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教案 >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

日期:2023-02-25 00:00:00

月球之谜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球之谜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球之谜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2、乐曲《春江花月夜》;

  3、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图片)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发言)

  出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

  师:同学们,你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了吗?(是的)那么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好吗?

  (学生朗读出示的这句话。)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相机点击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读一读课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读要求?请一个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指生读)

  1、划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余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

  的猜想:

  (老师相机发表,学生填写表格)

  我最感兴趣的谜

  我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颇有兴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接下来请你和组内同学交流交流你划出的月球之谜,把你感兴趣的谜先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你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起劲儿,想不想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现在就给你机会,谁来说说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指名答)

  1、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指生答)

  (相机点击出示:月球是从哪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的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早?)

  2、师:作者在课文中提出了对月球的疑问,那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呢?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些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型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探究问题

  师:老师这有几块牌子,上面分别写了不同的月球之谜,你对哪一项谜感兴趣,就请你到哪一组来!大家共同来猜想谜底。同学们可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组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开始行动吧!(学生们纷纷自由活动)

  我们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我们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咱们校园里要举行一次月球奥秘发布会,(出示“月球奥秘发布会”)愿意参加吗?(愿意)那可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哦!对自己有信心吗?(有)那我们马上进入第一关!

  1、第一关: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你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指生读)

  2、第二关:

  请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有条理的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3、第三关:

  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已通过了层层选拔,恭喜大家,欢迎你们一同去参加校园月球奥秘发布会,高兴吗?

  (高兴)

  六、实践拓展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那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奥秘吧!

  月球之谜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4、媒体资源:教学演示课件《月球之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

  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

  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板书课题)。

  4、点击课件主页中的登月图片,观看人类登上月球相关视频。

  二、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自读

  1、提出自读要求:

  ⑴画出生字新词,练*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⑵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⑶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2、组内交流:

  ⑴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⑵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⑶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3、全班交流:

  ⑴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⑵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①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②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4、合作学*,探究问题:

  ⑴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⑵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①课后“资料袋”。

  ②月球起源之谜:

  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③月球年龄之谜:

  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④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

  ⑤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⑥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⑦月球表面照片和课文插图。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⑴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⑵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⑶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月球之谜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我国宇航员就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e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

  登上任何撒在水藻一旦

  一项估计年龄

  二、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三、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月球之谜教案 篇4

  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出示月亮图片课件。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2、随文识字,并解决一个多音字(曾)。

  3、去拼音读第一句话,理解“遐想”的意思。

  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

  3、齐读第一自然段。

  4、今天就让我们走*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出示课题:月球之谜。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读“资料袋”,了解月球相关知识。

  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1)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课件出示: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2)了解环形山,理解词语“荒漠”的意思

  知道环形山吗?请看投影。环形山其实就是一些圆形坑洞,这些洞里或洞外除了土就是石,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所以,作者做了结论。他说月球是一片荒漠。

  “荒漠”就是这样的。有些词,不用查字典,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读懂它的意思,真是省心省力。

  (3)感受“奇异”

  奇异,你觉得哪句话写出了奇异的具体现象?请读出来。(这里的天空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分句拆开来看,你还会有奇异之感吗?

  感觉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象同时出现,不可思议。 “对比”让这种不可思议油然而生。请把这种不可思议的惊讶读出来。

  5、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6、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7、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8、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9、课外拓展

  (1)受撞击会发出巨响。

  太阳神号在探月时,月球登陆艇和火箭返航时,都会撞到月球表面。但每次都会使月球像大铜锣或大钟一样响起来,阿波罗12号探月时,月球的回声还持续了4个小时,目前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解释这种现象。

  (2)不锈铁之谜

  月面岩石样其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来之陨星。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

  (3)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谜

  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干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它比戈壁大沙漠干燥10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

  (4)月亮的磁场之谜

  早先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可是对月球岩石的分析却证明它有过强大的磁场。

  (5)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

  "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

  10、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1、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的成果。

  月球之谜教案 篇5

  今日,实*生小徐在我班准备试教《月球之谜》,小徐胆怯而期盼地问我:“老师,你说说这堂课怎么上?”

  当时我就哑然失笑了,这跟我几年前的行径何等相似:拿到课文首先就思考课文怎么教?

  “你应该先问我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学生学*有哪些困难?这篇文章应该教些什么?”于是我认真地纠正着,“我始终认为,教学中‘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而生本资源与文本资源的差距恰恰是教师需要教的地方。有人说教师有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多读会懂的不教,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懂的不教。这样删选后,目标就简单明确了。明确了‘教什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形成合力,重拳出击,达到课有所得。”

  小徐连连称是。

  我们针对《月球之谜》继续探讨:《月球之谜》作为说明性课文有着本文体常规特点:结构严紧、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又有着本文的个性特点:围绕“谜”字从“已解之谜”向“未解之谜”逐步深入,诱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盎然兴趣。从本班学生学情来分析,读通课文应该没有问题;对“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引导联系上下文能够理解;对文章结构、内在逻辑三年级学生可以忽略不讲,而文章中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学生容易疏忽的,正是教师需要点拨的。

  剖析至此,教学目标基本明朗。于是设计教学板块如下:

  一、读通课文,并圈出“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在文中位置,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然后把词语所在的句子指导读顺读好。如根据“遐想”词义来引申出已学与“月”有关古诗,然后根据古诗意境指导读出这句话的美感。

  二、自读课文,想想读了本文你对“月球”了解了什么?可先照文读原句,然后引导归纳提炼“表面景象、尘土特点、岩石年龄”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三、根据课题,让学生寻找文中哪些是已解之谜,哪些是未解之谜。你们还有什么谜?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欣赏文中语言,选择两处:1、“夜幕降临……美好的遐想。”从形象地描写中感受月亮的魅力;2、“把玉米种……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从“明显、一旦、特别”等修饰用词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收集资料,完成《月球知识小百科》一文,评出“最佳百科奖”。

  月球之谜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迷的兴趣。

  【板书】

  奇 异

  月球之谜 〈 〉 探 索

  费 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观看月亮的图片:

  1、教师描述浩月当空的美境。

  2、提问:

  望着它,你会想到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传说,或者有关月亮知识呢?

  3、学生自由说。

  (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的提示和课后资料袋的知识,帮助学生学*)

  二、导入第二自然段学*,感受月球景色奇异

  1、教师描述:

  月球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人们总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2、播放课件图片:阿波罗号登月。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

  当我们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4、激发想象,交流:

  理解“荒漠、奇异”。

  ⑴ 学生自由回答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⑵ 提问: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荒漠?

  (强调课文中荒漠指没有水,没有生命的月球。)

  ⑶ 请一位孩子起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孩子静静地听,体会体会月球上的`“荒漠”。

  ⑷ 提问:

  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哪个词语,概括出了月球上景色的特点?

  (板书:奇异)

  ⑸ 提问:

  月球上的景色,让你觉得最奇、最异的是什么?

  学法提示:

  如果我们能向刚才那位孩子,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带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再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读书时,可以在词语下打上圆点,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

  ⑹ 学生再次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读书感受。

  (借助登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月球天空和表面景色的奇异)

  ⑺ 指导朗读,师述:

  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⑻ 播放月球景色的课件,师述:

  你们想亲眼看看月球上奇异的景色吗?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

  ⑼ 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

  三、学*3~6自然段,探索月球未解之谜,理解“费解”

  1、过度:多美的读书声!月球真神秘!更多的神秘还在后边,不信你默默地,静静地读读课文3、4、5、6自然段,看看你又会发现哪些月球之谜?(在板书“谜”下打点)

  2、师提要求:

  然后,画出课文中的问句,待会起来读一读。

  3、学生自读,勾画。

  4、交流课文中的月球之谜,出示三个问句,指导朗读。

  5、提问:

  这些“月球之谜”科学家解决了吗,弄明白了吗?是啊,这一连串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说:多么令人“费解”啊!)(板书:费解)

  6、教师讲述:

  在书上找到这个句子了吗?捧起书,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

  指导:

  读好感叹句,引导学生认识一句话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

  7、提问:

  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

  指导: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8、提问指导学法:

  这些实验哪些地方令人费解?请孩子们再读课文3~6自然段,勾画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学生默读勾画,交流学*收获。

  9、体验感悟:

  如果你就是做实验的科学家,当你做完实验后,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相机进行德育教育。

  四、激发兴趣,填补课文空白

  1、师:月球上的谜仅仅只有这些吗?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个标点符号看出来?

  (板书:探索)

  2、引导猜想,师:孩子们,看看还有哪些“月球之谜”需要去解开?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谜”进行大胆猜想,和伙伴说说。

  五、课外延伸

  1、教师给学生读报:

  讲述:孩子们,现在你们虽然知识有限,可你们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科学家的研究都是从猜想开始。在你们刚才的发言中,还运用到了许多课外知识,老师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人类探索月球之谜的最新消息(出示报纸)这就是4月12日的《重庆时报》登载的消息,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可能存在“水”了。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在课外找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教师讲述:多么神秘的月球啊!人类的探索还将继续下去,请捧起书,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讲述:老师更相信,你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也将继续下去。建议在课外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收集关于月球的知识,或者把今天在课堂上的猜想用几句话、几段话写下来,作为*作小练笔。

  月球之谜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知识点梳理

  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生字词

  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 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 各小组汇报学*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 在小组汇报学*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 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 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后反思

  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月球之谜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课前准备:

  1、 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2、 乐曲《春江花月夜》;

  3、 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CAI出示图片)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

  CAI出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

  师:同学们,你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了吗?(是的)那么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好吗?(学生朗读CAI出示的这句话。)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相机点击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CAI出示自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读一读课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读要求?请一个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指生读)

  1. 划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 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余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

  的猜想。(老师相机发表,学生填写表格)

  我最感兴趣的谜 我的猜想

  三、 组内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颇有兴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接下来请你和组内同学交流交流你划出的月球之谜,把你感兴趣的谜先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你的猜想。

  四、 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起劲儿,想不想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现在就给你机会,谁来说说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指名答)

  A、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指生答 ](CAI相机点

  击出示:月球是从哪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的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早?)

  B、 师:作者在课文中提出了对月球的疑问,那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呢?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些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型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 合作学*、探究问题:

  师:老师这有几块牌子,上面分别写了不同的月球之谜,你对哪一项谜感兴趣,就请你到哪一组来!大家共同来猜想谜底。同学们可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组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开始行动吧!(学生们纷纷自由活动)

  我们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我们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咱们校园里要举行一次月球奥秘发布会,(CAI出示“月球奥秘发布会”)愿意参加吗?(愿意)那可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哦!对自己有信心吗?(有)那我们马上进入第一关!

  A、 第一关: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你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指生读)

  B、 第二关:请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有条理的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 第三关: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已通过了层层选拔,恭喜大家,欢迎你们一同去参加校园月球奥秘发布会,高兴吗?(高兴)

  六、 实践拓展: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那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奥秘吧!

  月球之谜教案 篇9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

  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月球之谜教案 篇10

  【设计理念】

  探索奥秘,是人类的天性,因为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说,“谜”是推动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动力。让孩子们从小就心中有“谜”,试图去解开这些“谜”,这本身就是一个孕育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本教学设计力图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使之成为持续学*和进步的动力。怎样才能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呢?语文课有语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去敞亮,去点染。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统一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同学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因为月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月球上久留,只能从月球上采集一些标本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有关月球的知识是知之甚少的。依据此点和对教材的分析,特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具体方法有:

  1.创设情景法:《月球之谜》一课描写了月球奇异的景色。对于月球上面的神秘之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于是我利用悠悠课堂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3.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会拉*。

  《月球之谜》这一课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及学*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同时,由课文第一段导入,既使学生重温了上节课学*的内容,也为新课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揭示题目,板书)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好吗?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学*第二段和资料袋

  1.(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录象,整体感知。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秘的景象。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以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指名读)

  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地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体验读书的快乐。)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简直太不一样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二)学*月球的未解之谜。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针对这一理念,这一环节我采用“读→找→议→诵”的学*方法,自学第3~6自然段。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谜。

  宇航员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发现了哪些未解之谜?

  1.自己小声读一读3~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实验?仔细读一读,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这一环节让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决问题及遇到的困难。)

  3.汇报交流(这一环节着眼于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4.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5.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了没有揭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教学中以“知谜”、“探谜”为主线,进行探究性学*,激发学生探究科学、不断质疑的兴趣。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

  生质疑的能力。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参与、自主学*,培养了浓厚的学*语文的兴趣。)

  三、发散思维,拓展练*。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同时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决心。)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丰富自己的积累,感受诗句的优美。)

  3.课后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月球资料。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四、总结全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同学们和科学家们一样都对月球有很大的兴趣,有志气有决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会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齐读)

  【板书设计】

  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月球之谜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月球课件

  2、月球资料库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

  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提交纸条

  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

  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皎洁、遐想、荒漠、奥秘、悬挂、环行山、费解)

  7、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你刚才看的图或你课外了解的知识,想一想这些词什么意思?

