样表示?

  板书:银杏叶的片数是黄叶的2倍。

  12÷6=2

  3、教学例4。

  小朋友去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小组的小朋友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植了7棵树。”

  第二小组的小朋友说:“哈哈,我们小组植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哟!”

  那么第二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7×3=21(棵) 则第二小组植了21棵树。

  4、新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5、比一比,看谁答得好。

  看多媒体图片并填空,同时说出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

  三、巩固练*

  老师的年龄是4的倍数,请孩子们猜一猜老师多少岁了。

  四、总结课堂

  教师:现在我们再去看看那场拔河比赛,观看多媒体录像,女生赢了男生。为什么呢?

  引导孩子们说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

  今天我们认识了“倍”这个新朋友,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和“倍”有关的。

  只要你认真观察,还会发现数学王国的许多乐趣。

  今天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你能找到这里的倍数关系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9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

  学生1:××高,×××矮。

  学生2:××轻,×××重……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教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

  教师:估计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

  学生1:……

  教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1本、2本、3本、4本)(闪动)

  教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步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从不*衡到*衡)

  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

  教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

  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

  教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

  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

  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

  教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


时分的认识教案菁选(扩展9)

——《认识时分》说课稿(精选10篇)

  一、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但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对教材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让即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显得有生气?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讨论,利用多数学生的经验,互教互学,并在教学中,设计了体验活动,想来,这样的课必定不会以冷场收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2)学会看钟面,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两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2)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

  2,教学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这节课先不学知识,咱们先来看动画片好吗?学生肯定会说:好。此时我播放课件《龟兔赛跑新传》让孩子们体会到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样就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学*新知识充满了期待可谓是一石三鸟。

  第二环节:学生研究体验与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1、我说:请小朋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在钟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讨论一下)当学生汇报时此时我结合课件进行演示。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数字,那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有三根针,这时我明确告诉孩子:最短的这根针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长的这根针叫秒针,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发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那咱们一起来数一数,还有的会说:我发现大格里面还有小格,我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个大格间有几个小格呢,我们的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在学生汇报时我适时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钟面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个知识点:

  2、认识分

  (1)我对学生刚才的发现给予高度评价后,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看看分针有什么变化?然后用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我说:对呀。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钟,接着提问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用课件演示从12走到2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通过这样的训练为下一步认读时刻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那么1分钟到底有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请你用心的体会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3)我们刚才体会到了一分钟有多长,现在我们来看一看,1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情呢?我用电脑记时,学生分组活动,有的小组做口算题,有的小组写生字,有的小组拍皮球,有的小组踢毽子,等等,时间到让各组的同学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做了20到口算题,有的拍了45下球等等,总之各组的收获都不小,这时教师满副感慨的说,同学们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做了这么多事情,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个知识点

  (4)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5)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分针走一圈后时针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肯定能说出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我顺势引导。对呀。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不难得出?

  1时=60分

  (6)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小时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课件出示)

  第四个知识点

  3、看钟表

  (1)先学看整时课,

  我说:同学们,你们会看钟表吗,请你认一认现在钟面上是几时。此时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认读时刻,我则完全成为学生合作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对学*困难的学生或合作不畅的小组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后,我请各组组长说一说本组研究的成果,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汇报时我进行板书,并且强调指出:

  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1时,可以写成1: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搁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这刚好是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其他的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学生填完之后。我说: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基本上能总结出:

  分针指到12,时针指导几,就是几时。

  (2)认识几时几分

  我说: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刻的,如果不是整时刻应该怎样看呢?

  出示例10时15分(小组讨论)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因为有了认读整十刻做基础,所以这一部分难度有所降低。当学生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学生再汇报6时5分时,我重点强调一下6:05的数字写法。,因为5不满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课件)判断几时几分,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第三个环节:

  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站性的,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我把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理解和运用巧妙的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下面把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展示给大家

  1、操作题:“我读你拨”和“我拨你读”的活动先找一名同学和老师示范练*,例如:老师说请你拨到10:15分,学生操作然后小组合作练*

  2、实践题: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幼儿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请你帮他们读出现在的时刻(课件出示)

  3,开放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合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4、欣赏钟表: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更加珍惜时间,体验到时间的宝贵。我和孩子们欣赏世界各地的钟表

