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导游词 >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

日期: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 1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 2

  各位游客们,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 3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 4

尊敬的小组成员:

  大家好!

  很高兴在麦基山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上辈子回望几百遍,只为今生路过一次。也许相遇是一种缘分。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互相了解吧。我旁边的司机是妙林法师,他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在他的陪同下,每个人都可以给我们两颗心,一颗是“放心”给我们的陪同大使妙林法师,另一颗是“开心”给我。这次我是你的导游...,你可以叫我郭果,郭导,小导,随便你!

  其实旅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都说旅行不需要在乎目的,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给你带来好心情。如果您在整个旅程中需要任何帮助,请随时来找我,我会尽力为您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祝大家在兰州过得愉快!我希望这次旅行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来,然后玩得开心,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总之,我希望大家玩得开心,谢谢~

  麦基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中国秦岭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这座山只有142米高,但它的形状很奇特,孤峰像干草堆一样升起,所以人们称它为麦基山。山峰西南面有悬崖,悬崖上挖有石窟,有的离山基20-30米,有的70-80米。在中国如此陡峭的悬崖上挖掘数百个洞穴和佛像是罕见的。

  麦基山四周风景优美,有柏树、松树和野花。爬到山顶,放眼望去,四周青山葱郁,只能看到前山的山川峡谷,松柏如海,云朵绽开,远眺与物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张图叫“麦烟雨”,是天水八景之首。在中国著名的石窟中,麦基山是最好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384年。经过十几个朝代的不断发掘和重建,它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和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穴194个,包括4世纪至19世纪的7200多件泥塑和石雕,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穴位于令人叹为观止的位置,大部分是在悬崖上挖掘的,可以通过竖立在悬崖上的凌空栈道进入洞穴。游客们不禁为爬上这些蜿蜒曲折的栈道而激动不已。古人曾盛赞这些项目:“悬崖峭壁之间,石刻成佛,佛龛千窟。断于人力,疑是魔。”附*的人也有一种说法,“南山砍柴后,筑麦收崖”,“麦收崖前有千柴”。可见当时挖洞筑栈道的工程是艰巨而宏大的。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国内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称赞麦积山是“一个展示雕像的大展厅”。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型壁画博物馆,那么麦基山就是一个大型雕塑博物馆。这里的雕像,大至15米,小至20厘米,反映了几千年来不同时代雕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从墙面凸出的高浮塑料、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形塑料、贴在墙面上的模压阴影塑料和墙面塑料。其中数以千计真人大小的圆形雕塑被视为珍宝,在生活中非常有趣。

  麦积山雕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趋势。除了早期的作品,从北魏的佛像来看,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帖耳,面容和蔼可亲。他们虽然是天上的神,却和世俗的人一样,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雕像的造型和服装来看,它正在逐渐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汉族的特点。

  麦基山的许多洞穴被建造成独特的“悬崖亭”。七佛亭位于东亚泥塑佛像上方15米高,是中国典型的中式悬崖亭建筑。它建在离地面50多米的悬崖上,挖掘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然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客能够顺利登上所有洞穴。麦积山石窟最高的雕像是16米,最小的只有10厘米。其中44号洞的雕像**本人称之为“东方金星”。西秦78窟和128窟造像的僧衣精心绘制了图案。建于70多米高的七佛亭上的雕像很美,过道顶部其余的壁画也很精美。其中西端顶端的车马图,从任何角度看车马方向都不一样,堪称中国壁画构图的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 5

各位团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扩展阅读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扩展1)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菁选6篇)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1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2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笔下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感情奔放地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顶、圆形小浅龛、盂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麦积山塑像有数千身,这里只能指出几件较有代表性的杰作,起“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东崖造像,最壮丽的是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龛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面容狞怪而不丑恶,表现了男性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与上七佛阁紧接的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有一摩醯首罗天,站在一只卧着的犊牛身上。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言,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农人非常喜爱,称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在牛儿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众衙役只得火速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麦积山周围还有几个引人入胜的风景点。如麦积山后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汉末年,雄居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避署宫。当年的避暑宫,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琉璃碧瓦泻翠,红墙金龙辉映,三檐四簇雕凤,花影翠竹婆娑,银练珠玑飞溅。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碧焕彩的避暑宫早已绝迹,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飞瀑、古柏苍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异兽尚存,组成处处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车站三十公里。麦积山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仅二十米,有的高达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3

  各位游客们,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4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20_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5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6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扩展2)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1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笔下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感情奔放地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顶、圆形小浅龛、盂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麦积山塑像有数千身,这里只能指出几件较有代表性的杰作,起“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东崖造像,最壮丽的是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龛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面容狞怪而不丑恶,表现了男性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与上七佛阁紧接的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有一摩醯首罗天,站在一只卧着的犊牛身上。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言,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农人非常喜爱,称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在牛儿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众衙役只得火速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麦积山周围还有几个引人入胜的风景点。如麦积山后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汉末年,雄居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避署宫。当年的避暑宫,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琉璃碧瓦泻翠,红墙金龙辉映,三檐四簇雕凤,花影翠竹婆娑,银练珠玑飞溅。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碧焕彩的避暑宫早已绝迹,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飞瀑、古柏苍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异兽尚存,组成处处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车站三十公里。麦积山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仅二十米,有的高达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2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3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

