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

日期:2023-03-05 00:00:00

表内除法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表内除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表内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惯。

  教学重点:

  掌握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旧知

  1、开火车,说结果。

  36÷6= 25÷5= 24÷6 =

  30÷6= 5÷5= 12÷3 =

  16÷4=(大家一起说,并给予鼓励)

  2、背诵7、8、9的乘法口诀引入课题。(抽生背7、8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9的乘法口诀,并给予鼓励。)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六月有一个属于你们的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恩,那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抽生说)

  师:你们知道吗,二一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为六一儿童节做准备了,我们快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吧!(出示课件)

  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PPT展示“*均每行挂几面?”“每个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老师读题,想一想,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教师板书)

  2、口算56÷7

  (1)师:现在,老师也想提出一个问题,我想把这56面小旗,挂成7行,*均每行挂几面?

  怎么列式并解答呢?

  (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汇报:56÷7=8 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7的商是8(教师板书)

  3、比较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这个时候用一句口诀可以解决两道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教师PPT展示答案)

  四、活用数学,解决问题

  1、基本练*。

  (1)课件展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让学生口算。

  (2)抽生说答案,问:为什么做得这么准这么快?(每组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2、游戏:小猪吹泡泡

  点名完成相应题目。

  3、小兔过河。(第39页第3题)

  (1)出示课件,先说一说如何解决这道题,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帮助小兔子过河。

  (2)集体订正,学生说出答案后,箭头指向相应的石头。

  4、小鸟回家。

  (1)出示课件,先说说如何帮助小鸟找到自己的家,然后发给学生小鸟身上的算式卡片,让学生贴到黑板上相对应的房子下面。

  (2)让班上其他同学检查一下小鸟是否已经回到自己的家。

  (3)还有哪些算式的结果分别是7、8、9。引导学生说出想口诀说算式。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并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抽生说,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六、作业。

  (1)口头作业:把乘法口诀背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也考考你。

  (2)书面作业:完成课本第40页3、4、5题。

表内除法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表内除法(二)以及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3、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15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

  3.整理和复*…………………………………………1课时

  第一课时*均分

  教学内容:课本P8页,例1及练*三中相应的*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均分”的过程,明确“*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今天孙悟空从天宫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桃子给花果山的小猴子吃,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桃子?几只猴子?

  (2)、出示课件(6个桃子,2只猴子)

  (3)、提问:把6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孙悟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感知*均分

  老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用圆片代替桃子,港口行动,分一分

  学生分好后,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认识*均分

  预设1:6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一只猴子分3个,另一只猴子也分3个。

  预设2:6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一只猴子分2个,另一只猴子也分4个。

  预设1:6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一只猴子分1个,另一只猴子也分5个。

  师:这几种分法中那种方法让两只猴子都是比较满意的?

  引出:像这样的分法,每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叫*均分。

  板书:同样多----*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均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知道了什么叫*均分。2只猴子都很开心。

  3、移多补少理解*均分

  师:黑板上的另外两种不是*均分,你能把他们变成*均分?

  学生动手移一移。

  4、语言描述,内化*均分

  师:假如孙悟空带来8个桃子要*均分给2只猴子改怎么样分?请同学们再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

  学生动手将8个圆片*均分,同桌交流分法。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分的,再让学生用格式化的语言“一共有()个桃子,每()个一份,一共分成了()份”来描述分的结果。

  5、联系生活,说说*均分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是*均分的呢?

  三、应用拓展,理解*均分

  1、理解*均分完成练*三第1题。并说说理由。

  2、练*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3、12块糖果,每()块一份,分成了()份。

  四、体验成功,回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板书*均分

  同样多

  第二课时*均分

  教学内容:课本P9页,例2及练*三中相应的*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动手操作知道*均分的含义,能按要求对物体进行*均分,初步了解*均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均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引导学生感受“*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形成*均分的表现,建立*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巩固*均分

  1、我们已经知道了*均分,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均分?

  2、下面*均分的分法对吗?

  请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

  把18个桃子*均分长6分,每份几个?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

  2、动手操作,展示*均分的方法。

  学生分,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最后汇报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预设1:一个一个地*均分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分3个。

  预设2:每个盘子放拿2个,再放一个。

  预设3:任意拿几个,不一样多,再把多的拿出来放到少的盘子里。

  预设4:每次放3个,在放3个。

  预设5:想到乘法口诀3×6=18

  预设6:想到除法18除以6等于3.

  刚才的分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同桌之间互相议一议,然后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3、再次操作,强化*均分。

  师:如果把18个桔子*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展示分法,学生评价。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联系实际,练*体验。

  教材第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后汇报。

  2、开动脑筋,拓展练*。

  教材第11页练*二第4题。

  知道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不知道的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课件演示又来了一只猴子。

  师:又来了一只猴子,咱们要重新分这24根香蕉了。

  学生讨论。

  课件演示又来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根香蕉?

  课件演示猴子越来越多了,又来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根香蕉?

  师:通过刚才的猴子分桃子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3、一题多解,开放练*。

  教材练*二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然后请有代表性的同学分享成果。

  四、课堂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1、练*二第3、6题。

  2、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能*均分一分么?

  板书设计:

  *均分

  把18个桔子*均分成6份每份(3)个

表内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

  信息窗1,第二个红点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称和意义的基础上,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

  重点难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书写乘法竖式,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 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了2-5的乘法口诀求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 下。 指名背诵2-5的乘法口诀。

  2. 指名口答 42≒ 63= 84= 155= 124≒ 204= 93= 164≒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同学们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情景。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还有哪个问题没解决? 生回答:*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2.引导学生把相关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交流,引导明确:学生交流完整问题: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3. 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指名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交流明确:求*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也就是把15*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列出算式:153=?

  4. 提问:你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这个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想一想、算一算、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几相乘得15,想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商是五。

  5. 引导:乘法可以写成竖式,除法可以写成竖式吗? 板书,并讲解,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 课件按步骤演示讲解: 15 3 =5 5商 3)15被除数 15 0 这就是除法竖式,很 奇怪吧!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 ①为什么要有3个5? ②0是从哪里来的 ?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 交流明确:竖式要向上面那样写完整。

  6. 试一试:把第一个红红点问题的除法算式写成竖式。

  学生独立写写,集体订正。 教师巡视,选择学生作业展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补充练*: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64= 33= 204=

  84= 105= 62=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表内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生活情境和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并正确运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求商的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游戏激发,复*旧知

  1、故事:“三七二十一”小故事。

  2、游戏:请你认真听并说出正确答案。(请你快速站起来)

  3、复*:复*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

  (一)情景引入

  师:我们都有哪些节日呢?你最喜欢哪个节日?有没有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生:“六一”儿童节。

  师:瞧,小朋友为准备这个节日正忙着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体验

  师:请你仔细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就让我们走*这几个小组,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一共要做多少面小旗?)

  教学例1:课件出示:彩旗

  3、读题,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独立解答)

  4、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7×8=56

  由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列出:56÷8=

  56÷7=

  5、探索求商的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用乘法口诀求商。56÷8商几(指名独立解答),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你为什么会想到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它的商呢?引导得出:要知道56÷8等于几,就要想到几乘8等于56,所以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商。那八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五十六呢?七呢?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是七。

  小结:用正确的乘法口诀求商,观察除法算式中少几,那么商就是几。

  齐说算理。

  56÷7该怎么计算?(指名解答)

  交流:56÷7=8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8)

  6、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7、巩固练*用一句乘法口诀解决三个算式。

  (三)尝试练*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三组小朋友完成的情况。

  1、从第二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颗星星,*均分给7个小组)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个小组分几颗?)

  交流汇报。

  2、从第三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成一行))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摆成几行?)

