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成语 >

带福字的成语 (菁华3篇)

日期:2022-11-13 00:00:00

带福字的成语1

  1、 作福作威

  2、 一饱眼福

  3、 福寿年高

  4、 福为祸先

  5、 祸福由人

  6、 无妄之福

  7、 毋望之福

  8、 厚德载福

  9、 祸福同门

  10、 祸福惟人

  11、 祸福相依

  12、 祸福有命

  13、 祸福之门

  14、 祸中有福

  15、 吉凶祸福

  16、 琅嬛福地

  17、 齐天洪福

  18、 求福禳灾

  19、 如天之福

  20、 妄谈祸福

  21、 兴亡祸福

  22、 择福宜重

  23、 转灾为福

  24、 作威作福

  25、 百福具臻

  26、 福星高照

  27、 祸福相倚

  28、 避祸就福

  29、 洞天福地

  30、 福禄双全

  31、 福如东海

  32、 福寿无疆

  33、 福无双至

  34、 福至心灵

  35、 福寿齐天

  36、 福寿绵绵

  37、 福慧双修

  38、 福善祸淫

  39、 福地洞天

  40、 福过灾生

  41、 福倚祸伏

  42、 洪福齐天

  43、 后福无量

  44、 祸福无门

  45、 祸福相生

  46、 祸福倚伏

  47、 祸福无常

  48、 祸绝福连

  49、 祸为福先

  50、 擅作威福

  51、 寿山福海

  52、 一路福星

  53、 因祸得福

  54、 因祸为福

  55、 有福同享

  56、 转祸为福

  57、 自求多福

  58、 避祸求福

  59、 福不盈眦

  60、 福衢寿车

  61、 福寿康宁

  62、 福寿双全

  63、 福孙荫子

  64、 福为祸始

带福字的成语2

  1、[百福具臻] 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

  2、[避祸就福]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3、[避祸求福] 形容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4、[洞天福地] 原为道家语,形容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5、[福不盈眦] 形容福禄富贵渺小而短暂。

  6、[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7、[福地洞天] 原为道家语,形容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8、[福过灾生]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

  9、[福慧双修] 形容既有福,又聪明。

  10、[福禄双全] 福:福气;禄:俸禄。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

  11、[福衢寿车] 通往福寿的道路和车子。形容获取福寿的`途径。

  12、[福如东海] 福气象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

  13、[福善祸淫] 形容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14、[福寿康宁] 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15、[福寿绵绵] 福多寿高。是祝颂之辞。

  16、[福寿年高] 年高:年龄大。有福有寿,长命百岁。

  17、[福寿齐天] 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18、[福寿双全] 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19、[福寿无疆] 疆:极限,止境。福分与年寿都无止境。是祝颂之辞。

  20、[福孙荫子] 形容福荫及于子孙。

  21、[福为祸始] 形容福与祸没有定数,享福太甚就隐伏着祸端。亦作“福为祸先”。

  22、[福为祸先] 形容福与祸没有定数,享福太甚就隐伏着祸端。同“福为祸始”。

  23、[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形容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24、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形容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25、[福星高照] 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26、[福倚祸伏] 形容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27、[福至心灵] 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28、[洪福齐天] 洪:大。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

  29、[后福无量] 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30、[厚德载福] 后形容有德者能多受福。

  31、[祸福同门] 形容祸福皆人自取。

  32、[祸福惟人]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亦作“祸福由人”。

  33、[祸福无常] 形容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

  34、[祸福无门] 无门:没有定数。形容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35、[祸福相生] 形容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36、[祸福相依]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37、[祸福相倚] 形容祸与福相因而生。

  38、[祸福倚伏]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39、[祸福由人]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同“祸福惟人”。

  40、[祸福有命] 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41、[祸福之门] 形容祸与福之所从出。

  42、[祸绝福连] 形容灾祸消失,好运接连不断。

  43、[祸为福先] 形容受尽灾祸之后好运就会降临。多用于劝慰受难之人。

  4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45、[祸中有福] 形容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

  46、[吉凶祸福] 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47、[琅嬛福地] 传说中仙人所居多书的洞府。

  48、[齐天洪福] 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

  49、[求福禳灾] 禳:祈祷。祈求福运降临,消除灾害。

  50、[如天之福] 形容福气特别大。

  51、[擅作威福] 擅:自作主张。滥用职权,作威作福。

  52、[寿山福海] 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53、[妄谈祸福] 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

  54、[无妄之福] 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55、[毋望之福] 形容*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56、[兴亡祸福] 兴盛和灭亡,灾祸和幸福。泛形容一切遭遇。

