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导游词 >

博物馆导游词6篇

日期:2022-09-28 00:00:00

博物馆导游词1

  潍坊市博物馆新馆座落在市区环境优美的开发区内,与山东最大的游乐园——富华游乐园相对而立。形成中西合壁互为映衬的两大景观。新馆地面上共五层,白墙兰瓦,轩窗明亮,飞檐斗拱,楼阁错落,象宇阙蟾宫般的巍峨、瑰丽,是一座仿宋代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由北京设计院精心设计,1955年4月15日开工,1999年12月20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18669*方米,属目前全国地市级最大的博物馆。馆内设有序厅、潍坊简史陈列厅、馆藏书画厅、革命历史厅、科技厅、古生物厅、临时展厅、文物库房等设施。

  《潍坊简史陈列厅》:该展通过实物、超写实雕塑、图片、新科技演示手段等,展示了潍坊八千年的发展史。其中的多媒体影视合成景观《古城春韵》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超人公司的专家们精心制作的,该景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微缩景观与影像合成,生动地展现了70多年前老潍县古朴、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可使观众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来品味逝去的古城民风。

  《馆藏书画精品厅》:展有马远、唐寅、文征明、董其昌、沈周、黄慎、郑板桥、刘墉、高凤翰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另有《潍坊民间艺术展》、《鲁迅生*图片展》、《共和国与十大元帅》及现代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

  除固定的展览外,新馆还经常接待国内外有特色的展览,例如今年先后曾联系引进了《德国五位著名女画家作品展》、《慈禧太后生活用品展》、《台湾故官博物院院藏历代书画复制品展》、《航天航海与21世纪》,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联展或专题展。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驰名中外、闻名遐迩,其中诸城的恐龙化石最为丰富,是全国少有的恐龙化石宝库。恐龙化石的分布以吕标镇的龙骨涧为中心,纵横于潍河*20余公里。已出土的多具“巨型山东龙”、“鸭嘴龙”引起世界的注目。诸城恐龙生存于中生代,距今1亿年左右,当时这里是龙的世界,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已出土的有蜥脚类、食肉类、虚骨龙类、鸭嘴龙类、鹦鹉嘴龙类等。其中出土的高8米、长18米的巨大鸭嘴龙被称为世界之最。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被称为世界之最的还有临朐的山旺化石,在1800万年以前形成的硅藻岩页蕴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124种,其中动物化石有犬熊、豺熊、半熊、无角犀牛、三角原古鹿、鸟类、河鸭、鱼类等40余种,昆虫100余属,*200种。植物化石140余种,是世界罕见的“化石宝库”。

  另有潍坊市区出土的十万年前的巨大古菱齿象化石和最*刚出土的十万年前的河马化石等,证明了潍坊这片土地上古代生物王国的神奇与绚丽。

  潍坊市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游览、参观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馆,将成为山东半岛的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科研的基地、收藏的宝库,为广大海内外观众所喜爱的重要游览场所。

  该馆占地面积36.08亩,建筑面积18669.7*方米,实用面积14400*方米,可用于展览的面积10299*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

博物馆导游词2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规模宏大,气宇轩昂的三大殿。大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上。*建筑主体是木结构,受材料限制,本身不可能很高,聪明的古代人民采用高大的石台基将大殿托起以增强气势。大家还注意到如此大的广场前没有一棵树,其原因也是为烘托三大殿的高大,故意制造一开阔的空间;另一个原因就是五行相克的体现,金木水土火五行学说中,土居中,树为木,而木克土,如果种树恐怕不利于中央统治。古人在建造故宫时可谓用心良苦。殿前三层汉白玉台阶上有铜鼎18个。露台上分列两旁的铜龟铜鹤寓意龟鹤延年。东面的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西面的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放在这里象征皇帝公正*允。殿前左右各有一对镏金铜缸,是清乾隆年间铸造成的,每缸重约2吨,也称门海,放在这里用于防火,取意缸置于土上,土生金,缸中贮水,金生水,而以水克火。正中的大殿是太和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宝殿。明朝叫奉天殿,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叫太和殿。大殿面宽11间约64米,进深5间约38米,高26。92米,加上台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积2377*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殿内宝座四周的6根大柱为蟠龙金漆大柱,金光灿灿,因为这里是宫内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殿顶,彩绘等都采用官式建筑中最高等级。殿内金漆大柱当中就是皇帝的宝座。设在地*床上。宝座左右有对称的形容词象,仙鹤,香筒等陈设,这些都是铜胎嵌丝珐琅制品。座旁有孔雀做的扇。各位抬头请看,宝座上方是金漆蟠龙藻井,藻井为覆斗式,井中有盘龙,龙头下的圆球叫轩辕镜。相传轩辕镜为轩辕氏黄帝所造,将它悬于宝座上象征江山正统,但现在宝座与轩辕镜并不上下相对,据说是复辟皇帝*登上宝座,抬头见轩辕镜悬在头顶,怕球掉下来将他砸死,于是将宝座后移。轩辕镜下紫宸台上就是楠木金漆雕龙宝座,它是皇权的象征。太和殿内外装饰壮丽豪华,但皇帝并不是天天在这里,只有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及重大庆典如册立皇后,派大将出征等日子,才来此登临宝座以示尊严。

  转过太和殿,眼前这座单檐四角攒尖镏金宝顶的方形殿宇叫中和殿,明朝叫华盖殿,中极殿,顺治二年改名中和殿。大殿深广均为5间,长宽均为24。15米。皇帝到太和殿举行大典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大臣等官员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皇帝到天,地,日,月坛,祭祀的前一天要来此看祭文,到农家坛亲耕要先来此阅视种子,农具。清朝皇帝每10年修一次玉牒,要在此举行隆重的仪式,殿内陈列着乾隆年间的两顶肩舆,就是轿,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八抬大轿。中和殿后是保各殿,面宽9间,进兴5间。它的功用有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殿试。这是封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被录取的进进士,前三名称鼎甲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其他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能参加殿试是很不容易的,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录取后才是殿试。如果一个文人在各级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叫连中三元,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国自随代开始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最后一次科举在1904年就是光绪三十年举行,最后一们状元叫刘春霖,自称是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保和殿后位于丹陛御路上的大云龙石雕,是故宫内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块石雕塑,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50吨。产自北京郊区房山。如此大的石板在当时没有现代机械设备情况下运输极为困难,当时人们采用在路上泼水冻冰用滚木等方法进行运输。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东西横向的广场叫乾清门广场,它是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内廷是皇帝的居住区,这座门叫乾清门,清康熙皇帝曾在此御门听政。乾清门内就是总称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坤宁象征天地乾坤。乾清宫东西两面的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围墙外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后面众多建筑象征众星。这些象征日月星辰的建筑均拱卫皇帝居住的象征天的乾清宫,以显示一辈子受命于天帝尊严。这后宫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所居住的皇宫内院,现面我们到里面细看。

  乾清门内的这第一座大殿就是乾清宫,面宽9间,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的地方,一直到雍正皇帝以后才将寝宫移到养心殿。这儿是皇帝的寝宫,也是夺权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明代的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等宫闱大案都有发生在此。各位抬头请看宫内高悬的“正大光明”匾就是宫内斗争的产物。匾后是藏秘密立储匣的地方。有人说正大光明匾一点也不正大光明,就是因为雍正皇帝上台后有传闻,说他是串通隆科多等人篡改遗诏当皇帝的。此事真假不用深考,不过秘密立储确是由雍正朝开始。雍正上台后深感其父康熙皇帝在立储问题上几废几立,造成诸皇子明争暗斗朝臣互相倾轧,对中央统治不利,于是改为秘密方式立储。方法是事先写两份遗诏,一份带在身上,一份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晏驾后,将两份遗诏校对后再宣布继位者。乾隆等皇帝都是这样继位的。

  乾清宫后是交泰国殿,它的形制与中和殿相同,这里是皇后在冬至,元旦,千秋节受贺的地方。现在这里存有玉玺25块,放置25块的寓意是从《周易》“天数二十有五”之说而来的,而且1。3。5。7。9这五个阳数之各也是25,殿内高悬的“无为”二字是康熙亲笔所写,取意“无为而治”。殿内的内宫不可干政的铁牌也是康熙皇帝鉴于明亡的教训而立的,只可惜到清末依然出了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弄权误国。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原来是皇后的寝宫,后来皇帝移居养心殿,皇后移居体顺堂,这里成为祭神的地方。请大家到东面来,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东暖阁内有龙凤喜床,床有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百子帐,这里是皇帝大婚的洞房,一派喜气景象。

博物馆导游词3

  洛阳博物馆位于古都洛阳市中心繁华地段,西临王城公园,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以其数量巨大,跨代久远,种类丰富,品位高超而享誉中外,其中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夏、商玉石器、两周青铜器、汉魏彩绘、唐三彩、宋瓷等多是稀世珍宝,并极具地域特色,在*文物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推出的《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陈列》由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和隋唐时期五大部分组成,展示文物珍品*千件。 其中在展品方面重点突出了五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

博物馆导游词4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们全班到航海博物馆里去参观。

  一进航海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一艘高大的轮船,它像我们五层楼高。船上有一个很高很高的暸望台,我们油然升起了一个问题:这么高,怎么上去呀?导游姐姐像有魔法一样,知道了我们心里在想什么。她告诉我们:“水手是用这根绳子爬上去的。”