  麦积山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一千六百余年,都有不断开凿和修缮。因历代地震的缘故,遂将山崖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洞窟现有编号194个。

  各时代特点:

  1、后秦(公元384—420年):创始阶段——剽悍雄健第74、78窟

  2、北魏(公元386—534年):辉煌发展阶段——秀骨清像第115、133窟

  3、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练提高阶段——秀骨清像第127、121窟

  4、北周(公元557—581年):创新阶段——珠圆玉润第4、62、44窟

  5、隋代(公元581—620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第37窟

  6、初唐(公元618—720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第5窟

  7、宋(公元960—1120年):大规模重修期——写实求真第165窟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4

各位团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扩展3)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实用10份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1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笔下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感情奔放地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顶、圆形小浅龛、盂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麦积山塑像有数千身,这里只能指出几件较有代表性的杰作,起“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东崖造像,最壮丽的是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龛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面容狞怪而不丑恶,表现了男性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与上七佛阁紧接的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有一摩首罗天,站在一只卧着的犊牛身上。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言,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农人非常喜爱,称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在牛儿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众衙役只得火速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麦积山周围还有几个引人入胜的风景点。如麦积山后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汉末年,雄居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避署宫。当年的避暑宫,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琉璃碧瓦泻翠,红墙金龙辉映,三檐四簇雕凤,花影翠竹婆娑,银练珠玑飞溅。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碧焕彩的避暑宫早已绝迹,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飞瀑、古柏苍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异兽尚存,组成处处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车站三十公里。麦积山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仅二十米,有的高达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2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笔下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感情奔放地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顶、圆形小浅龛、盂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麦积山塑像有数千身,这里只能指出几件较有代表性的杰作,起“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东崖造像,最壮丽的是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龛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面容狞怪而不丑恶,表现了男性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与上七佛阁紧接的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有一摩醯首罗天,站在一只卧着的犊牛身上。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言,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农人非常喜爱,称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在牛儿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众衙役只得火速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麦积山周围还有几个引人入胜的风景点。如麦积山后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汉末年,雄居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避署宫。当年的避暑宫,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琉璃碧瓦泻翠,红墙金龙辉映,三檐四簇雕凤,花影翠竹婆娑,银练珠玑飞溅。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碧焕彩的避暑宫早已绝迹,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飞瀑、古柏苍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异兽尚存,组成处处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车站三十公里。麦积山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仅二十米,有的高达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3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独峰耸立,最初有许多天然岩洞。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4

亲爱的乘客和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国内外。历史学家澜曾称赞麦积山为“石窟艺术”。一个展示雕像的大展厅。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型壁画博物馆,那么麦基山就是一个大型雕塑博物馆。这里的雕像高达16米,而小的只有10厘米多,体现了一千多年来不同时代雕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从墙面凸出的高浮塑料、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形塑料、贴在墙面上的模压阴影塑料和墙面塑料。其中数以千计真人大小的圆形雕塑被视为珍宝,在生活中非常有趣。

  石窟建于公元384年,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发掘和重建,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基山是紫褐色的.水岩,山势陡峭,单体山高耸。起初有许多天然洞穴。现存洞穴194个,包括4世纪至19世纪的7200多件泥塑和石雕,壁画1300多*方米。由于麦基山是第三纪砾石岩,岩石结构松散,不易雕刻,因此以其精美的泥塑闻名于世,大部分由泥塑组成。雕塑家刘开渠称之为“东方雕塑博物馆”。

  麦积山雕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倾向。除了早期的作品,从北魏的佛像来看,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帖耳,面容和蔼可亲。他们虽然是天上的神,却和世俗的人一样,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雕像的造型和服饰来看,它正在逐渐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族的特点。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5

各位游客们:

  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6

  各位游客们,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7

尊敬的小组成员:

  大家好!

  很高兴在麦基山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上辈子回望几百遍,只为今生路过一次。也许相遇是一种缘分。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互相了解吧。我旁边的司机是妙林法师,他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在他的陪同下,每个人都可以给我们两颗心,一颗是“放心”给我们的陪同大使妙林法师,另一颗是“开心”给我。这次我是你的导游...,你可以叫我郭果,郭导,小导,随便你!