  5、研究体验性作业:带着对钟表的认识和对钟表的喜爱之情,结合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钟。这个家庭作业的设计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个环节:

  师生反思,总结延伸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和学生对一节课的学*进行反思与小结,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最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正象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不但认识了时分,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认读了钟表,而且我们在真切感受时间的对我们的重要性,你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你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增强,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能够争分夺秒。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举话,请同学们齐读:(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但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对教材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让即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显得有生气?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讨论,利用多数学生的经验,互教互学,并在教学中,设计了体验活动,想来,这样的课必定不会以冷场收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2)学会看钟面,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两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2)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

  2,教学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这节课先不学知识,咱们先来看动画片好吗?学生肯定会说:好。此时我播放课件《龟兔赛跑新传》让孩子们体会到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样就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学*新知识充满了期待可谓是一石三鸟。

  第二环节:学生研究体验与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1、我说:请小朋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在钟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讨论一下)当学生汇报时此时我结合课件进行演示。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数字,那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有三根针,这时我明确告诉孩子:最短的这根针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长的这根针叫秒针,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发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那咱们一起来数一数,还有的会说:我发现大格里面还有小格,我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个大格间有几个小格呢,我们的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在学生汇报时我适时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钟面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个知识点:

  2、认识分

  (1)我对学生刚才的发现给予高度评价后,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看看分针有什么变化?然后用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我说:对呀。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钟,接着提问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用课件演示从12走到2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通过这样的训练为下一步认读时刻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那么1分钟到底有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请你用心的体会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3)我们刚才体会到了一分钟有多长,现在我们来看一看,1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情呢?我用电脑记时,学生分组活动,有的小组做口算题,有的小组写生字,有的小组拍皮球,有的小组踢毽子,等等,时间到让各组的同学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做了20到口算题,有的拍了45下球等等,总之各组的收获都不小,这时教师满副感慨的说,同学们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做了这么多事情,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个知识点

  (4)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5)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分针走一圈后时针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肯定能说出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我顺势引导。对呀。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不难得出?

  1时=60分

  (6)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小时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课件出示)

  第四个知识点

  3、看钟表

  (1)先学看整时课,

  我说:同学们,你们会看钟表吗,请你认一认现在钟面上是几时。此时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认读时刻,我则完全成为学生合作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对学*困难的学生或合作不畅的小组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后,我请各组组长说一说本组研究的成果,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汇报时我进行板书,并且强调指出:

  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1时,可以写成1: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搁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这刚好是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其他的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学生填完之后。我说: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基本上能总结出:

  分针指到12,时针指导几,就是几时。

  (2)认识几时几分

  我说: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刻的,如果不是整时刻应该怎样看呢?

  出示例10时15分(小组讨论)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因为有了认读整十刻做基础,所以这一部分难度有所降低。当学生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学生再汇报6时5分时,我重点强调一下6:05的数字写法。,因为5不满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课件)判断几时几分,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第三个环节:

  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站性的,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我把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理解和运用巧妙的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下面把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展示给大家

  1、操作题:“我读你拨”和“我拨你读”的活动先找一名同学和老师示范练*,例如:老师说请你拨到10:15分,学生操作然后小组合作练*

  2、实践题: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幼儿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请你帮他们读出现在的时刻(课件出示)

  3,开放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合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4、欣赏钟表: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更加珍惜时间,体验到时间的宝贵。我和孩子们欣赏世界各地的钟表

  5、研究体验性作业:带着对钟表的认识和对钟表的喜爱之情,结合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钟。这个家庭作业的设计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个环节:

  师生反思,总结延伸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和学生对一节课的学*进行反思与小结,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最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正象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不但认识了时分,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认读了钟表,而且我们在真切感受时间的对我们的重要性,你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你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增强,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能够争分夺秒。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举话,请同学们齐读:(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说教材:

  《认识时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与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发现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具体感受1分、1时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时间单位不易被具体物体表现,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二年级的学生对时分的概念比较模糊也不易理解,因此很难量化这一概念。生活中的时间大多以电子显示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学*理解运用的难度。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进而理解时分的进率,同样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合理引导为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课件的教学功能,以活动为主线,注重体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品德教育,让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围绕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交流学生自己的上学时间自然过渡到本课主题图中女孩的上学时间,让学生意识到了解时间的途径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使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第二环节:主动探索,掌握新知

