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qí qiáng】

骑墙,比喻立场不明确,站在中间,向两方面讨好

[ qí qiáng ]

比喻立场不明确,站在斗争双方的中间,哪一方面也不得罪:~派。~观望。

  1. 见“ 骑墙 ”。

  2. 亦作“ 骑墻 ”。比喻立场不明确,游移于两者之间。

    《智门祚禅师语录》:“若有作者,但请对众施呈,忽有骑墙察辨,呈中藏锋,忽棒忽喝,或施圆相。”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几曾有一念天堂,一念尘埃,似这般骑墻功行。”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一》:“属吏有謁见必有谈吐,有文移必有议论,就中细细察之,有据理势明白直截者,有不吞不吐骑墻两顾者。” 徐特立 《我的生活》:“其他卜者常验,细究他们的判词,发现均是两可的骑墙语。”

拆字

英文翻译

trim

造句

  1. 为政清廉从古至今人称颂公仆亮节继往开来胜前贤,草骑墙头因风势而倒官无正气因德殇而亡。
  2. 即如这一回女子师范大学的风潮……自然,自己也明知道违了‘和光同尘’的古训了。但我就是这样,并不想以骑墙或阴柔来买人尊敬。
  3. 钊忧患余生,以为北部党务当由溥公及本党声望素著之健全分子主持,不宜遗弃元老,委之首鼠两端之李大钊氏……立此骑墙人旗帜之下,以为党羞……
  4. 在这变化莫测气急败坏的一天里,两位原本犹豫不决的参议员,不再骑墙观望。
  5. 动荡时期的赢家都是英勇之士,而输家往往是谨小慎微的骑墙派。
  6. 我必须确保铲除蓄意破坏者,建立强大的追随队伍,并且争取所有的骑墙派。
  7. 任何运动中都有骑墙派,他们是随风倒的一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