  其实旅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都说旅行不需要在乎目的,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给你带来好心情。如果您在整个旅程中需要任何帮助,请随时来找我,我会尽力为您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祝大家在兰州过得愉快!我希望这次旅行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来,然后玩得开心,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总之,我希望大家玩得开心,谢谢~

  麦基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中国秦岭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这座山只有142米高,但它的形状很奇特,孤峰像干草堆一样升起,所以人们称它为麦基山。山峰西南面有悬崖,悬崖上挖有石窟,有的离山基20-30米,有的70-80米。在中国如此陡峭的悬崖上挖掘数百个洞穴和佛像是罕见的。

  麦基山四周风景优美,有柏树、松树和野花。爬到山顶,放眼望去,四周青山葱郁,只能看到前山的山川峡谷,松柏如海,云朵绽开,远眺与物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张图叫“麦烟雨”,是天水八景之首。在中国著名的石窟中,麦基山是最好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384年。经过十几个朝代的不断发掘和重建,它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和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穴194个,包括4世纪至19世纪的7200多件泥塑和石雕,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穴位于令人叹为观止的位置,大部分是在悬崖上挖掘的,可以通过竖立在悬崖上的凌空栈道进入洞穴。游客们不禁为爬上这些蜿蜒曲折的栈道而激动不已。古人曾盛赞这些项目:“悬崖峭壁之间,石刻成佛,佛龛千窟。断于人力,疑是魔。”附*的人也有一种说法,“南山砍柴后,筑麦收崖”,“麦收崖前有千柴”。可见当时挖洞筑栈道的工程是艰巨而宏大的。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国内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称赞麦积山是“一个展示雕像的大展厅”。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型壁画博物馆,那么麦基山就是一个大型雕塑博物馆。这里的雕像,大至15米,小至20厘米,反映了几千年来不同时代雕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从墙面凸出的高浮塑料、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形塑料、贴在墙面上的模压阴影塑料和墙面塑料。其中数以千计真人大小的圆形雕塑被视为珍宝,在生活中非常有趣。

  麦积山雕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趋势。除了早期的作品,从北魏的佛像来看,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帖耳,面容和蔼可亲。他们虽然是天上的神,却和世俗的人一样,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雕像的造型和服装来看,它正在逐渐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汉族的特点。

  麦基山的许多洞穴被建造成独特的“悬崖亭”。七佛亭位于东亚泥塑佛像上方15米高,是中国典型的中式悬崖亭建筑。它建在离地面50多米的悬崖上,挖掘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然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客能够顺利登上所有洞穴。麦积山石窟最高的雕像是16米,最小的只有10厘米。其中44号洞的雕像**本人称之为“东方金星”。西秦78窟和128窟造像的僧衣精心绘制了图案。建于70多米高的七佛亭上的雕像很美,过道顶部其余的壁画也很精美。其中西端顶端的车马图,从任何角度看车马方向都不一样,堪称中国壁画构图的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8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观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

  谢谢大家!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9

  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东崖以涅□窟、千佛廊、散花楼、上七佛阁、中七佛阁和牛儿堂等最为重要,规模宏大;西崖共140窟,最重要的三大窟中以万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号窟最小,皆开凿于6世纪。石窟高峻惊险,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星罗棋布,层层相叠。有崖阁、摩崖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及不同类型的窟形与窟龛等,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重要依据。石窟以精美泥塑艺术著称于世,还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国历代雕塑艺术特点。现存窟龛194个,塑像7800身;壁画1100*方米,仅占原有壁画3/10。

  麦积山早为陇右名山,历代著名学者诗人多有赋诗题铭者。石窟实为雕塑艺术博物馆,为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53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55年修成XX市-麦积山直达公路。1973年以后加固整修,成为全国旅游胜地。此外,还有可供游览的综合性大型树木园。

  甘肃麦积山导游词 10

  各位游客们,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扩展4)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菁选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小组成员:

  大家好!

  很高兴在麦基山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上辈子回望几百遍,只为今生路过一次。也许相遇是一种缘分。既然是命中注定,那就互相了解吧。我旁边的司机是妙林法师,他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在他的陪同下,每个人都可以给我们两颗心,一颗是“放心”给我们的陪同大使妙林法师,另一颗是“开心”给我。这次我是你的导游...,你可以叫我郭果,郭导,小导,随便你!

  其实旅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都说旅行不需要在乎目的,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给你带来好心情。如果您在整个旅程中需要任何帮助,请随时来找我,我会尽力为您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祝大家在兰州过得愉快!我希望这次旅行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来,然后玩得开心,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总之,我希望大家玩得开心,谢谢~

  麦基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中国秦岭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这座山只有142米高,但它的形状很奇特,孤峰像干草堆一样升起,所以人们称它为麦基山。山峰西南面有悬崖,悬崖上挖有石窟,有的离山基20-30米,有的70-80米。在中国如此陡峭的悬崖上挖掘数百个洞穴和佛像是罕见的。