  为了促进学生认识理解时分这一概念,我将“抽象模糊”变“直观形象”,特别是学生对时和分进率这一重难点的理解。我将采用电教形式演示分针和时针同时转动的情景,要求学生观察发现两根针各自的转动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先让学生猜想分针走一圈所用的时间,然后课件演示这一过程,在学生有了正确认识后再次观看演示,观察时针的变化。在时针和分针的跑步比赛中,所用时间相同,故1小时=60分钟。鼓励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时分的进率关系:1时=60分,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建立了表象,也从中获得了感性认识。

  第三环节:加强体验,实践应用

  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将形式单一、枯燥的练*设计多样化,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体验学*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感受1分和1时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教学时,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数脉搏、跳绳和做口算题,让学生知道一分钟内我们能做好多事,让他们懂得一分钟虽然短,但是积少成多就同样宝贵,从而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在此环节中有首次知识点的运用,即联系实际一节课的时间和课间休息的时间填空,并思考再加几分钟是1小时。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时针从12走到几是几小时,也可拓展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几小时(一圈以内)。这一环节的操作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经历体验,老师要关注学生动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四环节:总结全课,提炼升华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内容,特别是时与分的进率关系,并且布置课后作业。对于学生作出的回答,只要是正确的,老师要积极鼓励,并且和学生一起耐心纠正学生说错的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所经历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一次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为继续学*和合理运用做好准备。

  一、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但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对教材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让即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显得有生气?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讨论,利用多数学生的经验,互教互学,并在教学中,设计了体验活动,想来,这样的课必定不会以冷场收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2)学会看钟面,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两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2)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

  2,教学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这节课先不学知识,咱们先来看动画片好吗?学生肯定会说:好。此时我播放课件《龟兔赛跑新传》让孩子们体会到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样就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学*新知识充满了期待可谓是一石三鸟。

  第二环节:学生研究体验与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1、我说:请小朋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在钟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讨论一下)当学生汇报时此时我结合课件进行演示。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数字,那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有三根针,这时我明确告诉孩子:最短的这根针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长的这根针叫秒针,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发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那咱们一起来数一数,还有的会说:我发现大格里面还有小格,我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个大格间有几个小格呢,我们的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在学生汇报时我适时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钟面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个知识点:

  2、认识分

  (1)我对学生刚才的发现给予高度评价后,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看看分针有什么变化?然后用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我说:对呀。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钟,接着提问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用课件演示从12走到2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通过这样的训练为下一步认读时刻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那么1分钟到底有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请你用心的体会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3)我们刚才体会到了一分钟有多长,现在我们来看一看,1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情呢?我用电脑记时,学生分组活动,有的小组做口算题,有的小组写生字,有的小组拍皮球,有的小组踢毽子,等等,时间到让各组的同学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做了20到口算题,有的拍了45下球等等,总之各组的收获都不小,这时教师满副感慨的说,同学们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做了这么多事情,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个知识点

  (4)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5)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分针走一圈后时针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肯定能说出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我顺势引导。对呀。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不难得出?

  1时=60分

  (6)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小时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课件出示)

  第四个知识点

  3、看钟表

  (1)先学看整时课,

  我说:同学们,你们会看钟表吗,请你认一认现在钟面上是几时。此时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认读时刻,我则完全成为学生合作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对学*困难的学生或合作不畅的小组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后,我请各组组长说一说本组研究的成果,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汇报时我进行板书,并且强调指出:

  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1时,可以写成1: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搁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这刚好是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其他的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学生填完之后。我说: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基本上能总结出:

  分针指到12,时针指导几,就是几时。

  (2)认识几时几分

  我说: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刻的,如果不是整时刻应该怎样看呢?

