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成语 >

带蛇的成语 40句菁华

日期:2022-10-13 00:00:00

1、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2、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3、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4、龙蛇混杂、

5、封豨修蛇、

6、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7、西风蛰龙蛇。

8、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9、月色今宵最明,庭闲夜久天清。寂寞多年老宦,殷勤远别深情。溪临修竹烟色,风落高梧雨声。耿耿相看不寐,遥闻晓柝山城。

10、但要知道,蛇十分温柔可爱,尤其是那滑溜溜的皮肤像刚煮熟的鸡蛋白一样,那冰凉的身体放在身上,让我感觉走进冰箱一般。

11、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2、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13、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14、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1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16、拔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17、恶龙不斗地头蛇: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可是本地的恶势力

18、龙鬼蛇神★喻奇诡怪僻。

19、龙蛇飞舞★见“龙蛇飞动”。

20、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1、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22、蛇有冬眠的*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风和日立的天色,偶然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入食。待到春热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

23、小蛇不安的在我手掌中扭动,我想它也许根本就不需要我的怜惜,它怕被我温暖后再也无力游走。那样它就会失去自由。

24、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封g修蛇。

25、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26、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27、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8、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29、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30、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31、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32、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33、马去遥奔郑,蛇分*带丰。

34、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35、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36、矫若惊龙: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37、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38、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严复:《原强续篇》:“於是深怒積怨,退而治兵,蛇入鼠出,不可端倪。”

39、小明做事从来就是虎头蛇尾。

40、恒心和毅力正是克服虎头蛇尾*性的良方。


带蛇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带蛇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1)

——带蛇字的成语 40句菁华

1、〔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 龙蛇飞舞 〕见“龙蛇飞动”。

3、杯蛇鬼车

4、笔走龙蛇

5、弓影杯蛇

6、不变其文

7、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8、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9、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0、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11、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12、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3、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14、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15、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16、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17、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景的不一样而变更。

18、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研究后果。

19、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0、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21、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22、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23、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24、乱眼龙蛇起*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25、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26、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27、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28、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

29、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30、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31、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32、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33、虚与委蛇: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34、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35、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36、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37、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38、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39、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40、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带蛇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2)

——带云字的成语 40句菁华

1、野鹤闲云: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2、开云见天: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开云见日”。

3、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4、青云独步: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5、云散风流: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6、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7、星罗云布:犹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8、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9、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的盛况。

10、握雾拏云:驾驭云雾。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11、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12、波谲云诡: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13、逸兴云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14、云游四海:像行云一样在四海漫游,行踪不定。

15、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16、覆雨翻云: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17、雨散云收:①指雨后转晴。②比喻亲朋离散。③指男女欢会已毕。

18、云程万里: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19、[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0、云情雨意: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21、[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2、[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23、[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24、游响停云: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25、[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26、[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27、判若天渊: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28、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29、[吞云吐雾]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30、雾鳞云爪: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31、闲云野鹤:闲:无拘束。飘浮地云,野生地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地人。

32、雨僝云僽:谓不好地天气把人折磨。

33、云蒸雨降:云气向上升腾,雨水降落。形容下雨。也比喻广施恩泽。

34、破壁飞去: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35、云雨高唐: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36、云游天下:有如行云,到处游荡,行踪不定。

37、瞻云望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天子。

38、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39、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40、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带蛇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3)

——带明字的成语 40句菁华

1、明月芦花、明效大验、明廉暗察

2、水明山秀:形容风景优美。同“水秀山明”。

3、精明能干:机灵聪明,办事本事强。

4、重明继焰:指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5、闭明塞聪: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6、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7、识明智审: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9、心开目明:犹心明眼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10、含糊不明:不清楚的意思。

11、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12、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13、明婚正娶: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贴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14、彰明昭著:犹彰明较著。

15、背暗投明,赏罚严明,一晦一明,连明连夜,深切着明,

16、聪明过人,明参日月,惇信明义,翠羽明垱,炳烛之明,

17、长明乃晦,明珠按剑,一了千明,聪明英毅,聪明睿达,

18、明弃暗取,贤否不明,不言自明,大明法度,天地神明,

19、骊龙颔下取明珠,明察秋毫,不见舆薪,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0、褒贬分明,蔽明塞聪,光霁月明,笃思明辨,孚尹明达,

21、向明而治 开宗明义 简明扼要

22、光明洞彻 自知自明 花明柳媚

23、春和景明 明修栈道 若明若暗

24、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25、绝顶聪明: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

26、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27、暗察明访:察:细看,详审;访:寻访。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景。