  我们接着又看见船头上有两只眼睛,导游姐姐跟我们说:“古时候,船一直翻,有一个老爷爷认为是小鱼在偷袭我们的船。只要我们画上两只眼睛,小鱼就以为我们是一条巨大的鱼,就不敢偷袭我们了。”

  这艘船有两层,最底下的一层是小官住的,而最上面的一层是大官住的。只要看船眼睛的高低,就能知道这艘船上面的官员是大的还是小的。我还看见了船里面的发动机,它像一个大 烟囱。甲板上有两个小洞,是可以拉起来的。但导游姐姐不让我们下去,大概她怕我们把船弄坏吧。

  导游姐姐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船,又给我们看了古时候的大炮。船有好多种类型,如:海盗船、军舰、独木舟、明朝的轮船……她还告诉我们怎么样像水手一样拉绳子,一拉就可以把扎得严严实实的绳子拉开来,像变魔法一样。

  导游姐姐还带我们去看了一艘迷你小船。我们戴上了3D眼镜以后,所有画中的东西像真的一样。看完了这个以后,我们又去看了真实的3D电影,它主要说的是船是怎样制造的。

  看完了3D电影以后我们又去看了4D电影。那里说了一个海盗和海盗之间的故事,真的很有趣。当刮大风的时候,背后会有风刮过来。当蚂蚁、小鸟这样的小动物出现的时候,脚下的电风扇也会转动。当出现水的时候,前面的椅子上会有水喷出来,我还以为真的是鸟屎喷在我的脸上,其实只是一点点的小水,所以我觉得很有趣。

  这就是我到航海博物馆的故事,希望大家下次也能去玩。

博物馆导游词5

  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传统气韵。早在明代末年,杨家埠艺人就把年画艺术巧妙地糅合在风筝的制作上,尤其是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借用了木版年画的工艺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特点,使杨家埠风筝具有了"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的独特魅力,与京式风筝、津式风筝交相辉映,鼎足而立,成为*传统风筝三大流派。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描述的风筝放飞情景。当时的潍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相传夏代寒浞在此立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寒亭因此得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县做过县令,**战争时期以"潍县战役"闻名全国。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行政村。它东依浞河,南靠206国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祥地。

  今天的杨家埠风筝,内容上有以祥瑞吉利、神话传说、小说戏曲为题材的人物风筝,也有鸟、兽、鱼、虫、花卉风筝,在形式上可分为板子、硬翅、软翅、长串、筒子五大类,每类又按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风筝竞赛标准的规定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五个型号。

博物馆导游词6

  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在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中间有座是半圆形的池子。这就是泮池。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接着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门额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有三门,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其他人员出入的。戟门,又称仪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此钟重约6吨,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钟身最顶端蹲有蒲牢,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善鸣,所以伏于钟顶。钟上铭文共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以及钟的铸造经过。铭文外,钟身分别布着雕刻精美纹饰及32枚钟乳,既装饰了钟表,又起到调节音韵的作用。这座钟移被选入世界名钟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记年的文物,称为“大夏石马”。大夏即为大夏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家,拥有陕西北部和内蒙部分地区。赫连勃勃命其长子赫连镇守长安,这匹马便立于赫连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国铁骑神骏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石马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肌肉丰满,马腿间有两组石柱,使马站的很稳,这也是它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博物馆导游词6篇扩展阅读


博物馆导游词6篇(扩展1)

——博物馆导游词9篇

博物馆导游词1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5.1万余*方米,建筑面积9100*方米,其中陈列大楼面积3000*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陈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列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想必大家都非常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他文物,最后有足够的时间再来欣赏编钟音乐。大家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天主要参观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guǒ)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

  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现了‘曾候乙’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请看这个,它是根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

  接下来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考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

  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走。这里陈列有许多当时贵族们吃饭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古代食器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别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dǐ]、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粮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盖鼎等很多种,在众多的鼎中,正鼎的个数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组合往往是用鼎者财富、身份、权位的象征。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外能够反映礼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巧,保存完好,十分珍贵。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动中与鼎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贵族按其身份等级享用单数的鼎和双数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国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继续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

  大家看这里,它叫鉴缶,是这个墓里出土的一件比较精美的礼器,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庄凝重,周身满饰蟠璃纹饰,四个足是昂首张口的怪兽,镂[lòu]空的孔盖是绣雕夔[kuí]龙。其实它不仅经看而且还有妙用呢!使用时,先用这四个环把中间的缶拉出来,在鉴里放入热水或者冰,在缶里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鉴中,鉴缶就可以工作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冰酒,怎么样是不是很奇特呢?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过滤器是用来过滤酒中的残渣的,各位是不是要惊叹于古人的创造力了呢?

  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编钟陈列处了,编钟是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看,这个庞然大物就是编钟了,它是整个墓里最为壮观惊人的,这个巨大的钟架是铜木结构,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蔚为壮观。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根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型钟架。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有65件青铜件。上层是三组纽钟,共19件,中层为三组镛[yōng]钟,共33件,下层为大型镛钟两组,共12件。大家数一数,下层是不是多了一口钟,而且它还与其他的钟不同?那是楚王博钟,为了纪念他们的情谊,便拿走了原来悬挂在那里的辎[zī]钟,而把它悬挂在下层居中的位置。编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首先它是一钟双音,按照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一口钟能发出相差三度的两个音。那么一钟双音的奥秘在哪里呢?大家请看编钟的两侧有棱,发音时,棱和对钟起到不同的阻隔作用,所以就出现了一钟双音的现象。另外角钟还有一个优于普通圆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长,这样才能奏出旋律优美的音乐。全套编钟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它把宫商角紫羽五音发展成1234567七个音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现在大家是比是特别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现在大家可以去领略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就结束了,现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目前还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大家可以随意参观。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尽兴游的顺心。

博物馆导游词2

  潍坊市博物馆新馆座落在市区环境优美的开发区内,与山东最大的游乐园——富华游乐园相对而立。形成中西合壁互为映衬的两大景观。新馆地面上共五层,白墙兰瓦,轩窗明亮,飞檐斗拱,楼阁错落,象宇阙蟾宫般的巍峨、瑰丽,是一座仿宋代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由北京设计院精心设计,1955年4月15日开工,1999年12月20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18669*方米,属目前全国地市级最大的博物馆。馆内设有序厅、潍坊简史陈列厅、馆藏书画厅、革命历史厅、科技厅、古生物厅、临时展厅、文物库房等设施。

  《潍坊简史陈列厅》:该展通过实物、超写实雕塑、图片、新科技演示手段等,展示了潍坊八千年的发展史。其中的多媒体影视合成景观《古城春韵》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超人公司的专家们精心制作的,该景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微缩景观与影像合成,生动地展现了70多年前老潍县古朴、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可使观众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来品味逝去的古城民风。

  《馆藏书画精品厅》:展有马远、唐寅、文征明、董其昌、沈周、黄慎、郑板桥、刘墉、高凤翰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另有《潍坊民间艺术展》、《鲁迅生*图片展》、《共和国与十大元帅》及现代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

  除固定的展览外,新馆还经常接待国内外有特色的展览,例如今年先后曾联系引进了《德国五位著名女画家作品展》、《慈禧太后生活用品展》、《台湾故官博物院院藏历代书画复制品展》、《航天航海与21世纪》,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联展或专题展。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驰名中外、闻名遐迩,其中诸城的恐龙化石最为丰富,是全国少有的恐龙化石宝库。恐龙化石的分布以吕标镇的龙骨涧为中心,纵横于潍河*20余公里。已出土的多具“巨型山东龙”、“鸭嘴龙”引起世界的注目。诸城恐龙生存于中生代,距今1亿年左右,当时这里是龙的世界,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已出土的有蜥脚类、食肉类、虚骨龙类、鸭嘴龙类、鹦鹉嘴龙类等。其中出土的高8米、长18米的巨大鸭嘴龙被称为世界之最。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被称为世界之最的还有临朐的山旺化石,在1800万年以前形成的硅藻岩页蕴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124种,其中动物化石有犬熊、豺熊、半熊、无角犀牛、三角原古鹿、鸟类、河鸭、鱼类等40余种,昆虫100余属,*200种。植物化石140余种,是世界罕见的“化石宝库”。

  另有潍坊市区出土的十万年前的巨大古菱齿象化石和最*刚出土的十万年前的河马化石等,证明了潍坊这片土地上古代生物王国的神奇与绚丽。

  潍坊市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游览、参观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馆,将成为山东半岛的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科研的基地、收藏的宝库,为广大海内外观众所喜爱的重要游览场所。

  该馆占地面积36.08亩,建筑面积18669.7*方米,实用面积14400*方米,可用于展览的面积10299*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

博物馆导游词3

  今天我去了*航海博物馆,它的外形像一艘正在扬帆起航的白色帆船,两个“白帆”交叉起来,当中镶嵌着蓝色的大字“*航海博物馆”,感觉很奇妙。

  一进大门,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映入了我的眼帘。这船名为“宝船”,它长27.4米,排水量由200多吨,桅杆足有三层楼高,尾巴那儿还有一个比现在的船舵都大的巨舵!船的两头向上翘起,船头上还刻着一条腾飞的龙。

  在船后方的客室位置有一个秘密哦,那就是至今仍然举世闻名的“水密隔舱”。有了它,如果船只进水,水就会流到水密隔舱里,隔舱只要把门关牢,那么进水就不会流进房间,船就安全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舱”这个装置,可是因为进水量实在太大最后沉没了。

  帆船旁边还有一个它曾经使用过的木锚,那木锚长7.4米,重达一吨,在当时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锚的前端是用铁打造的,这样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锚紧紧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 在船旁的房间里,我还惊奇的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独木舟残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了!