  8、学生再读课文

  9、这些词中,哪个是你弄明白的?你能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吗?

  10、学生讲解词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用哪些方法明白这些词语的。

  11、师:这些小老师真了不起,用了联系上下文、字理解词等方法自己弄明白不理解的词。其他同学今后也可以学*他们的办法自己去理解词语。把你们学会的词语大声读一遍吧。

  三、想象结合,理解课文

  1、再次出示课件“明月图”

  2、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人们会产生哪些美好的遐想?

  3、学生想象汇报。

  4、师: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这一句吗?(学生练*读,齐读)

  5、因为月球的神秘,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遐想。读读课文,找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月球之谜?

  6、学生回答,出示问句。

  7、读问句

  8、除了课文中提到的6个月球之谜,月球还有未解之谜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学生找出省略号,体会月球之谜还有许多许多)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问题,你对月球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9、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趣,也真会提问题。有的问题课文里已经给我们揭开了谜底,有的没有,接下来就带着你感兴趣的问题再读课文,到电脑资料库中或老师推荐的网站中看看,你能找到哪些问题的谜底,不能找到的你能不能和小伙伴进行大胆的猜想。(小组合作完成)

  10、你刚才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看书找资料的?现在有了什么收获?我想先听听看哪一组小朋友是从课文中揭开谜底的。

  11、是呀,月球上的景象多么奇异,让我们再来读第二段,感受月球上神秘奇异的景象。(齐读第二段)

  12、哪位小科学家对哪个问题你还有自己大胆的猜想,说给大家听听。(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你的设想真有意思,说不定谜底就真的是你想的那样,你的想法很特别,将来你去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大的发现哟……)

  13、刚才同学们对月球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这一轮明月,从古代到现代,我想甚至到将来,人们还会对月球产生新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对月亮的喜爱再来读第一句。

  四、学*写法

  1、月球的神秘令人向往,而《月球之迷》这篇课文也有许多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以下是老师为大家归纳的几种好写法,你能找到他们分别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吗?

  2、出示

  这样写真好……在课文中的哪儿

  大量运用问句,增加文章感染力。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引起读者更多遐想。

  课文里还有许多好的写法呢,比如……

  3、是呀,写一些文章我们也可以仿照《月球之谜》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来试一试,行吗?

  4、出示

  (1)可以写一段话,把你对月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的设想写下来。

  (2)可以仿照课文,查查资料,介绍别的星球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一个题目,比如《月球无水之迷》《月球从哪来?》《神秘的水星》等等。

  5、思考,汇报。

  五、小结结束

  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科学家们在专心地研究太空之谜,回家后就把你们的设想大胆的写出来吧。

  [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第六册的课文,本课主要是通过学*,让学生对月球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思想。本教案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设计。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学*课文后,查阅相关资料,共同探讨月球未解之谜,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料大胆猜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能够引导得好,所以学生在想象方面没有能够打开思路,达不到我预期的目的。

  月球之谜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

  二、学*生字:

  1、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注意悬不要读成xiànxián;

  遐不要读成jiǎ;

  努不要读成lǔ;

  藻不要读成zhǎo。

  2、在写字指导中,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还要注意与慕区别字形;

  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

  奥上半部不封口。

  三、学*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句子,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

  2、利用泡泡进行学*: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美丽的月亮是多么迷人呀!谁愿意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语气要轻柔舒缓,读出皓月当空的优美景象。

  (二)学*第2自然段,了解月球的荒凉

  1、请同学们读读第2自然段,读后想想:为什么说月球的景色十分奇异?

  2、让学生感受月球是一片荒漠。有语气地朗读本段。

  (三)学*36自然段,了解三种难解之谜。

  默读36自然段,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这个谜有什么地方让人难以理解?

  谜之一: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谜之二: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谜之三: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

  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四)学*第7自然段,进行资料交流。

  师: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啊,我们来交流一下搜集的月球资料,看看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五)小结: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书后面描写月亮的诗句。

  月球之谜教案 篇13

  一、导入新课

  1、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图片)沉浸在这优美的月色中,遥望这轮明月,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生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3: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白。

  2、揭示课题:

  师评价:真棒!月亮也叫月球,它是离我们最*的美丽星球,今天就让我们走*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板书:月球之谜。

  3、解题:

  师:谁来说说你对“谜“的理解?

  生1:不理解的,不知道答案的。

  师:我们把它叫做“疑问”或“疑惑”,月球之谜就是

  生:对月球的疑惑

  师:真会思考!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课题。

  4、齐读课题。

  师:读课题有讲究,要让别人知道文章写的是月球的什么?(生齐读)

  师:还得让别人知道写的是谁的`谜?(生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走向学生注意倾听)

  2、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师:读完了课文,相信下面的词语肯定难不倒你!谁来读给大家听?

  (1)指一生读。师评价:读的正确,声音洪亮

  (2)指另一生读。师评价:太棒了,值得学*!

  (3)全班齐读。

  3、指导书写。(课件出示要求写的生字)

  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错?你怎样提醒大家?

  生1:“奥”,是上下结构,上面那一部分不堵口。

  生2:“藻”是上下结构,千万不要写成了左右结构。……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老师引导大家重点学*“幕”“藻”的写法。(课件出示“幕”“藻”)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2)学生练写,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生:我知道了月球上有很多奥秘。

  生:月球上的景色跟地球上不一样

  生: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谜……

  师小结:大家知道的可真多,相信学了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月球之谜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2、乐曲《春江花月夜》;

  3、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CAI出示图片)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发言)

  CAI 出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

  师:同学们,你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了吗?(是的)那么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好吗?

  (学生朗读 CAI 出示的这句话。)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相机点击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CAI 出示自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读一读课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读要求?请一个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指生读)

  1、划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余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老师相机发表,学生填写表格)

  我最感兴趣的谜

  我的猜想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1)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菁选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1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第一课时先讲的生字词。我想换一种新的方式讲生字词,调动他们的兴趣。于是就设计了一个“生字词大闯关”的游戏,游戏共有四关。第一关有两个任务:任务一是“我会读”,呈现带拼音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任务二是同桌检查更正课本上的`注音。第二关也有两个任务:掌握多音字“撒”,去掉拼音读生字词。从第二关通向第三关的时候有一个障碍要克服:“我会记”,要找出难记的字并交流识记的方法。第三关:“我会写”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第四关:生字词作业,这是最有挑战力的一关。字词全对,书写认真的闯关成功,有奖励。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抢着读生字词。不常回答问题的几个小孩举手回答了几次问题,我很高兴。对于这一节课,我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拖堂了。第二天批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的作业都很认真,很多*时写字不是很好的,这次都有进步,好开心。选出闯关成功的同学给予表扬,特等奖的同学给予奖励,在班级中传阅他们的作业本。

  第二节课讲课文,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讲课内容的把握不够充分,进行课堂内容时要求要应更明确一些。对于课堂体现学生自主学*的方面有一些进步,可是我还是不能很好的跟着学生走。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对课堂内容更熟悉,内容设计更全面,更好的将课文延伸出来。这节课的板书书写不是很及时,要注意了。实*要结束了,我知道离一个真正的老师还有很远,所以以后要继续好好装备,努力加油吧!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2

  上周教学的《月球之谜》一课不仅让我在教学上有所反思,在班级管理上我也有不少话想说。教师上的每一堂课、处理的每一件事都是值得反思的,这也就是积累点滴的经验吧。

  《月球之谜》最初我把它定义为说明文,但读着似乎又不像,经查阅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是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具有说明性质。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2、积累有关月球的诗句。先问问学生们读完课文,你觉得月球是什么样的?生“神奇、奇异、古怪、神秘”课文浅显易懂,先要让学生们读明白一段是人们的遐想。人们遐想中的月球什么样?两个字“美好!”板书“美好”人们有什么遐想呢?生畅所欲言“月球上有没有生命?月球上真的`会有嫦娥吧!月球上五彩斑斓,可美了!”指导读一段的几个问句,读出好奇的语气。

  那现实中的月球给你什么感受?生“荒漠。”师“一片荒漠是月球的样子,老师问的是感受,用一个词形容。”生“荒凉。”板书“荒凉”指导朗读。然后分别学*3-7那几个未解之谜的段落。让学生汇报课文写了哪些未解之谜,然后指导朗读。第七段只一个省略号。生“表示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师“说得好,就是说列举没有穷尽。”用一个词概括月球。生“神秘。”板书“神秘”。读、背课后的古诗。同桌间互相比,用最快的速度记住资料袋中的信息。

  教学本课还要展示月球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所以要讲的神乎其神,让孩子们有求知的欲望。授课结束时我说:“回家可以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月球知识。”今天早上李京宇递给我一张小纸条,展开一看:月球每年离地球3、8厘米。月球又叫太阴。月球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是扁的。月球是壳、幔、核组成的。”我心里有点小小的讶异。我问他:“李京宇、这是自己在家是找的吗。”我不想让孩子们觉得这是一个任务。他说:“恩,在电脑上查的。”我很开心,他在班级并不是特别喜欢出头,围绕老师转的孩子。但他的行为貌似是在表达一种喜爱。不论是对这节课还是对我。我满足了。

  去三班也讲得这一课。课前纪律很乱,学生们各干各的。我先夸夸他们,吸引一部分孩子注意力。然后再立几条规矩。“现在你们耽误的时间都将在下课还回来。你们现在玩几秒,我们就晚下课几秒。”孩子们基本上安静了。不把课堂整理肃静,没人听我说话,那这节课我上的就没有价值,何苦呢?课前还和闫瑞祥闹了小矛盾,当时心里直打鼓:这孩子不会揍我吧!幸好,闫瑞祥是个单纯的孩子,夸夸、哄哄就听话了。把他捋顺了,课堂纪律就好一大半了。语言真是一门艺术,它太有魅力了。能用温言细语摆*战斗力那么强的孩子。以后得多使这招。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3

  怎样引导学生读书?重要的方法就是以问促读。听了林青的课深深感到学贵有疑。无疑,学生的学*就好像是少了动力,学*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有疑,便能使学生的学*变被动为主动。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进程中来,引导他们如何发现问题这是关键。

  一、引导学生抓课题质疑初读课文。

  如:《月球之谜》一揭题,林青老师先引导看课件,引导学生:看到月亮,我们会想到什么问题?(这月球有哪些“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便会带着课题的这些疑问去研读课文。

  二、引导学生抓课题再质疑细读课文。

  朗读课文,林青老师又可引导学生:哪一部分你最提出什么问题?(月球的哪些“谜”已经解开,哪些还没有解开?)有了这个疑问,学生便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中。这样的.学*才是学生自己真正的、有目的、有兴趣的主动学*。在读文的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或工具书来辅助自己解决问题。

  此外,引导学生学文过程再质疑,即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随时去发再问题。如当学生学懂了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后,让学生来说此时在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学生便会自然地想到:月球上的景色为什么会这么奇异?这样就更有利于知识的课外延伸——去阅读更多的科普说明文,以致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4

  《月球之迷》小学三年级语文(鲁教版)下册第18课,本文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性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收笔。《月球之谜》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贴*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小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我讲解得很少,主要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也展示有关月球的图片,增强小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小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以下几点是我对《月球之谜》的教学反思:

  一、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在撰写《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的时候,经过认真钻研教材,仔细推敲每一句话,设计了非常优美且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入新课程,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浩瀚的宇宙中,有很多很多美丽的星球,每个星球都是一个神秘二独特的未知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离我们最*的星球——月球的奥妙吧!优美且富有山洞里的语言很快地把学生带到了浩瀚神秘的宇宙中,激发了学生探索月球之谜的欲望,使得这节课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接着,我展示了几幅关于月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在这句更具有启发的语言激励下,学生想入非非了,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到了神秘的月球之上。

  看着孩子们充满渴望又浮想联翩的双眼,我知道,我已经激发了他们的学*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兴趣。《月球之谜》这节课每个环节的过渡语,都经过我仔细地推敲、反复的琢磨,使得整节课我的语言都是那样的优美,具有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

  比如:我用“千万年来,月球那特有的美丽使人类折服,人们梦想着早日登上月球,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自然的过渡到第二自然段,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在指导朗读,学*第二自然段后,学生对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月球景色十分奇异。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5

  本文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晧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本课教学目标:

  1、学*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本课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难点是了解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在实施本课时我有如**会﹕

  一、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是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关键

  本课导入我结合本课的.课后练*题﹕“我要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下来”设计导入环节。