  57、[一路福星]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形容道路;福星:岁星。原形容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安的客套话。

  58、[因祸得福] 变坏事为好事。

  59、[因祸为福] 变坏事为好事。

  60、[有福同享] 幸福来共同分离。

  61、[择福宜重] 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

  62、[转祸为福] 把祸患变为幸福。形容把坏事变成好事。

  63、[转灾为福] 同“转祸为福”。把灾祸转化为幸福。

  64、[自求多福]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65、[作福作威] 原形容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势。

  66、[作威作福]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形容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带福字的成语3

  百福具臻、洪福齐天、后福无量、祸福同门、祸福惟人

  祸福无常、祸福无门、祸福相生、祸福相依、祸福相倚

  祸福倚伏、祸福由人、祸福有命、祸福之门、求福禳灾

  有福同享、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择福宜重、作福作威

  洞天福地、祸绝福连、祸为福先、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琅嬛福地

  寿山福海、一路福星

  避祸就福、避祸求福、厚德载福、祸中有福、吉凶祸福

  齐天洪福、如天之福、擅作威福、妄谈祸福、无妄之福

  毋望之福、兴亡祸福、因祸得福、因祸为福、转祸为福

  转灾为福、自求多福、作威作福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福不盈眦、福不重至,祸必重来、福地洞天、福过灾生、福慧双修

  福禄双全、福衢寿车、福如东海、福善祸淫、福寿康宁

  福寿绵绵、福寿年高、福寿齐天、福寿双全、福寿无疆

  福孙荫子、福为祸始、福为祸先、福无双至、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星高照、福倚祸伏、福至心灵


带福字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带福字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1)

——带福字的成语 40句菁华

1、[避祸就福]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2、[避祸求福] 形容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3、[洞天福地] 原为道家语,形容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4、[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5、[福禄双全] 福:福气;禄:俸禄。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

6、[福衢寿车] 通往福寿的道路和车子。形容获取福寿的途径。

7、[福如东海] 福气象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

8、[福善祸淫] 形容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9、[福寿康宁] 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10、[福寿双全] 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11、[福为祸先] 形容福与祸没有定数,享福太甚就隐伏着祸端。同“福为祸始”。

12、[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形容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13、[福至心灵] 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14、[后福无量] 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15、[祸福相生] 形容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16、[祸福相依]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7、[祸福之门] 形容祸与福之所从出。

18、[吉凶祸福] 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19、[求福禳灾] 禳:祈祷。祈求福运降临,消除灾害。

20、[寿山福海] 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21、[无妄之福] 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22、[转祸为福] 把祸患变为幸福。形容把坏事变成好事。

23、[作福作威] 原形容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滥用权势。

24、祸福由人

25、祸福惟人

26、祸福相依

27、妄谈祸福

28、百福具臻

29、福星高照

30、避祸就福

31、洞天福地

32、福无双至

33、福至心灵

34、福善祸淫

35、福地洞天

36、洪福齐天

37、擅作威福

38、有福同享

39、福寿康宁

40、[福衢寿车] 通往福寿的道路和车子。形容获取福寿的`途径。


带福字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2)

——带福的成语实用五篇

  带福的成语 1

  1、 作福作威

  2、 一饱眼福

  3、 福寿年高

  4、 福为祸先

  5、 祸福由人

  6、 无妄之福

  7、 毋望之福

  8、 厚德载福

  9、 祸福同门

  10、 祸福惟人

  11、 祸福相依

  12、 祸福有命

  13、 祸福之门

  14、 祸中有福

  15、 吉凶祸福

  16、 琅嬛福地

  17、 齐天洪福

  18、 求福禳灾

  19、 如天之福

  20、 妄谈祸福

  21、 兴亡祸福

  22、 择福宜重

  23、 转灾为福

  24、 作威作福

  25、 百福具臻

  26、 福星高照

  27、 祸福相倚

  28、 避祸就福

  29、 洞天福地

  30、 福禄双全

  31、 福如东海

  32、 福寿无疆

  33、 福无双至

  34、 福至心灵

  35、 福寿齐天

  36、 福寿绵绵

  37、 福慧双修

  38、 福善祸淫

  39、 福地洞天

  40、 福过灾生

  41、 福倚祸伏

  42、 洪福齐天

  43、 后福无量

  44、 祸福无门

  45、 祸福相生

  46、 祸福倚伏

  47、 祸福无常

  48、 祸绝福连

  49、 祸为福先

  50、 擅作威福

  51、 寿山福海

  52、 一路福星

  53、 因祸得福

  54、 因祸为福

  55、 有福同享

  56、 转祸为福

  57、 自求多福

  58、 避祸求福

  59、 福不盈眦

  60、 福衢寿车

  61、 福寿康宁

  62、 福寿双全

  63、 福孙荫子

  64、 福为祸始

  带福的成语 2

  (四十三) 一路福星

  解释: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安的客套话。

  典故: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福星往矣,安得百子骏布在天下乎!”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灯火。”