  麦基山四周风景优美,有柏树、松树和野花。爬到山顶,放眼望去,四周青山葱郁,只能看到前山的山川峡谷,松柏如海,云朵绽开,远眺与物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张图叫“麦烟雨”,是天水八景之首。在中国著名的石窟中,麦基山是最好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384年。经过十几个朝代的不断发掘和重建,它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和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穴194个,包括4世纪至19世纪的7200多件泥塑和石雕,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穴位于令人叹为观止的位置,大部分是在悬崖上挖掘的,可以通过竖立在悬崖上的凌空栈道进入洞穴。游客们不禁为爬上这些蜿蜒曲折的栈道而激动不已。古人曾盛赞这些项目:“悬崖峭壁之间,石刻成佛,佛龛千窟。断于人力,疑是魔。”附*的人也有一种说法,“南山砍柴后,筑麦收崖”,“麦收崖前有千柴”。可见当时挖洞筑栈道的工程是艰巨而宏大的。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国内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称赞麦积山是“一个展示雕像的大展厅”。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型壁画博物馆,那么麦基山就是一个大型雕塑博物馆。这里的雕像,大至15米,小至20厘米,反映了几千年来不同时代雕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从墙面凸出的高浮塑料、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形塑料、贴在墙面上的模压阴影塑料和墙面塑料。其中数以千计真人大小的圆形雕塑被视为珍宝,在生活中非常有趣。

  麦积山雕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趋势。除了早期的作品,从北魏的佛像来看,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帖耳,面容和蔼可亲。他们虽然是天上的神,却和世俗的人一样,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雕像的造型和服装来看,它正在逐渐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汉族的特点。

  麦基山的许多洞穴被建造成独特的“悬崖亭”。七佛亭位于东亚泥塑佛像上方15米高,是中国典型的中式悬崖亭建筑。它建在离地面50多米的悬崖上,挖掘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然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客能够顺利登上所有洞穴。麦积山石窟最高的雕像是16米,最小的只有10厘米。其中44号洞的雕像**本人称之为“东方金星”。西秦78窟和128窟造像的僧衣精心绘制了图案。建于70多米高的七佛亭上的雕像很美,过道顶部其余的壁画也很精美。其中西端顶端的车马图,从任何角度看车马方向都不一样,堪称中国壁画构图的经典之作。

  麦基山风景区位于西秦岭北支的东部,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基山、任贤崖、石门、曲溪、街亭古镇。其中,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基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其形状如农家麦垛而得名,悬崖从地面升起,高80米,山陡峭,四周树木环绕,环境宁静。西汉末年,麦积山成为天水著名的肖伟的颐和园。十六国至秦朝(公元384-417年)期间,先开凿石窟,后在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1500多年间开凿改建,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194个洞穴,7200多尊泥塑和石雕,1300多*方米的壁画,尤其是泥塑艺术,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博物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最美丽的石窟和寺庙之一,其中七佛亭、万佛洞、牛二堂和吉岭最为著名。泥塑形式生动,形神兼备,体现的内容是彻底的世俗化,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塑料画技法是不讲究色彩的,特点很明显。麦基山风景区有一个植物园可以参观。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1982年被***公布为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景区导游词三

  迎着秋风,踩着草。我家去天水旅游。在这次天水之旅中,著名的麦积山石窟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到达了天水市。在一家酒店住下,吃过午饭后,我们赶往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麦积山石窟。

  “真巧,刚才还是晴天,现在却下着毛毛雨。哎,下雨怎么玩!”我低声抱怨。“你错了,”爸爸说。"“麦烟雨”是麦基山的一大奇观,一般人是摸不到的.!"我一听,眼前一亮,期待早日看到这个“奇迹”。

  在麦基山脚下,新鲜空气扑鼻而来。从远处看,这座山就像一个农场的小麦垛,雨水形成的雾气环绕着山顶。朦胧的场景带来神秘的气息,宛如仙境。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香味,我们走在麦积山石窟下。

  据导游介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为秦朝,历经十多个朝代重建,距今已有160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洞内有194个洞,大小雕像7200多尊,分为泥塑、石雕、石雕碑三种类型。泥塑为主,被誉为“东方雕塑展览馆”。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征是深厚的民族传统、鲜明的世俗化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看着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这座陡峭的山上,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这些神奇的雕像。有些是雕刻,有些是着色,有些是固定的..简而言之,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很努力。

  在这么多雕像中,有两件事让我感到惊讶。首先是山东这边的“西三圣”雕塑。中间的阿弥陀佛长13米,雄伟壮观,神形兼备。琉璃珠做的眼睛明亮,衣服上的褶皱细致,因为掺泥的时候加了头发等材料,使佛像看起来光滑细腻,就像真的一样。然后就是那个叫“东方微笑”的小沙弥。他的眼睛微闭,嘴巴上翘,头微低,表现出东方人特有的可爱和含蓄。很讨人喜欢。

  参观完麦基山后,我的心充满了情感。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勤奋和毅力,为后人留下了这样值得骄傲的文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要发扬祖先勤劳、朴实、执着的精神,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扩展5)

——麦积山的导游词汇总十篇

  各位游客们,我是你们导游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也是国家***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它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麦积山石窟吧。

各位团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麦基山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是潘潇,这次旅行的导游。我希望我们的旅行愉快。