  先出示其中的两句诗,通过读使学生达到积累,再要求猜出诗中所说的同一种事物,之后再根据课题设疑,这样使学生在积累中又带着问题有兴致地去读课文,可谓一举两得。

  二、语文课不能少了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对学*语文最适用的方法之一。本课采用的是“高效课堂基本范式”施教,虽然在课上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二十分钟内自己独立学*或者与同学合作学*,但毕竟大多数学生还没能达到能够自学这个能力。况且如果让学生自学,这对设计的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否能达到是个问题,所以我在施教时把自学互动和适当点拨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时教师能及时点拨,同时起到及时检测学生学*的实际情况。

  三、生成让我意想不到

  生字词教学我课前没有想到学生在造句时说出让我意想不到的句子。如用“努力”造句,学生说了一些关于学*的句子,这为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台。

  四、学生是否预*是上好课的关键

  曾几何时,我总认为上公开课让学生预*是作秀的一种,然现在我深深认识到预*是的关键。

  学生如果预*了就会对课文或多或少有了认识,特别是对文中的不懂的生字、句子,他们会请教同学或者通过查字典解决,这为上课教师节省了一些时间。所以课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是上好课的关键。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6

  教学中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为学生提供有关月球图片资料,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遐想的开课语言,给学生插上了相象的翅膀。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用优美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新课: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个星球都是神秘的未知世界。今天让我们走进离我们最*的星球——月球,去探索它的奥妙吧!优美的语言很快地把学生带到了浩瀚神秘的宇宙中.接下来富有激情和感召力的话语,更激发了学生探索月球的情感和欲望,使得这节课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接着,我又在美丽的月空图片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相象: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在我优美的导语中,学生早已想入非非了,飞到了浩瀚的宇宙中,在这句更具有启发的语言激励下,学生已插上了相象的翅膀,飞到了神秘的月球之上。看着孩子们充满渴望又浮想联翩的双眼,我知道,我已经激发了他们的学*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文本的巧妙整合。

  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也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如:在学生了解“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时,我采用图片与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有形象直观的体验。在拓展月球的未解之谜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的未解之谜,使学生又一次给月球蒙上神秘的面纱,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这一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的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孩子们在课前的独学中,充分施展了信息技能,利用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月亮的图片、传说,以及月球的相关知识。指导孩子们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通过群学交流中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幽静的月色图配着舒缓的《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片断和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片断录像。我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

  二、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例如,课文的第一句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由于这句话的生字较多,而且易读错,我通过多媒体画面及多形式的读(范读,指名个别读,齐读)来启发学生“遐想”。再如,在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景色?”来让学生先找出答案,再通过朗读来理解什么是“奇异”,在读后感悟“荒漠”。又如:在学*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通过朗读品味其文字的优美与用词的准确性,达到“读中品”、“读中悟”的目的。整节课以读代讲,书声琅琅。而创新型的学生除了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外,还要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使知识始于课堂,而不止于课堂。我让学生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外布置学生办月球之谜的小报,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当然本课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可欣赏的优美句段不多,因此学生在读文时显得感情较单调,难以调动学*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分类的能力不强,导致在课堂交流里,老师要加强引导,从而使课堂教学时间不够,使本课留下了遗憾。

《月球之谜》语文教学反思7

  以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而不失为一堂语文课?这是我设计教学时的主旨思想。通过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这一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的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孩子们在课前的预*中,充分施展了信息技能,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登月图片和资料的.收集,月球其他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提问,人类对未来月球的计划,分类型分版块的进行幻灯片制作,使学生在交流与扩展时最快速地进入。最可贵的是孩子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能把冗长的网上文字资源提炼成自己所需要的、非常精练明了的一段话或一句话,使人一看便明白,信息能立即输入大脑,使孩子们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迅速接受许多课文以外的新的信息。教师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在资料的展示中,样式灵活,有教师展示,有学生自展,还有全班展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展开交流与对话。

  二、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了语文学*的规律。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这节课,教师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2)

——月球之谜教案优选【十】份

  月球之谜教案 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月球课件

  2、月球资料库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

  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提交纸条

  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

  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皎洁、遐想、荒漠、奥秘、悬挂、环行山、费解)

  7、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你刚才看的图或你课外了解的知识,想一想这些词什么意思?

  8、学生再读课文

  9、这些词中,哪个是你弄明白的?你能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吗?

  10、学生讲解词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用哪些方法明白这些词语的。

  11、师:这些小老师真了不起,用了联系上下文、字理解词等方法自己弄明白不理解的词。其他同学今后也可以学*他们的办法自己去理解词语。把你们学会的词语大声读一遍吧。

  三、想象结合,理解课文

  1、再次出示课件“明月图”

  2、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人们会产生哪些美好的遐想?

  3、学生想象汇报。

  4、师: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这一句吗?(学生练*读,齐读)

  5、因为月球的神秘,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遐想。读读课文,找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月球之谜?

  6、学生回答,出示问句。

  7、读问句

  8、除了课文中提到的6个月球之谜,月球还有未解之谜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学生找出省略号,体会月球之谜还有许多许多)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问题,你对月球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9、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趣,也真会提问题。有的问题课文里已经给我们揭开了谜底,有的没有,接下来就带着你感兴趣的问题再读课文,到电脑资料库中或老师推荐的网站中看看,你能找到哪些问题的谜底,不能找到的你能不能和小伙伴进行大胆的猜想。(小组合作完成)

  10、你刚才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看书找资料的?现在有了什么收获?我想先听听看哪一组小朋友是从课文中揭开谜底的。

  11、是呀,月球上的景象多么奇异,让我们再来读第二段,感受月球上神秘奇异的景象。(齐读第二段)

  12、哪位小科学家对哪个问题你还有自己大胆的猜想,说给大家听听。(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你的设想真有意思,说不定谜底就真的是你想的那样,你的想法很特别,将来你去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大的发现哟……)

  13、刚才同学们对月球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这一轮明月,从古代到现代,我想甚至到将来,人们还会对月球产生新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对月亮的喜爱再来读第一句。

  四、学*写法

  1、月球的神秘令人向往,而《月球之迷》这篇课文也有许多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以下是老师为大家归纳的几种好写法,你能找到他们分别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吗?

  2、出示

  这样写真好……在课文中的哪儿

  大量运用问句,增加文章感染力。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引起读者更多遐想。

  课文里还有许多好的写法呢,比如……

  3、是呀,写一些文章我们也可以仿照《月球之谜》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来试一试,行吗?

  4、出示

  (1)可以写一段话,把你对月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的设想写下来。

  (2)可以仿照课文,查查资料,介绍别的星球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一个题目,比如《月球无水之迷》《月球从哪来?》《神秘的水星》等等。

  5、思考,汇报。

  五、小结结束

  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科学家们在专心地研究太空之谜,回家后就把你们的设想大胆的写出来吧。

  [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第六册的课文,本课主要是通过学*,让学生对月球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思想。本教案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设计。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学*课文后,查阅相关资料,共同探讨月球未解之谜,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料大胆猜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能够引导得好,所以学生在想象方面没有能够打开思路,达不到我预期的目的。

  月球之谜教案 2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月球课件

  2、月球资料库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

  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提交纸条

  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

  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皎洁、遐想、荒漠、奥秘、悬挂、环行山、费解)

  7、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你刚才看的图或你课外了解的知识,想一想这些词什么意思?

  8、学生再读课文

  9、这些词中,哪个是你弄明白的?你能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吗?

  10、学生讲解词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用哪些方法明白这些词语的。

  11、师:这些小老师真了不起,用了联系上下文、字理解词等方法自己弄明白不理解的词。其他同学今后也可以学*他们的办法自己去理解词语。把你们学会的词语大声读一遍吧。

  三、想象结合,理解课文

  1、再次出示课件“明月图”

  2、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人们会产生哪些美好的遐想?

  3、学生想象汇报。

  4、师: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这一句吗?(学生练*读,齐读)

  5、因为月球的神秘,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遐想。读读课文,找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月球之谜?

  6、学生回答,出示问句。

  7、读问句

  8、除了课文中提到的6个月球之谜,月球还有未解之谜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学生找出省略号,体会月球之谜还有许多许多)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问题,你对月球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9、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趣,也真会提问题。有的问题课文里已经给我们揭开了谜底,有的没有,接下来就带着你感兴趣的问题再读课文,到电脑资料库中或老师推荐的网站中看看,你能找到哪些问题的谜底,不能找到的你能不能和小伙伴进行大胆的猜想。(小组合作完成)

  10、你刚才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看书找资料的?现在有了什么收获?我想先听听看哪一组小朋友是从课文中揭开谜底的。

  11、是呀,月球上的景象多么奇异,让我们再来读第二段,感受月球上神秘奇异的景象。(齐读第二段)

  12、哪位小科学家对哪个问题你还有自己大胆的猜想,说给大家听听。(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你的设想真有意思,说不定谜底就真的是你想的那样,你的想法很特别,将来你去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大的发现哟……)

  13、刚才同学们对月球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这一轮明月,从古代到现代,我想甚至到将来,人们还会对月球产生新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对月亮的喜爱再来读第一句。

  四、学*写法

  1、月球的神秘令人向往,而《月球之迷》这篇课文也有许多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以下是老师为大家归纳的几种好写法,你能找到他们分别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吗?

  2、出示

  这样写真好……在课文中的哪儿

  大量运用问句,增加文章感染力。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引起读者更多遐想。

  课文里还有许多好的写法呢,比如……

  3、是呀,写一些文章我们也可以仿照《月球之谜》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来试一试,行吗?

  4、出示

  (1)可以写一段话,把你对月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的设想写下来。

  (2)可以仿照课文,查查资料,介绍别的星球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一个题目,比如《月球无水之迷》《月球从哪来?》《神秘的水星》等等。

  5、思考,汇报。

  五、小结结束

  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科学家们在专心地研究太空之谜,回家后就把你们的设想大胆的写出来吧。

  [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第六册的课文,本课主要是通过学*,让学生对月球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思想。本教案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设计。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学*课文后,查阅相关资料,共同探讨月球未解之谜,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料大胆猜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能够引导得好,所以学生在想象方面没有能够打开思路,达不到我预期的目的。

  月球之谜教案 3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卡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准备:概念图作品、站、幻想画、神话传说

  教学时间:5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二、学*课文,解疑问答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三、网络探究,自主学*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选择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登入主题网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高智慧学*,小组讨论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银河系等等,为什么会出现哥伦比亚事件?为什么今年美国对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难的新闻牵动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知道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么科学进步的含义仅此而已吗?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学进步=牺牲+探索+…+…+…+…启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填写不等式。说出相应的理由

  小组活动:按照形状相同的规律划分小组,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按照颜色分组到别的小组讨论,了解别人的想法,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组,修改本组的观点,红色留下负责解释本组的想法,全班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六、教后反思

  每次上过类似今天这种情况的网络课,总是引发很多的思考和争议,许多人关心的总是他与语文课的关系,把脱离语文教学目标和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强有力的驳斥论据,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认为我是不是脱离了目标,在走俏啊?在确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体现课程与技术的整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学*方式的变革,体现多元智能学*,最终实现融合性学*,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形成为最有力的说明!

  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学策略的设计最为重要,同样,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策略的设计

  这个主题活动,我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问题的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的框架,那么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这种思维的启发,相信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惯,继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惯。

  1、你知道什么?关于月球的知识你了解多少,是对以前知识的一个积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惯。

  3、你怎样知道的?对于学*的方法和途径的认识。

  4、你学到了什么?总结学生经验。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键要设计好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的设计要体现高级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师在设计“科学进步=探索+…+…”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具体事例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二、活动策略的设计

  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通过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次问题接龙,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比赛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而且精彩有价值,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月球上有传染病毒吗?”“月球和地球哪个的年寿高?”“月球的尘土具有杀菌的作用吗?”另一个活动是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到别的小组吸取经验,回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表达、倾听、再思维的能力,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组织形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相当的重要。

  三、评价策略的设计

  这堂课中我认为比较失败的就是没有很好的体现评价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学生精彩的展示还是小组活动,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显得有些干瘪,吝啬,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上好课重要标准,另外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自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登月以来,根据对月球的多次实地勘探和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土壤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人类对月球的面貌已有了较多的了解。科学家认为,月球和地球所具有的元素基本是相同的,月球上的岩石比地球上的还要古老。月球上空气稀薄,大气成分比较复杂,通常在黑夜时由40%的氢,40%的氖和20%的氦组成.到日出时还会加入少量的甲烷和氨等。

  月球上共有30多万座环形山,星罗械市,彼此环抱,其中最大的一座环形山,直径*300千米,海拔高达6000千米,十分壮观。遗憾的是,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源,这些山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十分荒凉。因此,解决月球上的供水问题是困扰科学家一个难题,多年来,人们提出各种设想。有一个方法是:采掘月球上储存量极为丰富的氧化铁,用太阳能熔化炉进行熔炼,使其放出大量的氧,与运输飞船从太空中收集制取的液态氮相结合,来生成水。

  由于月球上的空气太稀薄,原本大量存于太阳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的“氦一3”喷射出来,直接降落到月球表面的沙粒、岩石中,大约有100万吨左右。这是对人类最具吸引力的宝藏。因为它比地球上核电站所用的氘原料的放射性要低得多。若能大量开采,不但可供月球开发之用,还可成为地球21

  世纪用之不竭的核原料。

  月球的白天和夜间持续时间都长达半月之久,白天气温高达127℃,夜问温度又低达零下183度,这是月球上没有人烟和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科学家通过对月球的一些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月球很可能是一个空心球体。基于这一认识,有朝一日,就可在月球表面打一条通道,进入月球地壳深处的“地下月宫”,在那里建造一座适于人类居住的‘地下城”。这样,乘坐飞船奔月的旅游者,可在这座“地下城”找到过夜的旅馆。当然,科技工作者就可以以这座地下城为基地,从事月球资源勘探、太空产品生产、天文观测等活动。

  小朋友,我们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是不是发现天上的那个大月亮经常变样儿啊?是呀,它时而像一个大银盘高挂夜空;时而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斜桂树梢。那么,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呢?