  从八千年之前*就开始制造各种各样的船舶。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货轮和油轮全部都是“*制造”,最大的货轮能装载一万多个集装箱,是不是很了不起呢?!但是*的邮轮制造技术还不算发达,我希望能够多发展一下邮轮制造技术。要知道“邮轮,让生活更美好呢!”。

  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知道了我们*从古到今在造船技术上一直处与世界领先的位置上,还了解了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和今天的发展,这真是让人高兴。

博物馆导游词4

  博物馆座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与友谊宾馆以马路相隔,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方米。*面呈“工”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独特。

  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基本陈列有《甘肃历史文物》、《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黄河古象》《甘肃自然富源》及《甘肃革命文物展览》。

  馆内收藏有丰富多彩、珍奇繁多的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壁画,既形象再现当年开通、保卫“丝绸之路”的情景,亦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画面,又是研究我国古代中西交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及佛教艺术的佐证。博物馆内还保存有一长8米,高4米的'黄河古象完整化石的复制品。

博物馆导游词5

  洛阳古墓博物馆就位于邙山乡冢头村,占地*3万*方米,建筑面积7600*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洛阳古墓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之概况,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七大古都之一。历代帝王和达官显贵多埋葬在洛阳一带,特别是洛阳城北的邙山,因埋葬东汉皇帝而遐迩闻名,成为*古代最负盛名的墓地。此后,西晋、北魏皇家陵园均建其上,墓冢垒垒,星罗棋布,十分壮观。

  博物馆复原历代典型古墓葬二十三座,上自西汉,下迄北宋,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其典型墓葬有西汉中后期贵族卜千秋壁画墓,壁画为卜千秋夫妇乘蛇(小龙)和三头凰在西王母信使持节仙翁(方士)、仙女和虺龙、枭羊、朱雀、白虎等神兽护卫下在空中飞升的情景。东汉出行图壁画墓表现墓主人生前出行的宏大场面,有车骑一百多乘。另外还有正始八年墓、北魏孝文帝之孙清河王元怿第二子常山王元劭墓、南*王元玮墓、唐代定国大将军安菩夫妇墓等。

  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的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的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一大绝观。因此,洛阳古墓博物馆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洛阳古墓博物馆,占地面积130余亩,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建筑面积8200余*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整个地面建筑之间,广植花草树木,间设假山水池,堪称公园。

博物馆导游词6

  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传统气韵。早在明代末年,杨家埠艺人就把年画艺术巧妙地糅合在风筝的制作上,尤其是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借用了木版年画的工艺和国画的传统技法,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特点,使杨家埠风筝具有了"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的独特魅力,与京式风筝、津式风筝交相辉映,鼎足而立,成为*传统风筝三大流派。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郑板桥在《怀潍县》一诗中描述的风筝放飞情景。当时的潍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相传夏代寒浞在此立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寒亭因此得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潍县做过县令,**战争时期以"潍县战役"闻名全国。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行政村。它东依浞河,南靠206国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祥地。

  今天的杨家埠风筝,内容上有以祥瑞吉利、神话传说、小说戏曲为题材的人物风筝,也有鸟、兽、鱼、虫、花卉风筝,在形式上可分为板子、硬翅、软翅、长串、筒子五大类,每类又按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风筝竞赛标准的规定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五个型号。

博物馆导游词7

  塘沽博物馆根据该区历史传承和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采用博物馆的理念、纪念馆的风格、传统与现代手段相融合的展陈艺术形式,客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塘沽自宋代成陆至今8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展示了塘沽在**代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定位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塘沽博物馆不仅是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身的文化机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又一道风景,对提高滨海地区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居民文化品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塘沽博物馆身处鲜花满地、碧水蓝天的优异环境,其成立正值滨海新区昂首腾飞、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之时。作为塘沽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塘沽博物馆代表了塘沽区的文化形象与精品层面。它不仅是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身的文化机构,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艺术殿堂。

  塘沽博物馆建筑面积约7700*方米,从外表看南高北低,像一个大橄榄,博物馆由序厅、东厅、西厅三部分构成,陈列分为“沧海桑田”、“盐兴漕畅”、“海门古塞”、“工业兴邦”、“沽口曙光”、“明珠璀璨”六个主题,采用博物馆与纪念馆、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陈列方式,客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塘沽自宋代成陆至今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与风土人情。

博物馆导游词8

  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国家级现代大型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位于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1公里处,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方米,建筑面积为5万多*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珍藏出土文物精品11.3万件,展室面积达1100*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主要展示陕西出土的历史文物,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大部分,形象地展现出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陕西历史。在*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境。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调。*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陕西古代史的第一部分是史前史,从距今约115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19xx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头骨化石是目前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标志有3个:一是出现磨制石器;二是发明陶器;三是开始定居并出现了原始农业。仰韶文化距今7000至5000年,处于仰韶文化社会的半坡人生产力已大大提高。从半坡出土的陶埙,是我过迄今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引起了国际音乐界极大兴趣。

  这里是周朝,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包括从公元前21世纪在陕西形成的周族到周方国、西周王朝3个历史发展阶段。这件是牛的肩胛骨,是用来占卜,事后在卜骨记录下结果。这些占卜记录便是最早形成—甲骨文。西周是我国青铜时代繁荣兴盛的顶峰。青铜器也是是奴婢社会的礼制,即权力与等级的象征。这些是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用来煮肉类。铜鼎是由原始社会的陶鼎演变而来的。在夏、商、周三代,铜鼎作为礼器,在奴婢主贵族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时使用。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的象征。所以,以后把取得天下叫“定鼎”。青铜器纹饰是研究青铜器艺术的重要内容。青铜器纹饰有两大类:动物纹和几何纹。二者均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制作的本意是用这些青铜器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构思的巧妙和成功。

  大家看这些出土的大量的铁农具,是在秦朝农业为主出土的物品,秦朝以农业为主,这说明铁器当时已经取代了青铜器被广泛使用。公元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秦始皇继位后,在10年先后吞并6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促进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始皇兵马俑发现的兵器、马俑铜车马,集中展示出秦王朝在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所达到前所未有的水*。

  汉朝是*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也在这时正式形成。汉长安城是*历史上第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它比当时西方的古罗马城还大两倍。汉代非常重视农业,发达的农业也是汉代强盛的物质基础。汉代在冶铁、纺织、造纸等手工业的规模和技巧上都超过了前代。这是1957年在西安霸桥一座汉墓中出土的西汉纸。霸桥纸的发现将我国造纸的时间向前推进了*200年。汉代丝织品种繁多,这些是从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丝绸残片,而求良马正是汗王朝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目标之一。

  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的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是匈奴大夏*在今陕北靖边县建立的都城统万城的照片。统万城坚固无比,雄伟壮观,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之一。

  隋、唐两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长安城面积达84.1*方公里,是东古罗马拜占庭的7倍,*首都巴格达6倍,明代长安城的9.3倍。我国瓷器起源很早,这些是唐三彩,是唐盛时的一种以黄、褐、绿3种颜色为主色釉的陶瓷工艺品。三彩器流行的时间较短,烧制的区别较少,因此遗物不多,非常珍贵。

  这些是在陕西发现的元代文物。蒙古族统一*建立元朝。1369年,明王朝攻占西安,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就是从此得名的。宋代到清代是*瓷器的繁荣时期。这里陈列的壶、罐、茶座、等器物工艺高超,造型古朴,使人留连往返。

博物馆导游词9

  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馆是上海乃至*向海内外公众展示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规格之高。

  传统“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经演变成我们现代“九大簋”的这九道菜,分别是:虾米炖冬菇;猪皮胶炖田鸭;南乳冬笋炖花腩;白切鸡;柴火炖大白菜;荷兰豆炒双鱿鸡杂;蒜蓉炖海蚬;扣肉煲;咕噜肉。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听我讲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大家看一下这个,这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于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重201.5公斤。最为珍贵的是它内腹壁铸铭文290个字,记载了大贵族颂扬其祖先师华父辅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赏赐他命服、土地及奴隶等史实。

  前面的是青铜工艺的转变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更新期。在这时期的青铜器的礼器特性逐渐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年抢救的14件晋候酥编钟,大的52cm,小的22cm。铭文记载了晋献候在周宣王率领下进行战争中,杀敌数百,擒获俘虏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亲临赏赐。还有这个,由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国的西汉早期错金银鸟篆书铜壶,这个壶是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这个壶失去了一个盖,它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金银错工艺的最高水准,属一级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边参观有关古代青铜器铸造过程的模拟陈列和制瓷工艺的方法,一同随我走进另一个馆——“陶瓷馆”。

  陶瓷是*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8800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已有古人制陶足迹。在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陶器文化,历史文物。在唐代以前,陶器的制造,从选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较单调。一直到唐代,“唐三彩”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陶瓷进入了绚丽多彩的阶段。“唐三彩”是以铁、铜、锰、钴等金属原料为呈色剂,在低温氧化中烧成黄、绿、褐、紫等多种色彩。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为陪葬品,以马的形象最生动,而骆驼也常见。好像这头骆驼驮着货物,在行进中仰首嘶鸣,两只驼峰左右分开,这普通的生理特征,被永恒地保留下来。

  还有宜兴的紫砂器也是名闻天下的。宜兴是*的“陶都”。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而宜兴烧制的紫砂器质地细腻,坚硬而耐寒耐热,泡茶不失原味,还能保持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颜色以赤褐色、淡黄色和紫黑色多种,造型多样,是泡茶首选器皿。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好的紫砂器价值不菲,我们所看见的大多是明清时名人名家所作,甚为珍贵。

