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tiě jí li】

[ tiě jí li ]

一种军用障碍物,用铁做成,有尖刺像蒺藜,布在要道上或浅水中,阻碍敌军人马、车辆行动。

  1.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

    《六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铁蒺藜》:“ 诸葛亮 与 司马懿 相持於 武功 五丈原 。 亮 卒, 懿 追之。 亮 长史 杨仪 多布铁蒺藜。”《水浒传》第六八回:“ 吴用 止住,便教军马就此下寨,四面掘了濠堑,下了铁蒺藜。”

拆字

英文翻译

caltrop

造句

  1. 刚开始只是带刺的铁丝网,但不久就扩展为5米高、165公里长的钢筋混凝土墙,墙顶布满铁蒺藜,并设有武装哨台和瞭望塔,墙下埋有地雷。
  2. 弥大檄世忠将所部追击,至临淄河,兵不满千,分为四队,布铁蒺藜自塞归路,令曰电话.
  3. 那与其说是头发,倒不如说像是某个铁匠的杰作,更像是竖满了铁蒺藜的墙顶,即使是跳田鸡的能手见了也只好看作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障碍,敬谢不敏。
  4. 胡阳果真大胆,居然将十万大军分别布置在野王的南门、西门,北门,大营连绵十里,遍设拒马、鹿砦、铁蒺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