  出示例10时15分(小组讨论)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因为有了认读整十刻做基础,所以这一部分难度有所降低。当学生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学生再汇报6时5分时,我重点强调一下6:05的数字写法。,因为5不满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课件)判断几时几分,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第三个环节:

  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站性的,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我把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理解和运用巧妙的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下面把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展示给大家

  1、操作题:“我读你拨”和“我拨你读”的活动先找一名同学和老师示范练*,例如:老师说请你拨到10:15分,学生操作然后小组合作练*

  2、实践题: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幼儿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请你帮他们读出现在的时刻(课件出示)

  3,开放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合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4、欣赏钟表: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更加珍惜时间,体验到时间的宝贵。我和孩子们欣赏世界各地的钟表

  5、研究体验性作业:带着对钟表的认识和对钟表的喜爱之情,结合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钟。这个家庭作业的设计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个环节:

  师生反思,总结延伸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和学生对一节课的学*进行反思与小结,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最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正象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不但认识了时分,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认读了钟表,而且我们在真切感受时间的对我们的重要性,你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你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增强,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能够争分夺秒。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举话,请同学们齐读:(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但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对教材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让即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显得有生气?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讨论,利用多数学生的经验,互教互学,并在教学中,设计了体验活动,想来,这样的课必定不会以冷场收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2)学会看钟面,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两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2)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

  2,教学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这节课先不学知识,咱们先来看动画片好吗?学生肯定会说:好。此时我播放课件《龟兔赛跑新传》让孩子们体会到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样就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学*新知识充满了期待可谓是一石三鸟。

  第二环节:学生研究体验与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1、我说:请小朋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在钟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讨论一下)当学生汇报时此时我结合课件进行演示。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数字,那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有三根针,这时我明确告诉孩子:最短的这根针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长的这根针叫秒针,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发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那咱们一起来数一数,还有的会说:我发现大格里面还有小格,我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个大格间有几个小格呢,我们的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在学生汇报时我适时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钟面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个知识点:

  2、认识分

  (1)我对学生刚才的发现给予高度评价后,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看看分针有什么变化?然后用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我说:对呀。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钟,接着提问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用课件演示从12走到2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通过这样的训练为下一步认读时刻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那么1分钟到底有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请你用心的体会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3)我们刚才体会到了一分钟有多长,现在我们来看一看,1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情呢?我用电脑记时,学生分组活动,有的小组做口算题,有的小组写生字,有的小组拍皮球,有的小组踢毽子,等等,时间到让各组的同学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做了20到口算题,有的拍了45下球等等,总之各组的收获都不小,这时教师满副感慨的说,同学们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做了这么多事情,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个知识点

  (4)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5)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分针走一圈后时针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肯定能说出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我顺势引导。对呀。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不难得出?

  1时=60分

  (6)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小时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课件出示)

  第四个知识点

  3、看钟表

  (1)先学看整时课,

  我说:同学们,你们会看钟表吗,请你认一认现在钟面上是几时。此时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认读时刻,我则完全成为学生合作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对学*困难的学生或合作不畅的小组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后,我请各组组长说一说本组研究的成果,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汇报时我进行板书,并且强调指出:

  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1时,可以写成1: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搁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这刚好是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其他的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学生填完之后。我说: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基本上能总结出:

  分针指到12,时针指导几,就是几时。

  (2)认识几时几分

  我说: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刻的,如果不是整时刻应该怎样看呢?

  出示例10时15分(小组讨论)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因为有了认读整十刻做基础,所以这一部分难度有所降低。当学生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学生再汇报6时5分时,我重点强调一下6:05的数字写法。,因为5不满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课件)判断几时几分,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第三个环节:

  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站性的,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我把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理解和运用巧妙的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下面把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展示给大家

  1、操作题:“我读你拨”和“我拨你读”的活动先找一名同学和老师示范练*,例如:老师说请你拨到10:15分,学生操作然后小组合作练*

  2、实践题: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幼儿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请你帮他们读出现在的时刻(课件出示)

  3,开放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合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4、欣赏钟表: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更加珍惜时间,体验到时间的宝贵。我和孩子们欣赏世界各地的钟表

  5、研究体验性作业:带着对钟表的认识和对钟表的喜爱之情,结合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钟。这个家庭作业的设计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个环节:

  师生反思,总结延伸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和学生对一节课的学*进行反思与小结,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最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正象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不但认识了时分,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认读了钟表,而且我们在真切感受时间的对我们的重要性,你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你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增强,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能够争分夺秒。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举话,请同学们齐读:(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说教材:

  我所说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88——89的内容。认识时分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2、知道1小时=60分。

