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

【fù yì】

[ fù yì ]

赋税和徭役。

  1. 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中国 古代,赋初指兵赋。 春秋 后期,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赋和税渐趋混合。 秦 汉 以后,赋指按户口征收的税,徭役则另行征发,赋和役始有明显区别。 明 代以后,将按户口征发的徭役折征银两,把丁税并入田赋,至 清 则以赋役为田租的专称。《六韬·盈虚》:“其赋役也甚寡。”《新唐书·食货志二》:“国家赋役之法,曰租、曰调、曰庸。”《清史稿·食货志二》:“ 世祖 入 关 ,首免都城居民被兵者赋役三年。”

  2. 分配徭役。

    《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三年》:“ 西川 节度使 高駢 筑 成都 罗城,使僧 景仙 规度,周二十五里,悉召县令庀徒赋役,吏受百钱以上皆死。” 胡三省 注:“赋,布也;分布使之就役也。”

拆字

英文翻译

Taxes and labor

造句

  1. 他不知道,管事人凭本子向他表明,依照他的意志租金已减少三分之一,同时本地的赋役却增加了一半。
  2. 第一部分,考述清代的赋役全书的纂修过程及其地位。
  3. 一条鞭法的颁行堪称中国赋役制度变迁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
  4. 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
  5. 该项制度的产生,主要是受中国古代社会注重维护宗法家族利益精神的影响,也与维护乡党利益、处理相邻关系及其些赋役征发的法例和习惯等因素有关。
  6. 在这一过程中,贡纳、兵役、赋税始终是政府对少数民族征发赋役的主要形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