  交流汇报。

  3、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在计算除法时,可用什么方法求商?(“用乘法口诀,口诀少几商就是几”)

  三、游戏激发,主动参与

  1、传球游戏。

  (规则:可以将球传给任意一个小朋友,得到球的小朋友按照指令完成求商任务。)

  2、举牌游戏。

  (规则:分组举牌,商是几就举起几的牌子。其他组监督并指出错误。每组选出一个小朋友来读题。)

  要求求出商,并说出用了哪一句乘法口诀,用了几的乘法口诀。

  通过积极参与,自主独立的思考,得出这些算式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用了7、8、9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这节课有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给这节课的内容取个名字,你取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取名后,老师在揭示课题。)

  帮助小兔子过河采蘑菇,顺利过河的小朋友得到小兔子带来的数字卡片。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们的表现都很棒,你们能跟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倾听;帮助;上课发言积极;声音洪亮。。。。。。)

表内除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均分成两份,*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表内除法教案6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有序整理和复*表内除法,发现除法算式的一些规律,加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们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良好*惯。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保持他们学*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求*均分的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有序地整理和复*,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知识回顾。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了《表内除法》,想一想,关于“除法”,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除法?”[“*均分”、“包含除”、“等分除”]

  生2:我知道了“怎样算除法?”[用乘法口诀: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生3:我还学会了用除法解决问题(“除法有什么用?”)。 [分东西的的问题、“购物问题”。]

  活动2【活动】二、整理除法算式

  课前我已经让同学们都写了除法算式,今天,咱们来玩儿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送卡片回家”(课件)。每个同学桌子上有2张口算卡片,现在翻开,看一看,想一想,按我们在写算式时找到的整理除法算式的顺序,你手上的卡片应该回到哪个位置呢?

  (一)这么多卡片,得按一定的'顺序来。

  听口令:请“得数是1”的卡片过来排队,准备回家!(板书:“得数(商)”)

  1、同学们帮他们看一看,这些卡片“得数都是1”吗?

  2、请你们按“除数”从小到大站成一排,现在把卡片贴在白板上就可以回座位了。

  3、刚才这些同学真能干,已经把“得数是1”的卡片又对又快地送回了家。同学们观察一下:“得数是1”的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都是1。)

  (二)第二道口令:请“除数是2”的卡片过来排队,准备回家!(板书:“除数是2”)

  1、同学们帮他们看一看,这些卡片“除数都是2”吗?

  2、请你们按顺序站成一排。问:你们是按什么顺序站的?(“被除数”从小到大,“得数”从小到大)

  把这些卡片贴在什么位置?(第二列)

  现在把卡片贴在白板上就迅速回座位。

  3、观察:(1)“被除数”从小到大也就是“得数”从小到大;(2)“除数是2”的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都要用几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同学们,谁想来发布第三道口令?

  那你要负责检查,大家是不是按你的口令来的啊?

  (四)咱们一起,“喊”第3列的卡片回家,好不好?

  “喊”完之后,说一说,这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吗?[“除数都是3,但是随着被除数越来越大,它的商也越来越大。”]

  (五)接下来要请“除数是4”的卡片回家,注意:这一次谁先来谁就先贴!

  “它的前面也没有来,后面也没有来,你怎么就把卡片放在这里呢?”

  师:“猜想一下,这一横排后面还有几个没来的,它们的商估计会是几呢?”(也是N)。

  (六)“现在我要你们去拿‘5’了,你们先想好啊!先把卡片放在手里准备啊!你们先想好顺序啊!我可不说了,就看你们行动!”……

  活动3【练*】三、练*

  (一)“找朋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咱们已经把所有的算式卡片都送回了家。接下来,咱们再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拿起“28÷7”,你能找到它的好朋友吗?说说你是按什么来找的?(按得数;按商;按所用的乘法口诀))

  师:被除数、除数都不相同,从数字上是看不出来它们是好朋友呀,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呢?(商相同。)“原来,在商相同的时候,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同时在变化的。”

  (二)“排排队”(P46第2题)

  54÷9;18÷6;40÷8;45÷5;63÷9;56÷7;36÷9。

  (选取上面7张卡片)按得数从小到大排一排,写在自学本上。

  (三)“讲故事”(编应用题)

  你知道吗?这里这么多除法算式,其中每道除法算式都在讲述着一些数学故事。同学们,你能从中选一个算式,用它来讲一个除法小故事吗?

  你想用哪个算式讲故事?(拿出来)开始吧--(板书)

  这位同学讲的除法故事好不好?(掌声送给他!)还有谁想讲?

  不过这次老师要加条件了,还是用这个算式,还是讲(分苹果),谁能再讲一个不一样的除法故事?(*均分和包含除)

  活动4【作业】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对所学的除法算式进行了整理。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发现乘法和除法真是关系密切!”

  生2:“我会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了。”

表内除法教案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教师呈现如下题目,让学生完成,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5×( )=10 2×( )=8 ( )×4=12

  12÷3= 6÷2= 3×( )=9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新授知识

  1.教学例2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有关除法的知识。你们看,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

  预测学生可能回答:

  生:每屉蒸笼装有4个包子,有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师:你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要怎么列式吗?为什么?

  生:用乘法列式计算。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则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6=24(引导学生自己说出)

  师:计算这道算式时想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教师:谁还能发现和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求每屉可装多少个包子?列式:24÷6=4(个)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用的又是哪句口诀?

  生: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均分成了6份,求每份多少个?用除法列式为24÷6=4(个),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教师:如何列式?用哪句口诀?

  生: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体会乘法、除法之间的联系

  师:观察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发言)

  生:都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2: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生3: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最后确定用那句口诀求商。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真的掌握这些知识了吗?

  三、练*巩固

  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第1、2题。(说一说题意,你是怎样求商的,用哪句口诀?指名回答)

  2、 课本第21页第5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哪些知识呢?(鼓励学生发言,老师最后总结)

  五、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4×6=24

  24÷4=6 24÷6=4

  口诀:四六二十四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再确定用哪句口诀。

表内除法教案8

  设计说明

  除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的重要基础。在复*这部分内容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梳理,并通过重点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重视知识的梳理。

  注重引导,帮助学生重新整理知识,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大大提高了复*效率。

  2.结合典型例题,设计有效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按照知识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有层次的整理和复*,结合重点知识和典型例题选取*题,让学生在典型*题的练*中进一步理解知识,达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空白表格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复*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分工合作,梳理知识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整理。

  (1)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所学的知识,在小组内将这三个单元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图示等方式表示出这三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方法:

  ①将表内除法(一)与表内除法(二)的内容进行整合。

  ②根据单元内容,回顾教材中的例题,将每个例题的内容按照先后顺序列出来。

  ③概括出这三个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示出来。

  2.整理、展示知识结构。

  (1)学生独立进行知识梳理,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将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表内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4)根据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地回忆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对以上的学*内容,你有什么疑问?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由于二年级学生全面梳理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教师给出提示,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梳理,然后通过学生的交流与汇报,梳理重点、难点,使下面的教学能有的放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大大提高了复*效率。

表内除法教案9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应用题.

  2.通过分析解答两类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3.创设适当的情境,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根据分析正确的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在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看题回答问题(可以用投影片或用实物投影出示)

  53=15153=5153=5

  提问:看到这几个算式,你都想到了什么?

  【(1)这三个式子中都有3、5、15这三个数;

  (2)这三个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解答;

  (3)乘法和除法有关系.】

  2.看图回答问题.

  师:谁能先把三个算式中的一个变成问题,然后再编出一道文字叙述题?[(1)3个5相加是多少?(2)把15*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3)15里面有几个5?]

  3.导入新课.