  (四十四) 祸中有福

  解释: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

  典故: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失火而遇雨,失火则不幸,遇雨则幸也,故祸中有福也。”

  带福的成语 3

  (四十) 寿山福海

  解释: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比喻寿如山高、福似海深。

  在建筑上:是指大门或槅扇槛窗上下转轴,是套筒、护口、踩钉、海窝的总称,用于上面套的称寿山,下面为福海,有铜制和铁制两种。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明太祖时宰相刘基有歌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故明清以后多有用海中仙山图案来比喻多寿多福之意。

  典故:明·张凤翼《灌园记·开场家门》:“华屋珠帘,寿山福海,别是风烟。

  带福的成语 4

  (五十) 有福同享

  解释:指共同分享幸福。

  典故: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应有福同享。”《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还有一件:从前老爷有过话,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我们做家人的出了力、赔了钱,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

  带福的成语 5

  (三十) 洪福齐天

  解释: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亦作为吉祥话称颂词流行于世。

  典故: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元·关汉卿《西蜀梦》:“这南阳排叟村诸葛,辅佐着洪福齐天汉帝王。”


带福字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3)

——带云字的成语 40句菁华

1、野鹤闲云: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2、开云见天: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开云见日”。

3、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4、青云独步: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5、云散风流: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6、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7、星罗云布:犹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8、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9、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的盛况。

10、握雾拏云:驾驭云雾。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11、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12、波谲云诡: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13、逸兴云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14、云游四海:像行云一样在四海漫游,行踪不定。

15、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静。

16、覆雨翻云: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17、雨散云收:①指雨后转晴。②比喻亲朋离散。③指男女欢会已毕。

18、云程万里: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19、[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0、云情雨意: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21、[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2、[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23、[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24、游响停云: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25、[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26、[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27、判若天渊: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28、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29、[吞云吐雾]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30、雾鳞云爪: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31、闲云野鹤:闲:无拘束。飘浮地云,野生地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地人。

32、雨僝云僽:谓不好地天气把人折磨。

33、云蒸雨降:云气向上升腾,雨水降落。形容下雨。也比喻广施恩泽。

34、破壁飞去: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35、云雨高唐: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36、云游天下:有如行云,到处游荡,行踪不定。

37、瞻云望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天子。

38、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39、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40、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带福字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4)

——带蛇字的成语 (菁华5篇)

  杯中蛇影bēi zhōng shé yǐng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鸟兽》:“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杯影蛇弓bēi yǐng shé gōng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草蛇灰线cǎo shé huī xiàn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花月痕》第五*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虎头蛇尾hǔ tóu shé wěi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画蛇著足huà shé zhuó zú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唐·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龙蛇飞舞lóng shé fēi wǔ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龙蛇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牛鬼蛇神niú guǐ shé shén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唐·李贺《李贺集序》:“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三蛇七鼠sān shé qī shǔ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握蛇骑虎wò shé qí hǔ

  比喻处境极险恶。

  《魏书·彭城王传》:“彦和手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为蛇添足wéi shé tiān zú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膝语蛇行xī yǔ shé xíng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事,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养虺成蛇yǎng huǐ chéng shé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恶龙不斗地头蛇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

  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蛇口蜂针shé kǒu fēng zhēn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shé xiē wéi xīn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枭蛇鬼怪xiāo shé guǐ guài

  比喻丑恶之徒。

  一字长蛇阵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张飞云:‘哥哥,是个什么阵?’关羽云:‘兄弟,唤作一字长蛇阵。’”

  虚与委蛇xū yǔ wēi yí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行行蛇蚓háng háng shé yǐn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晋书·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杯蛇鬼车bēi shé guǐ chē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长虺成蛇zhǎng huǐ chéng shé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洛阳伽蓝记·建中寺》:“养虎自啮,长虺成蛇。”

  斗折蛇行dǒu zhé shé xíng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打草蛇惊dǎ cǎo shé jīng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蛇欲吞象shé yù tūn xiàng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为蛇画足wéi shé huà zú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蝉蜕蛇解

  1、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淮南子·精神训》:“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蟬蜕蛇解,游於太清,輕舉獨往,忽然入冥,鳳皇不能與之儷,而況斥鷃乎?”