  麦基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50公里处,是中国秦岭小陇山脉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基山、任贤崖、石门、曲溪、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在悬崖上挖掘数百个洞穴和佛像是非常困难和聪明的,这在中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我们去看看。

  麦基山现在看起来像什么?是的,就像干草堆。麦基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有晚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余个朝代的7200余尊,壁画1300余*方米,分布在194个石窟中,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从艺术特色上看,敦煌侧重于华丽的壁画,云冈、龙门以雄伟的石雕闻名,而麦基山则以精美的造像著称。正如中国雕塑家刘开渠所称赞的'那样:麦积山是“中国历代大型雕塑馆”

  大家进入栈道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拥挤。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组由悬崖雕刻而成的雕塑。中间有一尊佛像,高达15米。左右两菩萨站立,微笑迎客。这也是麦基山最大的佛像。你现在看到的是第四洞最壮观的七佛亭。7个佛龛共42尊菩萨雕像,庄严可亲,华丽不俗。

  现在每个人都来到希亚石窟,其中最大的是133号和127号石窟。133号纪念碑洞是麦基山最特殊的洞穴。洞内不仅有许多泥塑,还有18块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地列着几尊小佛像,所以也叫“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是所有古迹的精华。127号洞穴更精彩。这座雕像是不可多得的珍宝,更不用说麦基山了,而且在世界佛教艺术中也是如此。

  我们首先看到了麦基山的主要景点,再次感谢您对潘潇工作的支持!欢迎再次来到甘肃和麦基山!

  谢谢大家!

  我国魏晋南北朝,石窟艺术达到一定高度的水*。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都于此时代凿开。而位于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那是我唯一游过的石窟景观,领略其石窟艺术。麦积山窟更早始建于先秦。

  于是,麦积山窟向我诉说:“我立世上千年,见证了各个朝代的繁盛与衰败。经过不断加工与修建,致使其石窟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精雕细琢,精描细画,勾勒出一笔笔神韵。麦积山窟佛像比较庄重,体现了佛的东方特色,其风格如遗世独立,显现不同时代的交融,并流与发展,绘出中华民族的.风格与独特民族风格。”

  “佛像多屹立于悬崖绝壁之上,处于高耸横绝的崖上,而万物丛生于四周,碧草树木茂密。天地的自然美与人文的汇合共筑自然人文奇观。佛是普渡众生的,是人们的信仰,他给予一些人超态自我的精神。这种精神汇聚于壁画之上,将其最美的一面呈现于人。”

  我欣赏麦积山石窟那雕塑美,人文美以及周围大自然带给的勃勃生机。这是大自然与人文共同的杰作。我为这美景啊赞叹,为这艺术成就而高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它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汗水,和其宗教信仰带来的超脱。

  麦积山一游,我听到了石窟的自述,他叙述了几千年来的光辉历史,展现了各种时代下的。完美结晶。这种艺术给中国人带来了民族的自豪与荣耀感。在那种艰苦环境下,劳动人民不惜辛勤的去创造着奇迹,这过程中有多少苦与多少难,在人们面前展现了多少难题,人们闯过了它,为后世之人留下伟大的杰作。这就是老祖宗给我留下的最好的礼物。麦积山山石窟的自述,也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华民族几千来的发展,以及它在各个时代的精神。

  多听听人文建筑的自述,来表现出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第44窟造像**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

  麦积山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一千六百余年,都有不断开凿和修缮。因历代地震的缘故,遂将山崖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洞窟现有编号194个。

  各时代特点:

  1、后秦(公元384—420年):创始阶段——剽悍雄健第74、78窟

  2、北魏(公元386—534年):辉煌发展阶段——秀骨清像第115、133窟

  3、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练提高阶段——秀骨清像第127、121窟

  4、北周(公元557—581年):创新阶段——珠圆玉润第4、62、44窟

  5、隋代(公元581—620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第37窟

  6、初唐(公元618—720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第5窟

  7、宋(公元960—1120年):大规模重修期——写实求真第165窟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观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观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

  谢谢大家!

  麦积山风景区位于西秦岭北支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任贤崖、石门、曲溪、街亭古镇。其中,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基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其形状如农家麦垛而得名,悬崖从地面升起,高80米,山陡峭,四周树木环绕,环境宁静。西汉末年,麦积山成为天水著名的肖伟的颐和园。十六国至秦朝(公元384—417年)时期,先开凿石窟,后在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500多年间开凿改建,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194个洞穴,7200多尊泥塑和石雕,1300多*方米的'壁画,尤其是泥塑艺术,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博物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最美丽的石窟和寺庙之一,其中七佛亭、万佛洞、牛二堂和吉岭最为著名。泥塑形式生动,形神兼备,体现的内容是彻底的世俗化,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塑料画技法是不讲究色彩的,特点很明显。麦基山风景区有一个植物园可以参观。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1982年被***公布为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独峰耸立,最初有许多天然岩洞。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方米。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扩展6)