  师:如果我们打一个形象的比方,文字叙述题就好像人的骨架,而具体的事件和事件的`情节就好像是人的血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几道应用题,看一看通过今天的学*,大家有一些什么新的发现.

  新授

  1.出示例3.

  2.引导学生发现题组与线段图和文字叙述题之间的关系.

  3.教学例3

  (1)问:谁来说说,第一题应该怎样想?

  (2)几个同学为一组,用小圆片代替题目中的小金鱼,用铅笔代替鱼缸分一分,看看第二题和第三题的结果是多少.分完以后,同组的同学再一起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每道题该怎么想.

  (3)找两个组的学生汇报分的方法和列式解答的方法.

  (4)思考讨论:

  第二题和第三题与文字叙述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第二题和第三题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问:后面两道题跟第一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教师小结:看来,这三道应用题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题组,只不过是每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做题时做到认真审题.

  (6)如果老师把这道题的数和情节变了,你还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吗?

  4.教学例4.

  (1)直接出示例4的两道题.

  (2)出示想一想提纲,小组讨论操作,讨论后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

  ①例4的两道题与例3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变化?

  ②借助小圆片,按照题目的意思分一分,摆一摆.

  ③摆完后互相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3)问:例4中的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巩固复*.

  1.用8米长的绳子,做4条同样长的跳绳,一条有多长?

  2.用8米长的绳子,做2米长的跳绳,可以做几条?

  归纳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些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画一画数一数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6的乘法口诀.

  游戏准备

  画有100个圆点的纸.

  游戏过程

  1.教师分纸,并讲解游戏规则:

  在纸上任意画竖、横两条线,把这100个圆点分成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圆点组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把每一部分内所包含的圆点数加起来,和仍为100.要求:又快又正确地数出每一部分内所包含的圆点数.

  2.此游戏可由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一个小朋友任意画线,另一个小朋友计算.

  游戏说明

  1.可由横行的圆点数乘以竖行的圆点数得出,如下图所示:

  2.此游戏还可用于熟悉7-9的乘法口诀.

  第3册第四章-表内除法应用题

表内除法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表内除法教案11

  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复*的第1—5题。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乘、除法(板书课题)。通过复*,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回顾乘法口诀并练*。

  (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第2题:同桌互动完成。

  三、乘除法练*。

  1、填一填——完成第3题

  (1)学生们独立完成。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学生完成第4题的填空,然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5题上面4行。

  (1)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错误评讲。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的计算,我们发现,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必须熟记口诀,用对口诀。

  四、作业布置:第5题后面的`两行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时:复*(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复*第6-11题。

  教学三维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背乘法口诀。

  2、完成第6题,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3、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组织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第9题。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2、完成复*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选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算出每种船需要的只数,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3、学生讨论完成第11题,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四、找规律填数。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五、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复*第7题。

表内除法教案12

  教学内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课.(练*十一第7~12题)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口算.

  2.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练*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导入新课

  1.口算.

  老师拿着许多口算卡片,由学生抽签答题.

  2.听算.

  老师说题,学生直接说得数.

  3.一支钢笔6元钱,田老师拿了54元钱,可以买几支钢笔?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

  二、课堂练*,巩固旧知

  1.练*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作业,将得数直接填写在课本的表格里.做后小组评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2.练*十一第10题.

  练*前,先让学生看一看题,想一想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这道题是商一定,而被除数变了,当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去独立完成,将得数直接填在课本上.

  三、深化练*,拓展思维

  1.练*十一第7题.

  (1)电脑显示第7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画面.

  (2)让学生根据图中已有的信息数据提出问题.

  问题一:二年级电脑小组共有24人,如果3人用一台电脑,需要几台?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练*,小组讨论)

  问题二:如果现在有6台,你打算怎样安排?

  第二个问题中的总人数没有变,仍然是24人,有6台电脑,问题是几人合用一台电脑?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讨论,互相学*.

  2.练*十一第11题.

  (1)电脑显示第11题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2)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辅助消化

  练*十一第9、12题.

  教练创新

  课后作业指导

  练*十一第9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寻找信息数据,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再解决问题.第12题:可以让学生将得数直接填在书上,要求学生在1.5~2分钟的时间完成.

  补充*题及解答

  被除数36 63 1614

  除数96 38 9

  商 898 25

  (1)如果只买帽子,可以买几顶?

  (2)如果只买鞋,可以买几双?

  [解答:3.36÷4=9(个) 4.45÷9=5(排) 5.(1)36÷6=6(顶) (2)36÷9=4(双)]

表内除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用。练*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表内除法教案1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13页,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三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那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呢?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竹笋了。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来解决跟竹笋相关的问题。

  【出示例4】

  2、学*例4。

  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

  (1)理解题意。

  (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3 )个竹笋。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问: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均分吗?像这种,把12*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读法。

  12表示被*均分的竹笋总数,写在除号前,4表示*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3表示每份分得的个数,写在等号后面。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就是:12÷4=3,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均分成2份,*均分成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1、教材第13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

  把15条鱼*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教材第13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题。

  分一分、填一填。

  把10根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 )根。

  10÷( )=( )

  把10根小棒*均分成5份,每份( )根。

  10÷( )=( )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说说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4)、小结。

  3、教材第15页练*三的第1~3小题。

  (1)、第一关(练*三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8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三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三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例4:

  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 4 )个。

  像这种,把12*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2 ÷ 4 = 3

  除 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六、课后反思。

  1、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

表内除法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

  2、在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熟练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预*要求:

  查阅资料了解标本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为了让自己的标本制作的更加精致,今天他们去参观标本展,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去你们高兴吗?瞧,你看到了什么?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墙上挂着5件标本,每件标本用了2只蝴蝶。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图上的蝴蝶标本一共用了几只蝴蝶?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图上的蝴蝶标本一共用了几只蝴蝶?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5=10(只)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求5个2是多少。)

  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口诀是:二五一十

  其中2、5和1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每组有2只蝴蝶(每份)

  一共有5组(份数)

  一共用了10只蝴蝶做标本(总数)

  2、根据一共用了10只蝴蝶,你还能想到求什么?(提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可以求作了几件标本?和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引导学生把两个除法计算的问题完整地提出来。)

  一共用了10只蝴蝶,每件标本用了2只蝴蝶。作了几件标本?

  一共用了10只蝴蝶,作了5件标本。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他们分别怎样列算式呢?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1)可以求作了几件标本?

  102=5(件)口诀是:二(五)一十

  (谁能说说算式求什么?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2)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105=2(件)口诀是:(二)五一十

  (谁能说说算式求什么?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刚才我们用一句乘法口诀二五一十,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对应的除法算式。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会常遇到这种计算,我们就可以借助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算式,这样更方便。)

  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

  三、巩固练*

  1、游戏

  看口诀列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自主练*。

  第1题:看图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求的是什么问题,是用哪一句口诀来计算的,每一个数所表示的含义,进一步体会运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三个算式的方法。)

  第2题:选择3个数列出乘除法算式。

  (课前教师先把这些数做成卡片,装在信封里发给每个小组。练*时,可以创设找朋友的情境,先在一组示范,选出3个数,写出3道算式,让学生体会是怎样运用一句口诀来计算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

  四、全课小结

  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扩展1)

——《表内除法》教案3篇

《表内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5页例4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一、复*

  1、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二)比较

  1、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练*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2)6×4÷3

  24÷3=8(人)=24÷3

  =8(人)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包含分的表象,经历包含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包含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

  学*包含分之后,学生容易混淆“等分”与“包含分”,教师应注重加强两种分情况的对比,找到隐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包含分”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瞧,动物王国要开春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分东西呢。出示课件:苹果,桃子

  师:哇!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打算分给谁?怎样分呢?我们一起瞧一瞧。课件出示:猴子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分桃子

  【设计意图:结合春天要开运动会的情景,引出本节课探究的新知,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受“包含分”的含义

  (一)分果冻

  1.提出问题

  师:猴子妈妈想怎样分这些桃子呢?课件出示问题:8个桃子,每2个分给一只小猴,可以分给( )只小猴呢?