  原来呀,月亮和地球就像一对好邻居,它们呀,共同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叫做地月系。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的时候,它与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也在不停变化着。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的光。当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背对着太阳的时候,月亮就不亮了,小朋友们整夜也见不到月亮,这就叫朔,也就是爸爸妈妈常说的新月了。

  新月以后的两三天呀,月亮沿着轨道慢慢转过来了,太阳的光逐渐照亮它向着地球的这半边的边缘了,于是,小朋友们在夜空中就能看见一钩弯弯的小月牙了,这时,月亮的样子就像漂亮阿姨额头上弯弯细细的眉毛,这时的月亮叫做弯月或是娥眉月。

  打这以后,月亮继续转呀转,它对着地球的这半边,一天比一天多地照到了太阳光,于是,我们所看到的弯月牙儿也就一天比一天“胖”了,到了第七八天,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边,有一半照到了阳光,我们在晚上就看到了如同半块大烧饼似的月亮,这叫做上弦月。以后再渐渐地变成凸月。

  后来,月亮慢慢转到太阳相对的一面去,它那对着地球的半面,受到阳光照射的面积也就越来越大了。当地球被太阳和月亮“夹”在中间的时候,月亮的受光部分便完全对着地球,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玉盘似的又圆又亮的月亮,这就是满月,也叫望月。

  满月照射的时问非常短,只有一两天。往后,月亮又继续转,它向着地球的受光部分又慢慢变小,先变成凸月,又变成半圆形的,这就是下弦月了。

  从这以后呀,小朋友们会发现我们那个挂在天上的大月亮又一天一天地变“瘦”下去,成为残月,最后又变成弯弯细细的了。再过一两天,月亮就会再次消失,朔又来临。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时,你也许会想:月亮上面有什么东西?它和地球一样吗?月亮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不但你在想,也一直是科学家在探索研究的课题。古往今来,风风雨雨,人们为了探索月亮的秘密曾经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月球离我们有38.4万千米远,假如乘喷气式飞机,从地球飞到月球要18天才能到达。不过,喷气式飞机是离不开地球的。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用宇宙飞船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去探索月球上的秘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美国的两个宇航员。他们在1969年7月20日乘阿波罗11号登月载人宇宙飞船在月球上着陆,进行了探险。他俩看到了人们在地球上无法看到的景象,证实了许多科学家们的猜想。他俩还在月球上做了一些实验,并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等带到了地球。

  回到地球上,他俩回忆:登上月球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象。在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白云在空中飘浮,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可是,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洞洞的,月球的“地面”上却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天空中的星星分外明亮,似乎直瞪瞪地盯着你;月球的一边高悬着一个大蓝球──地球。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只有岩石、环形的高山和尘土,处处是一片荒凉,静得出奇。

  科学家们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东西进行了各种化验,化验结果表明,还有许多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

  ──显微镜下的月球石块,在坑坑洼洼的'石面上布满了一层玻璃质的东西,还在闪闪发光。

  ──月球尘土,经化验,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它竟有一半是有棱有角的玻璃粉。

  月球上的玻璃质为什么这么多呢?真是个难解的谜!

  从月球取回的样品中,还发现了一些铁质颗粒。奇怪的是带回来放了那样久的铁质颗粒一直未生锈,拿去做生锈实验,也还是不生锈,这又是一个谜。

  科学家们把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尘土撒到地球的细菌上,试试月球的尘土能不能像地球尘土那样成为细菌的温床?

  咦?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月球上的尘土能杀死细菌?怎么会有这种特殊的杀菌能力呢?又是一个谜!

  科学家们还用植物做试验,把玉米种在月球尘土里,它的生长和在地球土壤里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同。水藻在月球尘土里长得特别鲜嫩青绿。这是什么原因?又是一个谜!

  玄武岩是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岩石。月球中有玄武岩,这证明月球早先有过火山活动。分析这些岩石,估计出它的年龄已有46亿岁了。但是,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有40亿年的石块。难道月球的年龄比地球的年龄大吗?又是一个谜!

  小朋友们,月球之谜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揭开,神秘的宇宙在向你们召唤,努力学*吧!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太阳光射到地球要花8分钟的时间,*均行程足足有15000万千米;而月球到地球的*均距离却只有384404千米,约相当于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而月球环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却等于地球上的27.3天。地球自西向东绕轴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也就是地球的一个昼夜;而月球自转的周期却正好等于它公转一周的周期,所以月球的一天就相当于地球的一个月。

  月球白天与黑夜的时间约各相当于地球的两个星期。由于月球公转和自转的周期相等,所以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另一面背着地球,从地球只能看到月球表面面积的59%,约相当于南美洲这么大一块区域。当登月飞船飞到月球的背面,无线电通信就会被阻隔而中断,所以飞船登月的地点,都选择对地的一面。人们用光学望远镜、雷达来研究月球,都只能局限于它的正面,对它的背面则一无所知。自1959年以来,发射了月球探测器,才逐步解开了月球背面的千古奇谜!月球的引力造成地球上海洋的潮汐涨落,同时它对地球某些部分的作用,使地球呈现梨形。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也使月球正面有明显的鼓起。

  地球的*均直径为12742千米,是太阳系中比较小的行星;月球的*均直径为3475.8千米,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是太阳系中比较大的卫星。所以天文学家常常把地球月球系统当作一组美丽的双行星。月球表面面积为3800万*方千米,相当于地球表面面积的十四分之一,比亚洲的面积略为大一些。月球的体积是220亿立方千米,相当于地球体积的49分之一。月球的质量为地球的1.23%,约为7350×(10的16次方)吨。月球*均密度为3.34克/厘米,而地球的*均密度则为5.52克/厘米,这表明月球内部不像地球那样有一个比较紧密的核心。

  月面的重力差不多只相当于地面重力的六分之一,一个在地面上重60千克的人,在月面上只重10千克。如果在月面上跳高,人的重心提高的高度约可等于在地面提高的6倍,一个跳高运动员可以跳离月面8米多,已是世界纪录的3倍多了。如果举重,人们可举起6倍于地面的重量,而月面力拔千斤并非难事。在月面上物体下落要比地面上慢得多,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例如从20米高的地方垂直抛下一块石子,在地球上2秒钟就可落地,但是在月球上却需要5秒钟。

  月球以前是否有过大气,至今科学家尚无定论。如果月球在几十亿年前确曾有过大气的话,由于它的重力小,无法吸住保留,也早逸散到宇宙空间去了。月面上既无大气存在,自然就没有风、云、雨、雪、雾、雹、霜、露、晕、虹、霓等气候变化,也就没有什么春夏秋冬的季节。但因月面上没有大气和水可以调节温度,使太阳照射的热量有93%为月面所吸收,而地球只吸收57%,因此月球白天在太阳照射下,特别炎热,中午温度可达127℃,斜射时随着阳光斜度的变化逐渐降低到50℃以下;白天阴影处为-65℃;夜晚由于月面散热特别快,夜晚时间又特别长,所以非常寒冷,至黎明前为-183℃,能使温度计中的水银冻结,真不愧为广寒宫了!太阳除了辐射热外,还发出放射线,轰击月球。这种放射线的突然爆发,对登月的航天员也是非常危险的。

  由于月球没有空气传送声波,所以真是万籁俱寂,连登月的航天员彼此之间讲话,也要用无线电通过耳机才能听到。月球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反射和散射光,所以在阳光下特别光亮,比地球上的亮度约大100倍,而在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几乎是绝对的黑暗无光,其明暗对比十分强烈。因此在月球上白天的天空也呈黑色,不像地球蓝天白云那样的明媚绮丽。在月面上看地球,像在地面上看月球一样,从升起到落下的27天中,也有新月形、半月形、满月形的变化。更奇妙的是,随着人在月球上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地球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在南方、西方和北方。如果站在月球正面的中心区域,则可看到地球一直悬挂在天顶附*。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既大又亮,视直径大约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3倍。地光比月光明亮数十倍,在月球上的夜晚,尽可以阅读书报。

  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月球有明有暗,暗区很*坦,而发亮的明区则高低不*。暗区称为月海,明区称为高地,高地约占月球正面面积的60%。月球上有着起伏的山峰、崎岖的高地、广阔的*原、深长的峡谷,还分布着小川、山脊、石壁和断层。在陨石亿万年的不断撞击下将月球表面的岩石撞击成灰尘,因此使月面覆盖着一层尘土。月面上到处有着形如环形山的坑穴,数量在百万个以上。登高遥望,真是千疮百孔。直径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边缘的克拉维斯环形山,直径达256千米左右,最小的坑穴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环形山的高度有高达5000米以上的。坑穴深浅不一,最深的坑穴达好几千米。

  月球上的山脉和地球上差不多,但峰峦更为峻峭,大都环绕着“月海”,其数量比环形山少得多。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降落地点亚*宁山脉为月球正面最长的山脉,蜿蜒多600千米。“阿波罗17”号飞船降落在金牛山脉地区。这里群山环抱,巨石参差,坑洼崎岖,地质复杂,在表面上是一层深色物质,而且历史久远,可找到月球初期的岩石。在附*又可拾取可能是*期火山爆发的尘土,所以容易引起兴趣不同的科学家们的注意。过去虽测量过月球1000多座山峰的高度,其中有6座山峰高达6000米以上,月球正面的莱布尼兹山脉的最高峰据信高达9千米,超过地球的最高峰。

  地球上的地震,每年达几百万次,而月球的月震每年仅三四百次,因此月球被称为“寂静的天体”。而在震动的强度方面,地球每年*均释放出的地震能量比月球释放出的月震能量要大50亿倍。月震同地震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月震波在月球内部要经过多次的回波反射,一般震波要持续1小时以上;而地震波回波反射次数很少。例如,美国阿波罗飞船与运载火箭“土星5”号第三级分离后,火箭即循另一条轨道在飞船之前先到月球,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撞击月球,其威力相当于11吨TNT炸药的爆炸,炸开直径约40米、深为20米的巨坑,使月球震动达3小时20分钟之久,而如果在地球通常只会震动几秒钟而已。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对地球具有引潮力的作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证实,月球引潮力不仅能诱发地震、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对地球的天气气候也有影响。

  首先,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如大家所知,月球和地球作为两个不同的天体,相互之间具有引力作用,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变化在5度以内。但是如果没有月球,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会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由0—50度变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大幅度变化,最终将使地球成为生物无法生存的环境。

  其次,月球引潮力还会掀动大气,形成所谓的“气潮”。气潮可以影响气压和天气,比如满月时的气压就往往较低,古希腊人认为新月两头发红连续三个夜晚,就要当心发生风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也发现,全美国最厉害的暴风雨发生在新月后1—3天或月圆后的3—5天。因此,有人主张在预报天气时应考虑月相。

  另外,月圆之夜地球还会稍许变暖。这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气候学专家罗伯特·巴林和兰德尔·塞维尼通过分析气象卫星的观测结果后发现的。在过去的15年间,气象卫星精确测定了月光照射后产生的地球表面温度的细微变化,结果发现满月时地球的*均气温上升了0.017摄氏度。实际上,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是通过对太阳光的反射向地球传送热量的,满月之际亮度最高,此时照射到地面上的月光大约携带着每*方米0.0102瓦的热量。

  月球之谜教案 4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课题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离我们最*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月球之谜)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

  师: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你说(指名说)你真了不起能联想到写月亮的诗句,你说(指名说)你想到了杨利伟叔叔登月的情景,掌声送给他。你说(指名说)哦,你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看来咱们班的孩子知识面真广。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去读读课文《月球之谜》,注意在读的时候画出生字新词,练*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练*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想想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

  悬挂 遐想 奥秘 努力 土壤

  细菌 水藻 一项 估计 皎洁

  师:好了吗?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刚才咱们班的孩子读书的*惯非常好。谁愿意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好,你来。(指名当老师带读)。你读得真棒,不仅读得对,声音又响。

  还有谁想读?(指名读)你来读。

  那组愿意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第3组开火车读。

  读着读着,你们有不理解的词?你说。(指名提不理解的词)水藻不理解?谁能帮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水藻类植(师出示水藻图片做简单介绍)。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第1小组代表来读。要注意读准遐想的“遐”字。

  请第2小组代表读2小节,

  第3小组的代表读3、4小节。

  请第4小组的代表读5、6、7小节。

  看来你们都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真不错。

  4、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速搜索的游戏,谁能用最快地的速度把课文中带有“遐想”(出示词语)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你说---[大家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找到了]

  师: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最勇敢,请你把手举起来,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你来读---[读得很流利,声音真大声,不愧是我们班上最勇敢的孩子]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找到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读。

  5、换词,展开遐想,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xuán)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这里的“遐想”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呢?--你说---想象 你说---幻想 你说--猜想---大家的词汇量真不少。

  师:面对这一轮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生:神话)师:是啊,自古以来,月亮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如果生:问题 )师:(书本上的)

  (非书本上的)师:你是个爱提的问题的孩子,真棒!