——马王堆导游词范文5份

  今年年初,我与妈妈来到了湖南省博物馆参观。我一进门,琳琅满目的瓷器、淘器、青铜器、古人用过的物品和我叫不出名字的'文物都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跟着讲解员游了整个博物馆。出了博物馆,我和妈妈都不说话,因为我们心里都为博物馆里每一样物品暗暗赞叹、惊讶不已。我以前去过西安汉阳陵,那里气魄也非常雄伟,但感觉里面的东西都和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大不相同。

  让我讲讲这两个同样是汉朝陵墓的不同特点吧。西安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异穴的合葬陵园,占地面积20*方公里,有190多个葬坑。陵园*面呈不规则的葫芦形,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3公里。在这个陵园里出土了大量陶俑,有武士样的、有女仆、文官及大臣等,还有陶塑家畜,如猪、牛、羊、马、鸡鸭、鹿等。大的有约一米长大小,小的只有手掌大小。这些物品都是皇帝死后的陪葬品,并不是生前用过的东西。讲解员告诉我们,这说明汉朝当时是蛮富裕的,皇帝死后也希望在地下物资丰富、生活富裕。汉阳陵跟兵马佣坑非常相似,都是死后带无数的陶泥做的人物、动物来陪葬。可湖南马王堆就不一样了。马王堆挖掘出土了三个汉墓。其中一号墓是利仓妻子的墓,三号墓是利仓儿子的,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侯利仓。

  三座墓坑中一号坑最大。南北19。5米。东西宽178米,深16米。对于一个墓坑来讲,所占的面积是巨大的。更精彩的还是此坑出土的“千年女尸”。大家应该都认为,在地底下埋藏已久的尸体一定会完全腐烂。可是,这个“千年女尸”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面目还像刚死的尸体一样。当考古学家在一号坑中发现这个“女尸”的时候,“女尸”的身上尽然包着20件衣服。经过一星期的努力,考古学家把这“女尸”的衣服一件件小心地脱了下来。当真面容呈现出来时,所有的考古学家都目瞪口呆:那不像一具千年女尸,而像一具新鲜尸体。她的皮肤是淡黄色的,按下去还有弹性,部分关节还能活动。这是中国历史上出土的第一具完整的千年“湿尸”。

  在国际上都很有名的。另外还出土许多墓主身前使用过的日常物品,如碗筷、梳妆用品、钱币、食物等等。西安汉阳陵和湖南马王堆,两个陵墓,前者占地面积巨大,墓坑多,后者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只有三个墓坑;前者多出土陪葬陶俑,后者是真实的尸体和当时使用的东西。这就是两个陵墓的最大不同点。当然,我相信大家一定对“千年女尸”感兴趣吧,那么什么时候你们也去看看吧?!

  今年年初,我与妈妈来到了湖南省博物馆参观。我一进门,琳琅满目的瓷器、淘器、青铜器、古人用过的物品和我叫不出名字的文物都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跟着讲解员游了整个博物馆。出了博物馆,我和妈妈都不说话,因为我们心里都为博物馆里每一样物品暗暗赞叹、惊讶不已。我以前去过西安汉阳陵,那里气魄也非常雄伟,但感觉里面的东西都和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大不相同。

  让我讲讲这两个同样是汉朝陵墓的不同特点吧。西安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异穴的合葬陵园,占地面积20*方公里,有190多个葬坑。陵园*面呈不规则的葫芦形,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3公里。在这个陵园里出土了大量陶俑,有武士样的、有女仆、文官及大臣等,还有陶塑家畜,如猪、牛、羊、马、鸡鸭、鹿等。大的有约一米长大小,小的只有手掌大小。这些物品都是皇帝死后的陪葬品,并不是生前用过的东西。讲解员告诉我们,这说明汉朝当时是蛮富裕的,皇帝死后也希望在地下物资丰富、生活富裕。汉阳陵跟兵马佣坑非常相似,都是死后带无数的陶泥做的人物、动物来陪葬。可湖南马王堆就不一样了。马王堆挖掘出土了三个汉墓。其中一号墓是利仓妻子的墓,三号墓是利仓儿子的,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侯利仓。

  三座墓坑中一号坑最大。南北19。5米。东西宽178米,深16米。对于一个墓坑来讲,所占的面积是巨大的。更精彩的还是此坑出土的“千年女尸”。大家应该都认为,在地底下埋藏已久的尸体一定会完全腐烂。可是,这个“千年女尸”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面目还像刚死的尸体一样。当考古学家在一号坑中发现这个“女尸”的时候,“女尸”的身上尽然包着20件衣服。经过一星期的努力,考古学家把这“女尸”的衣服一件件小心地脱了下来。当真面容呈现出来时,所有的考古学家都目瞪口呆:那不像一具千年女尸,而像一具新鲜尸体。她的皮肤是淡黄色的,按下去还有弹性,部分关节还能活动。这是中国历史上出土的第一具完整的千年“湿尸”。

  在国际上都很有名的。另外还出土许多墓主身前使用过的日常物品,如碗筷、梳妆用品、钱币、食物等等。西安汉阳陵和湖南马王堆,两个陵墓,前者占地面积巨大,墓坑多,后者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只有三个墓坑;前者多出土陪葬陶俑,后者是真实的尸体和当时使用的东西。这就是两个陵墓的`最大不同点。当然,我相信大家一定对“千年女尸”感兴趣吧,那么什么时候你们也去看看吧?!