  学生活动:留有片刻学生独立思考

  2.动手操作

  师:你能帮助猴妈妈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吗?并把你的想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给同桌听。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1)学生活动:小老师板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全班互动。

  (2)教师点拨,理解含义。

  师:刚才小老师在分小棒时,同学们都看到了他一共要分多少根?(一共要分8根)小老师又是怎么分的?(两根两根地分)结果怎样?(分给了4只小猴)这样两个两个地分,数一数8里面分了()个2?(8里面有4个2)

  教师总结:也就是把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分;还可以说8里面有4个2。(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二)分苹果

  师:大象伯伯也准备了12个苹果分给运动员,它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把12个苹果每()个一份,分给了()名运动员。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汇报交流,得出多种答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以春季动物运动会,小动物分果冻、分苹果的情景为载体,通过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借助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总结归纳方法、理解含义,即直观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合作参与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另外,通过分苹果,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得出不同的分配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包含分”数量关系的理解:要分的总数相同,每份数不同,所分的份数也不同。在此环节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加强对比,理解“包含分”的意义

  (一)延续分苹果的情景,师:大象伯伯是这样分的。课件出示:12个苹果*均分给4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分()个?学生汇报

  (二)比较:与刚才的分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小组交流——互动评价

  教师小结:虽然采取的分的方法不同,但得到的结果每份同样多,也是*均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情况的*均分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方法虽然不同,用图表示分的过程也不同,但结果相同,都是*均分,加深理解两种活动的数量关系。】

  三、 联系生活,应用提升

  (一)找一找生活中包含分的例子

  (二)练*二第5、6题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

  师:六一艺术节,我们班要选16个同学参加朗诵。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想一想每()个站一排,可以站()排。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探讨。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包含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检测设计

  小小梳理之星: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系统,形成网络。借助梳理之星的评选,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兴趣。】

《表内除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进一步加强对运用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的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这个小朋友叫小聪,这个小朋友很聪明,也很好学,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学*,希望你们能喜欢他!

  他想先考考大家,看他带来的两个问题:

  1、12里面有几个6?

  2、把20*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要求学生将算式和得数写在答题纸上,点名学生回答,说说这两个小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1题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2题是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这两个题都是用除法计算。

  这两个小题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就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情景引入,明确问题

  小聪觉得大家都特别聪明,所以想买一些玩具奖励大家,但是在买玩具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聪明的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教师展示42页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看到了有娃娃6元,地球仪8元,皮球9元。

  图片里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预设: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

  预设:需要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

  三、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你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用这个办法呢?小组讨论。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预设:用除法,因为是56里有几个8,所以用除法。

  师:怎样列式呢?

  56÷8(教师板书)

  师:我们想哪句口诀,得数是多少,单位名称是什么?

  预设:想七八五十六,所以得数是7,单位名称是个(教师板书)

  大家看到这是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关于买东西的问题,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新的知识,这里面,56元是我们用的总的钱数,8元是一个地球仪的价钱,我们给他的名字是单个的价钱,而我们计算得到的7是个数,叫做数量,谁能根据算式,说说这三个名称之间的关系?

  预设:总的价钱÷单个的价钱=数量

  师:到了这里,这道题并没有结束,还记的老师总说做完题以后要干什么吗?

  预设:检查

  师:我们一般用乘法检验除法。

  师,在图片中我们还有个地方不知道,你发现了吗?

  预设:小汽车的价钱还不知道。

  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想一想,如果24元能买6辆小汽车,那么一辆多少钱呢?

  自己思考,在答题纸上写出你的办法。

  点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预设:把24*均分成6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24÷6=4(元)(教师板书)

  师,在这个问题中,你能找到总的价钱,单个的价钱和数量吗?

  预设:24是总的价钱,6辆是数量,4元是单个的价钱。

  师:谁来根据算式说说这三个名称之间的其他关系?

  预设:总的价钱÷数量=单个的价钱

  师:你算的对吗?怎样检验?

  四、当堂训练,强化训练

  小聪已经学会了,你们学会了吗?

  1、学校买来12本课外书,(1)*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2)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于除法意义的更深一步的理解,要求有对比,会检验)

  2、

  (1)买6副手套,一共需要多少钱?

  (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

  (3)42元买了7顶帽子,一顶帽子多少元?

  (其中2、3两个小题有对比,可以用两种想法解决,一个是除法的意义,一个是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

  师:这道题还有一个第4小题: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第4小题让学生们同桌讨论,一问一答。点名3到5组回答

  师。

  师:你们想了这么多问题,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看看你们可以回答吗?

  (5)买3副手套的钱可以买几顶帽子?

  我们做了这么多的解决问题,你发现了吗,都是我们列式来解决,现在我这里有几个算式,你能根据实际情况说几个题吗?5×3=15和36÷9=4

  五、课堂总结,知识提升

  这节课结束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作业:练*九第2题和第3题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

  56÷8=7(个) 24÷6=4(元)

  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应用除法的意义,同时还简单的介绍了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个不对学生做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最后的两个小练*题也充分的巩固了学生的知识。不足之处还是学生实践少,对生活中的数学不是太敏感,还需要加强生活观察和实践。总的来说,全班同学对这节课的收获还是让人满意的,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和讨论中,但仍需课后的练*。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扩展2)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

表内除法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表内除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表内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游戏导入

  口算擂台比赛,教师出示口算题目,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教师随机提问: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出来的?通过提问揭示课题《表内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问题1:观察情境图,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2:你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计算出小旗的总数吗?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出来的?

  生: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问题3:这56面小旗,每列挂8面,可以挂几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两种方法,教师作出评价。

  2.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问题1:你能列出除法算式么?

  生:56÷8=();56÷7=()。

  问题2:要用哪句口诀求商?

  生:口诀 七八五十六。

  观察发现:仔细看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两道算式用同一句口诀。

  师生共同总结算法: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口诀,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多媒体出示儿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请学生读一读。

  (三)巩固练*

  多媒体出示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如何计算的,集体讲解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点评和提升。

  (五)布置作业

  学生搜集身边见到的能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的一些日常实际问题,以待下节课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七)八五十六

  56÷7=(8) 七(八)五十六

表内除法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表内除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均分成两份,*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表内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45~4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建立除法的观念,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操作第一种分法“分”的过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第一种分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均分”

  1.贴出图片:6个桃,3个盘子.提问:

  (1)老师这儿有6个桃,要*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盘分几个?“*均分”是怎样分呢?(板书:*均分)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分.

  (演示:每个盘子里放一个)

  (2)每个盘子里放了几个?分完了没有?为什么?那么再继续分.(演示: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3)分完了没有?现在你们看,每个盘子里苹果的'个数是几个,它们的个数怎么样?(板书:同样多)

  2.说明: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每份的数量分得同样多,叫做“*均分”.

  3.说一说:“*均分”要注意什么?

  4.判断.

  投影出示一组图形.

  (1)指出图中哪些是“*均分”?

  (2)为什么第二图和第四图不是“*均分”?能不能变成“*均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抽动投影片成下图.

  (3)说出各图是把多少*均分成几份?

  5.演示并提问:8根小棒,*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怎样分?

  二、揭示课题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除法.(板书:除法)

  三、认识除号

  1.我们知道加法、减法、乘法每一种运算都有运算符号,除法也一样,它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板书:除号)

  2.除号是这样写的,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3.练*.

  请小朋友在练*本上写两个除号,一定要注意上下两个点要对齐.