  (如果生:古诗)师:月亮这么神秘、这么美,许多文人墨客和伟大的诗人都情不自禁地写下古诗来赞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你说-你说--我仿佛看见了一位小小诗人。

  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你说

  师:过渡:面对这轮明月,我们有多少美好的遐想呀!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登陆月球吧!

  三、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月亮的荒凉)

  1、看录像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月球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你说—月球是个寂寞的星球---你说,月球是个荒凉的星球(板:荒凉)[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月球是一片荒漠呢?谁来读一读---你来读---(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师:是啊,月球之所以荒无人烟,都是因为月球上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资源和生命。谁能把这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因为月球上___________,所以说月球__________。)

  你说---你说---你说 ----对,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_,所以说月球是一片荒漠_。

  4、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5、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6、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名读句子,说说“费解”的意思。)

  7、月球就这几个现象令人费解吗?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交流。)

  8、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真的探索对美丽的月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于我们来说是种种不解之谜,希望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努力探索揭开这团团迷雾。

  9、同学们,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0、(老师扮演记者角色)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提问:(1)在登上月球时,你看到了什么?(2) 月球与我们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3)这些谜底能揭开吗?

  四、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探索

  未解之谜

  月球之谜教案 5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

  体现教学方式与学*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学*地位受到一定束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

  月球之谜教案 6

  一、设计理念。

  探索奥秘,是人类的天性,因为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说,谜是推动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动力。让孩子们从小就心中有谜,试图去解开这些谜,这本身就是一个孕育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本教学设计力图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使之成为持续学*和进步的动力。怎样才能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呢?语文课有语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去敞亮,去点染。

  二、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统一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同学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五、教学难点。

  因为月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月球上久留,只能从月球上采集一些标本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有关月球的知识是知之甚少的。依据此点和对教材的分析,特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六、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具体方法有:

  1、创设情景法:

  《月球之谜》一课描写了月球奇异的景色。对于月球上面的神秘之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于是我利用悠悠课堂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合作探究法:

  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3、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会拉*。

  《月球之谜》这一课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及学*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同时,由课文第一段导入,既使学生重温了上节课学*的内容,也为新课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好吗?(揭示题目,板书)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1、学*第二段和资料袋。

  (1)出示课件演示:

  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录象,整体感知。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秘的景象。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以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指名读)

  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地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体验读书的快乐。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简直太不一样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2、学*月球的未解之谜。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针对这一理念,这一环节我采用读→找→议→诵的学*方法,自学第3~6自然段。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谜。宇航员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发现了哪些未解之谜?

  (1)自己小声读一读3~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实验?仔细读一读,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这一环节让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决问题及遇到的困难。

  (3)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着眼于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4)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5)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了没有揭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教学中以知谜、探谜为主线,进行探究性学*,激发学生探究科学、不断质疑的兴趣。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参与、自主学*,培养了浓厚的学*语文的兴趣。

  (三)发散思维,拓展练*。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同时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决心。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丰富自己的积累,感受诗句的优美。

  3、课后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月球资料。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四)总结全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同学们和科学家们一样都对月球有很大的兴趣,有志气有决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会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齐读)

  板书设计:

  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月球之谜教案 7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我国宇航员就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e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二、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三、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月球之谜教案 8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卡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准备:概念图作品、站、幻想画、神话传说

  教学时间:5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二、学*课文,解疑问答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三、网络探究,自主学*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选择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登入主题网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高智慧学*,小组讨论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银河系等等,为什么会出现哥伦比亚事件?为什么今年美国对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难的新闻牵动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知道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么科学进步的含义仅此而已吗?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学进步=牺牲+探索+…+…+…+…启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填写不等式。说出相应的理由

  小组活动:按照形状相同的规律划分小组,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按照颜色分组到别的小组讨论,了解别人的想法,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组,修改本组的观点,红色留下负责解释本组的想法,全班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六、教后反思

  每次上过类似今天这种情况的网络课,总是引发很多的思考和争议,许多人关心的总是他与语文课的关系,把脱离语文教学目标和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强有力的驳斥论据,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认为我是不是脱离了目标,在走俏啊?在确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体现课程与技术的整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学*方式的变革,体现多元智能学*,最终实现融合性学*,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形成为最有力的说明!

  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学策略的设计最为重要,同样,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策略的设计

  这个主题活动,我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问题的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的框架,那么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这种思维的启发,相信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惯,继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惯。

  1、你知道什么?关于月球的`知识你了解多少,是对以前知识的一个积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惯。

  3、你怎样知道的?对于学*的方法和途径的认识。

  4、你学到了什么?总结学生经验。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键要设计好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的设计要体现高级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师在设计“科学进步=探索+…+…”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具体事例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二、活动策略的设计

  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通过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次问题接龙,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比赛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而且精彩有价值,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月球上有传染病毒吗?”“月球和地球哪个的年寿高?”“月球的尘土具有杀菌的作用吗?”另一个活动是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到别的小组吸取经验,回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表达、倾听、再思维的能力,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组织形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相当的重要。

  三、评价策略的设计

  这堂课中我认为比较失败的就是没有很好的体现评价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学生精彩的展示还是小组活动,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显得有些干瘪,吝啬,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上好课重要标准,另外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自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登月以来,根据对月球的多次实地勘探和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土壤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人类对月球的面貌已有了较多的了解。科学家认为,月球和地球所具有的元素基本是相同的,月球上的岩石比地球上的还要古老。月球上空气稀薄,大气成分比较复杂,通常在黑夜时由40%的氢,40%的氖和20%的氦组成.到日出时还会加入少量的甲烷和氨等。

  月球上共有30多万座环形山,星罗械市,彼此环抱,其中最大的一座环形山,直径*300千米,海拔高达6000千米,十分壮观。遗憾的是,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源,这些山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十分荒凉。因此,解决月球上的供水问题是困扰科学家一个难题,多年来,人们提出各种设想。有一个方法是:采掘月球上储存量极为丰富的氧化铁,用太阳能熔化炉进行熔炼,使其放出大量的氧,与运输飞船从太空中收集制取的液态氮相结合,来生成水。

  由于月球上的空气太稀薄,原本大量存于太阳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的“氦一3”喷射出来,直接降落到月球表面的沙粒、岩石中,大约有100万吨左右。这是对人类最具吸引力的宝藏。因为它比地球上核电站所用的氘原料的放射性要低得多。若能大量开采,不但可供月球开发之用,还可成为地球21

  世纪用之不竭的核原料。

  月球的白天和夜间持续时间都长达半月之久,白天气温高达127℃,夜问温度又低达零下183度,这是月球上没有人烟和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科学家通过对月球的一些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月球很可能是一个空心球体。基于这一认识,有朝一日,就可在月球表面打一条通道,进入月球地壳深处的“地下月宫”,在那里建造一座适于人类居住的‘地下城”。这样,乘坐飞船奔月的旅游者,可在这座“地下城”找到过夜的旅馆。当然,科技工作者就可以以这座地下城为基地,从事月球资源勘探、太空产品生产、天文观测等活动。

  小朋友,我们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是不是发现天上的那个大月亮经常变样儿啊?是呀,它时而像一个大银盘高挂夜空;时而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斜桂树梢。那么,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呢?

  原来呀,月亮和地球就像一对好邻居,它们呀,共同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叫做地月系。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的时候,它与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也在不停变化着。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的光。当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背对着太阳的时候,月亮就不亮了,小朋友们整夜也见不到月亮,这就叫朔,也就是爸爸妈妈常说的新月了。

  新月以后的两三天呀,月亮沿着轨道慢慢转过来了,太阳的光逐渐照亮它向着地球的这半边的边缘了,于是,小朋友们在夜空中就能看见一钩弯弯的小月牙了,这时,月亮的样子就像漂亮阿姨额头上弯弯细细的眉毛,这时的月亮叫做弯月或是娥眉月。

  打这以后,月亮继续转呀转,它对着地球的这半边,一天比一天多地照到了太阳光,于是,我们所看到的弯月牙儿也就一天比一天“胖”了,到了第七八天,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边,有一半照到了阳光,我们在晚上就看到了如同半块大烧饼似的月亮,这叫做上弦月。以后再渐渐地变成凸月。

  后来,月亮慢慢转到太阳相对的一面去,它那对着地球的半面,受到阳光照射的面积也就越来越大了。当地球被太阳和月亮“夹”在中间的时候,月亮的受光部分便完全对着地球,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玉盘似的又圆又亮的月亮,这就是满月,也叫望月。

  满月照射的时问非常短,只有一两天。往后,月亮又继续转,它向着地球的受光部分又慢慢变小,先变成凸月,又变成半圆形的,这就是下弦月了。

  从这以后呀,小朋友们会发现我们那个挂在天上的大月亮又一天一天地变“瘦”下去,成为残月,最后又变成弯弯细细的了。再过一两天,月亮就会再次消失,朔又来临。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时,你也许会想:月亮上面有什么东西?它和地球一样吗?月亮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不但你在想,也一直是科学家在探索研究的课题。古往今来,风风雨雨,人们为了探索月亮的秘密曾经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月球离我们有38.4万千米远,假如乘喷气式飞机,从地球飞到月球要18天才能到达。不过,喷气式飞机是离不开地球的。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用宇宙飞船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去探索月球上的秘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美国的两个宇航员。他们在1969年7月20日乘阿波罗11号登月载人宇宙飞船在月球上着陆,进行了探险。他俩看到了人们在地球上无法看到的景象,证实了许多科学家们的猜想。他俩还在月球上做了一些实验,并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等带到了地球。

  回到地球上,他俩回忆:登上月球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象。在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白云在空中飘浮,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可是,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洞洞的,月球的“地面”上却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天空中的星星分外明亮,似乎直瞪瞪地盯着你;月球的一边高悬着一个大蓝球──地球。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只有岩石、环形的高山和尘土,处处是一片荒凉,静得出奇。

  科学家们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东西进行了各种化验,化验结果表明,还有许多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

  ──显微镜下的月球石块,在坑坑洼洼的石面上布满了一层玻璃质的东西,还在闪闪发光。

  ──月球尘土,经化验,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它竟有一半是有棱有角的玻璃粉。

  月球上的玻璃质为什么这么多呢?真是个难解的谜!

  从月球取回的样品中,还发现了一些铁质颗粒。奇怪的是带回来放了那样久的铁质颗粒一直未生锈,拿去做生锈实验,也还是不生锈,这又是一个谜。

  科学家们把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尘土撒到地球的细菌上,试试月球的尘土能不能像地球尘土那样成为细菌的温床?

  咦?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月球上的尘土能杀死细菌?怎么会有这种特殊的杀菌能力呢?又是一个谜!

  科学家们还用植物做试验,把玉米种在月球尘土里,它的生长和在地球土壤里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同。水藻在月球尘土里长得特别鲜嫩青绿。这是什么原因?又是一个谜!

  玄武岩是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岩石。月球中有玄武岩,这证明月球早先有过火山活动。分析这些岩石,估计出它的年龄已有46亿岁了。但是,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有40亿年的石块。难道月球的年龄比地球的年龄大吗?又是一个谜!