  除陶器外,这里还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独特创造发明的瓷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发展和烧制瓷器的设备――窑,以及瓷器制品的展览。*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又一伟大贡献。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由青瓷的生产,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制青铜器。好像这件商代青釉弦纹尊也属陪葬品,但这可以说是现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匀净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陶瓷史上空前繁荣时期,呈现出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和龙泉、耀州、磁州、建阳、吉州窑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汝窑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史五大名窑之首,为冠绝古今之*瓷器名窑。专烧青瓷,供宫廷用;定窑在河北曲阳县,瓷器多以白瓷为主,且多采用金属包边;官窑,听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开的,现在大家所见的都是南宋官窑瓷器,大家看这些窑器,用料讲究,制作工整,布满细碎纹片,口沿釉薄处隐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称“紫口铁足”;还有这些哥窑烧制而成的,由于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种瑕疵美,被人赋以“金丝铁线”、“网格金线”,这件哥窑汝钉足洗堪称哥窑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的中心,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的成熟与发展,结束了原有以青瓷为主流的传统,开创了以青花为主流的彩色釉发展道路。青花的优点是着色力强,发色明快;蓝花白地,素雅明净;青花为釉下彩绘,有釉保护,永不退色。

  清代是*古代瓷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尤以康、雍、乾时期为突出。釉上彩分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为突出,造型丰富,除红、黄、绿三色,还发明了釉上蓝和黑色,这件五彩百鸟朝凤盘,器形规整,画面生动,实为五彩佳作。

  最后,陶瓷器馆还有古代瓷器制作坊和窑炉的模拟陈列。通过参观,可以对我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与窑炉式样、功能有个概略的了解。


博物馆导游词6篇(扩展2)

——博物馆作文6篇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去自然博物馆参观!

  那里面有猛犸象的骨架、霸王龙的骨架、长颈龙的骨架、鹦鹉嘴龙的骨架。里面不仅有恐龙骨架,还有好多标本!有:云豹的标本、狼的标本、天牛的标本、甲壳虫的标本。

  我今天见识了好多远古时期的东西。我仿佛在远古时期旅游了一圈儿!

  我觉得这里的东西很有趣!你如果有空也可以来参观参观!

  今天下午,我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那里的藏品真是齐全啊!

  中午吃晚饭,老师就带着我们去乘坐地铁。地铁真快呀!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走进了博物馆,那里面有4层,每层都有几个展馆。我们参观了古代玉器馆,里面有许多礼器,仪仗器、佩戴器、丧葬器、陈设玩赏器、实用器等都很漂亮。我最喜欢双头龙,它有一个长方形的底座,有两条龙头从中间冒出来,是一个椭圆形的物件,很精致。

  我们还参观了古代货币馆,里面有贝币、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布币、刀币等,我非常喜欢齐返邦大刀,这种钱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由实用刀削演化而来,形如刀状,柄端有环。我们还参观了其它展馆。

  参观后,我了解了许多的知识,上海博物馆真好啊!

  今天下午,虽然雨下得很大,但我和姐姐、妈妈以及叶阿姨一起去参观了浙江自然历史博物馆。

  一楼大厅展示鲸鲨标本,12米长!巨大的灰鲸骨架是1936年被一名美国渔民捕获的。

  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恐龙化石,比如伏羲自贡龙、徐世禄凤龙、鹦鹉嘴龙、天府峨眉龙等等。长脖子长尾巴的马恩熙龙真的很长。从它头上,我迈了一大步,走了26步才到了尾巴。

  最有趣的是三楼。它有很多触摸屏,用手一指就会出现很多图案和描述。它有许多模拟自然的场景,如尖吻蝮的产房和鼹鼠的洞穴。还包括南极洲的企鹅和海豹,浙江的野生华南虎。

  不知不觉,三个小时后就该回家了。我也想去看看,看看自己喜欢什么。

  我早就听说博物馆将举办海洋动物展览。我激动了很久,一直期待着这一天很快到来。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今天早上,我父亲打算带我去那里。我一路想象着里面的场景。不一会儿,我就到了博物馆。门口的大横幅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海洋动物展”。进去哇!好美!我看到了很多动物,比如海星,海苹果等等。我来考考同学。你知道什么是“海苹果”吗?它是海里的动物。太美了!我还看到了一条真正的鲨鱼。好大。看的时候有点紧张,因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鲨鱼吃人的可怕的事情。但是,这种张力只是一瞬间,因为它只是一个标本。我怕什么?

  我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我依依不舍的和爸爸回家了。今天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一些东西,就是爸爸买票的时候,还赠送了一个漂亮的珍珠脚链。太美了。我喜欢。

  我今天真的很开心!

  星期五老师通知参加社团的各位同学明天去博物馆。我跟妈妈说明天有活动,妈妈那今晚早点睡哦!明天一起去博物馆。

  吃完午饭,我赶紧换上校服戴好红领巾拿着铅笔和笔记本。奶奶骑着车送我,我和妹妹座在后面吹着轻轻的凉风,吹在脸上感觉凉凉的。我和妹妹唱着歌,奶奶喊着博物馆到了!我好奇的站起来说了声博物馆好大呀!老师喊着同学们都排好队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同学们都围在老师身边听老师一一讲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青铜器、玉器还有野人。

  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认真记录着。我最想了解的还是原始人图中描述原始人生活方式。他们居住在茂密的森林和山洞里遮风挡雨,为了生活他们团结一致,寻找一些物品制造锋利的兵器捕捉猎物,看完他们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生活。这次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好机会,以后我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今天学校组织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我终于见识了自然博物馆的神奇,震撼,博大,启迪。

  地球原来走过了45亿万年的历程,生物的兴盛和灭绝,都是短暂的一瞬间,在自然博物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自然博物馆里,遗迹带领我们穿越了时空,我们好像回到远古时代,看到古生物,动物,植物,以及原始的人类,也看到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进化到今天的慢慢过程。原来自然不但可以孕育生命,但也可以毁灭生命。

  当我看到“世界灭绝动物墓地”的时候,我心里既悲伤又疑问,为什么会灭绝这么多动物呢?我在墓地旁边的说明上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的生物经历了7次大规模灭绝,而产生灭绝的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森林、土地的过度开发,野生生物的捕杀,环境的污染……

  看到这些我心里惭愧不已,我感觉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在自然博物馆的宣传片上,有这么一段话,让我深受震撼和启发:地球是我们人类和一切生命的摇篮,也是我们的家园。她很大,但不是无边无涯;她很美,但不是青春永在;她很富饶,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爱护自然和善待自然,甚至破坏自然,那无异于是在毁灭生命,最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博物馆导游词6篇(扩展3)

——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菁华5篇)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

  这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7万*方米,建筑面积56000*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生前遗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该在陕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馆的指示。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借鉴了*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并创造出一种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可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基本陈列,也就是常设陈列。为陕西古代史。系统的展现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战争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序言大厅。这里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三副巨型照片: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既有古代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陕西历史文化孕育、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两幅照片的背后,陈列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皇帝陵墓的巨照,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开端。这些用照片构成的无言之序,通过宽广浑厚的场面,象征着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绵延久远,以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传统精神。大家现在看到厅中央的这尊巨狮,它原来位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古代狮子及石狮的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座石狮不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隶制王朝鼎盛时期西周的一个青铜器。青铜是指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来是一种炊具,即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鼎也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的象征。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以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孰人敢来问鼎”等都与这件文物有关。鼎,一般可分为圆顶和方顶。圆顶一般为鼓腹,双耳,三足,整个造型给人以稳定、威武的感觉。所以,人们用狮胸虎足来形容它。而成语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则是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成为*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青铜器上的纹饰可分为两大类,即:动物纹和几何纹。总的特点是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作器者本意是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他构思成功。在陕西境内迄今发现的西周青铜器达3000余件。就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而言实属罕见。

  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灭亡。周*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但周王朝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现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战争持续了200多年。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扫*而荡天下”,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法律、车轨和度量衡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上面的这些货币就是统一前六国的货币。货币的不统一大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便应运而生。古人讲“天园地方”,并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两就意味着“圆以象天,方以则地”。这种精神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古书上也因此把钱称为“孔方兄”。秦半两的制作很科学,中间有小孔,可用绳子穿起来便于携带;外围为圆形,则不易产生磨损。*古代有三大货币,除秦代的货币秦半两外,还有汉代的五铢钱和唐代的通宝钱。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随后四年的“楚汉相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汉王朝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王朝不仅有发达的经济贸易活动,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1965年,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马俑。这座汉墓属于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墓。据同出的“银镂玉衣”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或其子周亚夫。在杨家湾出土的俑群中,有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这些汉兵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数做武士打扮,个别做跳舞、奏乐、指挥等姿势。拿这批汉兵马俑与秦兵马俑相比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时刻准备着出发去打仗。汉俑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灵气十足,愉悦欢畅。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国富民强、和*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乐。在秦俑里,我们从外形看不出有指挥官,但在汉俑里则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军阵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秦兵马俑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突击力量,骑兵甚少。而汉兵马俑中骑兵所占的比例却大的多。汉王朝也正是凭借着这支强大的骑兵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农业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战胜游牧民族。

