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ō yī】
- [ suō yī ]
-
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至於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於蓑衣。” 唐 刘禹锡 《插田歌》:“农妇白紵裙,农夫緑蓑衣。”《红楼梦》第四五回:“一语未尽,只见 寳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峻青 《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辅,闭一闭眼睛。”
拆字
蓑衣
英文翻译
straw rain cape coat
造句
- 2007年4月18日早晨6时左右,被告人龚有义身穿蓑衣,头戴笠帽,携带锄头、簸箕,进入位于后港村西南面的马良山毛竹园偷挖竹笋。
- 阵雨骤来,如万马奔腾;半屏山忽然不见了,只有密密的雨,密密地替莲池挂上了珠帘。阵雨里,那些采菱角的船,依然从容地游移摇荡。船上的人连蓑衣也不穿。
- 远处的青山氤氲在缭绕的烟波里,让人不禁想起那如诗、如画、如歌、宛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烟雾弥漫的江上早已不见漂泊的渔船,而我的思绪还仍沉浸在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情境里,不愿走出。
- 这雨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豁然开朗;这雨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坚持不懈;这雨有"夜来风雨声,高兴知多少"的乐不可支。
- 正听着一众盗胡侃,一个穿着蓑衣草鞋的兄弟突然急匆匆跑回来,一进来就气喘吁吁道:“公子,有人……”。
- 小穗,小穗状花序:禾草或蓑衣草所特有的一种小的或次级的穗,具有数目不等的由一至二片鳞状苞片衬托的渐少的小花。
- 时而身着西装、头戴白礼帽展现雅痞气质;时而绛紫色长褂配风衣、手拿诗集尽展文艺范儿;时而身披蓑衣在雨中打斗眼神乖张不驯。
- 金丝猴全身金黄色,背毛很长,宛如肩披一件金黄色的蓑衣,鼻子向前翘着;它的爪子很尖,有一根长长的尾巴。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一年脑洞大开的美好时节。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场景现在已不多见,蓑衣斗笠慢慢淡出了生活中。
- 西塞山前白鹭飞,吉祥如意前景美;桃花流水鳜鱼肥,财源滚滚生活美;青箬笠,绿蓑衣,好衣好衫容貌美;斜风细雨不须归,祝你飞黄腾达一路美,送你祝福不后悔。愿朋友一切都美。
- 西塞山前白鹭飞,人人尽说江南好。桃花流水鳜鱼肥,人间有味是清欢。青箬笠,绿蓑衣,人不潇洒枉少年。斜风细雨不须归,人生得意须尽欢。祝你万事如意,快乐永久。
- 史*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
- 雁湖景区的锦山绣水,最宜乐山乐水者蓑衣斗笠随意徜徉。
- 民俗农具单元,水车、秧马、蓑衣、火笼、升斗、擂钵等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也都透出浓浓的峡江风情。
- 呵,夏天!她使我想起红霞,想起萤灯,想起蓑衣,想起蛙鸣,想起花裙,想起荷伞;想起菱荡渔歌,想起松风涧水;想起海边夏夜的凉爽,想起暴风骤雨的激情;想起池边垂钓的逸趣,想起临窗望月的乡愁。
- 除此之外,还有套种器、木轮车、箍炉子、泥瓦匠、钉马掌、蓑衣、织布车、辘轳、马鞍子等多个东西。
- 公子自个儿教的,哎呀,公子先进屋将这身蓑衣脱下来再说!
- 蓑衣人声音沙哑,犹如被掐住脖子的老鸹,沙沙的声音刮得人耳根子疼。
- 不知何时,店门外来了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大汉,正望着店门上首那块木牌怔怔出神,低声念诵着木牌上所写之字。
- 这趟路,陈大明走了6个日夜,睡觉时,就找个土坎,用蓑衣把浑身裹起来蹲上一会儿。
- 不论是“柳下垂钓趣,烟雨透蓑衣”,还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都深深地镶嵌在记忆的心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