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 lǐ】
认识主体对客观对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即它的内容是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人的认识,是由无数相对真理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真理同错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最纯真的道理。佛教徒多用以指佛法。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真理虚寂,惑心不解,虽不解真,何妨解俗。” 唐 方干 《游竹林寺》诗:“闻僧説真理,烦恼自然轻。” 宋 钱易 《南部新书》辛:“ 卢演 为长句……樽前有恨慙卑宦,席上无聊爱靚粧,莫为狂花迷眼界,须求真理定心王。”
哲学名词。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九章:“人们的认识,符合于客观规律的就是真理。”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CL:个; truth