  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国力大大削弱。汉初“天子不能俱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意思是说,在汉朝初年马匹很少,以至于找不到四匹颜色相同的马为皇帝拉辇。而一般将相的车辆只能用牛羊拉了。但是汉王朝励精图治,养马业得到了高度发展,使汉代骑兵的马源充足,所以汉代骑兵业得到了发展。杨家湾的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就是一个有力的印证。

  汉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从公元220年北魏建立开始,到公元5*隋统一结束,历时369年。这一时期*更迭,战乱频繁,可以说是*历史和陕西历史上依次伟大的大融合时期。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了隋朝。隋炀帝杨广也是历史上以为有名的暴君。公元618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夺取了*,建立了唐朝。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现代的海外华人自称“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对后世子孙产生的影响。

  在唐时,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各种娱乐活动。打马球便是其中的娱乐项目之一。现在就请大家看这幅《打马球图》。这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马球,也叫波罗球,球似拳头大小,朱红色,皮革制成,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传入我国的。这幅图画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唐代马球运动的精彩场面。画面上有骑马人物二十多个,他们足蹬黑靴,身穿窄袖长袍。前五个手拉缰绳,右手持月芽形球杖,有的驱马抡球,有的反身击球,姿态矫健,得心应手。其它骑手也姿态各异。场面生动,围绕着滚动的小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画家巧妙的抓住了马球运动的瞬间场面,使比赛的紧张气氛溢于画外

  在唐朝的时候,上至宫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连妇女都爱打马球。尤其是许多皇帝,都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甚至成为马球健将。据史料记载:唐中宗景龙年间,吐蕃派使者迎接金城公主,提出要与*比赛马球,经中宗同意后,双方展开较量。第一回合以*失败而告终。这时一旁观看的临淄王,即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率领球队进行比赛。终于以精湛的球技转败为胜,一时在京城传为佳话。唐代的皇宫禁苑大多筑有马球场,有的贵族官僚还有自己的马球场。唐代以后,马球队运动就开始流行全国,直到明朝末年才开始逐渐衰败。*几年来,在西安东郊也开展过。这幅画的表现技法相当讲究,极富真实感和立体感。可见这幅马球图达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社会情况,再现了大唐雄风。

  隋唐两代都把长安作为其都城。隋时称为大兴城,唐时称为长安城。规模宏大的都城长安可以说是那个伟大时代的明亮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各个方面。隋大兴城是少数民族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并主持营建的。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葺完善起来的。从这幅唐长安城的*面布局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气势宏伟,整齐划一。全城共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内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纵向的大街和十四条横向的大街,把整个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小区域,称为坊。正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所写:“百千家似为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种布局对以后各个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规划都城时所效仿。唐长安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宏大。它总面积为84.1*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其面积是汉代长安城的2.4倍,东罗马首都拜占庭的7倍,*首都巴格达的6倍,明代长安城的9.3倍。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城中的`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5米,而横贯皇城自承天门至长乐门之间的横街竟宽达440米,这也是中外所有都城中绝无仅有的。中华民族成长壮大到了唐代,充满了开拓进取精神。因此对长安城的修筑不仅仅只着眼于实用功能的需要,还有着积极的精神追求。唐王朝也正是以其宏大的气魄和泱泱大国的气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吸引了各个国家的人们来到长安。当时居住在长安城的外国人和少数民族人数约5万人。同时长安吸收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璀灿、当时世界文化最高峰的唐文化。 I$ X Zz51

  唐代的手工业也是非常发达,唐三彩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唐三彩并不专指三种颜色而是指多彩,因在唐代风行一时而得名。唐三彩是用黄、绿、赭。

  蓝等多种彩釉组合装饰成的一种铅铀陶器。它的制作过程是把高岭土经过挑选、冲打、淘洗、沉淀、冶炼等工艺后,捏制成形,经修饰晒干后放入窑内。经过1000度左右烧制,待冷却后饰以配制好的彩色釉料,再入窑中烧至900度后完成。西安是唐三彩的故乡。在西安附*的唐墓中出土了不少唐三彩器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三彩首先是一种冥器,慢慢地才发展成为一种日用品和工艺品。唐三彩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以造型取胜。三彩中无论是生活用品或是房屋庭院乃至人物动物造型,都塑造的非常精美,用写实的手法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达到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程度;二是以色彩赢人。三彩釉色虽简单,但它经烧制过程中不同色彩的釉斑向下流动,互相浸润后自然漫延,呈现出一种千变万化,班驳淋漓,彼此交融,没有明显界限的装饰艺术效果。优美、流畅,具有一种和谐的古朴之美。正如杜甫名句所言“动人春色不在多”。有限的釉色构成了丰富的艺术语汇,使唐三彩成了世界闻名的古代工艺品。

  公元960年,宋代赵匡胤皇袍加身定都开封。元、明、清分别建都南京和北京。陕西从此失去了京都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北、西南的军事重镇。又由于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形成一种巨大的惯性,所以这一时期陕西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准和发展势头。

亲爱的游客们:

  我叫刘xx,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位于天桥南街126号,始建于1950年,1959年竣工。占地面积12000*方米,建筑面积18000*方米,展览面积6000*方米。它是一个大型的自然主题博物馆,主要展示生物和人类发展的历史,普及自然知识。有一个生动的生物进化史展览,展示了各种化石和各种动植物的标本。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五个展厅,分别是四个基础展览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会。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多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图像化石和恐龙化石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动物展示”按照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主要的活体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王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植物展”展示了大量原核生物的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标本和生态照片。,展现你的多样性,再现植物的进化,体现植物在动物和人类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古生物展”通过大量化石标本展示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从变温到恒温,从卵生到胎生的进化过程。《人的起源》展览展示了从猿到人的历史过程,以及10月份一个个体被孕育的诞生过程,勾画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恐龙世界》用高科技手段还原恐龙,有声有光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古老生态环境,从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

  这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7万*方米,建筑面积56000*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生前遗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该在陕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馆的指示。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借鉴了*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并创造出一种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可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基本陈列,也就是常设陈列。为陕西古代史。系统的展现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战争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序言大厅。这里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三副巨型照片: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既有古代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陕西历史文化孕育、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两幅照片的背后,陈列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皇帝陵墓的巨照,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开端。这些用照片构成的无言之序,通过宽广浑厚的场面,象征着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绵延久远,以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传统精神。大家现在看到厅中央的这尊巨狮,它原来位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古代狮子及石狮的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座石狮不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隶制王朝鼎盛时期西周的一个青铜器。青铜是指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来是一种炊具,即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鼎也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的象征。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以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孰人敢来问鼎”等都与这件文物有关。鼎,一般可分为圆顶和方顶。圆顶一般为鼓腹,双耳,三足,整个造型给人以稳定、威武的感觉。所以,人们用狮胸虎足来形容它。而成语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则是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成为*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青铜器上的纹饰可分为两大类,即:动物纹和几何纹。总的特点是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作器者本意是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他构思成功。在陕西境内迄今发现的西周青铜器达3000余件。就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而言实属罕见。

  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灭亡。周*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但周王朝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现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战争持续了200多年。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扫*而荡天下”,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法律、车轨和度量衡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上面的这些货币就是统一前六国的货币。货币的不统一大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便应运而生。古人讲“天园地方”,并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两就意味着“圆以象天,方以则地”。这种精神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古书上也因此把钱称为“孔方兄”。秦半两的制作很科学,中间有小孔,可用绳子穿起来便于携带;外围为圆形,则不易产生磨损。*古代有三大货币,除秦代的货币秦半两外,还有汉代的五铢钱和唐代的通宝钱。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随后四年的“楚汉相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汉王朝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王朝不仅有发达的经济贸易活动,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1965年,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马俑。这座汉墓属于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墓。据同出的“银镂玉衣”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或其子周亚夫。在杨家湾出土的俑群中,有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这些汉兵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数做武士打扮,个别做跳舞、奏乐、指挥等姿势。拿这批汉兵马俑与秦兵马俑相比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时刻准备着出发去打仗。汉俑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灵气十足,愉悦欢畅。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国富民强、和*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乐。在秦俑里,我们从外形看不出有指挥官,但在汉俑里则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军阵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秦兵马俑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突击力量,骑兵甚少。而汉兵马俑中骑兵所占的比例却大的多。汉王朝也正是凭借着这支强大的骑兵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农业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战胜游牧民族。

  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国力大大削弱。汉初“天子不能俱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意思是说,在汉朝初年马匹很少,以至于找不到四匹颜色相同的马为皇帝拉辇。而一般将相的车辆只能用牛羊拉了。但是汉王朝励精图治,养马业得到了高度发展,使汉代骑兵的马源充足,所以汉代骑兵业得到了发展。杨家湾的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就是一个有力的印证。

  汉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从公元220年北魏建立开始,到公元5*隋统一结束,历时369年。这一时期*更迭,战乱频繁,可以说是*历史和陕西历史上依次伟大的大融合时期。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了隋朝。隋炀帝杨广也是历史上以为有名的暴君。公元618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夺取了*,建立了唐朝。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现代的海外华人自称“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对后世子孙产生的影响。

  在唐时,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各种娱乐活动。打马球便是其中的娱乐项目之一。现在就请大家看这幅《打马球图》。这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马球,也叫波罗球,球似拳头大小,朱红色,皮革制成,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传入我国的。这幅图画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唐代马球运动的精彩场面。画面上有骑马人物二十多个,他们足蹬黑靴,身穿窄袖长袍。前五个手拉缰绳,右手持月芽形球杖,有的驱马抡球,有的反身击球,姿态矫健,得心应手。其它骑手也姿态各异。场面生动,围绕着滚动的小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画家巧妙的抓住了马球运动的瞬间场面,使比赛的紧张气氛溢于画外