  3、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惯。

  4、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时针、分针时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明白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记时的。从而理解1时=60分。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相机引导为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课件的教学功能,以活动为主线,注重体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小朋友们的思维。通过观察。思索、动手触摸、发现及表达的机会,抓住了学生学*活动的兴奋点,使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的开拓区域。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品德教育。让小朋友们从小热爱数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

  1、谈话:你知道少儿频道的动漫剧场是什么时候播放的?怎么才能准时收看呢?对看钟表来告诉我们时间。

  2、复*旧知

  媒体出示7时钟面,

  问: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是7时的?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

  3、揭题: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时间。板书:认识时分

  【用生活中的情景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复*了一年级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的积极性】

  二、认识分

  1、1分

  媒体出示7时零1分

  问:还是7时吗?那是多少呢?是多1分吗?怎么知道是多1分的?

  指钟面说:把这两个小点连起来就是1小格。

  指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板书: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学生齐读。

  2、几分

  媒体出示7时多3分

  问:现在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几分呢?

  3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是3分吗?和学生一起在媒体上数一数。

  得:分针走3小格就是3分。

  口答:分针走8小格是几分?

  小结: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3、媒体示7时15分

  问: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几分?

  切换:分针走了15分,也就是分针走了15个小格。这15个小格,还要一小格一小格数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

  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

  问:想口诀三五十五,有没有道理呢?

  三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上来指一指吗?得: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是一大格。再配媒体演示三大格。

  五表示什么意思呢?(同时配媒体演示一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让生数一数;)再任选一个大格数一数有几个小格,得:每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

  优化方法:分针从12走到3,走了3大格,每大格有5个小格,是5分,3大格就有3个5分,就是15分。

  带领学生一起说一说。

  4、补例:7时40分

  出钟面和文字:分针从12走到(),走了()大格,是()个5分,就是()分。

  导语:看来,要看几分,只要看分针。下面我们就让分针独立进行工作。

  媒体示3 5分、45分、50分、60分,四钟同走。

  组内先说说是几分,再交流。

  重点交流50分你是怎么知道的?60分是怎么知道的?

  媒体示20分、25分、55分、60分,四钟逐个呈现,学生抢答。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后在进行时分的计时教学。而把认识几分和小格结合起来教学,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己总结出计算分的方法,并优化了分的计时方法。而不是由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按部就班,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知识。在教学又用文字辅助学生完整地表述出计分的方法,使本课的重点扎实地让学生掌握】

  三、认识时

  1、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师:刚才我们仔细研究了分针,下面我们研究时针是怎样计时的.?

  媒体示8时到9时。

  师问:时针走了多少?是多长时间?

  再次感受:媒体示9时到10时

  师问:时针又走了多少?

  得: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生齐读。

  2、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

  口答:时针走8大格,是几小时?

  小结: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练*:出4个钟面,让学生按以下句式说说:时针从12走到(),走了()大格,是()小时。

  四、体验时间

  1、1分

  看1分钟动画片,问:1分钟长吗?

  1分钟口算,汇报1分钟完成几道口算。

  小结:1分钟真的很短,但充分利用好1分钟我们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介绍:播音员1分钟播180个字;印刷厂1分钟印刷1000多份报纸,并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2、5分

  问:5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3、10分

  问:10分是多长的一段时间?

  4、40分。

  问:40分是多长的一段时间?1小时呢?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教学时让学生先体验1分钟有多长,能做些什么,再到5分,10分,40分,有多长能干些什么,让学生一步一步累加,体会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更好地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并渗透了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就知道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认识时分关系

  1小时长吗?1小时等于多少分呢?学生先猜一猜。

  让时针和分针来告诉我们吧!

  媒体示8时到9时

  问:现在是几时?继续走,走到了几时?

  (媒体逐一出示答案)

  师:从8时走到9时,经过了几小时?在这1小时中分针正好走了一圈,分针走了几分?

  媒体示9时到10时,

  问:现在是几时?继续走,走到了几时?

  (媒体逐一出示答案)

  师:从9时走到10时,经过了几小时?在这1小时中分针走了多少分?

  串讲:刚才我们看到从8时走到9时,经过了1小时,分针同时走了60分;从9时走到10时,也经过了1小时,分针还是走了60分,这说明什么?