  欢迎大家来到湖南马王堆!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结蒂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震惊世界,吸引不少学者、游人观光。女尸经解剖后,躯体和内脏器官均陈列在一间特殊设计的地下室内。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的医学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色泽如新,棺面漆绘的流云漫卷,形态诡谲的动物和神怪,体态生动,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三号墓出土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帛书的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学技术许多方面。经整理,共有28种书籍,12万多字。另外还有几册图籍,大部分都是失传的佚书。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及其所标示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似,先后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评价极高,誉为“惊人的发现”。

  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四公里。因传为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三座墓中以一号墓规模最大,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大17。8米,深16米。现在一、二号墓坑已经填塞,三号墓坑经过整理加固,保存下来,并新建了大跨度的顶棚,供人们参观。

  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沙市东郊。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发掘了1号墓。1973至1974年初,发掘了2号、3号墓。1973年出版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 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 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骨质印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

  3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子的墓葬。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在构建时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的封土,则其年代应再晚些。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馆,下面从三个部分给大家进行讲解。

  前言(略)、照片、模型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原马王堆乡,距市中心约4千米。这里地势*坦,地面有土冢两个,它们大小相仿,*地兀起,中间相连,形状颇似马鞍。相传这里是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但根据北宋《太*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这里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号曰双女冢。究竟马王堆这座神奇古墓的墓圭人是谁呢?在未发掘之前,实为千古之谜。

  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医院决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仓库。为了配合基建,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堀,这才揭开了这座千年地官的神秘面纱。

  (模型)马王堆汉墓墓坑模型

  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秩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号、二号、三号。其中一号、二号墓东西方向*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一号墓墓曰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长19 ̄5米,东西宽178米,从封土算有20 ̄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级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出土漆本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倮存十分完整的女尸。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由于曾经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200余件文物。三号墓与一号墓形制相同,因该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1000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约185米,年龄30岁左右的.男性。

  一号墓填塞物模型

  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铺垫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椁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约为斗0厘米、重5000多千克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时用夯锤夯实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较强的防渗漏和密闭特性。正由于当时采取了这样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该墓的尸体、葬具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卜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葬君。在这支给墓主人去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的记录。经考证指的是汉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这就是三号墓墓主人下葬的准确日期。

  第一部分走进轶侯家

  利苍玉印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驮侯家族的墓地。从二号墓出土的利苍玉印、软侯之印(铜印〉和长沙丞相(铜印)来看,二号墓墓主人应该是第一代皲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他生于战圄末年,死于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利苍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他升任长沙圄丞相,极力巩固中央**,维护祖圄统一大业,据《史记》和《汉书》记载,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驮侯。f社,是地名,在现在的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食邑为七百户,与陈*、张良等万户侯相比,是个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苍处在长沙国的位置独特,所以家族成员生前甘食美服,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得到厚葬。

  妾辛追印

  利苍的夫人葬于一号墓,根据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虽然贵为侯爵夫人,她却经历了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锥心之痛,于汊文帝后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时大约50多岁。根据女尸和T形帛画上辛追的形象,我们请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复原了一个中年驮侯夫人的蜡像,再现了辛追当年的风采。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馆,下面从三个部分给大家进行讲解。

  前言(略)、照片、模型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原马王堆乡,距市中心约4千米。这里地势*坦,地面有土冢两个,它们大小相仿,*地兀起,中间相连,形状颇似马鞍。相传这里是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但根据北宋《太*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这里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号曰“双女冢”。究竟马王堆这座神奇古墓的墓圭人是谁呢?在未发掘之前,实为千古之谜。

  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医院决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仓库。为了配合基建,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堀,这才揭开了这座千年地官的神秘面纱。

  (模型)马王堆汉墓墓坑模型

  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秩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号、二号、三号。其中一号、二号墓东西方向*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一号墓墓曰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长19 ̄5米,东西宽178米,从封土算有20 ̄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级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出土漆本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倮存十分完整的女尸。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由于曾经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200余件文物。三号墓与一号墓形制相同,因该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1000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约185米,年龄30岁左右的男性。

  一号墓填塞物模型

  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铺垫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椁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约为斗0厘米、重5000多千克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时用夯锤夯实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较强的防渗漏和密闭特性。正由于当时采取了这样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该墓的尸体、葬具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卜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葬君。”在这支给墓主人去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的记录。经考证指的是汉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这就是三号墓墓主人下葬的准确日期。