  四、列式计算

  1.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把6个桃*均放在3个盘子里,求每盘有几个,要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1)我们把几个桃*均分?(把六个桃*均分.)“6”是被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

  (2)*均分成了几份?(生:*均分成了3份.)“3”写在除号后面.

  (3)每盘分得几个?(生:每盘分得2个.)就等于2.

  板书:6÷3=2.

  (4)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教师指算式,领读两遍)

  板书:读作6除以3等于2.

  2.练*.

  (1)读出下面的除法算式.(卡片出示)

  10÷58÷220÷4

  15÷516÷216÷4

  (2)根据图意说出算式.(投影出示前面用过的图)

  (6÷2=3)(6÷3=2)(8÷4=2)(12÷4=3)

  (3)先说出图意,再列式.(投影出示实物图)

  ①(10个苹果,2个盘子.)□÷□

  ②(12个球,4个盒子.)□÷□

  (4)根据题意,说出算式.

  ①把20*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②把12*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

  板书:20÷512÷2

  五.讲解意义

  1.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题意列出算式,你们能不能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呢?“6÷3=2”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表示把6*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教师领读两遍.

  2.练*.

  (1)填空:

  8÷4=2表示把()*均分成()份,每份是().

  12÷6=2表示把()*均分成()份,每份是().

  (2)看算式说出意义.(卡片出示)

  8÷2=412÷2=6

  12÷4=320÷4=5

  3..

  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质疑.

  六、巩固练*

  1.读出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2=□10÷5=□12÷3=□

  2.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把15个△,*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

  15÷□=□

  (2)把15个△,*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

  3.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1)把12棵树,*均捆成3捆,每捆有几棵?

  (2)小冬把8只兔子,*均关在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关几只?

  (3)妈妈买来8个苹果,*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几个?

  讨论:为什么列式是“8÷2”,“2”是从哪里来的.

  (4)把10个苹果*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几个?

  (5)把5个苹果*均分给10个人吃,每人吃几个?

  讨论:上面两题为什么一个列式是“10÷5”,一个列式是“5÷10”?

  4.游戏.

  教师出示12朵花.请学生把12朵花*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再列出算式,看谁的分法多.

  七、课堂

  同学们学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补充板书课题),所学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第一种分法”(板书),下节课我们还要学*除法的第二种分法.

  板书设计

  略

  教案点评: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教材通过*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教学时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除号..

表内除法教案5

  教学内容:巩固“*均分”。(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

  教学目标:

  1.巩固“*均分”的概念,知道*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

  1.把12个苹果*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均分的表象。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教案6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

表内除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较熟练地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难点: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

  1、听算练*

  24÷3= 8÷4= 10÷2= 27÷3= 18÷6=

  12÷2= 15÷5= 36÷6= 20÷4= 30÷5=

  2、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 )七二十八 ( )九五十四 ( )八五十六

  ( )八四十 ( )八二十四 ( )九七十二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32÷4= 想四( )三十二

  二、新课

  谈话引入: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阳光小学的同学们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

  三、解决问题,掌握求商方法

  (1)每行挂几面?

  观察例1主题图,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均每行挂几面?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56÷8)

  你是怎样想出商的?(除数是8,想8的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如果把56面小旗挂成7行,*均每行挂几面?怎样解答?(56÷7=8)

  比较56÷8=7 56÷7=8,你有什么发现?

  (商和除数交换了位置,用的是同一句口诀七八五十六求商)

  (2)每组几颗星星?

  出示主题图中第二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做了49颗五角星,*均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几颗?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49÷7=7,除数是7,想7的口诀七七四十九,商是7)

  (3)能摆几行?

  出示主题图中第三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27÷9=3,除数是9,想9的口诀三九二十七,商是3. )

  (4)小结,揭题

  1、算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2、用到了7、8、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试一试

  课本39页做一做第一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回忆计算过程,大家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熟练掌握

  1、帮小猴子摘桃

  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各组出9名同学,一人一题,直接写出得数,哪组算的又对又快,这组就可以帮小猴先摘到桃。

  两组学生比赛,算完核对结果。

  2、小鸟回家

  依据小鸟口中的算式卡片,用打手势的方法判断,比如21÷7=3,这只小鸟住3号房子,你们就打3的手势。

  3、3、4、5、6题做书上,集体订正。

  四、学生谈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用7、8、9的口诀求商

  56÷8=7 56÷7=8

  (七)八五十六 七(八)五十六

  49÷7=7 27÷9=3

  (七)四十九 (三)九二十七

表内除法教案8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

  1、复*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成行,*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 )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

  练*十一。第1~4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7 8=56

  568=(7)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教学反思:

  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作为基础,这部分的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效果不错。

表内除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让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图片、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

  24456732865

  2、6的3倍是多少?

  3个9是多少?

  72是9的几倍?

  16里面有几个2?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简单乘除法的数量关系。

  二、展开学*

  1、投影出示第61页第6题

  (1)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问题?

  买9元一枝的钢笔要花63元钱,换6元一枝的钢笔。共需要多少钱?他们要买几枝钢笔?讨论两个问题的计算顺序。

  (2)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钢笔要多少钱你会算吗?试一试。

  2、投影出示第7题

  (1)仔细说说看到了什么?要我们算什么?

  (2)学生尝试练*

  (3)交流解答思路。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解答第8题

  从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要我们求什么?你会算吗?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思路,再集体校对。

  (在指导练*时,要培养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惯。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综合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两种方式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题兴趣。

  三、拓展应用

  解答思考题: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或画出示意图,使之明白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以后它的总长度与每折长度之间的关系,这样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省略

表内除法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2题,练*十四第7~10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惯。

  教学难点:

  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的练*,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小明他们班上的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兴趣。

  二、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 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师:刚才,你们通过同桌互相说,明白了主题图的意思,知道了所要求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 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步骤。

  (2) 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生:1、分步解答:6ⅹ6=36(人) 36÷9=4(组)

  生:2、用综合算式解答:6ⅹ6÷9=4(组)

  师: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 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第66页第8题的主题图)

  (1) 师:夏天到了,同学们可喜欢游泳了,瞧!游泳池里真热闹!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

  (3) 小组汇报提问题的情况

  (4) 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板书出来,并组织学生解决以上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 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 学生做第64页的第3题

  (1)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 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4) 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5) 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

  3、 第66页的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4、做第66页中第10题

  (1)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3)师生共同归纳填数的一般思路:与混合运算的顺序正好相反。(如下图)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桌,我们一起来分享!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教案11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的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每千克苹果5元,买3得多少元?

  5×3=15

  (2)一条船可坐6人,2条这样的船最多可坐多少人?

  6×2=12

  2.计算下面的除法算式,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28÷4=36÷4=32÷8=72÷8=

  81÷9=35÷7=64÷8=42÷6=

  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之间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用除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旧知识,为接下来学*新知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

  师:今天小明想给自己买一些新的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小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大家愿意帮助小明吗?

  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发现:

  (1)小熊6元,地球8元……

  (2)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需要知道每个地球仪的价钱。

  学生:求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

  讨论:56里面有几个8?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会列出算式是:56÷8=

  追问:怎样算?

  学生可能会说:除以几就想几的口诀,56除以8就想8的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商就是7,即56÷8=7。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发现问题,并能够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稍微复杂数量关系的除法实际问题,渗透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检查解答正确吗。

  师:大家真棒,这么快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做的正确吗?

  生:正确!

  师:大家为什么这么确定呢?

  生: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是8×7=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的孩子,看来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口诀来检验除法了。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掌握运用乘法口诀来检验除法。

  3.想一想。

  如果24元钱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学生小组讨论。

  生:24元钱可以买6辆小汽车,就是将24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生: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

  师:回答的真好,那如何列式计算呢?