  小朋友们,月球之谜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揭开,神秘的宇宙在向你们召唤,努力学*吧!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太阳光射到地球要花8分钟的时间,*均行程足足有15000万千米;而月球到地球的*均距离却只有384404千米,约相当于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而月球环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却等于地球上的27.3天。地球自西向东绕轴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也就是地球的一个昼夜;而月球自转的周期却正好等于它公转一周的周期,所以月球的一天就相当于地球的一个月。

  月球白天与黑夜的时间约各相当于地球的两个星期。由于月球公转和自转的周期相等,所以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另一面背着地球,从地球只能看到月球表面面积的59%,约相当于南美洲这么大一块区域。当登月飞船飞到月球的背面,无线电通信就会被阻隔而中断,所以飞船登月的地点,都选择对地的一面。人们用光学望远镜、雷达来研究月球,都只能局限于它的正面,对它的背面则一无所知。自1959年以来,发射了月球探测器,才逐步解开了月球背面的千古奇谜!月球的引力造成地球上海洋的潮汐涨落,同时它对地球某些部分的作用,使地球呈现梨形。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也使月球正面有明显的鼓起。

  地球的*均直径为12742千米,是太阳系中比较小的行星;月球的*均直径为3475.8千米,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是太阳系中比较大的卫星。所以天文学家常常把地球月球系统当作一组美丽的双行星。月球表面面积为3800万*方千米,相当于地球表面面积的十四分之一,比亚洲的面积略为大一些。月球的体积是220亿立方千米,相当于地球体积的49分之一。月球的质量为地球的1.23%,约为7350×(10的16次方)吨。月球*均密度为3.34克/厘米,而地球的*均密度则为5.52克/厘米,这表明月球内部不像地球那样有一个比较紧密的核心。

  月面的重力差不多只相当于地面重力的六分之一,一个在地面上重60千克的人,在月面上只重10千克。如果在月面上跳高,人的重心提高的高度约可等于在地面提高的6倍,一个跳高运动员可以跳离月面8米多,已是世界纪录的3倍多了。如果举重,人们可举起6倍于地面的重量,而月面力拔千斤并非难事。在月面上物体下落要比地面上慢得多,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例如从20米高的地方垂直抛下一块石子,在地球上2秒钟就可落地,但是在月球上却需要5秒钟。

  月球以前是否有过大气,至今科学家尚无定论。如果月球在几十亿年前确曾有过大气的话,由于它的重力小,无法吸住保留,也早逸散到宇宙空间去了。月面上既无大气存在,自然就没有风、云、雨、雪、雾、雹、霜、露、晕、虹、霓等气候变化,也就没有什么春夏秋冬的季节。但因月面上没有大气和水可以调节温度,使太阳照射的热量有93%为月面所吸收,而地球只吸收57%,因此月球白天在太阳照射下,特别炎热,中午温度可达127℃,斜射时随着阳光斜度的变化逐渐降低到50℃以下;白天阴影处为-65℃;夜晚由于月面散热特别快,夜晚时间又特别长,所以非常寒冷,至黎明前为-183℃,能使温度计中的水银冻结,真不愧为广寒宫了!太阳除了辐射热外,还发出放射线,轰击月球。这种放射线的突然爆发,对登月的航天员也是非常危险的。

  由于月球没有空气传送声波,所以真是万籁俱寂,连登月的航天员彼此之间讲话,也要用无线电通过耳机才能听到。月球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反射和散射光,所以在阳光下特别光亮,比地球上的亮度约大100倍,而在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几乎是绝对的黑暗无光,其明暗对比十分强烈。因此在月球上白天的天空也呈黑色,不像地球蓝天白云那样的明媚绮丽。在月面上看地球,像在地面上看月球一样,从升起到落下的27天中,也有新月形、半月形、满月形的变化。更奇妙的是,随着人在月球上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地球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在南方、西方和北方。如果站在月球正面的中心区域,则可看到地球一直悬挂在天顶附*。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既大又亮,视直径大约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3倍。地光比月光明亮数十倍,在月球上的夜晚,尽可以阅读书报。

  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月球有明有暗,暗区很*坦,而发亮的明区则高低不*。暗区称为月海,明区称为高地,高地约占月球正面面积的60%。月球上有着起伏的山峰、崎岖的高地、广阔的*原、深长的峡谷,还分布着小川、山脊、石壁和断层。在陨石亿万年的不断撞击下将月球表面的岩石撞击成灰尘,因此使月面覆盖着一层尘土。月面上到处有着形如环形山的坑穴,数量在百万个以上。登高遥望,真是千疮百孔。直径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边缘的克拉维斯环形山,直径达256千米左右,最小的坑穴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环形山的高度有高达5000米以上的。坑穴深浅不一,最深的坑穴达好几千米。

  月球上的山脉和地球上差不多,但峰峦更为峻峭,大都环绕着“月海”,其数量比环形山少得多。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降落地点亚*宁山脉为月球正面最长的山脉,蜿蜒多600千米。“阿波罗17”号飞船降落在金牛山脉地区。这里群山环抱,巨石参差,坑洼崎岖,地质复杂,在表面上是一层深色物质,而且历史久远,可找到月球初期的岩石。在附*又可拾取可能是*期火山爆发的尘土,所以容易引起兴趣不同的科学家们的注意。过去虽测量过月球1000多座山峰的高度,其中有6座山峰高达6000米以上,月球正面的莱布尼兹山脉的最高峰据信高达9千米,超过地球的最高峰。

  地球上的地震,每年达几百万次,而月球的月震每年仅三四百次,因此月球被称为“寂静的天体”。而在震动的强度方面,地球每年*均释放出的地震能量比月球释放出的月震能量要大50亿倍。月震同地震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月震波在月球内部要经过多次的回波反射,一般震波要持续1小时以上;而地震波回波反射次数很少。例如,美国阿波罗飞船与运载火箭“土星5”号第三级分离后,火箭即循另一条轨道在飞船之前先到月球,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撞击月球,其威力相当于11吨TNT炸药的爆炸,炸开直径约40米、深为20米的巨坑,使月球震动达3小时20分钟之久,而如果在地球通常只会震动几秒钟而已。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对地球具有引潮力的作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证实,月球引潮力不仅能诱发地震、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对地球的天气气候也有影响。

  首先,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如大家所知,月球和地球作为两个不同的天体,相互之间具有引力作用,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变化在5度以内。但是如果没有月球,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会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由0—50度变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大幅度变化,最终将使地球成为生物无法生存的环境。

  其次,月球引潮力还会掀动大气,形成所谓的“气潮”。气潮可以影响气压和天气,比如满月时的气压就往往较低,古希腊人认为新月两头发红连续三个夜晚,就要当心发生风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也发现,全美国最厉害的暴风雨发生在新月后1—3天或月圆后的3—5天。因此,有人主张在预报天气时应考虑月相。

  另外,月圆之夜地球还会稍许变暖。这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气候学专家罗伯特·巴林和兰德尔·塞维尼通过分析气象卫星的观测结果后发现的。在过去的15年间,气象卫星精确测定了月光照射后产生的地球表面温度的细微变化,结果发现满月时地球的*均气温上升了0.017摄氏度。实际上,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是通过对太阳光的反射向地球传送热量的,满月之际亮度最高,此时照射到地面上的月光大约携带着每*方米0.0102瓦的热量。

  月球之谜教案 9

  【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质疑入谜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片。

  (配有音乐、字幕和朗诵: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诵完后,音乐犹在。)

  2、师述:

  望着它,你会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二、自主感悟,读文寻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读过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相机理解费解、奇异等词语,并指导读相关的语句。

  出示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课件:指导读第2自然段,读出奇异之美。面对这奇异的景色,你有哪些疑惑?

  2、默读,画出文中的月球之谜。指导读出问的语气。

  三、合作探究,小组探谜

  1、猜谜:

  你对哪些谜最感兴趣?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它们进行一下自己的猜想。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天文学家呢!

  2、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

  3、月球资料展示:

  ⑴ 同学之间自由交流、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最感兴趣的资料。

  ⑵ 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

  四、积累拓展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2、鼓励学生上本年级的阅读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发表感想。

  〖板书设计

  月球之迷

  神秘 费解

  月球之谜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月球课件

  2、月球资料库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

  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提交纸条

  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

  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皎洁、遐想、荒漠、奥秘、悬挂、环行山、费解)

  7、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你刚才看的图或你课外了解的知识,想一想这些词什么意思?

  8、学生再读课文

  9、这些词中,哪个是你弄明白的?你能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吗?

  10、学生讲解词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用哪些方法明白这些词语的。

  11、师:这些小老师真了不起,用了联系上下文、字理解词等方法自己弄明白不理解的词。其他同学今后也可以学*他们的办法自己去理解词语。把你们学会的词语大声读一遍吧。

  三、想象结合,理解课文

  1、再次出示课件“明月图”

  2、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人们会产生哪些美好的遐想?

  3、学生想象汇报。

  4、师: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这一句吗?(学生练*读,齐读)

  5、因为月球的神秘,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遐想。读读课文,找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月球之谜?

  6、学生回答,出示问句。

  7、读问句

  8、除了课文中提到的6个月球之谜,月球还有未解之谜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学生找出省略号,体会月球之谜还有许多许多)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问题,你对月球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9、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趣,也真会提问题。有的问题课文里已经给我们揭开了谜底,有的没有,接下来就带着你感兴趣的问题再读课文,到电脑资料库中或老师推荐的网站中看看,你能找到哪些问题的谜底,不能找到的你能不能和小伙伴进行大胆的猜想。(小组合作完成)

  10、你刚才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看书找资料的?现在有了什么收获?我想先听听看哪一组小朋友是从课文中揭开谜底的。

  11、是呀,月球上的景象多么奇异,让我们再来读第二段,感受月球上神秘奇异的景象。(齐读第二段)

  12、哪位小科学家对哪个问题你还有自己大胆的猜想,说给大家听听。(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你的设想真有意思,说不定谜底就真的是你想的那样,你的想法很特别,将来你去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大的发现哟……)

  13、刚才同学们对月球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这一轮明月,从古代到现代,我想甚至到将来,人们还会对月球产生新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对月亮的喜爱再来读第一句。

  四、学*写法

  1、月球的神秘令人向往,而《月球之迷》这篇课文也有许多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以下是老师为大家归纳的几种好写法,你能找到他们分别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吗?

  2、出示

  这样写真好……在课文中的哪儿

  大量运用问句,增加文章感染力。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引起读者更多遐想。

  课文里还有许多好的写法呢,比如……

  3、是呀,写一些文章我们也可以仿照《月球之谜》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来试一试,行吗?

  4、出示

  (1)可以写一段话,把你对月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的设想写下来。

  (2)可以仿照课文,查查资料,介绍别的星球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一个题目,比如《月球无水之迷》《月球从哪来?》《神秘的水星》等等。

  5、思考,汇报。

  五、小结结束

  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科学家们在专心地研究太空之谜,回家后就把你们的设想大胆的写出来吧。

  [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第六册的课文,本课主要是通过学*,让学生对月球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思想。本教案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设计。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学*课文后,查阅相关资料,共同探讨月球未解之谜,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料大胆猜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能够引导得好,所以学生在想象方面没有能够打开思路,达不到我预期的目的。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3)

——《月球之谜》教案实用五篇

  《月球之谜》教案 1

  【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质疑入谜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片。

  (配有音乐、字幕和朗诵: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诵完后,音乐犹在。)

  2、师述:

  望着它,你会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二、自主感悟,读文寻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读过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相机理解费解、奇异等词语,并指导读相关的语句。

  出示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课件:指导读第2自然段,读出奇异之美。面对这奇异的景色,你有哪些疑惑?

  2、默读,画出文中的月球之谜。指导读出问的语气。

  三、合作探究,小组探谜

  1、猜谜:

  你对哪些谜最感兴趣?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它们进行一下自己的猜想。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天文学家呢!

  2、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

  3、月球资料展示:

  ⑴ 同学之间自由交流、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最感兴趣的资料。

  ⑵ 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

  四、积累拓展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2、鼓励学生上本年级的阅读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发表感想。

  〖板书设计

  月球之迷

  神秘 费解

  《月球之谜》教案 2

  1. 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 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 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生字词

  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 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 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 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月球之谜》教案 3

  今日,实*生小徐在我班准备试教《月球之谜》,小徐胆怯而期盼地问我:“老师,你说说这堂课怎么上?”

  当时我就哑然失笑了,这跟我几年前的行径何等相似:拿到课文首先就思考课文怎么教?

  “你应该先问我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学生学*有哪些困难?这篇文章应该教些什么?”于是我认真地纠正着,“我始终认为,教学中‘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而生本资源与文本资源的差距恰恰是教师需要教的地方。有人说教师有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多读会懂的不教,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懂的不教。这样删选后,目标就简单明确了。明确了‘教什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形成合力,重拳出击,达到课有所得。”

  小徐连连称是。

  我们针对《月球之谜》继续探讨:《月球之谜》作为说明性课文有着本文体常规特点:结构严紧、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又有着本文的个性特点:围绕“谜”字从“已解之谜”向“未解之谜”逐步深入,诱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盎然兴趣。从本班学生学情来分析,读通课文应该没有问题;对“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引导联系上下文能够理解;对文章结构、内在逻辑三年级学生可以忽略不讲,而文章中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学生容易疏忽的,正是教师需要点拨的。

  剖析至此,教学目标基本明朗。于是设计教学板块如下:

  一、读通课文,并圈出“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在文中位置,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然后把词语所在的句子指导读顺读好。如根据“遐想”词义来引申出已学与“月”有关古诗,然后根据古诗意境指导读出这句话的美感。

  二、自读课文,想想读了本文你对“月球”了解了什么?可先照文读原句,然后引导归纳提炼“表面景象、尘土特点、岩石年龄”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三、根据课题,让学生寻找文中哪些是已解之谜,哪些是未解之谜。你们还有什么谜?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欣赏文中语言,选择两处:1、“夜幕降临……美好的遐想。”从形象地描写中感受月亮的魅力;2、“把玉米种……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从“明显、一旦、特别”等修饰用词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收集资料,完成《月球知识小百科》一文,评出“最佳百科奖”。

  《月球之谜》教案 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2、乐曲《春江花月夜》;

  3、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CAI出示图片)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发言)

  CAI 出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

  师:同学们,你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了吗?(是的)那么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好吗?