  在唐朝的时候,上至宫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连妇女都爱打马球。尤其是许多皇帝,都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甚至成为马球健将。据史料记载:唐中宗景龙年间,吐蕃派使者迎接金城公主,提出要与*比赛马球,经中宗同意后,双方展开较量。第一回合以*失败而告终。这时一旁观看的临淄王,即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率领球队进行比赛。终于以精湛的球技转败为胜,一时在京城传为佳话。唐代的皇宫禁苑大多筑有马球场,有的贵族官僚还有自己的马球场。唐代以后,马球队运动就开始流行全国,直到明朝末年才开始逐渐衰败。*几年来,在西安东郊也开展过。这幅画的表现技法相当讲究,极富真实感和立体感。可见这幅马球图达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社会情况,再现了大唐雄风。

  隋唐两代都把长安作为其都城。隋时称为大兴城,唐时称为长安城。规模宏大的都城长安可以说是那个伟大时代的明亮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各个方面。隋大兴城是少数民族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并主持营建的。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葺完善起来的。从这幅唐长安城的*面布局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气势宏伟,整齐划一。全城共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内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纵向的大街和十四条横向的大街,把整个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小区域,称为坊。正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所写:“百千家似为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种布局对以后各个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规划都城时所效仿。唐长安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宏大。它总面积为84.1*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其面积是汉代长安城的2.4倍,东罗马首都拜占庭的7倍,*首都巴格达的6倍,明代长安城的9.3倍。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城中的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5米,而横贯皇城自承天门至长乐门之间的横街竟宽达440米,这也是中外所有都城中绝无仅有的。中华民族成长壮大到了唐代,充满了开拓进取精神。因此对长安城的修筑不仅仅只着眼于实用功能的需要,还有着积极的精神追求。唐王朝也正是以其宏大的气魄和泱泱大国的气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吸引了各个国家的人们来到长安。当时居住在长安城的外国人和少数民族人数约5万人。同时长安吸收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璀灿、当时世界文化最高峰的唐文化。

  唐代的手工业也是非常发达,唐三彩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唐三彩并不专指三种颜色而是指多彩,因在唐代风行一时而得名。唐三彩是用黄、绿、赭。蓝等多种彩釉组合装饰成的一种铅铀陶器。它的制作过程是把高岭土经过挑选、冲打、淘洗、沉淀、冶炼等工艺后,捏制成形,经修饰晒干后放入窑内。经过1000度左右烧制,待冷却后饰以配制好的彩色釉料,再入窑中烧至900度后完成。西安是唐三彩的故乡。在西安附*的唐墓中出土了不少唐三彩器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三彩首先是一种冥器,慢慢地才发展成为一种日用品和工艺品。唐三彩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以造型取胜。三彩中无论是生活用品或是房屋庭院乃至人物动物造型,都塑造的非常精美,用写实的手法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达到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程度;二是以色彩赢人。三彩釉色虽简单,但它经烧制过程中不同色彩的釉斑向下流动,互相浸润后自然漫延,呈现出一种千变万化,班驳淋漓,彼此交融,没有明显界限的装饰艺术效果。优美、流畅,具有一种和谐的古朴之美。正如杜甫名句所言“动人春色不在多”。有限的釉色构成了丰富的艺术语汇,使唐三彩成了世界闻名的古代工艺品。

  公元960年,宋代赵匡胤皇袍加身定都开封。元、明、清分别建都南京和北京。陕西从此失去了京都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北、西南的军事重镇。又由于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形成一种巨大的惯性,所以这一时期陕西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准和发展势头。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

  这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7万*方米,建筑面积56000*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生前遗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该在陕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馆的指示。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借鉴了*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并创造出一种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可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基本陈列,也就是常设陈列。为陕西古代史。系统的展现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战争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序言大厅。这里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三副巨型照片: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既有古代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陕西历史文化孕育、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两幅照片的背后,陈列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皇帝陵墓的巨照,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开端。这些用照片构成的无言之序,通过宽广浑厚的场面,象征着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绵延久远,以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传统精神。大家现在看到厅中央的这尊巨狮,它原来位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古代狮子及石狮的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座石狮不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隶制王朝鼎盛时期西周的一个青铜器。青铜是指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来是一种炊具,即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鼎也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的象征。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以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孰人敢来问鼎”等都与这件文物有关。鼎,一般可分为圆顶和方顶。圆顶一般为鼓腹,双耳,三足,整个造型给人以稳定、威武的感觉。所以,人们用狮胸虎足来形容它。而成语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则是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成为*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青铜器上的纹饰可分为两大类,即:动物纹和几何纹。总的特点是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作器者本意是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他构思成功。在陕西境内迄今发现的西周青铜器达3000余件。就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而言实属罕见。

  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灭亡。周*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但周王朝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现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战争持续了200多年。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扫*而荡天下”,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法律、车轨和度量衡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上面的这些货币就是统一前六国的货币。货币的不统一大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便应运而生。古人讲“天园地方”,并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两就意味着“圆以象天,方以则地”。这种精神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古书上也因此把钱称为“孔方兄”。秦半两的制作很科学,中间有小孔,可用绳子穿起来便于携带;外围为圆形,则不易产生磨损。*古代有三大货币,除秦代的货币秦半两外,还有汉代的五铢钱和唐代的通宝钱。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随后四年的“楚汉相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汉王朝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王朝不仅有发达的经济贸易活动,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1965年,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马俑。这座汉墓属于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墓。据同出的“银镂玉衣”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或其子周亚夫。在杨家湾出土的俑群中,有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这些汉兵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数做武士打扮,个别做跳舞、奏乐、指挥等姿势。拿这批汉兵马俑与秦兵马俑相比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时刻准备着出发去打仗。汉俑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灵气十足,愉悦欢畅。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国富民强、和*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乐。在秦俑里,我们从外形看不出有指挥官,但在汉俑里则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军阵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秦兵马俑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突击力量,骑兵甚少。而汉兵马俑中骑兵所占的比例却大的多。汉王朝也正是凭借着这支强大的骑兵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农业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战胜游牧民族。

  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国力大大削弱。汉初“天子不能俱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意思是说,在汉朝初年马匹很少,以至于找不到四匹颜色相同的马为皇帝拉辇。而一般将相的车辆只能用牛羊拉了。但是汉王朝励精图治,养马业得到了高度发展,使汉代骑兵的马源充足,所以汉代骑兵业得到了发展。杨家湾的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就是一个有力的印证。

  汉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从公元220年北魏建立开始,到公元5*隋统一结束,历时369年。这一时期*更迭,战乱频繁,可以说是*历史和陕西历史上依次伟大的大融合时期。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了隋朝。隋炀帝杨广也是历史上以为有名的暴君。公元618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夺取了*,建立了唐朝。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现代的海外华人自称“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对后世子孙产生的影响。

  在唐时,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各种娱乐活动。打马球便是其中的娱乐项目之一。现在就请大家看这幅《打马球图》。这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马球,也叫波罗球,球似拳头大小,朱红色,皮革制成,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传入我国的。这幅图画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唐代马球运动的精彩场面。画面上有骑马人物二十多个,他们足蹬黑靴,身穿窄袖长袍。前五个手拉缰绳,右手持月芽形球杖,有的驱马抡球,有的反身击球,姿态矫健,得心应手。其它骑手也姿态各异。场面生动,围绕着滚动的小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画家巧妙的抓住了马球运动的瞬间场面,使比赛的紧张气氛溢于画外

  在唐朝的时候,上至宫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连妇女都爱打马球。尤其是许多皇帝,都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甚至成为马球健将。据史料记载:唐中宗景龙年间,吐蕃派使者迎接金城公主,提出要与*比赛马球,经中宗同意后,双方展开较量。第一回合以*失败而告终。这时一旁观看的临淄王,即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率领球队进行比赛。终于以精湛的球技转败为胜,一时在京城传为佳话。唐代的皇宫禁苑大多筑有马球场,有的贵族官僚还有自己的马球场。唐代以后,马球队运动就开始流行全国,直到明朝末年才开始逐渐衰败。*几年来,在西安东郊也开展过。这幅画的表现技法相当讲究,极富真实感和立体感。可见这幅马球图达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社会情况,再现了大唐雄风。

  隋唐两代都把长安作为其都城。隋时称为大兴城,唐时称为长安城。规模宏大的都城长安可以说是那个伟大时代的明亮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各个方面。隋大兴城是少数民族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并主持营建的。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葺完善起来的。从这幅唐长安城的*面布局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气势宏伟,整齐划一。全城共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内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纵向的大街和十四条横向的大街,把整个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小区域,称为坊。正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所写:“百千家似为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种布局对以后各个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规划都城时所效仿。唐长安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宏大。它总面积为84.1*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其面积是汉代长安城的2.4倍,东罗马首都拜占庭的7倍,*首都巴格达的6倍,明代长安城的9.3倍。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城中的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5米,而横贯皇城自承天门至长乐门之间的横街竟宽达440米,这也是中外所有都城中绝无仅有的。中华民族成长壮大到了唐代,充满了开拓进取精神。因此对长安城的修筑不仅仅只着眼于实用功能的需要,还有着积极的精神追求。唐王朝也正是以其宏大的气魄和泱泱大国的气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吸引了各个国家的人们来到长安。当时居住在长安城的外国人和少数民族人数约5万人。同时长安吸收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璀灿、当时世界文化最高峰的唐文化。