  得:1小时=60分

  生齐读。

  体验1小时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是()分钟,再加()分钟是1小时。

  说说1小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认识时分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呈现教学内容上形象直观的优势,利用Flash课件演示1时=60分,时针与分针的走动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六、练*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时”或“分”

  小朋友每天在学校6()

  小朋友朗读一篇课文用3()

  穿一件衣服用2()

  七、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构主义理论,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出发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二、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认识时、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64页教学内容。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半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学*之后,将为学*“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猜一猜、画一画、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秒。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3)、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学*的快乐,激发学*兴趣和热情。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难点: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4、说教学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需要作以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大钟表一块。

  学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块钟表。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讲解法、练*法、小组合作法,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

  2、在学法指导上,通过迁移、指导、渗透、点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以“猜”为设计的切入点,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于老师几时起床的?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通过情境创设这一学生熟悉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了解要知道时间必须要学会看钟表,产生对学*新知的渴望,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来源于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被要求做的事情是什么,能促进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有利于他们自主的解决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数学真管用,从而帮助他们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发他们对于学*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说一说

  让学生凭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说一说: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

  数字,1—12

  指针,有时针,分针,秒针。

  第二部分我抓住低年级儿童乐于助人这一特点,让学生数一数格子,帮我画钟面。

  这两部分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画出、写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钟面知识的再认识。

  第三部分:拨一拨

  这一部分主要探究时与分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我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这通过动手拨一拨,看一看,解决了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疑点的目的。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第一个练*:我拨你说。教师演示,同桌两人再合作,通过这个练*在读的同时还可以把它记下来,既练*读也练*写。

  2、独立完成65页读一读作为巩固、强化。

  3、认、读、写于老师起床的时间。

  学以致用,教师既要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进去学*数学,又要帮助学生从情景中走出来解决问题。

  (四)、梳理经验、总结强化

  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

  2、怎样读钟面上的时间?

  3、还有什么问题?

  4、布置课后活动内容

  游戏:小组同学轮流拔一拔,考一考。

  这一环节强化了数学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促进课后体验性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主要根据学生的探究为主线,通过教师的板书设计逐步的把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设计能充分的体现知识点的生成过程,便于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讨论、概括,充分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板书力求用简洁的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

  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把数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数学学*的乐趣。

  一、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学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但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对教材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让即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显得有生气?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讨论,利用多数学生的经验,互教互学,并在教学中,设计了体验活动,想来,这样的课必定不会以冷场收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2)学会看钟面,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学会记时间的两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要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2)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

  2,教学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这节课先不学知识,咱们先来看动画片好吗?学生肯定会说:好。此时我播放课件《龟兔赛跑新传》让孩子们体会到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样就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使学生对学*新知识充满了期待可谓是一石三鸟。

  第二环节:学生研究体验与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1、我说:请小朋友友们拿出自己的钟,先认真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在钟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讨论一下)当学生汇报时此时我结合课件进行演示。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数字,那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有三根针,这时我明确告诉孩子:最短的这根针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长的这根针叫秒针,除此之外谁还有不同的发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大格,那咱们一起来数一数,还有的会说:我发现大格里面还有小格,我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个大格间有几个小格呢,我们的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数一数。在学生汇报时我适时的演示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钟面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个知识点:

  2、认识分

  (1)我对学生刚才的发现给予高度评价后,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看看分针有什么变化?然后用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我说:对呀。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钟,接着提问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呢?用课件演示从12走到2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通过这样的训练为下一步认读时刻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那么1分钟到底有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请你用心的体会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3)我们刚才体会到了一分钟有多长,现在我们来看一看,1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情呢?我用电脑记时,学生分组活动,有的小组做口算题,有的小组写生字,有的小组拍皮球,有的小组踢毽子,等等,时间到让各组的同学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做了20到口算题,有的拍了45下球等等,总之各组的收获都不小,这时教师满副感慨的说,同学们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做了这么多事情,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个知识点

  (4)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

  (5)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分针走一圈后时针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肯定能说出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我顺势引导。对呀。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不难得出?