  (学生朗读 CAI 出示的这句话。)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相机点击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CAI 出示自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读一读课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读要求?请一个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指生读)

  1、划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余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老师相机发表,学生填写表格)

  我最感兴趣的谜

  我的猜想

  《月球之谜》教案 5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

  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4)

——《月球之谜》说课稿3篇

  说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这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晧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后练*的第二题我设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本课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难点是了解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说教学法

  “高效课堂基本范式”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施教的过程中,本人遵循其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自学、合作学*,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学*的方式完成本次教学。

  说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的“高效课堂基本范式”的教学模式施教。“高效课堂基本范式”的目标旨在改变老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还学生自主学*的时空,激发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品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激趣导入定标

  我以两句关于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让学生通过读后说出这两句诗说了哪一种事物,引出课题。之后根据课题质疑﹕月球到底是什么样的,你们想知道吗?这无形中帮助学生积累诗句,又为激发学生读课**好引子,可谓一举两得。

  二、自学互动,适当点拨

  “高效课堂基本范式”是把学生的自学互动和教师的适当点拨分两个阶段进行,我觉得这样施教不利于教师点拨,因此我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实施。

  有了问题的引领,学生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了一遍,接着我出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求学生根据目标再自由读或与同学合作读课文,目的是通过多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有了读的铺垫,对学生学*生字词有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接下来学*的生字词对学生来说容易了一些。

  学*生字词我采用抢答的方式来学*,这样做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的兴趣和学*热情。学*词语时,我还引导学生理解词义,造句,同时要求画出词语所在的位置,然后再要求学生把课文齐读一遍,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学*生字词,而且也为我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个目标。

  学生有了读就会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接下来的把握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所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时,我结合课后练*设计两个问题﹕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月球还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句子并通过合作完成,教师则巡视指导。

  当学生汇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后,我结合板书对课文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三、测评训练

  测评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的内容,我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以下教学练*。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说yes,错的说no.)

  1、月球的表面全是水。()

  2、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3、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

  4、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可能出现过火山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涵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本课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及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介绍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1)、激发兴趣

  《月球之谜》一课描写了月球奇异的景色。对于月球上面的神秘之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于是我精心制作了一套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突破重点

  《月球之迷》一课,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2、说学法

  学*方法是学*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方式来学*,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

  三、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

  《月球之谜》这一课的导言我是这样设计的: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及学*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同时,由课文第一段导入,既使学生重温了上节课学*的内容,也为新课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揭示题目,板书)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好吗?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学*第二段和资料袋

  1、(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录象,整体感知。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秘的景象。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以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

  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体验读书的快乐。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简直太不一样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二)学*月球的未解之谜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针对这一理念,这一环节我采用“读→找→议→诵”的学*方法,自学第3———6自然段。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谜。

  宇航员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发现了哪些未解之谜?

  1、自己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实验?仔细读一读,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这一环节让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决问题及遇到的困难。

  3、汇报交流

  4、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5、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了没有揭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和进取的精神。

  三、发散思维,拓展练*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同时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决心。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

  丰富自己的积累,感受诗句的优美

  3、课后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月球资料。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四、总结全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同学们和科学家们一样都对月球有很大的兴趣,有志气有决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会被人类开发和利用。

  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齐读)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

  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一、讲教材

  1、教材简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讲教法:

  1、创设情景法;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5)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6篇

  【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第一段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与第二段中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突出了月球的奇异。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遐想,读中感受月球的魅力神秘,读中引导发现问题,激发对月球探索的愿望。

  【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掌握“悬挂、遐想、奥秘”等词语。指导书写“临、奥”等。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3、能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教学构想】

  一、出示月色图片,欣赏导入

  1、小朋友,听着《春江花月夜》的曲子,静静地仰望着这轮明月,使你想起了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呢?

  (诗人们望着月亮想象,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句。)

  2、是呀,师范读引入:

  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⑴ 自由读。指名读词“悬挂”“遐想”。

  ⑵ 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评:你读出了月夜的美。你读得特别轻柔舒缓。听了你的朗读,让人想得很多很多。)

  齐读。是呀,仰望天上的明月,你还会想起些什么?产生哪些疑问呢?你们真会浮想联翩。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呀问题呀一起来学*22课,板书:月球之谜,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读课文,遇到难读句子多读几次。

  2、刚才老师巡视了一下,有的同学在句子旁边打上问题泡泡,还有的小朋友举手向老师提出课文中遇到的疑惑,真会读书。

  3、现在老师看看这些词语掌握得怎样了:

  奥秘、努力、荒漠、细菌、水藻、一项研究、估计

  ⑴ 自由读,指名读。

  ⑵ 你对哪个词的理解有困惑?“荒漠”从字面上猜猜就是荒凉的沙漠,待会儿在课文中进一步深入去理解。看图理解“水藻”:生长在水里的澡类植物,如:水绵、谒澡植物等。

  过渡:这一次读书我们又学会了这么多的新词,你们真了不起。

  ⑴ 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地再一次去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提到了月球的哪些谜?

  ⑵ 随交流出示: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

  读出了困惑的语气,你好象在对着月亮发问呢?这是人们站在地球上产生的月球之谜。

  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指导朗读,这是人们登上月球后产生的谜。

  三、板块一

  自主学*月球世界。

  这六个谜中,哪个谜已经解决了,找出课文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1、自由读,月球给你什么感觉?

  (奇异、没有生命的世界、荒凉等。)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2、谁能联系课文的句子说说荒漠是什么意思?是呀,谁能读出月球带给我们的感觉。“满是、任何”读得好。

  3、指名读。点击荒漠图。请看图,能把你感受到的再一次读给大家听吗?读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吗?这也是一个谜,这又是一个谜,这还是一个谜。通过朗读课文句子,你们又产生了许多月球之谜,多好的读书方法!

  4、(荒漠的月球上,阳光是怎么来的?)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地球──月球──太阳”三个星球的关系。

  5、月球给我们的感受真的是那样奇异。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1969年7月20日,跟随着两名美国宇航员看看首次登上月球的情景吧!

  宇航员阿姆斯特郎感慨万千地说:“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前进了一大步。”

  四、板块二

  自主探究令人费解的未解之谜。

  1、人类登上了月球,看到了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在实验与探索中产生了这些未解之谜──引读:

  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2、你对哪一个未解之谜最感兴趣,多读几遍。把你最感兴趣的谜读给你的同桌伙伴听听,或者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的想法:

  随学情交流: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一下子都死了”多令人好奇。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是呀,这又怎能不令人费解,这就是月球带给人类的谜。谁还想读?)

  4、出示:

  再看看用植物做的实验的结果: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指名读。一旦”读得真好。继续交流。多么令人费解!讲得好,相信你读得好。看到这样的实验结果,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对这种实验结果产生的谜提出来。

  5、刚才我们仅读了这句话,同学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惑,可见月球的未解之谜仅只有这些吗?……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探索。下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新的谜团结合你们查阅的信息资料,举行一个探索月球奥秘发布会,与大伙儿尽情分享你的猜想、你的探索、你的收获。

  五、书写

  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田字格上要书写的七个生字,你认为哪一个字的书写需要给大家提个醒。

  指导:临、奥。

  六、作业超市

  (选你喜欢的一个来做)

  1、登陆《月亮网站》或者《天文探索》,结合资料袋,查阅你所最关注的问题。

  2、搜集摘录描写月亮的诗句。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22课(引读课题《月球之谜》),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你了解了月球的哪些知识?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感悟月球的奇异

  1、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课件演示师叙述)

  让我们跟随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奇异。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为什么觉得奇异?

  (出示课件)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

  5、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

  (出示课件)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而今我们发现这里没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只有尘土、岩石和环行山。这里是多么荒凉。你能把这荒凉的世界读出来吗?

  6、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7`就要和月球说再见了,让我们拍些照片带回地球,让他们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吧。

  边出示课件边叙述让学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异。

  8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1、老师把对尘土的研究还设计了一张表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好?

  (1)生边读边填。

  (2)生上前介绍。

  a、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评价:为什么?……再问一次,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声地问出来?

  很奇怪,是吗?是不是难以理解?

  看,细菌在月球尘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引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真不错,说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2、看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指导朗读。

  3、你还想把什么放进月球尘土里进行研究?学生大胆想象。

  4、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谁比她说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龄研究出来了吗?(强调:估计)

  从“估计”我们知道月球的年龄有可能比地球年龄大,也有可能小,还有可能是一样的。难怪,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引读)

  5、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正好表达了这个意思,是哪个词语呢?(令人费解)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吗?你用皱起小眉头来表达“令人费解”;你用摇摇头来表达;你用加强语气,读得重来表达心中的不解;

  你能带着这种令人费解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

  出示课件: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通过对岩石和尘土的研究我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真了不起。会提问题和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是你们最可爱的地方。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么多疑惑文中用什么来表示?

  出示课件:省略号

  三、总结升华

  1、通过刚刚的学*,相信大家对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引出并板书神秘。

  2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对这些疑惑,我们该怎么办?板书:探索。

  3、我们国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出示课件:嫦娥登月。

  4、今天老师还为这篇课文编了首诗呢。出示课件

  四、发散思维,拓展练*

  亲*月球

  1、快乐阅读: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如《美丽月球》、《月球探险》等。

  2、趣味搜集: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举办《月球之谜》新闻发布会。

  3、尽情畅想:20年过去了,我当上了宇航员。这一次我终于登上月球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

  第二课时教材简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对象分析:本班学生好奇心较强,对科普知识兴趣浓厚,而本课可读性强,趣味性强,要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不难。但要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一定要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但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资料收集有一定得难度,因此教学中主要以小组的探究学*为主,重视学*的过程,培养自学与合作学*相结合的*惯。

  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教育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约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2)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法、点拨法。

  2、学生学法:小组探究学*法。

  教学资迅媒体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数:共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步骤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6)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迷的兴趣。

  【板书】

  奇 异

  月球之谜 〈 〉 探 索

  费 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观看月亮的图片:

  1、教师描述浩月当空的美境。

  2、提问:

  望着它,你会想到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传说,或者有关月亮知识呢?

  3、学生自由说。

  (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的提示和课后资料袋的知识,帮助学生学*)

  二、导入第二自然段学*,感受月球景色奇异

  1、教师描述:

  月球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人们总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2、播放课件图片:阿波罗号登月。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

  当我们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4、激发想象,交流:

  理解“荒漠、奇异”。

  ⑴ 学生自由回答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⑵ 提问: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荒漠?

  (强调课文中荒漠指没有水,没有生命的月球。)

  ⑶ 请一位孩子起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孩子静静地听,体会体会月球上的“荒漠”。

  ⑷ 提问:

  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哪个词语,概括出了月球上景色的特点?

  (板书:奇异)

  ⑸ 提问:

  月球上的景色,让你觉得最奇、最异的是什么?

  学法提示:

  如果我们能向刚才那位孩子,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带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再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读书时,可以在词语下打上圆点,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

  ⑹ 学生再次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读书感受。

  (借助登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月球天空和表面景色的奇异)

  ⑺ 指导朗读,师述:

  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⑻ 播放月球景色的课件,师述:

  你们想亲眼看看月球上奇异的景色吗?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

  ⑼ 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

  三、学*3~6自然段,探索月球未解之谜,理解“费解”

  1、过度:多美的读书声!月球真神秘!更多的神秘还在后边,不信你默默地,静静地读读课文3、4、5、6自然段,看看你又会发现哪些月球之谜?(在板书“谜”下打点)

  2、师提要求:

  然后,画出课文中的问句,待会起来读一读。

  3、学生自读,勾画。

  4、交流课文中的月球之谜,出示三个问句,指导朗读。

  5、提问:

  这些“月球之谜”科学家解决了吗,弄明白了吗?是啊,这一连串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说:多么令人“费解”啊!)(板书:费解)《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元日》教学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一堂课引发的教学思辨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稿翠鸟练*题嫦娥奔月 教学设计《美丽的南沙群岛》练*测评12 想别人没想到的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6、教师讲述:

  在书上找到这个句子了吗?捧起书,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指导:

  读好感叹句,引导学生认识一句话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

  7、提问:

  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

  指导: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8、提问指导学法:

  这些实验哪些地方令人费解?请孩子们再读课文3~6自然段,勾画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学生默读勾画,交流学*收获。

  9、体验感悟:

  如果你就是做实验的科学家,当你做完实验后,你会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相机进行德育教育。

  四、激发兴趣,填补课文空白

  1、师:月球上的谜仅仅只有这些吗?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个标点符号看出来?