  2、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6、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7、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8、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9、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10、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1、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3、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4、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1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6、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7、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8、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0、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21、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22、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23、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4、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25、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6、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27、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28、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29、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30、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3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3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3、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34、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35、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3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37、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8、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3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41、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43、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44、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45、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46、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4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48、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49、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0、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51、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52、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3、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54、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55、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6、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57、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8、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5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60、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62、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63、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64、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65、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66、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67、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68、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69、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1、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3、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5、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6、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7、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8、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9、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10、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11、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2、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3、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14、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5、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16、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17、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18、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1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20、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1、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2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3、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长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蛇惊,封豨修蛇

  2、杯蛇鬼车,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

  3、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4、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5、壁间蛇影,毒蛇猛兽,龙头蛇尾,杯弓蛇影

  6、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7、蛇蝎为心,蛇欲吞象,蛇口蜂针,三蛇七鼠

  8、豕分蛇断,岁在龙蛇,为蛇画足,为蛇添足

  9、握蛇骑虎,膝语蛇行,枭蛇鬼怪,长虺成蛇

  10、鲸吞蛇噬,龙鬼蛇神,龙屈蛇伸,龙蛇飞舞

  11、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12、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13、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14、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15、人心不足蛇吞象,强龙不压地头蛇,为蛇若何

  16、龙蛇混杂,龙蛇飞动,牛鬼蛇神,蛇心佛口

  17、巴蛇吞象,一蛇吞象,一字长蛇阵,打蛇打七寸

  18、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19、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推荐阅读:关于蛇的诗句

  1.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2.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3.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4.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5.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6.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7.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8.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9.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10.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11.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12.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13. 群蛇困巨象,一醉解千愁。

  14.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15.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16. 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17.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18.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19.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20.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21.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22.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23. 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24.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5.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26. 乱眼龙蛇起*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27.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28.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29.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30.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31.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32.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33.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

  34.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35.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36. 东西同放逐,蛇豕尚纵横。

  37. 马去遥奔郑,蛇分*带丰。

  38.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39.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40. 从蛇作土一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41.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42.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43.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44.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龟。

  45.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46.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47.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48.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49.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50.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51.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52.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53.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54.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55.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56.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57.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58. 蛇皮细有纹,镜面清无垢。

  59.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带福字的成语 (菁华3篇)(扩展5)

——带九字词语成语 (菁华3篇)

  一、九年之储的意思及近义词jiǔ nián zhī chǔ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二、九泉之下的意思及成语故事jiǔ quán zhī xià 九泉:地下最深的地方。人死后埋葬尸体的地方。

  三、百六阳九是什么意思bǎi liù yáng jiǔ 百六:古代认为4617岁为1元,初入元106岁;阳九:106岁中有灾岁9。指灾难年份或厄运

  四、鹤鸣九皋是什么意思hè míng jiǔ gāo 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五、愁肠九回是什么意思及造句chóu cháng jiǔ huí 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六、九天揽月的意思jiǔ tiān lǎn yuè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七、九死一生的意思jiǔ sǐ yī shēng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八、十拏九稳的意思及近义词shí mù jiǔ wěn 见“十拿九稳”。

  九、四姻九戚的意思sì yīn jiǔ qī 比喻亲戚极多。

  十、九洲四海的意思jiǔ zhōu sì hǎi 九洲:指*;四海:古人认为,*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以外的地方。指*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十一、齐州九点的意思及近义词qí zhōu jiǔ diǎn 齐:*。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十二、羿射九日的意思yì shè jiǔ rì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十三、风魔九伯的意思及成语故事fēng mó jiǔ bó 风:通“疯”;风魔:疯癫。疯狂痴癫

  十四、九流百家的意思及近义词jiǔ liú bǎi jiā 泛指各种学术流派。参见“九流一家”。

  十五、九流宾客的意思及成语解释jiǔ liú bīn kè 先秦到汉初有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种学术流派。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种人物。

  十六、九行八业的意思及成语故事jiǔ háng bā yè 指各种行业

  十七、九宗七祖的意思jiǔ zōng qī zǔ 泛指祖宗。

  十八、齐烟九点的意思qí yān jiǔ diǎn 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十九、九死未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jiǔ sǐ wèi huǐ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二十、十室九匮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shí shì jiǔ kuì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

  二十一、十年九不遇的意思shí nián jiǔ bù yù 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二十二、含笑九泉的意思及近义词hán xiào jiǔ quán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二十三、九牛一毫是什么意思jiǔ niú yī háo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二十四、十拷九棒的意思shí kǎo jiǔ bàng 谓严刑拷打。