28、暗斗明争: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29、皓齿明眸:皓:白色的样貌;眸:眼珠,泛指眼睛。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

30、明如指掌:形容对情景十分清楚,好象指着自我的手掌给人看。

31、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32、明窗净几: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33、明珠弹雀: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34、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我。现指因怕连累自我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35、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36、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

37、明枪暗箭:比喻种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

38、明知故犯:明明明白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39、明明赫赫 发明耳目 明敲明打

40、弃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阵营,投向提高方面。


带蛇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4)

——带虎的成语 40句菁华

1、三人成虎

2、与虎谋皮

3、乔龙画虎

4、云龙风虎

5、人中龙虎

6、假虎张威

7、冯河暴虎

8、如虎添翼

9、引虎入室

10、投畀豺虎

11、杨虎围匡

12、燕颔虎须

13、狼吞虎餐

14、生龙活虎

15、羊入虎群

16、羊落虎口

17、虎体元斑

18、虎体原斑

19、虎口余生

20、虎口拔牙

21、虎口逃生

22、虎啸风生

23、虎啸风驰

24、虎啸龙吟

25、虎穴狼巢

26、虎视耽耽

27、虎超龙骧

28、虎踞龙盘

29、雕虎焦原

30、饿虎之蹊

31、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地样子。

32、如狼如虎:见“如狼似虎”。

33、如狼似虎: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34、如虎生翼:同“如虎傅翼”。

35、燕颔虎头: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36、畏敌如虎: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37、鹰扬虎噬: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38、狼飧虎咽:亦作“狼餐虎咽”。

39、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地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40、办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善始善终,而不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带蛇的成语 40句菁华(扩展5)

——带蛇字的成语 (菁华5篇)

  杯中蛇影bēi zhōng shé yǐng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鸟兽》:“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杯影蛇弓bēi yǐng shé gōng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草蛇灰线cǎo shé huī xiàn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花月痕》第五*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虎头蛇尾hǔ tóu shé wěi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画蛇著足huà shé zhuó zú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唐·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龙蛇飞舞lóng shé fēi wǔ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龙蛇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牛鬼蛇神niú guǐ shé shén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唐·李贺《李贺集序》:“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三蛇七鼠sān shé qī shǔ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握蛇骑虎wò shé qí hǔ

  比喻处境极险恶。

  《魏书·彭城王传》:“彦和手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为蛇添足wéi shé tiān zú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膝语蛇行xī yǔ shé xíng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事,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养虺成蛇yǎng huǐ chéng shé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恶龙不斗地头蛇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

  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蛇口蜂针shé kǒu fēng zhēn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shé xiē wéi xīn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枭蛇鬼怪xiāo shé guǐ guài

  比喻丑恶之徒。

  一字长蛇阵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张飞云:‘哥哥,是个什么阵?’关羽云:‘兄弟,唤作一字长蛇阵。’”

  虚与委蛇xū yǔ wēi yí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行行蛇蚓háng háng shé yǐn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晋书·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杯蛇鬼车bēi shé guǐ chē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长虺成蛇zhǎng huǐ chéng shé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洛阳伽蓝记·建中寺》:“养虎自啮,长虺成蛇。”

  斗折蛇行dǒu zhé shé xíng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打草蛇惊dǎ cǎo shé jīng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蛇欲吞象shé yù tūn xiàng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为蛇画足wéi shé huà zú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蝉蜕蛇解

  1、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淮南子·精神训》:“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蟬蜕蛇解,游於太清,輕舉獨往,忽然入冥,鳳皇不能與之儷,而況斥鷃乎?”

  2、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6、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7、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9、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10、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3、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4、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1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7、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8、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21、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2、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3、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4、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6、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27、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8、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29、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0、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3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3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3、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34、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35、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3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3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8、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1、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4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4、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45、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46、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4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48、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9、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0、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51、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52、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3、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54、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55、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6、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57、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8、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5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60、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62、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63、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64、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65、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6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6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68、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69、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3、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7、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8、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10、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11、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2、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3、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4、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5、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6、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17、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1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0、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1、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封豨修蛇

  2、杯蛇鬼车,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

  3、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4、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5、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6、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7、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8、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9、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10、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11、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12、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13、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14、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15、人心不足蛇吞象,强龙不压地头蛇,为蛇若何

  16、龙蛇混杂,龙蛇飞动,牛鬼蛇神,蛇心佛口

  17、巴蛇吞象,一蛇吞象,一字长蛇阵,打蛇打七寸

  18、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19、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推荐阅读:关于蛇的诗句

  1.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3.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4.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