  1时=60分

  (6)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小时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课件出示)

  第四个知识点

  3、看钟表

  (1)先学看整时课,

  我说:同学们,你们会看钟表吗,请你认一认现在钟面上是几时。此时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认读时刻,我则完全成为学生合作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对学*困难的学生或合作不畅的小组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后,我请各组组长说一说本组研究的`成果,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汇报时我进行板书,并且强调指出:

  时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1时,可以写成1:00,时和分之间用两点搁开,两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这刚好是时整,所以后面用两个0代替,其他的两副图你会表示吗?让学生自己写在书上。学生填完之后。我说: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基本上能总结出:

  分针指到12,时针指导几,就是几时。

  (2)认识几时几分

  我说:同学们,我们刚才看的都是整时刻的,如果不是整时刻应该怎样看呢?

  出示例10时15分(小组讨论)再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因为有了认读整十刻做基础,所以这一部分难度有所降低。当学生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向几?几时几分?学生再汇报6时5分时,我重点强调一下6:05的数字写法。,因为5不满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课件)判断几时几分,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第三个环节:

  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站性的,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我把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理解和运用巧妙的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下面把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展示给大家

  1、操作题:“我读你拨”和“我拨你读”的活动先找一名同学和老师示范练*,例如:老师说请你拨到10:15分,学生操作然后小组合作练*

  2、实践题: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幼儿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请你帮他们读出现在的时刻(课件出示)

  3,开放题,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合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4、欣赏钟表: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更加珍惜时间,体验到时间的宝贵。我和孩子们欣赏世界各地的钟表

  5、研究体验性作业:带着对钟表的认识和对钟表的喜爱之情,结合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钟。这个家庭作业的设计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个环节:

  师生反思,总结延伸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和学生对一节课的学*进行反思与小结,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最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正象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不但认识了时分,建立了时分的时间观念,认读了钟表,而且我们在真切感受时间的对我们的重要性,你们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你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增强,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能够争分夺秒。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举话,请同学们齐读:(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说教材:

  《认识时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与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发现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具体感受1分、1时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时间单位不易被具体物体表现,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二年级的学生对时分的概念比较模糊也不易理解,因此很难量化这一概念。生活中的时间大多以电子显示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学*理解运用的难度。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进而理解时分的'进率,同样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合理引导为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课件的教学功能,以活动为主线,注重体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品德教育,让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围绕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交流学生自己的上学时间自然过渡到本课主题图中女孩的上学时间,让学生意识到了解时间的途径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使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第二环节:主动探索,掌握新知

  为了促进学生认识理解时分这一概念,我将“抽象模糊”变“直观形象”, 特别是学生对时和分进率这一重难点的理解。我将采用电教形式演示分针和时针同时转动的情景,要求学生观察发现两根针各自的转动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先让学生猜想分针走一圈所用的时间,然后课件演示这一过程,在学生有了正确认识后再次观看演示,观察时针的变化。在时针和分针的跑步比赛中,所用时间相同,故1小时=60分钟。鼓励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时分的进率关系:1时=60分,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建立了表象,也从中获得了感性认识。

  第三环节:加强体验,实践应用

  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将形式单一、枯燥的练*设计多样化,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体验学*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感受1分和1时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教学时,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数脉搏、跳绳和做口算题,让学生知道一分钟内我们能做好多事,让他们懂得一分钟虽然短,但是积少成多就同样宝贵,从而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在此环节中有首次知识点的运用,即联系实际一节课的时间和课间休息的时间填空,并思考再加几分钟是1小时。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时针从12走到几是几小时,也可拓展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几小时(一圈以内)。这一环节的操作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经历体验,老师要关注学生动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四环节:总结全课,提炼升华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内容,特别是时与分的进率关系,并且布置课后作业。对于学生作出的回答,只要是正确的,老师要积极鼓励,并且和学生一起耐心纠正学生说错的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所经历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一次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为继续学*和合理运用做好准备。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8页的内容时分秒。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在学生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先认识时、分,再学会看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最后认识秒。本课教学内容是认识时、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上学前看钟的画面,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看钟表,又唤起学生对钟表的已有认识。继而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是认识时、分两个时间单位,通过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到认识“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观念。然后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在“想想做做”环节,通过学生活动后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1分钟和1小时持续的时间,进一步建立1分钟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丰富对时、分的感性认识。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学具操作,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