  (板书:探索)

  2、引导猜想,师:孩子们,看看还有哪些“月球之谜”需要去解开?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谜”进行大胆猜想,和伙伴说说。

  五、课外延伸

  1、教师给学生读报:

  讲述:孩子们,现在你们虽然知识有限,可你们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科学家的研究都是从猜想开始。在你们刚才的发言中,还运用到了许多课外知识,老师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人类探索月球之谜的最新消息(出示报纸)这就是4月12日的《重庆时报》登载的消息,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可能存在“水”了。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在课外找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教师讲述:多么神秘的月球啊!人类的探索还将继续下去,请捧起书,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讲述:老师更相信,你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也将继续下去。建议在课外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收集关于月球的知识,或者把今天在课堂上的猜想用几句话、几段话写下来,作为*作小练笔。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课前欣赏音乐:《春江花月夜》、同时让学生背背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2、课件出示月亮的图片: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读遐想,理解意思。)

  3、课件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今天就让我们走*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10、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1、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交流。)

  12、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3、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的成果。

  三、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3、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学*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同学之间的讨论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学*难点:

  利用资源交流,讨论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学*准备:

  1、充分利用网络条件,查找有关月球的资料。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学*过程:

  一、出示月色图,以情境导入新课

  浩瀚夜空,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那朦胧的月光,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晚礼服。

  同学们,这样的情景你们一定没少见。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二、自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读准每一个字。

  三、默读课文

  1、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课文写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四、组内交流共同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五、全班交流

  1、在阅读中,你发现了课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谜。

  2、你能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六、在朗读和网上资源的交流*同探究

  1、美国登月知识和*“探月”计划

  2、相关月球知识

  3、人类未来的月球计划

  七、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22课(引读课题《月球之谜》),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你了解了月球的哪些知识?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一)感悟月球的奇异

  1、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课件演示师叙述)

  让我们跟随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奇异。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为什么觉得奇异?

  (出示课件)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

  5、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

  (出示课件)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而今我们发现这里没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只有尘土、岩石和环行山。这里是多么荒凉。你能把这荒凉的世界读出来吗?

  6、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7、就要和月球说再见了,让我们拍些照片带回地球,让他们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吧。

  边出示课件边叙述让学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异。

  8、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1、老师把对尘土的研究还设计了一张表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好?

  (1)生边读边填。

  (2)生上前介绍。

  a、细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尘土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评价:为什么?……再问一次,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声地问出来?

  很奇怪,是吗?是不是难以理解?

  看,细菌在月球尘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引读)

  b、继续,下面谁来说说第二个实验怎么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声地清楚地说一遍吗?

  评价:真不错,说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请个小科学家来说说。

  指名——口齿真清楚。

  你们能根据这个实验中惊人的发现,来说说自己的疑问吗?

  2、看到这一连串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指导朗读。

  3、你还想把什么放进月球尘土里进行研究?学生大胆想象。

  4、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谁比她说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龄研究出来了吗?(强调:估计)

  从“估计”我们知道月球的年龄有可能比地球年龄大,也有可能小,还有可能是一样的。难怪,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引读)

  5、面对这一个个月球之谜,你感觉怎么样?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正好表达了这个意思,是哪个词语呢?(令人费解)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吗?你用皱起小眉头来表达“令人费解”;你用摇摇头来表达;你用加强语气,读得重来表达心中的不解。

  你能带着这种令人费解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

  出示课件: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通过对岩石和尘土的研究我们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真了不起。会提问题和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是你们最可爱的地方。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么多疑惑文中用什么来表示?

  出示课件:省略号。

  三、总结升华

  1、通过刚刚的学*,相信大家对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引出并板书神秘。

  2、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对这些疑惑,我们该怎么办?板书:探索。

  3、我们国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出示课件:嫦娥登月。

  4、今天老师还为这篇课文编了首诗呢。出示课件。

  四、发散思维,拓展练*

  亲*月球

  1、快乐阅读: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如《美丽月球》、《月球探险》等。

  2、趣味搜集: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举办《月球之谜》新闻发布会。

  3、尽情畅想:20年过去了,我当上了宇航员。这一次我终于登上月球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引入(课件)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离我们最*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二、遐想引入第1段

  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

  2、不光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和我们想的一样吗?齐读第一段。

  三、学*第2段和资料袋

  1、引入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遐想,人类才会不断去探索。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

  2、指导朗读

  (1)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请大家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哪个地方在介绍?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7)

——月球之谜说课稿 (菁华3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月球之谜》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6组的第2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编选本文的意图是,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2、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2)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这节课,教师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打开宇宙这个奥妙无穷的宝库。

  三、说教学过程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我设计了一下环节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积累诗句,体会古诗词的韵味。采用展

  示图片、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新课,通过质疑,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初读课文,检查自学。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使学生在自由读的过

  程中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现出学生学*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也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索月球奥秘的欲望。

  3、自主探究,读文感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录象,整体感知。采用学生喜欢的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感受读书的快乐。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针对这一理念,这一环节我采用“读→找→议→诵”的学*方法,自学第3———6自然段。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初步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反思:

  课堂亮点:

  一、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幽静的月色图配着舒缓的《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片断和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片断录像。我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

  二、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了语文学*的规律。

  要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这节课,教师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

  课堂缺憾:

  当然本课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可欣赏的优美句段不多,因此学生在读文时显得感情较单调,难以调动学*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分类的能力不强,导致在课堂交流里,老师要加强引导,从而使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最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的一个环节——把掌握的知识通过宇航员的登月介绍或科学家的实验介绍来练*说话,使课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能灵活运用。就因时间的不足而忍痛去除,使本课留下了遗憾。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教学目标分析】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法学法设计】

  1、教法: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以情景教学法、美读感悟法、质疑问难法等方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法:读读、划划、议议、说说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

  【教具使用】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弯弯的月亮》。

  2、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4、媒体资源:教学演示课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地球的*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4、点击课件主页中的登月图片,观看人类登上月球相关视频。

  听范读,整体感知,再自读课文。

  1、听课文范读。

  2、提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练*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读一读:

  悬挂 遐想 奥秘

  努力 细菌 水藻

  一项 估计 土壤

  2、学生汇报

  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合作学*,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b、月球起源之谜:

  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8)

——月球之谜的教案设计 (菁华3篇)

  【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质疑入谜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片。

  (配有音乐、字幕和朗诵: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诵完后,音乐犹在。)

  2、师述:

  望着它,你会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二、自主感悟,读文寻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读过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相机理解费解、奇异等词语,并指导读相关的语句。

  出示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课件:指导读第2自然段,读出奇异之美。面对这奇异的景色,你有哪些疑惑?

  2、默读,画出文中的月球之谜。指导读出问的语气。

  三、合作探究,小组探谜

  1、猜谜:

  你对哪些谜最感兴趣?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它们进行一下自己的猜想。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天文学家呢!

  2、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

  3、月球资料展示:

  ⑴同学之间自由交流、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最感兴趣的资料。

  ⑵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

  四、积累拓展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2、鼓励学生上本年级的阅读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发表感想。

  〖板书设计

  月球之迷

  神秘

  费解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月球的奥秘,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前交流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了解就太阳的奥秘,你们了解月球的知识吗?(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月球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把子音读正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4、现在你了解月球的有关的知识了吗?

  三、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二、交流,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就因为人们对月球有那么都的遐想,人们为探索月球的奥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自由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

  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讨论。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四、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2、课外留心科学的新发展。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月球之谜教案菁选(扩展9)

——月球之谜作文(5)份

  月球之谜说到环形山,它也有许多令人不解的地方。如果环形山真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由巨大陨石撞击后形成的`,那么月球环形山本身的特点,就立即否定了这一看法。月球环形山,不论多大,可是深度几乎一致,大多数都在4-6公里之间,有些环形山达到直径160公里以上,可深度只有2-3公里,与一个直径10公里左右的环形山几乎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撞击月球的陨石不论大小,力量都是一致的吗?可这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的事。

  科学家推测,一个能形成直径80-160公里环形山的陨石撞击月面,其能量相当于几万亿吨tnt爆炸的当量,撞击月球的陨石会在月面上撞出一个深达几十公里的深坑。甚至有的科学家认为,一个直径6公里以上的陨石,也会造成一个比直径大4-5倍的深坑。可奇怪的是,月球上没有一个陨石坑是按科学家的推测出现的。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加加林环形山,它的直径有280公里,可深度仅有6公里,一般直径200公里的环形山,深度大约都在3-4公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什么力量能以铁钛合金将月海锻造得如此光滑*整?科学家们迷茫不解。

  月球之谜说到环形山,它也有许多令人不解的地方。如果环形山真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由巨大陨石撞击后形成的,那么月球环形山本身的特点,就立即否定了这一看法。月球环形山,不论多大,可是深度几乎一致,大多数都在4-6公里之间,有些环形山达到直径160公里以上,可深度只有2-3公里,与一个直径10公里左右的环形山几乎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撞击月球的陨石不论大小,力量都是一致的吗?可这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的事。

  科学家推测,一个能形成直径80-160公里环形山的陨石撞击月面,其能量相当于几万亿吨tnt爆炸的当量,撞击月球的陨石会在月面上撞出一个深达几十公里的'深坑。甚至有的科学家认为,一个直径6公里以上的陨石,也会造成一个比直径大4-5倍的深坑。可奇怪的是,月球上没有一个陨石坑是按科学家的推测出现的。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加加林环形山,它的直径有280公里,可深度仅有6公里,一般直径200公里的环形山,深度大约都在3-4公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什么力量能以铁钛合金将月海锻造得如此光滑*整?科学家们迷茫不解。

  每当夜幕降临,天空升起一轮月亮,那皎洁的月光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想象!月球上真的有嫦娥?上面有桂花树这样的植物吗?那里有水吗?古往今来,一个个谜团让人去探索。

  1969年7月20日,两名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片黑沉沉的天空,阳光却洒满表面。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月球是一片荒漠。

  从宇航员在月球上带回的岩石中发现了纯铁粒子,据专家说,这些粒子带回地球后,好多年也不会生锈,贴补生锈还是第一次,这是怎么回事呢?又是一个谜。

  月球上有很多地方光滑如镜,好像被什么烫过了似的。科学家认为是太阳在背后“作怪”。

  一项项实验让人费解,月球的秘密还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

  20年后,世界人口暴涨,地球上的资源早已无法再供人们生活,所以,开始了探索宇宙的行动,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行动大概是这样安排的,一个人负责一个星球,一个坚守阵地,剩下的一个去地球的卫星——月球。我恰好负责月球,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的准备,行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组织上为了让我行动进展的顺利,首先给了我一份46亿年前地球的基本资料;其次配给我一颗氧气弹,造价五十亿美元;最后,给了我一个随意控制大小的科学实验室。

  飞船顺利起飞,我已超光速飞向月球,也就每分钟8万千米,很快到达月球与地球引力的交点,我觉得是时候发射氧气弹了,只听“嗖”的一声,在月球表面形成了一个氧气罩,但有效时间只有24小时。

  我顺利在月球表面着陆,一片荒凉,没有引力,所以我“一蹦三尺高”;没有水,如果人来到这儿会渴死。但我还得抓紧时间开展工作,因为只有24小时。

  我首先化验了土壤中的物质,发现只需要和地球上的水和土中和就可形成一种特殊的土质;接着,我深入到月心,发现月球与地球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就是没有万有引力,如果我们在这儿制造一种引力机,像一块大磁铁一样紧紧地吸着,引力不就有了吗?月球上的矿物质特别丰富,氦3与地球上的某种物质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物质。最重要的就是水和氧气了,地球上的固态水和液态水,又可以形成纯净水,氧气可以从植物、土壤中散发出来,不过要配合地球上的冰块……

  组织上对我的调查报告非常满意,预计在5年后进行大规模移民行动,逾时,人类将搬进新的家园——月球。

  今天,我朗读了一下《月球之谜》这篇文章后,知道了许多的知识:原来,月球里还有许多人们都不知道的谜!

  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在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然而,第四种尘土撒在细菌上,细菌一下子就死了。第四种尘土是由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下层取回来的。为什么这第四种尘土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

  再瞧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钟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的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前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月球岩石中有玄武石,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硖。

  我们中国科学家已经在研究月球了,还拟好了探月研究,过不了多久就登上月球。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