  第一部分 走进轶侯家

  “利苍”玉印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驮侯家族的'墓地。从二号墓出土的“利苍”玉印、“软侯之印”(铜印〉和“长沙丞相”(铜印)来看,二号墓墓主人应该是第一代皲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他生于战圄末年,死于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利苍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他升任长沙圄丞相,极力巩固中央**,维护祖圄统一大业,据《史记》和《汉书》记载,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驮侯。f社,是地名,在现在的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食邑为七百户,与陈*、张良等万户侯相比,是个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苍处在长沙国的位置独特,所以家族成员生前甘食美服,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得到厚葬。

  “妾辛追”印

  利苍的夫人葬于一号墓,根据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虽然贵为侯爵夫人,她却经历了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锥心之痛,于汊文帝后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时大约50多岁。根据女尸和T形帛画上辛追的形象,我们请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复原了一个中年驮侯夫人的蜡像,再现了辛追当年的风采。


甘肃麦积山的导游词范文5份(扩展7)

——甘肃马蹄寺导游词(精选五篇)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三十公里,竖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省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是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00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马蹄寺的又一次被破坏发生在动乱的十年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令人不禁惊叹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地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距张掖市6 O公里的临松山下。山顶一石窟内留有深深的马蹄足迹,史载系天马神迹,马蹄寺由此而得名。被誉为人间仙境的马蹄寺风景名胜区集石窟艺术、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马蹄寺石窟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16 0 0多年的历史,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分布在1 O 0多*方公里的区域内。

  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内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都保留着古拙挺拔和淳厚朴实的特点和风格。那气势恢弘的“三十三天”,以7层2 1窟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金塔寺内高肉雕彩塑飞天,在全国仅有;藏佛殿石窟规模之宏大,千佛洞石窟雕刻之精巧,虽非鬼斧神工,却也有梦挂魂牵之魅力。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是马蹄寺的一大特点。

  形似观音菩萨莲花宝座的莲花仙峰脚下,五彩缤纷的民族帐篷,似朵朵烂漫的山花争奇斗艳。饱蘸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风俗接待服务,为游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风味食品、帐篷旅馆和民族歌舞,会使您亲身体验到少数民族的风情*俗。尤其是全国独有的裕固族,更会为您展示民族的特点和风采。*年来,先后投资1 0 00多万元,建成了3 0。4公里的金马公路、自来水工程、仿古商贸区、防洪、景区围栏、3 5千伏变电站、景区人行步道、民族景点接待等。景区内水电齐全、交通便捷、通讯网络遍布。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达1 0万/人次。

  党和***多次光临马蹄寺,***同志来马蹄寺时亲笔题词“祁连松柏挺拔俊秀,各族人民情深意长”,原***副**邹家华视察马蹄寺,亲笔题名马蹄宾馆为卧龙山庄,原***副*****、***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国务委员***、全国**副**陈锦华、王文元、杨汝岱、张思卿等党和***以及***、**部、劳动部、教育部、***、农业部、交通部、***等部委和省上领导光临马蹄寺极大的鼓舞了肃南各族人民。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景色秀丽的临松薤谷,那“清泉挂碧峰’’的壮观飞瀑;那媚材埠林,云衣迷陉,岚气袭人的绮丽风光;六月飞雪,夏无炎暑,游人到此,寻古揽胜,避暑游玩,会使您留恋忘返。群山起舞,松柏鼓涛,溪流鸣唱,万花颌首,我们将以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地方政策,真诚欢迎八方客商来马蹄寺旅游区投资开发建设,热情好客的裕固族人民真诚欢迎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 马蹄寺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时期,马蹄寺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现在的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可以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到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 马蹄寺,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格萨尔王殿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此外,开阔宽敞的兰花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连忘返。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三十公里,竖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省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是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00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马蹄寺的又一次被破坏发生在动乱的十年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令人不禁惊叹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马蹄寺位于张掖的肃南县,关于马蹄寺还有一个传说呢!

  从前有一个民族很弱小经常被别的族欺负,可有一个国王不想被别的民族欺,就带领着子民奋起反抗,而后一直打到了张掖的肃南县的一个地方,有一天,国王安排军队去休息,自己去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他到一个巨大的山洞口,他正准备休息且下在观察,可从山洞口飞出来一条龙,吓的国王的马跳了起来,石头上留下了一副完好无缺的马蹄印,吓的国王马上骑马返回了部队。第二天一大早,国王就带领军队到了那个巨大的山洞口,看见了那幅马蹄印,于是国王命令军队在这修一座寺院,这座寺院大约花了3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毕,修好后,人们问国王为寺院取什么名,国王说就叫马蹄寺吧!因为我的宝马在这座寺旁边的石头上留下了一幅深深的马蹄印。人们听了国王的解释就全然明白了。

  现在,马蹄寺已成旅游胜地,好多外来游客都会来看看那块石头上的马蹄印,到寺内烧香拜佛,以求得*安。如果游客累了,还可在寺内休息。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