  生:用除法计算,24÷6,想(四)六二十四,商是4。

  师:那我们做的对吗?

  生:正确,一辆车4元,6辆就是4×6=24(元)

  问题: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27元可以买几个球?

  (2)42元可以买几个玩具熊?

  (3)买8个地球仪一共需要多少钱?……

  这些问题全班一起交流,并且全班一起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延伸问题,掌握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出示微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和梳理。

  三、巩固练*

  1.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

  28÷7=4(段)

  答案:4段。

  设计意图:通过练*,掌握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2.

  (1)买6块手帕,一共需要多少钱?

  (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

  (4)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6×5=30(元)

  36÷9=4(个)

  答案:(1)30元(2)4个。

  设计意图:通过练*,巩固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3个27元,现在每个多少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27÷3=9(元)10-9=1(元)

  答案:9,1。

  设计意图:通过练*,使学生掌握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

  4.

  40÷8=5(张)

  答案:5张。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审题明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再找一找题目中有用的信息,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决方法,最后检验。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列出相应的算式,再利用相应的乘法口诀求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方法。

表内除法教案12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用。练*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表内除法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55页例3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15里有几个3?14是7的'几倍?

  15是3的几倍?14里面有几个7?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

  2、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问题问什么?谁和谁比?要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哪两个条件才能计算?

  3、说明:我们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开,把几人当作一份呢?也就是说,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是把什么数作为标准?列式时,7人作什么数?

  板书:35÷7=5

  (二)完成“做一做”

  1、读题,先让学生把题意理解清楚,给世纪末条件?求什么问题?

  2、引导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练*十二

  四、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设计

  例3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35÷=5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进一步加强对运用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的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这个小朋友叫小聪,这个小朋友很聪明,也很好学,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学*,希望你们能喜欢他!

  他想先考考大家,看他带来的两个问题:

  1、12里面有几个6?

  2、把20*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要求学生将算式和得数写在答题纸上,点名学生回答,说说这两个小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1题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2题是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这两个题都是用除法计算。

  这两个小题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就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情景引入,明确问题

  小聪觉得大家都特别聪明,所以想买一些玩具奖励大家,但是在买玩具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聪明的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教师展示42页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看到了有娃娃6元,地球仪8元,皮球9元。

  图片里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预设: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

  预设:需要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

  三、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你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用这个办法呢?小组讨论。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预设:用除法,因为是56里有几个8,所以用除法。

  师:怎样列式呢?

  56÷8(教师板书)

  师:我们想哪句口诀,得数是多少,单位名称是什么?

  预设:想七八五十六,所以得数是7,单位名称是个(教师板书)

  大家看到这是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关于买东西的问题,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新的知识,这里面,56元是我们用的总的钱数,8元是一个地球仪的价钱,我们给他的名字是单个的价钱,而我们计算得到的7是个数,叫做数量,谁能根据算式,说说这三个名称之间的关系?

  预设:总的价钱÷单个的价钱=数量

  师:到了这里,这道题并没有结束,还记的老师总说做完题以后要干什么吗?

  预设:检查

  师:我们一般用乘法检验除法。

  师,在图片中我们还有个地方不知道,你发现了吗?

  预设:小汽车的价钱还不知道。

  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想一想,如果24元能买6辆小汽车,那么一辆多少钱呢?

  自己思考,在答题纸上写出你的办法。

  点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预设:把24*均分成6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24÷6=4(元)(教师板书)

  师,在这个问题中,你能找到总的价钱,单个的价钱和数量吗?

  预设:24是总的价钱,6辆是数量,4元是单个的价钱。

  师:谁来根据算式说说这三个名称之间的其他关系?

  预设:总的价钱÷数量=单个的价钱

  师:你算的对吗?怎样检验?

  四、当堂训练,强化训练

  小聪已经学会了,你们学会了吗?

  1、学校买来12本课外书,(1)*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2)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于除法意义的更深一步的理解,要求有对比,会检验)

  2、

  (1)买6副手套,一共需要多少钱?

  (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

  (3)42元买了7顶帽子,一顶帽子多少元?

  (其中2、3两个小题有对比,可以用两种想法解决,一个是除法的意义,一个是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

  师:这道题还有一个第4小题: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第4小题让学生们同桌讨论,一问一答。点名3到5组回答

  师。

  师:你们想了这么多问题,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看看你们可以回答吗?

  (5)买3副手套的钱可以买几顶帽子?

  我们做了这么多的解决问题,你发现了吗,都是我们列式来解决,现在我这里有几个算式,你能根据实际情况说几个题吗?5×3=15和36÷9=4

  五、课堂总结,知识提升

  这节课结束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作业:练*九第2题和第3题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

  56÷8=7(个) 24÷6=4(元)

  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应用除法的意义,同时还简单的介绍了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个不对学生做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最后的两个小练*题也充分的巩固了学生的知识。不足之处还是学生实践少,对生活中的数学不是太敏感,还需要加强生活观察和实践。总的来说,全班同学对这节课的收获还是让人满意的,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和讨论中,但仍需课后的练*。

表内除法教案15

  教学内容:

  信息窗1,第二个红点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称和意义的基础上,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

  重点难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书写乘法竖式,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 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了2-5的乘法口诀求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 下。 指名背诵2-5的`乘法口诀。

  2. 指名口答 42≒ 63= 84= 155= 124≒ 204= 93= 164≒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同学们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情景。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还有哪个问题没解决? 生回答:*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2.引导学生把相关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交流,引导明确:学生交流完整问题: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3. 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指名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交流明确:求*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也就是把15*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列出算式:153=?

  4. 提问:你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这个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想一想、算一算、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几相乘得15,想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商是五。

  5. 引导:乘法可以写成竖式,除法可以写成竖式吗? 板书,并讲解,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 课件按步骤演示讲解: 15 3 =5 5商 3)15被除数 15 0 这就是除法竖式,很 奇怪吧!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 ①为什么要有3个5? ②0是从哪里来的 ?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 交流明确:竖式要向上面那样写完整。

  6. 试一试:把第一个红红点问题的除法算式写成竖式。

  学生独立写写,集体订正。 教师巡视,选择学生作业展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补充练*: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64= 33= 204=

  84= 105= 62=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扩展3)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教案《表内除法二》3篇

  课题名称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重教学目标 熟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分析 是在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如何培养学生观察、通过自主学*突破重点,如何让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 如何把充分的学*时空交还给学生自己。

  重难点

  教学方法

  1、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突破教学难点,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通过学生观察、自主学*来突破重点,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导入:

  1、 前段时间我们学*了根据2 -6的乘法口诀求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你们的算说的能力了:看图说算式。点击课件出示练*。

  2、同学们真棒,那么,你们能根据乘法算式说出除法算式吗?(点击课件出示练*)

  小结:观察这几道乘法算式:他们都是关于什么的乘法口诀呢?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来学*用7 、8、9 的乘法口诀求商 。

  设计意图:由简单的、有提示性的问题引入,采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为学生搭设了中间问题,起到了桥梁、铺垫的作用,为学*新知打下了基础,并为学生顺利解决后面问题提供了保障。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教学新课:

  同学们真棒,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电影明星,他为人聪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爱开动脑筋,排除困难,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喜洋洋)

  今天喜洋洋不但和同学们一起学*,还给我们带来许多宝物呢?但同学们必须开动脑筋,闯关才能取得宝物哦。

  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六一儿童节”,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庆祝的?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庆祝哦﹗看,老师和同学们为了欢度这个节日正在布置教室呢?看看他们多开心呀,咦,同学们都带来了什么?(点击课件,个别举手描述)(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 还有的说出图中的大意)

  教学例1:

  (1)观察教学情景图,学会搜集信息

  从上往下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那些关于数学的信息呢?(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已知条件,)

  1、 我们做了一些彩旗。

  2、做了49颗星,*均分给7个小组。

  3、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

  (2)根据信息 提出适当的问题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想帮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①做了49颗星,*均分给7个小组,这题缺了什么?(问题)那么谁帮他加上问题呢?②我们做了多少面彩旗呢?你知道吗?请同学数彩旗?出示课件,这图是什么意思?(7个8是多少)那有多少面彩旗?教师板书:7×8=56(面)

  (3)根据问题解决问题

  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够根据图片整理信息 提出问题 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好不好?