  二十五、四海九州是什么意思sì hǎi jiǔ zhōu 指全*。

  二十六、十有八九的意思及成语解释shí yǒu bā jiǔ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二十七、十人九慕的意思shí rén jiǔ mù 慕:羡慕。十个人见了有九个人羡慕。形容才貌出众,人人羡慕。

  二十八、接三换九的意思jiē sān huàn jiǔ 接三:新娘出嫁后三天回娘家;换九:结婚九天双方互送礼物。指结婚嫁娶的风俗

  二十九、九牛一毛的意思jiǔ niú yī máo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三十、九烈三贞的意思及成语解释jiǔ liè sān zhēn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三十一、九阍虎豹的意思jiǔ hūn hǔ bào 同“九关虎豹”。

  三十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意思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三十三、羊肠九曲的意思yáng cháng jiǔ qǔ 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三十四、言十妄九是什么意思及造句yán shí wàng jiǔ 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三十五、九天九地的意思jiǔ tiān jiǔ dì 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后比喻两者相差极远。

  三十六、九间大殿是什么意思jiǔ jiān dà diàn 见“九间朝殿”。

  三十七、九流三教的意思及近义词jiǔ liú sān jiào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三十八、九蒸三熯是什么意思jiǔ zhēng sān shēng 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熯。喻久经熬炼。

  三十九、沅江九肋的意思及成语故事yuán jiāng jiǔ lèi 传说中产于沅江流域的异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 自负》:“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甲九肋者,盖稀矣。”因以“沅江九肋”喻稀少或难得的人才。

  四十、十成九稳的意思shí chéng jiǔ wěn 谓相当稳妥可靠。

  四十一、九转功成的意思及成语故事jiǔ zhuàn gōng chéng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四十二、九牛拉不转的意思jiǔ niú lā bù zhuàn 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四十三、十室九空的意思及近义词shí shì jiǔ kōng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四十四、愁肠九转是什么意思及造句chóu cháng jiǔ zhuǎn 谓重重忧愁萦绕心怀。

  四十五、九*河的意思及成语故事jiǔ jiāng bā hé 泛指所有的江河。

  四十六、九霄云外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jiǔ xiāo yún wài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四十七、二旬九食的意思及成语解释èr xún jiǔ shí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四十八、十拿九稳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shí ná jiǔ wěn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四十九、含笑九原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hán xiào jiǔ yuán 原:泛指墓地。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没什么牵挂

  五十、回肠九转的意思huí cháng jiǔ zhuǎn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五十一、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及成语故事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五十二、九流十家是什么意思jiǔ liú shí jiā 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五十三、龙生九子的意思lóng shēng jiǔ zǐ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五十四、九鼎一丝是什么意思及造句jiǔ dǐng yī sī 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五十五、十死九活的意思及成语解释shí sǐ jiǔ huó 形容难以幸存。

  五十六、九流人物的意思jiǔ liú rén wù 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

  五十七、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五十八、九鼎大吕的意思jiǔ dǐng dà lǚ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五十九、九州四海的意思jiǔ zhōu sì hǎi 犹言天下。泛指全*。

  六十、九天仙女是什么意思及造句jiǔ tiān xiān nǚ 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

  六十一、言重九鼎的意思及近义词yán zhòng jiǔ dǐng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六十二、九衢三市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jiǔ qú sān shì 指繁华的街市。

  六十三、箫韶九成是什么意思及造句xiāo sháo jiǔ chéng 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六十四、九曲回肠的意思jiǔ qū huí cháng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六十五、天保九如的意思tiān bǎo jiǔ rú 天保:《诗经 — 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六十六、九垓八埏是什么意思及造句jiǔ gāi bā yán 垓:通“陔”,重,层;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极高处;埏:边际;八埏:指边际远之地。指天地的终极之处,即天涯海角。

  六十七、九间朝殿是什么意思jiǔ jiān cháo diàn 亦作“九间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

  六十八、十捉九着的意思shí zhuō jiǔ zhe 比喻很有把握。

  九转功成、九宗七祖、举十知九、龙生九种、龙生九子、七贞九烈、齐烟九点、三等九般

  八街九陌、愁肠九回、愁肠九转、凤引九雏、含笑九泉、鹤鸣九皋、回肠九转

  九变十化、九鼎不足为、九鼎大吕、九鼎一丝、九垓八埏、九故十亲、九关虎豹、九合一匡

  九回肠、九回肠断、九阍虎豹、九间朝殿、九间大殿、九*河、九九归一、九九归原

  十亲九故、十亲九眷、十人九慕、十生九死、十室九空、十室九匮、十死九活、十羊九牧

  十转九空、十捉九着、四海九州、四姻九戚、天保九如、箫韶九成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78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