  唐代的手工业也是非常发达,唐三彩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唐三彩并不专指三种颜色而是指多彩,因在唐代风行一时而得名。唐三彩是用黄、绿、赭。蓝等多种彩釉组合装饰成的一种铅铀陶器。它的制作过程是把高岭土经过挑选、冲打、淘洗、沉淀、冶炼等工艺后,捏制成形,经修饰晒干后放入窑内。经过1000度左右烧制,待冷却后饰以配制好的彩色釉料,再入窑中烧至900度后完成。西安是唐三彩的故乡。在西安附*的唐墓中出土了不少唐三彩器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三彩首先是一种冥器,慢慢地才发展成为一种日用品和工艺品。唐三彩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以造型取胜。三彩中无论是生活用品或是房屋庭院乃至人物动物造型,都塑造的非常精美,用写实的手法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达到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程度;二是以色彩赢人。三彩釉色虽简单,但它经烧制过程中不同色彩的釉斑向下流动,互相浸润后自然漫延,呈现出一种千变万化,班驳淋漓,彼此交融,没有明显界限的装饰艺术效果。优美、流畅,具有一种和谐的古朴之美。正如杜甫名句所言“动人春色不在多”。有限的釉色构成了丰富的艺术语汇,使唐三彩成了世界闻名的古代工艺品。

  公元960年,宋代赵匡胤皇袍加身定都开封。元、明、清分别建都南京和北京。陕西从此失去了京都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北、西南的军事重镇。又由于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形成一种巨大的惯性,所以这一时期陕西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准和发展势头。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导游词6篇(扩展4)

——故宫博物馆导游词 (菁华3篇)

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里,我将为您们介绍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建筑原则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左祖右社就是故宫东南的太庙和西南的社稷坛。前朝就是故宫内上朝行礼的宫殿。以前神武门和景山之间曾经有市场,就是后市。

  故宫内部宫殿又分为外朝、内廷,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南边是外朝,举行大典的场所,以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为中心,东面文华殿、西面武英殿为两翼。武英殿清朝多尔衮曾经在此摄政,之后改为修书处,修出的书称为“殿本”。文华殿曾为太子居所,后来文渊阁成为藏书处。北边是内廷,中心是乾清宫、坤宁宫,为帝后寝宫,但清朝皇后不住坤宁宫,坤宁宫用于祭祀和皇帝举行大婚典礼的地方。乾清宫清朝雍正以后不再住人,而是接见大臣、举行内廷典礼、皇帝死后停灵所用。后三宫两边有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乾清宫西面养心殿是雍正以后皇帝的居所,处理政事也在这里。

  这是故宫比较靠中间的重要部分,此外还有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太后住处,没有开放,我也不太清楚。外东路宁寿全宫,乾隆准备当太上皇时建的,但没有住过。现在还有流传以前关于紫禁城建筑时的传说。据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万间,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故宫里面的宏伟建筑代表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难道这不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吗?

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里,我将为您们介绍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建筑原则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左祖右社就是故宫东南的太庙和西南的社稷坛。前朝就是故宫内上朝行礼的宫殿。以前神武门和景山之间曾经有市场,就是后市。

  故宫内部宫殿又分为外朝、内廷,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南边是外朝,举行大典的场所,以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为中心,东面文华殿、西面武英殿为两翼。武英殿清朝多尔衮曾经在此摄政,之后改为修书处,修出的书称为“殿本”。文华殿曾为太子居所,后来文渊阁成为藏书处。北边是内廷,中心是乾清宫、坤宁宫,为帝后寝宫,但清朝皇后不住坤宁宫,坤宁宫用于祭祀和皇帝举行大婚典礼的地方。乾清宫清朝雍正以后不再住人,而是接见大臣、举行内廷典礼、皇帝死后停灵所用。后三宫两边有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乾清宫西面养心殿是雍正以后皇帝的居所,处理政事也在这里。

  这是故宫比较靠中间的重要部分,此外还有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太后住处,没有开放,我也不太清楚。外东路宁寿全宫,乾隆准备当太上皇时建的,但没有住过。 现在还有流传以前关于紫禁城建筑时的传说。据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

  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万间,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故宫里面的宏伟建筑代表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难道这不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吗?

各位先生、女士们:

  大家好!我姓关名羽潇,是红星闪闪旅行社的一位导游。首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好,现在大家看我身后的那扇朱红的大门就是故宫的正门了。故宫处在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好了现在已经到了停车场,先介绍到这儿请大家下车吧!”

  各位请看!这便是故宫的正大门——午门。它建成于1420年,它的名字是用来斩头的吗?其实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士兵出征之前,军官们也就是现在的‘领导’在这儿诸如鼓舞士气并下达命令之类的……,好!那我们就到故宫里面吧。

  各位朋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闻名中外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先来看看太和殿,它高有33米,从东至西长有64米,从南至北宽有33米,面积为2377*方米。太和殿是在皇帝上早朝和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它的`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第一,正背上的吻兽的体积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而言之,处处显示它的“第一”的思想体现。看完了太和殿让我们一起去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朋友们自由参观一下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十分钟后我带领大家游览最后一个景点:交泰殿。

  大家休息够了吗?现在我们就去交泰殿,殿里有康熙皇帝的御笔,在北京只有两幅康熙帝的真迹,另一幅就在大贪官和珅的家——恭王府。请看,眼前这一座四角攒尖的建筑物就是交泰殿,我们走进去看一看吧,您们看到后墙扁额上有“无为”二字了吗?那就是康熙御笔,“无为”的意思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治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好了,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本次北京故宫之旅就圆满结束了。我希望各位若干年之后还能来找我,我一定为大家再次讲解,朋友再见。”我微笑地向游客们告别。


博物馆导游词6篇(扩展5)

——博物馆导游词(精选10篇)

亲爱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欢迎到郑王陵遗址博物馆参观。我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东城郑王陵遗址而建立起来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郑王陵遗址博物馆是我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我市最具特色的一处文物旅游景点。

  郑王陵遗址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郑国贵族墓地北侧。整个郑国贵族墓地面积约50万*方米。新郑市文物管理局对整个墓地进行了钻探普查,发现墓葬分布极为密集,墓葬总数在3000座以上,其墓葬数量在全国已发现的春秋墓地中为最多,密集程度在全国同期墓地中极其罕见,可用无卧牛之地来形容。特别是规格多样的车马坑群的发现,在春秋墓地中尚无先例。如果将车马坑大面积的发掘,其盛况将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以来又一处现场展示我国古代光辉文明的盛大舞台。

  第一展厅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

  在我国古代,由于认识上的局恨性,人们事死如生,生前享有什么等级的生活,死后也按这个等级进行陪葬。中字型大墓2002年8月开始发掘,是目前发掘出的第一座春秋时期带墓道大墓。南墓道总长20.85米,北墓道长10米,葬具形式巨大,为三椁一棺或重棺。在全国已发掘的春秋诸侯墓中,三层椁极为少见。

  这座墓的南北墓道中均有大量的实用葬车。而且车辆形制多样,装饰各异,均为拆车葬。目前在南墓道内已发现多种车40辆,在北墓道5辆。这些车绝大多数都有棕红色的漆。

  综观中字大墓不计陪葬坑3号车马坑中的葬车,墓道中车辆总数45辆,车辆之多在我国目前已发掘墓葬中为最多。是难得一见的春秋车辆奇观。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车辆中发现了象牙龙饰车、青铜饰车、骨雕车、象牙饰车、楼车、漆绘花纹车等珍贵车辆,多属全国首次发现,完全与《周礼·春官·巾车》中所记载“王之五路”相对应。这些车辆是目前发掘中所发现的最高级别、最为考究的郑国车辆。

  郑国国君为伯爵,按周代礼制,其国君埋葬不能用墓道,但这座墓葬既有宽大的南北墓道,墓道葬车中又有宽大的车辆,与郑国诸候国的地位不相对应,反映的是这位国君已经“僭越”不服周礼的客观现象。如果把它的陪葬坑3号与2号车马坑内的葬车数量加在一起,其车辆总数可能超过百辆,这对于当时号称“千乘之国”的郑国来说,无疑是太奢侈了。但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此国君在位时可能也是郑国比较强盛时期。在此墓东侧约7米的地方最*发现1座总长25米的甲字形大墓,是发现的郑国墓中第二座带墓道大墓,可能是此国君夫人墓。

  另外,考古发现这里是韩国的铸铁遗址,韩灭郑后在都城内兴建的大型官营作坊,在此大挖大烧郑主墓破其风水的历史场景,刻意体现了改朝换代后韩人惧怕郑人复国。在此墓的南边,有一些韩国残疾人和小孩的墓葬。

  第二展厅五号车马坑及中型大夫级贵族墓

  5号车马坑在中字型大墓南墓道东南约10米,坑中葬4马车1辆,2马车2辆,马8匹,犬1条。马骨被压在车体之下,马匹侧躺放置,头向西,1号车为仪仗类的大车,放在坑的中间,2号车与3号车都是小型游猎车。另外,犬骨斜爬在3号车厢上,有明显的挣扎痕迹,形象十分生动可怜。

  这座陪葬坑的墓主人是大夫级贵族墓葬,作为葬具的木质棺椁均已腐朽,依其遗迹可知葬具为一椁一棺,出土了一些小件玉器和青铜器片。从故城中已发掘的10余座中小型车马坑的情况看,5鼎墓,也就是中大夫的级别才能殉葬1辆车,个别殉葬4辆车,这种级别的车辆都没有发现任何装饰品,这和国君所陪葬的车辆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它们的级别和地位是明显不同的。