  出示“有56面小旗,挂成8行,”课件这道题可以解答了吗?(不能)缺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给它添上个问题?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均每行几面?”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教师要引导: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呢?)

  板书:56÷8=( ) 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把充分的学*时空交还给学生。

  3、要是挂成7行呢?板书56÷7=( )让学生自己解答。

  通过观察发现什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也许有的说,第一个数相同(也就是被除数相同,)有的说,后面两个数相反了(也就是除数和商交换了位置)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都用了七八五十六同一个乘法口诀,有人想说什么的吗?(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或者被除数相同的话,他们可以使用同一个乘法口诀,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都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呢?

  请看下一个问题:

  3、同学们我们回顾刚才第二组同学提出的“做了49颗星,*均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多少?”(你是怎么列式解决的?)请你们在练*本上算出来。

  49÷7=( )

  根据除数是7.你想到了什么口诀(七七四十九)

  思考:这个口诀你能列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吗?(因为他们两个数字都是相同的。

  4、做一道“篮球比赛”的练*题。

  二(1)班同学有的正在布置教室,还有的正在操场上呢?同学们他们正在做什么?出示“篮球比赛”的练*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

  同学们学的真好,喜洋洋给我们送礼物来了?打开第一个宝盒。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实践应用:(第二关)

  1、师: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是不是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

  练*:摘苹果老师的肚子饿了,我们有苹果吃了,你们谁能帮老师把苹果摘下来呢?谁摘得多?

  2、请同学完成书上第38页的做一做。

  基础练*:第3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师:(将学生作业投影交流)仔细观察每组题,通过练*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组中有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它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句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我们知道用一句乘法口诀不仅能写出乘法算式,还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乘法和除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在以后的学*中我们还将继续学*。同学们学的真好,喜洋洋给我们送礼物来了?打开第二个宝盒。

  设计意图:让小组充分发挥作用,以点带面,以面带点,让小组里的每个孩子思维都能得到发展。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练*(难点巩固)

  四、巩固练*(第三关)

  1、小兔身上的号码与河中每块石头上算式的商、河对岸蘑菇的号码一致时,小兔才能过河采蘑菇。(出示课件)

  2、游戏:小鸟回家,吹泡泡,谁再棒。(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并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结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学*满意吗?

  在今天的学*中我们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熟练了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保持他们学*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方法。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2、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 提问: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有关的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 2、我们一起来看这个信息,你们能用手中的学具把结果摆一摆吗?

  二、学*新知,自主探究

  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

  (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 )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重要啊!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4、教师出示课件题目,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

  (1). 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

  (2). 第一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诀?第二组呢?第三组呢?

  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

  1、做一做。

  7÷7= 32÷8= 48÷8= 56÷7= 64÷8= 21÷7= 49÷7= 40÷8=

  2、算一算。

  5×( )=35 6×( )=42 49÷7=( )

  32÷8=( ) 24÷8=( ) 6×( )=42

  3、拔河比赛(出示图)。

  (1).获胜队员*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猜一猜。

  20xx年2月有28天,合( )个星期。

  四、布置作业。

  1、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2、第40页练*八,第3题。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扩展4)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用。练*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均分的方法,会*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均分的概念,探索*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的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每千克苹果5元,买3得多少元?

  5×3=15

  (2)一条船可坐6人,2条这样的船最多可坐多少人?

  6×2=12

  2.计算下面的除法算式,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28÷4=36÷4=32÷8=72÷8=

  81÷9=35÷7=64÷8=42÷6=

  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之间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用除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旧知识,为接下来学*新知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

  师:今天小明想给自己买一些新的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小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大家愿意帮助小明吗?

  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发现:

  (1)小熊6元,地球8元……

  (2)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需要知道每个地球仪的价钱。

  学生:求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

  讨论:56里面有几个8?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会列出算式是:56÷8=

  追问:怎样算?

  学生可能会说:除以几就想几的口诀,56除以8就想8的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商就是7,即56÷8=7。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发现问题,并能够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稍微复杂数量关系的除法实际问题,渗透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检查解答正确吗。

  师:大家真棒,这么快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做的正确吗?

  生:正确!

  师:大家为什么这么确定呢?

  生: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是8×7=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的孩子,看来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口诀来检验除法了。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掌握运用乘法口诀来检验除法。

  3.想一想。

  如果24元钱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学生小组讨论。

  生:24元钱可以买6辆小汽车,就是将24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生: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

  师:回答的真好,那如何列式计算呢?

  生:用除法计算,24÷6,想(四)六二十四,商是4。

  师:那我们做的对吗?

  生:正确,一辆车4元,6辆就是4×6=24(元)

  问题: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27元可以买几个球?

  (2)42元可以买几个玩具熊?

  (3)买8个地球仪一共需要多少钱?……

  这些问题全班一起交流,并且全班一起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延伸问题,掌握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出示微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和梳理。

  三、巩固练*

  1.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

  28÷7=4(段)

  答案:4段。

  设计意图:通过练*,掌握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2.

  (1)买6块手帕,一共需要多少钱?

  (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

  (4)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6×5=30(元)

  36÷9=4(个)

  答案:(1)30元(2)4个。

  设计意图:通过练*,巩固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3个27元,现在每个多少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27÷3=9(元)10-9=1(元)

  答案:9,1。

  设计意图:通过练*,使学生掌握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

  4.

  40÷8=5(张)

  答案:5张。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审题明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再找一找题目中有用的信息,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决方法,最后检验。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列出相应的算式,再利用相应的乘法口诀求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惯。

  教学重点:

  掌握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旧知

  1、开火车,说结果。

  36÷6= 25÷5= 24÷6 =

  30÷6= 5÷5= 12÷3 =

  16÷4=(大家一起说,并给予鼓励)

  2、背诵7、8、9的乘法口诀引入课题。(抽生背7、8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9的乘法口诀,并给予鼓励。)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六月有一个属于你们的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恩,那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抽生说)

  师:你们知道吗,二一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为六一儿童节做准备了,我们快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吧!(出示课件)

  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PPT展示“*均每行挂几面?”“每个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老师读题,想一想,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 )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 )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教师板书)

  2、口算56÷7

  (1)师:现在,老师也想提出一个问题,我想把这56面小旗,挂成7行,*均每行挂几面?

  怎么列式并解答呢?

  (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汇报:56÷7=8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7的商是8(教师板书)

  3、比较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这个时候用一句口诀可以解决两道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教师PPT展示答案)

  四、活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扩展5)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教案优选【10】份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教师呈现如下题目,让学生完成,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5×( )=10 2×( )=8 ( )×4=12

  12÷3= 6÷2= 3×( )=9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新授知识

  1.教学例2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有关除法的知识。你们看,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

  预测学生可能回答:

  生:每屉蒸笼装有4个包子,有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师:你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要怎么列式吗?为什么?

  生:用乘法列式计算。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则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6=24(引导学生自己说出)

  师:计算这道算式时想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教师:谁还能发现和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

  生: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求每屉可装多少个包子?列式:24÷6=4(个)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用的又是哪句口诀?

  生: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均分成了6份,求每份多少个?用除法列式为24÷6=4(个),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教师:如何列式?用哪句口诀?

  生: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体会乘法、除法之间的联系

  师:观察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发言)

  生:都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2: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生3: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最后确定用那句口诀求商。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真的掌握这些知识了吗?

  三、练*巩固

  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第1、2题。(说一说题意,你是怎样求商的,用哪句口诀?指名回答)

  2、 课本第21页第5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哪些知识呢?(鼓励学生发言,老师最后总结)

  五、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4×6=24

  24÷4=6 24÷6=4

  口诀:四六二十四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再看被除数是几再确定用哪句口诀。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的整理与复*。

  复*课不好上,提起做练*,同学就苦闷的不得了。有没有方法让同学在复*课中也感受到快乐呢?心中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将课定位为“快乐除法。”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自主参与除法练*,体验除法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2.

  在做练*的过程中,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和区分能力;

  3.

  通过整理《除法表》培养同学的归纳整理与应用能力。

  定下了教学目标,我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课教案,过程为:

  1.

  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让同学了解学好除法的意义;

  2.

  除法接龙:让同学进行除法计算能力的初步检测,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学发生向上的动力;

  3.

  合作计算:4人小组合作完成81道表内除法算式题。

  4.

  合作整理:4人小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

  应用提高:结合同学的学*,为同学提供应用的时空。

  自我感觉预设得很完美。当我做好教学准备兴冲冲的走进教室,却是灰溜溜的走出来。一堂课足足花了51分钟,同学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这个环节上。他们忙乱而不得法,个个喜笑颜开,何来快乐可言?“问题究竟出在哪?”冷静的考虑一下,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设计脱离了同学的实际水*,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内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简直是为求同学的活动而活动,假!

  有了一次失败的教训,我在选择教法和学法时,更多地考虑同学学*中的体验,更多地引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对于小朋友来说很多很多,我就让他们感受到多,问同学又什么好方法来把这么多的算式进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动权交给同学,相信他们能想到好方法来达到最优的效果。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均分”概念。第二,在“*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三中相应的*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均分”的过程,明确“*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均分,哪些组不是*均分。

  (3)、刚才不是*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均分。尊重学生的学*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均分

  1、练*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均分,为以后学*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 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用。练*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且用除法来解决“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并加强对数学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基础上,学*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问。但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会遇到最主要的障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可以用加减法来做,有的不能用加减法解决。这样,突出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区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转化,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道理迁移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中,从而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学*活动中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让学生合作学*,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个“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几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42页例题。

  2、观察: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中都有什么内容?你从这幅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3、引入: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图片中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那么56元到底能买几个地球仪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如何用表内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观察图片,根据生活情景获取数学信息。

  ①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情景图。


表内除法教案菁选(扩展6)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教案汇总5篇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

  教学内容:

  信息窗1,第二个红点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称和意义的基础上,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

  重点难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书写乘法竖式,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 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了2-5的乘法口诀求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 下。 指名背诵2-5的乘法口诀。

  2. 指名口答 42≒ 63= 84= 155= 124≒ 204= 93= 164≒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同学们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情景。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还有哪个问题没解决? 生回答:*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2.引导学生把相关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交流,引导明确:学生交流完整问题: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3. 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指名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交流明确:求*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也就是把15*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列出算式:153=?

  4. 提问:你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这个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想一想、算一算、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几相乘得15,想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商是五。

  5. 引导:乘法可以写成竖式,除法可以写成竖式吗? 板书,并讲解,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 课件按步骤演示讲解: 15 3 =5 5商 3)15被除数 15 0 这就是除法竖式,很 奇怪吧!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 ①为什么要有3个5? ②0是从哪里来的 ?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 交流明确:竖式要向上面那样写完整。

  6. 试一试:把第一个红红点问题的除法算式写成竖式。

  学生独立写写,集体订正。 教师巡视,选择学生作业展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补充练*: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64= 33= 204=

  84= 105= 62=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惯。

  教学重点:

  掌握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旧知

  1、开火车,说结果。

  36÷6= 25÷5= 24÷6 =

  30÷6= 5÷5= 12÷3 =

  16÷4=(大家一起说,并给予鼓励)

  2、背诵7、8、9的乘法口诀引入课题。(抽生背7、8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9的乘法口诀,并给予鼓励。)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六月有一个属于你们的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恩,那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抽生说)

  师:你们知道吗,二一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为六一儿童节做准备了,我们快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吧!(出示课件)

  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PPT展示“*均每行挂几面?”“每个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老师读题,想一想,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教师板书)

  2、口算56÷7

  (1)师:现在,老师也想提出一个问题,我想把这56面小旗,挂成7行,*均每行挂几面?

  怎么列式并解答呢?

  (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汇报:56÷7=8 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7的商是8(教师板书)

  3、比较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这个时候用一句口诀可以解决两道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教师PPT展示答案)

  四、活用数学,解决问题

  1、基本练*。

  (1)课件展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让学生口算。

  (2)抽生说答案,问:为什么做得这么准这么快?(每组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2、游戏:小猪吹泡泡

  点名完成相应题目。

  3、小兔过河。(第39页第3题)

  (1)出示课件,先说一说如何解决这道题,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帮助小兔子过河。

  (2)集体订正,学生说出答案后,箭头指向相应的石头。

  4、小鸟回家。

  (1)出示课件,先说说如何帮助小鸟找到自己的家,然后发给学生小鸟身上的算式卡片,让学生贴到黑板上相对应的房子下面。

  (2)让班上其他同学检查一下小鸟是否已经回到自己的家。

  (3)还有哪些算式的结果分别是7、8、9。引导学生说出想口诀说算式。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并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抽生说,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六、作业。

  (1)口头作业:把乘法口诀背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也考考你。

  (2)书面作业:完成课本第40页3、4、5题。

  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突破教学难点,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通过学生观察、自主学*来突破重点,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前段时间我们学*了根据2 -6的乘法口诀求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你们的算说的能力了:看图说算式。点击课件出示练*。

  2、同学们真棒,那么,你们能根据乘法算式说出除法算式吗?(点击课件出示练*)

  小结:观察这几道乘法算式:他们都是关于什么的乘法口诀呢?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来学*用7 、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由简单的、有提示性的问题引入,采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为学生搭设了中间问题,起到了桥梁、铺垫的作用,为学*新知打下了基础,并为学生顺利解决后面问题提供了保障。

  二、教学新课:

  同学们真棒,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电影明星,他为人聪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爱开动脑筋,排除困难,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喜洋洋)

  今天喜洋洋不但和同学们一起学*,还给我们带来许多宝物呢?但同学们必须开动脑筋,闯关才能取得宝物哦。

  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六一儿童节”,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庆祝的?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庆祝哦﹗看,老师和同学们为了欢度这个节日正在布置教室呢?看看他们多开心呀,咦,同学们都带来了什么?(点击课件,个别举手描述)(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出图中的大意)

  (一)观察教学情景图,学会搜集信息

  从上往下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那些关于数学的信息呢?(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已知条件,)

  1、我们做了一些彩旗。

  2、做了49颗星,*均分给7个小组。

  3、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

  (二)根据信息提出适当的问题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想帮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①做了49颗星,*均分给7个小组,这题缺了什么?(问题)那么谁帮他加上问题呢?②我们做了多少面彩旗呢?你知道吗?请同学数彩旗?出示课件,这图是什么意思?(7个8是多少)那有多少面彩旗?教师板书:7×8=56(面)

  (三)根据问题解决问题

  1、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够根据图片整理信息提出问题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好不好?

  出示“有56面小旗,挂成8行,”课件这道题可以解答了吗?(不能)缺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给它添上个问题?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均每行几面?”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教师要引导: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呢?)

  板书:56÷8=( )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