  整个郑国陵区从1999年发现至今,共探明不同规模的车马坑达23座,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的3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180座,而且不乏15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长宽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就有4座,位于中字型大墓西侧的3号车马坑长13.5米,宽11.5米,深7.5米,面积几乎是1号车马坑的2倍。2002年3月开始清理,7月份清理到5米深时发现车辆非常密集,现暂停清理,开始挖砌坑底防渗过洞和四周防渗墙,目前防渗工程已竣工。该坑葬车数量可能在30辆以上。

  2000年发掘的1号车马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轰动,新郑市委、市**对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又建立了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和中大夫级贵族墓展示厅,并对陵区进行了绿化和建设,以车马坑群的展示为主要特色,车马坑群数量众多,葬车多样,在这样一个极为有限的区域内有如此多的车马集中,不能不说是一个罕见的奇观。它构成了我国截止目前春秋时期葬车最多,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成为以军阵形式随葬的渊源,比闻名中外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早400多年。

  第三展厅一号车马坑

  1号车马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春秋时期葬车最多的车马坑。它的*面呈长方形,口长10.4米,宽8.4米,口部略大,底部略小,深5米,四角各有两道供古人上下的脚窝,内葬多种豪华、实用、形式多样的车辆22辆和许多马骨。春秋战国时期,一坑多车制似乎已成为一种更新颖、更时髦的追求。郑国1号车马坑葬车众多,就其典型代表它的葬制规律一般为车轮摘掉后侧靠在坑的四壁,马匹杀死后*铺坑底,车体则放在马匹之上,摘下的车饰、马鞍、马蹬、马衔等活动车马具放在主墓内,这与其它列国车轮不摘,马匹放在车辕下的葬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可能与郑人的观念有关,推测应是墓主人对珍贵的车马占有权的充分体现。

  1号车马坑内的葬车车体是斜靠西壁分三排纵向相互叠压放置的,东边的车体依次叠压西边的车体,绝大多数车轮上都有两根加固的辅撑,这些车辆都是实用车辆,目前已发现37个车轮侧靠在四边坑壁上,轮子的外立面(轵端)向里,轮子的直径大多数为1.4米左右,有30根左右的辐条,有两个车轮直径很大,约1.7米,可能是大型车辆用轮。坑内车辆斜靠西壁向东分三组依次斜压,北组8辆,中部7辆,南组7辆。共22辆。

  由于车辆摆放密集,为了展出和保护车辆,马骨只做了部分清理。初步分析,这些马均是杀死后*铺在坑底,马身上再放置车辆躯干,马匹头西尾南侧躺放置,肢体依次叠压,分东西向4组,每组约12匹,另外,按一辆车两匹马来推算,此坑内22辆车应埋有44匹马。

  在5号车马坑中我们看到了一具十分生动的狗骨。此坑的东北角19号车处也有一狗骨。可见犬是郑国车马坑中不可缺少的配置。

  这座马坑面积虽小,但葬车众多,车辆大小有异,装饰豪华,做工甚为考究,极具观赏与展示价值。经专家考证,这两座车马坑和中字型大墓中的葬车全是木质的实用战车,车的表面施有棕红色漆。由于车辆摆放密集并相互叠压,多数车的车底与后门尚没有清出。

  车在我国有着很早的使用历史,它的发明者一说是黄帝,一说是夏禹时的大臣奚钟,据说,他们是看到风吹着圆形的蓬草在地上不停地滚动,而触发了灵感,发明了车轮,造成了第一辆车。这样,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已出现了车子,由于车的机动性强,冲锋起来锐不可挡,所以,它一出现,主要使用于作战。作为战车,限于当时的生产水*,车子是很少的,灭纣的牧野之战,武王直接统帅的战车不过才300乘(1乘就是1辆),跟随的方国也不过才4000乘,却一举打败商纣王统帅的几十万军队,取得了灭商战争的胜利。因此,商周时期,战车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家庭军事权力的标志。即所说的“百乘之国”、“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考古中所见到的车的遗迹,多是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的。这时期由于等级制度的限制,有身份的贵族坐车,一般*民不准有车,有车不坐,为当时的社会*俗所不容。这时期的车马成了显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准。身份越高所拥有的车越多、越豪华,*时乘坐它,战时用于作战,主人死后也可将其随葬,郑国贵族以大量车马随葬,不仅反映了郑国人高超的造车技术,同时也反映出郑国贵族身份地位高及崇尚武勇,偏爱车马的世风。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实物资料的不足,郑国之迷还有许多没有揭开。在郑王陵博物馆的东南部还有3000多座墓和几十座车马坑,随着文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深入,难解的郑国之迷将逐步被揭开,同时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文物向社会各界展出。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现在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

  好了,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就是有‘石质书库’美誉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了。

  走进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西安孔庙的旧址,这里保存着太和元气坊、泮池、棂星门、戟门等孔庙建筑。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自古孔庙无南门,礼门仪路两边开。所以孔庙的门开在东西两侧,西门称礼门,东门称仪路。走进去之后映如我们眼帘得是高大而不失精巧的太和元气坊,它是在明万历年间有皇族资助400两黄金建造而成,墙外侧刻有由清末著名书画家刘晖书写的“孔庙”二字。一会我们参观完出了博物馆大门就能看见了。

  好了,转过身来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两个半圆形的水池,叫做“泮池”。“泮”是三滴水加个一半的半。汉字讲究象形,“泮”就是半个水池。孔子提倡学无止境,学问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就像这水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满圆形的。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可以走上泮池中间的小桥,那今天我们大家都有幸做一回秀才。

  走过泮桥所看到的这个门叫棂星门,门的上端有麒麟。在元代时为两扇门,到了清代改为三个门。每个门的门额上刻有文字,中门额书“文庙”,即孔庙,东门额刻“德配天地”,西门刻“道冠古今”。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是神话中主管取土的神。在古代,天子祭天先祭棂星,给门起名棂星,比喻祭孔子如祭天。在过去,进出这三个门有着严格的规定,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供工作人员出入的。大家远道而来参观,当然算是贵宾,所以我们从中门进入。

  过棂星门后,人们便会发现孔庙里也有控马桩,只不过此处的拴马桩比*时见到的要大得多。其实,这是石柱型的华表,起仪卫和祥瑞作用。北京***前和山东曲阜庙的盘龙华表,代表了最高等级的华表,而西安碑林里的这对华表均为八棱形石柱,通高445厘米,周长163厘米,也是较引人注目的一景。

  戴门位于棂星门以北,属于明代后多次翻建的古建筑物。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孔庙的两点,也叫东西庑,指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是孔庙里不可缺少的建筑之一,为祭把孔子七十二弟子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就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各位游客:

  我叫周依琳,今天是你们的导游。

  我们今天来到的地方是大家都知道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北京故宫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故宫占地面积72万*方米,建筑面积15万*方米,屋子有9999间半,故宫四周饶10米高的城墙,外有50多米宽的护河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北京故宫门前。各位游客,你们看,这座故宫的四个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故宫座北朝南,开有四条门。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各位请看!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外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它们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为高大的,它金碧辉煌,这个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子上雕刻着云龙云凤的图画,末代皇帝溥仪就是在这里举行了他的登基大典礼。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大家请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各位游客,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保和殿,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现在请各位随我去参观交泰殿。各位请看,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等一会儿大家可以在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百万件以明清宫廷文物及宫中旧藏为主体的历代传世珍品,像世界知名的《清明上河图》《五牛图》。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文房四宝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大家照相完后就可以分别进到这些馆里面去参观,但要记住一定要遵守故宫博物馆的各项规定,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准破坏文物,在墙上乱图乱画。

  2.不准破坏环境及随地吐痰。

  3.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电话和我联系。

  下午四点要在午门集合,现在解散。

  各位游客,大家好,位于武汉市东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博物馆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一个“品”字,其布局体现了古楚国建筑的“一台一殿”、“多台成组”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

  游览湖北博物馆,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镇馆之宝: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至今锋利无比,在它边上展出的是“吴王夫差矛”,生前两人是死对头,死后两人的兵器“在一起”;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地质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早于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元青花”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更为罕见。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疆域,博物馆的日常展览具有非常鲜明的古楚文化和古代长江流域文明的特征。目前馆内常设展览有《楚文化展》、《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等。这些展览,展示了与北方黄河文明不一样的中国南方古代文明。

  在博物馆观赏文物之余,还可以欣赏编钟表演。在馆内的演奏厅,每天有四场编钟表演,时间是10:30、11:30、14:30、15:30,每场演出时间约20分钟。看编钟表演需要另外收费,每场15元。

  馆内展出文物和陈列位可能因需求而变动,游客可以依照馆内的指示牌进行参观。湖北博物馆内设有游客休息区域和商店,商店内出售仿制的部分文物。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5。1万余*方米,建筑面积9100*方米,其中陈列大楼面积3000*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陈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列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想必大家都非常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他文物,最后有足够的时间再来欣赏编钟音乐。大家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天主要参观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guǒ)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

  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现了‘曾候乙’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请看这个,它是根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

  接下来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考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

  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走。这里陈列有许多当时贵族们吃饭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国古代食器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别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dǐ]、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粮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盖鼎等很多种,在众多的鼎中,正鼎的个数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组合往往是用鼎者财富、身份、权位的象征。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外能够反映礼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巧,保存完好,十分珍贵。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动中与鼎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贵族按其身份等级享用单数的鼎和双数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国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继续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